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7556A - 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排除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排除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957556A CN108957556A CN201810920150.2A CN201810920150A CN108957556A CN 108957556 A CN108957556 A CN 108957556A CN 201810920150 A CN201810920150 A CN 201810920150A CN 108957556 A CN108957556 A CN 1089575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ttenuation
- seismic
- decaying
- seismic wave
- abnorm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4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 G01V1/44—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ell-logging using generators and receivers in the same well
- G01V1/48—Processing data
- G01V1/50—Analysing data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1—Analysis by combining or comparing a seismic data set with other data
- G01V2210/616—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 G01V2210/6169—Data from specific type of measurement using well-log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及排除方法,该方法包括:准备探测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验证不含气的地震衰减异常;分析衰减地层的岩石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特征,根据是否存在低速岩性、圈闭和成藏条件、衰减异常的规模过大因素以排除该地层衰减现象的含气可能性。本发明根据是否存在低速岩性、圈闭和成藏条件、衰减异常的规模过大等可以排除该地层衰减现象的含气成因,通过多解性排除,则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致密气甜点识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油气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及排除方法。
背景技术
地震含气检测是用地震资料直接识别油气层的一种方法,在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和致密油气、页岩气等甜点预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震波衰减法含气检测比亮点法、AV0与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等识别含气方法具有更广泛的地质适用条件和简单易算的表征特征,然而在用于含烃检测时依然存在多解性。查明多解性地质成因、类型和排除方法,则对隐蔽油气藏勘探和非常规气甜点识别意义重大。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应用地震衰减法寻找隐蔽气藏的过程中,同时也遇到了几个非含气地层发生衰减的实例。通过已钻井和三维地震解释分析,可以看出这些非含气衰减异常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相对于上下邻层具有纵波速度或波阻抗明显偏低,显著低于压实趋势线上同深度其它岩性的速度或波阻抗。衰减异常的岩性主要为砂岩,其次为粉砂岩、泥岩,个别为侵入岩;衰减的时代可以是较浅的古近系,也可以是埋深较大的古生界。具衰减异常非含气地层的调谐厚度一般介于20-100m,衰减后的主频降低5-10Hz或更多,主频由目的层背景频率30-35Hz一般降低至10-25Hz,衰减异常的平面形态和面积受控于低速体的类型和成因,有的为蛇曲状、带状或朵状砂体的形态和面积,有的为微含气的圈闭形态和面积,有的则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的不规则形态。根据岩性法、圈闭成藏要素法和规模法等可以排除某些地震衰减异常的含气可能性,从而提高油气检测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及排除方法,识别非含气地层造成的地震波衰减,排除含气预测多解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及排除方法,包括:
准备探测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
找出三维地震区存在的所有低频能量相对增强的地震波衰减异常;
