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8360B - 扩充基座与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扩充基座与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8360B
CN108958360B CN201810478701.4A CN201810478701A CN108958360B CN 108958360 B CN108958360 B CN 108958360B CN 201810478701 A CN201810478701 A CN 201810478701A CN 108958360 B CN108958360 B CN 1089583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pivot
portable electronic
docking station
magnetic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87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58360A (zh
Inventor
詹承学
蓝伟豪
林采育
季成亜
邹志强
叶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l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l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958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8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58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8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05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held in engagement by a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lding portable devices contain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01R13/453Shutter or cover plate opened by engagement of counterpart
    • H01R13/4532Rotating shut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005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requiring successive relative motions to complete the coupling, e.g. bayonet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充基座与电子装置,该扩充基座包括本体部以及枢转部。本体部具有引导表面。枢转部枢接于本体部且具有连接器。当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本体部的引导表面且往枢转部滑动时产生驱动力,以驱使枢转部由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而暴露出连接器,以与可携式电子组件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扩充基座与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充基座与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电性连接一可携式电子组件的扩充基座以及采用此扩充基座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传统的台式计算机最大的差别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讲求轻薄短小,让计算机的使用者能够易于携带,并且提供使用者在各种环境下进行计算机操作之便利性。然而,可携式电子装置也受限于其轻薄短小的设计要求,其功能与扩充性也不能与具有较大的运用空间的台式计算机相提并论。有鉴于此,现有可携式电子装置多会附带提供扩充基座,藉以让扩充基座作为提供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承载平台,同时也能提供额外的使用方式与功能,例如作为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源供应、键盘输入或相关人机操控接口、连接端口或音箱的扩充等,以使可携式电子装置未处于携行状态时能达到现有台式计算机的完整功能。惟,欲达到上述功能,可携式电子装置与扩充基座之间需同时完成结构上与电性上的连接。常见的扩充基座大多是将卡勾与电连接器暴露于机壳外,不仅易受碰撞而造成损伤,也难以具有简约的外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充基座,其枢转部可自动由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而暴露出连接器,以与可携式电子组件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扩充基座,在使用上可更为直观便利。
本发明的扩充基座,其包括本体部以及枢转部。本体部具有引导表面。枢转部枢接于本体部且具有连接器。当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本体部的引导表面且往枢转部滑动时产生驱动力,以驱使枢转部由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而暴露出连接器,以与可携式电子组件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扩充基座更包括第一磁性块、枢转组件以及第二磁性块。第一磁性块配置于本体部内。枢转组件配置于本体部内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第一端适于突出于引导表面。第二磁性块配置于枢转组件的第二端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当枢转部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磁性块与枢转部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可携式电子组件包括磁性元件。当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本体部的引导表面且往枢转部滑动时,磁性元件与第一磁性块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且可携式电子组件推抵枢转组件的第一端,以驱使枢转组件枢转而推抵枢转部,而枢转部通过重力而由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而暴露出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扩充基座更包括磁性块以及弹性件。磁性块配置于本体部内。