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0586B - 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0586B
CN108960586B CN201810617005.7A CN201810617005A CN108960586B CN 108960586 B CN108960586 B CN 108960586B CN 201810617005 A CN201810617005 A CN 201810617005A CN 108960586 B CN108960586 B CN 1089605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sample
active
rising edge
pow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70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60586A (zh
Inventor
王非
阿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6170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605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60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0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60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05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G06N3/045Combinations of networ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包括采集第一场景下的负荷的第一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一无功功率数据,构建第一负荷样本;采集第二场景下的负荷的第二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二无功功率数据,构建第二负荷样本;利用第二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与第一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得到有功迁移系数;利用第二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与第一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得到无功迁移系数;利用有功迁移系数和无功迁移系数获取迁移后的有功功率序列和无功功率序列,构成迁移后的样本;利用迁移后的样本训练神经网络得到分类器,利用分类器识别的负荷样本得到负荷类别。本发明在场景发生变化时可以准确识别负荷。

Description

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负荷识别和迁移学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消耗的速度不断加快,全球的能源存储量日益减少,为此一方面要开发可代替能源,如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节能也是主流趋势。电能逐渐成为能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2017年的城乡居民用电占社会总用电量的13.8%,达到8695亿千瓦时,比上一年增长7.8%,所以节约用电成为解决当前能源紧缺的有效手段之一。Google的研究表示,用户如果能够获得家庭负荷详细用电信息,有意识的节约用电,可以使电费开支节省5%-15%。基于此目标,对电力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变得至关重要,需要实现一种实时的负荷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的识别出负荷的种类。在不同场景中,同类负荷的型号多种多样,这种多样性造成了负荷运行特征分布的差异性,从而进一步对负荷识别方法的场景适应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广泛地,现有的负荷识别方法分为无监督方法和有监督方法。无监督方法的代表是隐马尔科夫模型,其状态转移矩阵包含了不同负荷之间以及相同负荷之间使用模式的相关关系,但是需要大量的先验知识计算转移矩阵,且必须保证负荷数目不变,一旦应用场景中的负荷型号发生变化将不再适用;有监督方法如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分类方法,需要人工提取负荷特征,如果新场景中出现了其他负荷特征,需要重新建模,难以快速适应场景变化。基于以上分析,这些现有的方法难以应用到实际的环境中去。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存在当场景发生变化时无法准确识别负荷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由此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当场景发生变化时无法准确识别负荷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包括:
(1)采集第一场景下的负荷的第一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一无功功率数据,利用第一有功功率数据检测第一上升沿,根据第一上升沿、第一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一无功功率数据,得到第一有功功率序列和第一无功功率序列,构成第一负荷样本;
(2)采集第二场景下的负荷的第二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二无功功率数据,利用第二有功功率数据检测第二上升沿,根据第二上升沿、第二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二无功功率数据,得到第二有功功率序列和第二无功功率序列,构成第二负荷样本;
(3)利用第二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与第一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得到有功迁移系数;利用第二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与第一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得到无功迁移系数;利用有功迁移系数和无功迁移系数获取迁移后的有功功率序列和无功功率序列,构成迁移后的样本;
(4)利用迁移后的样本训练神经网络,得到分类器,对待识别场景的负荷的有功功率数据和无功功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识别的负荷样本,将待识别的负荷样本输入分类器得到负荷类别。
进一步地,步骤(1)包括:
(1-1)采集第一场景下的负荷的第一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一无功功率数据,将第一有功功率数据中有功功率连续上升幅度大于阈值的部分作为第一上升沿;
(1-2)根据第一有功功率数据、第一上升沿起始位置t和上升沿窗口长度Wp,得到第一上升沿对应的第一有功功率序列P,计算公式为:
P={Pi-min{Pi}}i=t,t+1...t+Wp
其中,Pi是第一有功功率数据的第i个功率值;
(1-3)根据第一无功功率数据、第一上升沿起始位置t和上升沿窗口长度Wp,得到第一上升沿对应的第一无功功率序列Q,计算公式为:
Q={Qi-min{Qi}}i=t,t+1...t+Wp
其中,Qi是第一无功功率数据的第i个功率值;
(1-4)根据第一上升沿对应的第一有功功率序列和第一无功功率序列,得到第一负荷样本S,表现形式为: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31
(1-5)标定第一负荷样本S的负荷类型。
进一步地,第一负荷样本S的数量大于等于50个。
