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9189A - 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9189A
CN108939189A CN201810508369.1A CN201810508369A CN108939189A CN 108939189 A CN108939189 A CN 108939189A CN 201810508369 A CN201810508369 A CN 201810508369A CN 108939189 A CN108939189 A CN 108939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
sliding block
connecting plate
bracket
swa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083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39189B (zh
Inventor
王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 yua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5083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391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39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9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39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91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14Hanging-up devices
    • A61M5/1415Stands, brackets or the like for supporting infusion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14Hanging-up devices
    • A61M5/1417Holders or handles for hanging up infusion contain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患者移动和减轻医护人员劳动量的骨科用打点滴支架。技术方案为: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杆、支架、第一滑块、第一连接板、第一挂钩、定滑轮、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摇柄、绕线轮等;底座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顶端连接有支架,支架右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滑块。本发明的燕尾形滑块能够从燕尾形滑轨上取下,如此能够方便患者进行移动,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弧形夹板向后移动对输液瓶进行固定,防止输液瓶晃动带动输液瓶上的输液管进行晃动给患者移动造成的不便。

Description

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
背景技术
医疗中文解释:1、医治,2、疾病的治疗。中华医史几千年,而这个字眼是在近几十年才出现,其实这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新生的字眼,之前大多使用治疗;然而医疗也包含保健内容。
患者在进行打点滴时,一般是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当医院的输液人员较多时,需要几人共用一个输液架,当其中一个人去洗手间时,需要将输液瓶从输液架上取下,随后需要医护人工用一手举着输液瓶陪同患者去洗手间,当去洗手间的患者较多时,医护人员工作量较大,且会耽误患者。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方便患者移动和减轻医护人员劳动量的打点滴支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输液架结构简单且多人使用时,不方便对起进行移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患者移动和减轻医护人员劳动量的骨科用打点滴支架。
技术方案为: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杆、支架、第一滑块、第一连接板、第一挂钩、定滑轮、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摇柄、绕线轮、第一拉绳、燕尾形滑轨、燕尾形滑块、固定板、第二滑块、第二连接板、第二挂钩、套管、紧固螺栓和套杆,底座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顶端连接有支架,支架右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挂钩,支架顶部的右侧连接有定滑轮,支架顶部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上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部连接有摇柄,第一转轴的中部连接有绕线轮,绕线轮上绕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第一拉绳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顶部的左侧连接,支架内的底部连接有燕尾形滑轨,燕尾形滑轨上设有燕尾形滑块,燕尾形滑块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左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挂钩,固定板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套管,套管内设有套杆,套管左侧面的上部设有固定套杆的紧固螺栓,套杆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连接,套杆位于第二挂钩的右侧。