弹性件连接本体部与磁性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当枢转部位于第一位置时,磁性块与枢转部磁性相吸。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携式电子组件包括磁性元件。当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本体部的引导表面且往枢转部滑动时,磁性元件与磁性块之间产生磁性相斥力,以驱使磁性块往远离枢转部的方向移动而压缩弹性件,而枢转部通过重力而由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而暴露出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扩充基座更包括第一磁性滑动件、第二磁性滑动件以及磁性组件。第一磁性滑动件配置于本体部内且具有滑块。第二磁性滑动件配置于本体部内,且具有滑槽、至少一第一磁性块与至少一第二磁性块。第一磁性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磁性滑动件上,且滑块位于滑槽内。第一磁性块的磁性与第二磁性块的磁性不同。第一磁性块与第二磁性块彼此分离。磁性组件配置于枢转部内,且包括至少一第三磁性块与至少一第四磁性块。第三磁性块与第四磁性块彼此分离。第三磁性块的磁性与第二磁性块的磁性相同。第四磁性块的磁性与第一磁性块的磁性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当枢转部位于第一位置时,磁性组件的第三磁性块对应第二磁性滑动件的第一磁性块而产生磁性吸引力。磁性组件的第四磁性块对应第二磁性滑动件的第二磁性块而产生磁性吸引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携式电子组件包括磁性元件。当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本体部的引导表面且往枢转部滑动时,磁性元件与第一磁性滑动件之间产生磁性相斥力,以驱使第一磁性滑动件的滑块滑动于第二磁性滑动件的滑槽内,而至少使得第二磁性滑动件的第一磁性块移动至对应磁性组件的第四磁性块而产生磁性相斥力,而枢转部通过磁性相斥力而由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而暴露出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当第一磁性滑动件的滑块滑动于第二磁性滑动件的滑槽内时,第一磁性滑动件往第一方向位移,而第二磁性滑动件往第二方向位移,且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扩充基座更包括连杆以及弹性件。连杆连接第一磁性滑动件与本体部。弹性件配置于本体部与连杆相对远离第一磁性滑动件的一端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扩充基座更包括多个限位柱,配置于本体部内,其中第一磁性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限位柱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扩充基座更包括卡勾组件、多个磁性块以及至少一弹性件。卡勾组件枢接于本体部内,且适于在卡合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枢转。卡勾组件包括卡勾本体以及至少一卡勾。磁性块配置于卡勾组件的卡勾本体上。弹性件配置于本体部与枢转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当枢转部位于第一位置时,卡勾组件的卡勾卡扣枢转部的卡槽,而使卡勾组件位于卡合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携式电子组件包括磁性元件。当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本体部的引导表面且往枢转部滑动时,磁性元件与磁性块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以驱使卡勾组件由卡合位置枢转至开启位置,而使得卡勾组件的卡勾不卡扣枢转部的卡槽,而枢转部通过弹性件所释放的弹性位能而由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而暴露出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扩充基座更包括多个定位磁铁,彼此分离地配置于本体部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卡勾组件更包括复位弹簧,连接本体部与卡勾本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携式电子组件包括电性连接器。当枢转部位于第二位置时,可携式电子组件的电性连接器电性连接枢转部的连接器,以使可携式电子组件定位于枢转部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本体部具有容置槽。当枢转部位于第一位置时,枢转部的连接器收纳于容置槽中。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包括可携式电子组件以及扩充基座。扩充基座适于电性连接可携式电子组件,且包括本体部以及枢转部。本体部具有引导表面。枢转部枢接于本体部且具有连接器。当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本体部的引导表面且往枢转部滑动时产生驱动力,以驱使枢转部由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而暴露出连接器,以与可携式电子组件电性连接。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扩充基座的设计中,当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本体部的引导表面且往枢转部滑动时产生驱动力,以驱使枢转部由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而暴露出连接器,以与可携式电子组件电性连接。也就是说,扩充基座的设计可让外观更加地简洁且使用上也可更为直观便利。换言之,在扩充基座未承载可携式电子组件时,枢转部的连接器是隐藏不外露,可达到保护连接器以避免灰尘或外力破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D示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扩充基座与一可携式电子组件组装成一电子装置的流程剖面示意图。
图2A至图2D示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扩充基座与一可携式电子组件组装成一电子装置的流程剖面示意图。
图3A示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扩充基座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B与图3C示出为图3A的扩充基座的枢转部分别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与本体部的相对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与图4B示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扩充基座的枢转部分别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与本体部的相对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a、10b:电子装置