进一步地,步骤(2)包括:
(2-1)采集第二场景下的负荷的第二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二无功功率数据,将第二有功功率数据中有功功率连续上升幅度大于阈值的部分作为第二上升沿;
(2-2)根据第二有功功率数据、第二上升沿起始位置t′和上升沿窗口长度Wp,得到第二上升沿对应的第二有功功率序列P′,计算公式为:
P′={P′i-min{P′i}}i=t′,t′+1...t′+Wp
其中,P′i是第二有功功率数据的第i个功率值;
(2-3)根据第二无功功率数据、第二上升沿起始位置t′和上升沿窗口长度Wp,得到第二上升沿对应的第二无功功率序列Q′,计算公式为:
Q′={Q′i-min{Q′i}}i=t′,t′+1...t′+Wp
其中,Q′i是第二无功功率数据的第i个功率值;
(2-4)根据第二上升沿对应的第二有功功率序列和第二无功功率序列,得到第二负荷样本S′,表现形式为: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41
(2-5)标定第二负荷样本S′的负荷类型。
进一步地,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样本量大于等于5个。
进一步地,步骤(3)包括:
(3-1)利用第一上升沿的上升幅度ΔPi,计算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42
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43
其中,n是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样本量;
(3-2)利用第二上升沿的上升幅度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44
计算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45
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46
其中,N是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样本量;
(3-3)将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47
与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48
的熵作为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迁移系数α;
(3-4)将第一有功功率序列P与有功迁移系数α的乘积作为迁移后的有功功率序列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49
(3-5)利用第一无功功率序列的上升幅度ΔQi,计算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51
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52
(3-6)利用第二无功功率序列的上升幅度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53
计算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54
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55
(3-7)将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56
与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57
的熵作为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迁移系数β;
(3-8)将第一无功功率序列Q与无功迁移系数β的乘积作为迁移后的无功序列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58
(3-9)迁移后的样本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59
的表示形式为: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510
进一步地,神经网络的结构包括六层,分别为:
第一层和第二层为卷积层,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激活函数是linear,第三层和第四层是双向LSTM,第五层和第六层是全连接层,第五层的激活函数是relu;第六层的神经元个数等于迁移后的样本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511
中负荷类别数,第六层的激活函数是softmax。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负荷样本采集流程,包括第一场景和第二场景下的负荷样本采集,通过检测功率数据中的上升沿得到对应的第一负荷样本和第二负荷样本,包含了完整的功率信息;重要的是通过第一负荷样本有功功率稳态值和第二负荷样本有功功率稳态值确定有功迁移系数,类似地通过第一负荷样本无功功率稳态值和第二负荷样本无功功率稳态值确定无功迁移系数,最后由有功和无功迁移系数得到迁移后的样本,方法简单易行,不需大量的人工标注样本,只需要极少的第二负荷样本量就可以完成第一负荷样本的迁移;通过设计神经网络,利用迁移后的样本训练网络,得到分类器,进行负荷识别,分类准确,可自动提取负荷特征分布,减少人工工作量,使得本发明在场景发生变化时可以准确识别负荷。
(2)本发明确定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迁移系数方法简单,只需要极少量的负荷样本就能完成第一负荷样本到第二负荷样本的迁移,使得第一负荷样本适配第二场景的负荷环境,从而达到适应场景变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第一负荷样本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第二负荷样本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行样本迁移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神经网络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负荷识别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包括:
(1)采集第一场景下的负荷的第一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一无功功率数据,利用第一有功功率数据检测第一上升沿,根据第一上升沿、第一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一无功功率数据,得到第一有功功率序列和第一无功功率序列,构成第一负荷样本;
(2)采集第二场景下的负荷的第二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二无功功率数据,利用第二有功功率数据检测第二上升沿,根据第二上升沿、第二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二无功功率数据,得到第二有功功率序列和第二无功功率序列,构成第二负荷样本;
(3)利用第二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与第一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得到有功迁移系数;利用第二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与第一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得到无功迁移系数;利用有功迁移系数和无功迁移系数获取迁移后的有功功率序列和无功功率序列,构成迁移后的样本;
(4)利用迁移后的样本训练神经网络,得到分类器,对待识别场景的负荷的有功功率数据和无功功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识别的负荷样本,将待识别的负荷样本输入分类器得到负荷类别。
如图2所示,步骤(1)包括:
(1-1)采集第一场景下的负荷的第一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一无功功率数据,将第一有功功率数据中有功功率连续上升幅度大于阈值的部分作为第一上升沿;优选地,阈值为50。