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三滑块、L形板、磁铁、铁块、n形架、T形导杆、弧形夹板和第一弹簧,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均开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内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的顶部连接有L形板,第一连接板的右侧面连接有磁铁,第二连接板的左侧面也连接有磁铁,左侧L形板内的左侧面上部连接有铁块,右侧L形板内的右侧面上部也连接有铁块,L形板的底部连接有n形架,n形架前侧面的中部开有导孔,导孔内设有T形导杆,T形导杆的后端连接有弧形夹板,T形导杆上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后端与弧形夹板的前侧面连接,第一弹簧的前端与n形架内的前侧面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卡齿、L形杆、堵块、第二支杆、导套、T形卡杆和第二弹簧,第一支杆左侧面的上部连接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右部连接有卡齿,第二转轴的左端连接有L形杆,L形杆的右端连接有堵块,堵块的右侧面与燕尾形滑块的左侧面接触,第一支杆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左端连接有导套,导套内设有T形卡杆,T形卡杆与卡齿配合,T形卡杆上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顶端与导套的底部连接,第二弹簧的底端与T形卡杆的内侧面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有n形杆、连接套和T形螺杆,支架左侧面的上部连接有n形杆,n形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套,摇柄位于连接套内,连接套的右侧面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T形螺杆,摇柄的中部开有螺纹孔,T形螺杆的左部位于螺纹孔内。
可选地,还包括有第三挂钩、第二拉绳和挂环,底座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三挂钩,T形卡杆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的底端连接有挂环,挂环与第三挂钩配合。
当需要将输液瓶挂在第二挂钩上时,先人工顺时拧动紧固螺栓解除对套杆的固定,随后人工向下调节第二连接板的高度,当第二连接板调节至合适高度时,人工逆时针拧动紧固螺栓,对套管进行固定,随后人工将输液瓶放置到第二挂钩上即可。当需要将输液瓶挂在第一挂钩上时,先人工顺时针摇动摇柄,摇柄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一转轴使绕线轮顺时针转动,绕线轮顺时针转动能够放出拉绳,在第一连接板的重力作用下能够经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向下移动,当第一连接板向下移动至合适高度时,人工停止摇动摇柄,随后人工将输液瓶挂在第一挂钩上即可。当输液中的一人需要对洗手间时,左侧的患者将燕尾形滑块从燕尾形滑轨上取下即可,如此能够方便患者移动。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滑块、L形板、磁铁、铁块、n形架、T形导杆、弧形夹板和第一弹簧,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均开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内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的顶部连接有L形板,第一连接板的右侧面连接有磁铁,第二连接板的左侧面也连接有磁铁,左侧L形板内的左侧面上部连接有铁块,右侧L形板内的右侧面上部也连接有铁块,L形板的底部连接有n形架,n形架前侧面的中部开有导孔,导孔内设有T形导杆,T形导杆的后端连接有弧形夹板,T形导杆上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后端与弧形夹板的前侧面连接,第一弹簧的前端与n形架内的前侧面连接。人工移动L形板使n形架向支架靠拢,同时人工用手向前拉动T形导杆,T形导杆向前移动带动弧形夹板向前移动,第一弹簧随之压缩,且当输液瓶位于弧形夹板的后侧时,人工停止移动L形板,随后人工松开T形导杆,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弧形夹板向后移动,如此能够对输液瓶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方便患者进行移动,进而能够防止输液瓶晃动带动输液瓶上的输液管进行晃动,从而给患者移动造成的不便。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卡齿、L形杆、堵块、第二支杆、导套、T形卡杆和第二弹簧,第一支杆左侧面的上部连接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右部连接有卡齿,第二转轴的左端连接有L形杆,L形杆的右端连接有堵块,堵块的右侧面与燕尾形滑块的左侧面接触,第一支杆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左端连接有导套,导套内设有T形卡杆,T形卡杆与卡齿配合,T形卡杆上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顶端与导套的底部连接,第二弹簧的底端与T形卡杆的内侧面连接。当左侧的患者需要移动时,人工向下移动T形卡杆,第二弹簧随之压缩,且解除对卡齿的固定,随后人工向后转动L形杆,L形杆向后转动带动堵块向后转动,如此能够解除对燕尾形滑块的固定,随后人工将燕尾形滑块从燕尾形滑轨上取下即可,当人工将燕尾形滑块复位后,人工向前转动L形杆使堵块复位,如此能够对燕尾形滑块进行固定,随后人工松开T形卡杆,在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T形卡杆对卡齿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燕尾形滑块进行固定,防止燕尾形滑块在燕尾形滑轨上自行滑动。
