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90048B - 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90048B CN108990048B CN201710398007.7A CN201710398007A CN108990048B CN 108990048 B CN108990048 B CN 108990048B CN 201710398007 A CN201710398007 A CN 201710398007A CN 108990048 B CN108990048 B CN 1089900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dentifier
- server
- identity
- terminal device
- communication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7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90 polydop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04W8/245—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from a network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在包括至少两个共识节点的通信系统中执行,所述方法包括:第一共识节点从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是第一终端设备的制造商的服务器;所述第一共识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进行针对所述第一标识的协商,以确定所述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从而,能够改善用户体验、降低运营商对终端设备在通信系统中的标识的分配和管理的负担和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在网络中进行通信时,需要使用能够指示该终端设备在网络中的身份的标识(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区分,记作“身份标识”)。例如,在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入网(例如,接入附着)时,网络侧设备根据该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对该终端设备进行鉴权、认证及秘钥协商等操作。
在现有的通信技术中,该身份标识是网络的运营商集中进行分配和管理,例如,当终端设备的用户与网络的运营商完成签约后,该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会被烧制在终端设备中,例如,该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会被烧制在终端设备的全球用户身份模块(Universal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SIM)中。
在现有的通信技术中,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进行通信之前,必须为终端设备获得运营商分配的身份标识,影响了用户体验。
并且,随着通信技术例如,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终端设备的数量海量增长,同时,海量增长的终端设备也导致运营商对身份标识的分配和管理的负担和成本增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改善用户体验、降低运营商对终端设备在通信系统中的标识的分配和管理的负担和成本。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在包括至少两个共识节点的通信系统中执行,该方法包括:第一共识节点从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其中,该第一服务器是第一终端设备的制造商的服务器;该第一共识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以确定该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或者说,身份标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通过由第一终端设备的制造商的服务器确定第一标识,并将该第一标识发送给通信系统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并由通信系统中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协商确定该第一标识能否作为第一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能够避免用户为终端设备获取身份标识的操作,从而能够改善用户体验,并且,由于该第一标识由制造商的服务器确定,能够降低运营商对于身份标识的分配和管理的负担和成本。
可选地,该第一共识节点是该通信系统使用的网络的运营商的服务器。
通过使运营商的服务器作为第一共识节点,参与针对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通信系统中的身份标识的协商过程,能够使运营商参与针对身份标识的认证过程,便于运营商对网络的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可选地,该第一共识节点是该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或核心网设备。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是基于区块链(Block chain)技术存储数据的系统。
可选地,该至少两个共识节点基于区块链技术存储数据。
可选地,该至少两个共识节点是区块链系统中的共识节点。
可选地,该第一共识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包括:该第一共识节点基于区块链技术,与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
通过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能够容易地实现身份标识的协商、验证和存储过程。
可选地,该第一共识节点与至少一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包括:该第一共识节点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标识,对该第一标识进行验证,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是经过至少两个共识节点协商后确定的,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被分配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其中在该第一标识不属于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的情况下,该验证的结果为该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在该第一标识属于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该验证的结果为该第一标识不能够作为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该第一共识节点根据该验证的结果与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
从而,能够避免该第一标识同时作为不同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从而,能够避免通信错误,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
可选地,在该第一标识属于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的情况下,第二共识节点不支持第一标识作为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在该第一标识不属于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的情况下,第二共识节点支持该第一标识作为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可选地,该第一共识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以确定该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包括:当进行协商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中支持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的共识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该第一共识节点确定该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可选地,该第一共识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以确定该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包括:当进行协商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中支持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的共识节点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该第一共识节点确定该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可选地,该第一共识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以确定该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包括:当进行协商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中不支持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的共识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该第一共识节点确定该第一标识不能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可选地,该第一共识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以确定该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包括:当进行协商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中不支持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的共识节点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四阈值时,该第一共识节点确定该第一标识不能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可选地,该第一共识节点从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包括:该第一共识节点从该第一服务器接收注册信息,该注册信息是该第二服务器根据第一加密信息对该第一标识进行加密处理后生成的;该第一共识节点根据第一解密信息对该注册信息进行解密,以获取该第一标识,其中,该第一解密信息与该第一加密信息相对应,该第一服务器是该通信系统中的共识节点,该第一解密信息是该通信系统中的除该第一服务器以外的共识节点与该第一服务器通信时使用的解密信息。
可选地,该加密处理为签名处理,该解密处理为验证处理。
通过基于加密机制完成第一共识节点和第一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能够提高第一服务器与第一共识节点之间的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可选地,该第一加密信息为该第一服务器使用的私钥,该第一解密信息是该第一服务器使用的公钥,或该第一解密信息是该第一服务器的标识。
可选地,该注册信息是该第二服务器根据第一加密信息对该第一标识和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公钥进行加密处理后生成的。
