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78554B - 吹吸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吹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78554B
CN108978554B CN201710404455.3A CN201710404455A CN108978554B CN 108978554 B CN108978554 B CN 108978554B CN 201710404455 A CN201710404455 A CN 201710404455A CN 108978554 B CN108978554 B CN 1089785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ing
air
mode
fa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044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78554A (zh
Inventor
哈利·索默
沃伦·布朗
格雷厄姆·格哈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044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7855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78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85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785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85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Removing undesirable matter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moistening of the surface
    • E01H1/08Pneumatically dislodging or taking-up undesirable matter or small objects; Drying by heat only or by streams of gas; Cleaning by projecting abrasive particles
    • E01H1/0863Apparatus loosening or removing the dirt by blowing and subsequently dislodging it at least partially by suction ; Combined suction and blowing nozz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00Removing undesirable matter from roads or like surfaces, with or without moistening of the surface
    • E01H1/08Pneumatically dislodging or taking-up undesirable matter or small objects; Drying by heat only or by streams of gas; Cleaning by projecting abrasive particles
    • E01H2001/0881Details for pneumatically dislodging or removing not related to the mouth-piec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吸装置,可选择的在吹模式或者吸模式下工作,该吹吸装置包括:主机壳体,包括连通外界的进气口和排尘口;风管,包括连通外界的第一管口及连接所述主机壳体的第二管口;马达,用于产生旋转动力;气流产生装置,由所述马达驱动旋转并产生气流,所述气流产生装置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主机壳体内配置有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管口连通形成的进气通道以及所述第二管口与所述排尘口连通形成的排尘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排尘通道彼此分开独立设置,所述第一风扇包括在吸模式下将外界气流带入所述排尘通道内的离心风扇。

Description

吹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园工具,尤其是一种兼具吹功能和吸功能的吹吸装置。
背景技术
吹吸装置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户外清洁工具,主要用于树叶等垃圾的清理和收集。吹吸装置通常具有吹模式和吸模式,在吹模式下,吹吸装置向外吹出风,可以将地面上散落的树叶集中。而在吸模式下,吹吸装置产生吸力,配合收集装置可以将树叶吸至收集装置里,从而避免手动清扫,达到节省人力和时间的目的。收集装置可以是体现便携性的随身携带的垃圾袋,也可以是体型较大的一次性可存储较多树叶的垃圾桶。因此,用户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自由地选择吹吸装置处于吸模式还是吹模式。这样优势之处在于:用户仅需要一台吹吸装置,即可完成树叶的集中及收集处理,不需要其他额外的工具。
如美国专利US4870714公开了一种吹吸装置,其具备了吹功能和吸功能。在执行吹风功能的时候,吹风管连接在风扇的径向位置,而当执行吸风功能的时候,吸风管连接在风扇的轴向位置。如此设计有以下几个缺点:1.首先吹风管和吸风管不是同一根管子,因此用户需要配备吹风管和吸风管两根管子才能进行实现吹吸功能,如果丢失管子会造成无法执行某项功能的后果,而且两根管子也必然会占用更大的储存空间和成本。2.在进行吹吸转换的时候,必须先拆下安装的吹风管/吸风管,然后装上吹风管/吸风管。也就是说,在吹吸模式转换的时候需要更换风管,这给用户操作带来了极大不便。3.吹风管和吸风管需要安装在吹吸装置上不同的位置,由此造成整体结构的复杂。
中国专利申请CN105648963A公开了一种吹吸装置,其具备了吹功能和吸功能。该吹吸装置借助一根风管实现吹模式和吸模式下使用相同的风道,只需要一根风管实现吹或吸的功能,使得整个吹吸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化。但是该设计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缺陷:当用户使用该吹吸装置吸湿树叶时,湿树叶流至风扇区域处,易于黏附在风扇区域的主机壳体内壁,造成堵塞,而由于吹模式和吸模式共用相同的风道,因此用户无法立即切换到吹模式下操作,需清理完吸模式的堵塞问题,才能进行吹模式作业。此外,吹吸模式下,使用同一种风扇驱动产生气流,无法兼顾吹吸效果。
因此吹吸装置的结构必须得到优化,以使得吹吸装置的吹模式与吸模式不会相互干扰,且能兼顾吹吸效果,满足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吹模式与吸模式不会干扰且吹吸效果均俱佳的吹吸装置。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吹吸装置,可选择的在吹模式或者吸模式下工作,该吹吸装置包括:
主机壳体,包括连通外界的进气口和排尘口;
风管,包括连通外界的第一管口及连接所述主机壳体的第二管口;
马达,用于产生旋转动力;
气流产生装置,由所述马达驱动旋转并产生气流,所述气流产生装置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
所述主机壳体内配置有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管口连通形成的进气通道以及所述第二管口与所述排尘口连通形成的排尘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排尘通道彼此分开独立设置,所述第一风扇包括在吸模式下将外界气流带入所述排尘通道内的离心风扇。
优选的,所述第二风扇包括轴流风扇或离心风扇或混流风扇中的至少一种,以在吹模式下将外界气流带入所述进气通道内。
优选的,所述排尘通道在与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进气通道。
优选的,所述离心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分别位于所述马达相对的两端,所述离心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均可由所述马达驱动实现旋转并产生气流。
