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5511A - 一种显示模组、终端设备及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终端设备及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5511A
CN108965511A CN201810668676.6A CN201810668676A CN108965511A CN 108965511 A CN108965511 A CN 108965511A CN 201810668676 A CN201810668676 A CN 201810668676A CN 108965511 A CN108965511 A CN 108965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ft
film transistor
thin film
area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686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乐
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686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655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65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55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异形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终端设备及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所述异形屏包括:可发光的显示区域,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左侧边缘和/或右侧边缘的凹槽,通过本申请可以解决目前的屏幕形状会限制屏幕尺寸的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屏。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终端设备及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异形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终端设备及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等终端设备上均设有显示屏,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屏实现人机交互。目前的显示屏均为规则的矩形屏幕,在终端设备的正面,矩形屏幕以外的区域设置一些功能模块,例如摄像头、扬声器等。
目前,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厂商追求大屏手机或全面屏手机,在机身相同的情况下,手机正面的矩形屏幕和设置的功能模块,就会限制屏幕的尺寸,或无法实现全面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终端设备及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以解决目前的屏幕形状会限制屏幕尺寸、且无法实现全面屏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可发光的显示区域,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左侧边缘和/或右侧边缘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或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线路基板;
所述线路基板的形状与所述显示区域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线路基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开关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
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左侧边缘的中间部分和/或所述屏幕的右侧边缘的中间部分;
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中,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纵向上方对应设置一条扫描线,且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向上引出连接对应的扫描线;
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中,每列薄膜晶体管的横向左方对应设置一条数据线,且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向左引出连接对应的数据线;
所述线路基板包括:位于所述凹槽的纵向上方的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凹槽的纵向下方的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线路基板中除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以外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数据线为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三区域的数据线为第二数据线;
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同一列的第一数据线,绕过所述凹槽在第三区域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分别分布有N列薄膜晶体管,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在所述第三区域中,与所述凹槽横向相邻的N列薄膜晶体管的横向左方还分别对应设置第三数据线,所述第三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在第三区域无连接;
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同一列的第一数据线依次通过第三区域中的N条第三数据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可发光的显示区域,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左侧边缘的中间部分和/或右侧边缘的中间部分的凹槽;所述显示屏幕还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的形状相同的线路基板,所述线路基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所述布线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线路基板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坐标,并将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坐标均作为布线终点位置;
获取预设的布线规则和每个薄膜晶体管对应的至少两个布线起点位置;
基于所述预设的布线规则、所述布线起点位置和所述布线终点位置,在所述线路基板上生成所述显示模组的线路布局。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的布线规则包括:
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中,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第一个布线起点位置相同;
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中,每列薄膜晶体管的第二个布线起点位置相同;
具有相同的第一个布线起点位置的薄膜晶体管的线路允许重合;
具有相同的第二个布线起点位置的薄膜晶体管的线路允许重合。
进一步的,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第一个布线起点位置位于该排薄膜晶体管的左上方;
每列薄膜晶体管的第二个布线起点位置位于该列薄膜晶体管的左下方;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预设的布线规则、所述布线起点位置和所述布线终点位置,在与所述屏幕的形状相同的线路基板上生成所述显示模组的线路布局包括:
将所述线路基板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凹槽的纵向上方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凹槽的纵向下方的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线路基板中除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以外的区域;
从所述第一布线起点位置开始,在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纵向上方生成一条扫描线,将该排薄膜晶体管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布线终点位置向上引出连接对应的扫描线;
在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从所述第二布线起点位置开始,在每列薄膜晶体管的横向左方生成一条数据线,将该列薄膜晶体管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布线终点位置向左引出连接对应的数据线;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在每列薄膜晶体管的横向左方生成一条数据线,将该列薄膜晶体管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布线终点位置向左引出连接对应的数据线,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数据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数据线的延长线上;
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同一列的数据线,绕过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三区域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可发光的显示区域,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左侧边缘和/或右侧边缘的凹槽,本申请实施例设计一种异形的显示模组,通过将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异形显示模组的凹槽中,从而全面屏。
由于异形的显示模组中,异形区域会限制布线,所以,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异形显示模组的布线方式,以合理利用布线区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线路布设示意图;