(1-2)根据第一有功功率数据、第一上升沿起始位置t和上升沿窗口长度Wp,得到第一上升沿对应的第一有功功率序列P,计算公式为:
P={Pi-min{Pi}}i=t,t+1...t+Wp
其中,Pi是第一有功功率数据的第i个功率值;优选地,上升沿窗口长度Wp为150。
(1-3)根据第一无功功率数据、第一上升沿起始位置t和上升沿窗口长度Wp,得到第一上升沿对应的第一无功功率序列Q,计算公式为:
Q={Qi-min{Qi}}i=t,t+1...t+Wp
其中,Qi是第一无功功率数据的第i个功率值;
(1-4)根据第一上升沿对应的第一有功功率序列和第一无功功率序列,得到第一负荷样本S,表现形式为: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81
(1-5)标定第一负荷样本S的负荷类型。
第一负荷样本S的数量大于等于50个。
如图3所示,步骤(2)包括:
(2-1)采集第二场景下的负荷的第二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二无功功率数据,将第二有功功率数据中有功功率连续上升幅度大于阈值的部分作为第二上升沿;
(2-2)根据第二有功功率数据、第二上升沿起始位置t′和上升沿窗口长度Wp,得到第二上升沿对应的第二有功功率序列P′,计算公式为:
P′={P′i-min{P′i}}i=t′,t′+1...t′+Wp
其中,P′i是第二有功功率数据的第i个功率值;
(2-3)根据第二无功功率数据、第二上升沿起始位置t′和上升沿窗口长度Wp,得到第二上升沿对应的第二无功功率序列Q′,计算公式为:
Q′={Q′i-min{Q′i}}i=t′,t′+1...t′+Wp
其中,Q′i是第二无功功率数据的第i个功率值;
(2-4)根据第二上升沿对应的第二有功功率序列和第二无功功率序列,得到第二负荷样本S′,表现形式为: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82
(2-5)标定第二负荷样本S′的负荷类型。
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样本量大于等于5个。
如图4所示,步骤(3)包括:
(3-1)利用第一上升沿的上升幅度ΔPi,计算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1
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2
其中,n是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样本量;
(3-2)利用第二上升沿的上升幅度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3
计算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4
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5
其中,N是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样本量;
(3-3)将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6
与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7
的熵作为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迁移系数α;
(3-4)将第一有功功率序列P与有功迁移系数α的乘积作为迁移后的有功功率序列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8
(3-5)利用第一无功功率序列的上升幅度ΔQi,计算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9
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10
(3-6)利用第二无功功率序列的上升幅度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11
计算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12
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13
(3-7)将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14
与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0915
的熵作为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迁移系数β;
(3-8)将第一无功功率序列Q与无功迁移系数β的乘积作为迁移后的无功序列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101
(3-9)迁移后的样本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102
的表示形式为: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103
如图5所示,神经网络的结构包括六层,分别为:
第一层和第二层为卷积层(CNN),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激活函数是linear,第三层和第四层是双向LSTM,第五层和第六层是全连接层,第五层的激活函数是relu;第六层的神经元个数等于迁移后的样本
Figure BDA0001696259310000104
中负荷类别数,第六层的激活函数是softmax。第一层的滤波器大小为2X2,第一层的滤波器个数为8,第二层的滤波器大小为2,第二层的滤波器个数为16,第三层的神经元个数为128,第四层的神经元个数为256,第五层的神经元个数是1024,dropout=0.25。
如图6所示,步骤(4)包括:
利用迁移后的样本训练神经网络,得到分类器,训练的时候,学习率为0.001,优化器为RMSProp,epoch=50,batch_size=32。
对待识别场景的负荷的有功功率数据和无功功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识别的负荷样本,将待识别的负荷样本输入分类器得到负荷类别:
计算公式为:
k=argmax{ρi}i=0,1,2...m
其中,k为负荷类别,ρi是网络输出的样本是类别i的概率,m是负荷类型个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采集第一场景下的负荷的第一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一无功功率数据,利用第一有功功率数据检测第一上升沿,根据第一上升沿、第一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一无功功率数据,得到第一有功功率序列和第一无功功率序列,构成第一负荷样本;
(2)采集第二场景下的负荷的第二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二无功功率数据,利用第二有功功率数据检测第二上升沿,根据第二上升沿、第二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二无功功率数据,得到第二有功功率序列和第二无功功率序列,构成第二负荷样本;
(3)利用第二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与第一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得到有功迁移系数;利用第二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与第一负荷样本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得到无功迁移系数;利用有功迁移系数和无功迁移系数获取迁移后的有功功率序列和无功功率序列,构成迁移后的样本;
(4)利用迁移后的样本训练神经网络,得到分类器,对待识别场景的负荷的有功功率数据和无功功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待识别的负荷样本,将待识别的负荷样本输入分类器得到负荷类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1-1)采集第一场景下的负荷的第一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一无功功率数据,将第一有功功率数据中有功功率连续上升幅度大于阈值的部分作为第一上升沿;