因为还包括有n形杆、连接套和T形螺杆,支架左侧面的上部连接有n形杆,n形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套,摇柄位于连接套内,连接套的右侧面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T形螺杆,摇柄的中部开有螺纹孔,T形螺杆的左部位于螺纹孔内。当需要摇动摇柄时,人工顺时针拧动T形螺杆,使T形螺杆移出螺纹孔内,随后人工摇动摇柄,当摇动摇柄完成后,人工逆时针拧动T形螺杆,使T形螺杆的左部位于螺纹孔内,如此能够对摇柄进行固定,从而能够防止在第一连接板重力的作用下移动摇柄自行转动。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挂钩、第二拉绳和挂环,底座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三挂钩,T形卡杆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的底端连接有挂环,挂环与第三挂钩配合。当人工需要转动第二转轴时,先人工向下拉动挂环,随后人工将挂环挂在第三挂钩上,如此能够对T形卡杆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方便人工对第二转轴转动,当第二转轴转动完成后,人工将挂环从第三挂钩上取出,随后在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T形卡杆对卡齿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第二转轴进行固定,防止第二转轴自行转动。
本发明的燕尾形滑块能够从燕尾形滑轨上取下,如此能够方便患者进行移动,在第一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弧形夹板向后移动对输液瓶进行固定,防止输液瓶晃动带动输液瓶上的输液管进行晃动给患者移动造成的不便,在第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T形卡杆对卡齿进行固定,且能够对燕尾形滑块进行固定,防止燕尾形滑块在燕尾形滑轨上自行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n形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底座,2第一支杆,3支架,4第一滑槽,5第一滑块,6第一连接板,7第一挂钩,8定滑轮,9第一轴承座,10第一转轴,11摇柄,12绕线轮,13第一拉绳,14燕尾形滑轨,15燕尾形滑块,16固定板,17第二滑槽,18第二滑块,19第二连接板,20第二挂钩,21套管,22套杆,23紧固螺栓,24第三滑槽,25第三滑块,26L形板,27磁铁,28铁块,29n形架,30导孔,31T形导杆,32弧形夹板,33第一弹簧,34第二轴承座,35第二转轴,36卡齿,37L形杆,38堵块,39第二支杆,40导套,41T形卡杆,42第二弹簧,43n形杆,44连接套,45通孔,46T形螺杆,47螺纹孔,48第三挂钩,49第二拉绳,50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如: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杆2、支架3、第一滑块5、第一连接板6、第一挂钩7、定滑轮8、第一轴承座9、第一转轴10、摇柄11、绕线轮12、第一拉绳13、燕尾形滑轨14、燕尾形滑块15、固定板16、第二滑块18、第二连接板19、第二挂钩20、套管21、紧固螺栓23和套杆22,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2,第一支杆2的顶端连接有支架3,支架3右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内设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第一连接板6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挂钩7,支架3顶部的右侧连接有定滑轮8,支架3顶部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轴承座9,第一轴承座9上连接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的顶部连接有摇柄11,第一转轴10的中部连接有绕线轮12,绕线轮12上绕有第一拉绳13,第一拉绳13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8,第一拉绳1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6顶部的左侧连接,支架3内的底部连接有燕尾形滑轨14,燕尾形滑轨14上设有燕尾形滑块15,燕尾形滑块15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左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二滑槽17,第二滑槽17内设有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9,第二连接板19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挂钩20,固定板16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套管21,套管21内设有套杆22,套管21左侧面的上部设有固定套杆22的紧固螺栓23,套杆22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板19的底部连接,套杆22位于第二挂钩20的右侧。