分析衰减地层的岩石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特征,根据是否存在低速岩性、圈闭和成藏条件、衰减异常的规模过大因素以排除该地层衰减现象的含气可能性。
进一步的,所述地震波衰减的表征方法是对叠后地震体进行每隔 5Hz的傅里叶谱分解后,分别计算低于同层位背景主频的峰频能量与相邻能量平均值的差,如果出现大于10的正能量差则认为存在地震波低频能量相对增强的衰减。
进一步的,所述地震衰减异常的共同特点为纵波波阻抗降低,且多为岩石的纵波速度降低。
进一步的,造成纵波速度或波阻抗降低的原因包括各种岩石的微含气或低含气、压实与胶结作用差异引起的粉砂-砂岩速度降低,显著低于压实趋势线上同深度其它岩性的速度,或衰减层位存在低速煤层或页岩。
进一步的,所述圈闭和成藏条件通过利用地震构造解释和地震相解释可以确定地震衰减异常区是否存在圈闭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衰减异常的规模过大是指地震波衰减异常面积超过储层展布面积,如陆相砂体达到上百平方公里,或超过数百平方公里三维地震区面积的1/3等。
实施步骤和方法为:
1.找出三维地震区存在的所有低频能量相对增强的地震波衰减异常:所述地震波衰减的表征方法是对叠后地震体进行每隔5Hz的傅里叶谱分解后,分别计算低于同层位背景主频的峰频能量与相邻能量平均值的差,如果出现大于10的正能量差则认为存在地震波低频能量相对增强的衰减。
2.根据研究区已有钻井资料分析是否存在低速异常岩性:即显著低于压实趋势线上同深度其它岩性的速度或波阻抗的岩性,一般为高声波时差、低密度和低自然伽马测井特征的砂岩、粉砂岩、煤层和高时差高自然伽马的页岩等。
3.分析衰减异常层位的沉积微相和储层储层规模和形态,制作储层展布图:如曲流河砂体规模最小,一般为数个平方公里的马蹄形点坝形态,三角洲平原砂体为数至十个平方公里的分支条带状展布,滨浅海和辫状河砂体为数十至上百平方公里的席状展布。
4.制作异常层位的构造图,结合储层展布分析圈闭和成藏条件:通过利用地震构造解释和地震相解释可以确定地震衰减异常区是否存在圈闭条件。
5.非气藏成因的衰减异常类型:
a研究区地震波衰减异常层位存在非含气的低速砂泥岩、煤层或页岩。
b研究区地震波衰减异常层不存在圈闭或成藏条件,如缺乏生储盖圈运保的任何一个条件。或储层极差、或圈闭幅度太低只是微含气,达不到工业气藏要求。
c衰减异常的面积过大,达到该数百平方公里的三维区面积的的1/3及以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根据是否存在低速岩性、圈闭和成藏条件、衰减异常的规模过大等可以排除该地层衰减现象的含气可能性,具有低速异常砂体无论是否含气均可形成地震波衰减异常,衰减异常的平面形态和面积对识别这类砂体的沉积微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否含气仍需要结合圈闭和成藏条件等综合判别,计算方法简单快捷,叠后地震资料即可计算有关衰减参数,虽然非含气的相对低速地层也会形成类似含气特征的衰减现象,但经过以上三种方法的多解性排除,则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致密气甜点识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及排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子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及排除方法,包括:
准备探测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
找出三维地震区存在的所有低频能量相对增强的地震波衰减异常;
分析衰减地层的岩石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特征,根据是否存在低速岩性、圈闭和成藏条件、衰减异常的规模过大因素以排除该地层衰减现象的含气可能性。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地震波衰减的表征方法是对叠后地震体进行每隔5Hz的傅里叶谱分解后,分别计算低于同层位背景主频的峰频能量与相邻能量平均值的差,如果出现大于10的正能量差则认为存在地震波低频能量相对增强的衰减。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地震衰减异常的共同特点为纵波波阻抗降低,且多为岩石的纵波速度降低。
在上述基础上,造成纵波速度或波阻抗降低的原因包括各种岩石的微含气或低含气、压实与胶结作用差异引起的粉砂-砂岩速度降低,显著低于压实趋势线上同深度其它岩性的速度,或衰减层位存在低速煤层或页岩。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圈闭和成藏条件通过利用地震构造解释和地震相解释可以确定地震衰减异常区是否存在圈闭条件。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衰减异常的规模过大是指地震波衰减异常面积超过储层展布面积,如陆相砂体达到上百平方公里,或超过数百平方公里三维地震区面积的1/3等。
实施步骤和方法为:
1.找出三维地震区存在的所有低频能量相对增强的地震波衰减异常:所述地震波衰减的表征方法是对叠后地震体进行每隔5Hz的傅里叶谱分解后,分别计算低于同层位背景主频的峰频能量与相邻能量平均值的差,如果出现大于10的正能量差则认为存在地震波低频能量相对增强的衰减。
2.根据研究区已有钻井资料分析是否存在低速异常岩性:即显著低于压实趋势线上同深度其它岩性的速度或波阻抗的岩性,一般为高声波时差、低密度和低自然伽马测井特征的砂岩、粉砂岩、煤层和高时差高自然伽马的页岩等。
