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5056A - 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5056A
CN108985056A CN201810681291.3A CN201810681291A CN108985056A CN 108985056 A CN108985056 A CN 108985056A CN 201810681291 A CN201810681291 A CN 201810681291A CN 108985056 A CN108985056 A CN 108985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target data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identific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12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红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812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50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5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50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5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 G06F21/56Computer malware detection or handling, e.g. anti-virus arrangements
    • G06F21/566Dynamic detection, i.e. detection performed at run-time, e.g. emulation, suspicious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5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 G06F21/56Computer malware detection or handling, e.g. anti-virus arrangements
    • G06F21/568Computer malware detection or handling, e.g. anti-virus arrangements eliminating virus, restoring damaged 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ir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拦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应用为发送目标数据的应用;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所述预设应用;若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拦截。本发明的实施例同时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拦截数据效率低下和浪费系统资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拦截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及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应用软件也层出不穷;然而,许多不法分子为了一己私利设计病毒应用,当用户终端感染病毒应用时,病毒应用会在终端后台收集用户输入的数据,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发送给不法分子,从而造成用户的数据泄露;因此,在发送端口对具有潜在泄露用户信息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拦截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的数据拦截方案,可以通过将用户终端中的应用软件与病毒库中的病毒应用进行一一对比,判断用户终端中的应用软件是否为病毒应用;但是上述方法需要不断地更新病毒库中的病毒应用,不仅浪费系统资源,并且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拦截;因此,亟需一种数据拦截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拦截数据效率低下和浪费系统资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拦截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
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应用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所述预设应用;
若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拦截。
可选的,所述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前,包括:
在预设模式下获取输入的目标数据,并确定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应用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的键值对。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的键值对,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生成所述键值对中的键;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所述键值对中的值。
可选的,所述在预设模式下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从所述键值对中查找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提示消息,并获取反馈信息;其中,所述提示消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数据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用户对所述目标数据的处理方式;
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清理病毒应用,所述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处理,包括:
若所述反馈信息为清理病毒应用,则获取所述预设应用;
卸载所述预设应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预设模式下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应用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所述预设应用;
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拦截。
可选的,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输入的目标数据;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在获取输入的目标数据,并确定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应用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的键值对。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拦截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配置为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数据拦截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首先在预设模式下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同时,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这里,预设应用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若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目标数据进行拦截;这样,通过将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和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进行对比,当两个应用不是同一个应用时,则认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为病毒应用,则自动将该应用发送的数据进行拦截;如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时将病毒应用发送的数据进行拦截,方式简单,提高了拦截数据的成功率,同时节约了系统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的用户操作界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的另一种用户操作界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的又一种用户操作界面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
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110、用户输入单元130、感测单元140、输出单元150、存储器160、接口单元170、控制器180和电源单元190等等。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组件的移动终端,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地实施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移动终端的元件。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之间的无线电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11、移动通信模块112、无线互联网模块113、短程通信模块114中的至少一个。
