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52A - 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制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52A
CN1089552A CN 93100466 CN93100466A CN1089552A CN 1089552 A CN1089552 A CN 1089552A CN 93100466 CN93100466 CN 93100466 CN 93100466 A CN93100466 A CN 93100466A CN 1089552 A CN1089552 A CN 10895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sheet
optical activity
packing
polarizing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310046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祥龙
陈白菱
李良云
李文鸿
李祥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31004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5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 该方法制成的防伪商标、包装、票证制品和应用该方 法的一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应用制 品。其特征是采用旋光色散或双折射效应综合机密 配方记录、存贮和显示防伪图案。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制成的各种防伪商标、包装制品、防伪票证和应用该方法的一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制品,属印刷和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明是一种采用旋光色散(或双折射)效应综合机密配方和特殊的印制方式形成防伪图案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制成的各种防伪商标、包装、防伪票证等应用制品和应用该方法的一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应用制品。本发明所述的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制品首次将波动光学旋光色散和双折射理论及技术具体应用于该类型产品生产中,据资料检索,目前国内外尚未开发生产过同类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采用旋光色散(或双折射)效应综合机密配方和特殊的印制方式形成防伪图案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制成的各种防伪商标、包装、标证等应用制品和应用该方法的一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应用制品。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实施方案的要点是:将图案分成若干部分,采用旋光色散(或双折射)效应综合机密配方及特殊的印制方法将各部分图案信息记录在若干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叠合成存贮有全部图案信息的复合图案,再在复合图案的两表面复合上特定偏振方向组合的偏振膜,则显示出防伪图案,这就是制作透射显示方式的防伪图案采用的方法;若在上述存贮有图案信息的复合材料的一个表面复合一层高反射膜,另一表面复合上一层特定偏振方向组合的偏振膜,也显示出防伪图案,这是制作反射显示方式的防伪图案采用的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可制成各种防伪商标、包装、票证等应用制品。若将图案信息分别用旋光色散(或双折射)效应综合机密配方记录在内层商标(或包装)复合材料和外层包装复合材料上,再在内层商标(或包装)复合材料的内表面复合上高反射膜或特定偏振方向组合的偏振膜,在外包装材料的外表面复合特定偏振方向组合的偏振膜,将内层商标(或包装)图案同外层复合包装材料上的图案按图案整体结构要求相对装置,即为一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技术。采用这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技术形成的商标、包装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当内层商标(或包装)图案和外层商标(或包装)图案按照严格的包装要求相对装置时,显示出原先设计的商标或包装图案,当撕开外包装后,商标或包装图案被消隐,因而可通过辨认商标、包装达到即时分辨产品真伪的目的,同时外包装撕开被破坏后,记录在外包装复合材料上图案信息也被破坏,依赖外包装复合材料显示的内层商标(或包装)图案也不能正确显示,所以具有优良的一次性使用性能,从而可有效地防止利用原商品商标、包装制造假、伪商品的行为。用本发明涉及的方法制作的图案取决于其所采用的原材料、工艺方法、工艺参数和制作过程特设的机密配方,同时还可以确定检验用的标准图案,具有多级验伪的性能,故难以伪造,防伪效果好。
