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6445A - 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6445A
CN108966445A CN201810511208.8A CN201810511208A CN108966445A CN 108966445 A CN108966445 A CN 108966445A CN 201810511208 A CN201810511208 A CN 201810511208A CN 108966445 A CN108966445 A CN 108966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intelligent
light
bulbs
brightness reg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12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卫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ngdu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ngdu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ngdu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ngdu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112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664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66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644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brightness or colour temperature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7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by remote contro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应用于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智能灯泡、光线传感器以及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包括: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并在检测到与所述智能终端已建立通讯连接时,将所述光线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并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灯泡,以供所述智能灯泡基于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进行亮度调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亮度调节系统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实现了方便准确的对智能灯泡的亮度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灯泡是每家每户都需要使用的日常必备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灯泡很多时候并不能为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人们对灯泡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更加需要将智能化植入灯泡中,以得到智能灯泡,进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灯泡,且在一定程度上均存在有自动亮度调节功能,但是通常是利用机械开关进行亮度的调节,需要使用者近距离的靠近机械开关才可以进行调节,使得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便性,而且机械手动的进行调节,使得调节的准确性并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如何准确以及方便的对智能灯泡的亮度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应用于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系统,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并在检测到与所述智能终端已建立通讯连接时,将所述光线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
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并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光线传感器;
所述光线传感器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灯泡,以供所述智能灯泡基于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进行亮度调节。
可选地,所述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并在检测到与所述智能终端已建立通讯连接时,将所述光线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光线传感器获取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参数,并将所述当前亮度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以确定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值。
可选地,所述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并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光线传感器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所述光线参数时,获取预设的光线亮度对应关系列表,以确定所述光线参数对应的光线亮度值;
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光线亮度值与所述当前亮度值进行对比,并基于所得到相应的对比结果确定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
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光线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光线亮度值与所述当前亮度值进行对比,并基于所得到相应的对比结果确定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的步骤包括:
当确定所述光线亮度值时,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光线亮度值与所述当前亮度值进行大小比较;
若所述光线亮度值大于所述当前亮度值,则得到控制所述智能灯泡降低亮度值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
若所述光线亮度值等于所述当前亮度值,则得到控制所述智能灯泡保持亮度值不变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
若所述光线亮度值小于所述当前亮度值,则得到控制所述智能灯泡提高亮度值的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
可选地,所述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并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光线传感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时,重新发送所述光线参数至所述智能终端;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时,将所述光线参数视为无效参数,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可选地,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并未与所述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时,所述光线传感器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智能灯泡进行亮度调节,以得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