优选的,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主机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进气通道形成在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与所述主机壳体的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离心风扇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主机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包括贯通的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在吹模式下,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管口连通;在吸模式下,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均与所述第二管口连通。
优选的,当所述吹吸装置处于吹模式下,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风管处于连通状态;当所述吹吸装置处于吸模式下,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风管处于隔离状态。
优选的,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风管切换至所述隔离状态,能够同时联动所述第一风扇在吸模式下沿第一方向旋转;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风管切换至所述连通状态,能够同时联动所述第二风扇在吹模式下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优选的,所述吹吸装置切换至所述吹模式与吸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模式,均可联动相应模式下的气流产生装置的旋转方向发生改变。
优选的,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马达旋转方向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可选择地控制所述马达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优选的,所述吹吸装置切换至所述吹模式与吸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模式,均可触发所述控制开关控制相应的模式下的所述气流产生装置以相应的旋转方向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风管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主机壳体的不同位置,所述风管的不同位置包括能够使所述吹吸装置处于吹模式下的第一位置及能够使所述吹吸装置处于吸模式下的第二位置。
优选的,所述风管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均可触发所述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风管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均是可调节的,所述风管可被位移至复数个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风管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主机壳体的不同位置,所述风管的不同位置包括能够使所述吹吸装置处于吹模式下的第一位置及能够使所述吹吸装置处于吸模式下的第二位置,当所述风管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风管与所述内壳体处于脱离状态;当所述风管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风管与所述内壳体处于对接状态。
优选的,所述吹吸装置包括连接所述风管与所述主机壳体的的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可操作的带动所述风管相对于所述主机壳体在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上切换。
优选的,所述转换机构包括可操作的移动所述风管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为可转动设置的转柄,所述转柄与所述风管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换机构还包括传动连接所述转柄与所述风管的传动机构,所述转柄的转动触发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风管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连杆部,所述连杆部包括与所述风管固定连接的第一端及与所述转柄枢转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按照各自的预设轨迹运动。
优选的,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马达与所述离心风扇之间的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可操作的带动所述离心风扇仅在吸模式下转动。
优选的,所述离合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马达的离合盘及连接于所述离合盘上的至少一个推块,所述推块可与所述离心风扇配合,以实现所述马达带动所述离合盘旋转的同时可通过所述推块带动所述离心风扇同步旋转。
优选的,所述离合装置包括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设置在所述马达与所述离心风扇之间,以实现所述马达仅在吸模式下能够带动所述离心风扇同步旋转。
优选的,所述吹吸装置包括至少部分包覆所述马达的马达罩,所述马达罩设置在所述主机壳体的内部且至少部分包覆所述内壳体。
优选的,所述马达罩设有与所述排尘口开口方向相同的第一开孔及与所述第二管口开口方向相同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连通形成冷却所述马达的冷却通道。
优选的,在吸模式下,所述离心风扇旋转产生经过所述第二管口并进入至所述排尘口用于吸尘的气流,所述第二风扇旋转产生经过所述冷却通道用于冷却马达的气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吹吸装置的进气通道与排尘通道分开设置,从而实现吹吸功能不会相互干扰,吹吸效果均实现俱佳。
2.通过吹模式下使用轴流风扇,以提升吹功能时的气流量;吸模式下使用离心风扇,以提升吸功能时的气流流速;针对不同的模式,选择不同种类的风扇,满足用户的要求。
3.进气通道与风管在吹、吸模式下的不同连接状态(吹模式进气通道与风管处于连通状态,吸模式处于隔离状态),均能够同时联动吹吸装置的第一风扇、第二风扇根据不同的模式进行旋转方向的改变,减少操作步骤,设计更加优化,使用更加方便。
4.在吹模式下,导流机构设置在主机壳体的内壁,一方面不占用机器的空间,另一方面,增加了风量。
5.通过离合装置与离心风扇的配合,使得吹吸装置在不同模式下,离心风扇可选择的进行转动,减少马达的功耗。
附图说明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下面的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同时结合附图描述而清楚地获得。
附图以及说明书中的相同的标号和符号用于代表相同的或者等同的元件。
图1是本发明的吹吸装置处于吹模式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吹吸装置处于吸模式下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吹吸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的吹吸装置的部分分解图。
图5是图4中的安全开关的部分元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吹吸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1中的吹吸装置处于吹模式下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部分元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2中的吹吸装置处于吸模式下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第一风扇的立体图。