从而,能够使第一共识节点获取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公钥,从而,在该第一共识节点管理的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对第一终端设备进行鉴权认证时,无需发起获取公钥的过程,从而,能够节省信令开销。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共识节点向该第一服务器发送应答信息,该应答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从而,能够可靠地使第一服务器确定该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进而,提高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的效率和可靠性。
可选地,该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包括该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该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应用服务商的服务器和该第一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设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在包括至少两个共识节点的通信系统中执行,该方法包括:第一服务器确定第一标识,其中,该第一服务器是该第一终端设备的制造商的服务器;该第一服务器向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发送该第一标识,以便于包括该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在内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以确定该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通过由第一终端设备的制造商的服务器确定第一标识,并将该第一标识发送给通信系统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并由通信系统中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协商确定该第一标识能否作为第一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能够避免用户为终端设备获取身份标识的操作,从而能够改善用户体验,并且,由于该第一标识由制造商的服务器确定,能够降低运营商对于身份标识的分配和管理的负担和成本。
可选地,该第一共识节点是该通信系统使用的网络的运营商的服务器。
通过使运营商的服务器作为第一共识节点,参与针对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通信系统中的身份标识的协商过程,能够使运营商参与针对身份标识的认证过程,便于运营商对网络的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可选地,该第一共识节点是该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或核心网设备。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是基于区块链(Block chain)技术存储数据的系统。
可选地,该至少两个共识节点基于区块链技术存储数据。
可选地,该至少两个共识节点是区块链系统中的共识节点。
可选地,该第一服务器为该通信系统中的共识节点,以及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服务器与包括该第一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
可选地,该第一服务器与包括该第一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该第一服务器基于区块链技术与包括该第一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
通过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能够容易地实现身份标识的协商、验证和存储过程。
可选地,该第一服务器与包括该第一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包括:第一服务器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标识,对该第一标识进行验证,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是经过至少两个共识节点协商后确定的,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被分配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其中在该第一标识不属于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的情况下,该验证的结果为该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在该第一标识属于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该验证的结果为该第一标识不能够作为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该第一服务器根据该验证的结果与包括该第一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
从而,能够避免该第一标识同时作为不同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从而,能够避免通信错误,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
可选地,在该第一标识属于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的情况下,与包括该第一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不支持第一标识作为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在该第一标识不属于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的情况下与包括该第一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支持该第一标识作为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可选地,该第一服务器与包括该第一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包括:当进行协商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中支持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的共识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该第一服务器确定该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可选地,该第一服务器与包括该第一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包括:当进行协商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中支持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的共识节点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该第一服务器确定该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可选地,该第一服务器与包括该第一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包括:当进行协商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中不支持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的共识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三阈值时,该第一服务器确定该第一标识不能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可选地,该第一服务器与包括该第一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包括:当进行协商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中不支持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的共识节点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四阈值时,该第一服务器确定该第一标识不能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可选地,该第一服务器向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发送该第一标识,包括:该第一服务器根据第一加密信息对该第一标识进行加密处理,以生成注册信息,其中,该第一加密信息与第一解密信息相对应,该第一解密信息是该通信系统中的除该第一服务器以外的共识节点与该第一服务器通信时使用的解密信息;该第一服务器向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发送该注册信息。
可选地,该加密处理为签名处理,该解密处理为验证处理。
通过基于加密机制完成第一共识节点和第一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能够提高第一服务器与第一共识节点之间的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可选地,该第一加密信息为该第一服务器使用的私钥,该第一解密信息是该第一服务器使用的公钥,或该第一解密信息是该第一服务器的标识。
可选地,该第一服务器根据第一加密信息对该第一标识进行加密处理,包括:该第一服务器根据第一加密信息对该第一标识和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公钥进行加密处理。
从而,能够使第一共识节点获取该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公钥,从而,在第一终端设备进行该第一共识节点管理的网络时,无需发起获取公钥的过程,从而,能够节省信令开销。
可选地,第一服务器确定第一标识包括:该第一服务器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确定第一标识,以使该第一标识与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每个标识相异,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是经过至少两个共识节点协商后确定的,该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被分配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
从而,能够避免该第一标识同时作为不同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从而,能够避免通信错误,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