广播接收模块111经由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服务器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信道可以包括卫星信道和/或地面信道。广播管理服务器可以是生成并发送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的服务器或者接收之前生成的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并且将其发送给终端的服务器。广播相关信息也可以经由移动通信网络提供,并且在该情况下,广播相关信息可以由移动通信模块112来接收。
移动通信模块112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基站(例如,接入点、节点B等等)、外部终端以及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从其接收无线电信号。这样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包括语音通话信号、视频通话信号、或者根据文本和/或多媒体消息发送和/或接收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无线互联网模块113支持移动终端的无线互联网接入。该模块可以内部或外部地耦接到终端。该模块所涉及的无线互联网接入技术可以包括WLAN(无线LAN)(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全球微波互联接入)、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等等。
短程通信模块114是用于支持短程通信的模块。短程通信技术的一些示例包括蓝牙TM、射频识别(RFID)、红外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紫蜂TM等等。
用户输入单元130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命令生成键输入数据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各种操作。用户输入单元130允许用户输入各种类型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键盘、锅仔片、触摸板(例如,检测由于被接触而导致的电阻、压力、电容等等的变化的触敏组件)、滚轮、摇杆等等。特别地,当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叠加在显示单元151上时,可以形成触摸屏。
感测单元140检测移动终端100的当前状态,(例如,移动终端100的打开或关闭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用户对于移动终端100的接触(即,触摸输入)的有无、移动终端100的取向、移动终端100的加速或减速移动和方向等等,并且生成用于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的命令或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实施为滑动型移动电话时,感测单元140可以感测该滑动型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另外,感测单元140能够检测电源单元190是否提供电力或者接口单元170是否与外部装置耦接。感测单元140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141将在下面结合触摸屏来对此进行描述。
接口单元170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识别模块可以是存储用于验证用户使用移动终端100的各种信息并且可以包括用户识别模块(UIM)、客户识别模块(SIM)、通用客户识别模块(USIM)等等。另外,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下面称为"识别装置")可以采取智能卡的形式,因此,识别装置可以经由端口或其它连接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另外,当移动终端100与外部底座连接时,接口单元170可以用作允许通过其将电力从底座提供到移动终端100的路径或者可以用作允许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通过其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路径。从底座输入的各种命令信号或电力可以用作用于识别移动终端是否准确地安装在底座上的信号。输出单元150被构造为以视觉、音频和/或触觉方式提供输出信号(例如,音频信号、视频信号、警报信号、振动信号等等)。输出单元150可以包括显示单元151等等。
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在移动终端100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通话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与通话或其它通信(例如,文本消息收发、多媒体文件下载等等)相关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通话模式或者图像捕获模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显示捕获的图像和/或接收的图像、示出视频或图像以及相关功能的UI或GUI等等。
同时,当显示单元151和触摸板以层的形式彼此叠加以形成触摸屏时,显示单元151可以用作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显示单元1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LCD(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三维(3D)显示器等等中的至少一种。这些显示器中的一些可以被构造为透明状以允许用户从外部观看,这可以称为透明显示器,典型的透明显示器可以例如为TOLED(透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等。根据特定想要的实施方式,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显示单元(或其它显示装置),例如,移动终端可以包括外部显示单元(未示出)和内部显示单元(未示出)。触摸屏可用于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触摸输入面积。
存储器160可以存储由控制器180执行的处理和控制操作的软件程序等等,或者可以暂时地存储己经输出或将要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态图像、视频等等)。而且,存储器160可以存储关于当触摸施加到触摸屏时输出的各种方式的振动和音频信号的数据。
存储器160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而且,移动终端100可以与通过网络连接执行存储器160的存储功能的网络存储装置协作。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的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视频通话等等相关的控制和处理。
电源单元190在控制器1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提供操作各元件和组件所需的适当的电力。
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以使用例如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其任何组合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实施。对于硬件实施,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被设计为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电子单元中的至少一种来实施,在一些情况下,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施。对于软件实施,诸如过程或功能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允许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或操作的单独的软件模块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由以任何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或程序)来实施,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0中并且由控制器180执行。
至此,己经按照其功能描述了移动终端。下面,为了简要起见,将描述诸如折叠型、直板型、摆动型、滑动型移动终端等等的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中的滑动型移动终端作为示例。因此,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任何类型的移动终端,并且不限于滑动型移动终端。
如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100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2描述其中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能够操作的通信系统。
这样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层。例如,由通信系统使用的空中接口包括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特别地,长期演进(LT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下面的描述涉及CDMA通信系统,但是这样的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系统。
