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4518A - 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4518A
CN108964518A CN201810732723.9A CN201810732723A CN108964518A CN 108964518 A CN108964518 A CN 108964518A CN 201810732723 A CN201810732723 A CN 201810732723A CN 108964518 A CN108964518 A CN 1089645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plate
energy converter
air
coil
assem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327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64518B (zh
Inventor
王晓乐
徐佳婕
黄震宇
赵春宇
储俊杰
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7327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64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64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4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64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4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18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electrical output from mechanical input, e.g. generators
    • H02N2/186Vibration harves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5/00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coil system, magnet, armature or other 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35/04Genera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coil system, magnet, armature or other part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with moving coil systems and stationary 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及系统,包括:壳体;换能器,所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能器与所述壳体连接;连接引线,所述连接引线的一端与所述换能器连接;所述壳体包括框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两侧的第一阻抗板及第二阻抗板;所述第一阻抗板及所述第二阻抗板与所述框架形成一空腔,所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换能器与所述框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阻抗板处于共振,同时所述第二阻抗板处于反共振,从而提高装置空腔内的声压使得换能器的机电换能的效率提高。该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低频机电换能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的优点。

Description

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量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聚集和收集空气声能的机电换能器件。
背景技术
信息时代物联网和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对微机电系统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需求急剧增加,推动了这种低功率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而通常这类无线设备的布点分散,对本地供能提出了挑战。在本地自供电方面,与有线电力传输相比,环境能源是更好的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成熟的技术包括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但是这类环境能源对天气依赖性很大,在许多应用场景中并不适用。而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种场所广泛存在空气声能,这是一种无线传播的清洁能源,使用声能收集系统将空气中的声能转化为电能,能够有效应对移动设备供电难的问题。
但是空气声能的能量密度很低,且主要声能分布在1000Hz以下的低频,例如大型机器噪声和交通噪声均集中在这一频段,能量可达七十分贝以上,相对的声波波长达到几十厘米到几米。传统的声能收集采用赫姆霍兹谐振腔聚集声能,为了降低谐振频率至低频,谐振腔尺寸需随着声波波长增大,难以应用于微设备供能。新型的声能收集将声学超材料用作提高空气声能密度的结构,收集亚波长尺度的声能,但现有的结构比较复杂,增加了工程应用中生产加工的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声能收集系统难以用简单结构和较小体积收集低频声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换能器,所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能器与所述壳体连接;连接引线,所述连接引线的一端与所述换能器连接;所述壳体包括框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两侧的第一阻抗板及第二阻抗板;所述第一阻抗板及所述第二阻抗板与所述框架形成一空腔,所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换能器与所述框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阻抗板处于共振,同时所述第二阻抗板处于反共振。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抗板与所述第二阻抗板之间的距离为5mm~5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抗板包括:第一薄板;或
所述第一阻抗板包括:第一薄板;第一质量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质量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薄板背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或
所述第一阻抗板包括:第一薄板;第一线圈,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薄板面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所述第一线圈通过第一线圈引线与所述连接引线连接;或
所述第一阻抗板包括:第一薄板;第一质量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质量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薄板背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第一线圈,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薄板面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所述第一线圈通过第一线圈引线与所述连接引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阻抗板包括:第二薄板;或