所述光线传感器将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灯泡,以供所述智能灯泡基于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进行亮度调节。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并未与所述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时,所述光线传感器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智能灯泡进行亮度调节,以得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并未与所述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时,获取预设的亮度调节参数列表,以确定所述光线参数对应的光线亮度值;
所述光线传感器将所述光线亮度值与所述当前亮度值进行大小对比,以得到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
可选地,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变化值,并将所述当前亮度变化值与预设阈值进行大小比较;
当所述当前亮度变化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智能灯泡将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所接收到的第三亮度调节指令视为无效指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系统,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系统包括:智能灯泡、光线传感器、智能终端以及亮度调节程序,所述亮度调节程序被光线传感器以及智能终端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亮度调节程序,所述亮度调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当光线传感器采集到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时,将所采集到的光线参数发送至已建立通讯连接的智能终端,然后智能终端根据光线参数确定当前所需要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进而将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光线传感器,最后光线传感器将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智能灯泡,以使得智能灯泡根据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进行利亮度调节。实现了在智能灯泡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光线传感器进行当前环境的亮度采集,利用智能终端进行亮度调节判断,进而方便用户准确的根据当前环境因素对智能灯泡的亮度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2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装置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当然,还可以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亮度调节程序。
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亮度调节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并在检测到与所述智能终端已建立通讯连接时,将所述光线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
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并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光线传感器;
所述光线传感器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灯泡,以供所述智能灯泡基于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进行亮度调节。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亮度调节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光线传感器获取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参数,并将所述当前亮度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以确定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值。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亮度调节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所述光线参数时,获取预设的光线亮度对应关系列表,以确定所述光线参数对应的光线亮度值;
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光线亮度值与所述当前亮度值进行对比,并基于所得到相应的对比结果确定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
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光线传感器。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亮度调节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确定所述光线亮度值时,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光线亮度值与所述当前亮度值进行大小比较;
若所述光线亮度值大于所述当前亮度值,则得到控制所述智能灯泡降低亮度值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
若所述光线亮度值等于所述当前亮度值,则得到控制所述智能灯泡保持亮度值不变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
若所述光线亮度值小于所述当前亮度值,则得到控制所述智能灯泡提高亮度值的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亮度调节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时,重新发送所述光线参数至所述智能终端;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时,将所述光线参数视为无效参数,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亮度调节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并未与所述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时,所述光线传感器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智能灯泡进行亮度调节,以得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
所述光线传感器将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灯泡,以供所述智能灯泡基于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进行亮度调节。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亮度调节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并未与所述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时,获取预设的亮度调节参数列表,以确定所述光线参数对应的光线亮度值;
所述光线传感器将所述光线亮度值与所述当前亮度值进行大小对比,以得到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亮度调节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变化值,并将所述当前亮度变化值与预设阈值进行大小比较;
当所述当前亮度变化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智能灯泡将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所接收到的第三亮度调节指令视为无效指令。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应用于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智能灯泡、光线传感器以及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S10,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并在检测到与所述智能终端已建立通讯连接时,将所述光线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
本实施例中,光线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并且在采集当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时,检测光线传感器是否与智能终端建立了通讯连接,在确定光线传感器与智能终端建立了通讯连接时,将所采集到的光线参数发送至智能终端。