参考图2,CDMA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100、多个基站(BS)270、基站控制器(BSC)275和移动交换中心(MSC)280。MSC280被构造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290形成接口。MSC280还被构造为与可以经由回程线路耦接到基站270的BSC275形成接口。回程线路可以根据若干己知的接口中的任一种来构造,所述接口包括例如E1/T1、ATM,IP、PPP、帧中继、HDSL、ADSL或xDSL。将理解的是,如图2中所示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BSC2750。在图2中,描绘了多个卫星300,但是理解的是,可以利用任何数目的卫星获得有用的定位信息。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系统,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拦截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其中,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步骤301在预设模式下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来实现;这里,电子设备可以是任意类型的能够发送数据的设备,比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
另外,电子设备可以为电子设备中的每个应用设置一个唯一的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该应用;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为用户输入目标数据的时候使用的应用对应的应用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用户在进行数据输入的时候,必然是使用某一个应用进行数据输入,因此,用户输入目标数据和输入目标数据时使用的应用之间具有对应的关系;而输入目标数据时使用的应用的标识信息为第一应用标识信息,所以说,目标数据与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用户输入目标数据时,将输入目标数据时使用的应用与该目标数据进行关联;也就是说,在用户输入目标数据的时候,将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目标数据进行关联;这里,将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目标数据进行关联可以通过关联关系表或者键值对来实现。
示例性地,参见图4所示,电子设备启动邮箱应用程序(Approach,APP),当用户使用邮箱APP输入邮件数据时,则输入的邮件数据(包括收件人,抄送人,邮件主题和邮件内容等信息)属于邮箱APP;这里输入的邮件内容就是目标数据,而邮箱APP的标识信息为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301中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是在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前所执行的步骤。
步骤302、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
其中,预设应用为发送目标数据的应用;第二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所述预设应用。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步骤302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可以由电子设备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发送目标数据的时候,还会获取发送该目标数据的预设应用;进一步,电子设备基于预设应用获取第二应用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2中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标识信息可以与步骤301同时执行,并且与步骤301相同,都是在电子设备发送目标数据之前所执行的步骤。
步骤303、若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目标数据进行拦截。
其中,步骤303若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目标数据进行拦截可以由电子设备来实现。
这里,第一应用标识信息表征的是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而第二应用标识信息表征的而是发送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若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第二应用标识信息相同,则可以说明输入目标数据时的应用与发送目标数据时的应用为同一个应用;而若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同,则说明输入目标数据时的应用与发送目标数据时的应用为两个不同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发送数据时,获取数据的应用与发送数据的应用为同一个应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输入目标数据时的应用与发送目标数据时的应用为同一个应用时,可以认为目标数据处于正常的发送流程,并不需要对该目标数据进行拦截,直接将该目标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服务器中;而输入目标数据时的应用与发送目标数据时的应用为两个不同的应用时,可以认为该目标数据发送异常,发送目标数据的应用在用户输入目标数据时窃取了该目标数据,因此,可以认为该发送目标数据的应用,即预设应用为病毒应用,需要电子设备对该场景下的目标数据进行拦截,不允许其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3是电子设备在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前执行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数据拦截方法,首先在预设模式下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同时,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这里,预设应用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若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目标数据进行拦截;这样,通过将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和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进行对比,当两个应用不是同一个应用时,则认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为病毒应用,则自动将该应用发送的数据进行拦截;如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时将病毒应用发送的数据进行拦截,方式简单,提高了拦截数据的成功率,同时节约了系统资源。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拦截方法,参照图5所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电子设备获在预设模式下取输入的目标数据,并确定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应用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其中,预设模式可以是用户输入数据的模式;例如预设模式可以是,用户编辑短信的模式,或者是用户打开邮箱应用,进行邮件编辑时的模式,又或者是用户进行网页浏览时,输入个人信息时的模式。进一步,目标数据可以是用户在预设模式下输入的数据;例如,用户在编辑短信时输入的短信数据,或者用户在编辑邮件时输入的邮件数据,又或者用户在网站注册用户时输入的个人信息。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在系统启动时为电子设备中所有的应用设置一个唯一的应用标识信息,便于区分电子设备内部的各个应用。其中,应用标识信息可以为二进制编码;该二进制编码的首位可以是标志位,用于表征该数据串为应用标识信息数据串。
进一步,用户在输入目标数据时,电子设备同时获取输入目标数据使用的应用,进而获取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步骤502、电子设备基于目标数据与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目标数据与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的键值对。
其中,电子设备在获取目标数据和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后,设定所述目标数据和第一应用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即为目标数据设定一个所有者,也就是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具体地,可以将目标数据与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键值对的关系。其中,键值对是数据关联的形式;键值对中的键,就是存储的值的编号,而键值对中的值为存储的数据;键与值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在计算机应用中,输入相应的键时,就会输出与键对应的值。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生成目标数据与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的键值对:
步骤502a、根据目标数据生成键值对中的键;
步骤502b、根据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键值对中的值。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将目标数据生成键值对中的键和将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键值对中的值,来将目标数据和第一应用标识信息进行关联。这样,电子设备通过键值对的关系可以十分快捷地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将生成的目标数据与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的键值对保存至电子设备的存储装置中,以备电子设备在发送该目标数据的时候,方便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1和步骤502都是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输入目标数据时执行的步骤。
