CN108994063A -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及布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及布置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94063A
CN108994063A CN201810918936.0A CN201810918936A CN108994063A CN 108994063 A CN108994063 A CN 108994063A CN 201810918936 A CN201810918936 A CN 201810918936A CN 108994063 A CN108994063 A CN 108994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flue gas
contaminated soil
gas
vacu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89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玉吉
王海刚
刘文杰
靳庆麦
赵璐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Saving Urban Energy Sa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Saving Urban Energy Sa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Saving Urban Energy Sa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Saving Urban Energy Sav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189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940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94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94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6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therm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0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1/06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thermally
    • B09C1/062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thermally by using electrode or resistance heat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C2101/00In situ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提出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及布置系统,通过使用燃气内燃机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和电力给污染土壤进行原位间接加热修复,将利用电加热井和烟气加热井,结合真空抽提井,产生三种新型的排布方式,高温烟气和电阻加热的结合使用,可同时进行烟气热修复和电阻热修复,形成多能互补机制,具有双重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及布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的加热井及抽提井的排布方式。
背景技术
土壤污染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有些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当前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从根本上说,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包括两类:(1)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或同土壤的有效结合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转移性与生物可使用性;(2)降低土壤中污染物质的含量及浓度。
热力学修复技术指在高温条件下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如挥发、燃烧、热解,去除或破坏土壤中有毒物质的过程。该技术常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的土壤,如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农药、高沸点氯代化合物,也适用于部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如挥发性金属汞。
使用电力及高温烟气对地下土壤进行同时加热,修复土壤中的污染物,因此同时需要使用电加热井和烟气加热井。而这些井之间不同布置方式对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研究这些井之间的布置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提出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及布置系统,使得燃气内燃机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和电力给污染土壤进行有效的原位间接加热修复。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在污染土壤区域上部使用覆盖层进行密封,然后使用声波钻预先打加热井和真空抽提井,然后将电阻加热器和烟气加热器插入到加热井中,将真空抽提装置插入到真空抽提井中,在加热井附近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监测及控制污染土壤区域的温度和压力真空度,温度及压力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及变换装置送入到监控平台进行分析,进而调节烟气加热、电阻加热温度和污染土壤中的真空度,燃气内燃机所发电力通过供电线路连接电加热井,燃气内燃机做功后排气,经过排烟管道进入烟气加热井,从真空抽提井出来的污染物气体或者气液混合物,通过污染物管网传递到污染物处理系统,处理完的气体和从烟气加热井出来的烟气经过出烟气管网一起通入烟气处理系统,所有的电加热井呈正四边形布置,所有的烟气加热井呈正四边形布置、所有的真空抽提井呈正四边形布置,其中,电加热井与烟气加热井等间隔交错布置,电加热井与烟气加热井组成的正四边形的中心布置真空抽提井。
