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1674A - 一种漂浮浒苔生物量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漂浮浒苔生物量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1674A
CN108981674A CN201810971023.5A CN201810971023A CN108981674A CN 108981674 A CN108981674 A CN 108981674A CN 201810971023 A CN201810971023 A CN 201810971023A CN 108981674 A CN108981674 A CN 1089816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eromorpha
area
capture device
video capture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710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升
姚海燕
韩龙江
张洪亮
郭雅楠
温若冰
周瑞佳
李继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CHINA SE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CHINA SE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CHINA SE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filed Critical NORTH CHINA SE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F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to CN2018109710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16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1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16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1/00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e.g. stereogrammetry; Photographic surveying
    • G01C11/04Interpretation of pictures
    • G01C11/06Interpretation of pictures by comparison of two or more pictures of the same area
    • G01C11/08Interpretation of pictures by comparison of two or more pictures of the same area the pictures not being supported in the same relative position as when they were take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1/00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e.g. stereogrammetry; Photographic survey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1/00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e.g. stereogrammetry; Photographic surveying
    • G01C11/04Interpretation of pictures
    • G01C11/30Interpretation of pictures by triangul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1/00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e.g. stereogrammetry; Photographic surveying
    • G01C11/36Videogrammetry, i.e. electronic processing of video signals from a single source or from different sources to give parallax or range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3/00Survey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pen water, e.g. sea, lake, river or ca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为了解决浒苔生物量依然不能够准确获得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漂浮浒苔生物量监测方法。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测量现场观测影响因素的确认。二、将快速监测工具组装完毕并调整好角度。三、调查船在选定的调查断面上匀速行驶并使用第二步中的快速监测工具进行面积记录。四、分三种情况记录监测面积。五、分三种情况计算浒苔面积。六、计算某一特定区域内的浒苔生物量。本发明采用船舶监测面积以及专用测量工具实现了对漂浮浒苔生物量的测量,更加准确地获得了浒苔生物量,为后续浒苔的预警和打捞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可以准确的准备人力和物力进行浒苔的打捞和预警。