所述第二阻抗板包括:第二薄板;第二质量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质量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薄板背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或
所述第二阻抗板包括:第二薄板;第二线圈,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薄板面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所述第二线圈通过第二线圈引线与所述连接引线连接;或
所述第二阻抗板包括:第二薄板;第二质量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质量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薄板背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第二线圈,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薄板面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所述第二线圈通过第二线圈引线与所述连接引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薄板及所述第二薄板的面积≤1000cm2、厚度≤10cm;所述第一薄板及所述第二薄板的材质为橡胶、硅胶、乳胶、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板、压电薄膜或压电陶瓷单晶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质量块及所述第二质量块的外轮廓形状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质量块与所述第一薄板接触面的面积≤所述第一薄板面积的1/3;所述第二质量块与所述第二薄板接触面的面积≤所述第二薄板面积的1/3。
优选地,所述换能器包括:基板;压电陶瓷片,至少一个所述压电陶瓷片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连接引线的一端与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配重块,至少一个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压电陶瓷片上。
一种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系统,包括: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若干个所述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在面内方向阵列串联;其中所述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为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
优选地,若干个所述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之间的聚集声能的频率不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相对于传统的声能谐振腔,本发明提供的工作在低频段的两个阻抗板构成的声能聚集腔可以设计得更加轻薄,并且根据单元的排列方式不同,尺寸可大可小,形状更多变,能将腔体内的声压提高至10倍左右。
2)相对于新型的声学超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结构更加简单,减轻了加工制作的难度。而且每个单元都可以进行设计,对不同频率的声音进行放大。
3)本发明通过提高装置空腔内的声压使得换能器的机电换能效率提高,具有发电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实施例一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第一阻抗板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第二阻抗板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换能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实施例二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实施例三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实施例四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实施例四样品测试结果图;
图9为本发明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7所示,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包括第一阻抗板12和第二阻抗板13、固定的框架11(可以采用整体网格结构)、压电换能器14、引出电极151和电极引线152。
第一阻抗板12可以有四种实现的方式:可以仅由一层均匀的第一薄板121组成;可以包含一层均匀的第一薄板121,第一薄板12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放置至少一个第一质量块122;可以包含一层均匀的第一薄板121,第一薄板12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放置至少一个第一线圈123;或者在第一薄板121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线圈123和第一质量块(图中未示出)。
第二阻抗板13也可以有四种实现的方式:可以仅由一层均匀的第二薄板131组成;可以包含一层均匀的第二薄板131,第二薄板13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放置至少一个第二质量块132;可以包含一层均匀的第二薄板131,第二薄板131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放置至少一个第二线圈133;或者在第二薄板131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线圈133和第二质量块(图中未示出)。
阻抗板以贴有质量块的一侧为外侧,安装在固定的框架11上,形成一个空腔。
压电换能器14以压电陶瓷片142作为换能材料,固定在引出电极151上,还配以配重块143,基板141的两端以安装支柱46或直接相连的形式固定在框架11的合适位置上。
引出电极151分为左右电极,与压电换能器14的输出正负极连接,在固定框架11上打孔后连接引线152。
如图5所示的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第一阻抗板12内侧贴附的第一线圈123通过第一线圈引线125与引出电极151连接,最后连接引线152导出电能。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在第一阻抗板12上增加了第一线圈123,并且压电换能器14的配重块143(图5未示出,见图4)采用永磁体制成。在声波激励条件下,第一线圈123所贴附的第一阻抗板12处于共振时,其运动幅度达到最大值。如此一来,第一线圈123与压电换能器14的配重块143之间因电磁感应效应产生电动势。由此便增加了一个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电能的换能器。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电磁感应原理换能器与压电原理换能器工作在同一个频率,由此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机电换能效率。
第一阻抗板12和第二阻抗板13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框架11的高度调节,应不低于换能器14的高度,一般为5mm~50mm。