可选地,该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包括该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包括该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该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应用服务商的服务器和通信系统使用的网络的运营商的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设备。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实现方式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测的方法的各步骤的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式中的终端设备的标识测的方法的各步骤的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设备,该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实现方式中的第一共识节点的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设备,该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式中的第一服务器的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服务器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服务器执行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各实现方式中的相应的功能,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服务器还可以包括收发器,用于支持服务器接收或发送信息。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服务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保存服务器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或者说,该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服务器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服务器执行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的各实现方式中的相应的功能,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服务器还可以包括收发器,用于支持服务器接收或发送信息。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服务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保存服务器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或者说,该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服务器的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或处理器、收发器运行时,使得服务器的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服务器的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或处理器、收发器运行时,使得服务器的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或者说,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服务器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所设计的程序。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服务器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或者说,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服务器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所设计的程序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服务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从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并与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以确定该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服务器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服务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所涉及的功能,例如,从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并与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进行针对该第一标识的协商,以确定该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服务器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从而,能够改善用户体验、降低运营商对终端设备在通信系统中的标识的分配和管理的负担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和装置的通信系统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2是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图3是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再一例的示意图。
图4是发明实施例的共识节点的注册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适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6是适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入网过程的示意性交互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装置的一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装置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上,该计算机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
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
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
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并未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发明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或者,是计算机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等手持设备,也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或者,该计算机也可以是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并未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确定终端设备在网络中的身份标识即可。
其中,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本发明实施例的路径检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计算机设备,或者,是计算机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
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首先,结合图1和图2对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和装置的通信系统100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通信的架构(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架构#1)。
并且,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用于执行终端设备的在该通信系统100(或者说,通信系统100所使用的网络)中使用的标识(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称为身份标识)的层面的架构(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架构#2)。
下面,首先结合图1,对架构#1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接入网设备102,接入网设备102可包括1个天线或多个天线例如,天线104、106、108、110、112和114。另外,接入网设备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接入网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和终端设备122)通信。然而,可以理解,接入网设备102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的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通信。终端设备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也称为下行链路)118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也称为上行链路)120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终端设备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终端设备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终端设备122接收信息。
例如,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与反向链路120使用不同的频带,前向链路124可与反向链路126使用不同的频带。
再例如,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和全双工(Full Duplex)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使用共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使用共同频带。
被设计用于通信的每个天线(或者由多个天线组成的天线组)和/或区域称为接入网设备102的扇区。例如,可将天线组设计为与接入网设备102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终端设备通信。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单个天线或多天线发射分集向其对应的扇区内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在接入网设备102通过前向链路118和124分别与终端设备116和122进行通信的过程中,接入网设备102的发射天线也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此外,与接入网设备通过单个天线或多天线发射分集向它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方式相比,在接入网设备102利用波束成形向相关覆盖区域中随机分散的终端设备116和122发送信号时,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会受到较少的干扰。
在给定时间,接入网设备102、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可以是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获取(例如生成、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或在存储器中保存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无线通信接收装置的一定数目的数据比特。这种数据比特可包含在数据的传输块(或多个传输块)中,传输块可被分段以产生多个码块。
此外,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PLMN网络或者D2D网络或者M2M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例如,核心网设备等,图1中未予以画出。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或下一代通信系统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以及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第五代通信(fifth-generation,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物理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物联网又称传感网,简要讲就是互联网从人向物的延伸。“物联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等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接入网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接入网设备等。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此外,LTE系统或5G系统中的载波上可以同时有多个小区同频工作,在某些特殊场景下,也可以认为上述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例如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下,当为UE配置辅载波时,会同时携带辅载波的载波索引和工作在该辅载波的辅小区的小区标识(Cell Indentify,Cell ID),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比如UE接入一个载波和接入一个小区是等同的。