3.分析衰减异常层位的沉积微相和储层储层规模和形态,制作储层展布图:如曲流河砂体规模最小,一般为数个平方公里的马蹄形点坝形态,三角洲平原砂体为数至十个平方公里的分支条带状展布,滨浅海和辫状河砂体为数十至上百平方公里的席状展布。
4.制作异常层位的构造图,结合储层展布分析圈闭和成藏条件:通过利用地震构造解释和地震相解释可以确定地震衰减异常区是否存在圈闭条件。
5.非气藏成因的衰减异常类型:
a研究区地震波衰减异常层位存在非含气的低速砂泥岩、煤层或页岩。
b研究区地震波衰减异常层不存在圈闭或成藏条件,如缺乏生储盖圈运保的任何一个条件。或储层极差、或圈闭幅度太低只是微含气,达不到工业气藏要求。
c衰减异常的面积过大,达到该数百平方公里的三维区面积的的 1/3及以上。
如何识别非含气地层造成的地震波衰减,排除含气预测多解性成为地震油气检测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实施例选择具有丰富的高质量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的塔里木盆地,在非构造气藏地震储层预测中同时专门开展含气检测过程中的多解性问题研究,以提高隐蔽油气藏勘探成功率,并为地震波衰减法在致密气、页岩气甜点预测方法提供参考。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第二大产气盆地,从埋深近8000m奥陶系到 3000m左右第三系几乎每个层位都有油气藏发现。它们大部分都是应用三维地震勘探发现构造或岩溶油气藏。我们首先在塔里木盆地北部 8个三维地震工区找出钻井资料验证不含气的地震衰减异常,然后根据测井和地震解释综合分析这些衰减地层的岩石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特征,最后从石油地质学和成藏角度找出在含气检测中排除这些多解性的方法,以提高油气层预测的成功率。
1微或低含气引起的衰减
塔里木盆地北部新和县三道桥三维区白垩系直接覆盖在元古界变质岩、侵入岩和寒武系白云岩等地层之上,在潜山顶面时间域构造图上显示存在多个低幅度短轴背斜圈闭。在其中4个潜山构造上部署了探井,但除Qg1井和Qg101井所在潜山为白云岩储层且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而钻穿其他几个潜山的钻井如Qg2、Qg3和S53井只有油气显示或低产气,在不整合面上下20ms时窗的对应的低幅度背斜部位也存在衰减异常,钻井揭示潜山岩性为孔隙度极差的花岗岩和石英二长岩。
该实例说明,微或低产气井S53、Qg2和Qg3依然能够形成地震波低频能量相对升高的衰减异常,即地震波衰减法含气检测难以区分地层低含气与工业含气,将其用于含气检测时会存在多解性。从地质成因角度看,造成低含气或无工业气的原因是虽然存在低幅度构造,但储层变差,或缺乏有效储层。
2低速砂泥岩引起衰减
塔北地区6个面积均500km2-1000km2的三维地震区寒武系-新近系中共发现三例这种类型,分别是托甫台三维工区的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T30至向上50ms时窗)和轮台三维工区吉迪克组底部(T22 附近)和新和三维工区的库姆格列木群。
第一个非气藏衰减实例为塔河油田北部的轮台三维地震工区褐色吉迪克组底部为一层厚度0-200m的灰绿色楔状湖相低速泥岩夹砂岩地层,从沉积相角度看,这些低速地层段本身为暗色湖相砂泥岩,被夹在大套干旱气候条件下的红色河流相沉积的高速砂泥岩地层之中。都护1井所钻该段地层声波时差值显著高于上下地层,但没有含气显示。该段地层在衰减平面图上出现了明显的峰频降低的地震波能量衰减现象,衰减区目的层主频15-20Hz,同层非衰减区主频28Hz 左右。
该低速砂泥岩楔状体顶底面均形成强振幅反射,底面衰减异常在平面上大致呈北东延伸的带状延伸,都护1井位于异常体南缘。
楔状体的顶面衰减异常位于都护1井以北约5km左右,平面上呈北西-南东延伸的曲流河道。都护1井揭示的吉迪克组中部该段楔状体地层为高时差泥岩夹砂岩测井响应特征。吉迪克组区域上为一套干旱条件下的红层夹灰绿色条带。这套灰绿色楔状低速体可能为局部湖相泥岩与粉砂岩沉积,速度低可能与胶结疏松或钙质胶结物含量低有关。该段低速地层中自然伽马较低的粉砂岩声波时差大于自然伽马稍大的泥岩,所以,低速岩性主要为粉砂岩。
楔状体底界附近的衰减异常平面范围呈北东延伸的椭圆状,可能反映了三角洲前缘微相有关的粉砂岩含量相对较高的区域。低速楔状体顶界附近的蛇曲状河道形状的衰减异常可能含加厚的河道砂岩,其朝四周尖灭的透镜状形态具备形成岩性圈闭的条件。但由于该层位存在非含气成因的低速粉砂岩,虽然尚无钻井钻在该砂体之上,也可排除该河道砂体含油气的可能性。
该实例表明,吉迪克组低速楔状体顶部和底部均可出现衰减异常,但可能由于引起衰减的砂体微相不同,则在平面图上表现为不同形态、大小和延伸方向的异常展布。简单的振幅或其他属性平面图上,也会出现强振幅异常,但其平面形态、面积等与衰减异常展布特征完全不同,后者更清晰地指示了某种微相如曲流河道或三角洲前缘席状砂的平面形态和规模。
第二个实例位于塔河油田西南部的托甫台三维地震工区,该区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普遍发育一套河道砂岩,厚度在10-80m,测井曲线表现为低伽玛箱形特征。研究发现这套砂岩在全区广泛分布且在声波测井曲线上该砂岩为高时差 (低速)响应。在地震上剖面该组底界的T30相位强反射也与此低速砂岩有关。T30层位等T0图反映该层大致构造为南高北低的单斜。类似地,应用分频能量衰减对托甫台三维地震进行含气检测时在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发现了地震波低频能量相对增强的衰减异常,但是再结合录井及测试结果可知该异常内的钻井在该层位并不含气。通过钻井沉积相对比分析认为低速砂岩是造成该衰减异常的原因。
