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6911A - 一种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6911A
CN108986911A CN201810737909.3A CN201810737909A CN108986911A CN 108986911 A CN108986911 A CN 108986911A CN 201810737909 A CN201810737909 A CN 201810737909A CN 108986911 A CN108986911 A CN 108986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mptom
quantization code
disease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379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川飙
陈菊
杨超
朱甫建
许强
赵姝婷
高园
施明毅
吴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8107379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69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6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69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包括:采集症状信息;从所述症状信息中提取症状名称集;每个所述症状名称对应一个预设的症状量化码,所述症状量化码包含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信息;将所述症状名称集对应的症状量化码集进行叠加,获取主症量化码;根据所述主症量化码进行辩证分型,获取证型;从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查找所述证型对应的治法;从所述数据库中查找所述证型和所述治法对应的中药处方,所述中药处方包括药材名称,及所述药材名称对应的用法用量;输出所述中药处方。本发明提供的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能够使中医专家系统的智能分析结果更加准确,且分析过程更具通用性,从而获得更加高质量的辩证论治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就是将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到的症状、体征资料,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提炼归纳,明确发病原因(寒邪、风邪、食积、情志等)、病理位置(五脏、六腑等)、病邪性质(阴、阳、虚、实等)等,最后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也称为证型)。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内容包括病变的因、位、性、势等,反映了机体当时阶段的抗病反应能力和整体状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决定治则和治法,实施治疗。从辨证到论治的全过程即辨证论治。
在现代中医辨证方法研究中,王永炎团队创建了证候要素与证候靶点应证组合的辨证体系,即方证相应辨证;朱文锋等创建了证素辨证体系;周仲瑛等创建了病机要素辨证体系。这些现代辨证方法是在传统辨证方法上的总结发展,分别从症候要素、症候、病机等方面为主要切入点进行中医辨证,为中医辨证量化提供了依据。20世纪90年代,中医领域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其中以系统建模、知识获取和知识库构建为思路的中医专家系统应运而生,主要包括基于案例推理的系统、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系统、基于模糊逻辑处理的系统等等。21世纪开始,中医专家系统新技术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辨证的发展。如根据模糊判别模式模拟临床经验进行中医辨证;利用数据库的索引搜索技术取代专家系统传统的回溯递归的推理机制;采用基于极值随机森林模型进行症候划分;采用案例推理方法进行中医诊断等相关系统。目前,随着中医理论形式化研究的深入,中医辨证论治信息化主要基于数学模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但是,上述这些中医专家系统在对辩证方法进行量化的过程中,对数据的处理大多是从症候要素、病机等方面切入,没有全面考虑辨证的本质,忽视了中医整体的辨证思维。并且,现有的对辩证量化的数据处理仍集中在对单个专家知识进行推敲,大多限定在单一病种或单一目的,以上缺陷均使得现有系统的辩证量化过程不能全面地涵盖疾病的辩证要点,从而导致现有系统诊断结果不准确,且缺少通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能够使中医专家系统的智能分析结果更加准确,且分析过程更具通用性,从而获得更加高质量的辩证论治结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包括:采集症状信息;从所述症状信息中提取症状名称集;每个所述症状名称对应一个预设的症状量化码,所述症状量化码包含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信息;将所述症状名称集对应的症状量化码集进行叠加,获取主症量化码;根据所述主症量化码进行辩证分型,获取证型;从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查找所述证型对应的治法;从所述数据库中查找所述证型和所述治法对应的中药处方,所述中药处方包括药材名称,及所述药材名称对应的用法用量;输出所述中药处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验证所述中药处方的功效。
优选地,所述验证所述中药处方的功效的方法为:获取所述中药处方的药材名称集,每一味所述药材名称对应一个预设的药材功效量化码,所述药材功效量化码包含所述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信息,且所述药材功效量化码与所述症状量化码的编码规则相同;将所述药材名称集对应的药材功效量化码集进行叠加,获取中药处方量化码;将所述中药处方量化码与所述主症量化码进行对比,验证所述中药处方的功效。
进一步地,在所述将所述中药处方量化码与所述主症量化码进行对比之后,还包括:当所述中药处方量化码与所述主症量化码不吻合时,修改所述中药处方。
优选地,所述症状量化码与所述药材功效量化码均为由46位十进制数组成的字符串。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症状名称集对应的症状量化码集进行叠加,获取主症量化码的方法为:将所述症状量化码集进行对应位的数字相加,获取所述主症量化码。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药材名称集对应的药材功效量化码集进行叠加,获取中药处方量化码的方法为:将所述药材功效量化码集进行对应位的数字相加,获取所述中药处方量化码。
进一步地,还包括:对所述症状名称集进行添加和/或删除操作,获取筛选的症状名称集;将所述筛选的症状名称集对应的症状量化码集进行叠加,获取主症量化码。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主症量化码进行辩证分型,获取证型的方法为:提取所述主症量化码中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将提取出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进行排列组合;根据中医辩证理论对所述排列组合的结果进行筛选,获取所述证型。