实施例2
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杆2、支架3、第一滑块5、第一连接板6、第一挂钩7、定滑轮8、第一轴承座9、第一转轴10、摇柄11、绕线轮12、第一拉绳13、燕尾形滑轨14、燕尾形滑块15、固定板16、第二滑块18、第二连接板19、第二挂钩20、套管21、紧固螺栓23和套杆22,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2,第一支杆2的顶端连接有支架3,支架3右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内设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第一连接板6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挂钩7,支架3顶部的右侧连接有定滑轮8,支架3顶部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轴承座9,第一轴承座9上连接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的顶部连接有摇柄11,第一转轴10的中部连接有绕线轮12,绕线轮12上绕有第一拉绳13,第一拉绳13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8,第一拉绳1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6顶部的左侧连接,支架3内的底部连接有燕尾形滑轨14,燕尾形滑轨14上设有燕尾形滑块15,燕尾形滑块15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左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二滑槽17,第二滑槽17内设有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9,第二连接板19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挂钩20,固定板16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套管21,套管21内设有套杆22,套管21左侧面的上部设有固定套杆22的紧固螺栓23,套杆22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板19的底部连接,套杆22位于第二挂钩20的右侧。
还包括有第三滑块25、L形板26、磁铁27、铁块28、n形架29、T形导杆31、弧形夹板32和第一弹簧33,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19的顶部均开有第三滑槽24,第三滑槽24内设有第三滑块25,第三滑块25的顶部连接有L形板26,第一连接板6的右侧面连接有磁铁27,第二连接板19的左侧面也连接有磁铁27,左侧L形板26内的左侧面上部连接有铁块28,右侧L形板26内的右侧面上部也连接有铁块28,L形板26的底部连接有n形架29,n形架29前侧面的中部开有导孔30,导孔30内设有T形导杆31,T形导杆31的后端连接有弧形夹板32,T形导杆31上设有第一弹簧33,第一弹簧33的后端与弧形夹板32的前侧面连接,第一弹簧33的前端与n形架29内的前侧面连接。
实施例3
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杆2、支架3、第一滑块5、第一连接板6、第一挂钩7、定滑轮8、第一轴承座9、第一转轴10、摇柄11、绕线轮12、第一拉绳13、燕尾形滑轨14、燕尾形滑块15、固定板16、第二滑块18、第二连接板19、第二挂钩20、套管21、紧固螺栓23和套杆22,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2,第一支杆2的顶端连接有支架3,支架3右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内设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第一连接板6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挂钩7,支架3顶部的右侧连接有定滑轮8,支架3顶部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轴承座9,第一轴承座9上连接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的顶部连接有摇柄11,第一转轴10的中部连接有绕线轮12,绕线轮12上绕有第一拉绳13,第一拉绳13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8,第一拉绳1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6顶部的左侧连接,支架3内的底部连接有燕尾形滑轨14,燕尾形滑轨14上设有燕尾形滑块15,燕尾形滑块15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左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二滑槽17,第二滑槽17内设有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9,第二连接板19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挂钩20,固定板16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套管21,套管21内设有套杆22,套管21左侧面的上部设有固定套杆22的紧固螺栓23,套杆22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板19的底部连接,套杆22位于第二挂钩20的右侧。