在过井地震剖面上可以看出T30层位附近的地震主频在25Hz附近。对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傅里叶频谱分解后,沿T30向上40ms时窗进行分频能量衰减计算。在峰频15Hz的能量差平面图上工区中部出现大片红色正异常。Tp6井处于衰减异常区,其能量差值为13。Tp5、 Tp3井处于衰减异常区外,其能量差值分别为4、8(根据大量已知气藏的衰减特征研究,能量差=10为区分衰减与非衰减的界线)。在连井剖面中Tp6、Tp5、Tp3井库姆格列木群砂岩测井响应都表现为低伽马、低电阻率、高声波时差的特征,三口井库姆格列木群层砂岩分别厚约为20m、7m、12m,可以看出低速砂岩厚度越厚,衰减有关的能量差值越大。
在能量衰减异常区内沿T30向上40ms提取频谱图发现异常区的峰频为17Hz,频谱形态呈现典型的双峰形或多峰型(频陷特征),与前面提到的含气层频谱的低频段单峰形态有所不同。可能正是由于低频段10-15Hz出现的能量峰值或双峰能量分布频谱特征造成与含气类似的低频能量相对增强的衰减现象。
第三个实例为新和三维区的库姆格列木群底界T30向上50ms的三维地震存在明显的衰减异常,但位于异常区的钻井Xh1井无含气显示。与非异常区的Xh2和Xh3井相比,Xh1井该段地层多出了约15m 的低速砂岩。在三口井常规连井地震剖面看不出库姆格列木群反射存在明显差异,但10Hz峰频能量差平面图上,Xh1井处存在能量差大于10的衰减异常,该异常的成因可能与该井比其它井的低速砂岩偏厚有关。
Xh1井附近库姆格列木群出现衰减异常另外一种可能性是多种岩性混合引起的频陷有关。该区库姆格列木群下部不到200m的砂泥岩地层内夹多层10-20m的白云岩、硬石膏和30-60m岩盐,白云岩和硬石膏速度显著大于砂泥岩,岩盐速度与上下砂泥岩差异不大,但密度低于上下砂泥岩。异常区对应层位频谱图出现双峰特征,即在分别10-15HZ和50HZ左右出现两个高能量峰值,而平面上无衰减异常的其它部位该层位的频谱图上仍为主频25HZ左右的单峰频谱。所以,多层高速的蒸发岩、碳酸盐岩与低速的砂泥岩互层区地震频谱除主频峰以外,可能还会出现一个低频峰,这种多峰形态的频陷特征可能是造低频能量相对升高的假象的原因。
3低速层厚度与“衰减”异常的关系
塔东顺南三维地震区泥盆系底面是一个区域性不整合面,上覆东河塘组(在研究区局部尖灭)和巴楚组,下伏泥盆系依木干他乌组、志留系柯坪塔格组、塔塔尔塔格组和奥陶系桑塔木组等,下伏地层朝东南上倾方向削截尖灭。从石油地质条件看,不整合面下的地层削截尖灭带是形成地层圈闭油气藏的重要场所,也是含油气检测重点区域。三维地震衰减分析表明,沿不整合面T60至向下50ms或塔塔尔塔格组底面T63至向上50ms均会在上倾削截尖灭带出现了一个15Hz±峰频能量差衰减异常,其异常体层位对应于塔塔艾尔塔格组,异常体平面展布范围正好与该组时间厚度图的30ms±双程时间的厚度范围吻合,酷似不整合削截地层圈闭。但在异常层位的顶面构造图上,异常区的下倾边界与构造等高线不平行,这一点似乎说明该异常不一定是地层圈闭气藏所形成,因为地层圈闭气藏的底界应当是一个水平的气水界面,在时间域构造图上气藏底部边界应该与等时间线大致平行,所以该异常不一定属于不整合削截圈闭气层引起。另外,塔中31、顺南3和顺南6井在T60不整合面之上揭示了约10-20m的东河砂岩,说明该不整合面不具备顶板封堵性,所以,难以形成不整合削截地层圈闭。
由于该异常体平面分布正好与塔塔尔塔格组厚度30-35ms的范围吻合,位于顺南三维地震工区北西界之外附近的顺南3井在塔塔艾尔塔格组钻遇60m的较低速砂岩,其声波时差值78μs/f,速度约 3900m/s,其上下地层声波时差70μs/f,速度约4700m/s。该砂岩自然伽马曲线表现为顶底突变的箱型分流河道砂体特点。顺南3井位于该三维地震工区西北界之外附近,在工区内出现平面上的朵状异常的位置可能为类似的同期的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岩透镜体。异常体双程时间厚度约30ms。
若根据地震剖面取该层段地震反射背景主频为25Hz,根据顺南 6井声波测井取塔塔尔塔格组背景地层速度4700m/s,则地震波长为 188m,则四分之一波长22m。若取异常体的地层速度为3900m/s,由于衰减主频降低至15Hz,则对应波长为260m,四分之一波长为65m,这一厚度与顺南3井的砂岩透镜体厚度60m较接近。四分之一波长可造成来自砂岩顶底面的反射发生最大的振幅相长性干涉,所以,频谱图上15Hz的出现峰频正能量差衰减的原因可能是存在约65m的较低速砂岩,其顶底面反射相长性干涉所造成了15Hz左右的振幅调谐。该异常反映的砂体与顺南3井塔塔尔塔格组顶部的60m较低速砂岩应属于同层异相砂体,异常体可能属于面积较大的三角洲或滨浅海砂体,由于剥蚀后残余的砂体面积变小,形态也变成了沿剥蚀线分布的带状;井点的砂体则具有分流河道的剖面沉积结构和岩性特征。
顺南6井柯坪塔格组含约45m的较低速砂岩,该段砂岩并不含气,其声波时差约80μs/f,速度约3800m/s,上下泥岩的声波时差约 70μs/f,速度约4350m/s,剖面上砂岩段具向上变粗的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该45m砂岩在井点并未形成衰减异常,但在顺南6井南北附近沿柯坪塔格组尖灭线形成两个窄的红色的衰减地震异常,异常成因应与该低速砂岩增厚至15Hz时的调谐厚度有关,3800m/s速度在15Hz 对应的调谐厚度为63m。据此推测存在衰减的位置该段砂岩厚度应大于井点45m的厚度。
所以,低速层出现正能量差的异常范围与调谐厚度有关,异常范围指示了低速体大致等于调谐厚度的范围,大于或小于这一厚度范围则可能不会出现正能量差异常。
采用本实施例的排除方法,经过在塔里木盆地多个三维地震区的试验研究表明,典型的非含气成因的地震波低频能量相对增强现象并不十分多见,在6个三维地震工区所有层位的搜寻结果仅找出了以上四个已知钻井证实的例子。这四个例子发生衰减的层位、岩性和构造背景等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异常体的纵波波阻抗降低,且多为岩石的纵波速度降低。造成速度或波阻抗降低的原因包括各种岩石的微含气或低含气、压实与胶结作用差异引起的粉砂-砂岩速度降低等。从地层时代来看,造成非含气衰减的地层即可以是较新较浅的新近系、也可以是较老的古生界。从岩性来看,多数非含气衰减地层为砂岩,少数为粉砂岩和泥岩,个别为侵入岩等。从造成相对低速的非含气砂岩的成因来看,埋藏浅、时代新的砂岩一般纵波速度会小于泥岩,或者当泥岩含较多灰质成分时,其速度往往大于同层位所夹的砂岩。