附图1中,图(a)、(b)、(c)、(d)、(e)、(f)、(g)、(h)为一个旋光色散效应(或双折射效应)综合机密配方防伪商标(或包装及其他制品)图案的组成结构分解示意图。其中图(a)为高反射膜或特定偏振方向组合的偏振膜,标记Qi表示偏振膜偏振组合方向;图(b)、(c)、(d)、(e)、(f)、(g)表示将商品(或包装)文字图案分成六部分用不同的通过改变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局部旋光性质或双折射性质的记录方法记录在六层应力配方不同,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取向配方不同,厚度配方不同的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图中fh标记表示记录方法:fh10表示将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按文字图案形状镂空形成镂空文字图案的记录方法;fh20表示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涂镀或印刷旋光性(或双折射)物质膜文字图案的记录方法;fh30表示用热烫压印或常温压印改变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局部旋光性质或双折射性质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记录文字图案的记录方法;fh40表示用点阵打印针穿刺方法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记录文字图案(由穿透、或刺穿深度不同的针眼组成被记录的文字图案)的记录方法;fh50表示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贴合裁刻成文字图案的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记录方法;fh60表示用光化学照相制版化学蚀刻方法在涂镀有光化学性质的旋光性或双折射物质膜的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记录文字图案的记录方法;除这六种方法外,还可采用其他记录方法。fn标记表示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时采用的应力配方,如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时用拉伸,滚压、吹塑、吸塑、挤出等方法成膜过程中所确定的温度、拉力、压力、冷却方法和速度、拉伸速度、滚压速度、吹塑速度、吸塑速度、挤出速度等):f1、f2、f3、f4、f5、f6分别表示六种不同应力配方的薄膜。hn标记表示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时采用的厚度配方:h1、h2、h3、h4、h5、h6分别表示六种不同厚度的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sn标记表示记录有商标(或包装及其他制品)文字图案的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叠合成防伪商标(或包装及其他制品)图案时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采用的取向配方:S1、S2、S3、S4、S5、S6分别表示六层薄膜叠合成防伪商标(或包装及或其他制品)文字图案时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相应采用的不同取向配方;图(h)为外包装上特定偏振方向组合的偏振膜,图中标记Qi表示偏振膜偏振组合方向;图(i)为复合显示出的防伪商标(或包装及其他制品)图案示意图。
附图2中,图(a)、(b)分别为两种不同结构的透射式一体化防伪商标、包装制品基本结构示意图。1和4均为特定偏振方向组合的偏振膜;2和3均为由记录有各部分商标或包装文字图案的各层应力配方和厚度配方不同的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按一定的取方机密配方叠合成的复合图案。
附图3中,图(a)、(b)分别为两种不同结构的反射式一体化防伪商标、包装制品基本结构示意图,1为高反射膜,2、3、4所表示的内容和图2说明相同。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对本发明涉及的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制成的各种防伪商标、包装制品、防伪票证和应用该方法的一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应用制品作细说:
一、本发明涉及的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制成的各种防伪商标、包装制品、防伪票证和应用该方法的一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应用制品采用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基本特征是(以由六层旋光性薄膜或双折射薄膜组成的复合防伪图案为例进行分析,如附图1所示):
1、本发明涉及的透射式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制品采用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基本特征(此种方式附图1中图(a)所示组成部分为特定偏振方向组合的偏振膜):
A、将商标、包装票证图案如附图1中图(b)(c)(d)(e)(f)(g)所示分成六个部分分别采用附图说明中所述的fh10    fh20    fh30    fh40    fh50    fh60六种记录方法中的一种或其他记录方法记录在六层厚度分别,h1    h2    h3    h4    h5    h6的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制备这六层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采用的应力配方分别f1    f2    f3    f4    f5    f6(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时所确定的拉伸作用力,薄膜成型过程中的拉伸速度等工艺参数不同,则制备的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旋光性质或双折射性质也不同),然后将记录有六部分图案的六层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按图案的整体结构要求和附图1中s1    s2    