(1-2)根据第一有功功率数据、第一上升沿起始位置t和上升沿窗口长度Wp,得到第一上升沿对应的第一有功功率序列P,计算公式为:
P={Pi-min{Pi}} i=t,t+1...t+Wp
其中,Pi是第一有功功率数据的第i个功率值;
(1-3)根据第一无功功率数据、第一上升沿起始位置t和上升沿窗口长度Wp,得到第一上升沿对应的第一无功功率序列Q,计算公式为:
Q={Qi-min{Qi}} i=t,t+1...t+Wp
其中,Qi是第一无功功率数据的第i个功率值;
(1-4)根据第一上升沿对应的第一有功功率序列和第一无功功率序列,得到第一负荷样本S,表现形式为: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21
(1-5)标定第一负荷样本S的负荷类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荷样本S的数量大于等于50个。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2-1)采集第二场景下的负荷的第二有功功率数据和第二无功功率数据,将第二有功功率数据中有功功率连续上升幅度大于阈值的部分作为第二上升沿;
(2-2)根据第二有功功率数据、第二上升沿起始位置t′和上升沿窗口长度Wp,得到第二上升沿对应的第二有功功率序列P′,计算公式为:
P′={P′i-min{P′i}}i=t′,t′+1...t′+Wp
其中,P′i是第二有功功率数据的第i个功率值;
(2-3)根据第二无功功率数据、第二上升沿起始位置t′和上升沿窗口长度Wp,得到第二上升沿对应的第二无功功率序列Q′,计算公式为:
Q′={Q′i-min{Q′i}} i=t′,t′+1...t′+Wp
其中,Q′i是第二无功功率数据的第i个功率值;
(2-4)根据第二上升沿对应的第二有功功率序列和第二无功功率序列,得到第二负荷样本S′,表现形式为: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31
(2-5)标定第二负荷样本S′的负荷类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样本量大于等于5个。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
(3-1)利用第一上升沿的上升幅度ΔPi,计算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32
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33
其中,n是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样本量;
(3-2)利用第二上升沿的上升幅度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34
计算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35
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36
其中,N是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样本量;
(3-3)将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37
与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稳态值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38
的熵作为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有功迁移系数α;
(3-4)将第一有功功率序列P与有功迁移系数α的乘积作为迁移后的有功功率序列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39
(3-5)利用第一无功功率序列的上升幅度ΔQi,计算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41
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42
(3-6)利用第二无功功率序列的上升幅度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43
计算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44
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45
(3-7)将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46
与第一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稳态值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47
的熵作为第二负荷样本S′中每类负荷的无功迁移系数β;
(3-8)将第一无功功率序列Q与无功迁移系数β的乘积作为迁移后的无功序列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48
(3-9)迁移后的样本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49
的表示形式为: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410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网络的结构包括六层,分别为:
第一层和第二层为卷积层,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激活函数是linear,第三层和第四层是双向LSTM,第五层和第六层是全连接层,第五层的激活函数是relu;第六层的神经元个数等于迁移后的样本
Figure FDA00016962593000000411
中负荷类别数,第六层的激活函数是softmax。
CN201810617005.7A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60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7005.7A CN108960586B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7005.7A CN108960586B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0586A CN108960586A (zh) 2018-12-07
CN108960586B true CN108960586B (zh) 2021-06-11

Family

ID=64489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700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60586B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605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3404B (zh) * 2019-06-24 2022-02-01 江门云天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非侵入式的负荷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1412A (zh) * 2019-12-25 2020-05-12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电缆温度和防盗的双监测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91908B (zh) * 2019-12-25 2021-09-2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负荷事件检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232570A (zh) * 2020-10-19 2021-01-15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 