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8577A -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8577A
CN108958577A CN201810613240.7A CN201810613240A CN108958577A CN 108958577 A CN108958577 A CN 108958577A CN 201810613240 A CN201810613240 A CN 201810613240A CN 108958577 A CN108958577 A CN 108958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window operation
type
attentively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32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58577B (zh
Inventor
孔祥晖
路伟成
黄通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7Invensu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Qixin Yi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xin Yi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xin Yi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xin Yiwe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1324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8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8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8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58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8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云服务器生成与所述佩戴用户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接收并存储所述云服务器反馈的所述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策略;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则执行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与所述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按照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对可穿戴设备中当前显示的窗口进行自动操作,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Description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头戴式设备作为革命性的创新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并可用于各种领域。智能头戴式设备集智能手机、相机于一身,在用户眼前通过窗口的形式展现实时信息,并可根据用户眼部的操作完成拍照上传、信息浏览、收发短信、查询天气路况等操作。
在现有的智能头戴式设备中,用户通过智能头戴式设备中的镜片浏览窗口文件时,往往需要根据用户眼部的操作输出操作指令,以对镜片显示界面中的窗口文件进行操作,如眨眼对应关闭窗口等。如此一来,用户在使用智能头戴式设备之前往往需要记忆繁琐的窗口操作指令,且窗口操作指令往往不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定,导致较差的用户体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介质,实现按照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对可穿戴设备中当前显示的窗口进行自动操作,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包括:
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云服务器生成与所述佩戴用户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
接收并存储所述云服务器反馈的所述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策略;
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则执行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与所述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云服务器生成与所述佩戴用户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云服务器反馈的所述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策略;
操作执行模块,用于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则执行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与所述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所述穿戴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接收并存储云服务器反馈的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策略;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则执行窗口操作策略中与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解决现有技术中佩戴用户需要记忆繁琐的窗口操作指令以对当前窗口进行操作的问题,实现按照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对可穿戴设备中当前显示的窗口进行自动操作,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或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根据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对当前显示的窗口进行操作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一般可集成在可穿戴设备(典型的,各类智能眼镜或智能头盔等智能头戴式设备)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S110、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云服务器生成与所述佩戴用户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