图6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安装于自由空间的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的实施例三(未示出电极和引线)。本实施例中框架11为分段结构,分为两段,其一与第一阻抗板12相连,其二与第二阻抗板相连。压电换能器14通过安装支柱46固定于两个阻抗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部。图7提供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圆形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的实施例四(实验样品)示意图。该实验样品的几何参数中,所述厚度均为沿结构平面法向的厚度。第一阻抗板12由直径为10mm,厚度为1.2mm的304不锈钢片和半径为34mm,厚度为0.254mm的聚碳酸酯塑料薄板依次堆叠而成;第二阻抗板13由直径为10mm,厚度为1.15mm的304不锈钢片和半径为34mm,厚度为0.125mm的聚碳酸酯塑料薄板依次堆叠而成;换能器14由质量3.9g的T型紫铜质量块,长宽厚度依次为20mm,10mm,0.2mm的压电陶瓷片,长款厚度依次为34mm,10mm,0.2mm的磷铜基板依次堆叠而成;框架11为外直径41mm,内直径34mm的6061铝环。
本实施例的实验样品的测试结果如图8所示,(a)为宽频激励下(200Hz-600Hz),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实施例四的试验样品的输出电压;(b)为单频激励下(283Hz),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实施例四的试验样品的输出电压。
本发明的原理如下:
每一个由薄板和质量块组成的阻抗板在特定频率下会产生共振和反共振的振动模式,当声波入射到单元时,产生共振模式的阻抗板,呈现对入射声波的近乎全透射现象,而产生反共振模式的阻抗板,则呈现对入射声波的近乎全反射现象。两个阻抗板的构成薄板和质量块分别匹配好各自的共振频率和反共振频率后通过框架安装到一起。对于某个特定频段的入射声波,第一阻抗板处于共振,与此同时第二阻抗板处于反共振。当特定频段的声波入射到第一阻抗板时,第一阻抗板对于声波来说是看不见的,可以完全透过继续传播;而当声波入射到第二阻抗板时,第二阻抗板对于声波而言像一面硬壁,绝大多数的声波能量都被反弹回去。因此这个频段的声波就被聚集在两个阻抗板之间的空腔中,产生了声压提高的现象。
压电材料产生应变后能生成电荷,因此为了提高机电换能效率,需要使压电材料产生更大的应变。本发明中涉及的换能器,可以简化成一个弹簧振子的模型,随着声压的提高,施加在压电材料上的力相应增加,换能器的振幅增大,压电材料的应变也随之变大,输出的电荷便能够提高。
如图9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系统,若干个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3在面内方向阵列串联组成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系统,安装在墙体33上,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3的排布方式可以是离散的阵列排布。
值得注意的是,图9给出的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系统中所采用的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3仅使用一个阻抗板,即第一阻抗板12(图中未示出),而未使用第二阻抗板13。这是因为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3直接安装在墙体33上,而墙体33通常可以视为是一种声波全反射面,在功能上与第二阻抗板13类似。
进一步地,每一个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3聚集声能的频率可以不同,有利于针对宽频入射声能进行收集。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换能器,所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能器与所述壳体连接;
连接引线,所述连接引线的一端与所述换能器连接;
所述壳体包括框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框架两侧的第一阻抗板及第二阻抗板;
所述第一阻抗板及所述第二阻抗板与所述框架形成一空腔,所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
所述换能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换能器与所述框架连接;其中
所述第一阻抗板处于共振,同时所述第二阻抗板处于反共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板与所述第二阻抗板之间的距离为5mm~5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板包括:
第一薄板;或
所述第一阻抗板包括:
第一薄板;
第一质量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质量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薄板背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或
所述第一阻抗板包括:
第一薄板;
第一线圈,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薄板面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所述第一线圈通过第一线圈引线与所述连接引线连接;或
所述第一阻抗板包括:
第一薄板;
第一质量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质量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薄板背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
第一线圈,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薄板面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所述第一线圈通过第一线圈引线与所述连接引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抗板包括:
第二薄板;或
所述第二阻抗板包括:
第二薄板;
第二质量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质量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薄板背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或
所述第二阻抗板包括:
第二薄板;
第二线圈,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薄板面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所述第二线圈通过第二线圈引线与所述连接引线连接;或
所述第二阻抗板包括:
第二薄板;
第二质量块,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质量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薄板背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
第二线圈,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二薄板面向所述换能器的一侧,所述第二线圈通过第二线圈引线与所述连接引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板及所述第二薄板的面积≤1000cm2、厚度≤10cm;
所述第一薄板及所述第二薄板的材质为橡胶、硅胶、乳胶、金属、塑料、复合材料板、压电薄膜或压电陶瓷单晶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质量块及所述第二质量块的外轮廓形状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质量块与所述第一薄板接触面的面积≤所述第一薄板面积的1/3;