s3    s4    s5    s6所示的取向配方(即六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取向(不同)叠合成复合图案,再在复合图案的两表面分别复合上偏振方向组合为Qi和Qi的偏振膜,则显示出复合防伪图案(i),显示出的整体图案其各部分图案的色彩是关联的,各部分图案色彩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所采用的记录方法配方(fh),偏振膜偏振方向组合配方(Qi    Q′i),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所用的高分子聚合物的种类、聚合工艺以及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时的应力配方(f),厚度配方(h),及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组成复合图案时的取向配方(s)共同组成的综合机密配方。由以上分析可知,各部分图案色彩之间的关系是这些因素的函数:
G(各部分图案色彩之间的关系)
二F〔f(f1、f2、f3、f4、f5、…、fn)、fh(fh1、fh2、fh3、fh4、fh5、…fhn)、Q(Qi、Q′i)、h(h1、h2、h3、h4、h5、…、hn)、S(S1、S2、S3、S4、S5、…、Sn)〕(h为任意自然数,取决于具体工艺要求,如要求防伪性能好一些可取大些,如八九层,十余层;对防伪要求不是太高则取三、四层就够了)
①、通过改变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局部旋光性质或双折射性质记录各部分文字图案的fh配方,由预设的机密配方确定,预设的机密配方可以为:镂空形成所需的文字图案时,文字图案在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的排列方向;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涂镀或印刷旋光性或双折射物质膜文字图案时,涂层和镀层的厚度,成膜物质的种类、膜层的生长方向;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热烫压印或常温压印文字图案时,压模的温度、压力;用点阵打印针穿刺方法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形成文字图案时针眼的穿刺深度;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贴合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裁刻成的文字图案时,所用的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厚度、旋光性质或双折射性质,贴合时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取向;用光化学照相制版和化学蚀刻方法制作文字图案时,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涂镀的光化学旋光性或双折射物质膜涂层、镀层的厚度,物质的种类。
②、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时确定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旋光性质或双折射性质的应力配方f由预设的机密配方确定,预设的机密配方可以为: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时选用原料的种类、性质;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时用拉伸、滚压、吹塑、挤出等方法成膜过程中所确定的温度、拉力、压力、冷却方法和速度、拉伸速度、滚压速度、吹塑速度、吸塑速度、挤出速度等工艺参数。
给定一组综合机密配方(如fh1    fh2    fh3    fh4    fh5……fhn;f1    f2    f3    f4    f5……fn;S1    S2    S3    S4    S5……Sn;h1    h2    h3    h4    h5……hn;Qio    Qi′o),便确定了一幅防伪图案各部分图案色彩之间的关系。由排列组合理论可知这些因素组成的综合机密配方数少则有十几万种,多则可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种,要从这么多的配方中筛选出同给定防伪图案相同的配方是非常困难的;伪造者想从防伪图案成品中检测出所采用的综合机密配方而实施其伪造工艺也同样极为困难。如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时采用的温度、拉力、冷却方法和速度、拉伸速度等因素构成的综合应力配方,要通过薄膜成品去检测出相应的综合应力配方,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技术。要检测出其他配方,如偏振膜的厚度配方,即由偏振膜形成的偏振光的偏振程度配方、复合成复合图案时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取向配方;沉淀或镀敷旋光性、双折射物质膜图案时采用的工艺参数(如多层镀膜时各层膜的厚度、成膜物质种类、各向异性晶膜的拉伸取向等)配方;各层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厚度参数、复合工艺参数配方;热烫压印图案时的温度、压力等工艺参数配方;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用的高分子聚合物的种类所采用的聚合方式、聚合度、填充剂等综合配方;印刷图案用的由各种立方晶系旋光性物质微晶粒混合组成的旋光性透明油墨采用的混合配方等,若不具备相当规模的技术力量和设备投资也是难以实现的。而且这些因素对整体图案的贡献是密切关联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图案的变化,实施伪造工艺所采用的各个配方同成品图案采用的配方有微小的差异这些差异积累起来也会使图案面目全非。因而付出中等规模投资(在数百万元上下)的伪造者要实施其伪造工艺是比较困难的。