还包括有第三滑块25、L形板26、磁铁27、铁块28、n形架29、T形导杆31、弧形夹板32和第一弹簧33,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19的顶部均开有第三滑槽24,第三滑槽24内设有第三滑块25,第三滑块25的顶部连接有L形板26,第一连接板6的右侧面连接有磁铁27,第二连接板19的左侧面也连接有磁铁27,左侧L形板26内的左侧面上部连接有铁块28,右侧L形板26内的右侧面上部也连接有铁块28,L形板26的底部连接有n形架29,n形架29前侧面的中部开有导孔30,导孔30内设有T形导杆31,T形导杆31的后端连接有弧形夹板32,T形导杆31上设有第一弹簧33,第一弹簧33的后端与弧形夹板32的前侧面连接,第一弹簧33的前端与n形架29内的前侧面连接。
还包括有第二轴承座34、第二转轴35、卡齿36、L形杆37、堵块38、第二支杆39、导套40、T形卡杆41和第二弹簧42,第一支杆2左侧面的上部连接有第二轴承座34,第二轴承座34上设有第二转轴35,第二转轴35的右部连接有卡齿36,第二转轴35的左端连接有L形杆37,L形杆37的右端连接有堵块38,堵块38的右侧面与燕尾形滑块15的左侧面接触,第一支杆2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支杆39,第二支杆39的左端连接有导套40,导套40内设有T形卡杆41,T形卡杆41与卡齿36配合,T形卡杆41上设有第二弹簧42,第二弹簧42的顶端与导套40的底部连接,第二弹簧42的底端与T形卡杆41的内侧面连接。
实施例4
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杆2、支架3、第一滑块5、第一连接板6、第一挂钩7、定滑轮8、第一轴承座9、第一转轴10、摇柄11、绕线轮12、第一拉绳13、燕尾形滑轨14、燕尾形滑块15、固定板16、第二滑块18、第二连接板19、第二挂钩20、套管21、紧固螺栓23和套杆22,底座1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2,第一支杆2的顶端连接有支架3,支架3右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内设有第一滑块5,第一滑块5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第一连接板6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挂钩7,支架3顶部的右侧连接有定滑轮8,支架3顶部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轴承座9,第一轴承座9上连接有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的顶部连接有摇柄11,第一转轴10的中部连接有绕线轮12,绕线轮12上绕有第一拉绳13,第一拉绳13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8,第一拉绳1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6顶部的左侧连接,支架3内的底部连接有燕尾形滑轨14,燕尾形滑轨14上设有燕尾形滑块15,燕尾形滑块15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左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二滑槽17,第二滑槽17内设有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二连接板19,第二连接板19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挂钩20,固定板16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套管21,套管21内设有套杆22,套管21左侧面的上部设有固定套杆22的紧固螺栓23,套杆22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板19的底部连接,套杆22位于第二挂钩20的右侧。
还包括有第三滑块25、L形板26、磁铁27、铁块28、n形架29、T形导杆31、弧形夹板32和第一弹簧33,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19的顶部均开有第三滑槽24,第三滑槽24内设有第三滑块25,第三滑块25的顶部连接有L形板26,第一连接板6的右侧面连接有磁铁27,第二连接板19的左侧面也连接有磁铁27,左侧L形板26内的左侧面上部连接有铁块28,右侧L形板26内的右侧面上部也连接有铁块28,L形板26的底部连接有n形架29,n形架29前侧面的中部开有导孔30,导孔30内设有T形导杆31,T形导杆31的后端连接有弧形夹板32,T形导杆31上设有第一弹簧33,第一弹簧33的后端与弧形夹板32的前侧面连接,第一弹簧33的前端与n形架29内的前侧面连接。
还包括有第二轴承座34、第二转轴35、卡齿36、L形杆37、堵块38、第二支杆39、导套40、T形卡杆41和第二弹簧42,第一支杆2左侧面的上部连接有第二轴承座34,第二轴承座34上设有第二转轴35,第二转轴35的右部连接有卡齿36,第二转轴35的左端连接有L形杆37,L形杆37的右端连接有堵块38,堵块38的右侧面与燕尾形滑块15的左侧面接触,第一支杆2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支杆39,第二支杆39的左端连接有导套40,导套40内设有T形卡杆41,T形卡杆41与卡齿36配合,T形卡杆41上设有第二弹簧42,第二弹簧42的顶端与导套40的底部连接,第二弹簧42的底端与T形卡杆41的内侧面连接。
还包括有n形杆43、连接套44和T形螺杆46,支架3左侧面的上部连接有n形杆43,n形杆43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套44,摇柄11位于连接套44内,连接套44的右侧面开有通孔45,通孔45内设有T形螺杆46,摇柄11的中部开有螺纹孔47,T形螺杆46的左部位于螺纹孔47内。
还包括有第三挂钩48、第二拉绳49和挂环50,底座1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三挂钩48,T形卡杆4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拉绳49,第二拉绳49的底端连接有挂环50,挂环50与第三挂钩48配合。
