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4313A -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4313A
CN108984313A CN201710403897.6A CN201710403897A CN108984313A CN 108984313 A CN108984313 A CN 108984313A CN 201710403897 A CN201710403897 A CN 201710403897A CN 108984313 A CN108984313 A CN 108984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ata processing
processed
processing
resul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038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4313B (zh
Inventor
梅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038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4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4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4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4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4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6Message passing systems or structures, e.g. que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8Que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确定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若上述数据处理类型为在线数据处理类型,则将上述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从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在线服务器,否则,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该实施方式使得离线服务器接收的待处理信息能够和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一样参与在线处理过程,提高了离线处理器处理待处理信息和在线处理器处理待处理信息之间的相似性。

Description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设备具备了越来越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相应的,运行在智能设备上的应用的数据处理能力也越来越强。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应用需要不断更新信息,以提供相应的数据处理功能,并修正已经出现的问题。应用的更新通常以不同的应用版本来体现。测试版本应用在发布之前,通常需要经过大量的测试工作,如果测试过程中没有数据处理错误,才能在网络上发布,否则可能出现数据处理故障等问题。
现有的对应用进行测试的方法通常是在离线的情况下,通过构建一个测试环境来对测试版本应用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但是,这样的测试环境只能提供一个相对简单的测试过程,不易发现测试版本应用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上述数据处理类型包括在线数据处理类型,上述在线数据处理类型为基于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信息类型,上述在线数据处理端基于网络进行数据处理;若上述数据处理类型为在线数据处理类型,则将上述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上述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以及在线数据处理端发来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从上述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在线服务器,否则,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处理类型还包括离线数据处理类型,上述离线数据处理类型为不依靠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信息类型;以及,上述方法还包括:若上述数据处理类型为离线数据处理类型,则对待处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在线服务器包括:若处理结果信息包含的用户标识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用户标识不同,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在线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在线服务器发来的处理结果信息,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上述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以及在线数据处理端发来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从上述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离线服务器,否则通过本地数据处理模块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离线服务器包括:若处理结果信息包含的用户标识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用户标识不同,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离线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离线服务器发来的处理结果信息,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上述该装置包括:数据处理类型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上述数据处理类型包括在线数据处理类型,上述在线数据处理类型为基于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信息类型,上述在线数据处理端基于网络进行数据处理;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上述数据处理类型为在线数据处理类型时,将上述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上述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以及在线数据处理端发来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第一数据处理单元,用于从上述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在线服务器,否则,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数据处理类型还包括离线数据处理类型,上述离线数据处理类型为不依靠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信息类型;以及,上述数据处理类型确定单元还包括:若上述数据处理类型为离线数据处理类型,则对待处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包括:若处理结果信息包含的用户标识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用户标识不同,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在线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在线服务器发来的处理结果信息,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上述该装置包括: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上述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以及在线数据处理端发来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第二数据处理单元,用于从上述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离线服务器,否则通过本地数据处理模块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包括:若处理结果信息包含的用户标识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用户标识不同,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离线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离线服务器发来的处理结果信息,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或第二方面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或第二方面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
本申请技术方案,首先确定待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当数据处理类型为在线处理类型时,将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使得离线服务器接收的待处理信息能够和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一样参与在线处理过程,提高了离线处理器处理待处理信息和在线处理器处理待处理信息之间的相似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申请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或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第一服务器101、第二服务器102、第三服务器103和网络104。网络104用以在第一服务器101、第二服务器102和第三服务器103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第一服务器101和第二服务器102可以通过网络104向第三服务器103发送或接收信息。第一服务器101和第二服务器102上可以安装有各种数据处理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搜索类应用、邮箱客户端应用等。
第一服务器101和第二服务器102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应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第三服务器103可以是提供各种在线数据处理的服务器。例如,对第一服务器101和第二服务器102通过网络104发来的待处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并向第一服务器101和第二服务器102发送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的在线数据处理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一般由第一服务器101或第二服务器102执行,相应地,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一般设置于第一服务器101或第二服务器102中。