图3是图2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线路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布线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中:1、显示区域;2、凹槽;3、薄膜晶体管;4、第一区域;5、第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可发光的显示区域1,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1的左侧边缘和/或右侧边缘的凹槽2。
图中所示的为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1的右侧边缘的凹槽2,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设置在左侧,可以位于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的纵向上部、纵向下部、或者纵向中部。在此不再通过图示一一举例。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2的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或弧形。在实际应用中,凹槽的形状并不限制,还可以是上述列举的其它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组中还可以包括:线路基板,所述线路基板的形状与所述显示区域1的形状相同,可以比所述显示区域1略小或略大,还可以与所述显示区域1的大小完全相同。
进一步的,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对应的线路基板的线路布设示意图图,为了示出内部的线路连接,仅示出了线路基板的部分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线路基板用于描述布线方式,并不用于限制线路基板的形状。
如图所示,所述线路基板的形状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形状一致,所述线路基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3;且所述凹槽2位于所述显示区域1的左侧边缘的中间部分和/或所述屏幕的右侧边缘的中间部分;
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3中,每排薄膜晶体管3的纵向上方对应设置一条扫描线,且每个薄膜晶体管3的栅极向上引出连接对应的扫描线;
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3中,每列薄膜晶体管3的横向左方对应设置一条数据线,且每个薄膜晶体管3的源极向左引出连接对应的数据线;
所述线路基板包括:位于所述凹槽2的纵向上方的第一区域4、位于所述凹槽2的纵向下方的第二区域5、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线路基板中除所述第一区域4和所述第二区域5以外的区域,所述第一区4域和所述第二区域5中的数据线为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三区域的数据线为第二数据线;
所述第一区域4和所述第二区域5中位于同一列的第一数据线,绕过所述凹槽2在第三区域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扫描线可以设置在每排薄膜晶体管3的纵向上方,也可以在纵向下方;所述数据线可以设置在所述每列薄膜晶体管3的横向左方,也可以设置在横向右方,在此不做限制;
第一区域4和第二区域5中间凹槽2的存在,导致所述第一区域4的数据线和第二区域5的数据线需要绕过所述凹槽2在所述第三区域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请参见图3,图3为图2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线路的局部示意图,所述第一区域4和所述第二区域5中分别分布有N列薄膜晶体管,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在所述第三区域中,与所述凹槽2横向相邻的N列薄膜晶体管3的横向左方还分别对应设置第三数据线,所述第三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在第三区域无连接;
在所述第一区域4和所述第二区域5中位于同一列的第一数据线依次通过第三区域中的N条第三数据线连接。
图3所示的N为3,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不限于3列,N的具体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图3所示,在所述第三区域中,与所述凹槽2横向相邻的3列薄膜晶体管3的横向左方(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为横向右方)还分别对应设置第三数据线,所述第三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在第三区域无连接;在所述第一区域4和所述第二区域5中位于同一列的第一数据线依次通过第三区域中的N条第三数据线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可以应用于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上述各个显示模组的实施例;当然,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包括其它各层,例如,滤光片、液晶分子层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上述各个显示模组的实施例或各个显示屏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为异形终端设备,也可以为规则的终端设备,若所述终端设备为异形终端设备,则与所述显示模组对应的玻璃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形状相同,若所述终端设备为规则的终端设备则与所述显示模组对应的玻璃盖板与所述显示模组的形状不相同,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形状相同。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方法是在下述显示模组的基础上的布线方法,所述显示模组可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可发光的显示区域1,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1的左侧边缘的中间部分和/或右侧边缘的中间部分的凹槽2;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1的形状相同的线路基板,所述线路基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3,所述布线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获取所述线路基板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坐标,并将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坐标均作为布线终点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晶体管的坐标可以认为是所述薄膜晶体管所在的行和列,例如坐标(x,y)表示位于第x行、位于第y列的薄膜晶体管。当然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在所述线路基板上设置坐标原点,获得薄膜晶体管在所述线路基板上的坐标。还可以是获取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的坐标和源极的坐标。将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坐标均作为布线终点位置,可以认为是将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的坐标和源极的坐标作为薄膜晶体管的坐标。
步骤S402,获取预设的布线规则和每个薄膜晶体管对应的至少两个布线起点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布线规则包括:
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中,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第一个布线起点位置相同;
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中,每列薄膜晶体管的第二个布线起点位置相同;
具有相同的第一个布线起点位置的薄膜晶体管的线路允许重合;
具有相同的第二个布线起点位置的薄膜晶体管的线路允许重合。
当然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增加其它布线规则,例如,总布线的线路最短等。
作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还需要设置:
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第一个布线起点位置位于该排薄膜晶体管的左上方;
每列薄膜晶体管的第二个布线起点位置位于该列薄膜晶体管的左下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线路基板上还需要设置布线起点位置,每个薄膜晶体管都需要引出数据线和扫描线,每个薄膜晶体管对应的源极和栅极引出分别连接数据线和扫描线,因此,每个薄膜晶体管都存在两个布线起点位置(数据线起点位置和扫描线起点位置)和两个布线终点位置(源极和栅极)。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第一个布线起点位置(扫描线起点位置)可以重合,每列薄膜晶体管的第二个布线起点位置(数据线起点位置)可以重合。
步骤S403,基于所述预设的布线规则、所述布线起点位置和所述布线终点位置,在所述线路基板上生成所述显示模组的线路布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预设的布线规则、所述布线起点位置和所述布线终点位置,在与所述屏幕的形状相同的线路基板上生成所述显示模组的线路布局包括:
将所述线路基板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凹槽的纵向上方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凹槽的纵向下方的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线路基板中除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以外的区域;
从所述第一布线起点位置开始,在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纵向上方生成一条扫描线,将该排薄膜晶体管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布线终点位置向上引出连接对应的扫描线;
在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从所述第二布线起点位置开始,在每列薄膜晶体管的横向左方生成一条数据线,将该列薄膜晶体管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布线终点位置向左引出连接对应的数据线;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在每列薄膜晶体管的横向左方生成一条数据线,将该列薄膜晶体管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布线终点位置向左引出连接对应的数据线,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数据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数据线的延长线上;
