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4120A -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4120A
CN108964120A CN201810699373.0A CN201810699373A CN108964120A CN 108964120 A CN108964120 A CN 108964120A CN 201810699373 A CN201810699373 A CN 201810699373A CN 108964120 A CN108964120 A CN 108964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apacity
pressure regulating
constraint condition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993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64120B (zh
Inventor
朱明星
谢辉
高博
潘岩
寇凌峰
高敏
吴鸣
谢毓广
陈凡
徐斌
丁津津
汪玉
王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Anhu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Anhu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Anhu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106993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64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64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4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64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4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3/383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6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or reducing asymmetry in polyphas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50Arrangements for eliminating or reducing asymmetry in polyphase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该方法使用控制器与调容调压变压器提升光伏接入容量的优化控制,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台区因光伏消纳能力较差而引发的电压正偏差问题,显著提升了低压台区的低压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容量,并降低了低压台区电能质量建设改造的成本,普片适用于含分布式光伏的低压台区。

Description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能质量控制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于新能源发电的大力扶持和光伏扶贫政策的大力实施,我国已经连续3年成为光伏增长最快的国家,特别是中低压分布式光伏增长比例较高。在分布式光伏走入千家万户的同时,低压配电网的电能质量也因分布式光伏的接入而逐步恶化。不同的低压台区由于其线路参数、供电半径以及配变容量的不同导致台区可接入的光伏容量也不同。限制低压台区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压偏差因素,低压台区用电特性与光伏发电出力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含分布式光伏的低压台区光伏发电就地消纳能力较差。光伏并网后,若光伏功率不能完全被台区负荷消纳就会导致功率潮流注入系统形成逆向潮流,造成台区馈线的电压由台区首端至台区末端逐渐升高。随着台区光伏接入的容量越大,台区馈线各负荷节点电压抬升的幅度越大,导致台区供电线路负荷节点出现电压偏差超标的情况。
2)谐波因素,光伏逆变器是典型的非线性设备,其并网发电的过程会产生谐波电流。目前光伏逆变器大多采用IGBT作为功率开关器件,且配备入口滤波器,所以通常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的谐波电流发生量较小。含分布式光伏的低压台区主要的谐波源是民用建筑用电设备,所以谐波因素对台区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的限制较小。
3)三相电压不平衡因素,三相负荷不平衡以及三相线路参数不平衡是导致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配电网,三相用电与发电不平衡加剧了三相电压不平衡的情况。但通过合理规划与合理分配三相线路上的分布式光伏容量,可减轻由三相发电不平衡所带来的三相电压不平衡的问题。且低压0.38kV系统的系统阻抗较小,负序电流流入系统引起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较小,不平衡情况通常较轻。所以三相电压不平衡因素对于低压台区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的限制较小。
综上所述,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台区后会加剧电压偏差、谐波和三相电压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但是谐波因素和三相电压不平衡因素对于台区光伏接入容量的限制较小,其主要限制为电压偏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台区引起的馈电线路电压正偏差超标的问题,提升台区光伏的可接入容量,使台区具有较高的电压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包括:
设定电压约束条件、谐波约束条件、三相电压不平衡约束条件及光伏发电自身约束条件;
根据台区所接入负荷情况,以及设定的谐波约束条件与三相电压不平衡约束条件,选择相应容量的调压调容变压器,并将其安装在台区变压器处,以替代台区变压器;
在台区总进线位置装设一个控制器,用以检测台区输电线路首端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在台区供电线路末端装设一个电压检测装置,用以检测输电线路末端的三相电压,并将检测的末端的三相电压反馈至控制器;