步骤503、电子设备基于目标数据,从键值对中查找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发送目标数据之前,为了保证目标数据不被泄露给不法分子,还需要判断输入目标数据时所使用的应用与发送目标数据时的应用是否为同一个应用。因此,在判断之前,需要获取输入目标数据时使用的应用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这里,电子设备在发送目标数据之前,从电子设备的存储装置中查找存储装置中键值对的键中保存的数据为目标数据的键值对,进而根据存储的逻辑关系,得到该键值对中值内保存的数据,这里,键值对中值内保存的数据为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3是电子设备在执行步骤501及步骤502之后,且在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前所执行的步骤。
步骤504、电子设备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
其中,预设应用为发送目标数据的应用;第二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所述预设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4中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标识信息可以与步骤503同时执行,并且与步骤503相同都是在电子设备发送目标数据之前所执行的步骤。
步骤505、若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电子设备则对目标数据进行拦截。
这里,步骤503~505都是电子设备在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前执行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步骤或相关概念的解释可以参照其他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数据拦截方法,首先在预设模式下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同时,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这里,预设应用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若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目标数据进行拦截;这样,通过将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和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进行对比,当两个应用不是同一个应用时,则认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为病毒应用,则自动将该应用发送的数据进行拦截;如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时将病毒应用发送的数据进行拦截,方式简单,提高了拦截数据的成功率,同时节约了系统资源。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拦截方法,参照图6所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电子设备在预设模式下获取输入的目标数据,并确定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应用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其中,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
步骤602、电子设备基于目标数据与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目标数据与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的键值对。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1和步骤602都是在用户使用电子设备输入目标数据时执行的步骤。
步骤603、电子设备基于目标数据,从键值对中查找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3是电子设备在执行步骤601及步骤602之后,且在电子设备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前所执行的步骤。
步骤604、电子设备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
其中,预设应用为发送目标数据的应用;第二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所述预设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4中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标识信息可以与步骤603同时执行,并且与步骤603相同都是在电子设备发送目标数据之前所执行的步骤。
步骤605、若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电子设备对目标数据进行拦截。
步骤606、电子设备输出提示消息,并获取反馈信息。
其中,提示消息用于表征目标数据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用户对目标数据的处理方式。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检测到输入目标数据时使用的应用与发送所述目标的应用为不同应用,则认为发送目标数据的应用为病毒应用,窃取了目标数据并发送给未知的终端或服务器,使不法分子获取上述目标数据;因此,在这样的场景下,所述目标数据存在信息安全隐患;电子设备在拦截所述目标数据之后,可以将拦截信息通过显示装置呈现给用户,提示该目标数据为具有安全隐患的数据。具体地,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弹出提示框提醒用户该数据并非是由输入目标数据时的应用发送。
此外,电子设备在提示用户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的同时,获取用户输入的反馈信息;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显示装置提示用户选择对所述目标数据的处理方式,并将用户选择的处理方式生成反馈信息,发送至电子设备的处理中心,以便电子设备对所述目标数据或发送目标数据的应用进行相应的的处理。其中,对所述目标用户处理方式可以包括继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删除所述目标数据以及清理病毒应用等方式。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现实装置弹出选择框,使用户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
步骤607、电子设备基于反馈信息,对目标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反馈信息与提示用户选择的处理方式一致,可以包括继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删除所述目标数据以及清理病毒应用等方式。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反馈信息为继续发送所述目标数据,则电子设备发送拦截的所述目标数据。
反馈信息为删除所述目标数据,则将所述目标数据删除。
反馈信息为清理病毒应用,则电子设备获取预设应用,即发送所述目标数据的应用,并卸载所述预设应用。
具体地,以用户使用邮箱APP发送邮件的过程为例来说明,当用户进行邮件编辑的时候,电子设备获取用户编辑的邮件(包括收件人,抄送人,邮件主题和邮件内容等信息),同时电子设备检测到邮箱APP启动;这里,用户编辑的邮件为目标数据,而邮箱APP的应用标识信息为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因此,电子设备将上述用户编辑的邮件与邮箱APP的标识信息进行关联,并生成相应的键值对的关系保存至电子设备的存储装置中,其中,该键值对中的键为用户编辑的邮件,而该键值对中的值为邮箱APP的应用标识信息。
进一步,当电子设备在数据输出口检测到需要发送上述用户编辑的邮件时,首先在电子设备的存储装置中查找上述用户编辑的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同时获取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即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
最后,电子设备判断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的标识信息是否为邮箱APP的应用标识信息,若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的标识信息与邮箱APP的应用标识信息相同,则电子设备发送上述用户编辑的邮件;若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的标识信息与邮箱APP的应用标识信息不同,则电子设备自动拦截该邮件,并在显示装置上弹出提示消息,同时指示用户选择处理方式,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弹出三个选项,继续发送,删除数据和清理病毒。电子设备根据用户的选择,执行相应的处理;当用户选择清理病毒的选项时,电子设备则获取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卸载该应用,并清除该应用残留的文件,彻底将该病毒应用清理出电子设备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步骤或相关概念的解释可以参照其他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数据拦截方法,首先在预设模式下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同时,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这里,预设应用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若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目标数据进行拦截;这样,通过将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和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进行对比,当两个应用不是同一个应用时,则认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为病毒应用,则自动将该应用发送的数据进行拦截;如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时将病毒应用发送的数据进行拦截,方式简单,提高了拦截数据的成功率,同时节约了系统资源。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获取单元91和处理单元92,其中:
获取单元91,用于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
所述获取单元91,还用于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应用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所述预设应用;
处理单元92,用于若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拦截。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获取单元91还用于在预设模式下获取输入的目标数据;
另外,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确定单元93,用于在获取输入的目标数据,并确定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应用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进一步,所述处理单元92,还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的键值对。
在本发明的其他是实施例中,处理单元92,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生成所述键值对中的键;并根据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所述键值对中的值。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获取单元91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从所述键值对中查找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单元92还可以用于,输出提示消息,并获取反馈信息;其中,所述提示消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数据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用户对所述目标数据的处理方式;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单元92还可以用于,判断所述反馈信息为清理病毒应用时,则获取所述预设应用;卸载所述预设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进行数据拦截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与数据拦截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首先在预设模式下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同时,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这里,预设应用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若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目标数据进行拦截;这样,通过将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和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进行对比,当两个应用不是同一个应用时,则认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为病毒应用,则自动将该应用发送的数据进行拦截;如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时将病毒应用发送的数据进行拦截,方式简单,提高了拦截数据的成功率,同时节约了系统资源。
基于上述电子设备中各单元的硬件实现,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拦截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应用与图3、5和6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拦截方法中,如图10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通信总线1003;
该装置1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003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100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1003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10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003。
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针对终端控制的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
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应用为发送目标数据的应用;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所述预设应用;
若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拦截。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前,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在预设模式下获取输入的目标数据,并确定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应用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的键值对。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的键值对时,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生成所述键值对中的键;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所述键值对中的值。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时,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从所述键值对中查找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输出提示消息,并获取反馈信息;其中,所述提示消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数据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用户对所述目标数据的处理方式;
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若所述反馈信息为清理病毒应用,则获取所述预设应用;
卸载所述预设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所执行的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图3、5和6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针对终端控制的方法中的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首先在预设模式下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同时,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这里,预设应用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若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目标数据进行拦截;这样,通过将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和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进行对比,当两个应用不是同一个应用时,则认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为病毒应用,则自动将该应用发送的数据进行拦截;如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时将病毒应用发送的数据进行拦截,方式简单,提高了拦截数据的成功率,同时节约了系统资源。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1002,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1001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random 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等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拦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