具体地,在智能灯泡的使用工作过程中,光线传感器可以周期性的进行周围环境状态的采集,也就是对周围光线环境的获取,其中,周期性的时间间隔的设置长短不限,进而可以根据当前所处的环境的状态实现对智能灯泡的亮度进行调节。光线传感器的设置位置不限,但是具体地设置位置不应受到智能灯泡自身的亮度的影响,可以是与智能灯泡的出光出分开设置的,并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将智能灯泡与光线传感器进行通讯连接。在光线传感器采集到的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时,若当前光线传感器与智能终端之间建立了通讯连接,那么此时光线传感器将所采集到的光线参数发送至智能终端,以使得智能终端对光线参数进行分析处理来确定对应的调节量。
进一步地,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还与当前的时间信息有一定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不同季节对智能灯泡的亮度需求有所不同,比如春夏秋冬;不同时刻对智能灯泡的亮度需求特有所不同,比如早中晚。
在本实施例中,与光线传感器建立通讯连接的智能终端上可以安装有相关联的APP(应用程序),用户通过APP与目标智能灯泡的光线传感器进行连接,由于在智能灯泡可以与光线传感器进行关联绑定,使得用户在利用APP与智能灯泡进行连接时,即可实现与光线传感器的通讯连接,进而在光线传感器在采集到光线参数时可以及时的发送至智能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光线传感器是由两个组件即投光器及受光器所组成,在进行光线感应时是利用投光器将光线由透镜将之聚焦,经传输而至受光器之透镜,再至接收感应器,接收感应器将收到之光线讯号转变成电信号。在本实施例中,光线传感器至少还包括有通讯模块和处理器,用于对所采集到的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进行处理,在光线传感器采集到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时,首先将光信息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将转化得到的电信号传输至智能终端,以使得智能终端对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实现根据当前环境对智能灯泡的亮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步骤S10之后还包括:
步骤a,所述光线传感器获取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参数,并将所述当前亮度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以确定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值。
具体地,需要确定是否需要对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进行调节时,除了获取智能灯泡所处环境的当前光线参数,还需要获取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参数,然后将所获取的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参数发送至智能终端,以使得智能终端根据亮度信息列表确定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参数所对应的当前亮度值。进而智能终端在接收到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以及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参数时,可以进行是否需要进行亮度调节的判断。需要说明的是,亮度信息列表的设置基于智能灯泡的实际亮度信息进行设置,可通过实验进行检测设置。
步骤S20,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并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光线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根据光线传感器所采集到的光线参数,确定当前环境所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进而将所确定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光线传感器。
具体地,在智能终端接收到光线传感器所发送的光线参数时,同时还获取到了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参数,通过将光线参数与当前亮度参数进行对比,确定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状态是否适合于当前的环境状态,也就是确定是否需要对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进行调整,然后将得到的亮度调节指令发送给光线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在智能终端获取了光线参数以及当前亮度参数时,通过相应的计算查考,确定光线参数以及当前亮度参数分别对应的光线亮度值以及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值,当光线亮度值与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值一致时,所得到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为保持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值不变;当光线亮度值大于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值时,得到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为降低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值;当光线亮度值小于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值时,得到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为增强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值。
步骤S30,所述光线传感器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灯泡,以供所述智能灯泡基于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进行亮度调节。
本实施例中,当光线传感器接收到智能终端所发送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时,将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智能灯泡,进而使得室内灯泡可以根据光线传感器所发送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进行自身亮度的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当光线传感器采集到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时,将所采集到的光线参数发送至已建立通讯连接的智能终端,然后智能终端根据光线参数确定当前所需要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进而将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光线传感器,最后光线传感器将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智能灯泡,以使得智能灯泡根据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进行利亮度调节。实现了在智能灯泡的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光线传感器进行当前环境的亮度采集,然后利用与光线传感器建立通讯连接的智能终端进行亮度调节的判断,进而方便用户准确的根据当前环境因素对智能灯泡的亮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3为图2中步骤S2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具体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01,当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所述光线参数时,获取预设的光线亮度对应关系列表,以确定所述光线参数对应的光线亮度值;
步骤S202,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光线亮度值与所述当前亮度值进行对比,并基于所得到相应的对比结果确定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
步骤S203,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光线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当智能终端接收到光线传感器所发送的光线参数时,首先获取预设的光线亮度对应关系列表,进而通过在光线亮度对应关系列表中进行查询,以确定光线参数所对应的光线亮度值,然后将查询得到的光线亮度值与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值进行对比,以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最后智能终端将所确定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光线传感器。