100a、100b、100c、100d:扩充基座
110:本体部
112:引导表面
114:容置槽
120:枢转部
122:连接器
125:卡槽
130a:第一磁性块
130b:磁性块
130c:第一磁性滑动件
130d:卡勾组件
132c:滑块
132d:卡勾本体
134d:卡勾
136d:复位弹簧
140a:枢转组件
140b:弹性件
140c:第二磁性滑动件
140d:磁性块
142a:第一端
142c:第一磁性块
144a:第二端
144c:第二磁性块
146c:滑槽
150a:第二磁性块
150c:磁性组件
150d:弹性件
152c:第三磁性块
154c:第四磁性块
160c:连杆
162c:一端
170c:弹性件
180c:限位柱
190d:定位磁铁
200:可携式电子组件
210:磁性元件
220:电性连接器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T1:卡合位置
T2:开启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至图1D示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扩充基座与一可携式电子组件组装成一电子装置的流程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A,本实施例的扩充基座100a适于与可携式电子组件200电性连接,其中可携式电子组件200包括磁性元件210以及电性连接器220。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扩充基座100a包括本体部110以及枢转部120。本体部110具有引导表面112。枢转部120枢接于本体部110且具有连接器122。再者,扩充基座100a更包括第一磁性块130a、枢转组件140a以及第二磁性块150a。第一磁性块130a配置于本体部110内。枢转组件140a配置于本体部110内具有第一端142a与第二端144a,其中第一端142a适于突出于本体部110的引导表面112。第二磁性块150a配置于枢转组件140a的第二端144a上,且适于与枢转部120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此外,本实施例的本体部110具有容置槽114。
请再参考图1A,当枢转部120位于第一位置P1时,第二磁性块150a与枢转部120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而使得枢转部120的连接器122收纳于容置槽114中。也就是说,当枢转部120位于第一位置P1时,枢转部120的连接器122是隐藏不外露,扩充基座100a的设计可达到保护连接器122以避免灰尘或外力破坏。
接着,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1B,当可携式电子组件200逐渐靠近本体部110,而可携式电子组件200抵靠本体部110的引导表面112且往枢转部120滑动时会产生驱动力。意即,磁性元件210与第一磁性块130a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此时,可携式电子组件200推抵枢转组件140a的第一端142a,以驱使枢转组件140a枢转而推抵枢转部120。
紧接着,请同时参考图1B与图1C,枢转部120受到枢转组件140a的第二端144a的推抵,通过重力由第一位置P1枢转至第二位置P2,而暴露出枢转部120的连接器122。意即,通过机械力驱动的方式,使枢转部120自动枢转而暴露出连接器122。此时,枢转组件140a的第一端142a隐没于本体部110内,且枢转组件140a的第二端144a与枢转部120之间磁性不相吸。
最后,请参考图1D,当枢转部120位于第二位置P2时,可携式电子组件200的电性连接器220电性连接枢转部120的连接器122,以使可携式电子组件200定位于枢转部120上。此时,扩充基座100a与可携式电子组件200即组装成电子装置10a。
当扩充基座100a的枢转部120欲从第二位置P2恢复到第一位置P1时,可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令枢转部120枢转至第一位置P1,以让第二磁性块150a与枢转部120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而使得枢转部120的连接器122收纳于容置槽114中。
简言之,在本实施例的扩充基座100a的设计中,当可携式电子组件200抵靠本体部110的引导表面112且往枢转部120滑动时产生驱动力,以驱使枢转部120由第一位置P1枢转至第二位置P2,而暴露出连接器122,以与可携式电子组件200电性连接。也就是说,扩充基座100a的设计可让外观更加地简洁且使用上也可更为直观便利。换言之,在扩充基座100a未承载可携式电子组件200时,枢转部120的连接器122是隐藏不外露,可达到保护连接器122以避免灰尘或外力破坏。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元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图2A至图2D示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扩充基座与一可携式电子组件组装成一电子装置的流程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A与图2A,本实施例的扩充基座100b与图1A的扩充基座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扩充基座100b是通过其他构件来取代图1A的第一磁性块130a、枢转组件140a以及第二磁性块150a。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扩充基座100b更包括磁性块130b以及弹性件140b。磁性块130b配置于本体部110内。弹性件140b连接本体部110与磁性块130b。
请同时参考图2A与图2B,当枢转部120位于第一位置P1时,磁性块130b与枢转部120磁性相吸。此时,枢转部120的连接器122是隐藏不外露,因此扩充基座100b的设计可达到保护连接器122以避免灰尘或外力破坏。
紧接着,请同时参考图2B与图2C,当可携式电子组件200抵靠本体部110的引导表面112且往枢转部120滑动时,磁性元件210与磁性块130b之间产生磁性相斥力,以驱使磁性块130b往远离枢转部120的方向移动而压缩弹性件140b。此时,磁性块130b远离枢转部120。
之后,请同时参考图2C与图2D,当磁性块130b远离(即释放)枢转部120时,枢转部120通过重力而由第一位置P1枢转至第二位置P2而暴露出连接器122。
最后,请参考图2D,当枢转部120位于第二位置P2时,可携式电子组件200的电性连接器220电性连接枢转部120的连接器122,以使可携式电子组件200定位于枢转部120上。此时,扩充基座100b与可携式电子组件200即组装成电子装置10b。
当扩充基座100b的枢转部120欲从第二位置P2恢复到第一位置P1时,可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令枢转部120枢转至第一位置P1,以让磁性块130b与枢转部120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而使得枢转部120的连接器122收纳于容置槽114中。