或者作业井的布置采用另一种方式,电加热井与烟气加热井之间等间隔交错排布形成正六边形,电加热井和烟气加热井沿着六个顶点交错放置,真空抽提井布置于六边形的中心。
或者作业井的布置采用另一种方式,电加热井与烟气加热井组成正三角形布置,三角形三个顶点中有两个电加热井和一个烟气加热井,或者一个电加热井和两个烟气加热井,真空抽提井布置在三角形的一个边上。
所述的电加热井和烟气加热井之间的距离为3~5m。
本发明专利中通过使用燃气内燃机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和电力给污染土壤进行原位间接加热修复,高温烟气和电阻加热的结合使用,本发明将利用电加热井和烟气加热井,结合真空抽提井,产生三种新型的排布方式,可同时进行烟气热修复和电阻热修复,形成多能互补机制,具备双重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分布式能源的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系统示意图。
图2a、2b、2c是表示电加热井、烟气加热井和真空抽提井三种不同的平面布置方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及布置系统,
在污染土壤区域30上部使用覆盖层进行密封,覆盖层使用水泥,亦可在水泥下面增加一层石棉等隔热材料组成组合的覆盖层,然后使用声波钻预先打加热井和真空抽提井,然后将电阻加热器和烟气加热器插入到加热井中,将真空抽提装置插入到真空抽提井22中,在加热井附近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监测及控制污染土壤区域30的温度和压力真空度,温度及压力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及变换装置送入到监控平台进行分析,进而调节烟气加热、电阻加热温度和污染土壤中的真空度,电加热井20、烟气加热井21、真空抽提井22都使用水泥密封开口处,防止其体从管井外泄漏到大气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燃气内燃机01所发电力通过供电线路10连接电加热井20,燃气内燃机01做功后排气,经过排烟管道11进入烟气加热井21,从真空抽提井22出来的污染物气体或者气液混合物,通过污染物管网13传递到污染物处理系统02,处理完的气体和从烟气加热井21出来的烟气经过出烟气管网12一起通入烟气处理系统03,污染物处理系统包含热氧化器,喷雾冷却,液体处理,活性炭吸附等过程。烟气处理系统包含布袋除尘器、脱硫脱硝装置及排放烟囱。
以下介绍电加热井20、烟气加热井21和真空抽提井22之间的三种的平面布置方式,
如图2a,所有的电加热井20呈正四边形布置,所有的烟气加热井21呈正四边形布置、所有的真空抽提井22呈正四边形布置,其中,电加热井20与烟气加热井21等间隔交错布置,电加热井20与烟气加热井21组成的正四边形的中心布置真空抽提井22。
如图2b,电加热井20与烟气加热井21之间等间隔交错排布形成正六边形,电加热井20和烟气加热井21沿着六个顶点交错放置,真空抽提井22布置于六边形的中心。
如图2c,电加热井20与烟气加热井21组成正三角形布置,三角形三个顶点中有两个电加热井20和一个烟气加热井21,或者一个电加热井20和两个烟气加热井21,真空抽提井22布置在三角形的一个边上。
电加热井20和烟气加热井21之间的距离推荐为3~5m。
本发明技术可应用于烃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污染土壤修复,适应于挥发性、半挥发性及难挥发性的污染物,同时对一些沸点低的重金属污染物也可以应用。
本发明使用的技术不限于燃气内燃机系统,亦可利用电厂余热及发电进行污染场地的热修复。亦可使用燃气轮机、微燃机所组成的分布式能源。

Claims (8)

1.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污染土壤区域(30)上部使用覆盖层进行密封,然后使用声波钻预先打加热井和真空抽提井,然后将电阻加热器和烟气加热器插入到加热井中,将真空抽提装置插入到真空抽提井(22)中,在加热井附近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监测及控制污染土壤区域(30)的温度和压力真空度,温度及压力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及变换装置送入到监控平台进行分析,进而调节烟气加热、电阻加热温度和污染土壤中的真空度,燃气内燃机(01)所发电力通过供电线路(10)连接电加热井(20),燃气内燃机(01)做功后排气,经过排烟管道(11)进入烟气加热井(21),从真空抽提井(22)出来的污染物气体或者气液混合物,通过污染物管网(13)传递到污染物处理系统(02),处理完的气体和从烟气加热井(21)出来的烟气经过出烟气管网(12)一起通入烟气处理系统(03),所有的电加热井(20)呈正四边形布置,所有的烟气加热井(21)呈正四边形布置、所有的真空抽提井(22)呈正四边形布置,其中,电加热井(20)与烟气加热井(21)等间隔交错布置,电加热井(20)与烟气加热井(21)组成的正四边形的中心布置真空抽提井(22)。
2.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污染土壤区域(30)上部使用覆盖层进行密封,然后使用声波钻预先打加热井和真空抽提井,然后将电阻加热器和烟气加热器插入到加热井中,将真空抽提装置插入到真空抽提井(22)中,在加热井附近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监测及控制污染土壤区域(30)的温度和压力真空度,温度及压力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及变换装置送入到监控平台进行分析,进而调节烟气加热、电阻加热温度和污染土壤中的真空度,燃气内燃机(01)所发电力通过供电线路(10)连接电加热井(20),燃气内燃机(01)做功后排气,经过排烟管道(11)进入烟气加热井(21),从真空抽提井(22)出来的污染物气体或者气液混合物,通过污染物管网(13)传递到污染物处理系统(02),处理完的气体和从烟气加热井(21)出来的烟气经过出烟气管网(12)一起通入烟气处理系统(03),电加热井(20)与烟气加热井(21)之间等间隔交错排布形成正六边形,电加热井(20)和烟气加热井(21)沿着六个顶点交错放置,真空抽提井(22)布置于六边形的中心。