具体地,智能灯泡的当前环境状态,相较于智能灯泡而言,光线或者说光亮强度是对智能灯泡的使用有所影响的外界因素,具体地光线参数可以是光线的强度情况,在智能终端中预先设置有光线强度与亮度相对应的光线亮度对应关系列表,也就是不同的光线参数在此对应关系列表中均可查询到对应的亮度值,其中光线亮度对应关系列表的设置具体可通过实验的方式得到,主要是依据光线强度与智能灯泡的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设置。
在智能终端将光线亮度值与当前亮度值进行对比时,具体是将两者进行大小的比较,不同的大小比较结果对应着不同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其中,若光线亮度值大于当前亮度值,则得到控制智能灯泡降低亮度值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若光线亮度值等于当前亮度值,则得到控制智能灯泡保持亮度值不变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若光线亮度值小于当前亮度值,则得到控制智能灯泡提高亮度值的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最后在得到了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时,将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光线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在判断智能灯泡当前是否需要进行亮度调节的同时,还需要确定进行调节时的亮度调节量,也就是需要调节的亮度变化量。在智能灯泡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单纯的亮度降低或者亮度增强的控制指令并不一定能够满足真实的亮度调节,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将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至更加适合当前环境的亮度值。进而在智能终端将光线亮度值与当前亮度值进行大小比较时,还可以适当的进行两者的差值计算,此时智能终端通过预设的亮度调节量关系列表确定当前所需要进行亮度调节的具体调节量。需要说明的是,亮度调节量关系列表的设置方式以及设置依据不限,可以是通过实验测试不同的差值(光线亮度值与当前亮度值的差值)与不同的调节量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地,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步骤S40,当所述光线传感器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时,重新发送所述光线参数至所述智能终端;
步骤S50,当所述光线传感器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时,将所述光线参数视为无效参数,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本实施例中,当光线传感器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智能终端发送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时,重新将所获取的光线参数发送至智能终端,以提示智能终端进行相应的处理,当光线传感器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智能终端所发送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且重新发送了光线参数时,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智能终端发送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则光线传感器将当前所采集的光线参数视为无效参数。
具体地,在智能灯泡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在通过智能终端控制调节智能灯泡的亮度时,并不一定能够及时对其进行反馈响应,也就是存在智能终端接收到了光线传感器所采集的光线参数,但是在智能终端对数据进行处理完成时,使用者并未及时的将处理结果发送至光线传感器,也就是的光线传感器并不能控制智能灯泡进行亮度的调节。在本实施例中,在光线传感器将光线参数发送至智能终端后,当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智能终端反馈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时,光线传感器将所采集的光线参数再次发送至智能终端,其中在将参数信息发送至智能终端时,在智能终端设备上有相应的提示以告知使用者,由于智能终端对数据处理的速度极快,因此第一预设时长可以设置为一个较短的时间长度,比如可设置为30秒,也就是在光线传感器将光线参数发送至智能终端之后,若在30秒的时间内,光线传感器没有接收到智能终端反馈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则光线传感器再次将光线参数发送至智能终端,以提示智能终端的使用者进行第一亮度调节指令的发送。在整个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的生成以及获取的过程中,当光线传感器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智能终端发送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时,将所采集到的光线参数视为无效参数,其中,第二预设时长设置为一个比第一预设时长要长的时间,光线传感器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可以多次的进行光线参数的重新发送,若第一预设时长为t1,第二预设时长为t2,可以设置t2=3*t1,也就是在第二预设时长t2内,光线传感器可以向智能终端重新发送光线参数的次数为3次,当仍然没有接收到智能终端所反馈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时,说明智能终端的连接为一个无意操作,则光线传感器将所采集的光线参数视为无效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当智能终端处理无意主动与智能灯泡(光线传感器)建立通讯连接时,光线传感器在不同的采集周期所采集到的光线参数均会发送至智能终端,进而,可以对光线传感器进行设置,当光线传感器连续两次均将所采集到的光线参数设置为无效参数时,主动断开与智能终端的通讯连接,进而光线传感器可自行进行亮度的调节控制。
本实施例中,设置一定的反馈响应时间,在光线传感器与智能终端处理通讯连接的状态下,光线传感器若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智能终端所反馈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则将所采集的光线参数视为无效参数,有效的避免了因使用者的误操作而使得智能终端与智能灯泡(光线传感器)建立通讯连接,而影响智能灯泡亮度的自动调节。
进一步地,参照图5,图5位本发明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还包括:
步骤S60,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并未与所述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时,所述光线传感器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智能灯泡进行亮度调节,以得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
步骤S70,所述光线传感器将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灯泡,以供所述智能灯泡基于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进行亮度调节。
本实施例中,在光线传感器采集到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时,若光线传感器检测到与并未与相应的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则光线传感器将直接根据所采集到的光线参数对智能灯泡是否需要进行亮度调节进行判断,进而得到对应的第二亮度调节指令,最后将第二亮度调节指令发送给智能灯泡,以使得智能灯泡根据第二亮度调节指令进行亮度的调节。