一种正向有功总电量预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76985B (zh) * 2021-03-29 2022-12-16 上海电力大学 电力用户负荷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298422B (zh) * 2021-06-16 2023-01-31 福建亿力优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电数据的污染源企业违规生产监控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84898A (ko) * 2008-10-03 2011-07-26 엘렉트리씨트 드 프랑스 장치에 의하여 소비되는 전력을, 부하 과도현상을 분석함으로써, 비침습적으로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096726A (zh) * 2016-05-31 2016-11-09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7025365A (zh) * 2017-05-16 2017-08-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用户侧的非侵入负荷辨识方法
CN107392391A (zh) * 2017-08-10 2017-11-24 天津求实智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负荷用电分解方法
CN108062627A (zh) * 2017-12-16 2018-05-22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非侵入式用电数据的需求响应分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05552B2 (en) * 2007-08-28 2014-08-12 Causam Ener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ely managing consumption of electric power over an electric power gri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84898A (ko) * 2008-10-03 2011-07-26 엘렉트리씨트 드 프랑스 장치에 의하여 소비되는 전력을, 부하 과도현상을 분석함으로써, 비침습적으로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6096726A (zh) * 2016-05-31 2016-11-09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7025365A (zh) * 2017-05-16 2017-08-0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用户侧的非侵入负荷辨识方法
CN107392391A (zh) * 2017-08-10 2017-11-24 天津求实智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负荷用电分解方法
CN108062627A (zh) * 2017-12-16 2018-05-22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非侵入式用电数据的需求响应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ow-power appliance monitoring using Factorial Hidden Markov Models;Zoha A等;《IEE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ensors Sensor Network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20131231;第527-532页 *
一种适用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暂态事件检测算法;牛卢璐等;《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1231;第30-3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0586A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0586B (zh) 一种适应场景变化的非入侵式负荷识别方法
CN105701572B (zh) 一种基于改进高斯过程回归的光伏短期出力预测方法
CN105303263A (zh) 一种区域电网的负荷预测系统及其方法
Yang et al. A composite framework for photovoltaic day-ahead power prediction based on dual clustering of dynamic time warping distance and deep autoencoder
CN110503256A (zh)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1008504A (zh) 一种基于气象模式识别的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建模方法
CN110866633B (zh) 一种基于svr支持向量回归的微电网超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CN113762387B (zh) 一种基于混合模型预测的数据中心站多元负荷预测方法
CN114219181A (zh) 基于迁移学习的风电功率概率预测方法
CN113361785A (zh) 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796141A (zh) 一种基于gbdt回归模型的办公建筑能耗预测方法
CN112288157A (zh) 一种基于模糊聚类与深度强化学习的风电场功率预测方法
CN111562541A (zh) 一种应用cart算法实现电能表检测数据管理的软件平台
CN110909786A (zh) 一种基于特性指标与决策树模型的新装用户负荷辨识方法
CN114240687A (zh) 一种适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托管效率分析方法
CN116667369B (zh) 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分布式光伏电压控制方法
CN113487064A (zh)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改进lstm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7113086A (zh) 一种储能机组负荷预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Li et al. Power system transient stability predi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eliefF and LSTM
CN110991723A (zh) 一种人工智能在季节性负荷预测中的应用方法
Sun et al. A short-term power load prediction algorithm of based on power load factor deep cluster neural network
CN111539275B (zh) 一种基于负载特性可视化的电气负载分类方法和系统
CN109034453A (zh) 一种基于多标记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CN109149644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光储一体在线策略匹配和协同优化方法
CN113807027A (zh) 一种风电机组健康状态评估模型、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