通过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首端的三相电流与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升容限值或降容限值的大小关系,来调节调压调容变压器的运行容量;同时,通过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末端的三相电压是否满足电压约束条件来调节调压调容变压器的档位,在台区输电线路首端的三相电压满足电压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向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发出动作信号,控制调压调容变压器动作。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能够有效解决光伏接入低压台区后所引起的电压偏差问题,提升低压台区的电能质量运行水平,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执行策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含分布式光伏的低压台区阻抗模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容调压变压器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主导谐波含有率频谱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容调压变压器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压调容变压器安装位置及测点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容调压变压器投入运行前不同光伏接入数量下台区负荷节点电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容调压变压器投入运行后不同光伏接入数量下台区负荷节点电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
步骤1、设定电压约束条件、谐波约束条件、三相电压不平衡约束条件及光伏发电自身约束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设定的电压约束条件、谐波约束条件、三相电压不平衡约束条件及光伏发电自身约束条件包括:
设定调压调容变压器进行调节时,台区输电线路首端的三相电压满足电压约束条件,即0.38kV母线电压控制在205V-235V范围内;
设定调压调容变压器进行调节时,0.38kV母线奇次谐波电压含有率不超过4.0%,偶次谐波电压含有率不超过2.0%;
设定调压调容变压器进行调节时,0.38kV母线三相电压不平衡度εu满足εu≤2%;
设定调压调容变压器进行调节时,台区所接入的光伏逆变器并网电压控制在187V-242V之内,即满足光伏发电自身约束条件,光伏逆变器保护不动作。
步骤2、根据台区所接入负荷情况,以及设定的谐波约束条件与三相电压不平衡约束条件,选择相应容量的调压调容变压器,并将其安装在台区变压器处,以替代台区变压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台区总进线最大负荷电流Imax与台区线路标称电压UN,并考虑若干时间段内(例如,5年)负荷增长系数K和变压器最佳负载率40%~70%,初步计算替代台区变压器的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容量并进行选型。
初步计算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容量后,判断调压调容变压器由较大容量切换至较小容量后(切换后变压器等效阻抗增加),是否满足设定的谐波约束条件与三相电压不平衡约束条件,若否,则改变SN计算式中分母部分的大小,重新计算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容量,直至满足设定的谐波约束条件与三相电压不平衡约束条件。
步骤3、在台区总进线位置装设一个控制器,用以检测台区输电线路首端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在台区供电线路末端装设一个电压检测装置,用以检测输电线路末端的三相电压,并将检测的末端的三相电压反馈至控制器。
步骤4、通过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首端的三相电流与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升容限值或降容限值的大小关系,来调节调压调容变压器的运行容量;同时,通过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末端的三相电压是否满足电压约束条件来调节调压调容变压器的档位,在台区输电线路首端的三相电压满足电压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向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发出动作信号,控制调压调容变压器动作。
本步骤中,首先计算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升容限值与降容限值,方式如下:
确定调压调容变压器在较大容量和较小容量运行方式下的空载综合损耗P0ZD和P0ZX、大小容量运行方式下的额定负载综合损耗PKZD和PKZX,以及大小容量运行方式下的额定容量SND和SNX
计算综合功率经济运行方式临界负载
计算升容限值SD与降容限值SX
然后,通过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首端的三相电流与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升容限值或降容限值的大小关系,来调节调压调容变压器的运行容量: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首端的三相电流,计算台区总进线实时正向或逆向潮流视在功率S;当调压调容变压器在较小容量方式下运行时,若S≥SD,则发出升容信号,调压调容变压器动作切换至较大容量方式下运行;若S<SD,则继续检测三相电流。当调压调容变压器在较大容量方式下运行时,若S≤SX,则发出降容信号,调压调容变压器动作切换至小容量方式下运行;若S>SD,则继续检测三相电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较大容量与较小容量是一个相对概念,由于调容调压变压器内部有两个容量不同的绕组,因此,基于这两个绕组的容量区分为较大容量与较小容量;绕组可以依据负载的变化而切换,依据选型可以的得出调容调压变压器的两个绕组的容量值。
