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9285A - 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9285A
CN108959285A CN201710350728.0A CN201710350728A CN108959285A CN 108959285 A CN108959285 A CN 108959285A CN 201710350728 A CN201710350728 A CN 201710350728A CN 108959285 A CN108959285 A CN 1089592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ables
database
major key
business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507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59285B (zh
Inventor
马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Jingdong Shangk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507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92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92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92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592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92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从多个数据表中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接收一业务操作请求,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当前数据表;获取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从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中获取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一条数据的主键ID;采用预设二进制算法对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进行预设二进制计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本公开可以直接从队列中获取ID而无需再访问数据库,大大提升了服务性能,因此能够提供更高性能的唯一ID服务,在大量高并发调用情况下提高了获取唯一主键ID的性能。

Description

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数据库主键获取装置以及实现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阶段随着数据量和数据访问量的增长,数据信息的存储也相较以往发生巨大变化,最明显的是分库分表技术的大量运用。将大量的数据存储在多台数据库机器以及多张表中,用于解决单表单库带来的数据库性能和存储空间的问题,利于数据扩展。数据库中的数据量不一定是可控的,在未进行分库分表的情况下,随着时间和业务的发展,库中的表会越来越多,表中的数据量也会越来越大,相应地,数据操作,增删改查的开销也会越来越大;另外,由于无法进行分布式式部署,而一台服务器的资源(CPU、磁盘、内存、IO等)是有限的,最终数据库所能承载的数据量、数据处理能力都将遭遇瓶颈。分库分表技术就是把原本存储于一个库的数据分块存储到多个库上,把原本存储于一个表的数据分块存储到多个表上。但是分库分表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因为每条数据都是唯一的,必须被唯一标示,才可做业务上的其他处理,那么单条数据的唯一主键如何生成。以往单库单表的唯一主键只需要利用这个表的自增ID即可,但是分库分表后,有成千甚至上万个表,各自表的自增ID并不是全局唯一的,不能满足业务需求。那么怎样提供一个高可用高性能的集群式的获取唯一主键的方法,是分库分表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关技术中,分库分表的唯一ID获取方法是新建一个自增ID的表,单独往这个表插入一条记录,返回自增的ID用于分库分表中所有这个业务表的主键。相关技术的缺点有:在高并发调用下,往同一张表的大量插入以及数据量的增加,性能会非常慢,甚至导致数据库宕机,系统不可用。另外,一旦这台提供唯一ID的数据库宕机或因网络问题不可用,整个业务系统也将不可用,存在单点问题。最后,如果再有业务表也需要获取唯一ID服务,那么就需要再部署一套数据库服务器,导致资源浪费,扩展性很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改善上述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数据库主键获取装置以及实现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多个数据表中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
接收一业务操作请求,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当前数据表;
获取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从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中获取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一条数据的主键ID;
采用预设二进制算法对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进行预设二进制计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从多个数据表中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多个数据表分为多组数据表,并为每组数据表中的每个数据表配置不同的尾号标识信息;
设置不同业务操作请求与对应的一组数据表之间的映射关系的配置表;
为所述每组数据表中的每个数据表分配对应的一个所述队列。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接收一业务操作请求,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当前数据表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以及所述配置表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所要访问的一组数据表;
根据预设随机算法从所述一组数据表中选择其中一个数据表作为所述当前数据表。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采用预设二进制算法对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进行预设二进制计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包括:
采用预设左移算法对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进行左移运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
其中,所述左移算法与所述当前数据表的尾号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当前数据表所归属的一组数据表的总表数相关。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从多个数据表中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包括:
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预设数量M的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所述队列中;
当所述队列中加载的M个所述主键ID使用超过预设百分比时,再次进行预先加载主键ID以更新数据库;
其中,M为自然数,且M小于等于每个所述数据表中的总数据量;所述预设百分比大于M的50%。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每组数据表中的一部分数据表存储于第一数据库中,而剩余另一部分数据表存储于第二数据库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的所述主键ID时,若所述第一数据库异常不可用,则切换至从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加载每个数据表对应的所述主键ID。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库异常不可用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表的所述尾号标识信息移除。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库恢复到正常状态时,将移除的所述所有数据表的所述尾号标识信息恢复。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队列采用线程安全队列。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库主键获取装置,该装置包括:
预加载模块,用于从多个数据表中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
数据表确定模块,用于接收一业务操作请求,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当前数据表;
主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从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中获取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一条数据的主键ID;
主键计算模块,用于采用预设二进制算法对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进行预设二进制计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及装置,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从所述队列中获取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一条数据的主键ID,并采用预设二进制算法计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这样,一方面,由于获取的主键ID是提前异步加载进队列中的,使用时可以直接从队列中获取而无需再访问数据库,大大提升了服务性能,因此能够提供更高性能的唯一ID服务,且采用预设二进制算法可以解决多分表取出来的ID值重复的问题,进而可以实现返回唯一不重复的ID值;另一方面,基于预加载以及二进制算法的方式可以解决大量高并发调用情况下获取唯一ID的性能问题,支持高并发且集群式地获取唯一ID,实现高吞吐、高可用的唯一ID服务。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流程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另一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又一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库服务器部署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数据库主键获取装置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参考图1中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01:从多个数据表中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
步骤S102:接收一业务操作请求,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当前数据表。
步骤S103:获取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从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中获取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一条数据的主键ID。
步骤S104:采用预设二进制算法对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进行预设二进制计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
通过上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一方面,由于获取的主键ID是提前异步加载进队列中的,使用时可以直接从队列中获取而无需再访问数据库,大大提升了服务性能,因此能够提供更高性能的唯一ID服务,且采用预设二进制算法可以解决多分表取出来的ID值重复的问题,进而可以实现返回唯一不重复的ID值;另一方面,基于预加载以及二进制算法的方式可以解决大量高并发调用情况下获取唯一ID的性能问题,支持高并发且集群式地获取唯一ID,实现高吞吐、高可用的唯一ID服务。
下面,将参考图1至图4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在步骤S101中,从多个数据表中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
示例性的,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S101可以预先从数据库中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下文也简称为表)中预设数量M的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所述队列中。
举例来说,例如初始化时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预设数量即步长为1000的1000条数据的主键ID值如1到1000到对应的所述队列中。每个数据表对应一个队列。所述队列可以采用线程安全队列Concurrent Linked Queue,该队列的特性为先进后出,高性能。因此可以提高服务性能。
步骤S101中,当所述队列中加载的M个所述主键ID使用超过预设百分比时,再次进行预先加载主键ID以更新数据库。其中,M为自然数,且M小于等于每个所述数据表中的总数据量;所述预设百分比大于M的50%。所述M的取值以及预设百分比可以自定义设置,对此不作限制。
举例来说,取出当前数据表的队列之前存储的ID最大值1000,用本次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值如5进行比较。如果满足预加载条件(1000-5)<1000*0.7,表明本队列的ID值已经使用了70%,则需要进行预加载。那么可以更新当前ID值1001+1000(步长),将ID值1001到2000存入队列,并将最大ID值2000存入内存中,用于后续的预加载判断。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则证明当前队列的ID值够用,则不需要进行预加载操作。
参考图2中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从多个数据表中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将所述多个数据表分为多组数据表,并为每组数据表中的每个数据表配置不同的尾号标识信息。
示例性的,数据库中的多个数据表可以分为多组数据表,每组数据表的命名规则可以是Ticket_M_N,M表示第几组Ticket,N表示本组Ticket服务的第几张表。一组Ticket提供唯一不重复的ID,每组Ticket分了多张表,每张表一条记录,用于返回ID值。如图4所示,每组Ticket可以分32张表,前16张表在A数据库库,后16张表在B数据库。每组Ticket针对不同的上游业务,增加一个上游业务调用时,只需要再增加一组Ticket表即可。如果单库压力较大时,可再增加分库。示例性的,如图4中所示,第0组和第1组的数据表存储在数据库_1_A和数据库_1_B库,第2组和第3组的数据表在数据库_2_A和数据库_2_B。随着业务调用量增加,可继续横向扩展。每组Ticket都可以分布在AB两个数据库中,正常情况下两个数据库中的分表同时提供服务,假如A库不可用,那么本发明会自动切换到B库,实现了服务的高可用,解决单点问题。前台服务机器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的尾号标识信息如尾号数组,尾号数组可以包括不同的尾号。这样可以分散访问分表的压力。并且任何一台机器出现问题,另外其他的机器依然可以提供服务,可支持横向扩展。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方法可以作为服务部署在多台应用机器上,每台应用机器可以访问不同尾号的表,用于分散压力和提高可用性。每台应用机器最少两个分表,一个在A数据库,一个在B数据库,用于解决数据库的单点问题,实现高可用。
步骤S202:设置不同业务操作请求与对应的一组数据表之间的映射关系的配置表。
示例性的,每个上游业务访问哪一个Ticket组来获取唯一主键ID,可以提前通过页面配置,并在应用机器初始化时加载配置表。如果后续再增加业务表,只需要扩展表和页面配置后,重启下应用机器即可。
步骤S203:为所述每组数据表中的每个数据表分配对应的一个所述队列。
示例性的,以一台应用机器为例,应用机器初始化时加载每个业务表访问对应Ticket组的配置,本应用给所访问的对应Ticket组的每张表分配一个队列,用于存放预加载的ID值,每个队列的标示为表名,如Ticket_0_0,Ticket_0_31;Ticket_1_0,Ticket_1_31。另外,初始化时还要给每个表分配内存,用于存储当前应用中当前数据表的最大ID值,此最大值用于后续预加载的判断条件。应用初始化时还会进行一些配置加载,如每张表的步长例如都为1000(可根据调用量自定义),本应用访问的表的尾号数组Array,如尾号0和31(根据分表数和应用机器数分散),总共2组Ticket,如第0组和第1组等等。上述初始化操作发生在应用机器启动时。