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应用为发送目标数据的应用;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所述预设应用;
若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拦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预设模式下获取输入的目标数据,并确定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应用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的键值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的键值对,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生成所述键值对中的键;
根据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所述键值对中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从所述键值对中查找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输出提示消息,并获取反馈信息;其中,所述提示消息用于表征所述目标数据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用户对所述目标数据的处理方式;
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清理病毒应用,所述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处理,包括:
若所述反馈信息为清理病毒应用,则获取所述预设应用;
卸载所述预设应用。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数据对应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的应用;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预设应用的第二应用标识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应用为当前发送数据的应用;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用于表征所述预设应用;
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应用标识信息不一致时,则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拦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预设模式下获取输入的目标数据;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在获取输入的目标数据,并确定输入目标数据时对应应用的第一应用标识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数据与所述第一应用标识信息之间的键值对。
9.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配置为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681291.3A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89850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1291.3A CN108985056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1291.3A CN108985056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5056A true CN108985056A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38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1291.3A Pending CN108985056A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50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3745A (zh) * 2019-08-30 2020-01-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3296A (zh) * 2005-12-12 2007-06-20 北京瑞星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防止非法程序窃取用户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68447A (zh) * 2013-05-10 2013-08-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钓鱼方法及系统
CN104700032A (zh) * 2015-02-09 2015-06-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16113A (zh) * 2015-03-05 2016-04-20 卡巴斯基实验室股份公司 用于自动网络钓鱼检测规则演进的系统和方法
CN107733908A (zh) * 2017-10-26 2018-02-23 北京知道创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44700A (zh) * 2017-11-28 2018-03-2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护操作系统用户账号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3296A (zh) * 2005-12-12 2007-06-20 北京瑞星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防止非法程序窃取用户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68447A (zh) * 2013-05-10 2013-08-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钓鱼方法及系统
CN104700032A (zh) * 2015-02-09 2015-06-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516113A (zh) * 2015-03-05 2016-04-20 卡巴斯基实验室股份公司 用于自动网络钓鱼检测规则演进的系统和方法
CN107733908A (zh) * 2017-10-26 2018-02-23 北京知道创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44700A (zh) * 2017-11-28 2018-03-2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防护操作系统用户账号的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3745A (zh) * 2019-08-30 2020-01-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3745B (zh) * 2019-08-30 2023-03-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04282B (zh) 摄像头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4850799B (zh) 一种隐藏移动终端中的数据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850443B (zh) 一种关闭误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5045509B (zh) 一种编辑图片的装置和方法
CN105262819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实现推送的方法
EP2326069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incoming screen display method thereof
CN105791592A (zh) 一种信息提示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739820A (zh) 消息提示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475787A (zh) 一种提供联系人相关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554710A (zh) 消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6991014A (zh) 一种处理用户输入事件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554330A (zh) 一种语音留言装置和方法
CN104735254B (zh) 终端锁屏方法和系统
CN105049582B (zh) 一种通话录音的保存装置、方法和显示方法
CN107066604A (zh) 一种垃圾文件清理方法和终端
CN107437994A (zh) 一种安全存储移动终端密码的方法及装置
CN106254616B (zh) 未接电话或未读短信的提示方法及装置
CN105681434B (zh) 移动终端应用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5872179B (zh) 一种来电显示方法和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5187621B (zh) 消息提示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09570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87976B (zh) 移动终端拨号装置和方法
CN108985056A (zh) 一种数据拦截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194243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安装应用程序的方法
CN104732218B (zh) 图像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