其中,窗口操作行为数据指的是佩戴用户在可穿戴设备镜片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窗口进行的历史操作。例如,窗口操作行为数据可以是对于自动弹出的资讯窗口进行即时关闭。窗口操作策略指的是针对当前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习惯所制定的自动操作窗口的一系列方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根据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对可穿戴设备中当前显示的窗口进行自动操作,首先要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具体的,在佩戴用户针对可穿戴设备镜片显示界面中的窗口进行操作时,可以实时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并将获取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在云服务器中针对不同的佩戴用户分别建立对应的用户账号,并在与佩戴用户对应的用户账号下接收该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继而,云服务器可以根据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为该佩戴用户制定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包括:窗口类型、窗口注视类型以及窗口操作类型;所述窗口注视类型包括:窗口持续注视时长,和/或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
其中,窗口类型指的是窗口的应用类型,例如网页浏览窗口、文档(Word或PDF等)应用视图窗口或其他可编辑和非可编辑的应用窗口(如QQ和微信的聊天窗口)等。窗口注视类型指的是佩戴用户对窗口的注视情况,如长时间注视、短时间注视或在注视窗口的过程中眼球的运动情况(往左、右、上、下或其他方位移动)。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每个佩戴用户的兴趣定位不同,不同佩戴用户对不同类型的窗口的浏览情况也不同。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可以通过佩戴用户历史浏览过的窗口类型以及针对不同窗口类型的窗口注视类型进行获取。同时,为了制定个性化的窗口操作策略,还可以在佩戴用户在注视窗口内容的过程中获取佩戴用户的眼球运动轨迹,并依据眼球运动轨迹制定与佩戴用户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
S120、接收并存储所述云服务器反馈的所述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策略。
相应的,在云服务器中根据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生成与佩戴用户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后,可以将窗口操作策略反馈给可穿戴设备,使得可穿戴设备依据接收到的窗口操作策略针对镜片显示界面中的当前活动窗口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本技术方案的技术背景下,建立其他生成窗口操作策略的技术方案。例如,直接通过可穿戴设备针对获取的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生成与佩戴用户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并存储。
S130、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则执行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与所述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
其中,窗口操作触发条件指的是依据窗口类型和窗口注释类型所制定的触发窗口操作的条件。窗口操作类型可以是关闭窗口、切换窗口、打开超链接、选择菜单栏、移动窗口以及控制滚动条的上下移动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镜片显示界面中的窗口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但当前活动窗口只有一个。如果可穿戴设备的具备分屏功能,则可穿戴设备镜片中分屏后的显示界面可以具有多个活动窗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同时对多个活动窗口进行操作。相应的,当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时,则对当前活动窗口执行窗口操作策略中与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从而实现对窗口的自动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虚拟现实眼镜、增强现实眼镜、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以及智能头盔等各种类型的智能头戴式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接收并存储云服务器反馈的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策略;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则执行窗口操作策略中与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解决现有技术中佩戴用户需要记忆繁琐的窗口操作指令以对当前窗口进行操作的问题,实现按照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对可穿戴设备中当前显示的窗口进行自动操作,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具体化,在本实施例中,给出了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的具体方式,同时给出了窗口操作策略的具体实现方式。相应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10、如果检测到所述佩戴用户在可穿戴设备的镜片上的注视区域属于目标窗口所在的区域,则获取与所述目标窗口对应的目标窗口类型。
其中,佩戴用户在可穿戴设备的镜片上的注视区域可以通过眼球追踪技术获取,例如,通过获取的佩戴用户的眼球图像确定眼球的注视点和注视方向。目标窗口即为当前活动窗口。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可穿戴设备中当前活动的窗口进行自动操作时,可以首先获取佩戴用户在可穿戴设备的镜片上的注视区域。需要说明的是,可穿戴设备的镜片显示界面中可能存在多个窗口的情况。如果显示界面中有多个窗口,则计算所有窗口与注视区域之间的重叠区域,并将重叠区域比例最大(重叠区域占注视区域的百分比)的对应的窗口作为目标窗口。如果目标窗口不是当前活动窗口,则将其切换为当前活动窗口,使其完整地在镜片显示界面中进行显示。如果镜片显示界面中只有一个窗口,则无需判断注视区域与窗口的重叠区域,直接将其作为目标窗口。在确定目标窗口以后,可以即时获取目标窗口对应的目标窗口类型。例如,目标窗口为资讯推荐界面,则目标窗口类型可以为“推广信息弹出窗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眼球追踪技术确定所述佩戴用户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和注视区域;其中,所述眼球追踪技术可以包括瞳孔和角膜反射光斑中心定位方法或瞳孔中心定位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对眼球追踪技术的具体方法进行限定,任何可以实现眼球追踪的方法都可以作为确定佩戴用户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和注视区域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瞳孔和角膜反射光斑中心定位方法,即瞳孔-角膜反射法,作为眼球追踪技术来确定可穿戴用户在显示镜片上的注视信息,进而根据注视信息确定佩戴用户的注视时长和眼球运动轨迹等信息。