在步骤S102中,接收一业务操作请求,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当前数据表。
参考图3中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接收一业务操作请求,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当前数据表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以及所述配置表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所要访问的一组数据表。
示例性的,当外部上游业务调用本服务获取主键ID时,假如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为Table1,通过初始化加载的配置表得出对应的Ticket组,假如此Table1配置的Ticket组为第0组。则当前应用机器可以访问尾号0和31,即Ticket_0_0和Ticket_0_31两张表。
步骤S302:根据预设随机算法从所述一组数据表中选择其中一个数据表作为所述当前数据表。
示例性的,通过预设随机算法,从尾号数组Array随机获取某一个表,如表Ticket_0_0。该预设随机算法可以采用现有任意一种随机算法。不再详述。
在步骤S103中,获取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从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中获取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一条数据的主键ID。
示例性的,例如从上述获取的表Ticket_0_0对应的队列中获取ID值,如访问ticket_0_0对应的队列,取出ID值例如为5。
在步骤S104中,采用预设二进制算法对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进行预设二进制计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
示例性的,步骤S104中可以采用预设左移算法对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进行左移运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其中,所述左移算法与所述当前数据表的尾号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当前数据表所归属的一组数据表的总表数相关。
举例来说,例如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值为5,则根据左移算法5<<4|0=80得到唯一主键ID值为80。此处左移算法相当于5*32+0。其中32(2的4次方)为总表数,0为当前表Ticket_0_0的尾号0。假如表Ticket_0_31也取出ID值为5,那么通过左移算法5<<4|31=111得到唯一主键ID值为111。这样可保证32张分表返回的ID值通过左移算法后保证唯一不重复。使用左移算法更快,因为使用的是二级制进行计算。之后可以将本次访问的ID值80返回给上游业务,然后可以多线程异步通过当前ID值5和表Ticket_0_0对应的队列中最大值1000,进行上述预加载条件判断。初始时,本实施例中给每张表的队列初始化加载一批Ticket值,访问每张表,通过更新当前数据库ID值1+步长1000,并按照顺序存入每张表的队列中。并且将最大值1000存入内存中,用于后续预加载条件判断。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每组数据表中的一部分数据表存储于第一数据库(如A数据库)中,而剩余另一部分数据表存储于第二数据库(如B数据库)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当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的所述主键ID时,若所述第一数据库异常不可用,则切换至从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加载每个数据表对应的所述主键ID。例如,如果预加载更新数据库时,发现A数据库不可用,则切换至从B数据库中加载。A数据库中的表可以打入B数据库中。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所述第一数据库异常不可用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表的所述尾号标识信息移除。示例性的,如果预加载更新数据库时,发现A数据库不可用,则自动将本应用中所有在A库的表尾号从尾号数组中移除,防止随机获取尾号时访问到,保证了服务的高可用。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当所述第一数据库恢复到正常状态时,将移除的所述所有数据表的所述尾号标识信息恢复。例如,每次预加载时对不可用的A数据库进行访问判断,如果数据库可用了,则恢复A库的尾号数组,这样可以提高服务的可靠性。
本示例实施例方式中结和分表、AB库、线程安全队列、左移运算、预加载理念实现了高可用、高吞吐、高性能、可扩展的唯一ID服务。通过分表的理念将数据库压力打散,将分表分布在A和B两个库上,通过识别数据库异常,自动降级使用另外一个数据库来实现高可用,解决单点问题。本示例实施例方式通过安全线程队列和预加载的理念,实现了提前加载一定数量的ID值,使用时直接从队列中获取ID值,而无需再访问数据库,大大提升了服务的性能。另外,关于涉及到多个分表取出来的ID值重复问题,本本示例实施例方式是通过左移运算来实现提供唯一ID,从而既通过分表分散了压力,又能返回唯一不重复的ID值。最后,本示例实施例方式可随着调用服务方的增加,随时进行扩展。例如可以通过横向扩展分库、分表、服务机器,就可以满足业务的增长,而无需像以往一样,一个业务搭建一套,节省资源以及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另外,也易于理解的是,这些步骤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进程/线程中同步或异步执行。
进一步的,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库主键获取装置。参考图5中所示,该装置100可以包括预加载模块101、数据表确定模块102、主键获取模块103和主键计算模块104。其中:
所述预加载模块101,用于从多个数据表中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
所述数据表确定模块102,用于接收一业务操作请求,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当前数据表。
所述主键获取模块103,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从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中获取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一条数据的主键ID。
所述主键计算模块104,用于采用预设二进制算法对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进行预设二进制计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配置模块,所述从多个数据表中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之前,该配置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数据表分为多组数据表,并为每组数据表中的每个数据表配置不同的尾号标识信息;设置不同业务操作请求与对应的一组数据表之间的映射关系的配置表;以及为所述每组数据表中的每个数据表分配对应的一个所述队列。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表确定模块102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以及所述配置表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所要访问的一组数据表;根据预设随机算法从所述一组数据表中选择其中一个数据表作为所述当前数据表。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主键计算模块104,用于采用预设左移算法对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进行左移运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其中,所述左移算法与所述当前数据表的尾号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当前数据表所归属的一组数据表的总表数相关。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预加载模块101用于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预设数量M的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所述队列中;当所述队列中加载的M个所述主键ID使用超过预设百分比时,再次进行预先加载主键ID以更新数据库;其中,M为自然数,且M小于等于每个所述数据表中的总数据量;所述预设百分比大于M的50%。