Description

一种漂浮浒苔生物量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海洋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漂浮浒苔生物量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2008年6月以来,黄海、东海及青岛近岸海域,浒苔自然灾害来势迅猛、规模浩大、持续时间长、处置难度大,严重时浒苔分布范围为3万多平方千米,覆盖面积上千平方千米,海上漂浮浒苔数百万吨,而且大量漂浮的浒苔直逼青岛海域,严重危及青岛近海环境。
在海洋学报2009年1月,第31卷第1期中,《浒苔灾害卫星遥感应急监视监测系统及其应用》一文,提到了采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按应急与业务运行兼容需求,在“H Y-1”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国家MODIS数据共享平台、海上溢油卫星遥感系统等基础上及时构建了浒苔灾害卫星遥感应急监视监测系统,利用国内外有限的17颗遥感卫星数据,实现了对此次浒苔灾害的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多频次、多角度动态监测,及时得到了全面、准确、客观的信息,为国家海洋局应对浒苔自然灾害前线指挥部应急响应、决策指挥提供了有力、有序、有效的技术支持。此系统从整体上对浒苔灾害的数据进行了处理方法介绍,其包括数据获取子系统、光学遥感处理子系统、微波遥感处理子系统、海上试验与验证子系统、信息产品传输与发布子系统。虽然此系统已经将相关数据进行了详尽的采集和处理,但是在浒苔生物量的数据采集及分析上依然存在不足,因此需要一种浒苔生物量的获取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浒苔生物量依然不能够准确获得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漂浮浒苔生物量监测方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测量现场观测影响因素的确认。
二、将快速监测工具组装完毕并调整好角度。
三、调查船在选定的调查断面上匀速行驶并使用第二步中的快速监测工具进行面积记录。
四、分三种情况记录监测面积。
五、分三种情况计算浒苔面积。
六、计算某一特定区域内的浒苔生物量。
七、必要时,结合定点取样或拖网作业对监测结果进行校对。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测量现场观测影响因素的确认。
海况对观测有影响,应在没有雾的天气状况下进行现场调查,在3级以上海况条件下,应尽量避免进行现场调查。
第二步,将快速监测工具组装完毕并调整好角度。
一种漂浮浒苔快速监测工具,包括底座和支架,支架固定在底座上,支架的顶部安装有 U型支架,中部设有防滑把手,U型支架的内侧设有视频采集设备,视频采集设备与U型支架为螺栓连接,视频采集设备与U型支架连接的一侧设有量角面板,在量角面板上设有指针,视频采集设备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数据处理器与显示器连接。
如图8所示,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首先,将船只行驶到指定区域,调整视频采集设备的角度,在量角面板上读出角度值a并用螺栓固定。
第三步,调查船在选定的调查断面上匀速行驶并使用第二步中的快速监测工具进行面积记录。
船速不高于10km/h,每个观测小组至少由两名观测成员组成。一人站在船舷面向不晃眼的一侧搜索海面漂浮的浒苔,一人在显示器前,通过视频采集设备的画面进行监测,当船舷处工作人员发现浒苔后,给显示器前工作人员准备信号,当画面中出现浒苔时,显示器前工作人员马上进行记录时间,面积,形成电子视频。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形成记录时间,浒苔的分布形状及相关尺寸数据,视频采集设备下缘与支架夹角不应大于45°。监测前应测量视频采集设备与海面高度差并记录。
同时拍摄现场浒苔分布状况图片不少于四张,应包括含船头、船尾各一张;船舷左侧、右侧各拍摄一张据典型分布特征的照片。
视频采集设备,所有位于视野范围内的目标物体都被统计,任何超出其范围的目标物体都不予统计。
通过调查船装备的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LORANC)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测量出船行驶的距离。也可以通过船速及行驶时间计算。如果船的航速或者路线发生了改变,需重新记录方位、速度和时间。
第四步,根据第三步采集的数据记录监测面积。
监测面积如图7所示,
S=v×t×(tan(a+b)-tana)
S:有效监测面积
v:船速
t:监测时间
a:视频采集设备下边缘与垂线夹角
b:视频采集设备视野夹角
h:视频采集设备距水面高度