瞳孔-角膜反射法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获取眼部图像;根据眼部图像估计注视信息。瞳孔-角膜反射法的硬件要求体现在两方面:(1)光源:一个或多个红外光源,采用红外光线不会影响眼睛的视觉。如果采用多个光源,可以预定的方式对其进行排列,例如品字形或一字形等。(2)图像采集设备:例如红外摄像设备、红外图像传感器、照相机或摄像机等。瞳孔-角膜反射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环节:(1)获取眼部图像:该环节需要光源照向眼睛,由图像采集设备对眼部进行拍摄,相应拍摄光源在角膜上的反射点即光斑(也称为普尔钦斑),由此获取带有光斑的眼部图像。(2)注视信息(即视线/注视点)估计:随着眼球转动时,瞳孔中心与光斑的相对位置关系随之发生变化,相应采集到的带有光斑的若干眼部图像反映出这样的位置变化关系;根据位置变化关系进行视线/注视点估计。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瞳孔中心定位法可以包括:获取摄像头在所述佩戴用户的眼球在当前位置时拍摄的当前位置眼图;将所述当前位置眼图中的瞳孔中心位置作为当前瞳孔中心位置;根据所述当前瞳孔中心位置和所述佩戴用户的基准瞳孔中心位置,确定所述佩戴用户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和注视区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瞳孔中心定位方法来确定佩戴用户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和注视区域。具体的,在采用瞳孔中心定位方法判断佩戴用户在镜片上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时,可以通过摄像头拍摄佩戴用户的眼球的当前位置眼图,并获取当前位置眼图中的瞳孔中心位置,将当前位置眼图中的瞳孔中心位置作为当前瞳孔中心位置,用于与基准瞳孔中心位置作对比,从而确定佩戴用户在镜片上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和注视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摄像头可以是红外热成像图像传感器。
相应的,在获取到当前瞳孔中心位置后,可以和基准瞳孔中心位置作对比,以确定当前瞳孔中心位置与基准瞳孔中心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方向。然后根据基准瞳孔中心位置,以及当前瞳孔中心位置与基准瞳孔中心位置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方向,确定佩戴用户在镜片上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例如,基准瞳孔中心位置位于图像的中心,当前瞳孔中心位置位于图像的中心的正上方,则可以确定,佩戴用户在镜片上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为向上运动。同时,在当前瞳孔中心位置确定后,可以以当前瞳孔中心位置在镜片上的位置作为注视区域的中心,按照注视区域预设的形状和大小根据注视区域的中心确定注视区域。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瞳孔中心位置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眼球运动轨迹和注视区域。
相应的,在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佩戴用户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之前,还包括:预先获取摄像头正对所述佩戴用户的眼球时拍摄的基准眼图,并将所述基准眼图中的瞳孔中心位置作为所述佩戴用户的基准瞳孔中心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摄像头在佩戴用户的眼球在当前位置时拍摄的当前位置眼图之前,还可以预先获取摄像头正对佩戴用户的眼球时拍摄的基准眼图,并将基准眼图中的瞳孔中心位置作为佩戴用户的基准瞳孔中心位置。其中,基准眼图指的是可穿戴设备中摄像头正对佩戴用户眼球时拍摄到的眼部图片,基准眼图中佩戴用户眼球的瞳孔中心位置通常位于基准眼图的中心位置。
S220、获取所述佩戴用户持续注视所述目标窗口的所述注视区域时的目标窗口注视类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窗口对应的目标窗口类型之后,可以进一步检测佩戴用户持续注视目标窗口的注视区域时的目标窗口注视类型。例如,在佩戴用户在持续注视目标窗口的注视区域的过程中,可以将佩戴用户的在目标窗口的持续注视时长作为目标窗口注释类型,也可以将佩戴用户在注视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作为目标窗口注视类型。
S230、如果检测到所述佩戴用户对所述目标窗口执行目标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则将所述目标窗口类型、所述目标窗口注视类型以及所述目标窗口操作类型组合作为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进一步的,佩戴用户在注视目标窗口的过程中会对目标窗口执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假设目标窗口为网页浏览窗口,当佩戴用户发现当前的网页浏览窗口中的内容是自动弹出的游戏界面时,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内(即短时间注视)关闭当前的网页浏览窗口。此时,目标窗口注视类型可以是“短时间注视”,目标窗口对应的目标窗口操作类型可以是“关闭窗口”。相应的,在依次获取目标窗口类型、目标窗口注视类型以及目标窗口操作类型后,可以将其作为一个组合形成窗口操作行为数据,并将其上传至云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为佩戴用户制定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但是,在使用可穿戴设备的初期,由于没有获取到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可能暂时无法为佩戴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窗口操作策略。同时,为了保证窗口操作策略的准确性,需要一定量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为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设定窗口操作策略的生成时间,如一天或一周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除此之外,为了使得佩戴用户在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初期也能根据个性化的窗口操作策略对镜片显示界面中的窗口进行自动操作,在可穿戴设备的第一次启动时,可以向佩戴用户推送相应的调查问卷,从而全方位的获取佩戴用户的兴趣爱好和工作习惯等,进而根据佩戴用户在调查问卷中输入的信息预先分析佩戴用户可能匹配的窗口浏览习惯。可穿戴设备可以根据预先分析的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在可穿戴设备使用初期为佩戴用于提供相应的窗口操作策略。同时,在佩戴用户使用可穿戴设备的过程中,实时获取相应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并以此为依据生成与佩戴用户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窗口操作策略是可以实时更新的,从而满足佩戴用户不同时段、不同阶段的窗口浏览习惯,实现满足佩戴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S240、接收并存储所述云服务器反馈的所述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策略。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窗口操作策略可以包括:所述窗口类型为网页浏览窗口或者文档应用视图窗口,所述窗口持续注视时长为第一时长阈值以及所述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为由上至下的第一窗口操作触发条件,以及与所述第一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对应的向下翻页或者向下滚动的第一窗口操作类型。