本文所描述的共识节点是指能够进行共识运算、存储数据、转发数据、验证数据等行为的基本单元,可以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组成。
下面,首先结合图2,对架构#2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具体的说,是通信系统100的架构#1中)包括至少两个共识节点130。
其中,该至少两个共识节点用于数据存储以及针对该数据存储的协商决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各共识节点130彼此之间通信连接。
从而,各共识节点130可以基于通信连接,基于协商机制进行决策。
例如,该通信系统100中的部分(例如,至少两个)或全部共识节点之间能够针对由一个或多个共识节点发起的判定的协商,从而确定该判定的结果。
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参与协商的共识节点可基于预设的判定规则针对某一事件的判定,从而,每个参与协商的共识节点可以分别得到针对该事件的判定结果,例如,该判定结果可以为“是”或“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参与协商的各共识节点使用的判定规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其后,参与协商的各共识节点之间可以进行通信,以确定参与协商的各共识节点的判定结果。从而,能够基于参与协商的各共识节点判定结果的分布,确定通信系统100做出的针对该事件的最终判定结果。作为示例分非限定,上述“判定结果”可以有至少两种结果,上述“判定结果的分布”可以是指该至少两种判定结果中的每种判定结果的数量,或者,上述“判定结果的分布”可以是指该至少两种判定结果之间的比例,例如,上述“判定结果的分布”可以是指“是”和“否”的比例或数量。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上述协商机制。
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和信息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存储。一般情况下,将区块链中的数据和信息称为“交易(Transaction)”。
区块链技术不是单项的技术,而是作为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分布式数据存储和密码学原理集成应用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全公开和防篡改的技术特性。
第一、点对点传输:参与区块链的节点是独立的、对等的,节点与节点之间通过点对点传输技术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同步。节点可以是不同的物理机器,也可以是云端不同的实例。
第二、共识机制: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是指多方参与的节点在预设的逻辑规则下,通过节点间的交互实现各节点对特定数据和信息达成一致的过程。共识机制需要依赖于良好设计的算法,因此不同的共识机制性能(如:交易的吞吐量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交易/秒)、达成共识的时延、耗费的计算资源、耗费的传输资源等)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三、分布式数据存储:区块链中的分布式存储是参与该区块链的节点各自都存有独立的、完整的数据,保证了数据存储在节点间全公开。与传统的分布式数据存储不同,传统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按照一定规则将数据分成多份进行备份或同步存储,而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存储则依赖于区块链中各地位对等的、独立的节点间的共识来实现高一致性的数据存储。
第四、密码学原理:区块链通常是基于非对称加密技术实现可信的信息传播、校验等。
其中“区块”的概念是将一条或多条数据记录以“块”的形式组织,“区块”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定义;而“链”是一种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将存储数据记录的“区块”按照时间顺序并以哈希(HASH)技术相连。在区块链中,每个“区块”包含“区块头”和“区块体”两个部分,其中“区块体”包含打包进“区块”的交易记录;“区块头”包含“区块”中所有交易的根HASH和前一“区块”的HASH。区块链的数据结构保证了区块链上存储的数据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
区块链目前可以分为三类: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
公有链是指参与任何节点都可以作为区块链的共识节点(也可以称为共识计算节点),进而参与区块链数据存储的共识计算并且匿名的维护该区块链,节点与节点之间相互不信任。此情况下,通信系统100中的任何节点均可以作为共识节点。
联盟链在公有链的基础上增加了准入权限,使得具有一定资格的节点才可以作为区块链的共识计算节点,进而参与该区块链数据存储的共识计算并维护该区块链,节点与节点之间存在一定的信任。此情况下,通信系统100中的具有网络运营商颁布的资格的节点,或者说,经过网络运营商批准的节点可以作为共识节点。
私有链相比联盟链的准入机制更加苛刻,使得该区块链以及区块链的共识计算节点为私人独有,此情况下,通信系统100中由网络运营商控制或维护的节点为共识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架构#2中的各节点可以为虚拟节点。或者说,该架构#2中的各节点的功能可以由运行在计算机设备上的虚拟机实现。
并且,该架构#2中的虚拟节点可以承载于在架构#1中的部分或全部实体中,或者说,实现该架构#2中的节点的功能的虚拟机可以安装并运行在架构#1中的实体(或者说,设备,或物理设备)中,例如,该架构#2中的虚拟节点可以承载于在架构#1中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中。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该架构#2中的虚拟节点所承载于实体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于此,该架构#2中的各虚拟节点所承载于不属于架构#1的实体设备。
例如,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面向通信系统100(具体的说,是通信系统100的架构#1)所使用的网络的运营商的服务器(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区分,记作:服务器#A),其中,该服务器#A可以是由上述运营商控制、管理或维护的服务器,并且,该架构#2中的一个或多个虚拟节点可以承载于该服务器#A。
再例如,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面向通终端设备的制造商的服务器(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区分,记作:服务器#B),其中,该服务器#B可以是由上述制造商控制、管理或维护的服务器,并且,该架构#2中的一个或多个虚拟节点可以承载于该服务器#B。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架构#2可以用于实现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 Server,HSS)功能,或者过,该架构#2中的各节点可以构成开放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Open Home Subscriber Server,OHSS)系统,该OHSS系统可以实现对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的发放、认证、鉴权和管理等功能。应理解,以上列举的该OHSS系统实现的功能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该该OHSS系统实现的功能可以与现有技术中HSS设备实现的功能相似。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中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共识节点,其中,每个非共识节点与至少一个共识节点通信连接,非共识节点可以基于共识节点的控制或指示,进行区块链数据的存储。
图3示出了通信系统100中能够架构#2中的共识节点的实体设备的一例。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作为共识节点的实体设备可以包括:
上述服务器#A、上述服务器#B、网络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和/或核心网设备等)和第三方应用的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制造商(或者说,生产商)可以通过服务器#B(即,共识节点的一例)直接参与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的管理(例如,HSS实现的功能),具体地说,终端设备的制造商可以通过服务器#B实现对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的发放与管理(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并且,网络的运营商可以通过服务器#A(即,共识节点的另一例)直接参与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的管理,例如,网络的运营商可以通过服务器#A实现对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即,制造商为终端设备分配的身份标识)的认证和管理(随后,对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并且,网络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对终端设备进行鉴权和认证,确保只有身份标识合法的终端设备才可以接入到运营商的网络。
第三方应用的服务器可以直接利用OHSS系统为终端设备分配的身份标识以及对该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的认证结果。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作为共识节点的实体设备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
例如,该通信系统100也可以不包括服务器#A,此情况下,网络的运营商可以通过网络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实现服务器#A的后述功能。
再例如,该通信系统100也可以不包括服务器#A。
再例如,该通信系统100的共识节点可以不包括接入网设备。
再例如,该通信系统100的共识节点可以不包括核心网设备。
再例如,该通信系统100的共识节点可以不包括第三方应用的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中的实体设备可以通过注册方式,申请作为共识节点。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架构#2(或者说,本发明实施例的OHSS系统)可以由网络的运营商(例如,服务器#A)创建(或者说,初始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OHSS系统可以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初始化之后OHSS区块链的共识节点可以包括该网络的运营商控制的设备(例如,服务器#A或网络设备)。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的运营商可以向垂直行业、其他的网络运营商等开放OHSS系统的会员机制(member ship),从而,可以实现多个设备(例如,服务器#B、第三方应用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共同维护和管理OHSS系统的区块链的数据(具体的说,是终端设备在网络中的身份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是否能够作为共识节点可以是由网络管理员设置并通知给通信系统100中的各设备的。
或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系统中已经存在的共识节点协商确定请求作为共识节点的设备是否能够作为共识节点。
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服务器#A与OHSS中已经存在的共识节点(例如,上述服务器#B等设备)进行协商,以可将网络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注册成为OHSS系统(或者说,通信系统100的架构#2)中的共识节点。