优选地,所述病位包括:心、肝、胆、脾、胃、肠、肺、肾、膀胱、胞宫、冲任、精室、表;所述病因、病性、病势包括:腑实、不调、热、虚热、血热、津亏、毒、脓、积聚、寒、暑、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不固、心烦、神昏、血瘀、络阻、出血、气滞、咳喘、气逆、阳亢、风、动风、燥、湿、水、痰、食、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采用中医辩证论治的理论,将整个中医诊断过程智能化,并且,将中医症状名称采用编码的方式进行量化,使得在采集、提取到症状名称后,均能通过症状量化码进行分析、计算。由于症状量化码中包含了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信息,即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是基于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的中医辩证理论,因此,对症状量化码进行分析、计算后获取的主症量化码也能够全面地反映以上四个切入点信息。通过主症量化码获取证型后,在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即可查找相应的治法和中药处方。可见,本发明将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作为四个切入点,并将其融入到症状名称对应的症状量化码中参与后续的计算,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全面地涵盖了疾病的辩证要点。并且,本发明通过辩证获取证型后,还能自动获取该证型对应的治法和中药处方,与现有的只完成辩证或只分析用药的系统相比,更好地实现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目的。此外,本发明还将中药名称采用与症状名称相同的编码方式进行量化,能够实现对中药处方进行验证的目的。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中医专家系统的智能分析结果更加准确,且分析过程更具通用性,从而获得更加高质量的辩证论治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症量化码与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运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是中医立法处方、诊疗疾病的关键环节。在中医辨证方法体系中,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传统的方法从不同的出发点与侧重点进行中医“辨证”,都有其各自的优势。但是,现代中医辨证体系的研究基于传统辨证方法,发展形成了新的辨证方法体系,如证素辨证、方证辨证、汤方辨证、病机辨证、病证结合等,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医辨证体系。这些辨证方法的发展从古至今都是在对辨证的要点进行总结,这些组合的要点启发我们中医辨证本质就是一个分类问题,所以我们对辨证方法进行整理分析,归纳辨证共性,提炼其内核及要点,即以病机辨证思路为指导,集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等方法于一体,以脏腑病机为核心辨证出发点,每一病机都体现病因、病位、病性三个要点,并在量化赋值时体现出病势要点。这样的辨证方法具有通用性,能涵盖内、外、妇、儿、外感、内伤等各科疾病。
这种基于因、位、性、势的中医辨证方法,即以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为分类要点,共包含中医46个辨证要素。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46位辩证元素对“证”进行描述,46位辩证元素对应上述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本发明实施例中,“证”的病位有13位,分别为:心、肝、胆、脾、胃、肠、肺、肾、膀胱、胞宫、冲任、精室、表(既可以作为病位,又可以作为病性的发病趋势)。需要对证的病位作说明的是,这个病位是针对中医用药而言,而不是确切的解剖部位。“证”的病因、病性、病势共有33位,分别为:腑实、不调、热、虚热、血热、津亏、毒、脓、积聚、寒、暑、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不固、心烦、神昏(神志异常)、血瘀、络阻、出血、气滞、咳喘、气逆、阳亢、风、动风、燥、湿、水、痰、食、虫。
本实施例中,将中医症状名称进行编码量化,每个症状名称都对应一个症状量化码V,该症状量化码V为由46位十进制数组成的字符串。如表1所示。症状量化码V可由以下数学式来表达:
V=v1v2Λvn-1vn,其中,vn∈{0,1,2,3},n=46
其中vn代表当前症状对第n位辨证元素的影响程度,有强、中、弱、无四个等级,分别用十进制数3、2、1、0表示,如表1中口气臭秽对胃、肠等有轻度影响,对心、肝、胆等基本无影响,系统知识库中共计完成1923条症状编码。上述系统知识库即为预先建立的数据库。
表1
本实施例中,假设药材质量得以保证,炮制工艺流程可控,根据药材已知成分将药材名称进行编码,量化药材功效,每个药材名称都对应一个药材功效量化码D,该药材功效量化码D为由46位十进制数组成的字符串。系统知识库(即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共计完成491条药物功效量化码,如表2所示。药材功效量化码D可由以下数学式来表达:
D=d1d2Λdn-1dn,其中,dn∈{0,1,2,3},n=46
表2
药材名称 药材功效量化码
炒白术 0002100001000010000000202000100000000000021010
竹叶卷心 2000100010000002000000010000011000000000001000
蜂房 000020000000000000010300000000001000002001000
仙茅 010100020001000000000030000220000000000001000
桃仁 210001000210010000011300000000041001000010000
黄柏 001001021001000210020100000010000000001002100
甘松 000210000000000000000020000000000020000000001
莲子心 200000010001000200000000000011100100000000000
…… ……
本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数学式来表示中医临床辩证论治系统:B=(O,S,C,T,R,G,Fj∈[1,8]),其中,B表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系统,O表示应用系统收集的病人主诉,S为症状名称集合,表示为病人所有症状,其中j代表症状数量,表示每个症状名称Si对应唯一的46位因位性势症状量化码
C为证型名,证型是由若干症状综合构成的,可以说是症状的复合,相当于西医中的Syndrome。例如发热、恶寒、头痛、脉浮等是一种外感表症的症候,证型为风寒表证。本文根据“十三五”规划教材(十版)《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1995年版《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以及1997年版《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整理出600余个中医证型名。