注:视频采集设备视野夹角为设备自带,有标准参数,无需测量。
第五步,采用第三步采集的数据计算浒苔面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E=0.5×c+(tan(a+b)-tana)×T+∑(x×y)/(L×sin(a+b/2)
E:浒苔分布面积
c:零星分布浒苔计数值
T:视野穿过大面积浒苔时间
x:条带状浒苔宽度测量值
y:条带状浒苔长度测量值
L:视频采集设备目镜长度
注:公式中零星浒苔取经验值0.5m2/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遇到浒苔大面积分布,零星浒苔面积可忽略不计。
其中在第五步中,在数据处理器中浒苔面积测量分为三种情况。
如图4所示,零星分布浒苔计算方法。
观测海域漂浮少量浒苔,分布疏密不均、形状不规则,面积在0.5m2-5m2左右。多出现于大片漂浮浒苔边缘位置或浒苔爆发初期、末期。
如图5所示,观测海域浒苔分布集中成条状,长度范围通常为100m-10km不等。在浒苔爆发中期通常几条条带间隔分布。
视频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显示器,将浒苔进入视野和离开视野的时间结合船速计算浒苔条带长度。
如图6所示,针对布满视野全部范围的大面积浒苔采用计时法测量。视频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显示器,将浒苔首尾两端边缘线的时间与船速的乘积计算浒苔分布长度。浒苔宽度与有效观察宽度相同。
第六步,计算浒苔生物量。
其中第六步中,在数据处理器中分为三种情况进行浒苔生物量计算并记录,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
如图4所示,零星分布浒苔计算方法。
观测海域漂浮少量浒苔,分布疏密不均、形状不规则,面积在0.5m2-5m2左右。多出现于大片漂浮浒苔边缘位置或浒苔爆发初期、末期。根据实际生物量取样得出的值为0.60-2.0kg/m2,取中间值1.3kg/m2
T1=生物量取样值*面积。
如图5所示,观测海域浒苔分布集中成条状,长度范围通常为0.1km-10km不等。在浒苔爆发中期通常几条条带间隔分布。视频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显示器,将浒苔进入视野和离开视野的时间结合船速计算浒苔条带长度。
根据实际生物量取样得出的值为1.8-2.7kg/m2,取中间值2.25kg/m2
T2=生物量取样值*面积。
如图6所示,针对布满视野全部范围的大面积浒苔采用计时法测量。视频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显示器,将浒苔首尾两端边缘线的时间与船速的乘积计算浒苔分布长度。浒苔宽度与有效观察宽度相同。
根据实际生物量取样得出的值为1.8-3.9kg/m2,取中间值2.85kg/m2
T=生物量取样值*面积。
根据不同时期的浒苔形状进行三种模式的交替或者综合使用,用于计算浒苔的生物量T。
本发明还可以利用第四步和第五步中的数据进行浒苔覆盖率的计算,具体采用如下计算方式:
漂浮浒苔覆盖率
Co=E/S×100%。
第七步,必要时,调查过程中应根据浒苔分布模式类型选择测量方式,结合定点取样或拖网作业对监测结果进行校对。
本发明采用船舶监测面积以及专用测量工具实现了对浒苔生物量的测量,更加准确地获得了浒苔生物量,为后续浒苔的预警和打捞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可以准确准备人力和物力进行浒苔的打捞和预警。
附图说明
图1漂浮浒苔零星分布模式图;
图2漂浮浒苔条带状分布模式图;
图3漂浮浒苔大面积片状分布模式图;
图4零星分布浒苔视野内计数测量;
图5条带状分布浒苔面积测量;
图6大面积片状分布计时测量;
图7有效监测面积计算示意图;
图8快速监测工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 2.支架 3.防滑把手 4.视频采集设备 5.U型支架 6.量角面板 7.指针 8. 数据处理器 9.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漂浮浒苔生物量监测方法,在绿潮边界开展船舶监测,记录海上漂浮浒苔分布模式,分为零星分布、条带状分布、大面积片状分布三种模式,计算有效监测面积内的绿潮覆盖率,为进一步计算绿潮生物量,预测短期绿潮抵岸量。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测量现场观测影响因素的确认。
海况对观测有一定的影响,应尽量在没有雾的天气状况下进行现场调查,在3级以上海况(见表1)条件下,应尽量避免进行现场调查。
表1海况等级表
具体步骤如下:
第二步,将快速监测工具组装完毕并调整好角度。
一种漂浮浒苔快速监测工具,包括底座1和支架2,支架2固定在底座1上,支架2的顶部安装有U型支架5,中部设有防滑把手3,U型支架5的内侧设有视频采集设备4,视频采集设备4与U型支架5为螺栓连接,视频采集设备4与U型支架连接5的一侧设有量角面板6,在量角面板7上设有指针7,视频采集设备4与数据处理器连接8,数据处理器8与显示器9连接。
如图8所示,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首先,将船只行驶到指定区域,调整视频采集设备的角度,在量角面板上读出角度值a并用螺栓固定。
第三步,调查船在选定的调查断面上匀速行驶并使用第二步中的快速监测工具进行面积记录。
船速不高于10km/h,每个观测小组至少由两名观测成员组成。一人站在船舷面向不晃眼的一侧搜索海面漂浮的浒苔,一人在显示器前,通过视频采集设备的画面进行监测,当船舷处工作人员发现浒苔后,给显示器前工作人员准备信号,当画面中出现浒苔时,显示器前工作人员马上进行记录时间,面积,形成电子视频。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形成记录时间,浒苔的分布形状及相关尺寸数据,视频采集设备下缘与支架夹角不应大于45°。监测前应测量视频采集设备与海面高度差并记录。