图11是第一风扇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2离合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离心风扇与离合装置配合的立体图。
图14是离心风扇与离合装置拆开的分解图。
图15是第二风扇的立体图。
图16是控制开关在吹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17是控制开关在吸模式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揭示的吹吸装置100的整体示意图。吹吸装置100是一种常见的花园工具,用于执行清洁工作。吹吸装置100可以利用吹风功能将散落的树叶集中起来,也可以利用吸风功能把树叶吸入指定的垃圾收集装置,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因此吹吸装置至少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当吹吸装置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吹吸装置执行吹风功能;而当吹吸装置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吹吸装置执行吸风功能。因此第一工作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吹模式,第二工作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吸模式。用户可根据自身作业的实际需求,可选择的在吹模式或者吸模式下工作。吹吸装置整体沿图1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延伸,定义该方向为轴向。
如图1、图6、图7及图9所示,吹吸装置100主要包括主机壳体1、连接主机壳体1的风管3、位于主机壳体内1并提供旋转运动的马达5以及由马达5驱动旋转并产生气流的气流产生装置。主机壳体1大致沿箭头A所示的轴向延伸。风管3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管口31及连接主机壳体1的第二管口33。风管3的内部中空,用于提供空气流通,使空气从风管3吹向外界或者从外界吸入风管3。定义风管3位于主机壳体1的轴向前端,与该前端相反的另一端为轴向后端。气流产生装置收容于主机壳体1内,并可操作地产生气流。气流产生装置产生的气流能够沿一定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气流产生装置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其中第一风扇设置在马达5与风管3之间。马达5用于提供旋转动力,马达5包括马达主体51、沿马达主体51在轴向上前后延伸的马达轴53及用于支撑马达主体51的支撑结构55。
如图1、图2及图6所示,主机壳体1大致沿轴向延伸。主机壳体1用于包覆在外部,起到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主机壳体1由第一半壳体11和第二半壳体12组成。第一半壳体11和第二半壳体12大致呈碗状结构。第一半壳体11沿其内壁的周向环设有若干导流筋111,起到导流舒缓作用。该等导流筋111为在轴向延伸的片状结构,且至少部分向后超出第一半壳体11。导流筋111具有呈半月牙状的弧体部1111及自弧体部1111后端向径向方向延伸的卡合部1112。第二半壳体12沿其周向设有若干与卡合部1112配接的卡孔121,以使得第一半壳体11与第二半壳体12在径向上相互固定。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中,一方面导流筋111具有固持主机壳体1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吹模式下,导流筋111能够增强气流的有效流动,进而增大风量。此外,导流筋111不需要设立独立元件,直接通过改变主机壳体1的结构来形成,大大的减小了整机的轴向尺寸。当然,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一半壳体11与第二半壳体12之间也可通过螺丝等固定元件固定连接,主机壳体1也可以是一体构造形成的壳体。
如图6、图7、图9所示,主机壳体1还包括连接口13、分开设置的进气口14和排尘口15。连接口13和进气口14沿轴向排布。连接口13用于连接风管3,连接口13的形状与风管3的形状相配,从而把风管3与主机壳体1连接起来。连接口13有且仅有一个,因此无论是在吹模式还是吸模式下,风管3均连接于该连接口13。进气口14用于与外界连通,第二风扇旋转产生的气流可通过进气口14将气流移至主机壳体1内部。排尘口15用于与外界连通,第一风扇旋转的产生的气流可通过排尘口15排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口13朝向轴向前端设置,进气口14朝向轴向后端设置。因此,连接口13与进气口14朝向相反。进一步的,排尘口15的朝向的方向与进气口14朝向的方向及连接口13朝向的方向均相垂直。
主机壳体1内配置有将进气口14与第二管口33连通的进气通道及将第二管口33与排尘口15连通的排尘通道,进气通道与排尘通道彼此分开独立设置。如此设计,从而实现吹吸功能不会相互干扰,吹吸效果均实现俱佳。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排尘通道主要是用来吸收外界的异物,这里的异物可以是但不限制于尘土、树叶。进一步的,排尘通道在与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至少部分包覆于进气通道,以尽量减少整机的体积。进一步的,当吹吸装置100处于吹模式下,进气通道与风管3处于连通状态;当吹吸装置100处于吸模式下,进气通道与风管3处于隔离状态。这样的话,在吸模式下,可避免吸收到的外界异物会流入至进气通道内。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进气通道与排尘通道相互独立是指结构上的独立。并不是用于限制两个通道是完全不连通的。尤其当吹吸装置100处于吹模式下时,由气流产生装置产生的气流可以至少部分流向排尘通道内并通过排尘通道流入至风管3内,通过风管3的第一管口31向外吹出。当然,吹模式下由气流产生装置产生的气流也可以设置成仅从进气通道流向风管3。
如图1、图2、图7及图9所示,风管3可移动的连接于主机壳体1的不同位置,其中风管3的不同位置包括能够使吹吸装置100处于吹模式下的第一位置及能够使吹吸装置100处于吸模式下的第二位置。当风管3位于第一位置,进气通道与风管处于连通状态;当风管3位于第二位置,进气通道与风管3处于隔离状态。风管3可操作的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上切换,其中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均是可调节的,风管3可被位移至复数个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处。进一步的,风管3于其内壁凸设有若干导引部34,主机壳体1于其内壁凸设有若干个配接部16,当风管3从上述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导引部34可用于引导配接部16向风管3的内侧延伸,方便风管3与主机壳体1的的装配,且使得风管3与主机壳体1在径向上的配接更稳定。
如图7、图9所示,风管3的内部中空以形成风腔30,用于提供空气流通。当吹吸装置100处于吹模式下,气流从进气通道进入至风腔30内并从第一管口31吹出。当吹吸装置100处于吸模式下,气流从风腔30流入至排尘通道内并从排尘口15向外排出。风管3可以为两截管子组合形成的一个具有完整吹风或者吸风功能的风管,具体的,风管3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风管(未标号)与第二风管(未标号)。第二风管至少部分套接在第一风管内。第一风管相较于第一风扇更靠近轴向前端。第一风管与第二风管可以一体成型固定,当然也可以通过固定元件进行固定连接。当在其他实施例中,风管3也可以有且仅有一个。