其中,第一时长阈值可以是3秒、5秒或者1分钟,具体需要依据网页浏览窗口和文档应用视图窗口中包含的内容以及用户的浏览速度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当镜片显示页面中的当前活动窗口为网页浏览窗口或者文档应用视图窗口时,这类窗口大部分需要佩戴用户通过窗口中的滚动条进行滚动或翻页的操作。例如,佩戴用户通过网页或者相应的应用程序浏览小说,或者浏览Word或PDF文档等。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的窗口类型为网页浏览窗口或者文档应用视图窗口,且佩戴用户的窗口持续注视时长满足第一时长阈值,同时佩戴用户在持续注视当前活动窗口的过程中眼球的运动轨迹为由上至下,则可以将第一窗口操作类型设定为向下翻页或者向下滚动。
举例而言,在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中,如果当前活动窗口为文档应用视图窗口,且窗口中的内容为小说文档,其佩戴用户在浏览小说类的文档应用视图窗口时,往往需要1分钟的时间能够阅读完当前页面并向下翻页,则通过可穿戴设备为佩戴用户提供小说类的文档应用视图窗口时,可以将第一时长阈值设定为1分钟,并将第一时长阈值和佩戴用户由上至下的眼球运动轨迹作为窗口注视类型,将向下翻页或者向下滚动作为第一窗口操作类型。当佩戴用户浏览当前活动窗口时,如果当前活动窗口的窗口类型为文档应用视图窗口,且佩戴用户持续注视当前活动窗口达到1分钟时间,同时佩戴用户在持续注视当前活动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为由上至下,则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第一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可执行窗口操作策略中与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第一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向下翻页或者向下滚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窗口操作策略还可以包括:所述窗口类型为所述网页浏览窗口或者所述文档应用视图窗口,所述窗口持续注视时长为第二时长阈值以及所述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为由下至上的第二窗口操作触发条件,以及与所述第二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对应的向上翻页或者向上滚动的第二窗口操作类型。
其中,第二时长阈值可以是3秒、5秒或者1分钟,可以和第一时长阈值相同,也可以区别于第一时长阈值,同样需要依据网页浏览窗口和文档应用视图窗口中包含的内容以及用户的浏览速度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相应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的窗口类型为网页浏览窗口或者文档应用视图窗口,且佩戴用户的窗口持续注视时长满足第二时长阈值,同时佩戴用户在持续注视当前活动窗口的过程中眼球的运动轨迹为由下至上,则可以将第二窗口操作类型设定为向上翻页或者向上滚动。
举例而言,在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中,如果当前活动窗口为文档应用视图窗口,且窗口中的内容为小说文档,其佩戴用户在浏览小说类的文档应用视图窗口时,还需要向前翻页重新阅读,则通过可穿戴设备为佩戴用户提供小说类的文档应用视图窗口时,可以将第二时长阈值设定为5秒钟,并将第二时长阈值和佩戴用户由下至上的眼球运动轨迹作为窗口注视类型,将向上翻页或者向上滚动作为第二窗口操作类型。当佩戴用户浏览当前活动窗口时,如果当前活动窗口的窗口类型为文档应用视图窗口,且佩戴用户持续注视当前活动窗口达到5秒钟时间,同时佩戴用户在持续注视当前活动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为由下至上,则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第二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可执行窗口操作策略中与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第二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向上翻页或者向上滚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窗口操作策略还可以包括:所述窗口类型为设定分类的推广信息弹出窗口,所述窗口持续注视时长为第三时长阈值的第三窗口操作触发条件,以及与所述第三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对应的关闭窗口的第三窗口操作类型。
其中,设定分类可以是依据推广信息进行的分类,例如,设定分类可以是新闻推广、娱乐推广或商品推广等。第三时长阈值可以是3秒、5秒或者10秒,具体需要依据推广信息弹出窗口中包含的内容以及用户的浏览速度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当镜片显示页面中的当前活动窗口为不同类型的推广信息弹出窗口时,佩戴用户对于不同类型的推广信息弹出窗口所执行的操作习惯并不相同,这就与佩戴用户的兴趣定位紧密相关。例如,推广信息弹出窗口的内容为游戏界面时,不爱玩游戏的佩戴用户往往第一时间关闭当前窗口;推广信息弹出窗口为垃圾信息页面时(黄色页面等),佩戴用户往往也会第一时间关闭当前窗口。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的窗口类型为设定分类的推广信息弹出窗口,且佩戴用户的窗口持续注视时长满足第三时长阈值,则可以将第三窗口操作类型设定为关闭窗口。
举例而言,在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中,如果当前活动窗口为游戏类推广信息弹出窗口,则佩戴用户在第一时间内关闭游戏类推广信息弹出窗口。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第二时长阈值设定为3秒钟,将关闭窗口作为第三窗口操作类型。当佩戴用户浏览当前活动窗口时,如果当前活动窗口的窗口类型为游戏类推广信息弹出窗口,且佩戴用户持续注视当前活动窗口达到3秒钟时间后不再继续注视,则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第三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可执行窗口操作策略中与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第三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关闭窗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窗口操作策略还可以包括:所述窗口类型为所述设定分类的推广信息弹出窗口,所述窗口持续注视时长为第四时长阈值的第四窗口操作触发条件,以及与所述第四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对应的进入窗口关联链接的第四窗口操作类型。
