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9199A -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9199A
CN108989199A CN201710401149.4A CN201710401149A CN108989199A CN 108989199 A CN108989199 A CN 108989199A CN 201710401149 A CN201710401149 A CN 201710401149A CN 108989199 A CN108989199 A CN 108989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message
tdm service
core
access
cor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011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晶
房海霞
季新园
马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4011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91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9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9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报文传输方法的报文传输装置,该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接入AC,与AC对应的两个伪线PW,两个伪线保证了在某个伪线故障时,该装置所在的路由节点可以通过另一个伪线传输报文,保证了链路故障时快速切换路由,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报文传输装置链路切换慢导致的TDM业务系统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要求通信网能提供多种多样的电信业务,通过通信网传输、交换、处理的信息量将不断增大,这就要求现代化的通信网向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
传输系统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输系统的好坏直接制约着通信网的发展。当前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的信息高速公路,其中一个重点就是组建大容量的传输光纤网络,不断提高传输线路上的信号速率,扩宽传输频带,就好比一条不断扩展的能容纳大量车流的高速公路。同时用户希望传输网能有世界范围的接口标准,能实现我们这个地球村中的每一个用户随时随地便捷地通信。
传统的由准同步数字系列(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简称为PDH)传输体制组建的传输网,由于其复用的方式很明显的不能满足信号大容量传输的要求,另外PDH体制的地区性规范也使网络互连增加了难度,因此在通信网向大容量、标准化发展的今天,PDH的传输体制已经愈来愈成为现代通信网的瓶颈,制约了传输网向更高的速率发展。同步数字序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简称为SDH)传输体制是由PDH传输体制进化而来的,因此它具有PDH体制所无可比拟的优点,它是不同于PDH体制的全新的一代传输体制,与PDH相比在技术体制上进行了根本的变革。SDH概念的核心是从统一的国家电信网和国际互通的高度来组建数字通信网,是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特别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PDH体制不同,按SDH组建的网络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标准化的、智能化的网络。它采用全球统一的接口以实现设备多厂家环境的兼容,在全程全网范围实现高效的协调一致的管理和操作,实现灵活的组网与业务调度,实现网络自愈功能,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并且由于维护功能的加强大大降低了设备的运行维护费用。
在传统的应用组网中,接入的基站的时分复用模式(Time-DivisionMultiplexing,简称为TDM)业务通过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 Protocol Lable Switching,简称为MPLS)网络进行传输。从网络稳定角度考虑,组网过程中必然引入保护或者备份的概念。目前流行的有隧道保护,伪线(Pseudo Wire,简称为PW)保护,端口保护。
但是基于跨机架之间的业务保护方案目前流行的很少,且目前跨机架保护方案很多过于复杂,方案中的保护冗余组也比较多,各种切换动作也很多,导致切换效率不高。目前现有方案主要是在跨机架落地主备节点,利用隧道保护,PW保护以及端口保护进行配置保护,此种方案涉及到的保护组很多,切换需要隧道保护,PW保护以及端口保护之间的配合,十分影响切换效率,导致切换性能很多时候很慢,并且占用设备的CPU资源也比较多。
针对相关技术中,由于报文传输装置链路切换慢导致的TDM业务系统效率低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报文传输装置链路切换慢导致的TDM业务系统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包括:通过接入AC接收TDM业务报文,其中,所述AC对应两条伪线PW,所述两条伪线PW包括:第一PW和第二PW;通过第一伪线PW或者第二PW传输所述TDM业务报文至公网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PW为主链路,所述第二PW为备链路时,通过第二PW传输所述TDM业务报文,包括:当所述第一PW链路故障时,通过所述第二PW传输所述TDM业务报文至公网。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AC,第一PW,第二PW三者中的任一者接收到报文的情况下,将向其余二者传输所述报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包括:AC,与所述AC对应设置的两条伪线PW,所述两条伪线PW包括:第一PW和第二PW;所述AC,用于接收TDM业务报文;所述第一PW,用于传输所述AC接收的TDM业务报文至公网;或所述第二PW,用于传输所述AC接收的TDM业务报文至公网。
可选地,所述第二PW,还用于在所述第一PW链路故障时,传输所述AC接收的TDM业务报文至公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系统,包括:第一核心设备,通过第三PW和第一汇聚设备连接,以及通过第四PW和所述第二核心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核心设备通过第一接入AC和无线控制器RNC连接;所述第二核心设备,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第五PW和第二汇聚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第四PW和所述第一核心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第二接入AC和无线控制器RNC连接。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接入设备,用于接收第一TDM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三PW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一核心设备;所述第一核心设备,用于通过第一接入AC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并复制一份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通过第四PW传输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和/或,所述RNC,用于第一通过接入AC传输第二TDM业务报文至第一核心设备;所述第一核心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三PW传输至所述接入设备,并复制一份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通过第四PW传输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