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同一列的数据线,绕过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三区域相连。
作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分别分布有N列薄膜晶体管,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所述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同一列的数据线,绕过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三区域相连包括:
在所述第三区域中,与所述凹槽横向相邻的N列薄膜晶体管的横向左方还分别对应设置第三数据线,所述第三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在第三区域无连接;
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同一列的第一数据线依次通过第三区域中的N条第三数据线连接。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布线方式就可以获得如图2所示的线路布局。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该终端设备可以是内置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终端设备内的软件单元、硬件单元或者软硬结合的单元,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挂件集成到所述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终端设备中。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下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可发光的显示区域,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左侧边缘的中间部分和/或右侧边缘的中间部分的凹槽;所述显示屏幕还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的形状相同的线路基板,所述线路基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51,用于获取所述线路基板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坐标,并将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坐标均作为布线终点位置;
第二获取模块52,用于获取预设的布线规则和每个薄膜晶体管对应的至少两个布线起点位置;
布线模块53,用于基于所述预设的布线规则、所述布线起点位置和所述布线终点位置,在所述线路基板上生成所述显示模组的线路布局。
可选的,所述预设的布线规则包括:
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中,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第一个布线起点位置相同;
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中,每列薄膜晶体管的第二个布线起点位置相同;
具有相同的第一个布线起点位置的薄膜晶体管的线路允许重合;
具有相同的第二个布线起点位置的薄膜晶体管的线路允许重合。
可选的,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第一个布线起点位置位于该排薄膜晶体管的左上方;
每列薄膜晶体管的第二个布线起点位置位于该列薄膜晶体管的左下方;
相应的,所述布线模块53还用于:
区域划分单元531,用于将所述线路基板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凹槽的纵向上方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凹槽的纵向下方的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线路基板中除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以外的区域;
扫描线生成单元532,用于从所述第一布线起点位置开始,在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纵向上方生成一条扫描线,将该排薄膜晶体管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布线终点位置向上引出连接对应的扫描线;
第一数据线生成单元533,用于在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从所述第二布线起点位置开始,在每列薄膜晶体管的横向左方生成一条数据线,将该列薄膜晶体管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布线终点位置向左引出连接对应的数据线;
第二数据线生成单元534,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在每列薄膜晶体管的横向左方生成一条数据线,将该列薄膜晶体管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布线终点位置向左引出连接对应的数据线,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数据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数据线的延长线上;
第三数据线生成单元535,用于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同一列的数据线,绕过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三区域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分别分布有N列薄膜晶体管,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相应的,所述第三数据线生成单元535还用于:
在所述第三区域中,与所述凹槽横向相邻的N列薄膜晶体管的横向左方还分别对应设置第三数据线,所述第三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在第三区域无连接;
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同一列的第一数据线依次通过第三区域中的N条第三数据线连接。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终端设备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图6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框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0、存储器6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2。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各个布线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4所示的步骤S401至S403。或者,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终端设备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5所示模块51至53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6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6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62在所述终端设备6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62可以被分割成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布线模块。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线路基板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坐标,并将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坐标均作为布线终点位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布线规则和每个薄膜晶体管对应的至少两个布线起点位置;
布线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设的布线规则、所述布线起点位置和所述布线终点位置,在所述线路基板上生成所述显示模组的线路布局。
其它模块或者单元可参照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60、存储器6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终端设备6的一个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述处理器6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61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设备6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6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设备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设备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6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发光的显示区域,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左侧边缘和/或右侧边缘的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形状包括:正方形、长方形或弧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线路基板;
所述线路基板的形状与所述显示区域的形状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基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开关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
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左侧边缘的中间部分和/或所述显示区域的右侧边缘的中间部分;
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中,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纵向上方对应设置一条扫描线,且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向上引出连接对应的扫描线;
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中,每列薄膜晶体管的横向左方对应设置一条数据线,且每个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向左引出连接对应的数据线;
