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8662B - 一种基板电路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板电路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8662B
CN108988662B CN201810789178.7A CN201810789178A CN108988662B CN 108988662 B CN108988662 B CN 108988662B CN 201810789178 A CN201810789178 A CN 201810789178A CN 108988662 B CN108988662 B CN 108988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module
safety
substrate circuit
safet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891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8662A (zh
Inventor
陶淦
李希志
赵怀杰
吴长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891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86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8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8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8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8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板电路及控制方法,涉及家用电器领域,解决了由于基板通电后对电气盒产生的电压较大导致给用户造成电击伤的问题。具体方案为:基板电路安装于电气盒中,该基板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和安全模块,电源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用于连接交流电源,第三端与安全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端与安全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向安全模块提供交流电压;安全模块的第三端接地,第四端与电气盒连接,用于使第四端的输出电压小于安全电压。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以及安装售后中。

Description

一种基板电路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板电路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多联机空调等家用电器通常包括铁质的电气盒,该电气盒中安装有基板,当基板上电时,基板会对电气盒产生20伏(V)以上的电压,该电压有时甚至会达到100V以上。这样,当用户对家用电器进行售后安装时,基板对电气盒产生的电压可能会给用户造成电击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板电路及控制方法,解决了由于基板通电后对电气盒产生的电压较大导致给用户造成电击伤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板电路,该基板电路安装于电气盒中,该基板电路可以包括:电源模块和安全模块。电源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用于连接交流电源,第三端与安全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端与安全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向安全模块提供交流电压。安全模块的第三端接地,第四端与电气盒连接,用于使第四端的输出电压小于安全电压。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源模块可以包括:桥式全波整流电路和第一电容。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为电源模块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电容设置在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安全模块可以包括:变压器模块、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第二电容与第三电容并联后设置于安全模块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变压器模块可以包括第一初级线圈、第二初级线圈、变压器屏蔽层、次级线圈、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第一初级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安全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与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且与第二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屏蔽层的一端为安全模块的第三端;次级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次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且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为安全模块的第四端;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次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变压器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七电容。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与变压器屏蔽层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变压器模块还可以包括:第八电容。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板电路的控制方法,应用在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基板电路中,该方法可以包括:电源模块向安全模块提供交流电压,安全模块使得对电气盒的输出电压小于安全电压。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气盒,该电气盒可以包括: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基板电路。
本发明提供的基板电路,通过安全模块使得对电气盒的输出电压小于安全电压,从而使得基板通电后不会给用户造成电损伤,有效降低了客诉。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基板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简化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板电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板电路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板电路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板电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简化电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板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气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基板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二极管D1、D2、D3和D4组成的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交流电源,第三端与初级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端接地,且与初级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1设置于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间;电容C3设置于初级线圈L1的第二端与接地之间;初级线圈L2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5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5的第二端与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且与初级线圈L2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4设置于变压器屏蔽层和接地之间;电容C5设置于初级线圈L1的第二端和次级线圈L3之间;电容C6设置于初级线圈L1的第二端和变压器屏蔽层之间;电容C7的第一端与变压器屏蔽层连接,第二端与初级线圈L2连接,且与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8的第二端与次级线圈L3连接;次级线圈L3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6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6的第二端与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9的第二端与次级线圈L3的第二端连接,且与电容C10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0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10的第一端和电气盒连接。
通过对图1的基板电路进行简化分析,得到如图2所示的简化电路,其中,Cy是将电容C6、C7、C8处理后得到的等效电容。此时,假设电压源为U,电容C5两端的电压为U1,电容C10两端的电压为U2,电容Cy和电容C5并联后的阻抗为X1,电容C10的阻抗为X2,那么可以根据以下公式(1)-公式(3)计算得到U2。
Figure BDA0001734426120000031
Figure BDA0001734426120000032
Figure BDA0001734426120000033
由于计算得到的U2,即基板上电后对电气盒的输出电压有时会达到100V,从而给用户造成电击伤,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板电路及控制方法,该基板电路使得对电气盒的输出电压小于安全电压,解决了基板给用户造成电击伤的问题。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板电路,如图3所示,该基板电路可以包括电源模块101和安全模块102。
其中,电源模块10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用于连接交流电源,第三端与安全模块102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端与安全模块102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向安全模块102提供交流电压。
安全模块102的第三端接地,第四端与电气盒连接,用于使第四端的输出电压小于安全电压。
这样,通过安全模块使得对电气盒的输出电压小于安全电压,从而使得基板通电后不会给用户造成电损伤,有效降低了客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电源模块101可以包括桥式全波整流电路和第一电容。在图4中以第一电容为C1为例示出。
其中,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为电源模块101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
电容C1设置在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安全模块102可以包括变压器模块、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在图5中以第二电容为C2,第三电容为C3为例示出。
其中,电容C2与电容C3并联后设置于安全模块102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变压器模块可以包括第一初级线圈、第二初级线圈、变压器屏蔽层、次级线圈、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在图5中以第一初级线圈为L1,第二初级线圈为L2,次级线圈为L3,第四电容为C4,第五电容为C5,第六电容为C6,第一二极管为D1,第二二极管为D2为例示出。
其中,初级线圈L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安全模块1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初级线圈L2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与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且与初级线圈L2的第二端连接。
变压器屏蔽层的一端为安全模块102的第三端。
次级线圈L3的第一端与二极管D2的第一端连接,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5的第二端与次级线圈L3的第二端连接,且电容C5的第二端为安全模块102的第四端。
电容C6的第一端与初级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6的第二端与次级线圈L3的第二端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变压器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七电容,在图5中以第七电容为C7为例示出。
其中,电容C7的第一端与变压器屏蔽层的一端连接,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变压器模块还可以包括第八电容,在图5中以第八电容为C8为例示出。
其中,电容C8的第一端与初级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例对基板电路进行举例说明。
示例性的,电源模块101包括的桥式全波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3、D4、D5、D6,具体的电路图如图6所示。
通过对本发明实施例图6的基板电路进行简化分析,得到如图7所示的简化电路。此时,假设电容C2和C3并联后的阻抗为X3,电容C6的阻抗为X4,电容C6两端的电压为U3,电容C2两端的电压为U4,那么可以得到以下公式(4)-公式(6):
Figure BDA0001734426120000051
Figure BDA0001734426120000052
Figure BDA000173442612000005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常电压源U,以及电容C2和C6的值是固定的,此时为了使得电压U4小于安全电压,如10V,则可以根据公式(4)-公式(6)计算得到电容C3的范围。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板电路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图1-图7中任一所述的基板电路,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电源模块向安全模块提供交流电压。
202、安全模块使得对电气盒的输出电压小于安全电压。
这样,通过安全模块使得对电气盒的输出电压小于安全电压,从而使得基板通电后不会给用户造成电损伤,有效降低了客诉。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气盒,如图9所示,该电气盒可以包括:如图1-图7中任一所述的基板电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盒包含上述基板电路,因此可以达到与上述基板电路相同的效果。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基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电路安装于电气盒中,所述基板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和安全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用于连接交流电源,第三端与所述安全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端与所述安全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向所述安全模块提供交流电压;
所述安全模块的第三端接地,第四端与所述电气盒连接,用于使所述第四端的输出电压小于安全电压;
所述安全模块包括:变压器模块、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三电容并联后设置于所述安全模块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电容为电路设计固定值,所述第三电容的值根据电源的大小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桥式全波整流电路和第一电容;
所述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分别为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
所述第一电容设置在所述桥式全波整流电路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模块包括第一初级线圈、第二初级线圈、变压器屏蔽层、次级线圈、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第一初级线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所述安全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二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且与所述第二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变压器屏蔽层的一端为所述安全模块的第三端;
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为所述安全模块的第四端;
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次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模块还包括:第七电容;
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屏蔽层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模块还包括:第八电容;
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初级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6.一种基板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板电路中,所述基板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
电源模块向安全模块提供交流电压;
所述安全模块使得对电气盒的输出电压小于安全电压。
7.一种电气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盒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板电路。
CN201810789178.7A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基板电路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988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9178.7A CN108988662B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基板电路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9178.7A CN108988662B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基板电路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8662A CN108988662A (zh) 2018-12-11
CN108988662B true CN108988662B (zh) 2020-06-19