其中,第四时长阈值可以是3秒、5秒或者10秒,具体需要依据推广信息弹出窗口中包含的内容以及用户的浏览速度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镜片显示页面中的当前活动窗口为不同类型的推广信息弹出窗口时,考虑到佩戴用户对其中某种类型的推广信息弹出窗口并不排斥,并且想通过该类型的推广信息弹出窗口对推广信息进行进一步地了解。例如,推广信息弹出窗口的内容为商品推荐界面时,佩戴用户对商品推荐界面中的商品较为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的窗口类型为设定分类的推广信息弹出窗口,且佩戴用户的窗口持续注视时长满足第四时长阈值,则可以将第四窗口操作类型设定为进入窗口关联链接。
举例而言,在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中,如果当前活动窗口为商品推广信息弹出窗口,则佩戴用户通常会点击商品推广信息弹出窗口对应的链接以进一步了解商品信息。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第四时长阈值设定为3秒钟,将进入窗口关联链接作为第四窗口操作类型。当佩戴用户浏览当前活动窗口时,如果当前活动窗口的窗口类型为商品推广信息弹出窗口,且佩戴用户持续注视当前活动窗口达到3秒钟时间后仍然继续注视,则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第四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可执行窗口操作策略中与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第四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进入窗口关联链接。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佩戴用户的浏览习惯为佩戴用户制定个性化的窗口操作策略,以对可穿戴设备镜片显示界面中的窗口进行自动操作,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并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上述四种窗口操作策略的至少一种针对当前窗口进行操作。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本技术方案的技术背景下,建立其他对应的窗口操作策略。例如,在当前活动窗口中存在多种功能类型的菜单栏时,可以根据佩戴用户的眼球运动轨迹如左右移动,控制对不同菜单项的选择等。
S250、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则执行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与所述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根据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对当前显示的窗口进行操作的情况。
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310、信息接收模块320以及操作执行模块330,其中:
数据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云服务器生成与所述佩戴用户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
信息接收模块320,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云服务器反馈的所述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策略;
操作执行模块330,用于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则执行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与所述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接收并存储云服务器反馈的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策略;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则执行窗口操作策略中与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解决现有技术中佩戴用户需要记忆繁琐的窗口操作指令以对当前窗口进行操作的问题,实现按照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对可穿戴设备中当前显示的窗口进行自动操作,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可选的,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包括:窗口类型、窗口注视类型以及窗口操作类型;所述窗口注视类型包括:窗口持续注视时长,和/或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
可选的,数据获取模块310,还用于如果检测到所述佩戴用户在可穿戴设备的镜片上的注视区域属于目标窗口所在的区域,则获取与所述目标窗口对应的目标窗口类型;获取所述佩戴用户持续注视所述目标窗口的所述注视区域时的目标窗口注视类型;如果检测到所述佩戴用户对所述目标窗口执行目标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则将所述目标窗口类型、所述目标窗口注视类型以及所述目标窗口操作类型组合作为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窗口操作策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所述窗口类型为网页浏览窗口或者文档应用视图窗口,所述窗口持续注视时长为第一时长阈值以及所述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为由上至下的第一窗口操作触发条件,以及与所述第一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对应的向下翻页或者向下滚动的第一窗口操作类型;所述窗口类型为所述网页浏览窗口或者所述文档应用视图窗口,所述窗口持续注视时长为第二时长阈值以及所述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为由下至上的第二窗口操作触发条件,以及与所述第二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对应的向上翻页或者向上滚动的第二窗口操作类型;所述窗口类型为设定分类的推广信息弹出窗口,所述窗口持续注视时长为第三时长阈值的第三窗口操作触发条件,以及与所述第三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对应的关闭窗口的第三窗口操作类型;以及所述窗口类型为所述设定分类的推广信息弹出窗口,所述窗口持续注视时长为第四时长阈值的第四窗口操作触发条件,以及与所述第四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对应的进入窗口关联链接的第四窗口操作类型。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采用眼球追踪技术确定所述佩戴用户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和注视区域;其中,所述眼球追踪技术包括瞳孔和角膜反射光斑中心定位方法或瞳孔中心定位方法。