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以服务器#A进行的针对使一个接入网设备(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接入网设备#A)作为共识节点的上述协商(或者说,注册)过程为例,对共识节点的注册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中的各共识节点可以采用加密机制进行通信,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发送端可以使用一个加密信息对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生成加密后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根据与该加密信息相对应的解密信息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从而获取上述需要传输的数据。
为了便于理解,设上该服务器#A使用的加密信息为信息#1,设该服务器#A使用的解密信息为信息#2。
其中,该信息#1可以为服务器#A使用的私钥,信息#2可以为服务器#A使用的公钥。此情况下,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服务器#A与其他设备可以基于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Infrastructure,PKI)技术使用该信息#1和信息#2进行通信。
或者,该信息#1可以为服务器#A使用的私钥,信息#2可以为服务器#A的标识,此情况下,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服务器#A与其他设备可以基于身份加密系统(Identity BasedCryptosystem,IBC)技术使用该信息#1和信息#2进行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中的各共识节点能够通过广播的方式获知彼此的解密信息(例如,公钥或设备标识)。
作为示例而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架构#2(或者说,OHSS系统)中的每个共识节点可以具有在该网络中能够唯一的指示该共识节点的身份标识,即,上述注册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对共识节点的身份标识的发放和认证过程。
如图4所示,在S210,服务器#A可以为接入网设备#A分配一个标识(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区分,记作:标识#A)。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A可以获知各共识节点验证某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身份标识的规则(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规则#1),从而,服务器#A可以基于规则#1确定该标识#A。
例如,该规则#1可以为:如果某一标识已经被通信系统100中已经存在的共识节点作为身份标识,则该标识不能再作为其他设备的身份标识。
再例如,该规则#1可以为,如果某一标识已经被携带在某一注册消息而在通信系统中被传播,则该标识不能作为在后传播的注册消息对应的设备作为身份标识。
再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共识节点可以保存有一个标识列表,该标识列表可以记录有多个标识,此情况下,该规则#1可以为:如果某一标识已经记录在标识列表中,则该标识不能作为身份标识。其中,各共识节点保存的标识列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并未特别限定。
从而,服务器#A可以基于上述规则#1,确定标识#A。
例如,服务器#A可以(例如,通过通信系统100内即存的各共识节点发送的广播消息),获知各共识节点的身份标识。
从而,服务器可以使所确定的标识#A与通信系统100内即存的各共识节点的设备标识相异。
其后,该服务器#A可以与通信系统100中即存的一个或多个共识节点(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共识节点#A)进行协商,以确定该标识#A是否能够作为接入网设备#A的身份标识。
具体的说,服务器#A可以根据信息#1对标识#A进行签名处理,以获得签名数据。
可选地,服务器#A还可以确定接入网设备#A使用的公钥(即,接入网设备#A使用的解密信息的一例),并且,服务器#A可以根据信息#1对标识#A和该接入网设备#A使用的公钥进行签名处理,以获得签名数据。
在S230,共识节点#A可以根据信息#2对Register#1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共识节点#A可以确定该Register#1来自于合法设备,进而,共识节点#A可以确定该标识#A(或者,该标识#A和接入网设备#A使用的公钥)安全。
其后,共识节点#A可以对该标识#A进行验证,以确定该标识#A是否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或者说,共识节点#A可以确定该标识#A是否合法。例如,共识节点#A可以基于规则#1确定该标识#A是否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
即,共识节点#A可以得到针对标识#A的验证结果,该验证结果可以为:标识#A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或者,标识#A不能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共识节点#A可以获取预设的判定条件(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区分,记作:判定条件#1),并基于该判定条件#1,进行验证。
例如,该判定条件#1可以为:如果在一次注册之前,一个标识已经被存储在区块链中,则该标识不能够再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的身份标识。
从而,在确定标识#A已经存储在区块链中的情况下,共识节点#A可以确定验证结果为:标识#A不能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
在确定标识#A未存储在区块链中的情况下,共识节点#A可以确定验证结果为:标识#A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判定条件因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例如,该判定条件#1还可以为:如果在一次注册之前,一个标识已经分配给一个通信系统中的一个设备,则该标识不能够再作为其他设备的身份标识。
在S240,包括该共识节点#A在内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例如,可以包括上述服务器#A)可以基于各自的验证结果进行协商,以确定标识#A能否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例如,如果验证结果为标识#A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的共识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数量阈值#1,则协商结果可以为:标识#A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
再例如,如果验证结果为标识#A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的共识节点的数量小于预设的数量阈值#2,则协商结果可以为:标识#A不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其中,上述数量阈值#1与数量阈值#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例如,如果验证结果为标识#A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的共识节点在所有参与协商的共识节点中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比例阈值#1,则协商结果可以为:标识#A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
再例如,如果验证结果为标识#A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的共识节点在所有参与协商的共识节点中的比例小于预设的比例阈值#1,则协商结果可以为:标识#A不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其中,上述比例阈值#1与比例阈值#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协商结果为标识#A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接入网设备#A)身份标识,则各共识节点可以将该标识#A保存至区块链中。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参与协商的一个或多个共识节点还可以向通信系统100中的各设备发送携带有认证信息#A的广播信息,该认证信息#A可以用于指示该标识#A在通信系统中有效,以便于后述接入等存在需要进行鉴权认证的过程时,认证方能够确定该标识#A通过认证。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B可以发起注册成为共识节点的过程,与上述图4所示过程不同的是,服务器#B加密的对象是服务器#B为自身确定的标识,并且,对该标识加密时使用的是该服务器#B的私钥,并且,信息的接收端解密时使用的信息是该服务器#B的公钥或设备标识。除此以外,服务器#B可以发起注册成为共识节点的其他过程可以与上述图4所示过程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5示出了终端设备#B的身份标识的发放过程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S310,服务器#B可以为终端设备#B(即,第一终端设备的一例)分配一个标识(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区分,记作:标识#B)。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B可以获知各共识节点验证某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身份标识的规则(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规则#2),从而,服务器#B可以基于规则#2确定该标识#B。
例如,该规则#2可以为:如果某一标识已经被通信系统100中已经存在的共识节点作为身份标识,则该标识不能再作为其他设备的身份标识。
再例如,该规则#2可以为,如果某一标识已经被携带在某一注册消息而在通信系统中被传播,则该标识不能作为在后传播的注册消息对应的设备作为身份标识。
再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共识节点可以保存有一个标识列表,该标识列表可以记录有多个标识,此情况下,该规则#2可以为:如果某一标识已经记录在标识列表中,则该标识不能作为身份标识。其中,各共识节点保存的标识列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并未特别限定。
从而,服务器#B可以基于上述规则#2,确定标识#B。
例如,服务器#B可以(例如,通过通信系统100内即存的各共识节点发送的广播消息),获知各共识节点的身份标识。
从而,服务器可以使所确定的标识#B与通信系统100内即存的各共识节点的设备标识相异。
其后,该服务器#B可以将该标识#B发送给通信系统100中的一个或多个共识节点,以便于通信系统#100中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能够进行针对该标识#B是否能够作为终端设备#B的身份标识的协商。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当服务器#B不是共识节点时,服务器#B可以不参与上述协商处理。
当服务器#B为共识节点时,服务器#B可以参与协商处理,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以服务器#B参与协商时的动作和流程为例,对上述协商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即,如图5所示,服务器#B可以与通信系统100中即存的一个或多个共识节点(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共识节点#B)进行协商,以确定该标识#B是否能够作为终端设备#B的身份标识。
具体的说,服务器#B可以根据信息#3对标识#B进行签名处理,以获得签名数据。
可选地,服务器#B还可以确定终端设备#B使用的公钥,并且,服务器#B可以根据信息#3对标识#B和该终端设备#B使用的公钥进行签名处理,以获得签名数据。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共识节点#B可以为上述服务器#A,或者,该共识节点#B可以为经上述服务器#A注册成为共识节点的网络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或核心网设备)。