采用这种方法制成防伪图案其具备的多级验伪的特点又使其具有多级防伪造保险和多级即时检验图案真伪的优越的性能:当其中一个偏振膜偏振组合方向改变或人眼的观察视线同图案表面所成的角度不同时,所看到的各部分图案的色彩的分布规律是不同的,其分布规律同所成的角度一一对应。因而可分别将其中的一个偏振膜偏振组合方向改变时显示的色彩分布不同的若干个图案或从若干个观察角度观察到的特定图案拍摄或描绘下来印在防伪图案的空白处或专门制备的检验卡上,用以检验防伪图案的真伪。如果在改变其中的一个偏振膜的偏振组合方向过程中或人眼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所看到的显示出的图案能够逐同各个检验用的标准图案完全相吻合则说明图案是真品,否则则是伪造的。这一特点在防止伪造图案方面起着多级保险作用。伪造者即使能够拼凑出其中的一幅检验图案,但只要其图案综合配方同真品图案采用的综合机密配方有细微的差别就不可能显示出其他的检验图案。
B、考虑到用本发明涉及的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制作的防伪图案的特点及工艺复杂性,根据给定的若干幅检验图案去设计确定制作工艺参数是不可能办到的。因而在具体工艺上要按如下办法处理:
(1)根据防伪要求的高低,将一幅商标(或包装)图案、或其他用品的图案分成n个部分(防伪要求高则分细一些,如分成八九部分或十几部分;防伪要求低则分粗一些,如三四部分左右)
(2)任意选定一组工艺参数:{f10、f20、f30、f40、f50、…fn0;fh10、fh20、fh30、fh40、fh50、…fhn0;Qio、Qio;h10、h20、h30、h40、h50、…hn0;S10、S20、S30、S40、S50、…Sno}
(3)如本小节A部分所述将各部分图案用选定的记录方法(fh工艺配方参数确定)分别记录在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再按特定的复合要求(Qi、Q′i、S等工艺参数确定)复合成复合图案,将显示出的图案制成检验卡,并准确检测记录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的实际工艺参数。
(4)按实际工艺参数反复进行工艺性重复性试验,直至产品稳定后开始正式生产。
2、本发明涉及的反射式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制品采用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基本特征:如附图1所示,除附图1中图(a)所示组成部分为高反射膜外,其采用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基本特征同上述1、部分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基本特征相同。
3、应用本发明涉及的防伪图案制作方法的一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制品采用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基本特征:
(1)透射式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制品采用的具体实施方案(附图2所示):如本说明书一、部分所述将商标或包装图案分成若干部分用各种记录方法记录在满足特定光色散(或双折射)效应综合机密配方要求的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把记录有各部分图案的各层施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按整个图案整体结构要求和综合机密配方要求复合成复合图案2,再在复合图案2的背面复合上一层特定偏振方向组合的偏振膜1,使用时施光性或双折射薄膜复合层朝外贴合在商品可透光部位(或在整体包装结构上设置的可透光部位),加上外包装(透明外包装材料相对于内层商标或包装图案的部位复合有特定偏振方向组合的偏振膜4)后,显示出防伪商标、包装图案,消费者可根据印在商标包装上的检验图案或出售商品时附带的检验卡检验所购商品商标、包装的真伪而判断商品的真伪,因防伪商标包装是一体化相连的当外包装被撕开后防伪商标或包装图案被消隐,同时其特定的组合状态和外层显示层被破坏因而不能重复使用,伪造者难以中途更换被包装商品。对于高价值的商品可采用更为复杂的工艺(如附图2a所示):即将各部分图案复合成内层商标(包装)图案2和外层商标(包装)图案3两部分,再在两部分复合图案上分别复合特定偏振方向组合的偏振膜1和4,使用时将内层商标或包装图案贴合在商品可透光部位(或整体包装结构上设置的可透光部位),再按整个图案的整体结构要求和综合机密配方中相应的组合方向要求通过加上外包装复合上外层商标(或包装)复合图案后显示出完整的防伪商标或包装图案,消费者可根据印在商标、包装上的检验图案或出售商品附带的检验卡检验所购商品商标、包装的真伪而判断商品的真伪。在这种方式中因为内外层两部分复合图案采用更为复杂的综合机密配方组合,当外层包装被撕开后,不仅防伪商标或包装图案被消隐,而且整个防伪图案的特定组合状态遭到更严重的破坏,因而要生复使用原商标包装更为困难,伪造者要中途更换包装商品也更为困难。本小节所述的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技术实施方案中防伪图案的特点、性能、检测方法和制作综合机密配方的设置方法及具体工艺处理过程等基本特征如一、部分1、小节所述。
(2)反射式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制品采用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基本特征如(附图3(a)所示,附图3(b)所示):除1表示高反射膜外,其他特征均与一、部分3、(1)小节所述相同。
二、实施例说明:
1、本发明涉及的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制成的各种防伪商标、包装、防伪票证制品实施例说明:
实施例1:透射式防伪太阳神商标制作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将太阳神商标分成六个部分分别用附图1说明中所述fh10、fh20、fh30、fh40、fh50、fh60六种记录方法中的一种记录在制备好的旋光性或双折射性质各不相同(即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时采用的综合应力配方f各不相同:如分别为f10、f20、f30、f40、f50、f60;厚度配方同:如分别为h10、h20、h30、h40、h50、h60)的六层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如附图1图(b)(c)(d)(e)(f)(g)所示商标,将上述记录有各部分图案的六层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按商标图案的整体结构要求和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取向配方要求(即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时拉伸方向取向的排列配方,如以第一层薄膜的拉伸方向为平面极坐标轴,从第二层开始各层施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拉伸方向取向坐标分别为S20    3/7π    S30    1/6π    S40    2/5π    S50    3/8π    S60    7/9π)复合成复合图案,再在复合图案的两表面复合上两层偏振方向组合分别为Qio和Qi′o的偏振膜(即两层偏振膜的偏振方向与任意一层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拉伸方向的夹角分别为Qio和Qi′o,如第一层偏振膜偏振方向与第一层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拉伸方向的夹角为1/4π,第二层偏振膜与第一层偏振膜偏振方向的夹角为1/2π),则显示出特定的防伪图案。这就是例举的制作太阳神防伪商标的具体工艺过程。为保证制作工艺和产成品的稳定性,要求所用的设备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所用的原材料其性质也要有较高的稳定性,为使所用的原材料的性质稳定,可采取诸如使用同一厂家、同一设备生产的同一批原料产品,在相同设备、生产条件下(如气候、气温等)一次性制备好所需的原材料等措施。如选用同一厂家、同一设备、相同生产条件生产的同一批聚丙稀粒料作为制备所需的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原料,再用同一批聚丙稀粒料在相同设备和气温等生产条件下一次性制备好所需各种应力配方和厚度配方的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检测各种生产工艺参数,对工艺参数和产品性质之间的关系要熟练掌握,以准确控制生产工艺过程、确保产品的稳定性。经试产得到稳定性较好产品转入正式生产后,根据产成品的性质确定检验用的标准图案,在产成品空白处、包装上印刷检验用标准图案,或制备配套的检验卡。
检验方法有两种:一是将从不同方向上拍摄的商标图案(观察角度不同各部分图案色彩分布规律不同)印制成检验图案;二是将其中的一层偏振膜和检验图案一起制作成检验卡,在复合商标图案和复合有偏振膜和检验图案一起制作成检验卡上标出与各检验图案一一对应的组合取向。若采用第二种检测方法则复合商标图案上只需复合一层偏振膜,外层(贴在商品或包装上的那一层为内层)偏振膜直接复合在检验卡上。
实施例2:反射式防伪太阳神商标制作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除附图1中图(a)表示高反射膜外,具体工艺过程和要求同实施例1。
实施例3:透射、反射式防伪票证制作实例。
根据防伪要求的高低将票证图案分成若干部分(防伪要求高则分细一些如十几部分)。用各种机密配方不同的记录方法记录在综合应力配方和厚度配方等机密配方不同的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再按复合机密配方复合成复合图案,复合上偏振膜或高反射膜,即制成防伪票证。然后根据制成的防伪票证成品制备检验图案或检验卡。具体工艺过程和要求同实施例1,实施例2。
2、应用本发明涉及的防伪图案制作方法的一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制品实施例说明:
实施例4:太阳神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
如附图1所示,将太阳神商标或包装图案分成六个部分(防伪要求高分细一些,如十几部分;防伪要求低分粗一些,如三四部分,以分成六个部分为例)分别用附图1说明中所述的各种记录方法记录在制备好的六层旋光性或双折射性质各不相同的(即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时采用的综合应力配方f各不相同:如分别为f10、f20、f30、f40、f50、f60:厚度配方各不相同:如分别为h10、h20、h30、h40、h50、h60)聚丙稀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将其中的一部分图案,如附图1中图(b)(c)(d)所示的三部分图案按图案整体结构要求和复合综合机密配方复合成内层商标或包装图案(即附图2(a)中2所示部分),将另一部分图案,如附图1中图(e)(f)(g)所示的三部分图案。按上述要求复合成外层商标或包装图案(即附图2(a)中3所示部分),再在内外层商标或包装图案相背的两表面复合上特定偏振方向组合偏振膜(附图2中1和4所示部分)。使用时将内层商标或包装复合图案2贴合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复合层朝外)商品可透光部位(或在整体包装结构上设置的可透光部位),将外层商标或包装复合图案3复合在外层透明包装材料上,再按整体图案的结构要求和复合综合机密配方要求加上复合有外层商标或包装复合图案的外包装材料。然后再根据产成品显示的图案制备检验图案或制成检验卡。这就是透射式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技术的工艺过程。
反射式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技术(如附图3(a)所示)工艺过程中除附图1中图(a)、附图3(a)中1部分表示高反射膜,以及其无需贴合在可透光部位外,其余工艺过程均与透射式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技术相同。