具体地,在光线传感器并未与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时,对于所有数据的处理均在光线传感器上进行,也就是光线传感器在对当前的环境状态信息进行采集时,当采集到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时,直接获取预设设置的亮度调节参数列表,以确定当前的光线参数所对应的光线亮度值,在光线传感器获取了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参数时,光线传感器确定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值,然后根据光线亮度值与当前亮度值,确定是否需要对智能灯泡的亮度进行调节,进而得到对应的第二亮度调节指令,其中具体地判断确定方式为:若光线亮度值大于当前亮度值,则得到的第二亮度调节指令为降低智能灯泡的亮度;若光线亮度值小于当前亮度值,则得到的第二亮度调节指令为增强智能灯泡的亮度。当确定了当前环境状态对应的调节指令(也就是第二亮度调节指令)时,光线传感器是将所得到的第二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智能灯泡,以使得智能灯泡可以进行对应的亮度调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第二亮度调节指令”与前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都是控制智能灯泡进行亮度调节的指令,前缀“第一”和“第二”仅仅适用于区域两种不同形态下而得到的亮度调节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光线传感器并未与相应的智能终端建立一定的通讯连接,光线传感器可以自行对智能灯泡的亮度进行判断、确认以及调节,由于为了保证光线传感器的运行正常,因此在光线传感器上的负载运行量不能过大,因此当光线传感器并未连接着智能终端时,对应的调节可选为进行相对调节法,还可以是区域调节法。
其中,相对调节法为:光线亮度值比当前亮度值大多少,智能灯泡的亮度降低多少;光线亮度值比当前亮度值小多少,智能灯泡的亮度增加多少。即,若光线亮度值为A,当前亮度值为B,|A-B|=C,若A>B,即光线亮度值大于当前亮度值,则降低智能灯泡的亮度,此时对应的亮度降低值为|B-C(默认B>C);若A<B,即光线亮度值小于当前亮度值,则增强智能灯泡的亮度,此时对应的亮度降低值为|B-C|。
区域调节法为设置不同的亮度等级,而不同的亮度等级对应着智能灯泡的不同亮度值,具体可设置为:强、较强、适中、较弱、弱,通过检测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若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对应的亮度等级为强,那么此时需要将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至等级强所对应的亮度值,显然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的等级为强时,需要降低智能灯泡的亮度值,也就是此时对应的智能灯泡的亮度应该降低,同样,当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为其他的等级时,也对应着不同的亮度调节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调节方式,不仅仅适用于光线传感器并未与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的情况,当光线传感器与智能终端建立了通讯连接时,智能终端端同样可以按照本实施例所提及的方式(相对调节法以及区域调节法)进行判断确认。
本实施例中,在光线传感器并未与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时,光线传感器自行对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进行简单的控制调节处理,使得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更加智能化,能更好的适应用户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参照图6,图6为本发明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80,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变化值,并将所述当前亮度变化值与预设阈值进行大小比较;
步骤S90,当所述当前亮度变化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智能灯泡将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所接收到的第三亮度调节指令视为无效指令。
本实施例中,当光线传感器检测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发生变化时,获取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变化值,并将当前亮度值与预设阈值进行大小比较,进而根据所得到的比较结果控制智能灯泡进行响应,其中,当当前亮度变化值大于预设阈值时,智能灯泡将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所接收到的第三亮度调节指令视为无效指令。
具体地,在智能灯泡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使用者需要自行调节亮度的时候,而此时使用者进行亮度调节之后,可能在进行检测时发现当前亮度并不适合当前的环境,进而可能自行进行亮度的调节,但是此时的亮度是使用者手动调节确定的,因此此时不应该考虑是否适合当前的环境。当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变化值大于预设的最大变化值时,默认使用者是自己主动进行的亮度调节,此时智能灯泡在第三预设时长内不应该自动控制智能灯泡进行亮度调节,进而智能灯泡将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所接收到的第三亮度调节指令视为无效指令。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预设时长可以是默认设置好的,比如1小时,还可以是使用者在进行亮度调节时时进行设置的。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对智能灯泡的亮度进行主动调节时,可以是通过相应的机械调节开关,还可以是通过智能终端进行调节。也就是在使用者对智能灯泡的亮度进行主动调节时,光线传感器可以与智能终端建立连接,也可以没有连接相应的智能终端,无论哪一种情况,均可通过机械调节开关进行调节,当光线传感器与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时,还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进行调节。需要说明的是,当使用了智能终端进行调节时,可以设定不同的阈值,具体可以依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或者厂商的出厂设置进行设置。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第三亮度调节指令”与前述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第二亮度调节指令”仅仅是对不同形态下的亮度调节指令的区分,没有其他任何的限制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光线传感器将所采集到的光线参数发送至已建立通讯连接的智能终端上,然后智能终端根据光线参数确定当前所需要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进而将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光线传感器,最后光线传感器将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智能灯泡,以使得智能灯泡根据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进行利亮度调节。实现了在智能灯泡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光线传感器进行当前环境的亮度采集,利用智能终端进行亮度调节判断,进而方便用户准确的根据当前环境因素对智能灯泡的亮度进行调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对智能灯泡的远程控制调节。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亮度调节程序,所述亮度调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所述的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亮度调节程序被执行时所实现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各个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应用于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智能灯泡、光线传感器以及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并在检测到与所述智能终端已建立通讯连接时,将所述光线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
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并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光线传感器;
所述光线传感器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灯泡,以供所述智能灯泡基于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进行亮度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光线传感器采集当前环境的光线参数,并在检测到与所述智能终端已建立通讯连接时,将所述光线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光线传感器获取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参数,并将所述当前亮度参数发送至所述智能终端,以确定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并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光线传感器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所述光线参数时,获取预设的光线亮度对应关系列表,以确定所述光线参数对应的光线亮度值;