如图7、图9、图16和图17所示,吹吸装置100还包括控制马达5旋转方向转换的控制开关10,控制开关10可选择地控制马达5沿顺时针方向或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具体的,吹模式时,控制开关10可操作的控制马达5带动第二风扇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吸模式时,控制开关10可操作的控制马达5至少带动第一风扇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其中,这里的逆时针方向即可理解为第一方向,顺时针方向即可理解为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正好相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控制开关可以设置成手动按钮开关(未图示)。吹吸装置从吹模式的切换到吸模式后(即可理解为风管3从吹模式的第一位置切换到吸模式的第二位置后),操作者可手动按下控制开关10,使得气流产生装置的旋转方向与吹吸装置100相应的工作模式相匹配。然而,这样的设计需两步才能完成吹吸转换,操作比较繁琐。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7、图9、图16~图17所示,吹、吸模式的切换可直接联动相应模式下的气流产生装置的旋转方向发生改变。具体的,当进气通道与风管3切换至隔离状态,能够同时联动第一风扇在吸模式下沿第一方向(逆时针)旋转;当进气通道与风管切换至连通状态,能够同时联动第二风扇在吹模式下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顺时针)旋转。进一步的,吹吸装置100切换至所述吹模式与吸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模式,均可触发控制开关10控制相应的模式下的所述气流产生装置以相应的旋转方向进行转动。具体的,吹吸装置100的吹、吸模式的切换可通过风管3的移动来实现。当风管3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可同时触发控制开关10控制第二风扇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当风管3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可同时触发控制开关10至少控制第一风扇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换句话说,上述风管3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均可触发控制开关10,以实现吹吸切换的同时,由马达5驱动的相应模式下的气流产生装置的旋转方向也跟着一起切换。如此设计,使用者操作起来更简单方便。
由于马达5动力连接第一、第二风扇,因此控制马达5的旋转方向即可以控制第一、第二风扇71,73的转动方向。控制马达5逆时针旋转即能使第一风扇沿第一方向转动,而控制马达5顺时针旋转即能使第二风扇沿第二方向转动。而无论第一、第二风扇向哪个方向旋转,马达5可以仅单向地传递动力。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扇的旋转轴线、马达轴53的轴线及第二风扇的旋转轴线相重合,使得第一风扇、马达5、第二风扇在主机壳体1内沿轴向前后分布。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是,也可以使第一风扇的旋转轴线、马达轴53的轴线及第二风扇的旋转轴线中的至少两个轴线呈一定的角度设置。进一步的,第一风扇与马达轴53之间、第二风扇与马达轴53之间也可以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传动机构可以为齿轮传动机构或联轴器。
具体的,通过风管3的位移来联动控制开关10控制马达5旋转方向的改变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如图16~17所示,风管3的上方形成有凸起部35,凸起部35沿风管3轴向方向形成至少两个挤压部,风管3位移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任意一个,均可同时带动挤压部按压控制开关10,从而实现风管3位移至相应的位置时,能同时带动控制开关10控制马达5旋转方向进行相应的改变。至少两个挤压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挤压部351和第二挤压部352,第一挤压部351包括挤压控制开关10的第一斜面3511,第二挤压部352包括挤压控制开关10的第二斜面3521。第一斜面3511的中心位置与第二斜面3521的中心位置之间的轴向距离小于等于风管3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轴向距离。如此设计,操作简单,只需要一步即可完成风管3位置的切换(吹吸模式切换)及马达5旋转方向的切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一步的,由于吹吸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转速非常高,而突然从转速较高的吹模式切换至转速也较高的吸模式或从转速较高的吸模式切换至转速也较高的吹模式,这对马达5的损害都是极大的,因此为了减少这种损害,本发明提供的吹吸装置100还设有电子保护装置(未图示),该电子保护装置在吹吸模式切换时,可以稍微延长马达5转向切换的时间。具体的,举一例说明,当马达5沿顺时针方向正转时,操作者突然需要切换成沿逆时针方向反转,电子保护装置可以控制马达在一定时间内先降到0,这个时间可以控制在5s,然后再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反转转速升到正常值,这整个切换时间也可以控制在5s。如此设计,保护马达5寿命的同时且不会耽误操作者工作,另一方面,减少操作者误操作而突然进行吹吸切换给马达5寿命带来的损害。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气流产生装置转动方向在不同模式之间的改变也可以不通过改变马达5的旋转方向来实现。具体的,吹吸装置100还包括连接在马达轴53与气流产生装置之间的方向切换机构(未图示)。无论在吹模式下还是吸模式下,马达5始终沿一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在这里,马达仅是作为动力驱动源,提供旋转动力。而气流产生装置在吹吸装置100处于不同模式下所对应的旋转方向,可通过方向切换机构来控制。进一步的,控制开关10可操作的控制方向切换机构进行方向改变。进一步的,风管3移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任意一个,均可触发控制开关10控制方向切换机构进行方向切换。
如图1至图3所示,吹吸装置100包括控制吹吸装置100进行吹吸模式转换的转换机构6。该转换机构6包括可操作的移动风管3的移动机构61,移动机构61使得风管3在上述吹模式下的第一位置(如图1)和上述吸模式下的第二位置(如图2)之间切换。该移动机构61与风管3传动连接,移动机构61能够带动风管3进行轴向运动,使风管3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吹吸装置100包括传动连接移动机构61与风管3的传动机构62,移动机构61在至少两个位置上进行切换,以带动传动机构62联动风管3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其中,该移动机构61为连接在主机壳体1上可相对于主机壳体1进行转动的转柄,该转柄的转动触发传动机构62驱动风管3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传动机构62包括至少一个连杆部621,该连杆部621包括与风管3固定连接的第一端及与转柄枢转连接的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第二端可按照各自的预设轨迹运动。具体的,当转柄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同时拉动连杆部621移动,连杆部621又带动风管3移动,以实现风管3位置的变换。在本实施例中,转柄为U型状,其包括第一握持部611及自第一握持部两端向下延伸且固持于风管3的两个延伸部612。第一握持部611与延伸部612可一体设置,也可分体设置。延伸部612与风管3通过定位销(未标号)等固定元件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连杆部621于其外表面凸设有一止挡部624,该止挡部624可对转柄进行限位,防止转柄从吸模式切换至吹模式时,转柄向前转动的角度超出预设。
如图6、图7、图8、图9及图12所示,第一风扇靠近轴向前端设置,第二风扇靠近轴向后端设置。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分别套设于马达轴53上且位于马达主体51相对的两端,从而使得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可通过同一马达5驱动旋转。在本实施例中,马达轴53包括在轴向上呈阶梯状设置的第一轴531、第二轴533及第三轴535。第一轴531、第二轴533及第三轴535的横截面积在轴向后端至轴向前端的方向上呈逐渐减小的趋势。优选的,第三轴535的外表面设置成扁方形状。