当需要将输液瓶挂在第二挂钩20上时,先人工顺时拧动紧固螺栓23解除对套杆22的固定,随后人工向下调节第二连接板19的高度,当第二连接板19调节至合适高度时,人工逆时针拧动紧固螺栓23,对套管21进行固定,随后人工将输液瓶放置到第二挂钩20上即可。当需要将输液瓶挂在第一挂钩7上时,先人工顺时针摇动摇柄11,摇柄11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一转轴10使绕线轮12顺时针转动,绕线轮12顺时针转动能够放出拉绳,在第一连接板6的重力作用下能够经第一滑块5在第一滑槽4内向下移动,当第一连接板6向下移动至合适高度时,人工停止摇动摇柄11,随后人工将输液瓶挂在第一挂钩7上即可。当输液中的一人需要对洗手间时,左侧的患者将燕尾形滑块15从燕尾形滑轨14上取下即可,如此能够方便患者移动。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滑块25、L形板26、磁铁27、铁块28、n形架29、T形导杆31、弧形夹板32和第一弹簧33,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19的顶部均开有第三滑槽24,第三滑槽24内设有第三滑块25,第三滑块25的顶部连接有L形板26,第一连接板6的右侧面连接有磁铁27,第二连接板19的左侧面也连接有磁铁27,左侧L形板26内的左侧面上部连接有铁块28,右侧L形板26内的右侧面上部也连接有铁块28,L形板26的底部连接有n形架29,n形架29前侧面的中部开有导孔30,导孔30内设有T形导杆31,T形导杆31的后端连接有弧形夹板32,T形导杆31上设有第一弹簧33,第一弹簧33的后端与弧形夹板32的前侧面连接,第一弹簧33的前端与n形架29内的前侧面连接。人工移动L形板26使n形架29向支架3靠拢,同时人工用手向前拉动T形导杆31,T形导杆31向前移动带动弧形夹板32向前移动,第一弹簧33随之压缩,且当输液瓶位于弧形夹板32的后侧时,人工停止移动L形板26,随后人工松开T形导杆31,在第一弹簧33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弧形夹板32向后移动,如此能够对输液瓶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方便患者进行移动,进而能够防止输液瓶晃动带动输液瓶上的输液管进行晃动,从而给患者移动造成的不便。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轴承座34、第二转轴35、卡齿36、L形杆37、堵块38、第二支杆39、导套40、T形卡杆41和第二弹簧42,第一支杆2左侧面的上部连接有第二轴承座34,第二轴承座34上设有第二转轴35,第二转轴35的右部连接有卡齿36,第二转轴35的左端连接有L形杆37,L形杆37的右端连接有堵块38,堵块38的右侧面与燕尾形滑块15的左侧面接触,第一支杆2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支杆39,第二支杆39的左端连接有导套40,导套40内设有T形卡杆41,T形卡杆41与卡齿36配合,T形卡杆41上设有第二弹簧42,第二弹簧42的顶端与导套40的底部连接,第二弹簧42的底端与T形卡杆41的内侧面连接。当左侧的患者需要移动时,人工向下移动T形卡杆41,第二弹簧42随之压缩,且解除对卡齿36的固定,随后人工向后转动L形杆37,L形杆37向后转动带动堵块38向后转动,如此能够解除对燕尾形滑块15的固定,随后人工将燕尾形滑块15从燕尾形滑轨14上取下即可,当人工将燕尾形滑块15复位后,人工向前转动L形杆37使堵块38复位,如此能够对燕尾形滑块15进行固定,随后人工松开T形卡杆41,在第二弹簧42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T形卡杆41对卡齿36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燕尾形滑块15进行固定,防止燕尾形滑块15在燕尾形滑轨14上自行滑动。
因为还包括有n形杆43、连接套44和T形螺杆46,支架3左侧面的上部连接有n形杆43,n形杆43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套44,摇柄11位于连接套44内,连接套44的右侧面开有通孔45,通孔45内设有T形螺杆46,摇柄11的中部开有螺纹孔47,T形螺杆46的左部位于螺纹孔47内。当需要摇动摇柄11时,人工顺时针拧动T形螺杆46,使T形螺杆46移出螺纹孔47内,随后人工摇动摇柄11,当摇动摇柄11完成后,人工逆时针拧动T形螺杆46,使T形螺杆46的左部位于螺纹孔47内,如此能够对摇柄11进行固定,从而能够防止在第一连接板6重力的作用下移动摇柄11自行转动。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挂钩48、第二拉绳49和挂环50,底座1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三挂钩48,T形卡杆4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拉绳49,第二拉绳49的底端连接有挂环50,挂环50与第三挂钩48配合。当人工需要转动第二转轴35时,先人工向下拉动挂环50,随后人工将挂环50挂在第三挂钩48上,如此能够对T形卡杆41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方便人工对第二转轴35转动,当第二转轴35转动完成后,人工将挂环50从第三挂钩48上取出,随后在第二弹簧42弹力的作用下能够使T形卡杆41对卡齿36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对第二转轴35进行固定,防止第二转轴35自行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Claims (5)