可选的,所述瞳孔中心定位方法,包括:用于获取摄像头在所述佩戴用户的眼球在当前位置时拍摄的当前位置眼图;将所述当前位置眼图中的瞳孔中心位置作为当前瞳孔中心位置;根据所述当前瞳孔中心位置和所述佩戴用户的基准瞳孔中心位置,确定所述佩戴用户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和注视区域。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基准位置获取模块,用于预先获取摄像头正对所述佩戴用户的眼球时拍摄的基准眼图,并将所述基准眼图中的瞳孔中心位置作为所述佩戴用户的基准瞳孔中心位置。
可选的,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虚拟现实眼镜、增强现实眼镜、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以及智能头盔。
上述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穿戴设备412的框图。图4显示的穿戴设备4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穿戴设备4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穿戴设备4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416,存储装置4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装置428和处理器416)的总线418。
总线4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
穿戴设备4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穿戴设备4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存储装置4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4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432。穿戴设备4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4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4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只读光盘(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CD-ROM)、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418相连。存储装置4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6的程序436,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装置4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6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6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穿戴设备4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4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摄像头、显示器4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穿戴设备4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穿戴设备4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422进行。并且,穿戴设备4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4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420通过总线418与穿戴设备4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穿戴设备4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器41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4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
也即,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云服务器生成与所述佩戴用户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接收并存储所述云服务器反馈的所述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策略;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则执行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与所述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
通过所述穿戴设备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接收并存储云服务器反馈的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策略;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则执行窗口操作策略中与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解决现有技术中佩戴用户需要记忆繁琐的窗口操作指令以对当前窗口进行操作的问题,实现按照佩戴用户的窗口浏览习惯对可穿戴设备中当前显示的窗口进行自动操作,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一种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云服务器生成与所述佩戴用户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接收并存储所述云服务器反馈的所述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策略;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则执行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与所述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射频(Radio 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云服务器生成与所述佩戴用户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
接收并存储所述云服务器反馈的所述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策略;