如附图2(b),3(b)所示也可以将各部分图案按整体图案结构要求和复合综合机密配方要求复合成整幅复合图案2,而只在外包装材料上复合特定偏振方向组合的偏振膜4,这也构成一种一体化防伪商标、包装。
检验方法有两种:一是将从不同方向上拍摄的商标或包装图案(观察角度不同各部分图案色彩分布规律不同)印制成检验图案;二是将其中的一层偏振膜和检验图案一起制作成检验卡,在复合商标、或包装图案和复合有偏振膜的检验卡标出与各检验图案一一对应的组合取向,以便进行逐级验伪。若采用第二种检测方法则复合商标或包装图案上只需复合一层偏振膜,外层(贴在商品或包装上的那一层为内层)偏振膜直接复合在检验卡上。
本实施例其他工艺过程和要求同实施例1相同。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制品和应用该方法的一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制品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开劈了波动光学旋光色散及双折射理论和技术实际应用的又一个崭新领域。

Claims (12)

1、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需防伪的文字图案分成若干部分,用改变旋光性或折射薄膜局部旋光性质或双折射性质的方法分别将各部分文字图案记录在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再将记录有各部分文字图案的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按文字图案整体结构要求叠合成复合图案,或叠合成两部分图案使用时再相对装置成复合图案;再在叠合成的复合图案的背面复合上偏振膜、片或高反射膜、片,在叠合成的复合图案的正面复合上偏振膜片;也可以是相对于叠合成的复合图案的背面装置偏振膜、片或高反射膜片,在叠合成的复合图案的正面装置偏振膜、片;也可以只在叠合成的复合图案的背面复合及装置偏振膜、片或高反射膜、片,另一层偏振膜、片另行分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旋光性或双射薄膜局部旋光性质或双折射性质记录各部分文字图案的记录方法可以是以下方法之一或全部:
(1)将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镂空形成所需的文字图案;或
(2)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涂镀或印刷旋光性或双折射物质膜文字图案,或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涂、镀旋光性或双折射物质膜时按所需的文字图案形状进行留空;或
(3)用热烫压印或常温压印方法改变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局部旋光性质或双折射性质记录所需的文字图案;或
(4)用点阵打印针穿刺方法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形成穿透或刺穿深度不同的针眼,由针眼组成所需的文字图案;或
(5)将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裁刻成所需的文字图案贴合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或
(6)用光化学照相制版和化学蚀刻方法在涂镀有光化学性质的旋光性或双折射物质膜的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记录所需的文字图案;
记录各部分文字图案时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局部旋光性质或双折射性质的改变程度由预设的机密配方确定,预设的机密配方可以是以下情形之一或全部;
(1)镂空形成所需的文字图案时,文字图案在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的排列方向;或
(2)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涂镀或印刷旋光性或双折射物质膜文字图案时,涂层和镀层的厚度,成膜物质的种类、膜层的生长方向;或
(3)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热烫压印或常温压印文字图案时,压模的温度、压力;或
(4)用点阵打印针穿刺方法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形成文字图案时针眼的刺穿深度;或
(5)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贴合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裁刻成的文字图案时,所用的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厚度、旋光性质或双折射性质,贴合时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取向;或
(6)用光化学照相制版和化学蚀刻方法制作文字图案时,在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上涂镀的光化学旋光性或双折射物质膜涂层、镀层的厚度,物质的种类。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记录各部分文字图案的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旋光性质或双折射性质由预设的综合机密配方确定,这些配方是以下所列之一或全部:
(1)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时选用原料的种类、性质;
(2)制备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时用拉伸、滚压、吹塑、吸塑、挤出等方法成膜过程中所确定的温度、拉力、压力、冷却方法和速度、拉伸速度、滚压速度、吹塑速度、吸塑速度、挤压速度等工艺参数;
