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9035A - 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9035A
CN108989035A CN201811043729.1A CN201811043729A CN108989035A CN 108989035 A CN108989035 A CN 108989035A CN 201811043729 A CN201811043729 A CN 201811043729A CN 108989035 A CN108989035 A CN 1089890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quantum
bell
result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437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9035B (zh
Inventor
汪超
白栋允
李华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irculation Quant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ollow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ollow Mdt Infotech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ollow Mdt Info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437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90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9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9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9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9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H04L9/0852Quantum cryptograph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70Photonic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H04L9/0819Key transport or distribution, i.e. key establishment techniques where one party creates or otherwise obtains a secret value, and securely transfers it to the ot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包括:热源分束步骤:热源按照设定分离比分离成两束光源;量子态的被动制备步骤:选择两束光源的一束光源进行本地共轭平衡零差探测,将另一束光源衰减到需要的调制方差,形成量子态的制备;发送步骤:将制备的量子态发送至第三方;接收测量步骤:第三方对接收到的量子态进行贝尔态测量;结果公布步骤:第三方公布贝尔态测量的结果;安全密钥建立步骤:根据贝尔态测量的结果来建立安全的密钥。本发明采用被动制备,成本较低,本发明并不严格需要单模热源,多模热源同样也能完成量子态的制备,本发明中的共轭平衡零差检测以及贝尔态测量具有模式过滤的作用。

Description

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密码破译手段、病毒多方式入侵等日趋严峻性,信息技术对信息安全的要求日益增加。近些年来,由于量子力学具有的不确定性原理和不可克隆性等特性,利用量子来进行密钥分发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主要包括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和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研究起步较早也较为成熟。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起步较晚但相对于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来讲,它不仅密钥率更高,而且与传统的相干光通信有更好的兼容性,因此,吸引了许多研究人员进行理论上和实验上的大量研究。
量子密钥分发在理论上具有无条件安全性,即各种器件满足一定条件的理想假设。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针对实际探测器进行攻击的方案已经被提出,这对于依赖零差检测和外差检测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带来了很多实际安全性漏洞。为了解决探测器带来的实际安全性影响,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协议被提出。在现有的理论方案中,所有的连续变量的测量设备无关的协议都是基于高斯相干调制态,即实施的是主动态制备。然而,高斯调制相干态的实现需要成本较高的连续光源以及高消光比、高稳定性的调制器,这就提高了方案实施的成本,尤其是对于连续变量的测量设备无关协议来讲,有两个发送者需要进行量子态的制备。
为了促进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协议的商用化进程,本专利提出了利用热态作为制备光源的方案,而不是用高斯调制相干态来制备量子态的方案。该方案利用光束分离器将一个热态光源分成两束,其中一束进行本地共轭平衡零差检测,另外一束经过衰减之后进行传输,该方案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量子态制备的成本。但该方案由于是进行量子态的被动制备,会在制备过程中引入一个额外的过噪声,但该过噪声可以通过提高热态平均光子数来进行有效地抑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热源分束步骤:热源按照设定分离比分离成两束光源;
量子态的被动制备步骤:选择两束光源的一束光源进行本地共轭平衡零差探测,将另一束光源衰减到需要的调制方差,形成量子态的制备;
发送步骤:将制备的量子态发送至第三方;
接收测量步骤:第三方对接收到的量子态进行贝尔态测量;
结果公布步骤:第三方公布贝尔态测量的结果;
安全密钥建立步骤:根据贝尔态测量的结果来建立安全的密钥。
优选地,所述热源通过50:50的光束分离器分束成两束光源。
优选地,所述另一束光源通过一个光衰减器进行衰减。
优选地,制备的量子态有两个,两个所述量子态具有相同的方差,两个所述量子态通过光纤信道传输到第三方进行贝尔态的测量。
优选地,第三方在接收到量子态后,利用共轭平衡零差探测器来完成量子态的贝尔态测量。
优选地,第三方在完成贝尔态测量之后,通过一个公共信道公开贝尔态测量的结果,公开的结果可以作为量子态的相关因子。
优选地,安全密钥建立步骤包括:对贝尔态测量结果和本地的共轭平衡零差检测的结果进行参数估计、数据协调、保密增强,建立安全的密钥串。
根据本发提供的一种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包括如下模块:
热源分束模块:用于将热源按照设定分离比分离成两束光源;
量子态的被动制备模块:用于选择两束光源的一束光源进行本地共轭平衡零差探测,将另一束光源衰减到需要的调制方差,形成量子态的制备;
发送模块:用于将制备的量子态发送至第三方;