3.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污染土壤区域(30)上部使用覆盖层进行密封,然后使用声波钻预先打加热井和真空抽提井,然后将电阻加热器和烟气加热器插入到加热井中,将真空抽提装置插入到真空抽提井(22)中,在加热井附近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监测及控制污染土壤区域(30)的温度和压力真空度,温度及压力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及变换装置送入到监控平台进行分析,进而调节烟气加热、电阻加热温度和污染土壤中的真空度,燃气内燃机(01)所发电力通过供电线路(10)连接电加热井(20),燃气内燃机(01)做功后排气,经过排烟管道(11)进入烟气加热井(21),从真空抽提井(22)出来的污染物气体或者气液混合物,通过污染物管网(13)传递到污染物处理系统(02),处理完的气体和从烟气加热井(21)出来的烟气经过出烟气管网(12)一起通入烟气处理系统(03),电加热井(20)与烟气加热井(21)组成正三角形布置,三角形三个顶点中有两个电加热井(20)和一个烟气加热井(21),或者一个电加热井(20)和两个烟气加热井(21),真空抽提井(22)布置在三角形的一个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井(20)和烟气加热井(21)之间的距离为3~5m。
5.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污染土壤区域(30)上部使用覆盖层进行密封,然后使用声波钻预先打加热井和真空抽提井,然后将电阻加热器和烟气加热器插入到加热井中,将真空抽提装置插入到真空抽提井(22)中,在加热井附近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监测及控制污染土壤区域(30)的温度和压力真空度,温度及压力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及变换装置送入到监控平台进行分析,进而调节烟气加热、电阻加热温度和污染土壤中的真空度,燃气内燃机(01)所发电力通过供电线路(10)连接电加热井(20),燃气内燃机(01)做功后排气,经过排烟管道(11)进入烟气加热井(21),从真空抽提井(22)出来的污染物气体或者气液混合物,通过污染物管网(13)传递到污染物处理系统(02),处理完的气体和从烟气加热井(21)出来的烟气经过出烟气管网(12)一起通入烟气处理系统(03),所有的电加热井(20)呈正四边形布置,所有的烟气加热井(21)呈正四边形布置、所有的真空抽提井(22)呈正四边形布置,其中,电加热井(20)与烟气加热井(21)等间隔交错布置,电加热井(20)与烟气加热井(21)组成的正四边形的中心布置真空抽提井(22)。
6.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污染土壤区域(30)上部使用覆盖层进行密封,然后使用声波钻预先打加热井和真空抽提井,然后将电阻加热器和烟气加热器插入到加热井中,将真空抽提装置插入到真空抽提井(22)中,在加热井附近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监测及控制污染土壤区域(30)的温度和压力真空度,温度及压力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及变换装置送入到监控平台进行分析,进而调节烟气加热、电阻加热温度和污染土壤中的真空度,燃气内燃机(01)所发电力通过供电线路(10)连接电加热井(20),燃气内燃机(01)做功后排气,经过排烟管道(11)进入烟气加热井(21),从真空抽提井(22)出来的污染物气体或者气液混合物,通过污染物管网(13)传递到污染物处理系统(02),处理完的气体和从烟气加热井(21)出来的烟气经过出烟气管网(12)一起通入烟气处理系统(03),电加热井(20)与烟气加热井(21)之间等间隔交错排布形成正六边形,电加热井(20)和烟气加热井(21)沿着六个顶点交错放置,真空抽提井(22)布置于六边形的中心。
7.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污染土壤区域(30)上部使用覆盖层进行密封,然后使用声波钻预先打加热井和真空抽提井,然后将电阻加热器和烟气加热器插入到加热井中,将真空抽提装置插入到真空抽提井(22)中,在加热井附近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监测及控制污染土壤区域(30)的温度和压力真空度,温度及压力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及变换装置送入到监控平台进行分析,进而调节烟气加热、电阻加热温度和污染土壤中的真空度,燃气内燃机(01)所发电力通过供电线路(10)连接电加热井(20),燃气内燃机(01)做功后排气,经过排烟管道(11)进入烟气加热井(21),从真空抽提井(22)出来的污染物气体或者气液混合物,通过污染物管网(13)传递到污染物处理系统(02),处理完的气体和从烟气加热井(21)出来的烟气经过出烟气管网(12)一起通入烟气处理系统(03),电加热井(20)与烟气加热井(21)组成正三角形布置,三角形三个顶点中有两个电加热井(20)和一个烟气加热井(21),或者一个电加热井(20)和两个烟气加热井(21),真空抽提井(22)布置在三角形的一个边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井(20)和烟气加热井(21)之间的距离为3~5m。
CN201810918936.0A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及布置系统 Pending CN1089940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8936.0A CN108994063A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及布置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8936.0A CN108994063A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及布置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94063A true CN108994063A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96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8936.0A Pending CN108994063A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及布置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940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0897A (zh) * 2020-07-07 2020-10-13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导式原位热脱附修复区域的作业井布置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0405A (en) * 1990-12-14 1993-03-02 Shell Oil Company Vacuum method for removing soil contaminants utilizing thermal conduction heating
US5449251A (en) * 1993-05-04 1995-09-1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ynamic underground stripping: steam and electric heating for in situ decontamination of soils and groundwater