同时拍摄现场浒苔分布状况图片不少于四张,应包括含船头、船尾各一张;船舷左侧、右侧各拍摄一张据典型分布特征的照片。
视频采集设备,所有位于视野范围内的目标物体都被统计,任何超出其范围的目标物体都不予统计。
通过调查船装备的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LORANC)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测量出船行驶的距离。也可以通过船速及行驶时间计算。如果船的航速或者路线发生了改变,需重新记录方位、速度和时间。
第四步,根据第三步采集的数据记录监测面积。
监测面积如图7所示,
S=v×t×(tan(a+b)-tana)
S:有效监测面积
v:船速
t:监测时间
a:视频采集设备下边缘与垂线夹角
b:视频采集设备视野夹角
h:视频采集设备距水面高度
注:视频采集设备视野夹角为设备自带,有标准参数,无需测量。
第五步,采用第三步采集的数据计算浒苔面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E=0.5×c+(tan(a+b)-tana)×T+∑(x×y)/(L×sin(a+b/2)
E:浒苔分布面积
c:零星分布浒苔计数值
T:视野穿过大面积浒苔时间
x:条带状浒苔宽度测量值
y:条带状浒苔长度测量值
L:视频采集设备目镜长度
注:公式中零星浒苔取经验值0.5m2/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遇到浒苔大面积分布,零星浒苔面积可忽略不计。
其中在第五步中,在数据处理器中浒苔面积测量分为三种情况。
如图4所示,零星分布浒苔计算方法。
观测海域漂浮少量浒苔,分布疏密不均、形状不规则,面积在0.5m2-5m2左右。多出现于大片漂浮浒苔边缘位置或浒苔爆发初期、末期。
如图5所示,观测海域浒苔分布集中成条状,长度范围通常为100m-10km不等。在浒苔爆发中期通常几条条带间隔分布。
视频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显示器,将浒苔进入视野和离开视野的时间结合船速计算浒苔条带长度。
如图6所示,针对布满视野全部范围的大面积浒苔采用计时法测量。视频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显示器,将浒苔首尾两端边缘线的时间与船速的乘积计算浒苔分布长度。浒苔宽度与有效观察宽度相同。
第六步,计算浒苔生物量。
其中第六步中,在数据处理器中分为三种情况进行浒苔生物量计算并记录,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
如图4所示,零星分布浒苔计算方法。
观测海域漂浮少量浒苔,分布疏密不均、形状不规则,面积在0.5m2-5m2左右。多出现于大片漂浮浒苔边缘位置或浒苔爆发初期、末期。根据实际生物量取样得出的值为0.60-2.0kg/m2,取中间值1.3kg/m2
T1=生物量取样值*面积。
如图5所示,观测海域浒苔分布集中成条状,长度范围通常为0.1km-10km不等。在浒苔爆发中期通常几条条带间隔分布。视频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显示器,将浒苔进入视野和离开视野的时间结合船速计算浒苔条带长度。
根据实际生物量取样得出的值为1.8-2.7kg/m2,取中间值2.25kg/m2
T2=生物量取样值*面积。
如图6所示,针对布满视野全部范围的大面积浒苔采用计时法测量。视频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显示器,将浒苔首尾两端边缘线的时间与船速的乘积计算浒苔分布长度。浒苔宽度与有效观察宽度相同。
根据实际生物量取样得出的值为1.8-3.9kg/m2,取中间值2.85kg/m2
T=生物量取样值*面积。
根据不同时期的浒苔形状进行三种模式的交替或者综合使用,用于计算浒苔的生物量T。
本发明还可以利用第四步和第五步中的数据进行浒苔覆盖率的计算,具体采用如下计算方式:
漂浮浒苔覆盖率
Co=E/S×100%。
第七步,调查过程中应根据浒苔分布模式类型选择测量方式,必要时结合定点取样或拖网作业对监测结果进行校对。
下面结合实际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以2017年06月23日的监测数据为例。2017年6月23 日,北海监测中心技术人员执行“2017年黄海海域绿潮应急监视监测”任务。其中,6月23 日乘中国海警1305船对黄海中部海域进行巡视,具体情况如下。巡视海域为35°08′N以北的山东半岛东南部海域,其范围为北纬35°08′20″~36°28′03″,东经119°56′43″~122° 14′34″。巡视期间共设置35个临时站位,获取35组浒苔分布数据。
监测发现,漂浮浒苔主要呈大面积松散分布或聚集成条带状,多处海域发现长达500m~2km 的浒苔条带。胶州湾至石老人近海一线浒苔在胶州湾01站分布最多,浒苔呈现条状分布,该处监测时间点处于2级海况,海面呈现小浪状态,浪高0.1~0.5米,监测过程中海警1305船航行速度9kn,监测中心技术人员按要求组装好浒苔快速监测工具,置于海警船甲板背光一侧,让船舶匀速直线通过所监测浒苔海域,实际测量镜桶距离海面高度差为4.7米,视频采集设备视野夹角为20°,监测时间为90s,视频采集设备与垂线夹角为30°,由公式S=v×t×(tan (a+b)-tana)计算出其浒苔监测海域面积S,由E=0.5×c+(tan(a+b)-tana)×T+ h×∑(x×y)/(L×sin(a+b/2)计算出浒苔分布面积E,所得的漂浮浒苔覆盖率Co=E /S×100%所得覆盖率为3%,生物量为24.5t/km2,其余站位覆盖率小于1%。监测站位最大覆盖率位于LC316站,其覆盖率为12.7%,位于烟台海阳东南部约34km处,生物量为127.4t/km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均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漂浮浒苔生物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测量现场观测影响因素的确认;
