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4454B - 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4454B
CN108984454B CN201811068495.6A CN201811068495A CN108984454B CN 108984454 B CN108984454 B CN 108984454B CN 201811068495 A CN201811068495 A CN 201811068495A CN 108984454 B CN108984454 B CN 1089844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gate
gate switch
resistor
output port
but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84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4454A (zh
Inventor
沈磊
李玮
吕锋
翟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Xinch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Xinc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Xinch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Xinch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684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44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4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4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4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4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及检测方法,将主机和从机集成于一体,通过控制信号在主机状态和从机状态之间自由切换,提高了芯片的灵活性,使之适应于TYPE‑C使用的各种场合,同时由于主机和从机角色复用了芯片中的大部分电路,大大降低了芯片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及检测方法,属于TYPE-C接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制造商基本上已经分为苹果阵营和安卓阵营,苹果从iPhone5开始,以后推出的手机全面采用面积更小、数据传输速度更高及正反可插的Lightning接口,甚至在推出的macbook上也采用了TYPE-C接口,而安卓阵营由于制造商分散和转换成本的原因,一直使用的传统的MICRO USB数据接口,直到现在才慢慢向TYPE-C转变。TYPE-C相较于传统的MICRO USB接口,无论在数据传输速度还是在充电效率方面,都拥有压倒性的优势,目前手机生产商推出的新机型,基本上已经采用TYPE-C接口。
按照TYPE-C规范小组对该协议的定义,TYPE-C应用分为主机和从机,细分一点来说,主机又分为数据主机和电源主机,数据主机主导通讯,电源主机主导充电。最新的 USB标准中定义的“上行数据流埠(Upstream-Facing Port, UFP,称之为从机)”和“下行数据流埠(Downstream-Facing Port, DFP,称之为主机)”,USB Type-C 规范还定义了“双向用途埠(Dual Role Port, DRP)”。这种新型的 USB 数据端口能够作为 DFP 或 UFP 两者中任一个进行工作。DRP 可被永久地配置为 DFP 或 UFP,也使用 FPGA 技术实现灵活的 USBType-C 接口控制能在这两种端口间动态切换。也就是说,在硬件的支持下,TYPE-C协议支持主从机的角色互换,即数据和电源的发送方可以变为接收方,这无疑会极大提升设备的灵活性。
TYPC-C接口由双排24个pin组成,在插头中呈对称分布,可实现“正常”或“反向”的插拔。对于用户使用来说很方便,但是仅有一部分的连接是“对称”的,即TYPE-C连接是无需考虑方向的。
Type-C接口的对称连接包含:D+/D-:当USB3.0接口不可用时,这些引脚为 USB2.0信号提供信号信道,即TYPE-C协议向下兼容MICRO USB协议;Vbus/GND:这些引脚能够为上行数据接口提供高达 100W 的供电能力,或者在一些情况下支持点对点供电;剩余的连接是“非对称”的,也就是说在连接器插入方向错误时这些连接无法正常工作,除非这些端口在电气或逻辑方面做了修正。
USB Type-C 的非对称连接包含:Tx1/2 Rx1/2:提供最多2通道的超速数据链路,实现双向高达 20Gbps 的带宽;CC1/CC2:配置信道信号用于连接的发现、配置和管理。它们中仅一个信号用作配置信道,另一个在上行数据流端口中用于为 USB 逻辑供电,本发明所针对的电路就是CC1和CC2;SBU1 & 2:边带使用(Side Band Use)信号适用于传输非 USB信号,它们用于模拟音频(Analog Audio)模式,也可用于可选(Alternate)模式。
传统的MICRO USB接口由5个pin组成:地线GND、检测ID、数据正D+、数据负D-、电源VCC。通过ID端口的电位高低判断设备处于主机或者从机角色,如果设备处于主机状态,则ID端口接地,设备处于从机状态,ID端口接高电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将主机和从机集成于一体,通过控制信号进行设备角色切换,提高了芯片的灵活性,大大降低了芯片的成本。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设置于载体电子装置上,用于插拔式对接外接设备,包括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二可调电阻Rp2、第一固定电阻Rd1、第二固定电阻Rd2、以及第一传输门开关K1~第八传输门开关K8;
其中,第一可调电阻Rp1的P端对接载体电子装置的芯片工作电压VCC,第一可调电阻Rp1的N端对接第一传输门开关K1的P端;第二可调电阻Rp2的P端对接载体电子装置的芯片工作电压VCC,第二可调电阻Rp2的N端对接第三传输门开关K3的P端;第一固定电阻Rd1的P端接地,第一固定电阻Rd1的N端对接第二传输门开关K2的P端;第二固定电阻Rd2的P端接地,第二固定电阻Rd2的N端对接第四传输门开关K4的P端;
第一传输门开关K1的N端与第二传输门开关K2的N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第六传输门开关K6的P端相对接;第五传输门开关K5的N端与第六传输门开关K6的N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第一输出端口CC1相对接;第三传输门开关K3的N端与第四传输门开关K4的N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第八传输门开关K8的P端相对接;第七传输门开关K7的N端与第八传输门开关K8的N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第二输出端口CC2相对接;第五传输门开关K5的P端与第七传输门开关K7的P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载体电子装置的芯片输出电压VCON相对接;