之后,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末端的三相电压来判断任一相电压是否满足电压约束条件,若满足,则继续检测末端的三相电压;若不满足,则依据末端的三相电压计算末端电压偏差ΔU2,从而计算调容调压变压器所需要的调节档位;并且,控制器结合返回的线路首端的三相电压,计算调容调压变压器档位调节后首端的电压U1,若首端电压U1满足电压约束条件,则发出动作信号,调容调压变压器动作。若首端电压U1不满足电压约束条件,则修正调容调压变压器的调节档位,直至首端电压U1满足电压约束条件,发出动作信号,调容调压变压器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到的三相电压是档位调节以前的首端三相电压,计算得到的电压U1是依据调容调压变压器所需调节的档位计算得到调节后的首端电压U1,U1只是计算值。若首端电压U1满足电压约束条件,则调容调压变压器动作,并实际调节档位。若首端电压U1不满足电压约束条件,则只能在首端电压U1满足电压约束条件下,满足线路首端在电压约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通过修正调容调压变压器档位对末端电压进行改善,若调容调压变压器档位调节后末端电压仍不满足电压约束条件,则执行修正后的档位,调容调压变压器动作。通过调节调容调压变压器的档位,使台区首端线路电压降低,从而线路末端电压正偏差也得到改善,达到了在约束条件范围内提升台区光伏可接入容量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动作信号是指控制器控制电机动作,电机出力使调容调压变压器容量和档位发生变化,这与调容调压变压器内部构造有关,现有资料已有详细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上述方法所涉及的优化策略如图2所示,具体的过程已经在前文进行了介绍,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一具体的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示例中所采用的数值仅为举例,用户可根据实际的需求做相应的更改。
本示例中,建立含分布式光伏的低压台区系统模型,如附图3所示。其中UA、UB、UC为电源电压,Zsa、Zsb、Zsc为系统等效阻抗,Zai、Zbi、Zci、Zni(i=1,2,3,4)为线路阻抗。低压输电线路上设置5个负荷节点,将分布式光伏和用户负荷平均分配在5个负荷节点上如图3中用户1~用户5所示。图中电源电压为10kV,10kV系统短路容量为36.76MVA,低压台区0.38kV总进线电流测试最大值Imax=70A,考虑到该地区未来5年负荷增长系数为K=1.15。0.38kV线路型号为LJ-50,线路长度为约为1.17km,该台区共有分布式光伏用户15户,每台分布式光伏容量为3kW。
由测试得到的0.38kV总进线主导谐波电流95%概率大值分别为2次1.29A、3次6.74A、5次3.41A、7次1.45A和9次1.13A。
制定约束条件,其中电压约束条件为0.38kV母线电压必须控制在205V-235V范围内;谐波约束条件为0.38kV母线奇次谐波电压含有率不超过4.0%,偶次谐波电压含有率不超过2.0%;三相电压不平衡约束条件为0.38kV母线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必须控制在εu≤2%范围内;光伏发电自身约束条件为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并网电压必须满足在187V~242V范围内。
依据以上提供数据,选取最佳负载率为50%来计算替代原有台区变压器的调压调容变压器的最大容量:
所以选择容量为160kVA,联结组为Dyn11(Yyn0)的调压调容变压器。
在仿真模型中加入所测试的谐波电流95%概率大值,仿真调容调压变压器在较大容量和较小容量不同工况下的谐波电压含有率,如附图4所示。
由附图4可知,在调压调容变压器较大容量和较小容量两种运行方式下,主导谐波电流流入系统所产生的谐波电压含有率均在国标限值规定范围内,满足谐波约束条件。
为了模拟三相不平衡工况,在仿真模型中设置三相用电负荷平衡,每一相接入3kW分布式光伏数量为8台,改变一相(B相)接入的分布式光伏的数量。对低压输电线路首端的负序电压不平衡度进行仿真,做出曲线如附图5所示。
由附图5可知,在仿真工况下,调压调容变压器较大容量和较小容量两种运行方式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均在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约束范围内,满足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约束范围。
之后,并将上述调压调容变压器安装在图6所示的台区变压器处,以替代台区变压器,其中IA、IB、IC为台区首端线路检测到的三相电流,UA0、UB0、UC0为台区首端线路检测到的三相电压,UA1、UB1、UC1为台区末端线路检测到的三相电压,U0为台区0.38kV线路首端电压,U1为台区0.38kV线路末端电压。
依据调研可知,大小容量运行方式下的空载综合损耗P0ZD=0.56kW和P0ZX=0.256kW、大小容量运行方式下的额定负载综合损耗PKZD=3.28kW和PKZX=1.24kW、大小容量运行方式下的额定容量SND=160kVA和SNX=50kVA,计算综合功率经济运行方式临界负载:
所以,升容阈值为降容阈值为
在仿真模型中设置三相负荷平衡,分布式光伏平均分配在三相线路的5个负荷节点上,仿真在调压调容变压器投入运行之前,不同光伏接入数量下各个负荷节点的电压如附图7所示。
由附图7可知,该系统原有接入16台分布式光伏的工况下,输电线路末端电压偏差较大,不仅不满足电压偏差约束条件,而且超出了光伏逆变器自身约束条件。可以发现,接入3kW分布式光伏数量大于8台时供电线路末端会出现超出电压约束条件的情况,说明该台区在约束条件内最多只能接入8台3kW分布式光伏,此时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为24kW。
在调压调容变压器替代原有的台区变压器投入运行后,按照基于调容调压变压器的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进行控制,调节档位为+12.5%,在相同的工况下仿真不同光伏接入数量下各个负荷节点的电压如附图8所示。
通过附图8所示,在台区接入26台3kW光伏的情况下,台区供电末端电压接近235V,但未超出电压约束条件,且台区首端电压也在电压约束范围之内。说明该台区在约束条件内最多可以接入26台3kW光伏,此时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为78kW。
所以基于调容调压变压器的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控制下,该台区的分布式光伏可接入容量提升了约3倍,提升效果显著。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电压约束条件、谐波约束条件、三相电压不平衡约束条件及光伏发电自身约束条件;
根据台区所接入负荷情况,以及设定的谐波约束条件与三相电压不平衡约束条件,选择相应容量的调压调容变压器,并将其安装在台区变压器处,以替代台区变压器;
在台区总进线位置装设一个控制器,用以检测台区输电线路首端的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在台区供电线路末端装设一个电压检测装置,用以检测输电线路末端的三相电压,并将检测的末端的三相电压反馈至控制器;