应该理解,图1中的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网络和第三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网络和第三服务器。
继续参考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200。该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运行于其上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第一服务器101)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接收待处理信息,然后确定待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其中,上述数据处理类型包括在线数据处理类型,上述在线数据处理类型为基于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信息类型,上述在线数据处理端基于网络进行数据处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无线连接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3G/4G连接、WiFi连接、蓝牙连接、WiMAX连接、Zigbee连接、UWB(ultra wideband)连接、以及其他现在已知或将来开发的无线连接方式。
第一服务器101上运行有各种应用,这些应用可以接收终端设备发来的待处理信息。第一服务器101可以对待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进行确定,针对不同的数据处理类型进行不同的数据处理。其中,数据处理类型包括在线数据处理类型,即,在线数据处理类型需要通过网络上的线数据处理端(如图1所示的第三服务器103)进行数据处理。具体的,在线数据处理类型为基于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信息类型。在线数据处理端可以通过网络104接收待处理信息,并对待处理信息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例如,第一服务器101上运行了购票应用的测试版本应用,第三服务器103可以是与第一服务器101网络连接的票务系统。如果测试版本应用只在第一服务器101上做封闭的离线测试,则可能无法发现或预见测试版本应用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为了验证测试版本应用的实际效果,需要将测试版本应用处理的某些信息发送给第三服务器103进行数据处理。由于第三服务器103是实际运行的票务系统,所以能够一定程度上检测测试版本应用的实际运行效果,这就能及时发现测试版本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对测试版本应用的检测效果。
例如,在实际的购票过程中,第三服务器103需要对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码等购票信息进行记录。此时,第一服务器101将测试版本应用中的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码等购票信息发送给第三服务器103。之后,由第三服务器103来建立购票信息与车票之间的对应关系。此处,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码等购票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就属于本申请所说的在线数据处理类型。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数据处理类型还可以包括离线数据处理类型,上述离线数据处理类型为不依靠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信息类型;以及,上述方法还包括:若上述数据处理类型为离线数据处理类型,则对待处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除了上述的在线数据处理类型外,数据处理类型还可以包括离线数据处理类型。离线数据处理类型是指无需线数据处理端,仅依靠第一服务器101就可以对待处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例如,第一服务器101接收到查询火车车次查询请求(待处理信息),由于火车车次信息很少发生变动,第一服务器101可以将车次信息保存至本地。因此,当第一服务器101接收到查看火车车次查询请求后,可以不经过第三服务器103的数据处理,直接通过第一服务器101上的测试版本应用查询对应的火车车次信息,并将火车车次信息发送给用户所在终端。
步骤202,若上述数据处理类型为在线数据处理类型,则将上述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
当数据处理类型为在线数据处理类型时,第一服务器101需要将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其中,上述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以及在线数据处理端发来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
相对于第三服务器103而言,第一服务器101(相当于离线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102(相当于在线服务器)属于同一网络侧。所以,第一服务器101和第二服务器102通过网络104向第三服务器103发送待处理信息时,第一服务器101的待处理信息和第二服务器102待处理信息可以共用同一消息队列。如此,消息队列里就同时包含了第一服务器101的待处理信息和第二服务器102的待处理信息。同时,第三服务器103也可以通过网络104将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发送至该消息队列。
步骤203,从上述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在线服务器,否则,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第一服务器101和第二服务器102都将各自的待处理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同时,消息队列也会接收到第三服务器103发来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所以,当第一服务器101从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后,需要判断这条处理结果信息是否与第一服务器101中的待处理信息对应。如果处理结果信息与第一服务器101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说明该处理结果信息不应该由第一服务器101处理。将该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102(在线服务器);否则,第一服务器101对该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在线服务器可以包括:若处理结果信息包含的用户标识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用户标识不同,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在线服务器。
用户终端与第一服务器101上的测试版本应用进行信息交互时,需要首先登录测试版本应用。当用户终端向第一服务器101发送待处理信息时,该待处理信息会包含用户标识,以便第一服务器101上的测试版本应用对用户终端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同理,将待处理信息发送到第三服务器103后,第三服务器103返回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也包含与该待处理信息相同的用户标识。因此,第一服务器101从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后,需要查看该处理结果信息包含的用户标识是否与第一服务器101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用户标识相同。若相同,则说明该处理结果信息应该由第一服务器101处理;否则,说明该处理结果信息不应该由第一服务器101处理,将该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102(在线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在线服务器发来的处理结果信息,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基于上述相同的理由,第二服务器102(在线服务器)也会获取到不应该由第二服务器102处理的处理结果信息。这时,第二服务器102会将该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第一服务器101处理。
继续参考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300。该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将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运行于其上的电子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第二服务器102)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或者无线连接方式接收待处理信息,然后确定待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其中,上述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以及在线数据处理端发来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服务器101是用于运行测试版本应用的服务器。第一服务器101只有在接收的待处理信息需要第三服务器103进行数据处理时,才会将待处理信息发送给第三服务器103。相对于第一服务器101而言,第二服务器102可以是运行正式版本应用的服务器。因此,第二服务器102会与第三服务器103进行大量的信息交互。当第二服务器102接收到待处理信息后,通常会直接将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例如,用户向第二服务器102发送车票查询信息(待处理信息),第二服务器102将车票查询信息记录在正式版本应用的该用户的查询记录中。之后,第二服务器102将将车票查询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中。
步骤302,从上述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离线服务器,否则通过本地数据处理模块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处理。
实际中,第二服务器102不断地将接收到的待处理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同时,又从消息队列中提取处理结果信息。第二服务器102需要判断这条处理结果信息是否与第二服务器102中的待处理信息对应。如果处理结果信息与第二服务器102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说明该处理结果信息不应该由第二服务器102处理。将该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第一服务器101(离线服务器);否则,第二服务器102对该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离线服务器可以包括:若处理结果信息包含的用户标识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用户标识不同,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离线服务器。