如图7至图10所示,第一风扇为离心风扇71。离心风扇71在吸模式下将外界气流带入排尘通道内。如图10~11所示,离心风扇包括轮盘712、设置在轮盘712中心的轮毂713、设于轮毂713和轮盘712外周围成的环形区域内的多个叶片714。叶片714与轮毂713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固定连接。叶片714沿第一风扇的周向均匀的分布。优选的,叶片的数量为5片,当然也可以是4片、6片、7片、8片、9片等。该等若干个叶片714的螺旋方向均保持一致。叶片714随轮毂713一同旋转。轮毂713上设有与马达轴53的第三轴535配接的连接孔7131,连接孔7131在轴向上是具有一定厚度的通孔,马达轴53沿轴向插入连接孔7131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孔7131的孔内径大于插入连接孔7131内的第三轴535的轴径,换句话说,第三轴535与轮毂713之间为间隙配合。在连接孔7131与插入连接孔7131内的第三轴535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支撑轴承71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承715设有两个,两个支撑轴承715之间还设有垫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得第一风扇可转动的套设于马达轴53,以实现第一风扇可选择的在吹模式或吸模式下进行转动。具体的,离心风扇71在吹模式下不随马达5同步转动,而在吸模式下可跟随马达5同步转动。换句话说,即当吹吸装置100处于吹模式时,马达5带动第二风扇旋转,而第一风扇此时保持不旋转,即马达轴53仅带动第二风扇旋转,马达53相对于离心风扇71只是空转。这样的结果使吹吸装置100在吹模式时,离心风扇71并不会消耗马达5的能量。关于离心风扇7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对于如何实现离心风扇71可选择的转动,下文还会有具体介绍。
本发明提供的吹吸装置100在吸模式下选用离心风扇71驱动产生气流。离心风扇71经由马达5带动旋转时,充满在离心风扇71的叶片714之间的气体在叶片714的推动下,因离心力作用而被甩往叶片外缘,气体的压能和动能增加后,从叶片714外缘流出,叶片714中部则形成负压,从而使气体连续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产生轴向吸力径向吹力。特别是当吹吸装置100处于吸模式下,当离心风扇71周围的壳体部分被树叶等杂物堵塞时,在这种情况下,离心风扇71可以使输出的吸力更大,易于将堵塞的树叶吸出并排出去。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风扇也可以为类似能产生气流的无叶风扇的结构。
如图6和图15所示,第二风扇靠近主机壳体1的进气口14设置。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第二风扇为轴流风扇73。由于轴流风扇73能够产生较高的风速,在没有增加风扇尺寸的前提下,吹风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风扇也可以为离心风扇、混流风扇或轴流风扇中的一种或轴流风扇、离心风扇、混流风扇中至少两种形成的组合。
如图7所示,轴流风扇73在吹模式下将外界气流带入进气通道内,如图15所示,轴流风扇73包括轮毂731和若干围设在轮毂731周向上的叶片732。叶片732可以与轮毂731一体成型,也可以与轮毂固定连接。叶片732沿轮毂731的径向延伸,轮毂731上设有与马达轴53配接的穿孔7313。穿孔7313优先选择扁方的形状,以与马达轴53上的扁方结构配合,从而使轴流风扇73与马达轴53构成无相对旋转。值得注意的是,穿孔7313是具有一定轴向厚度的通孔。叶片732的一端连接在轮毂731的周向表面,该端定义为连接端7321,与该连接端7321相对的另一端为自由端7323。位于连接端7321和自由端7323之间的侧边呈弯曲设置使得整个叶片大致呈卷曲状态。叶片732沿连接端7321与自由端7323的连线方向(即轴流风扇的径向)螺旋设置,使得叶片732整体呈类似螺旋阶梯结构。叶片沿轮毂731的周向均匀的分布。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叶片732的数量为9片。当然也可以是10片、11片、12片、13片、14片等。该若干个叶片732的螺旋方向均保持一致。叶片732随轮毂731一同旋转。
如图7所示,为吹吸装置100处于吹模式下的剖视图。离心风扇71可操作的设置成不旋转,轴流风扇73通过马达5驱动沿第二方向旋转,使得气流从轴向后端吹向轴向前端,具体的,气流从进气口14进入至进气通道内并从风管3的第一管口31吹出。如图9所示,为吹吸装置100处于吸模式下的剖视图。离心风扇71可操作的设置成通过马达5驱动沿第一方向旋转,使得产生的气流从风管3的第一管口31吸入,从主机壳体1的排尘口15向外吹出。值得注意的是,在吸模式下,轴流风扇73可以设置成通过马达5驱动沿第一方向与离心风扇71同步转动。此时轴流风扇73产生的气流可以起到冷却电机5的作用。当然,当离心风扇7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轴流风扇73也可操作的被设置成不转动。
如图7~图9所示,吹吸装置100还包括设于主机壳体1内的内壳体2。其中离心风扇71设置在内壳体2内,轴流风扇73设置在主机壳体1内。上述进气通道形成在内壳体2的外壁与主机壳体1的内壁之间。风管3可选择的与该内壳体2进行对接或脱离,当风管3与内壳体2处于对接状态,进气通道与风管3相互隔离(即不连通),以实现吹吸装置处于吸模式;当风管3与内壳体2处于脱离状态,进气通道与风管3相互连通,以实现吹吸装置100处于吹模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不连通可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完全封堵,由于两个元件之间的配合存在的误差所带来的缝隙也在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风管3与内壳体2处于对接状态时,风管3位于第二位置,此时空气从风管3的第一管口31吸入,即该第二位置使得吹吸装置的工作模式为吸模式;当风管3与内壳体2处于脱离状态,风管3位于第一位置,此时空气从风管3的第一管口31吹出,即该第二位置使得吹吸装置100的工作模式为吹模式。
优选的,内壳体2为蜗壳状,内壳体2设有贯通的第一接口21及第二接口22,上述排尘通道至少部分由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连通形成。在吹模式下,第一接口21与第二管口33连通;在吸模式下,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均与第二管口33连通。离心风扇71设置在第一接口21与第二接口22之间。第一接口21设置为朝向风管3的第一管口31的一端。第二接口22朝向的方向与第一接口21朝向的方向垂直设置。即第二接口22朝向的方向与排尘口15朝向的方向一致。当所述吹吸装置100处于吹模式时,气流从主机壳体1的进气口14吸入并通过进气通道从风管3的第一管口31吹出;当吹吸装置100处于吸模式时,气流及携带的异物从风管3的第一管口31吸入并通过排尘通道从第二接口22吹出。其中离心风扇71收纳在该内壳体2内,通过离心风扇71的转动,利于将第一管口31的气流引入至内壳体2内并从内壳体2的第二接口22吹出。
此处开始介绍如何实现离心风扇71可选择的转动。如图10至14所示,吹吸装置100进一步包括设置在马达5与离心风扇71之间的离合装置716。该离合装置716能够通过马达5可操作的驱动离心风扇71仅在吸模式下转动。离合装置716包括可转动的连接于马达5的离合盘7161及连接在离合盘7161上的至少一个推块7162,推块7162可与离心风扇71配合,以实现马达5带动离合盘7161旋转的同时可通过推块7162带动离心风扇71同步转动。推块7162通过定位销钉7163固定连接于离合盘7161。离合盘7161设有与马达轴53的第三轴535及第二轴533配接的配接部7164。该配接部7164可与离合盘7161一体设置也可为与离合盘7161相配接的分体元件。配接部7164的后端向后抵接于马达轴53的第一轴531,配接部7164的前端向前抵接于支撑轴承715。如此可对离合装置716在轴向上进行限位,实现离合装置716不可轴向移动且可径向转动的设于马达轴53上。配接部7164设有在轴向上贯穿的配接孔7165。优选的,至少部分配接孔7165的内壁设置成扁方形状,正好与马达轴53上的扁方结构配合,从而保证离合装置716与马达轴53构成无相对旋转。离合盘7161的外边缘沿周向上间隔设有若干开孔7166。该等开孔7166优选为等间距排布。离合装置716还包括穿设于相应开孔7166内且沿离合盘7161的径向向外延展的横杆部7160。优选的,该横杆部7160与推块7162为一体设置,横杆部7160的数量与推块7162的数量相同。其中横杆部7160的数量优选为偶数个,且相邻横杆部7160之间形成的角度可为180度或90度或60度。离心风扇71具有两面,第一面朝向风管3的第二管口33,第二面朝向马达5。离心风扇71的第二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7117,凹槽717的内壁形成周向梯度差的台阶部7171。推块7162收容于凹槽7117内且设有可与台阶部7171相抵接的抵接部7167及与抵接部7167相对且靠近离合盘7161中心的避让部7168。该避让部7168为弧形状,其与凹槽7117的内壁间隙设置。