CN107457260A (zh) * 2017-09-19 2017-12-12 爱土工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原位热强化土壤气相抽提装置及方法
CN108114970A (zh) * 2017-12-21 2018-06-05 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脱附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08311535A (zh) * 2017-12-18 2018-07-24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原位电加热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系统及治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90405A (en) * 1990-12-14 1993-03-02 Shell Oil Company Vacuum method for removing soil contaminants utilizing thermal conduction heating
US5449251A (en) * 1993-05-04 1995-09-12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ynamic underground stripping: steam and electric heating for in situ decontamination of soils and groundwater
CN107457260A (zh) * 2017-09-19 2017-12-12 爱土工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可移动式原位热强化土壤气相抽提装置及方法
CN108311535A (zh) * 2017-12-18 2018-07-24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原位电加热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系统及治理方法
CN108114970A (zh) * 2017-12-21 2018-06-05 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脱附修复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昊;张峰;马烈;: "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热修复:技术与应用" *
缪周伟;吕树光;邱兆富;隋倩;林匡飞;刘勇弟;: "原位热处理技术修复重质非水相液体污染场地研究进展"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0897A (zh) * 2020-07-07 2020-10-13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导式原位热脱附修复区域的作业井布置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31803U (zh) 污染场地原位复合式热解吸修复系统
CN105834205B (zh) 污染场地原位电加热脱附修复技术及其装置
CN108906869A (zh) 一种利用分布式能源的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08114970A (zh)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脱附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07971330A (zh) 余热高效利用的有机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修复系统及方法
CN204710846U (zh) 一种蒸汽强化热脱附及气相抽提土壤修复系统
CN106734153A (zh) 针对污染土壤以热传导方式进行的原位热脱附处理系统及方法
WO2018121327A1 (zh) 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14266A (zh) 用于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堆体热脱附处理系统
CN109396168A (zh) 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用组合换热器及土壤热修复系统
CN202591210U (zh) 一种原位热强化组合土壤气相抽提技术治理污染土壤的装置
CN108238706B (zh) 含油污泥分步热解处理系统及工艺
CN108929012B (zh) 一种无害化智能污油泥热解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14488279U (zh) 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热脱附井位布设结构
CN106391688A (zh) 利用秸秆修复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系统和方法
CN104307864A (zh)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
CN110180883A (zh)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异位筑堆间接减压热脱附的方法
CN114733895B (zh) 一种污染土壤燃气原位热脱附修复装备
CN208743352U (zh) 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批次式加热处置装置
CN108994063A (zh)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方法及布置系统
CN207577115U (zh) 一种余热高效利用的有机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修复系统
CN106799393B (zh) 一种低温脱附装置
CN208879338U (zh) 一种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技术作业井布置系统
CN108772413A (zh) 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批次式加热处置装置及处置方法
CN211839546U (zh) 有机污染土壤的模块式热脱附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