通过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首端的三相电流与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升容限值或降容限值的大小关系,来调节调压调容变压器的运行容量;同时,通过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末端的三相电压是否满足电压约束条件来调节调压调容变压器的档位,在台区输电线路首端的三相电压满足电压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向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发出动作信号,控制调压调容变压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设定的电压约束条件、谐波约束条件、三相电压不平衡约束条件及光伏发电自身约束条件包括:
设定调压调容变压器进行调节时,台区输电线路首端的三相电压满足电压约束条件,即0.38kV母线电压控制在205V-235V范围内;
设定调压调容变压器进行调节时,0.38kV母线奇次谐波电压含有率不超过4.0%,偶次谐波电压含有率不超过2.0%;
设定调压调容变压器进行调节时,0.38kV母线三相电压不平衡度εu满足εu≤2%;
设定调压调容变压器进行调节时,台区所接入的光伏逆变器并网电压控制在187V至242V之内,即满足光伏发电自身约束条件,光伏逆变器保护不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台区所接入负荷情况,以及设定的谐波约束条件与三相电压不平衡约束条件,选择相应容量的调压调容变压器包括:
根据台区总进线最大负荷电流Imax与台区线路标称电压UN,并考虑若干时间段内负荷增长系数K和变压器最佳负载率40%~70%,初步计算替代台区变压器的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容量
初步计算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容量后,判断调压调容变压器由较大容量切换至较小容量后,是否满足设定的谐波约束条件与三相电压不平衡约束条件,若否,则改变SN计算式中分母部分的大小,重新计算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容量,直至满足设定的谐波约束条件与三相电压不平衡约束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首端的三相电流与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升容限值或降容限值的大小关系,来调节调压调容变压器的运行容量包括:
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首端的三相电流,计算台区总进线实时正向或逆向潮流视在功率S;
当调压调容变压器在小容量方式下运行时,若S≥SD,则发出升容信号,调压调容变压器动作切换至较大容量方式下运行;其中,SD为升容限值;
当调压调容变压器在较大容量方式下运行时,若S≤SX,则发出降容信号,调压调容变压器动作切换至小容量方式下运行;其中,SX为降容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升容限值与降容限值的方式如下:
确定调压调容变压器在大小容量运行方式下的空载综合损耗P0ZD和P0ZX、大小容量运行方式下的额定负载综合损耗PKZD和PKZX,以及大小容量运行方式下的额定容量SND和SNX
计算综合功率经济运行方式临界负载
计算升容限值SD与降容限值SX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末端的三相电压是否满足电压约束条件来调节调压调容变压器的档位,在台区输电线路首端的三相电压满足电压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向调压调容变压器的发出动作信号,控制调压调容变压器动作包括:
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末端的三相电压来判断任一相电压是否满足电压约束条件,若不满足,则依据末端的三相电压计算末端电压偏差ΔU2,从而计算调容调压变压器所需调节的档位;
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首端的三相电压,计算调容调压变压器档位调节后台区输电线路首端电压U1,若首端电压U1满足电压约束条件,则控制器发出动作信号,调容调压变压器动作;若首端电压U1不满足电压约束条件,则控制器修正调容调压变压器的调节档位,直至首端电压U1满足电压约束条件,之后控制器再发出动作信号,调容调压变压器动作。
CN201810699373.0A 2018-06-29 2018-06-29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964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9373.0A CN108964120B (zh) 2018-06-29 2018-06-29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9373.0A CN108964120B (zh) 2018-06-29 2018-06-29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4120A true CN108964120A (zh) 2018-12-07
CN108964120B CN108964120B (zh) 2021-09-24

Family

ID=64484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99373.0A Active CN108964120B (zh) 2018-06-29 2018-06-29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6412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0632A (zh) * 2019-02-15 2019-07-05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整车厂低压配电网电能质量干扰允许值计算方法
CN110783955A (zh) * 2019-11-01 2020-02-11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有利于降低台区三相不平衡的光伏单相接入容量配置方法
CN111668847A (zh) * 2020-06-18 2020-09-1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跨台区光伏消纳的功率优化分配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4985A (zh) * 2013-06-27 2013-12-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自适应负荷型配电变压器功能的实现方法
CN107147340A (zh) * 2017-07-07 2017-09-0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配电变压器节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7171330A (zh) * 2017-05-25 2017-09-15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一种配电变压器分相调压系统