图3A示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扩充基座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3B与图3C示出为图3A的扩充基座的枢转部分别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与本体部的相对位置的剖面示意图。须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说明起见,图3A中省略示出枢转部。请参考图1A、图3A与图3B,本实施例的扩充基座100c与图1A的扩充基座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扩充基座100c是通过其他构件来取代图1A的第一磁性块130a、枢转组件140a以及第二磁性块150a。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扩充基座100c更包括第一磁性滑动件130c、第二磁性滑动件140c以及磁性组件150c。第一磁性滑动件130c配置于本体部110内且具有滑块132c。第二磁性滑动件140c配置于本体部110内,且具有滑槽146c、至少一第一磁性块142c(此处示意地示出二个)与至少一第二磁性块144c(此处示意地示出二个)。第一磁性滑动件130c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磁性滑动件140c上,且滑块132c位于滑槽146c内。第一磁性块142c的磁性与第二磁性块144c的磁性不同。第一磁性块142c与第二磁性块144c彼此分离。磁性组件150c配置于枢转部120内,且包括至少一第三磁性块152c(此处示意地示出二个)与至少一第四磁性块154c(此处示意地示出二个)。第三磁性块152c与第四磁性块154c彼此分离。第三磁性块152c的磁性与第二磁性块144c的磁性相同。第四磁性块154c的磁性与第一磁性块142c的磁性相同。
再者,本实施例的扩充基座100c还包括连杆160c以及弹性件170c。连杆160c连接第一磁性滑动件130c与本体部110。弹性件170c配置于本体部110与连杆160c相对远离第一磁性滑动件130c的一端162c之间。此外,扩充基座100c还包括多个限位柱180c,配置于本体部110内,其中第一磁性滑动件130c可滑动地设置于限位柱180c上。
请同时参考图1A、图3A及图3B,当枢转部120位于第一位置P1时,磁性组件150c的第三磁性块152c对应第二磁性滑动件140c的第一磁性块142c而产生磁性吸引力。磁性组件150c的第四磁性块154c对应第二磁性滑动件140c的第二磁性块144c而产生磁性吸引力。此时,枢转部120的连接器122是收纳于容置槽114中而隐藏不外露,因此扩充基座100c的设计可达到保护连接器122以避免灰尘或外力破坏。
之后,请同时参考图1D、图3A及图3C,当可携式电子组件200抵靠本体部110的引导表面112且往枢转部120滑动时,磁性元件210与第一磁性滑动件130c之间产生磁性相斥力,以驱使第一磁性滑动件130c的滑块132c滑动于第二磁性滑动件140c的滑槽146c内,而使得第二磁性滑动件140c的第一磁性块142c移动至对应磁性组件150c的第四磁性块154c而产生磁性相斥力,而枢转部120通过磁性相斥力而由第一位置P1枢转至第二位置P2,而暴露出连接器122,以供可携式电子组件200电性连接。也就是说,枢转部120是通过磁力驱动的方式,使枢转部120自动枢转而暴露出连接器122。
当扩充基座100c的枢转部120欲从第二位置P2恢复到第一位置P1时,可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令枢转部120枢转至第一位置P1,以让弹性件170c产生弹性变形,而使得枢转部120的连接器122收纳于容置槽114中。
须说明的是,当第一磁性滑动件130c的滑块132c滑动于第二磁性滑动件140c的滑槽146c内时,第一磁性滑动件130c往第一方向D1位移,而第二磁性滑动件140c往第二方向D2位移,且第一方向D1垂直于第二方向D2。此处,第一方向D1例如是Y方向,而第二方向D2例如是Z方向。简言之,本实施例的扩充基座100c是通过第一磁性滑动件130c与第二磁性滑动件140c的运动方向不同,而使得第二磁性滑动件140c与磁性组件150c从原本的磁性相吸而变成磁性相斥,藉此弹开而达到自动开启枢转部120以暴露出连接器122的动作。
图4A与图4B示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扩充基座的枢转部分别位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与本体部的相对位置的立体示意图。请先参考图1A与图4A,本实施例的扩充基座100d与图1A的扩充基座100a相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扩充基座100d是通过其他构件来取代图1A的第一磁性块130a、枢转组件140a以及第二磁性块150a。
详细来说,本实施例的扩充基座100d更包括卡勾组件130d、多个磁性块140d以及至少一弹性件150d。卡勾组件130d枢接于本体部110内,且适于在卡合位置T1与开启位置T2之间枢转。卡勾组件130d包括卡勾本体132d以及至少一卡勾134d。磁性块140d配置于卡勾组件130d的卡勾本体132d上。弹性件150d配置于本体部110与枢转部120之间。再者,本实施例的扩充基座100d还包括多个定位磁铁190d,彼此分离地配置于本体部110上,用以补助定位可携式电子组件200的位置。此外,本实施例的卡勾组件130d更包括复位弹簧136d,连接本体部110与卡勾本体132d,用以使卡勾组件130d由开启位置T2恢复至卡合位置T1。
请同时参考图1A与图4A,当枢转部120位于第一位置P1时,卡勾组件130d的卡勾134d卡扣枢转部120的卡槽125,而使卡勾组件130d位于卡合位置T1。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枢转部120是通过卡勾组件130d的卡勾134d来固定。此时,枢转部120的连接器122是收纳于容置槽114中,意即枢转部120的连接器122是隐藏不外露,因此扩充基座100d的设计可达到保护连接器122以避免灰尘或外力破坏。
之后,请同时参考图1B与图4B,当可携式电子组件200抵靠本体部110的引导表面112且往枢转部120滑动时,磁性元件210与磁性块140d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以驱使卡勾组件130d由卡合位置T1枢转至开启位置T2,而使得卡勾组件130d的卡勾134d不卡扣枢转部120的卡槽125,而枢转部120通过弹性件150d所释放的弹性位能而由第一位置P1枢转至第二位置P2,而暴露出连接器122,以供可携式电子组件200电性连接之用。也就是说,当卡勾组件130d的卡勾134d不卡扣枢转部120的卡槽125时,枢转部120可通过弹性件150d的弹力而打开。
当扩充基座100d的枢转部120欲从第二位置P2恢复到第一位置P1时,可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令枢转部120枢转至第一位置P1,以让复位弹簧136d将卡勾组件130d由开启位置T2恢复至卡合位置T1,而使得枢转部120的连接器122收纳于容置槽114中。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扩充基座的设计中,当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本体部的引导表面且往枢转部滑动时产生驱动力(即机械力或磁性力),以驱使枢转部由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而暴露出连接器,以与可携式电子组件电性连接。也就是说,扩充基座的设计可让外观更加地简洁且使用上也可更为直观便利。换言之,在扩充基座未承载可携式电子组件时,枢转部的连接器是隐藏不外露,可达到保护连接器以避免灰尘或外力破坏。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具有引导表面;