T为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法则,包括治疗大法和具体治法。治疗大法也叫基本治法,概括了许多具体治法的共性,在临床上具有普遍意义,即治疗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具体治法是根据具体的病证拟定的,属于个性的,各具自己特定应用范围的治疗方法,如热者清之、寒者温之(清热解毒,健脾消食)等,通常一个证型对应一个治法。
R为处方名,G为药材名称,他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其中i为整数,j为整数代表中药味数,表示每个药材名称对应唯一的46位因、位、性、势的药材功效量化码:
下面具体介绍本发明实施例中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系统辨证算法的操作函数:
F1:函数get:O→S表示从四诊信息中提取病人的症状信息,将四诊与症状数据字典进行匹配,把与中医病名相关和临床常用的症状名称提取出来,具体函数为get(O)。
F2:函数Refining:S→S表示在症状集合上进一步提炼,得到病人主症(主要的能够判断疾病的症状),提升后续辨证分型准确度,具体函数为Refining(S)。该步骤由医生手动选入。
F3:函数Superposition:V×V→V、D×D→D表示将参与计算的两个46位量化码(可能是症状量化码、药材功效量化码)叠加得到新的46位主证量化码或中药处方量化码:
其中,n=46
F4:函数Syndrome-diff:V→C表示利用主症量化码进行辨证分型,例如Syndrome-diff(V)。其中,V是用函数Superposition(V,V)将病人所有症状量化码叠加后得到的,如表3所示的第一条记录可看出,心、肝、肾是病症主要影响的病位,阴虚、气虚、血虚、热、虚热为病症的主要病因、病性、病势。他们组合可构成证型,如心阴虚火旺证、肝阴虚证、肝肾阴虚火旺证、肾阴虚证等。如图2所示。
表3
主症量化码
7640101500000002202000004371020220000001100100
2312406010000107201000000000000110031000110210
表4、表5、表6、表7为将从上述主症量化码中提取出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进行排列组合的举例:
表4
表5
阴虚+虚热 阴虚+气虚 阴虚+血虚 阴虚+热
心阴虚火旺 心气阴两虚 —— 心阴虚火旺
肝阴虚火旺 肝气阴两虚 —— 肝阳上亢
肾阴虚 —— —— ——
表6
气虚+血虚 气虚+热 气虚+虚热
气血两虚 —— ——
气血两虚 —— ——
—— —— ——
表7
阴虚+虚热 阴虚+气虚 阴虚+血虚 阴虚+热
心肝 阴虚火旺 气阴两虚 —— 心阴虚火旺
心肾 阴虚火旺 气阴两虚 —— ——
肝肾 肝肾阴虚 —— —— 肝肾阴虚火旺
F5:函数Recommended-treatment:C→T表示依据辨证分型结果查询知识库(数据库)获得对应的推荐治法。
F6:函数Recommended-prescription:C×T→P表示依据辨证分型结果及推荐治法查询知识库(数据库)获得对应的中药处方。
F7:函数A-custom-action(Fj∈[1,6]):表示医生可以自主进行算法人工干预,例如:A-custom-action(Refining(S))表示医生在系统自动提供的主症信息后可自主提炼主症,包括删除、添加主症信息,人机协同,以得到更加准确主症。
F8:函数Validation:V×P,将主症量化码与中药处方量化码进行对比,验证辩证和论治的46位量化码的吻合情况,以验证所述中药处方的功效。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系统运行流程图,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诊断对象的症状信息。症状交由本实施例中的辨证论治辅助算法进行计算、分析,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诊断、推理出诊断对象所具有的证型,依据辨证结果在知识库中推荐治法,同时根据治法推荐处方及中药,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两点:1、整个系统实现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即中医辨证论治全过程,其它系统要么只完成辩证(理法),要么只分析用药(方药组队);2、系统最后生成具有中医特色的电子病历,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医医院信息化基本上套用西医系统,90%的中医病历是用西医诊断学和病历学的术语写的,或仅记录中医病名和用药,中医特色不明显、不完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采用中医辩证论治的理论,将整个中医诊断过程智能化,并且,将中医症状名称采用编码的方式进行量化,使得在采集、提取到症状名称后,均能通过症状量化码进行分析、计算。由于症状量化码中包含了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信息,即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是基于因、位、性、势的中医辩证理论,因此,对症状量化码进行分析、计算后获取的主症量化码也能够全面地反映以上四个切入点信息。通过主症量化码获取证型后,在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即可查找相应的治法和中药处方。可见,本发明将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作为四个切入点,并将其融入到症状名称对应的症状量化码中参与后续的计算,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加全面地涵盖了疾病的辩证要点。并且,本发明通过辩证获取证型后,还能自动获取该证型对应的治法和中药处方,与现有的只完成辩证或只分析用药的系统相比,更好地实现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的目的。此外,本发明还将中药名称采用与症状名称相同的编码方式进行量化,能够实现对中药处方进行验证的目的。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使中医专家系统的智能分析结果更加准确,且分析过程更具通用性,从而获得更加高质量的辩证论治结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症状信息;
从所述症状信息中提取症状名称集;每个所述症状名称对应一个预设的症状量化码,所述症状量化码包含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信息;
将所述症状名称集对应的症状量化码集进行叠加,获取主症量化码;
根据所述主症量化码进行辩证分型,获取证型;
从预先建立的数据库中查找所述证型对应的治法;
从所述数据库中查找所述证型和所述治法对应的中药处方,所述中药处方包括药材名称,及所述药材名称对应的用法用量;
输出所述中药处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验证所述中药处方的功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所述中药处方的功效的方法为:
获取所述中药处方的药材名称集,每一味所述药材名称对应一个预设的药材功效量化码,所述药材功效量化码包含所述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信息,且所述药材功效量化码与所述症状量化码的编码规则相同;
将所述药材名称集对应的药材功效量化码集进行叠加,获取中药处方量化码;