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则执行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与所述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包括:窗口类型、窗口注视类型以及窗口操作类型;
所述窗口注视类型包括:窗口持续注视时长,和/或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包括:
如果检测到所述佩戴用户在可穿戴设备的镜片上的注视区域属于目标窗口所在的区域,则获取与所述目标窗口对应的目标窗口类型;
获取所述佩戴用户持续注视所述目标窗口的所述注视区域时的目标窗口注视类型;
如果检测到所述佩戴用户对所述目标窗口执行目标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则将所述目标窗口类型、所述目标窗口注视类型以及所述目标窗口操作类型组合作为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所述云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操作策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所述窗口类型为网页浏览窗口或者文档应用视图窗口,所述窗口持续注视时长为第一时长阈值以及所述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为由上至下的第一窗口操作触发条件,以及与所述第一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对应的向下翻页或者向下滚动的第一窗口操作类型;
所述窗口类型为所述网页浏览窗口或者所述文档应用视图窗口,所述窗口持续注视时长为第二时长阈值以及所述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为由下至上的第二窗口操作触发条件,以及与所述第二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对应的向上翻页或者向上滚动的第二窗口操作类型;
所述窗口类型为设定分类的推广信息弹出窗口,所述窗口持续注视时长为第三时长阈值的第三窗口操作触发条件,以及与所述第三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对应的关闭窗口的第三窗口操作类型;以及
所述窗口类型为所述设定分类的推广信息弹出窗口,所述窗口持续注视时长为第四时长阈值的第四窗口操作触发条件,以及与所述第四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对应的进入窗口关联链接的第四窗口操作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眼球追踪技术确定所述佩戴用户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和注视区域;其中,所述眼球追踪技术包括瞳孔和角膜反射光斑中心定位方法或瞳孔中心定位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瞳孔中心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摄像头在所述佩戴用户的眼球在当前位置时拍摄的当前位置眼图;
将所述当前位置眼图中的瞳孔中心位置作为当前瞳孔中心位置;
根据所述当前瞳孔中心位置和所述佩戴用户的基准瞳孔中心位置,确定所述佩戴用户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和注视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佩戴用户持续注视窗口过程中的眼球运动轨迹之前,还包括:
预先获取摄像头正对所述佩戴用户的眼球时拍摄的基准眼图,并将所述基准眼图中的瞳孔中心位置作为所述佩戴用户的基准瞳孔中心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虚拟现实眼镜、增强现实眼镜、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以及智能头盔。
9.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行为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所述窗口操作行为数据用于指示所述云服务器生成与所述佩戴用户匹配的窗口操作策略;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云服务器反馈的所述佩戴用户的窗口操作策略;
操作执行模块,用于如果确定当前活动窗口满足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的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则执行所述窗口操作策略中与所述窗口操作触发条件匹配的窗口操作类型的操作。
10.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
CN201810613240.7A 2018-06-14 2018-06-14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08958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3240.7A CN108958577B (zh) 2018-06-14 2018-06-14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3240.7A CN108958577B (zh) 2018-06-14 2018-06-14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8577A true CN108958577A (zh) 2018-12-07
CN108958577B CN108958577B (zh) 2020-09-11

Family

ID=64488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3240.7A Active CN108958577B (zh) 2018-06-14 2018-06-14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5857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5409A (zh) * 2019-02-02 2019-05-28 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推送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35370A (zh) * 2019-05-20 2019-08-1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活体检测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673910A (zh) * 2019-09-11 2020-01-10 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p系统中控制弹窗展现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1800599A (zh) * 2020-09-09 2020-10-20 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眼镜进行数据流获取和显示的方法及智能眼镜
CN111970566A (zh) * 2020-08-26 2020-11-2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6582A (zh) * 2013-07-30 2013-10-02 黄通兵 一种运动信息控制人机交互方法