用户终端与第二服务器102上的正式版本应用进行信息交互时,需要首先登录正式版本应用。当用户终端向第二服务器102发送待处理信息时,该待处理信息会包含用户标识,以便第二服务器102上的正式版本应用对用户终端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同理,将待处理信息发送到第三服务器103后,第三服务器103返回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也包含与该待处理信息相同的用户标识。因此,第二服务器102从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后,需要查看该处理结果信息包含的用户标识是否与第二服务器102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用户标识相同。若相同,则说明该处理结果信息应该由第二服务器102处理;否则,说明该处理结果信息不应该由第二服务器102处理,将该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第一服务器101(离线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离线服务器发来的处理结果信息,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基于上述相同的理由,第一服务器101(离线服务器)也会获取到不应该由第一服务器101处理的处理结果信息。这时,第一服务器101会将该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102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对应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针对的是只有一个离线服务器和一个在线服务器的情况,对于多个离线服务器和多个在线服务器,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仍然适用。当存在多个离线服务器和多个在线服务器时,只需要对处理结果信息进一步识别属于哪个离线服务器或在线服务器。例如,可以在将待处理信息发送给第三服务器103时,在待处理信息中增加当前服务器的服务器标识或服务器编号等。第三服务器103处理得到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中也会带有对应的服务器标识或服务器编号。如此,可以在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其他服务器时,准确找到对应该处理结果信息的服务器。多个离线服务器和多个在线服务器对待处理信息或处理结果信息的处理过程与上述的一个离线服务器和一个在线服务器的对待处理信息或处理结果信息的处理过程类似,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继续参见图4,图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的应用场景的一个示意图。在图4的应用场景中,第一服务器401接收到待处理信息后,查看待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如果数据处理类型是在线数据处理类型,则将待处理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第一服务器401从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如果该处理结果信息与第一服务器401接收的待处理信息对应,则对该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否则,将该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第二服务器402。第二服务器402接收到待处理信息后,将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之后,从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消息,如果该处理结果信息与第二服务器402接收的待处理信息对应,则对该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否则,将该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第一服务器401。
本申请技术方案,首先确定待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当数据处理类型为在线处理类型时,将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使得离线服务器接收的待处理信息能够和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一样参与在线处理过程,提高了离线处理器处理待处理信息和在线处理器处理待处理信息之间的相似性,能够及时发现离线服务器在处理待处理信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进一步参考图5,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500可以包括:数据处理类型确定单元501、第一发送单元502和第一数据处理单元503。其中,数据处理类型确定单元501用于确定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上述数据处理类型包括在线数据处理类型,上述在线数据处理类型为基于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信息类型,上述在线数据处理端基于网络进行数据处理;第一发送单元502用于在上述数据处理类型为在线数据处理类型时,将上述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上述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以及在线数据处理端发来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第一数据处理单元503用于从上述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在线服务器,否则,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数据处理类型还包括离线数据处理类型,上述离线数据处理类型为不依靠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信息类型;以及,上述数据处理类型确定单元501还可以包括:若上述数据处理类型为离线数据处理类型,则对待处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503可以包括:若处理结果信息包含的用户标识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用户标识不同,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在线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500还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接收在线服务器发来的处理结果信息,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进一步参考图6,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600可以包括:第二发送单元601和第二数据处理单元602。其中,第二发送单元601用于将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上述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以及在线数据处理端发来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第二数据处理单元602用于从上述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离线服务器,否则通过本地数据处理模块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处理。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602可以包括:若处理结果信息包含的用户标识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用户标识不同,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离线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600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接收离线服务器发来的处理结果信息,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
下面参考图7,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700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的服务器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计算机系统7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703中,还存储有系统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701、ROM 702以及RAM 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7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7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7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709。通信部分7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7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705。可拆卸介质7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7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7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7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7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数据处理类型确定单元、第一发送单元和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一数据处理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的单元”。
作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装置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装置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装置执行时,使得该装置:确定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上述数据处理类型包括在线数据处理类型,上述在线数据处理类型为基于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信息类型,上述在线数据处理端基于网络进行数据处理;若上述数据处理类型为在线数据处理类型,则将上述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上述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以及在线数据处理端发来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从上述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在线服务器,否则,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所述数据处理类型包括在线数据处理类型,所述在线数据处理类型为基于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信息类型,所述在线数据处理端基于网络进行数据处理;