将所述中药处方量化码与所述主症量化码进行对比,验证所述中药处方的功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中药处方量化码与所述主症量化码进行对比之后,还包括:当所述中药处方量化码与所述主症量化码不吻合时,修改所述中药处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症状量化码与所述药材功效量化码均为由46位十进制数组成的字符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症状名称集对应的症状量化码集进行叠加,获取主症量化码的方法为:
将所述症状量化码集进行对应位的数字相加,获取所述主症量化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药材名称集对应的药材功效量化码集进行叠加,获取中药处方量化码的方法为:
将所述药材功效量化码集进行对应位的数字相加,获取所述中药处方量化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症状名称集进行添加和/或删除操作,获取筛选的症状名称集;将所述筛选的症状名称集对应的症状量化码集进行叠加,获取主症量化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主症量化码进行辩证分型,获取证型的方法为:
提取所述主症量化码中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
将提取出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进行排列组合;
根据中医辩证理论对所述排列组合的结果进行筛选,获取所述证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位包括:心、肝、胆、脾、胃、肠、肺、肾、膀胱、胞宫、冲任、精室、表;所述病因、病性、病势包括:腑实、不调、热、虚热、血热、津亏、毒、脓、积聚、寒、暑、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不固、心烦、神昏、血瘀、络阻、出血、气滞、咳喘、气逆、阳亢、风、动风、燥、湿、水、痰、食、虫。
CN201810737909.3A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89869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7909.3A CN108986911A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7909.3A CN108986911A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6911A true CN108986911A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37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37909.3A Pending CN108986911A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6911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2783A (zh) * 2018-12-28 2019-06-11 金力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糖尿病文献信息标准数据库集分析方法
CN109920535A (zh) * 2019-02-28 2019-06-21 彭明德 一种移动中医辨证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115563A (zh) * 2019-05-22 2019-08-13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中医证型预测系统
CN110459321A (zh) * 2019-08-20 2019-11-15 山东众阳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证素的中医辅助诊断系统
CN112786197A (zh) * 2021-02-03 2021-05-11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辨证的中医病机网络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3555086A (zh) * 2021-07-26 2021-10-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学习的辩证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598003A (zh) * 2023-05-29 2023-08-15 南京真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经络检测的量化系统与方法
CN117038087A (zh) * 2023-08-28 2023-11-10 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用于中医肿瘤临床数据的病症建模管理优化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4850A (zh) * 2005-11-24 2006-07-19 朱文锋 中医证素辨证诊疗系统
CN103366093A (zh) * 2013-07-18 2013-10-23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医数字化辅助辨证论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4850A (zh) * 2005-11-24 2006-07-19 朱文锋 中医证素辨证诊疗系统
CN103366093A (zh) * 2013-07-18 2013-10-23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医数字化辅助辨证论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亚利: "面向中医内科常见病的专家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面向中医内科常见病的专家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
陈菊 等: "中医临床辨证论治辅助诊疗系统", 《世界科技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陈菊 等: "基于中医优势病种的辨证论治平台", 《时珍国医国药》 *
陈菊 等: "基于临床辅助辨证论治算法及实现", 《中国数字医学》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2783B (zh) * 2018-12-28 2022-11-29 金力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糖尿病文献信息标准数据库集分析方法
CN109872783A (zh) * 2018-12-28 2019-06-11 金力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糖尿病文献信息标准数据库集分析方法
CN109920535A (zh) * 2019-02-28 2019-06-21 彭明德 一种移动中医辨证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115563A (zh) * 2019-05-22 2019-08-13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中医证型预测系统