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每组数据表中的一部分数据表存储于第一数据库中,而剩余另一部分数据表存储于第二数据库中。相应的,该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加载切换模块,用于当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的所述主键ID时,若所述第一数据库异常不可用,则切换至从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加载每个数据表对应的所述主键ID。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加载切换模块还可以用于当所述第一数据库异常不可用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表的所述尾号标识信息移除。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队列采用线程安全队列。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作为模块或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木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例如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6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3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的步骤。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600。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显示单元6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610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03。
所述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05的程序/实用工具6204,这样的程序模块6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6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660可以通过总线630与电子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上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2)

1.一种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从多个数据表中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
接收一业务操作请求,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当前数据表;
获取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从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中获取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一条数据的主键ID;
采用预设二进制算法对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进行预设二进制计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多个数据表中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多个数据表分为多组数据表,并为每组数据表中的每个数据表配置不同的尾号标识信息;
设置不同业务操作请求与对应的一组数据表之间的映射关系的配置表;
为所述每组数据表中的每个数据表分配对应的一个所述队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一业务操作请求,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当前数据表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以及所述配置表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所要访问的一组数据表;
根据预设随机算法从所述一组数据表中选择其中一个数据表作为所述当前数据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预设二进制算法对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进行预设二进制计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包括:
采用预设左移算法对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进行左移运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
其中,所述左移算法与所述当前数据表的尾号标识信息,以及所述当前数据表所归属的一组数据表的总表数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多个数据表中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包括:
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预设数量M的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所述队列中;
当所述队列中加载的M个所述主键ID使用超过预设百分比时,再次进行预先加载主键ID以更新数据库;
其中,M为自然数,且M小于等于每个所述数据表中的总数据量;所述预设百分比大于M的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数据表中的一部分数据表存储于第一数据库中,而剩余另一部分数据表存储于第二数据库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的所述主键ID时,若所述第一数据库异常不可用,则切换至从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加载每个数据表对应的所述主键I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库异常不可用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表的所述尾号标识信息移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数据库恢复到正常状态时,将移除的所述所有数据表的所述尾号标识信息恢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队列采用线程安全队列。
10.一种数据库主键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预加载模块,用于从多个数据表中预先加载每个所述数据表中至少部分单条数据的主键ID到对应的一队列中;
数据表确定模块,用于接收一业务操作请求,根据所述业务操作请求所携带的参数确定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当前数据表;
主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从所述当前数据表对应的所述队列中获取所述业务操作请求对应的一条数据的主键ID;
主键计算模块,用于采用预设二进制算法对所述一条数据的主键ID进行预设二进制计算得到所述一条数据的唯一主键ID。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的步骤。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的步骤。
CN201710350728.0A 2017-05-18 2017-05-18 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ctive CN1089592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0728.0A CN108959285B (zh) 2017-05-18 2017-05-18 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0728.0A CN108959285B (zh) 2017-05-18 2017-05-18 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9285A true CN108959285A (zh) 2018-12-07
CN108959285B CN108959285B (zh) 2020-12-22

Family