若所述数据处理类型为在线数据处理类型,则将所述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所述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以及在线数据处理端发来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
从所述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在线服务器,否则,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类型还包括离线数据处理类型,所述离线数据处理类型为不依靠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信息类型;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数据处理类型为离线数据处理类型,则对待处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在线服务器包括:
若处理结果信息包含的用户标识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用户标识不同,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在线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在线服务器发来的处理结果信息,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5.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所述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以及在线数据处理端发来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
从所述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离线服务器,否则通过本地数据处理模块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离线服务器包括:
若处理结果信息包含的用户标识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用户标识不同,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离线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离线服务器发来的处理结果信息,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8.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处理类型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类型,所述数据处理类型包括在线数据处理类型,所述在线数据处理类型为基于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信息类型,所述在线数据处理端基于网络进行数据处理;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处理类型为在线数据处理类型时,将所述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所述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以及在线数据处理端发来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
第一数据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在线服务器,否则,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类型还包括离线数据处理类型,所述离线数据处理类型为不依靠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信息类型;以及
所述数据处理类型确定单元还包括:若所述数据处理类型为离线数据处理类型,则对待处理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处理单元包括:
若处理结果信息包含的用户标识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用户标识不同,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在线服务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在线服务器发来的处理结果信息,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12.一种用于处理信息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待处理信息发送至消息队列,所述消息队列包括由在线数据处理端进行数据处理的在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和离线服务器的待处理信息,以及在线数据处理端发来的对应待处理信息的处理结果信息;
第二数据处理单元,用于从所述消息队列中取出一条处理结果信息,若处理结果信息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不对应,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离线服务器,否则通过本地数据处理模块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处理单元包括:
若处理结果信息包含的用户标识与所接收的待处理信息的用户标识不同,则将处理结果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离线服务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离线服务器发来的处理结果信息,对处理结果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15.一种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或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710403897.6A 2017-06-01 2017-06-01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ctive CN108984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3897.6A CN108984313B (zh) 2017-06-01 2017-06-01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3897.6A CN108984313B (zh) 2017-06-01 2017-06-01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4313A true CN108984313A (zh) 2018-12-11
CN108984313B CN108984313B (zh) 2022-04-12

Family

ID=64502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03897.6A Active CN108984313B (zh) 2017-06-01 2017-06-01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431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81733A1 (en) * 2005-02-15 2014-09-18 Ebay Inc. Parallel software testing
CN105404582A (zh) * 2015-10-26 2016-03-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改善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6708722A (zh) * 2015-11-13 2017-05-24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81733A1 (en) * 2005-02-15 2014-09-18 Ebay Inc. Parallel software testing
CN105404582A (zh) * 2015-10-26 2016-03-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改善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6708722A (zh) * 2015-11-13 2017-05-24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4313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0691A (zh) 用于服务器系统的确定物品库存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82111A (zh) 任务调度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9241141A (zh) 深度学习的训练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257320A (zh) 消息存储方法和装置
CN108846753A (zh)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84188A (zh) 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9582873A (zh) 用于推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15105A (zh) 基于Btrace的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0019263A (zh) 信息存储方法和装置
US10475298B1 (en) Assisting cable use by locating connector ends of the cable
CN109240802A (zh) 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614549B (zh) 用于推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14327A (zh) 用于输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18994A (zh) 用于代理端的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347093A (zh) 用于分布式服务器系统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8733614A (zh) 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9828830A (zh) 用于管理容器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18041A (zh) 用于服务器系统的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885564A (zh) 用于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59102A (zh) 用于生成测试数据、测试待测试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09218338A (zh) 信息处理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0119418A (zh) 数据导出方法和装置
CN108920309B (zh) 用于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76110A (zh)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包含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的装置
CN109144864A (zh) 用于测试窗口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