CN110459321A (zh) * 2019-08-20 2019-11-15 山东众阳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证素的中医辅助诊断系统
CN112786197A (zh) * 2021-02-03 2021-05-11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辨证的中医病机网络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2786197B (zh) * 2021-02-03 2023-08-18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一种基于网络辨证的中医病机网络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3555086A (zh) * 2021-07-26 2021-10-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学习的辩证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555086B (zh) * 2021-07-26 2024-05-10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机器学习的辩证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598003A (zh) * 2023-05-29 2023-08-15 南京真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经络检测的量化系统与方法
CN116598003B (zh) * 2023-05-29 2023-11-07 南京真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经络检测的量化系统与方法
CN117038087A (zh) * 2023-08-28 2023-11-10 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用于中医肿瘤临床数据的病症建模管理优化方法
CN117038087B (zh) * 2023-08-28 2024-01-19 上海市浦东医院(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用于中医肿瘤临床数据的病症建模管理优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6911A (zh) 一种中医辩证论治数据处理方法
Yao et al. A topic modeling approach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Riaz et al. Bipolar fuzzy soft mappings with application to bipolar disorders
Kadhim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uzzy expert system for back pain diagnosis
Garibaldi et al. Incorporation of expert variability into breast cancer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 in designing clinical protocol guided fuzzy rule system models
CN109102882A (zh) 一种中医辩证论治系统
CN103116707A (zh) 一种基于案例推理的心脏病智能诊断方法
CN104680458A (zh) 一种基于海量处方给大众推荐就医科室、医院或医生的方法
Jiang et al. Using link topic model to analyz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symptom-herb regularities
CN112216364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用药处方推送方法和系统
Tang et al. Research of insomnia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Chen et al.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algorithm model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disease cause, 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ditions
CN103366093A (zh) 中医数字化辅助辨证论治方法
CN102646153A (zh) 一种新型中医诊断流程及装置
Ayangbekun Oluwafemi et al. Expert system for diagnosis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Qu et al.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 of acupotomy combined with 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Ayangbekun et al. An expert system for diagnosis of blood disorder
Qin et al.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recommendation method based on mutual information clustering
Yang et al. Decision of acupoints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Yang et al. Understan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ia statistical learning of expert‐specific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CN112233804A (zh) 一种经方智能推荐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设备
Chang et al. Construction of cardiovascular information extraction corpus based on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Sultana et al. Unveiling the Efficacy of Unani Medicine in Female Disorders Through Machine Learning: Curren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Wang Symptoms selection using random forest based on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tic cases of stomachache
Wei et al. Summarizing professor Chen Ruquan's therapeutic experience of thyroid disease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