US20160004306A1 (en) * 2010-07-23 2016-01-07 Telepatheye Inc. Eye-wearable device user interface and augmented reality method
CN106200961A (zh) * 2016-07-10 2016-12-07 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输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04306A1 (en) * 2010-07-23 2016-01-07 Telepatheye Inc. Eye-wearable device user interface and augmented reality method
CN103336582A (zh) * 2013-07-30 2013-10-02 黄通兵 一种运动信息控制人机交互方法
CN106200961A (zh) * 2016-07-10 2016-12-07 上海青橙实业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及输入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5409A (zh) * 2019-02-02 2019-05-28 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推送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815409B (zh) * 2019-02-02 2021-01-01 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推送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35370A (zh) * 2019-05-20 2019-08-16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活体检测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188771B2 (en) 2019-05-20 2021-11-30 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Living-body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0673910A (zh) * 2019-09-11 2020-01-10 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p系统中控制弹窗展现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0673910B (zh) * 2019-09-11 2023-05-26 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p系统中控制弹窗展现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1970566A (zh) * 2020-08-26 2020-11-20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00599A (zh) * 2020-09-09 2020-10-20 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眼镜进行数据流获取和显示的方法及智能眼镜
CN111800599B (zh) * 2020-09-09 2020-12-01 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眼镜进行数据流获取和显示的方法及智能眼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8577B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8577A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操作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介质
US11112867B2 (en) Surfacing related content based on user interaction with currently presented content
US11331007B2 (en) Workout monitor interface
CN107533360B (zh) 一种显示、处理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JP6966443B2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並びに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の制御装置とその作動方法および作動プログラム
US20160070439A1 (en) Electronic commerce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glasses and a smart watch
EP2904471B1 (en) Data and user interaction based on device proximity
CN104169838B (zh) 基于人眼追踪而选择性地使显示器背光
CN110326300B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08705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ugmented content
US20130293488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5122201A (zh) 眼镜上的多点触摸交互
CN104115100A (zh) 头戴式显示器、用于控制头戴式显示器的程序及控制头戴式显示器的方法
WO2011106798A1 (en) Local advertising content on an interactive head-mounted eyepiece
US20210103381A1 (en) Displaying content without obscuring key details on a computer screen
US20170109780A1 (en)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using virtual keyboards
CN109815409A (zh) 一种信息的推送方法、装置、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14536B2 (en) Avatar sticker editor user interfaces
KR20160016574A (ko) 영상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220391070A1 (en) User interfaces for managing weather information
CN104077784A (zh) 提取目标对象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zuszynski et al. Septic safe interactions with smart glasses in health care
US20160371240A1 (en) Serial text presentation
US20220189128A1 (en) Temporal segmentation
US9727716B1 (en) Shared workspace associated with a voice-request accou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