1.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杆、支架、第一滑块、第一连接板、第一挂钩、定滑轮、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摇柄、绕线轮、第一拉绳、燕尾形滑轨、燕尾形滑块、固定板、第二滑块、第二连接板、第二挂钩、套管、紧固螺栓和套杆,底座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顶端连接有支架,支架右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右侧面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挂钩,支架顶部的右侧连接有定滑轮,支架顶部的左侧安装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上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顶部连接有摇柄,第一转轴的中部连接有绕线轮,绕线轮上绕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第一拉绳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顶部的左侧连接,支架内的底部连接有燕尾形滑轨,燕尾形滑轨上设有燕尾形滑块,燕尾形滑块的顶部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左侧面的上部开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挂钩,固定板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套管,套管内设有套杆,套管左侧面的上部设有固定套杆的紧固螺栓,套杆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连接,套杆位于第二挂钩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三滑块、L形板、磁铁、铁块、n形架、T形导杆、弧形夹板和第一弹簧,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顶部均开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内设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的顶部连接有L形板,第一连接板的右侧面连接有磁铁,第二连接板的左侧面也连接有磁铁,左侧L形板内的左侧面上部连接有铁块,右侧L形板内的右侧面上部也连接有铁块,L形板的底部连接有n形架,n形架前侧面的中部开有导孔,导孔内设有T形导杆,T形导杆的后端连接有弧形夹板,T形导杆上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后端与弧形夹板的前侧面连接,第一弹簧的前端与n形架内的前侧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转轴、卡齿、L形杆、堵块、第二支杆、导套、T形卡杆和第二弹簧,第一支杆左侧面的上部连接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右部连接有卡齿,第二转轴的左端连接有L形杆,L形杆的右端连接有堵块,堵块的右侧面与燕尾形滑块的左侧面接触,第一支杆左侧面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左端连接有导套,导套内设有T形卡杆,T形卡杆与卡齿配合,T形卡杆上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顶端与导套的底部连接,第二弹簧的底端与T形卡杆的内侧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n形杆、连接套和T形螺杆,支架左侧面的上部连接有n形杆,n形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套,摇柄位于连接套内,连接套的右侧面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T形螺杆,摇柄的中部开有螺纹孔,T形螺杆的左部位于螺纹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三挂钩、第二拉绳和挂环,底座的左侧面连接有第三挂钩,T形卡杆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拉绳,第二拉绳的底端连接有挂环,挂环与第三挂钩配合。
CN201810508369.1A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39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08369.1A CN108939189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08369.1A CN108939189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9189A true CN108939189A (zh) 2018-12-07
CN108939189B CN108939189B (zh) 2020-11-06

Family

ID=64492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0836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39189B (zh) 2018-05-24 2018-05-24 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3918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0076A (en) * 1991-01-14 1992-05-05 Cal-Surgical, Inc. Adjustable multipole support stand for medical fluids
US5820086A (en) * 1992-02-28 1998-10-13 Hoftman; Mike M. I.V. pole and irrigation tower and support system
CN103520793A (zh) * 2013-10-24 2014-01-22 南京市秦淮医院 一种可移动输液支架
CN204521795U (zh) * 2015-03-28 2015-08-05 考玉芹 一种儿童用辅助输液装置
CN105582588A (zh) * 2014-10-21 2016-05-18 陈键 儿科输液高度调节器