(3)所制备的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记录有各部分文字图案的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叠合成复合图案时,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按预设的取向机密配方和叠合顺序机密配方叠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图案表面复合偏振膜、片或相对于复合图案表面装置偏振、膜片时,偏振膜、片的偏振方向按预设的取向机密配方复合或装置。
6、应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制成防伪商标、包装、票证制品,主要由两层偏振膜、片或一层偏振膜、片和一层高反射膜、片,以及用改变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局部旋光性质或双折射性质的方法记录有商标、包装、票证各部分文字图案的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记录有商标、包装、票证各部分文字图案的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按预设的取向机密配方和图案整体结构要求叠合成复合图案复合、装置在两层偏振膜、片之间;或复合、装置在一层偏振膜、片和一层高反射膜、片之间;或只在复合图案的背面复合、装置一层偏振膜、片或是高反射膜、片,另一层偏振膜、片另行分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伪商标、包装、票证制品,其特征在于还附有印刷在制品上的各级检验图案或印刷有多级检验图案的检验卡,其类型有两种:
(1)对于将复合图案复合或装置在两层偏振膜、片之间,以及复合或装置在一层偏振膜、片和一层高反射膜、片之间结构类型防伪商标、包装、票证制品,分别将相对于复合图案表面不同观察角度观察到的各幅图案拍摄或描绘下来,印刷在制品空白处或印刷制成同制品配套的检验卡;
(2)对于只在复合图案的背面复合或装置一层偏振膜、片或是高反射膜、片,另一层偏振膜、片另行分立装置结构类型的防伪商标、包装、票证制品,将需另行分立装置的偏振膜、片装置在检验卡上,分别将偏振膜、片以不同偏振取向同复合图案的正面相对叠合时所显示的各幅图案拍摄或描绘下来印刷在制品空白处或检验卡上。
8、一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所需防伪商标或包装图案应用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复合有偏振膜、片[1]或高反射膜、片[1]的内层防伪商标或包装复合图案[2]或其中的一部分复合防伪图案[2]贴合在商品或包装上,若为复合偏振膜片[1]的复合防伪图案[2]则贴合在商品可透光部位或商品包装结构上设置的可透光部位,若为复合高反射膜、片[1]的复合防伪图案[2]则可贴合在商品或包装的任意部位;
(2)再将复合有偏振膜、片[4]的外层防伪商标或包装复合图案[3]按图案整体结构要求相对于内层防伪商标或包装图案[2]复合在透明外层包装上,对于只有内层防伪商标或包装图案[2]的应用制品,只需相对于内层防伪商标或包装图案[2]在外层透明包装上复合上偏振膜、片[4];也可以直接将外层防伪商标或包装图案[3]按图案整体结构要求相对于内层防伪商标或包装图案[2]复合在透明外层包装上,偏振膜、片[4]另行分立装置在检验卡上,对于只有内层防伪商标或包装图案[2]的应用制品,只将偏振膜、片[4]另行分立装置在检验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附有设有印刷在商标、包装上的多级检验图案或印刷有多级检验图案的检验卡,其类型有两种:
(1)对于外包装复合或装置有偏振膜、片[4]的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分别将相对于复合图案表面不同观察角度观察到的各幅图案拍摄或描绘下来,印刷在制品空白处或印刷制成同制品相配套的检验卡;
(2)对于外包装未复合或装置偏振膜、片[4]的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分别将偏振膜、片[4]以不同的偏振取向同复合图案的正面相对叠合时所显示的各幅图案拍摄或描绘下来,印刷在制品空白处或检验卡上。
11、应用权利要求9至10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防伪商标、包装一体化处理方法制成的一体化防伪商标、包装制品主要由偏振膜、片[1]或高反射膜、片[1],由记录有各部分商标或包装图案的各层各向异性旋光性或双折射薄膜叠合组合的内层商标或包装复合图案[2]或内层商标、包装复合图案[2]和外层商标、包装复合图案[3],以及偏振膜、片[4]组成;其特征在于图案背面复合有偏振膜、片[1]或高反射膜、片[1]的内层商标或包装复合图案[2]贴合在商品或包装上;在商品的外包装上相对于内层商标或包装复合图案[2]的位置复合有偏振膜、片[4]或在图案正面复合上偏振膜、片[4]的外层商标或包装复合图案[3],也可以将商品外包装上的偏振膜、片[4]另行分立装置在检验卡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体化防伪商标、包装制品,其特征在于还附设有印刷在商标、包装上的多级检验图案或印刷有多级检验图案的检验卡,其类型有两种:
(1)对于外包装复合或装置有偏振膜、片[4]的一体化防伪商标、包装制品,分别将相对于复合图案表面不同观察角度观察到的各幅图案拍摄或描绘下来,印刷在制品空白处或印刷制成同制品相配套的检验卡;
(2)对于外包装上未复合装置偏振膜、片[4]而将偏振膜、片[4]另行分立装置在检验卡的一体化防伪商标、包装制品,分别将偏振膜、片[4]以不同的偏振取向同内层商标包装复合图案[2]或由内层商标、包装复合图案[2]和外层商标、包装复合图案[3]组成的复合图案相对叠合时所显示的各幅图案拍摄或描绘下来印刷在制品空白处或检验卡上。