第一输出端口CC1、第二输出端口CC2分别用于插拔式对接外接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可调电阻Rp1的阻值、第二可调电阻Rp2的阻值,均为在10K欧姆、22K欧姆和56K欧姆之间切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电阻Rd1的阻值、第二固定电阻Rd2的阻值,均为1K欧姆,且误差为10%。
与上述相对应,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的检测方法,将主机和从机集成于一体,通过控制信号进行设备角色切换,提高了芯片的灵活性,大大降低了芯片的成本。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针对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的检测方法,用于针对所对接外接设备的角色进行判定,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 控制第五传输门开关K5、第七传输门开关K7断开,以及控制第六传输门开关K6、第八传输门开关K8导通,然后进入步骤B;
步骤B. 将第一传输门开关K1、第三传输门开关K3构成开关组合,以及将第二传输门开关K2、第四传输门开关K4构成开关组合,控制该两组开关组合彼此间隔预设时长、交替择一选择其中一组开关组合中的两个传输门开关导通,即针对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二可调电阻Rp2组合,第一固定电阻Rd1、第二固定电阻Rd2组合,两组合中择一控制组合中的两电阻分别对接第一输出端口CC1、第二输出端口CC2;然后进入步骤C;
步骤C. 若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二可调电阻Rp2分别对接第一输出端口CC1、第二输出端口CC2,则判定所对接外接设备为从机角色;
若第一固定电阻Rd1、第二固定电阻Rd2分别对接第一输出端口CC1、第二输出端口CC2,则判定所对接外接设备为主机角色。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B中的预设时长为100毫秒。
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及检测方法,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设计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及检测方法,将主机和从机集成于一体,通过控制信号在主机状态和从机状态之间自由切换,提高了芯片的灵活性,使之适应于TYPE-C使用的各种场合,同时由于主机和从机角色复用了芯片中的大部分电路,大大降低了芯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设计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基于本发明设计的主机和从机相连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根据最新的TYPE-C协议,主从机角色集成于一体的设备称之为DRP,DRP可以永久配置为主机,或者永久配置为从机,还可以在FPGA的控制下,在主从机之间自主灵活切换。本发明针对FPGA控制下的硬件实现,通过改变与CC相接的电阻大小改变CC端口的电压,进而向通讯的另外一方声明自己的身份角色。
具体来说,在主机DFP的CC pin有上拉电阻Rp,在从机UFP有下拉电阻Rd。未连接时,DFP的VBUS是无输出的。连接后,主从机的CC相连,DFP的CC会检测到UFP的下拉电阻Rd,说明连接上了,DFP就打开Vbus电源开关,输出电源给UFP。而哪个CC pin(CC1,CC2)检测到下拉电阻就确定接口插入的方向,顺便切换RX/TX。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设置于载体电子装置上,用于插拔式对接外接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二可调电阻Rp2、第一固定电阻Rd1、第二固定电阻Rd2、以及第一传输门开关K1~第八传输门开关K8。
其中,第一可调电阻Rp1的P端对接载体电子装置的芯片工作电压VCC,第一可调电阻Rp1的N端对接第一传输门开关K1的P端;第二可调电阻Rp2的P端对接载体电子装置的芯片工作电压VCC,第二可调电阻Rp2的N端对接第三传输门开关K3的P端;第一固定电阻Rd1的P端接地,第一固定电阻Rd1的N端对接第二传输门开关K2的P端;第二固定电阻Rd2的P端接地,第二固定电阻Rd2的N端对接第四传输门开关K4的P端。
实际应用中,根据TYPE-C协议,针对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二可调电阻Rp2,均设计采用为在10K欧姆、22K欧姆和56K欧姆之间切换的可调电阻;针对第一固定电阻Rd1、第二固定电阻Rd2,均设计采用为1K欧姆,且误差为10%的固定电阻;如此,实际应用中,在两个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可在四个阻值之间进行选择,即可调电阻的阻值可在10K欧姆、22K欧姆、56K欧姆之间切换,另外一组电阻值保留,分别对应3A、1.5A和0.9A三种电流传输模式。
第一传输门开关K1的N端与第二传输门开关K2的N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第六传输门开关K6的P端相对接;第五传输门开关K5的N端与第六传输门开关K6的N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第一输出端口CC1相对接;第三传输门开关K3的N端与第四传输门开关K4的N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第八传输门开关K8的P端相对接;第七传输门开关K7的N端与第八传输门开关K8的N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第二输出端口CC2相对接;第五传输门开关K5的P端与第七传输门开关K7的P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载体电子装置的芯片输出电压VCON相对接。
第一输出端口CC1、第二输出端口CC2分别用于插拔式对接外接设备。
对于上述所设计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本发明进一步设计了针对此设计电路的检测方法,用于针对所对接外接设备的角色进行判定,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 控制第五传输门开关K5、第七传输门开关K7断开,以及控制第六传输门开关K6、第八传输门开关K8导通,然后进入步骤B。