通过上述结构,本发明的通过离合装置716实现离心风扇71在吸模式下转动、吹模式下不转动。当用户需要使用吹吸装置100的吹模式时,首先启动马达5并使其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与此同时,离合盘7161由马达5带动沿顺时针同步转动,推块7162伴随离合盘7161顺时针转动,即向推块7162的避让部7168方向转动,此时推块7162与离心风扇71的凹槽717的内壁存在间隙,推块7162不会给离心风扇71推力。因此,在吹模式下,离合装置716与离心风扇71为离的状态,离合装置716不会带动离心风扇71转动。当用户需要使用吹吸装置100的吸模式时,首先启动马达5并使其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离合盘7161由马达5带动沿逆时针方向同步转动,推块7162伴随离合盘716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推块7162的抵接部7167与离心风扇71的凹槽7117内的台阶部7171相抵接。因此推块7162的抵接部7167会给离心风扇71的台阶部7171推力从而带动离心风扇71沿逆时针方向同步转动。如此设计,即可实现在吸模式下,离合装置716与离心风扇71为合的状态,离合装置716能够通过马达5驱动而带动离心风扇71同步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离合装置也可以为单向轴承(未图示),该单向轴承设置在马达5与所述离心风扇71之间,以实现马达5仅在吸模式下能够带动离心风扇71同步旋转。
如图6、图7及图9所示,吹吸装置100包括可位于主机壳体1内部的马达罩18。马达罩18大致呈锥形,其至少部分包覆于内壳体2。马达罩18形成有收容马达5的收容腔。在本实施例中,内壳体2的外周壁与马达罩18的内壁相抵接。而主机壳体1内的进气通道位于马达罩18外。因此马达罩18将马达5与进气通道隔离开。进气通道中的杂质或者水汽不会影响到位于马达罩18内的马达。为了对位于马达罩18内的马达5产生理想的冷却效果,马达罩18的内部还设有冷却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冷却通道与进气通道相对独立设置。如此可以保证两者互不干扰。马达罩18设有分开设置的第一开孔181与第二开孔182。第一开孔181与排尘口15的开口方向相同,第二开孔182与第二管口33的开口方向相同,且第二开孔182的朝向轴流风扇73的方向开设。第一开孔181与第二开孔182连通形成上述冷却马达5的冷却通道。第一开孔181与第二开孔182的数量与形状均可设置的不同。具体的,在吹模式下,由于希望轴流风扇73转动产生的气流大部分甚至全部流入至进气通道并进入风管3内,因此第二开孔182的开孔尺寸相对较小,第二开孔182的数量2~4个左右,极其少部分的气流会顺着第二开孔182流入至马达罩18内。而在吸模式下,马达5带动离心风扇71与轴流风扇73一同旋转,离心风扇旋转产生经过第二管口33并进入至排尘口15用于吸尘的气流,轴流风扇73旋转产生从第二开孔182进入至冷却通道用于冷却马达5的气流。因此第一开孔181的尺寸可设置的相对较大,且第一开孔182优选地设置在马达5的正下方。进一步的,主机壳体1于第一开孔181的下方设有冷却气流口19,冷却气流口19为栅格状,以防止操作者手误入机器内。如图7所示,在吹模式下,马达5冷却的气流流向主要为:空气从马达罩18的第二开孔182进入至马达罩18的内部空间内并带着马达5工作产生的热量从第一开孔181吹出至冷却气流口19。如图9所示,在吸模式下,冷却气流的流向正好与吹模式相反,空气从冷却气流口19进入至马达罩18的第一开孔181并带着马达产生的热量流入至第二开孔182,进一步的从主机壳体1的进气口14流出到外界。
如图4、图5、图6、图7及图9所示,吹吸装置100设有安全护罩9。该安全护罩9可拆卸的连接进气口14。安全护罩9可围绕一转轴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进气口14。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全护罩9也可以采用卡扣方式或者插拔方式固定于进气口14。进一步的,安全护罩9上设有若干网眼状的进气结构,空气可以从进气结构通过进气口14,但是树枝树叶等体积较大的颗粒物无法通过,而被挡在安全护罩9的外面。进气口14的形状大致为椭圆形。在吹模式下,轴流风扇73沿第二方向(即顺时针)转动产生气流。空气从进气口14进入,然后沿着进气移动至风管3的风腔30内并从风管3的第一管口31吹出,如图7中单线箭头所示。因此,在吹吸装置100内部,进气口14与第一管口31之间形成供吹模式下气流吹出的吹风通道。上述进气通道为该吹风通道的一部分,且该进气通道靠近轴向后端设置。而在吸模式下,风管3仍然连接主机壳体1,但连接主机壳体1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风管3向后轴向移动至与内壳体1形成对接,离心风扇71沿第一方向(逆时针)转动产生另一方向移动的气流,空气从风管3的第一管口31吸入并通过排尘通道从第二接口22中吹出,如图9中单线箭头所示。在吸模式下,树叶、树枝、灰尘等异物会随气流一同通过第二管口33进入至内壳体2内,因此,第一管口31与第二接口22之间形成供吸模式下气体流动的吸风通道,上述排尘通道为吸风通道的一部分,其中排尘通道为螺旋型通道。所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吹模式与吸模式气流移动的路径及移动的方向均不相同。
进一步的,第二开口22下方设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可以是一个可拆卸的连接吹吸装置100的附件,用于收集在吸模式下被吸入树叶、树枝等异物。在本实施方式中,收集装置包括收集袋(未图示)及与袋盖20。收集袋与主机壳体1连接,且袋口与内壳体2的第二接口22相连通。袋盖20连接在第二开口22处或连接在排尘口15处,袋盖20的形状与第二接口22或排尘口15的形状基本一致。当吹吸装置100处于吹模式下,袋盖20处于关闭状态,以将第二接口22封堵,当吹吸装置100处于吸模式下,袋盖20处于打开状态,以使得吸进去的树叶、树枝等颗粒物顺畅的流入至收集袋中。
如图1至3所示,吹吸装置100还设有用于握持的手柄4,手柄4大致呈反向C字型。其两端分别连接于主机壳体1上,从而形成握持空间。其中该手柄4可与主机壳体1一体设置,也可与主机壳体1分体设置。在操作吹吸装置100的时候,手柄4位于吹吸装置100的上方。具体的,手柄4位于马达5的上方,如此可以使得手柄4与马达5达到较为理想的重量平衡。优选的,在手柄4上设有启闭吹吸装置100的操作开关41。操作开关41可为推钮结构,也可以设置成柱形钮扣等其他形状,操作开关41可设置在手柄4的上方,当操作者握持手柄4时,操作者的大拇指正好可以触碰开启操作开关41。操作开关41也可位于手柄4内侧,以方便操作者的握持手柄4时即可完成按压操作开关的动作,从而实现快速启动或者关闭机器。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另设操作开关41。直接集成在控制开关10上。具体的,风管3的不同位置进一步包括第三位置。当风管3移动至第三位置时,能够联动控制开关10控制机器停止运行。此时风管3的三个位置、控制开关10及吹吸装置100的状态之间的关系可理解为:当需停止运行吹吸装置时,可将风管3移动至第三位置,此时风管3的移动能够联动控制开关10实现吹吸装置100停止运行;当需要使用吹吸装置的吹风功能时,可将风管从第三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当然,如果此时风管3位于第二位置,即将风管3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同样风管3的移动能够联动控制开关10启动吹吸装置100且吹吸装置100能够处于吹模式下;当需要使用吹吸装置100的吸风功能时,可将风管3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当然,如果此时风管3位于第三位置,即将风管3从第三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同样风管3的移动能够联动控制开关10启动吹吸装置100且吹吸装置100能够处于吸模式下。如此设计,一方面,风管3的移动即实现开启吹吸装置100,且同时控制吹吸装置100处于吹模式或吸模式下,不需要额外设置开启机器的操作开关,结构简单;另一方面,仅通过风管3移动即能一步实现吹、吸风道切换和马达5旋转方向切换,操作简单方便。