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开展隐蔽圈闭识别研究中,遇到了多种类型的非含气层形成的与含气层类似的地震波衰减现象,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较低的地震纵波速度,其类型包括低速泥岩和粉砂岩、低速砂岩、低或微含气侵入岩等,具备一定的厚度,在常规地震资料主频30Hz 左右情况下,低波阻抗层地震波衰减后峰频降低至10-25Hz某个频段,引起地震波衰减的厚度介于20-100m之间;根据是否存在低速岩性、圈闭和成藏条件、衰减异常的规模过大等可以排除该地层衰减现象的含气可能性。具有低速异常砂体无论是否含气均可形成地震波衰减异常。衰减异常的平面形态和面积对识别这类砂体的沉积微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否含气仍需要结合圈闭和成藏条件等综合判别。地震波衰减法检测含气层比亮点法和AVO等具有更广范的适用地质条件,其计算方法简单快捷,叠后地震资料即可计算有关衰减参数。虽然非含气的相对低速地层也会形成类似含气特征的衰减现象,但经过以上三种方法的多解性排除,则可在隐蔽油气藏勘探、致密气甜点识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及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探测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
找出三维地震区存在的所有低频能量相对增强的地震波衰减异常;
分析衰减地层的岩石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特征,根据是否存在低速岩性、圈闭和成藏条件、衰减异常的规模过大因素以排除该地层衰减现象的含气成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及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波衰减的表征方法是对叠后地震体进行每隔5Hz的傅里叶谱分解后,分别计算低于同层位背景主频的峰频能量与相邻能量平均值的差,如果出现大于10的正能量差则认为存在地震波低频能量相对增强的衰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及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衰减异常的共同特点为纵波波阻抗降低,且多为岩石的纵波速度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及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造成纵波速度或波阻抗降低的原因包括各种岩石的微含气或低含气、压实与胶结作用差异引起的粉砂-砂岩速度降低,显著低于压实趋势线上同深度其它岩性的速度,或衰减层位存在低速煤层或页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及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圈闭和成藏条件通过利用地震构造解释和地震相解释可以确定地震衰减异常区是否存在圈闭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及排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异常的规模过大是指地震波衰减异常面积超过储层展布面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20150.2A CN108957556A (zh) | 2018-08-13 | 2018-08-13 | 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排除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920150.2A CN108957556A (zh) | 2018-08-13 | 2018-08-13 | 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排除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957556A true CN108957556A (zh) | 2018-12-07 |
Family
ID=64470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20150.2A Pending CN108957556A (zh) | 2018-08-13 | 2018-08-13 | 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排除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95755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39534A (zh) * | 2019-08-06 | 2019-11-12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地震资料井漏预测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7317A (zh) * | 2010-10-27 | 2012-10-0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地震波吸收衰减特征进行储层分析的方法 |