二、将快速监测工具组装完毕并调整好角度;
三、调查船在选定的调查断面上匀速行驶并使用第二步中的快速监测工具进行面积记录;
四、分三种情况记录监测面积;
五、分三种情况计算浒苔面积;
六、计算某一特定区域内的浒苔生物量;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测量现场观测影响因素的确认;
海况对观测有影响,应在没有雾的天气状况下进行现场调查,在3级以上海况条件下,应尽量避免进行现场调查;
第二步,将快速监测工具组装完毕并调整好角度;
一种漂浮浒苔快速监测工具,包括底座(1)和支架(2),支架(2)固定在底座(1)上,支架(2)的顶部安装有U型支架(5),中部设有防滑把手(3),U型支架(5)的内侧设有视频采集设备(4),视频采集设备(4)与U型支架(5)为螺栓连接,视频采集设备(4)与U型支架连接(5)的一侧设有量角面板(6),在量角面板(7)上设有指针(7),视频采集设备(4)与数据处理器连接(8),数据处理器(8)与显示器(9)连接;
如图8所示,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首先,将船只行驶到指定区域,调整视频采集设备的角度,在量角面板上读出角度值a并用螺栓固定;
第三步,调查船在选定的调查断面上匀速行驶并使用第二步中的快速监测工具进行面积记录;
船速不高于10km/h,每个观测小组至少由两名观测成员组成;一人站在船舷面向不晃眼的一侧搜索海面漂浮的浒苔,一人在显示器前,通过视频采集设备的画面进行监测,当船舷处工作人员发现浒苔后,给显示器前工作人员准备信号,当画面中出现浒苔时,显示器前工作人员马上进行记录时间,面积,形成电子视频;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形成记录时间,浒苔的分布形状及相关尺寸数据,视频采集设备下缘与支架夹角不应大于45°;监测前应测量视频采集设备与海面高度差并记录;
同时拍摄现场浒苔分布状况图片不少于四张,应包括含船头、船尾各一张;船舷左侧、右侧各拍摄一张据典型分布特征的照片;
视频采集设备,所有位于视野范围内的目标物体都被统计,任何超出其范围的目标物体都不予统计;
通过调查船装备的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LORANC)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可以测量出船行驶的距离;也可以通过船速及行驶时间计算;如果船的航速或者路线发生了改变,需重新记录方位、速度和时间;
第四步,根据第三步采集的数据记录监测面积;
监测面积如图7所示,
S=v×t×(tan(a+b)-tana)
S:有效监测面积
v:船速
t:监测时间
a:视频采集设备下边缘与垂线夹角
b:视频采集设备视野夹角
h:视频采集设备距水面高度
注:视频采集设备视野夹角为设备自带,有标准参数,无需测量;
第五步,采用第三步采集的数据计算浒苔面积,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E=0.5×c+(tan(a+b)-tana)×T+∑(x×y)/(L×sin(a+b/2)
E:浒苔分布面积
c:零星分布浒苔计数值
T:视野穿过大面积浒苔时间
x:条带状浒苔宽度测量值
y:条带状浒苔长度测量值
L:视频采集设备目镜长度
注:公式中零星浒苔取经验值0.5m2/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遇到浒苔大面积分布,零星浒苔面积可忽略不计;
其中在第五步中,在数据处理器中浒苔面积测量分为三种情况;
如图4所示,零星分布浒苔计算方法;
观测海域漂浮少量浒苔,分布疏密不均、形状不规则,面积在0.5m2-5m2左右;多出现于大片漂浮浒苔边缘位置或浒苔爆发初期、末期;
如图5所示,观测海域浒苔分布集中成条状,长度范围通常为100m-10km不等;在浒苔爆发中期通常几条条带间隔分布;
视频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显示器,将浒苔进入视野和离开视野的时间结合船速计算浒苔条带长度;
如图6所示,针对布满视野全部范围的大面积浒苔采用计时法测量;视频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显示器,将浒苔首尾两端边缘线的时间与船速的乘积计算浒苔分布长度;浒苔宽度与有效观察宽度相同;
第六步,计算浒苔生物量;
其中第六步中,在数据处理器中分为三种情况进行浒苔生物量计算并记录,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显示;
如图4所示,零星分布浒苔计算方法;
观测海域漂浮少量浒苔,分布疏密不均、形状不规则,面积在0.5m2-5m2左右;多出现于大片漂浮浒苔边缘位置或浒苔爆发初期、末期;根据实际生物量取样得出的值为0.60-2.0kg/m2,取中间值1.3kg/m2
T1=生物量取样值*面积;
如图5所示,观测海域浒苔分布集中成条状,长度范围通常为0.1km-10km不等;在浒苔爆发中期通常几条条带间隔分布;视频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显示器,将浒苔进入视野和离开视野的时间结合船速计算浒苔条带长度;