接收测量模块:用于第三方对接收到的量子态进行贝尔态测量;
结果公布模块:用于第三方公布贝尔态测量的结果;
安全密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贝尔态测量的结果来建立安全的密钥。
优选地,第三方在接收到量子态后,利用共轭平衡零差探测器来完成量子态的贝尔态测量,第三方在完成贝尔态测量之后,通过一个公共信道公开贝尔态测量的结果,公开的结果可以作为量子态的相关因子。
优选地,安全密钥建立模块包括:对贝尔态测量结果和本地的共轭平衡零差检测的结果进行参数估计、数据协调、保密增强,建立安全的密钥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热态光源进行量子态的被动制备,相比于基于高斯调制的相干态来讲,该方案量子态制备不需要成本较高的连续光源以及高消光比、高稳定性的幅度调制器和相位调制器,更加易于实现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
2、本发明并不严格需求单模光源,由于本发明中的共轭平衡零差探测以及贝尔态测量中的零差探测器具有模式过滤的作用,可以过滤得到所需要的模式;
3、本发明还可以通过提高热态光源的平均光子数,来有效地减弱由于被动态制备引入的额外过噪声。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发明是基于被动态制备的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步骤一,发送端热源的分束。即发送端使用一个光束分离器(分离比为50:50)将热源分离成两束相关的模式。
步骤二,发送者完成量子态的被动制备。通过分束器后的两个模式,发送者选择其中一个模式进行本地共轭平衡零差探测,同时将另一个需要传输的模式通过衰减器进行适当地衰减到需要的调制方差,完成量子态的被动制备。
步骤三,发送者将制备的量子态发送至非可信的第三方。两个发送者在完成量子态的被动制备之后,将量子态通过光纤发送给非可信的第三方,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非法窃听者可以针对传输信道实施窃听或者攻击,其中针对两个信道的联合攻击是最优的攻击手段。
步骤四,第三方对接收到的量子态进行贝尔态测量。第三方在接收到两个发送者传来的量子态之后,利用两个共轭平衡零差探测器来完成量子态的贝尔态测量
步骤五,第三方公布贝尔态测量的结果。第三方在完成贝尔态测量之后,通过一个经典的公共信道向两位发送者公开贝尔态测量的结果,公开的结果可以作为两个发送者发送模式的相关因子。
步骤六,发送者根据贝尔态测量的结果来建立安全的密钥。两位发送者在接收到第三方的贝尔态测量结果之后,根据各自自己本地的共轭平衡零差检测的结果,双方再进行参数估计、数据协调、保密增强等步骤来最终建立安全的密钥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包括如下模块:
热源分束模块:用于将热源按照设定分离比分离成两束光源;
量子态的被动制备模块:用于选择两束光源的一束光源进行本地共轭平衡零差探测,将另一束光源衰减到需要的调制方差,形成量子态的制备;
发送模块:用于将制备的量子态发送至第三方;
接收测量模块:用于第三方对接收到的量子态进行贝尔态测量;
结果公布模块:用于第三方公布贝尔态测量的结果;
安全密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贝尔态测量的结果来建立安全的密钥。
具体地,第三方在接收到量子态后,利用共轭平衡零差探测器来完成量子态的贝尔态测量,第三方在完成贝尔态测量之后,通过一个公共信道公开贝尔态测量的结果,公开的结果可以作为量子态的相关因子。
进一步地,安全密钥建立模块包括:对贝尔态测量结果和本地的共轭平衡零差检测的结果进行参数估计、数据协调、保密增强,建立安全的密钥串。
以下基于上述的系统和方法,提供一个可行的应用实例:
首先,Alice和Bob作为发送者,使用一个平均光子数目约为500的热态作为光源,然后通过一个分束比为50:50的光束分离器分成两个模式。
紧接着,Alice和Bob利用本地共轭平衡零差对其中一个模式进行测量,这里零差探测器的效率取95%以及电噪声取0;Alice和Bob使用光衰减器将另一个传输量子信号的模式衰减到调制方差为60(以散粒噪声为单位)。
接着Alice和Bob将量子信号通过衰减系数为0.2dB/km的光纤信道传输给非可信第三方Charlie进行贝尔态测量。
Charlie将贝尔态测量的结果通过经典的公共信道告知Alice和Bob,Alice和Bob根据本地测量的结果以及Charlie公布的贝尔态测量结果,通过参数评估、数据协商、保密增强等手段来完成安全密钥的提醒。
根据Charlie相对于Alice和Bob的位置可以分为对称情况以及非对称情况。在对称情况下,取贝尔态探测的效率为98%,渐进情况下最远的密钥分发距离可以达到7.6km;在非对称情况下,假设Charlie紧挨着Alice的情况下,同时贝尔态测量的效率为98%,渐进情况下最远的密钥分发距离能超过25km。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被动态制备的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的方案,在窃听者实施最优的双模攻击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完成量子密钥分发。在实际的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发送者通常使用高斯调制来制备量子态,或者也称之为主动态制备,该过程需要价格较高的连续光源以及高消光比、高稳定性的调制器,尤其是在测量设备无关的协议中,有两方作为发送者。相对于使用高斯调制产生量子态的方案,该方案使用热态作为光源,可以有效地降低制备量子态的成本。该方案利用光衰减器将传输量子信号的光束衰减到实验需要的调制方差。该方案通过本地共轭零差检测的方案以及贝尔态测量的零差检测器的模式过滤作用,去掉了需要单模热源的严格要求。该方案通过提高热态光源的平均光子数,可以有效地减弱由于被动态制备引入的额外过噪声。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热源分束步骤:热源按照设定分离比分离成两束光源;
量子态的被动制备步骤:选择两束光源的一束光源进行本地共轭平衡零差探测,将另一束光源衰减到需要的调制方差,形成量子态的制备;
发送步骤:将制备的量子态发送至第三方;
接收测量步骤:第三方对接收到的量子态进行贝尔态测量;
结果公布步骤:第三方公布贝尔态测量的结果;
安全密钥建立步骤:根据贝尔态测量的结果来建立安全的密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通过50:50的光束分离器分束成两束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束光源通过一个光衰减器进行衰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的量子态有两个,两个所述量子态具有相同的方差,两个所述量子态通过光纤信道传输到第三方进行贝尔态的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方在接收到量子态后,利用共轭平衡零差探测器来完成量子态的贝尔态测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方在完成贝尔态测量之后,通过一个公共信道公开贝尔态测量的结果,公开的结果可以作为量子态的相关因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安全密钥建立步骤包括:对贝尔态测量结果和本地的共轭平衡零差检测的结果进行参数估计、数据协调、保密增强,建立安全的密钥串。
8.一种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模块:
热源分束模块:用于将热源按照设定分离比分离成两束光源;
量子态的被动制备模块:用于选择两束光源的一束光源进行本地共轭平衡零差探测,将另一束光源衰减到需要的调制方差,形成量子态的制备;