CN104318106A (zh) * | 2014-10-24 | 2015-01-28 | 西北大学 | 一种利用分频能量的衰减预测含气性和产能的方法 |
CN106249294A (zh) * | 2015-06-12 | 2016-12-2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层烃类检测方法 |
-
2018
- 2018-08-13 CN CN201810920150.2A patent/CN10895755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07317A (zh) * | 2010-10-27 | 2012-10-0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地震波吸收衰减特征进行储层分析的方法 |
CN104318106A (zh) * | 2014-10-24 | 2015-01-28 | 西北大学 | 一种利用分频能量的衰减预测含气性和产能的方法 |
CN106249294A (zh) * | 2015-06-12 | 2016-12-2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层烃类检测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焦春波: "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断凸东部含气性检测与非构造圈闭分析",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基础科学辑》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39534A (zh) * | 2019-08-06 | 2019-11-12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地震资料井漏预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Zeng et al. |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geomorphology and analysis of the Ordovician paleokarst drainage system in the central Tabei Uplift, northern Tarim Basin, western China | |
Brown | Interpret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data | |
Zeng et al. | Characterizing seismic bright spots in deeply buried, Ordovician paleokarst strata, Central Tabei uplift, Tarim Basin, Western China | |
Melville et al. |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analysis i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giant carbonate field, onshore Abu Dhabi, United Arab Emirates | |
Mints et al. |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Early Precambrian crust under the southeastern Fennoscandian Shield: Karelia craton and Belomorian tectonic province | |
Pecanha et al. | A workflow for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pplied to presalt coquinas from the Linguado Field, Campos Basin, Brazil | |
Di Fiore et al. |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reflection methods to detect near surface tuff-cavities: a case study in the Neapolitan area, Italy | |
CN108957556A (zh) | 非气藏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地质成因排除方法 | |
Ferrante et al. | Deep and shallow gas occurrence in the NW Sicilian Channel and related features | |