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光线亮度值与所述当前亮度值进行对比,并基于所得到相应的对比结果确定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
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光线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光线亮度值与所述当前亮度值进行对比,并基于所得到相应的对比结果确定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的步骤包括:
当确定所述光线亮度值时,所述智能终端将所述光线亮度值与所述当前亮度值进行大小比较;
若所述光线亮度值大于所述当前亮度值,则得到控制所述智能灯泡降低亮度值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
若所述光线亮度值等于所述当前亮度值,则得到控制所述智能灯泡保持亮度值不变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
若所述光线亮度值小于所述当前亮度值,则得到控制所述智能灯泡提高亮度值的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智能终端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得到对应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并将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光线传感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时,重新发送所述光线参数至所述智能终端;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指令时,将所述光线参数视为无效参数,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并未与所述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时,所述光线传感器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智能灯泡进行亮度调节,以得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
所述光线传感器将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发送至所述智能灯泡,以供所述智能灯泡基于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进行亮度调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并未与所述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时,所述光线传感器根据所述光线参数判断是否需要对所述智能灯泡进行亮度调节,以得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并未与所述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时,获取预设的亮度调节参数列表,以确定所述光线参数对应的光线亮度值;
所述光线传感器将所述光线亮度值与所述当前亮度值进行大小对比,以得到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指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光线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智能灯泡的当前亮度变化值,并将所述当前亮度变化值与预设阈值进行大小比较;
当所述当前亮度变化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所述智能灯泡将在第三预设时长内所接收到的第三亮度调节指令视为无效指令。
9.一种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系统包括:智能灯泡、光线传感器、智能终端以及亮度调节程序,所述亮度调节程序被光线传感器以及智能终端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亮度调节程序,所述亮度调节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的步骤。
CN201810511208.8A 2018-05-24 2018-05-24 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089664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1208.8A CN108966445A (zh) 2018-05-24 2018-05-24 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1208.8A CN108966445A (zh) 2018-05-24 2018-05-24 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6445A true CN108966445A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92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1208.8A Withdrawn CN108966445A (zh) 2018-05-24 2018-05-24 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664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50246B (zh) 一种移动终端调节灯光亮度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5137774B (zh) 一种智能家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185310B (zh) 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
EP3121706A1 (e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system for working mode of mobile device
CN104168371A (zh) 一种移动终端背光亮度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KR20170105057A (ko) 조명 컨트롤 시스템 및 컨트롤 방법
CN103929542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拍照方法和装置
CN105208223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模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327194A (zh) 浏览器皮肤亮度的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831388A (zh) 智能调试亮度的方法、广告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658926B (zh) 灯具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3200313A (zh) 手持设备于正常模式与特定模式间转换的方法及手持设备
CN103982985A (zh) 空调器运行参数调节方法和系统
CN111163305A (zh) 屏幕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13538A (zh) 台灯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台灯和台灯控制器
CN105554981B (zh) 台灯调节方法和装置
KR102549407B1 (ko) 전자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56898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895057A (zh)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5845090B (zh) 一种背光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4165436A (zh) 空调器运行参数调整方法和系统
CN105020849B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6181752A (ja)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CN207394480U (zh) 智能灯具及基于智能灯具的用户状态提醒系统
CN108966445A (zh) 智能灯泡的亮度调节方法、系统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