可选地,在检测到所述接入设备与所述第一核心设备之间的第一接入AC链路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系统通过以下方式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所述接入设备接收第一TDM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五PW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第四PW将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传输至所述第一核心设备;所述第一核心设备通过第一接入AC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所述RNC。
可选地,在检测到所述接入设备与所述第一核心设备之间的第一接入AC链路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系统通过以下方式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所述RNC通过所述第一接入AC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一核心设备;所述第一核心设备通过所述第四PW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所述第五PW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接入设备。
可选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核心设备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系统通过以下方式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所述接入设备接收第一TDM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五PW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第二核心设备;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入AC将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传输至所述RNC。
可选地,检测到所述第一核心设备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系统通过以下方式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所述RNC通过所述第二接入AC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所述第五PW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接入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通过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报文传输方法的报文传输装置,该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接入AC,与AC对应的两个伪线PW,两个伪线保证了在某个伪线故障时,该装置所在的路由节点可以通过另一个伪线传输报文,保证了链路故障时快速切换路由,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报文传输装置链路切换慢导致的TDM业务系统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报文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报文传输系统的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到有需要要使用仿真报文进行业务传输的SDH和PDH技术的设备和系统。特别是在核心层落地设备需要进行跨设备之间业务保护。本发明的业务模型能达到跨设备之间的业务保护。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运行于图3所示的网络架构上,如图3所示,该网络架构包括:无线管理器RNC、两个核心设备、两个汇聚设备,一个接入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上述网络架构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报文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通过接入AC接收TDM业务报文,其中,所述AC对应两条伪线PW,所述两条伪线PW包括:第一PW和第二PW;
步骤S104,通过第一伪线PW或者第二PW传输所述TDM业务报文至公网。
通过上述步骤,提供了应用于报文传输方法的报文传输装置,该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接入AC,与AC对应的两个伪线PW,两个伪线保证了在某个伪线故障时,该装置所在的路由节点可以通过另一个伪线传输报文,保证了链路故障时快速切换路由,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报文传输装置链路切换慢导致的TDM业务系统效率低的问题。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采用上述方法构建的报文传输装置所在的路由设备,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PW为主链路,所述第二PW为备链路时,通过第二PW传输所述TDM业务报文,包括:当所述第一PW链路故障时,通过所述第二PW传输所述TDM业务报文至公网。需要补充的是,第一PW和第二PW无明显的主备限定作用,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由用户自己设备主备关系。
可选地,在所述AC,第一PW,第二PW三者中的任一者接收到报文的情况下,将向其余二者传输所述报文。需要补充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报文不局限于TDM业务报文。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本发明的报文传输方法构建的报文传输装置,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报文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报文传输装置包括一个AC和两个伪线PW,两条伪线与所述AC对应设置,即AC是装置的一个接收或者发送端口,两个伪线是装置的另一个发送或者接收端口,所述AC,用于接收TDM业务报文;所述第一PW,用于传输所述AC接收的TDM业务报文至公网;或所述第二PW,用于传输所述AC接收的TDM业务报文至公网。
可选地,所述第二PW,还用于在所述第一PW链路故障时,传输所述AC接收的TDM业务报文至公网。