根据实际生物量取样得出的值为1.8-2.7kg/m2,取中间值2.25kg/m2
T2=生物量取样值*面积;
如图6所示,针对布满视野全部范围的大面积浒苔采用计时法测量;视频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显示器,将浒苔首尾两端边缘线的时间与船速的乘积计算浒苔分布长度;浒苔宽度与有效观察宽度相同;
根据实际生物量取样得出的值为1.8-3.9kg/m2,取中间值2.85kg/m2
T=生物量取样值*面积;
根据不同时期的浒苔形状进行三种模式的交替或者综合使用,用于计算浒苔的生物量T。
CN201810971023.5A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漂浮浒苔生物量监测方法 Pending CN1089816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1023.5A CN108981674A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漂浮浒苔生物量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71023.5A CN108981674A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漂浮浒苔生物量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1674A true CN108981674A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48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71023.5A Pending CN108981674A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漂浮浒苔生物量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167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5186A (zh) * 2020-10-28 2021-03-09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一种海表漂浮浒苔消亡天数的预测方法
CN112712553A (zh) * 2020-12-30 2021-04-27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浒苔抵岸量估算方法
CN112726489A (zh) * 2020-12-24 2021-04-30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洋漂浮藻类的控制方法
CN113240243A (zh) * 2021-04-15 2021-08-10 山东省海洋预报减灾中心 一种浒苔绿潮影响岸段风险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3807208A (zh) * 2021-08-30 2021-12-17 中科海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浒苔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55159A (zh) * 2022-12-16 2023-03-28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柔性漂浮物漂浮特性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13807208B (zh) * 2021-08-30 2024-05-31 中科海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浒苔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5186A (zh) * 2020-10-28 2021-03-09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一种海表漂浮浒苔消亡天数的预测方法
CN112726489A (zh) * 2020-12-24 2021-04-30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海洋漂浮藻类的控制方法
CN112712553A (zh) * 2020-12-30 2021-04-27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浒苔抵岸量估算方法