步骤B. 将第一传输门开关K1、第三传输门开关K3构成开关组合,以及将第二传输门开关K2、第四传输门开关K4构成开关组合,控制该两组开关组合彼此间隔预设时长、交替择一选择其中一组开关组合中的两个传输门开关导通,此处实际应用中,预设时长为100毫秒。
基于上述对两组开关组合的控制,即针对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二可调电阻Rp2组合,第一固定电阻Rd1、第二固定电阻Rd2组合,两组合中择一控制组合中的两电阻分别对接第一输出端口CC1、第二输出端口CC2;然后进入步骤C。
步骤C. 若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二可调电阻Rp2分别对接第一输出端口CC1、第二输出端口CC2,则判定所对接外接设备为从机角色。
若第一固定电阻Rd1、第二固定电阻Rd2分别对接第一输出端口CC1、第二输出端口CC2,则判定所对接外接设备为主机角色。
对于上述所设计的检测方法,如果某一时刻,相连的两设备同时处于同一状态,此时CC端处于相同的电位,两设备的相连和断开不会影响CC端的电压,此时系统检测不到连接。
实际应用中,对于固定电阻,可以选择5.1k欧姆的电阻,可调电阻的阻值不确定,根据USB Type-C的电流模式,针对可调电阻设置不同的阻值,可调电阻的阻值不一样,CCpin检测到的电压就不一样,然后来控制DFP端执行哪种供电模式。
如图2所示,其中Rp1、Rp2为可调电阻,Rd1、Rd2为固定电阻,Ra为线缆等效电阻,VCC接5V电压。当两个DRP设备相连时,假设某一段时间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 Rp1和Rp2经过K1、K6和K3、K8与CC1和CC2相接,即该设备处于主机状态,由于TYPE-C接口的物理定义上只有一个CC线缆,此时CC1和CC2当中只有一个CC pin和另外一个设备的CC pin相接。在该设备处于主机状态期间,如果与之相连的设备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发生了主机向从机的切换,此时在CC端会发生电压波动,主机系统会根据电压的变化判断从机设备接入,同时从机设备也从CC端的电压大小判断主机是以多大的电流供电。例如主机DFP的VCC为5V,提供3A的电流输出能力,那么它可以在CC pin上供5V/(10K+5.1K)约为330uA的电流,在从机UFP端的CC pin上就会得到330uAx5.1k=1.683V,UFP就可以判断DFP提供3A的供电电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4)

1.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设置于载体电子装置上,用于插拔式对接外接设备,包括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二可调电阻Rp2、第一固定电阻Rd1、第二固定电阻Rd2、以及第一传输门开关K1~第八传输门开关K8;
其中,第一可调电阻Rp1的P端对接载体电子装置的芯片工作电压VCC,第一可调电阻Rp1的N端对接第一传输门开关K1的P端;第二可调电阻Rp2的P端对接载体电子装置的芯片工作电压VCC,第二可调电阻Rp2的N端对接第三传输门开关K3的P端;第一固定电阻Rd1的P端接地,第一固定电阻Rd1的N端对接第二传输门开关K2的P端;第二固定电阻Rd2的P端接地,第二固定电阻Rd2的N端对接第四传输门开关K4的P端;
第一传输门开关K1的N端与第二传输门开关K2的N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第六传输门开关K6的P端相对接;第五传输门开关K5的N端与第六传输门开关K6的N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第一输出端口CC1相对接;第三传输门开关K3的N端与第四传输门开关K4的N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第八传输门开关K8的P端相对接;第七传输门开关K7的N端与第八传输门开关K8的N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第二输出端口CC2相对接;第五传输门开关K5的P端与第七传输门开关K7的P端相连接,且该相连位置与载体电子装置的芯片输出电压VCON相对接;
第一输出端口CC1、第二输出端口CC2分别用于插拔式对接外接设备;
控制方法用于针对所对接外接设备的角色进行判定,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 控制第五传输门开关K5、第七传输门开关K7断开,以及控制第六传输门开关K6、第八传输门开关K8导通,然后进入步骤B;
步骤B. 将第一传输门开关K1、第三传输门开关K3构成开关组合,以及将第二传输门开关K2、第四传输门开关K4构成开关组合,控制该两组开关组合彼此间隔预设时长、交替择一选择其中一组开关组合中的两个传输门开关导通,即针对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二可调电阻Rp2组合,第一固定电阻Rd1、第二固定电阻Rd2组合,两组合中择一控制组合中的两电阻分别对接第一输出端口CC1、第二输出端口CC2;然后进入步骤C;
步骤C. 若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二可调电阻Rp2分别对接第一输出端口CC1、第二输出端口CC2,则判定所对接外接设备为从机角色;
若第一固定电阻Rd1、第二固定电阻Rd2分别对接第一输出端口CC1、第二输出端口CC2,则判定所对接外接设备为主机角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针对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预设时长为100毫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针对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调电阻Rp1的阻值、第二可调电阻Rp2的阻值,均为在10K欧姆、22K欧姆和56K欧姆之间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针对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电阻Rd1的阻值、第二固定电阻Rd2的阻值,均为1K欧姆,且误差为10%。
CN201811068495.6A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及检测方法 Active CN1089844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8495.6A CN108984454B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及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8495.6A CN108984454B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4454A CN108984454A (zh) 2018-12-11