实施例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传输系统,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报文传输系统的架构图,如图3所示,在该系统的第一核心设备(相当于图3所示的核心1)和第二核心设备(相当于图3所示的核心2)上应用上述报文传输装置的结构,即第一核心设备,通过第三PW和第一汇聚设备连接,以及通过第四PW和所述第二核心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核心设备通过第一接入AC和无线控制器RNC连接;所述第二核心设备,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第五PW和第二汇聚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第四PW和所述第一核心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第二接入AC和无线控制器RNC连接。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接入设备,用于接收第一TDM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三PW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一核心设备;所述第一核心设备,用于通过第一接入AC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并复制一份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通过第四PW传输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和/或,所述RNC,用于第一通过接入AC传输第二TDM业务报文至第一核心设备;所述第一核心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三PW传输至所述接入设备,并复制一份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通过第四PW传输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给出的传输第一TDM业务报文是上行场景,传输第二TDM业务报文是下行场景,且在该场景中没有链路故障,主链路正常运行。
可选地,在检测到所述接入设备与所述第一核心设备之间的第一接入AC链路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系统通过以下方式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所述接入设备接收第一TDM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五PW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第四PW将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传输至所述第一核心设备;所述第一核心设备通过第一接入AC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所述RNC。
可选地,在检测到所述接入设备与所述第一核心设备之间的第一接入AC链路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系统通过以下方式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所述RNC通过所述第一接入AC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一核心设备;所述第一核心设备通过所述第四PW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所述第五PW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接入设备。
可选地,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核心设备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系统通过以下方式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所述接入设备接收第一TDM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五PW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第二核心设备;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入AC将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传输至所述RNC。
可选地,检测到所述第一核心设备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系统通过以下方式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所述RNC通过所述第二接入AC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所述第五PW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接入设备。
下面结合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目的是在如图3所示的场景中,TDM业务从接入设备接入,在核心1和核心2设备落地与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对接。核心1与核心2之间要形成TDM业务跨设备保护,一旦核心1出现故障,能迅速有效的切换到核心2。
为了相关技术中的解决跨机架之间的保护,以便解决保护过多,占用CPU资源较多,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TDM业务的系统及装置,此系统及装置能有效解决跨机架之间的保护组网方案,提高切换性能,降低CPU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设计一种TDM业务系统及装置,此系统及装置包含一个AC接入和2个伪线PW。AC接入指的是用户侧TDM业务报文接入。2个PW伪线均能将TDM业务报文打包在公网侧进行传输。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TDM业务系统的报文传输装置的主要技术特征包括:
1.包含一个AC和两个PW伪线;
2.AC代表用户侧TDM业务报文的接入;
3.两个PW线均能将AC的报文封装在公网侧传输;
4.定义这2个PW伪线,一个PW1,另外一个是PW2;
5.AC接入TDM业务报文,一份给PW1,然后再复制一份给PW2;
6.PW1接收到的报文,一份给AC,然后复制一份给PW2;
7.PW2接收到的报文,一份给AC,然后复制一份给PW1。
需要说明的是,在跨机架节点处用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报文传输装置,可以减少PW保护组,从而提高切换性能,有效降低CPU利用率。
下面是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方式结合说明书附图3中的场景进行说明,即具体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设备为说明书附图3中的设备。
基于以上TDM业务系统及装置,设计如下跨机架的组网保护以及保护机制:
接入设备配置VPWS业务,并且配置PW FRR 1:1单发单收保护,PW1(相当于上述可选实施例中的第一伪线)是主,PW2(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伪线)是备;汇聚1(相当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汇聚设备)和汇聚2(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汇聚设备)设备分别配置MSPW拼接业务;核心1(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核心设备)和核心2(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核心设备)分别配置上述实施例中记载的报文传输装置,即核心1有一个AC1(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AC接入)和2个PW,一个PW3与汇聚设备1的PW3连接,一个PW4与核心2设备PW4连接;核心2有一个AC2(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AC接入)和2个PW,一个PW5与汇聚设备2的PW5连接,一个PW4与核心1设备PW4连接;RNC设备配置MSP1:1单发单收端口保护组。主端口与核心1的AC1对接,备端口与核心2设备AC2对接;接入设备到核心1设备之间的PW1和PW3配置多跳BFD检测
初始化状态下的流量走向,即上述系统中的所有节点均正常的情况下的流量走向:
接入设备PW FRR工作在主,PW1接收和发出流量,PW2不发出也不接收流量;核心1设备PW3接收到PW1过来的流量,一份转发给AC1,然后复制一份给PW4;核心2设备PW4接收到流量一份转发给AC2,一份复制给PW5发出;RNC只有AC1有发流量有收流量,AC2不发出也不接收流量。
上行流量走向:接入-汇聚1-核心1-RNC(可用);
接入-汇聚1-核心1-核心2-RNC(不可用,流量被RNC的AC2丢弃)。
下行流量走向:RNC-核心1-汇聚1-接入(可用);
RNC-核心1-核心2-汇聚2-接入(不可用,流量被接入备PW丢弃)。
在接入设备和核心1设备之间链路故障的情况下,本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上行下行传输:
接入和核心1设备之间BFD检测DOWN,接入设备PW FRR发生切换,工作PW由PW1变成PW2(PW1故障),PW2能够发出和收取流量;接入设备PW2发出流量,汇聚2设备PW2收到后转发给PW5;核心2的PW5收到流量一份转发给AC2,然后复制一份给PW4,AC2发出的流量被RNC的AC2丢弃(RNC AC2是备,不发不收流量);核心1收到PW4的流量,转发给AC1发出;RNC收到AC1的流量转发。
RNC的AC1发出流量;核心1设备的AC1收到后转发给PW4,PW1故障;核心2设备收到PW4的流量转发给PW5,然后复制一份给AC2,AC2发出的流量被RNC的AC2丢弃(RNC AC2是备,不发不收流量);汇聚2设备的PW5收到流量转发给PW2;接入设备PW2收到流量转发。
上行流量走向:接入-汇聚2-核心2-核心1-RNC。
下行流量走向:RNC-核心1-核心2-汇聚2-接入。
在核心1节点故障的情况下,上述系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上下行传输,节点故障可以是设备掉电或者损坏:
接入设备与核心1设备之间BFD检测down,接入设备PW FRR保护切换,工作PW由PW1切换到PW2,PW2有发出流量也有收到流量;核心1设备损坏,与其相连接的汇聚1的PW3损坏;与其相连接的核心2的PW4损坏;与其相连接的RNC的AC1损坏。
RNC的MSP1:1保护切换,工作状态由AC1切换到AC2,AC2有发流量有收流量;接入设备PW2发出流量,汇聚2设备PW2接收到转发给PW5,核心2设备收到PW5发的流量转发给AC2发出,RNC收到AC2的流量;AC2发出流量,核心2接收到AC2的流量转发给PW5发出;汇聚2设备接收到PW5的流量转发给PW2;接入设备收到PW2的流量,正常转发。
上行流量走向:接入-汇聚2-核心2-RNC。
下行流量走向:RNC-核心2-汇聚2-接入。
实施例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实施例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接入AC接收TDM业务报文,其中,所述AC对应两条伪线PW,所述两条伪线PW包括:第一PW和第二PW;
通过第一伪线PW或者第二PW传输所述TDM业务报文至公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PW为主链路,所述第二PW为备链路时,通过第二PW传输所述TDM业务报文,包括:
当所述第一PW链路故障时,通过所述第二PW传输所述TDM业务报文至公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AC,第一PW,第二PW三者中的任一者接收到报文的情况下,将向其余二者传输所述报文。
4.一种报文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C,与所述AC对应设置的两条伪线PW,所述两条伪线PW包括:第一PW和第二PW;
所述AC,用于接收TDM业务报文;
所述第一PW,用于传输所述AC接收的TDM业务报文至公网;或
所述第二PW,用于传输所述AC接收的TDM业务报文至公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W,还用于在所述第一PW链路故障时,传输所述AC接收的TDM业务报文至公网。
6.一种报文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核心设备,通过第三PW和第一汇聚设备连接,以及通过第四PW和第二核心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核心设备通过第一接入AC和无线控制器RNC连接;
所述第二核心设备,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第五PW和第二汇聚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第四PW和所述第一核心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第二接入AC和无线控制器RNC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接入设备,用于接收第一TDM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三PW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一核心设备;所述第一核心设备,用于通过第一接入AC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并复制一份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通过第四PW传输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
和/或,所述RNC,用于第一通过接入AC传输第二TDM业务报文至第一核心设备;所述第一核心设备,还用于将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三PW传输至所述接入设备,并复制一份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通过第四PW传输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所述接入设备与所述第一核心设备之间的第一接入AC链路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系统通过以下方式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
所述接入设备接收第一TDM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五PW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
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第四PW将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传输至所述第一核心设备;
所述第一核心设备通过第一接入AC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所述RNC。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所述接入设备与所述第一核心设备之间的第一接入AC链路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系统通过以下方式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