CN113240243A (zh) * 2021-04-15 2021-08-10 山东省海洋预报减灾中心 一种浒苔绿潮影响岸段风险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3807208A (zh) * 2021-08-30 2021-12-17 中科海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浒苔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07208B (zh) * 2021-08-30 2024-05-31 中科海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浒苔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55159A (zh) * 2022-12-16 2023-03-28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柔性漂浮物漂浮特性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15855159B (zh) * 2022-12-16 2023-11-03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柔性漂浮物漂浮特性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1674A (zh) 一种漂浮浒苔生物量监测方法
Williams Expendable benthic lander (XBL)
Dawson et al. Small-boat surveys for coastal dolphins: line-transect surveys of Hector’s dolphins (Cephalorhynchus hectori)
KR101859909B1 (ko) 드론을 이용한 적조 예찰 및 추적 시스템 및 방법
Pętlicki et al. Calving of a tidewater glacier driven by melting at the waterline
Minowa et al. Glacier calving observed with time-lapse imagery and tsunami waves at Glaciar Perito Moreno, Patagonia
Heide-Jørgensen et al. Size and trends of the bowhead whale, beluga and narwhal stocks wintering off West Greenland
CN111008794A (zh) 一种江河湖库大型水域草上产卵鱼类产卵场多维度一站式调查方法
Caddy A method of surveying scallop populations from a submersible
Schauer The expedition of the research vessel" Polarstern" to the Arctic in 2011 (ARK-XXVI/3-TransArc)
CN107727077B (zh) 一种绿潮定量观测装置和方法
Presto et al. Coastal Circulation and Potential Coral-larval Dispersal in Maunalua Bay, O'ahu, Hawaii: Measurements of Waves, Currents,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June-September 2010
Garthe Identification of areas of seabird concentrations in the German North Sea and Baltic Sea using aerial and ship-based surveys
Ballard Mapping the mid-ocean ridge
Ozeki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Feature of Seawater Spray Impinging on the R/V Mirai
Côté The measurement of nearshore bathymetry on intermediate and dissipative beaches
Wozencraft et al. Total shallow-water survey through airborne hydrography
Lintern et al. CCGS Tully 2014007PGC Cruise Report
Kammerer et al. Southwest Texas Current Survey 2017-2019: Aransas Pass to Brazos Santiago Pass
Boylen et al. A hydroacoustic survey of the Bolton Bay area of Lake George, New York for the presence of Eurasian watermilfoil
Boon et al. Evaluation of sediment dynamics and the mobility of heavy minerals on a linear sand shoal
CPM Ship Operations Report 1976
Crowson et al. SUPERDUCK Nearshore Processes Experiment: Summary of Studies, CERC (Coastal Engineering Research Facility) Field Research Facility
Demer 2007 survey of rockfishes in the Southern California Bight using the collaborative optical-acoustic survey technique
Bäck Guidelines for monitoring of phytobenthic plant and animal communities in the Baltic Se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