CN 93100466 1993-01-03 1993-01-03 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制品 Pending CN10895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3100466 CN1089552A (zh) 1993-01-03 1993-01-03 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3100466 CN1089552A (zh) 1993-01-03 1993-01-03 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制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52A true CN1089552A (zh) 1994-07-20

Family

ID=4983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3100466 Pending CN1089552A (zh) 1993-01-03 1993-01-03 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55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4547A (zh) * 2008-12-23 2011-11-30 陆逊梯卡有限公司 描绘仅透过偏振滤光片可见的彩色二维图像的多层膜以及用于制造该膜的过程
CN104269101A (zh) * 2014-09-04 2015-01-07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式点阵图像标识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74282A (zh) * 2015-11-17 2016-03-02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采用分层叠加方式生成的全息标签、生成方法与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4547A (zh) * 2008-12-23 2011-11-30 陆逊梯卡有限公司 描绘仅透过偏振滤光片可见的彩色二维图像的多层膜以及用于制造该膜的过程
CN104269101A (zh) * 2014-09-04 2015-01-07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复合式点阵图像标识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74282A (zh) * 2015-11-17 2016-03-02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采用分层叠加方式生成的全息标签、生成方法与系统
CN105374282B (zh) * 2015-11-17 2019-02-01 东莞东兴商标织绣有限公司 采用分层叠加方式生成的全息标签、生成方法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24877B1 (de) Vorrichtung zum prägen und satinieren von flachmaterial
US5032003A (en) Optially variable surface pattern
CN101379419B (zh) 显示体及带标签物品
KR101105912B1 (ko) 표시체 및 라벨 부착 물품
CN101161482B (zh) 用于驾驶证的防伪结构及其识别方法
US11150084B2 (en) Verification method
US20080204876A9 (en) Form birefringent grating structure, viewer, anticounterfeit securit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7429063B2 (en) Counterfeit-proof metallic foil
AU2006202315A1 (en) Covert security coating
EP2633345A1 (de) Sicherheitselement mit optisch variablem flächenmuster
EP2603850A2 (en) Method for the authentication of dosage forms
DE202017105458U1 (de) Vorrichtung und System zur Prägung von Verpackungsmaterial mit einem Prägemuster, das einen Code mit geringer Sichtbarkeit aufweist
US9878572B2 (en) Security document
CN1089552A (zh) 一种防伪图案制作方法及其应用制品
WO2007137744A2 (de) Refraktives durchsichtssicherheitselement
CN101434314B (zh) 一种香烟防伪拆封拉线及其制作方法
JP2002326500A (ja) 潜像表示体
EP1767381B1 (de) Gegenstand mit optischem Effekt
EP1650587A1 (en) Form birefringent grating structure, viewer, anticounterfeit securit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EP1920944A1 (de) Rubbeloberfläche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olchen
TWM621698U (zh) 折光壓紋的防偽物結構
CN218939137U (zh) 一种单面结构的防伪放大膜及消费品、非消费品
CN111645436B (zh) 激光加密防伪转移纸及其制备方法
JP3395322B2 (ja) 偽造防止用転写箔
CN1200390C (zh) 相位差式防伪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