在S330,共识节点#B可以根据信息#2对Register#2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共识节点#A可以确定该Register#2来自于合法设备,进而,共识节点#B可以确定该标识#B(或者,该标识#B和终端设备#B使用的公钥)安全。
其后,共识节点#B可以对该标识#B进行验证,以确定该标识#B是否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或者说,共识节点#B可以确定该标识#B是否合法。例如,共识节点#B可以基于规则#2确定该标识#B是否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
即,共识节点#B可以得到针对标识#B的验证结果,该验证结果可以为:标识#B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或者,标识#B不能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
类似地,服务器#B可以得到针对标识#B的验证结果。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共识节点#B可以获取预设的判定条件(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区分,记作:判定条件#2),并基于该判定条件#2,进行验证。
例如,该判定条件#2可以为:如果在一次注册之前,一个标识已经被存储在区块链中,则该标识不能够再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的身份标识。
从而,在确定标识#B已经存储在区块链中的情况下,共识节点#B可以确定验证结果为:标识#B不能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
在确定标识#B未存储在区块链中的情况下,共识节点#B可以确定验证结果为:标识#B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判定条件因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未限定于此,例如,该判定条件#1还可以为:如果在一次注册之前,一个标识已经分配给一个通信系统中的一个设备,则该标识不能够再作为其他设备的身份标识。
在S340,包括该共识节点#B在内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例如,可以包括上述服务器#B)可以基于各自的验证结果进行协商,以确定标识#B能否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例如,如果验证结果为标识#B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的共识节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数量阈值#3,则协商结果可以为:标识#B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
再例如,如果验证结果为标识#B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的共识节点的数量小于预设的数量阈值#4,则协商结果可以为:标识#B不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其中,上述数量阈值#3与数量阈值#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例如,如果验证结果为标识#B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的共识节点在所有参与协商的共识节点中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比例阈值#3,则协商结果可以为:标识#B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
再例如,如果验证结果为标识#B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的共识节点在所有参与协商的共识节点中的比例小于预设的比例阈值#4,则协商结果可以为:标识#B不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其中,上述比例阈值#3与比例阈值#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并未特别限定。
并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协商结果为标识#B能够作为本次注册的对象(即,终端设备#B)身份标识,则各共识节点可以将该标识#B保存至区块链中。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参与协商的一个或多个共识节点还可以向通信系统100中的各设备发送携带有认证信息#B的广播信息,该认证信息#B可以用于指示该标识#B在通信系统中有效,以便于后述接入等存在需要进行鉴权认证的过程时,认证方能够确定该标识#B通过认证。即,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100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上述接入网设备#A)能够确定该标识#B合法(例如,能够通过鉴权认证)。
由此,完成了终端设备#B的身份标识的发放过程,并且,由于终端设备#B的身份标识经过通信系统100中的共识节点(例如,服务器#A)的协商和验证,从而,能够确保该终端设备#B的身份标识能够用于该终端设备#B的认证、鉴权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上述验证结果的协商的结果,需要满足通信系统(例如,运营商)设定的规则,即,一个标识仅能够作为一个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
在本法实施例中,服务器#B可以将经过上述协商和验证后的作为终端设备#B的身份标识的标识#B(即,IDdevj)存储(或者说,烧制)入终端设备#B(或者说,终端设备#B的SIM卡)中。
此外,服务器#B还可以将该终端设备#B使用的公钥、该服务器#B使用的公钥和该服务器#A使用的公钥存储(或者说,烧制)入终端设备#B(或者说,终端设备#B的SIM卡)中。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通信系统中的标识(例如,上述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现有技术中的全球用户识别模块(Universal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SIM)号码、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Module,SIM)号码,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Number,IMSI),手机号码等。
下面,结合图6对终端设备#B(即,第一终端设备的一例)基于如上所述发放的身份标识(例如,上述标识#B)进行的入网鉴权与认证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在S410,终端设备#B可以向接入网设备(例如,上述接入网设备#A)发送接入请求(例如,附着(Attach)请求)消息,该消息中可以携带有上述标识#B。
在S420,接入网设备#A可以查询本地是否保存有该标识#B(或者说,针对该标识#B的注册交易),或者说,接入网设备#A可以查询本地是否保存有用于指示该标识#B合法的信息(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记作:信息#B)。
并且,如果本地保存有该标识#B或信息#B,则接入网设备#A可以进行S440。
如果本地未保存有该标识#B或信息#B,则接入网设备#A可以在S430向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共识节点(例如,服务器#A)发起查询该标识#B是否合法的查询过程。由于该标识#B经过通信系统100中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的协商认证,因此,接入网设备#A能够基于服务器#A的回复,确定标识#B合法。并且,服务器#A在该过程中可以将该终端设备#B使用的公钥一并发送给接入网设备#A。
在S460,终端设备#B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B使用的私钥(其中,该私钥与终端设备#B使用的公钥对应,或者,该私钥与终端设备#B的身份标识对应)对密文#A进行解密,进而获得随机数M。并且,该终端设备#B在获得作为身份标识的过程中,服务器#A可以将通信系统中的各接入网设备的标识下发给终端设备#B。从而,终端设备#B可以基于该确定接入网设备#A合法。其后,终端设备#B可以产生随机数#N,并且,终端设备#B可以根据接入网设备#A所使用的公钥或者,接入网设备#A的身份标识(即,标识#A)对随机数N和随机数M进行加密处理,以生成密文#B。
在S470,终端设备#B可以将密文#B发送给接入网设备#A。
在S480,接入网设备#A可以根据该接入网设备#A使用的私钥(其中,该私钥与接入网设备#A使用的公钥对应,或者,该私钥与接入网设备#A的身份标识对应)对密文#B进行解密,以获得随机数N和随机数M,从而,接入网设备#A完成了对终端设备#B的认证。
在S490,接入网设备#A可以将密文#C发生给终端设备#B,从而,终端设备#B可以基于该终端设备#B使用的私钥(其中,该私钥与终端设备#B使用的公钥对应,或者,该私钥与终端设备#B的身份标识对应)对该密文#C进行解密,如果获得N,则终端设备#B完成了对接入网设备#A的认证,入网认证和鉴权结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通过由第一终端设备的制造商的服务器确定第一标识,并将该第一标识发送给通信系统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并由通信系统中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协商确定该第一标识能否作为第一终端设备的身份标识,能够避免用户为终端设备获取身份标识的操作,从而能够改善用户体验,并且,由于该第一标识由制造商的服务器确定,能够降低运营商对于身份标识的分配和管理的负担和成本。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装置5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500可以对应(例如,可以配置于或本身即为)上述方法300描述的共识节点#B(例如,服务器#A),并且,装置500中各模块或单元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300中共识节点#B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装置500可以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和收发器通信连接,可选地,该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与处理器通信连接。可选地,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可以通信连接,该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发送信息或信号。
其中,图7所示的装置500中的收发单元可以对应该收发器,图7所示的装置500中的处理单元可以对应该处理器。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装置600的示意性框图,该装置600可以对应(例如,可以配置于或本身即为)上述方法300描述的服务器#B,并且,该装置600中各模块或单元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300中服务器#B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装置600可以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和收发器通信连接,可选地,该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与处理器通信连接。可选地,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可以通信连接,该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发送信息或信号。
其中,图8所示的装置600中的收发单元可以对应该收发器,图8所示的装置600中的处理单元可以对应该处理器。
应注意,上述方法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包括至少两个共识节点的通信系统中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共识节点从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是第一终端设备的制造商的服务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共识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进行针对所述第一标识的协商,以确定所述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协商包括:
所述第一共识节点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标识对所述第一标识进行验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是经过所述至少两个共识节点协商后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被分配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不相同的情况下,所述验证的结果为所述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在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标识相同的情况下,所述验证的结果为所述第一标识不能够作为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识节点是所述通信系统使用的网络的运营商的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共识节点从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共识节点从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是第二服务器根据第一加密信息对所述第一标识进行加密处理后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是所述通信系统使用的网络的运营商的服务器;
所述第一共识节点根据第一解密信息对所述注册信息进行解密,以确定所述第一标识安全,其中,所述第一解密信息与所述第一加密信息相对应,所述第一服务器是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共识节点,所述第一解密信息是所述通信系统中的除所述第一服务器以外的共识节点与所述第一服务器通信时使用的解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密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器使用的私钥,
所述第一解密信息是所述第一服务器使用的公钥,或
所述第一解密信息是所述第一服务器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信息是所述第二服务器根据第一加密信息对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公钥进行加密处理后生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共识节点向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应答信息,所述应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包括所述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所述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应用服务商的服务器和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设备。
8.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包括至少两个共识节点的通信系统中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服务器确定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是第一终端设备的制造商的服务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服务器向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标识,以便于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在内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所述第一标识的协商,以确定所述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协商包括:
所述第一标识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进行验证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是经过所述至少两个共识节点协商后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被分配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不相同的情况下,所述验证的结果为所述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在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标识相同的情况下,所述验证的结果为所述第一标识不能够作为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为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共识节点,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与包括第一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所述第一标识的协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向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根据第一加密信息对所述第一标识进行加密处理,以生成注册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加密信息与第一解密信息相对应,所述第一解密信息是所述通信系统中的除所述第一服务器以外的共识节点与所述第一服务器通信时使用的解密信息;
所述第一服务器向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发送所述注册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密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器使用的私钥,
所述第一解密信息是所述第一服务器使用的公钥,或
所述第一解密信息是所述第一服务器的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根据第一加密信息对所述第一标识进行加密处理,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根据第一加密信息对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公钥进行加密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服务器确定第一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确定第一标识,以使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每个标识相异,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是经过所述至少两个共识节点协商后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被分配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包括所述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所述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应用服务商的服务器和通信系统使用的网络的运营商的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设备。
15.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包括至少两个共识节点的通信系统中执行,所述装置为所述至少两个共识节点中的一个共识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从第一服务器接收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是第一终端设备的制造商的服务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
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通信单元与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进行针对所述第一标识的协商,以确定所述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协商包括: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标识对所述第一标识进行验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是经过至少两个共识节点协商后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被分配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标识不属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的情况下,所述验证的结果为所述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在所述第一标识属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所述验证的结果为所述第一标识不能够作为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配置于或本身即为所述通信系统使用的网络的运营商的服务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是第二服务器根据第一加密信息对所述第一标识进行加密处理后生成的,其中,所述第二服务器是网络的运营商的服务器;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解密信息对所述注册信息进行解密,以确定所述第一标识安全,其中,所述第一解密信息与所述第一加密信息相对应,所述第一服务器是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共识节点,所述第一解密信息是所述通信系统中的除所述第一服务器以外的共识节点与所述第一服务器通信时使用的解密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密信息为所述第一服务器使用的私钥,
所述第一解密信息是所述第一服务器使用的公钥,或
所述第一解密信息是所述第一服务器的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信息是所述第二服务器根据第一加密信息对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公钥进行加密处理后生成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发送应答信息,所述应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共识节点包括所述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所述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应用服务商的服务器和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设备。
22.一种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包括至少两个共识节点的通信系统中执行,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标识,其中,所述装置配置于或本身即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制造商的服务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
通信单元,用于向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标识,以便于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在内的至少两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所述第一标识的协商,以确定所述第一标识是否能够作为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其中,所述协商包括:
所述第一标识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进行验证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是经过所述至少两个共识节点协商后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被分配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不相同的情况下,所述验证的结果为所述第一标识能够作为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在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任意一个标识相同的情况下,所述验证的结果为所述第一标识不能够作为终端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设备标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所述通信系统中的共识节点,以及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控制所述通信单元与包括第一节点在内的至少一个共识节点进行针对所述第一标识的协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加密信息对所述第一标识进行加密处理,以生成注册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加密信息与第一解密信息相对应,所述第一解密信息是所述通信系统中的除所述装置以外的共识节点与所述装置通信时使用的解密信息;
所述通信单元具体用于向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发送所述注册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密信息为所述装置使用的私钥,
所述第一解密信息是所述装置使用的公钥,或
所述第一解密信息是所述装置的标识。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加密信息对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使用的公钥进行加密处理。
27.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至少一个第二标识,确定第一标识,以使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中的每个标识相异,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是经过所述至少两个共识节点协商后确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标识被分配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
28.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共识节点包括所述通信系统中的接入网设备、所述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应用服务商的服务器和通信系统使用的网络的运营商的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98007.7A CN108990048B (zh) | 2017-05-31 | 2017-05-31 | 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
PCT/CN2018/087935 WO2018219181A1 (zh) | 2017-05-31 | 2018-05-23 | 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398007.7A CN108990048B (zh) | 2017-05-31 | 2017-05-31 | 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90048A CN108990048A (zh) | 2018-12-11 |
CN108990048B true CN108990048B (zh) | 2020-12-01 |
Family
ID=64456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398007.7A Active CN108990048B (zh) | 2017-05-31 | 2017-05-31 | 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90048B (zh) |
WO (1) | WO201821918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13645B (zh) * | 2017-08-16 | 2022-08-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入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639715B (zh) * | 2019-01-04 | 2021-05-18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避免双花攻击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865569B (zh) * | 2019-04-28 | 2022-08-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密钥协商方法及装置 |
CN112637300B (zh) * | 2019-06-18 | 2022-11-11 | 贝富(广州)新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区块链的影视信息分布式存储以及获取方法、装置 |
CN112448928B (zh) * | 2019-08-31 | 2022-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获取凭据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839029B (zh) * | 2019-11-14 | 2021-06-25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微服务注册方法和装置 |
CN112987580B (zh) * | 2019-12-12 | 2022-10-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
CN111523899B (zh) * | 2020-07-03 | 2021-09-07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联盟链的共识方法、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及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01372A (zh) * | 2015-12-18 | 2016-06-22 |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区块链身份构建及验证方法 |
WO2017079795A1 (en) * | 2015-11-09 | 2017-05-18 | Roger Hanna | A distributed user profile identity verification system for e-commerce transaction securit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76775B2 (en) * | 2012-11-09 | 2018-01-23 | Ent Technologies, Inc. | Generalized entity network translation (GENT) |
US20160358184A1 (en) * | 2015-06-04 | 2016-12-08 | Chronicled, Inc. | Open registry for identity of things including tamperproof tags |
-
2017
- 2017-05-31 CN CN201710398007.7A patent/CN108990048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5-23 WO PCT/CN2018/087935 patent/WO201821918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79795A1 (en) * | 2015-11-09 | 2017-05-18 | Roger Hanna | A distributed user profile identity verification system for e-commerce transaction security |
CN105701372A (zh) * | 2015-12-18 | 2016-06-22 | 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区块链身份构建及验证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90048A (zh) | 2018-12-11 |
WO2018219181A1 (zh) | 2018-1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13645B (zh) | 接入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990048B (zh) | 确定终端设备的标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409133B (zh) | 一种具有完全前向保密的认证与密钥协商的方法以及设备 | |
KR102398221B1 (ko) | 무선 직접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비대칭 키를 사용하여 아이덴티티를 검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7809411B (zh) | 移动网络的认证方法、终端设备、服务器和网络认证实体 | |
CN105165045B (zh) | 设备到设备发现信息的加密 | |
TWI451735B (zh) | 用於在通訊系統中將用戶認證與設備認證結合的方法和裝置 | |
EP2815623B1 (en) | Device to device security using naf key | |
US10009760B2 (en) | Providing network credentials | |
KR20230054421A (ko) | 셀룰러 슬라이싱된 네트워크들에서의 중계기 선택의 프라이버시 | |
CN109496412B (zh) | 使用隐私识别码的验证 | |
WO2013118096A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facilitating secure d2d discovery information | |
US11641376B2 (en) | Protection of traffic between network functions | |
TW201345217A (zh) | 具區域功能性身份管理 | |
KR20070120176A (ko) | 키 머티리얼의 교환 | |
JP2018524865A (ja) | 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の柔軟な構成および認証 | |
CN110366175B (zh) | 安全协商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6963054B (zh) | Wlan多链路tdls密钥导出 | |
WO2017026930A1 (e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privacy enhancement in networks | |
CN111355575A (zh) | 通信加密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004638A (zh) | 用户设备、非公共网络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认证服务器功能实体 | |
US1209591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ey management in mission critical data communication | |
US11979743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access to 5G non-public networks using mobile network operator credentials | |
EP3432624B1 (en) | Secur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lpw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CN118250687A (zh) | 通信认证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