枢转部,枢接于所述本体部,且具有连接器,其中当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所述本体部的所述引导表面且往所述枢转部滑动时产生驱动力,以驱使所述枢转部由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而暴露出所述连接器,以与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电性连接;
第一磁性块,配置于所述本体部内;
枢转组件,配置于所述本体部内,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适于突出于所述引导表面;以及
第二磁性块,配置于所述枢转组件的所述第二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枢转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磁性块与所述枢转部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包括磁性元件,当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所述本体部的所述引导表面且往所述枢转部滑动时,所述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性块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且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推抵所述枢转组件的所述第一端,以驱使所述枢转组件枢转而推抵所述枢转部,而所述枢转部通过重力而由所述第一位置枢转至所述第二位置而暴露出所述连接器。
4.一种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具有引导表面;
枢转部,枢接于所述本体部,且具有连接器,其中当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所述本体部的所述引导表面且往所述枢转部滑动时产生驱动力,以驱使所述枢转部由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而暴露出所述连接器,以与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电性连接;
磁性块,配置于所述本体部内;以及
弹性件,连接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磁性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枢转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磁性块与所述枢转部磁性相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包括磁性元件,当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所述本体部的所述引导表面且往所述枢转部滑动时,所述磁性元件与所述磁性块之间产生磁性相斥力,以驱使所述磁性块往远离所述枢转部的方向移动而压缩所述弹性件,而所述枢转部通过重力而由所述第一位置枢转至所述第二位置而暴露出所述连接器。
7.一种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具有引导表面;
枢转部,枢接于所述本体部,且具有连接器,其中当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所述本体部的所述引导表面且往所述枢转部滑动时产生驱动力,以驱使所述枢转部由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而暴露出所述连接器,以与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电性连接;
第一磁性滑动件,配置于所述本体部内,且具有滑块;
第二磁性滑动件,配置于所述本体部内,且具有滑槽、至少一第一磁性块与至少一第二磁性块,其中所述第一磁性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磁性滑动件上,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至少一第一磁性块的磁性与所述至少一第二磁性块的磁性不同,而所述至少一第一磁性块与所述至少一第二磁性块彼此分离;以及
磁性组件,配置于所述枢转部内,且包括至少一第三磁性块与至少一第四磁性块,其中所述至少一第三磁性块与所述至少一第四磁性块彼此分离,而所述至少一第三磁性块的磁性与所述至少一第二磁性块的磁性相同,且所述至少一第四磁性块的磁性与所述至少一第一磁性块的磁性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枢转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磁性组件的所述至少一第三磁性块对应所述第二磁性滑动件的所述至少一第一磁性块而产生磁性吸引力,所述磁性组件的所述至少一第四磁性块对应所述第二磁性滑动件的所述至少一第二磁性块而产生磁性吸引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包括磁性元件,当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所述本体部的所述引导表面且往所述枢转部滑动时,所述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性滑动件之间产生磁性相斥力,以驱使所述第一磁性滑动件的所述滑块滑动于所述第二磁性滑动件的所述滑槽内,而至少使得所述第二磁性滑动件的所述至少一第一磁性块移动至对应所述磁性组件的所述至少一第四磁性块而产生磁性相斥力,而所述枢转部通过磁性相斥力而由所述第一位置枢转至所述第二位置,而暴露出所述连接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磁性滑动件的所述滑块滑动于所述第二磁性滑动件的所述滑槽内时,所述第一磁性滑动件往第一方向位移,而所述第二磁性滑动件往第二方向位移,且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杆,连接所述第一磁性滑动件与所述本体部;以及
弹性件,配置于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连杆相对远离所述第一磁性滑动件的一端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限位柱,配置于所述本体部内,其中所述第一磁性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多个限位柱上。
13.一种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具有引导表面;
枢转部,枢接于所述本体部,且具有连接器,其中当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所述本体部的所述引导表面且往所述枢转部滑动时产生驱动力,以驱使所述枢转部由第一位置枢转至第二位置,而暴露出所述连接器,以与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电性连接;
卡勾组件,枢接于所述本体部内,且适于在卡合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枢转,所述卡勾组件包括卡勾本体以及至少一卡勾;
多个磁性块,配置于所述卡勾组件的所述卡勾本体上;以及