所述RNC通过所述第一接入AC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一核心设备;
所述第一核心设备通过所述第四PW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
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所述第五PW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接入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核心设备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系统通过以下方式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
所述接入设备接收第一TDM业务报文,通过所述第五PW传输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至第二核心设备;
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入AC将所述第一TDM业务报文传输至所述RNC。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核心设备存在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系统通过以下方式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
所述RNC通过所述第二接入AC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第二核心设备;
所述第二核心设备通过所述第五PW传输所述第二TDM业务报文至所述接入设备。
12.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13.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1710401149.4A 2017-05-31 2017-05-31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89891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1149.4A CN108989199A (zh) 2017-05-31 2017-05-31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1149.4A CN108989199A (zh) 2017-05-31 2017-05-31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9199A true CN108989199A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02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01149.4A Pending CN108989199A (zh) 2017-05-31 2017-05-31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91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1373A (zh) * 2021-10-11 2022-01-04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质量劣化自愈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1373A (zh) * 2021-10-11 2022-01-04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质量劣化自愈方法及装置
CN113891373B (zh) * 2021-10-11 2024-03-12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质量劣化自愈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0487B2 (en) Method for supporting SNCP over packet network
CN1333554C (zh) 一种复用段保护和格状网恢复结合的方法
JP6027688B2 (ja) 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プロテクションにおけるラベル自動割当て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1904212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871674B (zh) 环保护链路故障保护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103475A (zh) 一种链路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6165142A1 (zh) 一种虚拟网络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US20100128611A1 (e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larm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duct
CN104025511A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中的业务保护方法、光线路终端及系统
WO2011106975A1 (zh) 一种实现传输设备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11211957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2218321B (zh) 主备链路切换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1674217B (zh) 一种在mesh网络中实现永久环网保护的方法
CN105530133B (zh) 一种电力控制业务智能恢复方法
CN104639437A (zh) 堆叠系统中广播报文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2142976B (zh) 一种网状网保护域的共享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1294669B (zh) 光传送网otn网络架构及调度方法
CN103313148B (zh) 开销修改及防止子网同时倒换的方法、装置、网元和网络
CN108965013A (zh) Ip和光网络业务快速开通系统及方法
CN108989199A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611577A (zh) 一种基于ldp会话的pw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48693B (zh) 共享链路保护方法、节点和共享链路保护系统
CN111294226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76434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rotection transmission unit allocation
CN101252525B (zh) 一种pon网络中的链路备份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