发送模块:用于将制备的量子态发送至第三方;
接收测量模块:用于第三方对接收到的量子态进行贝尔态测量;
结果公布模块:用于第三方公布贝尔态测量的结果;
安全密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贝尔态测量的结果来建立安全的密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方在接收到量子态后,利用共轭平衡零差探测器来完成量子态的贝尔态测量,第三方在完成贝尔态测量之后,通过一个公共信道公开贝尔态测量的结果,公开的结果可以作为量子态的相关因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安全密钥建立模块包括:对贝尔态测量结果和本地的共轭平衡零差检测的结果进行参数估计、数据协调、保密增强,建立安全的密钥串。
CN201811043729.1A 2018-09-07 2018-09-07 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9890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3729.1A CN108989035B (zh) 2018-09-07 2018-09-07 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43729.1A CN108989035B (zh) 2018-09-07 2018-09-07 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9035A true CN108989035A (zh) 2018-12-11
CN108989035B CN108989035B (zh) 2021-06-15

Family

ID=64544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43729.1A Active CN108989035B (zh) 2018-09-07 2018-09-07 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9035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2664A (zh) * 2019-12-06 2020-05-0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安全通信的信道增容方法
CN111555878A (zh) * 2020-05-28 2020-08-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集成化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12929163A (zh) * 2021-01-25 2021-06-08 中南大学 测量装置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13141253A (zh) * 2021-04-27 2021-07-20 上海循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热态源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14337847A (zh) * 2021-12-31 2022-04-12 山西大学 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相位补偿方法
CN114710277A (zh) * 2022-03-31 2022-07-05 西北大学 基于量子剪刀的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4036A (zh) * 2012-06-04 2012-10-10 上海交通大学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同步实现方法
CN104579643A (zh) * 2015-01-04 2015-04-29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两节点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US20160352515A1 (en) * 2015-05-28 2016-12-01 Darius Bunandar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CN106685658A (zh) * 2017-03-20 2017-05-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方法
CN206364813U (zh) * 2017-01-16 2017-07-28 浙江神州量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p结构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07332627A (zh) * 2017-07-24 2017-11-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和方法
CN108259167A (zh) * 2017-12-28 2018-07-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80241553A1 (en) * 2017-02-20 2018-08-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ptical quantum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4036A (zh) * 2012-06-04 2012-10-10 上海交通大学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同步实现方法
CN104579643A (zh) * 2015-01-04 2015-04-29 华南师范大学 一种两节点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US20160352515A1 (en) * 2015-05-28 2016-12-01 Darius Bunandar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CN206364813U (zh) * 2017-01-16 2017-07-28 浙江神州量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p结构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US20180241553A1 (en) * 2017-02-20 2018-08-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ptical quantum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685658A (zh) * 2017-03-20 2017-05-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方法
CN107332627A (zh) * 2017-07-24 2017-11-0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和方法