至少一弹性件,配置于所述本体部与所述枢转部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枢转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勾组件的所述至少一卡勾卡扣所述枢转部的卡槽,而使所述卡勾组件位于所述卡合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包括磁性元件,当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抵靠所述本体部的所述引导表面且往所述枢转部滑动时,所述磁性元件与所述多个磁性块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以驱使所述卡勾组件由所述卡合位置枢转至所述开启位置,而使得所述卡勾组件的所述卡勾不卡扣所述枢转部的所述卡槽,而所述枢转部通过所述至少一弹性件所释放的弹性位能而由所述第一位置枢转至所述第二位置,而暴露出所述连接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定位磁铁,彼此分离地配置于所述本体部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组件还包括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卡勾本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4、7、13其中之一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包括电性连接器,当所述枢转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的所述电性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枢转部的所述连接器,以使所述可携式电子组件定位于所述枢转部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扩充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具有容置槽,当所述枢转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枢转部的所述连接器收纳于所述容置槽中。
2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携式电子组件;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4、7、13其中之一所述的扩充基座。
CN201810478701.4A 2017-05-18 2018-05-18 扩充基座与电子装置 Active CN1089583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07794P 2017-05-18 2017-05-18
US62/507,794 2017-05-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8360A CN108958360A (zh) 2018-12-07
CN108958360B true CN108958360B (zh) 2021-10-22

Family

ID=64271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8701.4A Active CN108958360B (zh) 2017-05-18 2018-05-18 扩充基座与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56677B2 (zh)
CN (1) CN108958360B (zh)
TW (1) TWI6685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0082B (zh) * 2018-06-11 2023-07-21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10183362U (zh) * 2018-09-06 2020-03-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US20210007515A1 (en) * 2019-07-10 2021-01-14 Zivelo, Inc. Kiosk assemblies having interchangeable cores and vessels
EP3851038A1 (en) * 2020-01-14 2021-07-21 Bionime Corporation Charging device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 sensor
WO2022225514A1 (en) * 2021-04-20 2022-10-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vice contact surfac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422A (zh) * 2010-05-28 2011-11-30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基座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3677121A (zh) * 2012-09-11 2014-03-26 罗技欧洲公司 用于平板电脑的保护盖
TWM535338U (zh) * 2016-08-03 2017-0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之擴充基座
CN106354199A (zh) * 2015-07-13 2017-01-2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装置
CN206162256U (zh) * 2015-09-04 2017-05-10 苹果公司 适合与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附属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88995B2 (ja) * 1996-05-13 2003-03-24 株式会社東芝 拡張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処理システム
WO2009156555A1 (en) * 2008-06-27 2009-12-30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dd-on module, and a system comprising a host apparatus and an add-on module
US8323040B2 (en) * 2008-09-05 2012-12-04 Apple Inc. Docking station with moveable connector for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TWI414929B (zh) * 2011-02-23 2013-11-11 Pegatron Corp 樞軸裝置及擴充基座
TWI456375B (zh) 2011-03-30 2014-10-11 Acer Inc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457791B (zh) * 2011-05-13 2014-10-21 Wistron Corp 擴充鍵盤裝置