如图4~5所示,吹吸装置100还包括安全开关8,用于避免机器误启动,操作者的手误伸入第二接口22内,而导致对操作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安全开关8连接在主机壳体1的下方。安全开关8包括挡块81、与挡块81相配合的开关部82及罩设在挡块81与开关部82外围的开关壳体83。挡块81包括可与袋盖20的一端配合的第一凹槽811及开关部82配合的第二凹槽812。开关部82包括凸设的按压钮821。而当袋盖20处于关闭状态,即袋盖20与第二接口22配合连接,此时,袋盖可将安全开关8的挡块81向上推动,从而触发挡块81挤压按压钮821,使得安全开关8处于启动状态,如此操作者的手指可对操作开关41同步或者稍作延后进行操控,从而实现快速的、安全的启动机器。而当吹吸装置100处于吹模式下,若收集装置的袋盖20未罩设于内壳体2的第二接口22,此时挡块81没有受到袋盖20的推力,挡块81易向袋盖的方向移动,直到开关部的按压钮821收容于第二凹槽812。此时,没有元件按压按压钮821,安全开关8即处于未启动状态,此时操作者即使启动操作开关41,也无法开启机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袋盖优选为块状无孔隙的盖体,当然可以为栅格状的罩体。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手柄4的末端处还设置有电性接口40,电性接口40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未图示),电源线用于配接外部电源提供给吹吸装置100交流动力。此处的外部电源可以是220V的交流电源。在其他实施例中,吹吸装置100还可以通过直流供电,例如吹吸装置可以连接有电池包(未图示),电池包是可插拔式或固定式。并且,电池包的材料优选的是锂电池、镍镉电池等,电池包的电压可以是但不限制于20V、40V、56V。电池包的数量可以是但不限制于1个或2个。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吹吸装置,可选择的在吹模式或者吸模式下工作,该吹吸装置包括:
主机壳体,包括连通外界的进气口和排尘口;
风管,包括连通外界的第一管口及连接所述主机壳体的第二管口;
马达,用于产生旋转动力;
气流产生装置,由所述马达驱动旋转并产生气流,所述气流产生装置包括彼此独立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内配置有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管口连通形成的进气通道以及所述第二管口与所述排尘口连通形成的排尘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排尘通道彼此分开独立设置,所述第一风扇包括在吸模式下将外界气流带入所述排尘通道内的离心风扇;
所述风管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主机壳体的不同位置,所述风管的不同位置包括能够使所述吹吸装置处于吹模式下的第一位置及能够使所述吹吸装置处于吸模式下的第二位置;
当所述风管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风管处于连通状态;当所述风管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风管处于隔离状态,所述排尘通道与所述风管处于连通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扇包括轴流风扇或离心风扇或混流风扇中的至少一种,以在吹模式下将外界气流带入所述进气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通道在与轴向相垂直的方向上至少部分包覆于所述进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分别位于所述马达相对的两端,所述离心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均可由所述马达驱动实现旋转并产生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主机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进气通道形成在所述内壳体的外壁与所述主机壳体的内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扇设置在所述内壳体内,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主机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包括贯通的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在吹模式下,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管口连通;在吸模式下,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均与所述第二管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风管切换至所述隔离状态,能够同时联动所述第一风扇在吸模式下沿第一方向旋转;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风管切换至所述连通状态,能够同时联动所述第二风扇在吹模式下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装置切换至所述吹模式与吸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模式,均可联动相应模式下的气流产生装置的旋转方向发生改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控制所述马达旋转方向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可选择地控制所述马达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装置切换至所述吹模式与吸模式中的任意一个模式,均可触发所述控制开关控制相应的模式下的所述气流产生装置以相应的旋转方向进行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均可触发所述控制开关。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均是可调节的,所述风管可被位移至复数个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处。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可移动的连接于所述主机壳体的不同位置,所述风管的不同位置包括能够使所述吹吸装置处于吹模式下的第一位置及能够使所述吹吸装置处于吸模式下的第二位置,当所述风管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风管与所述内壳体处于脱离状态;当所述风管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风管与所述内壳体处于对接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4任意一项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装置包括连接所述风管与所述主机壳体的的转换机构,所述转换机构可操作的带动所述风管相对于所述主机壳体在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上切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包括可操作的移动所述风管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为可转动设置的转柄,所述转柄与所述风管传动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还包括传动连接所述转柄与所述风管的传动机构,所述转柄的转动触发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风管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连杆部,所述连杆部包括与所述风管固定连接的第一端及与所述转柄枢转连接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按照各自的预设轨迹运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马达与所述离心风扇之间的离合装置,所述离合装置可操作的带动所述离心风扇仅在吸模式下转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包括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马达的离合盘及连接于所述离合盘上的至少一个推块,所述推块可与所述离心风扇配合,以实现所述马达带动所述离合盘旋转的同时可通过所述推块带动所述离心风扇同步旋转。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包括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设置在所述马达与所述离心风扇之间,以实现所述马达仅在吸模式下能够带动所述离心风扇同步旋转。