CN205434534U (zh) * 2015-12-23 2016-08-10 安徽养和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输液架
CN106902415A (zh) * 2017-04-11 2017-06-30 王建 一种医疗用可移动式挂吊瓶支架
CN107281583A (zh) * 2017-07-31 2017-10-24 佛山海悦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挂点滴支撑架
CN107670142A (zh) * 2017-10-10 2018-02-09 成都君华睿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医疗专用注射架
CN108057140A (zh) * 2017-12-27 2018-05-22 郑州莉迪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调节输液架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0076A (en) * 1991-01-14 1992-05-05 Cal-Surgical, Inc. Adjustable multipole support stand for medical fluids
US5820086A (en) * 1992-02-28 1998-10-13 Hoftman; Mike M. I.V. pole and irrigation tower and support system
CN103520793A (zh) * 2013-10-24 2014-01-22 南京市秦淮医院 一种可移动输液支架
CN105582588A (zh) * 2014-10-21 2016-05-18 陈键 儿科输液高度调节器
CN204521795U (zh) * 2015-03-28 2015-08-05 考玉芹 一种儿童用辅助输液装置
CN205434534U (zh) * 2015-12-23 2016-08-10 安徽养和医疗器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输液架
CN106902415A (zh) * 2017-04-11 2017-06-30 王建 一种医疗用可移动式挂吊瓶支架
CN107281583A (zh) * 2017-07-31 2017-10-24 佛山海悦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疗用挂点滴支撑架
CN107670142A (zh) * 2017-10-10 2018-02-09 成都君华睿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医疗专用注射架
CN108057140A (zh) * 2017-12-27 2018-05-22 郑州莉迪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调节输液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9189B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39189A (zh) 一种骨科用打点滴支架
CN207821859U (zh) 一种肝胆外科手术拉钩
CN111743698B (zh) 一种产科临床专用转运装置
CN107550669A (zh) 一种骨科病床用护理移动支架
CN108743112B (zh) 一种心内科病人户外用病床
CN208876934U (zh) 一种骨科用牵引装置
CN108743104A (zh) 一种医疗用病患休息床
CN213130384U (zh) 一种可升降护栏护理床
CN108744116A (zh) 一种趣味性儿科专用输液椅
CN211674934U (zh) 一种具有腿部弯曲支撑的急救担架
CN211156904U (zh) 一种医用可调多功能肢体支架
CN210138259U (zh) 一种重症医学科用护理床
CN110731865B (zh) 一种医疗护理转送床
CN211095415U (zh) 一种便于陪护的护理床
CN212439573U (zh) 一种外科输液治疗用输液架
CN208823299U (zh) 一种便携式骨科护理固定支架
CN215193200U (zh) 一种可通风换气的医用支架
CN211560800U (zh) 一种脚部恢复装置
CN212787246U (zh) 一种用于驴的屠宰挂架
CN211433468U (zh) 一种畜牧兽医用牲畜输液固定装置
CN220002052U (zh) 一种牵引装置
CN108888844A (zh) 一种用于医疗护理的氧气罐放置装置
CN210932015U (zh) 一种畜牧兽医专用检查装置
CN215425182U (zh) 一种外科消毒架
CN219847199U (zh) 一种具有下肢抬高的骨科专用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 Yuan

Inventor after: Wang Y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Y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16

Address after: Department of joint surgery, Beicheng New District Hospital, people's Hospital, the intersection of Wuhan road and Wohushan Road,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 Yuan

Address before: 518105 Shenzhen Songgang Orthopaedic Clinic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o. 18 Shajiang East Road, Songg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g Y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