TWI469723B (zh) * 2011-05-30 2015-01-1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可攜式電子裝置
KR101850818B1 (ko) * 2012-01-03 2018-04-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기기
KR102120721B1 (ko) * 2013-03-13 2020-06-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의 도킹 장치
US8599542B1 (en) * 2013-05-17 2013-12-03 Zagg Intellectual Property Holding Co., Inc. Combined cover, keyboard and stand for tablet computer with reversable connection for keyboard and reading configuration
TWI519232B (zh) * 2013-10-14 2016-01-2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分離電子裝置
TWI533105B (zh) * 2013-11-18 2016-05-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機構及其外接式電子裝置
US9429994B1 (en) * 2014-03-24 2016-08-30 Xplore Technologies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o a docking station with improved docking and retention features
CN103955260B (zh) * 2014-05-06 2017-03-08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外接式输入装置
TWI571194B (zh) * 2014-06-06 2017-02-11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總成及其底座
TWI563364B (en) * 2015-03-23 2016-12-2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base
US9727092B1 (en) * 2016-02-02 2017-08-08 Intel Corporation Torque hinge for a computing device
US9910455B1 (en) * 2016-11-04 2018-03-06 Dell Products L.P. Magnetic alignment connector with L-shaped shu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2422A (zh) * 2010-05-28 2011-11-30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基座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3677121A (zh) * 2012-09-11 2014-03-26 罗技欧洲公司 用于平板电脑的保护盖
CN106354199A (zh) * 2015-07-13 2017-01-2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扩充装置
CN206162256U (zh) * 2015-09-04 2017-05-10 苹果公司 适合与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附属设备
TWM535338U (zh) * 2016-08-03 2017-0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之擴充基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56677B2 (en) 2020-05-19
TW201901341A (zh) 2019-01-01
TWI668559B (zh) 2019-08-11
US20180335803A1 (en) 2018-11-22
CN108958360A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8360B (zh) 扩充基座与电子装置
US8363036B2 (en) Stylus retaining mechanism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913396B2 (en) Card h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239928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322760B2 (en) Battery cover mechanism
US8217919B2 (en) Stylus retaining and releasing mechanism
US1021143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battery locking mechanism
CN108664431B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对接站
US9239595B2 (en) Electronic system and connecting mechanism thereof
US9280178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expanding platform thereof
US20060126287A1 (en) Stylus removal mechanism
US836908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509389B (zh) 擴充底座
US10971779B2 (en) Holding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390602B2 (en) Stylus retaining mechanism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16175766A1 (en) Stylus pen housing with movable connector device
US20100127515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7346809B (zh) 电子装置的电池装卸结构
CN113873792B (zh) 电子装置及其密封结构
TWM488835U (zh) 鎖固裝置與擴充座
US10073508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ame
TWI548151B (zh) 訊號傳輸裝置
US20240024764A1 (en) Expansion device
US9239597B2 (en) Eject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employing the ejecting apparatus
TW201412226A (zh) 栓鎖結構與電子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