CN108259167A (zh) * 2017-12-28 2018-07-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ONG-YUN BAI: ""Continuous-variable measurement-device-independent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with photon subtraction"", 《PHYSICAL REVIEW A》 *
YU TAO: ""Attacking a measurement device independent practical quantum-key-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wavelength-dependent beam-splitter and multi-wavelength sourc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2664A (zh) * 2019-12-06 2020-05-0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安全通信的信道增容方法
CN111092664B (zh) * 2019-12-06 2022-02-11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安全通信的信道增容方法
CN111555878A (zh) * 2020-05-28 2020-08-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集成化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12929163A (zh) * 2021-01-25 2021-06-08 中南大学 测量装置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12929163B (zh) * 2021-01-25 2022-01-07 中南大学 测量装置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13141253A (zh) * 2021-04-27 2021-07-20 上海循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热态源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14337847A (zh) * 2021-12-31 2022-04-12 山西大学 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相位补偿方法
CN114337847B (zh) * 2021-12-31 2023-07-18 山西大学 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相位补偿方法
CN114710277A (zh) * 2022-03-31 2022-07-05 西北大学 基于量子剪刀的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方法
CN114710277B (zh) * 2022-03-31 2024-01-23 西北大学 基于量子剪刀的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9035B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9035A (zh) 基于测量设备无关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JP7158380B2 (ja) 量子的に高められた物理層セキュリティ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07086891B (zh)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相位补偿实现方法
CN106161011A (zh) 一种基于时间‑相位编码的即插即用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和方法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0576791C (zh) 相位差分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及系统
CN100592685C (zh) 量子密码通信系统和在通信终端处设置平均光子数的方法
CN107453820A (zh) 基于独立时钟源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9495261A (zh) 一种实时跟踪补偿的oam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方法
CN107483196B (zh) 基于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数据流加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6685658A (zh) 一种基于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方法
CN104717074B (zh) 一种融合私有信息的共享密钥安全通信方法
CN106768277B (zh) 一种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装置的解调方法
CN107566043B (zh) 一种量子密钥发送端、接收端、系统及方法
CN106789048A (zh) 一种基于两路单光子探测的量子密钥分配系统与方法
CN104467984B (zh) 一种分布式光纤声波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6603161A (zh) 基于相位调制光源的qkd系统发送端、接收端以及qkd系统和方法
CN109379188A (zh) 一种测量设备无关相位匹配量子密钥分发装置
CN108141288A (zh) 具有增强安全性的高速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5897414A (zh) 基于法拉第-迈克尔逊干涉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08737082A (zh) 信号的接收装置和接收方法
CN108696352A (zh) 连续变量测量设备无关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206348777U (zh) 一种源无关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CN106856429A (zh) 一种基于接收端偏振分束的量子密钥分配系统与方法
CN107070560A (zh) 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配系统的偏振补偿实现装置及其方法
CN106656494A (zh) 一种基于连续光斩波的量子密钥分配系统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241 room 1139, building C, No. 555, Dong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circulation Quantum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241 room 1139, building C, No. 555, Dong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ircul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