CN107196315A (zh) * 2017-06-09 2017-09-22 华南理工大学 含光储系统配电网的动态拓展无功优化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4985A (zh) * 2013-06-27 2013-12-2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自适应负荷型配电变压器功能的实现方法
CN107171330A (zh) * 2017-05-25 2017-09-15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一种配电变压器分相调压系统
CN107196315A (zh) * 2017-06-09 2017-09-22 华南理工大学 含光储系统配电网的动态拓展无功优化控制方法
CN107147340A (zh) * 2017-07-07 2017-09-0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配电变压器节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凌健: "非晶配变与调容变的节能分析", 《变压器》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0632A (zh) * 2019-02-15 2019-07-05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整车厂低压配电网电能质量干扰允许值计算方法
CN109980632B (zh) * 2019-02-15 2022-11-15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整车厂低压配电网电能质量干扰允许值计算方法
CN110783955A (zh) * 2019-11-01 2020-02-11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有利于降低台区三相不平衡的光伏单相接入容量配置方法
CN111668847A (zh) * 2020-06-18 2020-09-1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跨台区光伏消纳的功率优化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1668847B (zh) * 2020-06-18 2021-11-3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跨台区光伏消纳的功率优化分配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4120B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6932B (zh) 负荷相关的低压动态无功补偿电容器自动控制方法
CN103001234B (zh) 基于改进经济压差的特高压电网无功电压控制方法
CN111668846B (zh) 一种光伏双模自适应跨台区消纳方法及系统
CN108964120A (zh)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优化控制方法
CN105375500A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监测治理系统及方法
Thukaram et al. Optimal reactive power dispatch in a large power system with AC–DC and FACTS controllers
WO2023231168A1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高电压穿越检测方法及系统
JP6693595B1 (ja) 系統連系装置
CN105226686A (zh) 一种不平衡和无功补偿综合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Neal et al. Advanced Volt/VAr control element of 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s Irvine smart grid demonstration
CN112531762A (zh) 同送同受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受端电压稳定性评估方法
CN104377711B (zh) 一种动态无功补偿方法
CN110137985A (zh) 一种换相开关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711637A (zh) 新型电力设备接入电网可靠性评估及其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12054512B (zh) 基于fcs-mpc控制的高渗透率主动配电网电能质量治理方法
CN204613387U (zh) 用于电流互感器检测的供电装置
CN113852142A (zh) 一种多直流馈入电网的多电压等级静动态无功配置方法
Wang et al. Impact of HVDC transmission capacity on multi-send HVDC system voltage stability
Dhulshette et al. Validation of STATCOM capabilities through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n simulink platform
CN201945650U (zh) 大容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装置性能测试系统
Yan et al. A practical per-unit method of AC/DC system and dynamic regulation process of UHVDC system under engineering control strategy
Cai et al. Multi-objective Dynamic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Based on OLTC an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i et al. Power-qual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th high penetrated intermittent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 survey
Kowalak et al. Computer-aided analysis of resonance risk in power system with Static Var Compensators
CN204649913U (zh) 一种链式statcom换流链端间耐压试验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