Family

ID=64548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89178.7A Active CN108988662B (zh) 2018-07-18 2018-07-18 一种基板电路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86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18654S1 (en) 2019-06-06 2021-05-11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Grill plat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98A (zh) * 1987-05-09 1989-06-21 中国人民解放军89001部队 电器外壳带电保安电路
CN2592646Y (zh) * 2003-01-06 2003-12-17 张贵洲 非放射性环保蓄能发光材料生产设备
CN101005212A (zh) * 2007-01-12 200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3154B1 (en) * 2000-01-04 2003-10-14 William B. Duff, Jr. Method and circuit for using polarized device in AC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98A (zh) * 1987-05-09 1989-06-21 中国人民解放军89001部队 电器外壳带电保安电路
CN2592646Y (zh) * 2003-01-06 2003-12-17 张贵洲 非放射性环保蓄能发光材料生产设备
CN101005212A (zh) * 2007-01-12 2007-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8662A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72298B2 (en) Fully-controlled bridge rectifying device with surge suppression function
CN206237303U (zh) 满足机载卫星抗干扰天线电源单元要求的电源模块
CN104104216A (zh) 开关电源滤波电路
TWM471017U (zh) 用在反激開關電源中的變壓器
CN108988662B (zh) 一种基板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6411119A (zh) 一种满足机载卫星抗干扰天线电源单元要求的电源模块
EP2966745B1 (en) Transient voltage protection for bridge rectifier
EP3837747B1 (en) Ac controlled relay drive circuit
EP3893358A1 (en) Socket
CN103701338B (zh) 一种通用稳压电源插件
CN103117656B (zh) 一种耐电压冲击保护电路以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WO2003103123A1 (en) A high impedance insertion system for blocking emi
CN108063496B (zh) 一种电场能收集装置及其无源无线传感器
US20210119437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Martzloff Protecting computer systems against power transients
CN208094443U (zh) 一种抑制电磁干扰技术的开关电源电路
CN203104284U (zh) 一种耐电压冲击保护电路以及应用其的开关电源
JP2012095446A (ja) 電源装置およびその耐電圧試験方法
CN208112595U (zh) 一种led屏hub转接板电磁兼容emc干扰抑制装置
CN209088737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失效的过压保护装置
CN211266575U (zh) 一种抗电网闪断装置
CN104734538A (zh) 具有可变电路回路阻抗的电源供应装置
KR101532474B1 (ko) 전기 충격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절전 장치
CN203071828U (zh) 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CN219066577U (zh) 变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