所述线路基板包括:位于所述凹槽的纵向上方的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凹槽的纵向下方的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线路基板中除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以外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数据线为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三区域的数据线为第二数据线;
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同一列的第一数据线,绕过所述凹槽在第三区域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分别分布有N列薄膜晶体管,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
在所述第三区域中,与所述凹槽横向相邻的N列薄膜晶体管的横向左方还分别对应设置第三数据线,所述第三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数据线在第三区域无连接;
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同一列的第一数据线依次通过第三区域中的N条第三数据线连接。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8.一种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可发光的显示区域,及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左侧边缘的中间部分和/或右侧边缘的中间部分的凹槽;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的形状相同的线路基板,所述线路基板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所述布线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线路基板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坐标,并将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坐标均作为布线终点位置;
获取预设的布线规则和每个薄膜晶体管对应的至少两个布线起点位置;
基于所述预设的布线规则、所述布线起点位置和所述布线终点位置,在所述线路基板上生成所述显示模组的线路布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布线规则包括:
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中,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第一个布线起点位置相同;
阵列分布的薄膜晶体管中,每列薄膜晶体管的第二个布线起点位置相同;
具有相同的第一个布线起点位置的薄膜晶体管的线路允许重合;
具有相同的第二个布线起点位置的薄膜晶体管的线路允许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第一个布线起点位置位于该排薄膜晶体管的左上方;
每列薄膜晶体管的第二个布线起点位置位于该列薄膜晶体管的左下方;
相应的,所述基于所述预设的布线规则、所述布线起点位置和所述布线终点位置,在与所述屏幕的形状相同的线路基板上生成所述显示模组的线路布局包括:
将所述线路基板划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凹槽的纵向上方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凹槽的纵向下方的区域,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线路基板中除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以外的区域;
从所述第一布线起点位置开始,在每排薄膜晶体管的纵向上方生成一条扫描线,将该排薄膜晶体管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布线终点位置向上引出连接对应的扫描线;
在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中,从所述第二布线起点位置开始,在每列薄膜晶体管的横向左方生成一条数据线,将该列薄膜晶体管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布线终点位置向左引出连接对应的数据线;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在每列薄膜晶体管的横向左方生成一条数据线,将该列薄膜晶体管中每个薄膜晶体管的布线终点位置向左引出连接对应的数据线,所述第一区域中的数据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数据线的延长线上;
将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位于同一列的数据线,绕过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三区域相连。
CN201810668676.6A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显示模组、终端设备及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 Pending CN1089655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8676.6A CN108965511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显示模组、终端设备及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68676.6A CN108965511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显示模组、终端设备及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5511A true CN108965511A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86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68676.6A Pending CN108965511A (zh) 2018-06-26 2018-06-26 一种显示模组、终端设备及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6551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2302A (zh) * 2010-10-29 2012-09-12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照相机镜头结构和显示器结构
CN105788462A (zh) * 2016-05-13 2016-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显示屏
US20170227804A1 (en) * 2016-02-05 2017-08-10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07247356A (zh) * 2017-07-31 2017-10-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8181769A (zh) * 2018-01-29 2018-06-1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2302A (zh) * 2010-10-29 2012-09-12 苹果公司 用于电子设备的照相机镜头结构和显示器结构
US20170227804A1 (en) * 2016-02-05 2017-08-10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05788462A (zh) * 2016-05-13 2016-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显示屏
CN107247356A (zh) * 2017-07-31 2017-10-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8181769A (zh) * 2018-01-29 2018-06-1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0744B2 (en)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7331297B (zh)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9110566B2 (en) Portab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ser interface in portable device
CN103365461B (zh) 触摸传感器集成型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8946578B2 (en) Touch panel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329663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537791B (zh) 觸控電極結構及應用其的觸控面板
CN105224135A (zh)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CN103080881A (zh) 信息处理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27070A (zh) 一种内嵌式电磁触摸显示屏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4281306A (zh) 触控式显示装置与其制造方法
CN105824473A (zh) 一种触摸屏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40354569A1 (en) Mobile phone capable of separating screen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205028258U (zh) 输入装置
CN108965511A (zh) 一种显示模组、终端设备及显示模组的布线方法
CN104750345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屏
CN105867787A (zh) 一种用户握持终端的方式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026668A (zh) 一种卡托组件、卡托及移动终端
CN108509076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8384543U (zh) 多尺寸触摸传感器
CN109344797A (zh) 一种用于指纹识别的壳体、电子设备和指纹识别方法
CN204102101U (zh) 触控电极结构及应用其的触控面板
US20140063755A1 (en) Terminal including touch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unit
CN210924544U (zh) 电容屏和交互智能设备
CN205247362U (zh) 窄边框电容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