所述第二质量块与所述第二薄板接触面的面积≤所述第二薄板面积的1/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包括:
基板;
压电陶瓷片,至少一个所述压电陶瓷片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所述连接引线的一端与所述压电陶瓷片连接;
配重块,至少一个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压电陶瓷片上。
9.一种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若干个所述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在面内方向阵列串联;其中
所述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之间的聚集声能的频率不同。
CN201810732723.9A 2018-07-05 2018-07-05 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8964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2723.9A CN108964518B (zh) 2018-07-05 2018-07-05 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2723.9A CN108964518B (zh) 2018-07-05 2018-07-05 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4518A true CN108964518A (zh) 2018-12-07
CN108964518B CN108964518B (zh) 2020-01-07

Family

ID=64485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32723.9A Active CN108964518B (zh) 2018-07-05 2018-07-05 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6451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6375A (zh) * 2019-04-29 2019-08-02 江西国康绿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式电能发生器
CN115313795A (zh) * 2022-08-17 2022-11-08 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能吸收低频波并将其转换为电能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559A (zh) * 2012-09-25 2014-03-26 Tdk株式会社 压电声响器
CN104160270A (zh) * 2011-12-06 2014-11-19 技术合伙公司 声学传感器
CN104282299A (zh) * 2013-07-12 2015-01-1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纵振亥姆霍兹深水低频宽带换能器
CN105391149A (zh) * 2015-12-29 2016-03-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薄膜振动为led灯提供电源的绿色方法
CN106652989A (zh) * 2017-01-18 2017-05-10 江苏大学 一种机械阻抗板复合多孔弹性管吸声结构
CN207354079U (zh) * 2017-10-23 2018-05-11 郑州大学 一种新型振动能量采集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0270A (zh) * 2011-12-06 2014-11-19 技术合伙公司 声学传感器
CN103686559A (zh) * 2012-09-25 2014-03-26 Tdk株式会社 压电声响器
CN104282299A (zh) * 2013-07-12 2015-01-1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纵振亥姆霍兹深水低频宽带换能器
CN105391149A (zh) * 2015-12-29 2016-03-09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薄膜振动为led灯提供电源的绿色方法
CN106652989A (zh) * 2017-01-18 2017-05-10 江苏大学 一种机械阻抗板复合多孔弹性管吸声结构
CN207354079U (zh) * 2017-10-23 2018-05-11 郑州大学 一种新型振动能量采集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6375A (zh) * 2019-04-29 2019-08-02 江西国康绿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式电能发生器
CN115313795A (zh) * 2022-08-17 2022-11-08 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能吸收低频波并将其转换为电能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4518B (zh) 2020-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4532B (zh) 压电超磁致伸缩复合式宽频振动能量采集器
CN108831432B (zh) 一种宽带空气噪声能量收集表面材料
CN107509137B (zh) 一种小尺寸周向螺旋开槽纵向振动水声换能器
Khan et al. Contributed Review: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coustic energy harvesting for autonomous wireless sensor nodes applications
CN106411177A (zh) 一种高q值声子晶体谐振腔型声能采集器
CN101765046A (zh) 非金属振膜多层压电扬声器
CN108493330B (zh) 声学超构材料、声波振动能量收集器和电子设备
CN108964518A (zh) 空气声能聚集和收集装置及系统
CN104836472A (zh) 利用声音能量的发电机和声音传感器
CN107809186B (zh) 一种用于低频宽带的紧凑式声波发电装置
CN204906228U (zh) 一种波浪式多方向宽频带压电振动能量收集装置
CN110277485B (zh) 复合材料叠层弯曲振动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Zhu et al. A multi-hole resonator enhanced acoustic energy harvester for ultra-high electrical output and machine-learning-assisted intelligent voice sensing
CN107681924A (zh) 一种基于压电曲梁的压电电磁复合俘能器
CN108233767B (zh) 一种低频声能量回收装置
CN109967332B (zh)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超薄刚性声能收集装置及共振频率的计算方法
CN216645591U (zh) 一种实现自供能的声学感知器件
CN105871249A (zh) 声电转换部件及应用其的充电装置和声音信号采集器
CN111050255B (zh) 一种工作频率可调的接收换能器
CN205356188U (zh) 一种采用声子晶体与机电赫姆霍兹谐振器式声能采集器
CN201270584Y (zh) 复合压电扬声器
CN108311361A (zh) 具有特定模态振型的微机电压电超声波换能器
CN110165938B (zh) 一种多方向宽频带超声能量收集器
CN113852294A (zh) 一种减振俘能双功能超材料梁
CN209088839U (zh) 一种扇贝型风振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