2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吸装置包括至少部分包覆所述马达的马达罩,所述马达罩设置在所述主机壳体的内部且至少部分包覆所述内壳体。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罩设有与所述排尘口开口方向相同的第一开孔及与所述第二管口开口方向相同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连通形成冷却所述马达的冷却通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吸模式下,所述离心风扇旋转产生经过所述第二管口并进入至所述排尘口用于吸尘的气流,所述第二风扇旋转产生经过所述冷却通道用于冷却马达的气流。
CN201710404455.3A 2017-06-01 2017-06-01 吹吸装置 Active CN1089785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4455.3A CN108978554B (zh) 2017-06-01 2017-06-01 吹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04455.3A CN108978554B (zh) 2017-06-01 2017-06-01 吹吸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8554A CN108978554A (zh) 2018-12-11
CN108978554B true CN108978554B (zh) 2024-03-15

Family

ID=64501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04455.3A Active CN108978554B (zh) 2017-06-01 2017-06-01 吹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78554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87008A (ja) * 1999-12-28 2001-07-10 Nitto Kohki Co Ltd 空気式集塵機
JP2004344596A (ja) * 2003-05-19 2004-12-09 Atsushi Minoura 掃除機用エアー吹き出しノズル付アダプター
CN2892954Y (zh) * 2006-05-22 2007-04-25 李德荣 道路清扫车用吹吸盘
CN200978402Y (zh) * 2006-12-13 2007-11-21 慈溪市贝士达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风管可伸缩式树叶吹吸机
CN101135139A (zh) * 2006-08-30 2008-03-05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机
CN101322625A (zh) * 2007-06-14 2008-12-1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机
CN103300790A (zh) * 2012-03-13 2013-09-18 唐进财 吹吸两用吸尘器及其风扇
CN104631369A (zh) * 2013-11-06 2015-05-20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吹吸机
CN205188882U (zh) * 2015-10-16 2016-04-2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风机
WO2016082799A1 (zh) * 2014-11-28 2016-06-0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装置及装配吹吸装置的方法
CN105696509A (zh) * 2016-03-15 2016-06-22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吹吸机以及吹吸状态切换方法
CN106133329A (zh) * 2014-03-17 2016-11-16 胡斯华纳有限公司 动力设备冷却系统
WO2017045577A1 (zh) * 2015-09-18 2017-03-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风装置
CN106567356A (zh) * 2014-03-10 2017-04-19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87008A (ja) * 1999-12-28 2001-07-10 Nitto Kohki Co Ltd 空気式集塵機
JP2004344596A (ja) * 2003-05-19 2004-12-09 Atsushi Minoura 掃除機用エアー吹き出しノズル付アダプター
CN2892954Y (zh) * 2006-05-22 2007-04-25 李德荣 道路清扫车用吹吸盘
CN101135139A (zh) * 2006-08-30 2008-03-05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机
CN200978402Y (zh) * 2006-12-13 2007-11-21 慈溪市贝士达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风管可伸缩式树叶吹吸机
CN101322625A (zh) * 2007-06-14 2008-12-1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机
CN103300790A (zh) * 2012-03-13 2013-09-18 唐进财 吹吸两用吸尘器及其风扇
CN104631369A (zh) * 2013-11-06 2015-05-20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吹吸机
CN106567356A (zh) * 2014-03-10 2017-04-19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装置
CN106133329A (zh) * 2014-03-17 2016-11-16 胡斯华纳有限公司 动力设备冷却系统
WO2016082799A1 (zh) * 2014-11-28 2016-06-0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装置及装配吹吸装置的方法
CN105648960A (zh) * 2014-11-28 2016-06-08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装置
WO2017045577A1 (zh) * 2015-09-18 2017-03-23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风装置
CN205188882U (zh) * 2015-10-16 2016-04-2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吹吸风机
CN105696509A (zh) * 2016-03-15 2016-06-22 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吹吸机以及吹吸状态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8554A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9541B2 (en) Blow-suction device with operation mode adjustment mechanism
US10398095B2 (en) Blowing-suction device
CN106149603B (zh) 花园吹吸装置
AU2014100157A4 (en) Handheld Blower
WO2019114763A1 (zh) 吹吸机
EP2200494B1 (en) Dual path blower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6161978A1 (zh) 吹吸装置
CA2828569A1 (en) Handheld blower
EP3225741B1 (en) Blower/vacuum apparatus
WO2017211001A1 (zh) 一种吹吸机
CN108978554B (zh) 吹吸装置
WO2017211002A1 (zh) 一种便携式吹吸机
CN215789653U (zh) 动力工具
CN212838484U (zh) 一种风动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