CN108984454B true CN108984454B (zh) 2024-03-22

Family

ID=64545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68495.6A Active CN108984454B (zh) 2018-09-13 2018-09-13 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445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8273A (zh) * 2015-07-20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方法及装置
US9400546B1 (en) * 2015-06-19 2016-07-26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Low-power implementation of Type-C connector subsystem
JP2017033461A (ja) * 2015-08-05 2017-02-09 ローム株式会社 リバーシブルケーブルの検出回路、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ホスト・デバイスのデュアルロールデバイス
CN106549463A (zh) * 2017-01-12 2017-03-29 东莞市太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 type‑c pd旁路充电电路
CN108021522A (zh) * 2017-12-14 2018-05-11 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Usb设备主从模式切换电路
CN208848191U (zh) * 2018-09-13 2019-05-10 武汉芯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00996B2 (en) * 2003-06-26 2008-07-15 Benjamin Thomas Percer Use of I2C-based potentiometers to enable voltage rail variation under BMC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00546B1 (en) * 2015-06-19 2016-07-26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Low-power implementation of Type-C connector subsystem
CN105098273A (zh) * 2015-07-20 2015-11-25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方法及装置
JP2017033461A (ja) * 2015-08-05 2017-02-09 ローム株式会社 リバーシブルケーブルの検出回路、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ホスト・デバイスのデュアルロールデバイス
CN106549463A (zh) * 2017-01-12 2017-03-29 东莞市太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sb type‑c pd旁路充电电路
CN108021522A (zh) * 2017-12-14 2018-05-11 威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Usb设备主从模式切换电路
CN208848191U (zh) * 2018-09-13 2019-05-10 武汉芯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智能直流配电网研究综述;宋强;赵彪;刘文华;曾嵘;;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0905(第2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4454A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6459B2 (en) Adapter, terminal device and adapter system
CN103682898B (zh) 具有便于主机设备和附件之间通信的数据结构的连接器
AU2012101757A4 (en) Adapter for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281398B (zh) 便携设备、电缆组件以及usb系统
US1161122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ccessory with quick charging and audio transmission functions
CN104978296A (zh) 用于确定功率输送的方向的方法和装置
US20040063464A1 (en) High-speed data and power source interface cable for mobile devices
CN107835967A (zh) 用于usb功率输送源的电压转换控制
CN106549463B (zh) 一种usb type-c pd旁路充电电路
CN108733609B (zh) 双usb接口的切换电路、智能切换装置以及切换方法
CN205282794U (zh) USB Type-C转换模块
CN208298168U (zh) 串口通信调试电路和终端
US20190236040A1 (en) Usb adapter and cable
CN216720327U (zh) 一种设有Lightning母座的适配器及充电系统
CN108984454B (zh) 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及检测方法
CN212515785U (zh) 支持双向传输的高速usb type-c的接口设备及图形信号发生器
CN208848191U (zh) 一种基于type-c协议的主从机角色集成接口电路
CN107070547B (zh) 一种具有故障监控能力的cpci型千兆以太网装置
CN101436425B (zh) 一种控制功能模块供电的电路和无线数据终端设备
CN109117192B (zh) 可唤醒待机机台的切换装置及唤醒装置
CN220752704U (zh) 基于Type-C接口的可扩展测试电路
CN220730804U (zh) 一种与uart兼容的type-c接口
CN215729739U (zh) 一种智能传输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9780368U (zh) 一种电路及应用该电路的数字音频分配器
CN218100212U (zh) 一种支持3.3v和5v串口通信转换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