ID=64461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50728.0A Active CN108959285B (zh) 2017-05-18 2017-05-18 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5928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7829A (zh) * 2019-11-12 2019-12-20 深圳竹云科技有限公司 主键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256698A (zh) * 2020-10-16 2021-01-22 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哈希函数的表关系自动关联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4267B2 (en) * 2000-11-29 2010-02-16 Agere Systems Inc. Bit based arithmetic coding using variable size key cipher
CN101661509A (zh) * 2009-09-29 2010-03-03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数据库表主键字段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94710A (zh) * 2012-02-28 2013-09-11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取方法和装置
CN103399945A (zh) * 2013-08-15 2013-11-20 成都博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结构
CN104765789A (zh) * 2015-03-24 2015-07-08 深圳祥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库主键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5786990A (zh) * 2016-02-17 2016-07-20 蓝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数据存储和快速查询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4267B2 (en) * 2000-11-29 2010-02-16 Agere Systems Inc. Bit based arithmetic coding using variable size key cipher
CN101661509A (zh) * 2009-09-29 2010-03-03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数据库表主键字段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94710A (zh) * 2012-02-28 2013-09-11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存取方法和装置
CN103399945A (zh) * 2013-08-15 2013-11-20 成都博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结构
CN104765789A (zh) * 2015-03-24 2015-07-08 深圳祥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库主键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5786990A (zh) * 2016-02-17 2016-07-20 蓝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数据存储和快速查询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7829A (zh) * 2019-11-12 2019-12-20 深圳竹云科技有限公司 主键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597829B (zh) * 2019-11-12 2020-03-27 深圳竹云科技有限公司 主键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256698A (zh) * 2020-10-16 2021-01-22 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哈希函数的表关系自动关联方法
CN112256698B (zh) * 2020-10-16 2023-09-05 美林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哈希函数的表关系自动关联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9285B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u et al. Efficient memory disaggregation with infiniswap
US9342376B2 (e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dynamic energy efficient job scheduling in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US10936423B2 (en) Enhanced application write performance
CN111406250A (zh) 无服务器计算环境中的使用经预取的数据的配设
US9280370B2 (en) System structure management device, system structure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US945989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ata analysis service in cloud environment
US11030169B1 (en) Data re-sharding
US10411977B2 (en) Visualization of workload distribution on server resources
CN112005219B (zh) 计算集群中具有数据访问意识的工作负载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Porter Decoupling storage and computation in hadoop with superdatanodes
CN109614227A (zh) 任务资源调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00412788A1 (en) Asynchronous workflow and task api for cloud based processing
US20160077883A1 (en) Effici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Data Centers
US20190109901A1 (en) Initiator aware data migration
CN108959285A (zh) 数据库主键获取方法及装置
US10594620B1 (en) Bit vector analysis for resource placement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US11157406B2 (en) Methods for providing data values using asynchronous operations and querying a plurality of servers
US10620837B2 (en) Tuning memory across database clusters for distributed query stability
JP2021513137A (ja) 階層型ストレージ管理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マイグレーション
US20230132831A1 (en) Task failover
CN109067649A (zh) 节点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11126371B2 (en) Caching file data within a clustered computing system
KR101754713B1 (ko) 비대칭 분산 파일 시스템, 연산 분배 장치 및 방법
US11847054B2 (en) Providing data values using asynchronous operations and based on timing of occurrence of requests for the data values
CN109474535A (zh) 用于搜索引擎集群分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