Zohrabzadeh et al. | Application of 3D-Seismic Data in Detecting Buried Karsts in Asmari Formation: An Example from Kupal Oil Field, Southwest Iran | |
Ogiesoba et al. | Examples of seismic diffraction imaging from the Austin Chalk and Eagle Ford Shale, Maverick Basin, South Texas | |
Adriansyah et al. |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data from thin reservoirs: Northwest Java basin, Indonesia | |
Fischer et al. | Development of an exploration concept for the Shuaiba Formation using seismic sequence and facies analysis with forward modeling | |
Pearson et al. |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attributes help define controls on reservoir development: Case study from the Red River Formation, Williston Basin | |
Adam et al. | The application of reflection seismology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geometry of near-surface units and faults in the Blake River Group, Abitibi Belt, Quebec | |
Galbraith et al. | Field appraisal with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surveys offshore Trinidad | |
Khatri | Controls on fracture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ddle member of the Bakken Formation, Elm Coulee Field, Williston Basin, USA | |
Ogiesoba et al. | Diffraction imaging of lithology and fluid saturation in fault zones within the Austin Chalk and Eagle Ford Shale, Maverick Basin, South Texas | |
Petrosino et al. | Shallow shear-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Solfatara volcano (Campi Flegrei, Italy), from inversion of Rayleigh-wave dispersion curves | |
Najmuddin | Austin Chalk fracture mapping using frequency data derived from seismic data | |
Bey |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and Seismic Expression of the Clinton Interval over Dominion's Gabor Gas Storage Field in North-East Ohio | |
Abd El Hady et al. | Pre-Miocene Subsurface Structure Imaging Using Seismic and High-Resolution Aeromagnetic Data, South East Ghara in South Gulf of Suez. | |
Othman et al. | Seismic attribute techniques applied to delineate channel complex in Pliocene age, north Abu Qir Nile Delta, Egypt | |
Petit |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Analysis of Structural and Strati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Post Mississippian Age Sediments Within the Northeastern Fort Worth Basin, TX and Their Basin Scale Significance | |
Vera-Arroyo |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SUBSURFACE LITHOLOGIES USING AN INTEGRATED APPROACH; COMBINING LABORATORY STUDIES, BOREHOLE & DRILLING DATA AND SEISMIC INFORMATION TO EXPLAIN HYDROCARBON PRODUCTION IN MATURE FIELD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