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4061A - 具备低功率模式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备低功率模式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4061A
CN108934061A CN201810063000.4A CN201810063000A CN108934061A CN 108934061 A CN108934061 A CN 108934061A CN 201810063000 A CN201810063000 A CN 201810063000A CN 108934061 A CN108934061 A CN 108934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cted
error amount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630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34061B (zh
Inventor
金范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CI Inc Korea
Original Assignee
FCI Inc Kore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CI Inc Korea filed Critical FCI Inc Korea
Publication of CN108934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4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34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4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4B5/72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12Channel estimation of impulse respon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61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ing power supply demand, e.g. depending on battery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49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iming infor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具备低功率模式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提供到计时器的时钟信号与提供到近距离无线通信部的时钟信号同步化,而可设定准确的时间提前量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Description

具备低功率模式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低功率模式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消耗低功率,并且可与中继器顺畅地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这一部分中所记述的内容仅提供本实施例的背景信息,并不构成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装置是指利用无线通信与如服务器的管理装置、或对管理装置与无线通信装置进行中继的中继器收发数据的装置。无线通信装置不仅包含像平板PC(Tablet PC)、个人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智能手机(Smart Phone)或移动通信终端(MobileCommunication Terminal)等一样以无线通信为目的的设备,而且还包含智能家电产品、智能手表等各种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设备。中继器周期性地传输信标,以便通知无线网络的存在,使无线通信装置可加入到无线网络,终端通过接收所述信标而利用无线网络收发数据。
此时,在无线通信装置为IoT设备的情况下,持续地保持通信会话,收发大量的数据,因此产生功耗变大的问题。这种与功耗相关的问题不会对IoT设备中的冰箱、TV(Television,电视)等通过常用电源接收功率的设备、或像汽车等一样具备大容量电源的设备产生较大影响。然而,IoT设备中的门锁、智能手表等通过小型电池即可进行动作的设备对功耗较为敏感,故而为了将功耗最小化而具备低功率模式。在图1中表示无线通信装置以低功率模式进行动作的方法。
图1是表示以往的无线通信装置以低功率模式进行动作的方法的图。
图1(a)是表示无线通信装置的低功率模式的动作的图表。
无线通信装置分为睡眠模式(Sleep Mode)110与唤醒模式(Wakeup mode)120而周期性地反复动作。睡眠模式为如下模式:仅对可使无线通信装置保持通信会话的构成供给电源,对其余构成阻断电源而仅使无线通信装置中的最少限度的构成进行动作。无线通信装置为了既能够以睡眠模式进行动作,又可再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可仅对可从外部接收时钟的通用目的输入输出(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接收时钟信号而提供用以变更模式的时刻的计时器、及用以保持通信会话的储存部供给电源,对其余构成阻断电源而将功耗最小化。唤醒模式为如下模式:对无线通信装置中的所有构成供给电源而使所有构成可进行动作。无线通信装置可长时间处于唤醒状态而连同信标一并从中继器接收各种数据,也可短时间处于唤醒状态而仅从中继器接收信标(Beacon)。
无线通信装置根据从外部接收的时钟信号周期性地以睡眠模式进行动作后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以便可接收中继器传输的信标。外部的时钟信号以固定周期为单位进行计时,由此使无线通信装置在计时的区间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然而,在无线通信装置为了转换模式而接收的时钟信号中不另外存在标准等限制,故而存在频率较低,准确度(Tolerance)非常差的问题。因此,产生如图1(b)的问题。
图1(b)是表示以往的无线通信装置进入唤醒状态的一实施例的图表。
以往的无线通信装置根据从外部接收的时钟信号而以睡眠模式110进行动作后以唤醒模式120进行动作,再次以睡眠模式进行动作后再次以唤醒模式140进行动作。然而,如上所述,为了转换模式而接收的时钟信号存在准确度非常差的问题,因此无法以与中继器实际发送信标的时刻130对应地预先从睡眠模式转换成唤醒模式的方式对准时间,会在此后发生模式的转换。例如,如果将时钟信号的准确度假设为500ppm(parts per million,百万分率)、将睡眠模式的周期假设为100秒,则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刻的误差成为0.05秒。因这种误差而无线通信装置在中继器实际发送信标的时刻130后,以唤醒模式140进行动作,因此产生无法接收中继器传输的信标或数据的问题。
为了防止这种问题,以往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参照以睡眠模式进行动作的周期与时钟信号的准确度而预先求出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刻的最大误差,按照误差提前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将像上述内容一样使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提前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间称为时间提前量(TA:Timing Advance,以下简称为“TA”)。
图1(c)是表示以往的无线通信装置进入唤醒状态的另一实施例的图表。
以往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较根据时钟信号的计时而以唤醒模式140进行动作的时刻提前TA150来以唤醒模式145进行动作。然而,以往的无线通信装置为了防止较中继器实际发送信标的时刻迟缓地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问题,按照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刻的最大误差设定TA,故而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间变长,从而产生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耗增加的问题。
因此,为了将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功耗最小化,需设定最佳的TA。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提供到计时器的时钟信号与提供到近距离无线通信部的时钟信号同步化而可设定准确的TA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另外,本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间进行区分而设定TA,由此可视情况而设定准确的TA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以仅对既定的构成施加电源、对其余构成阻断电源的睡眠模式(Sleep Mode)、或对所有构成施加电源的唤醒模式(Wakeup Mode)进行动作,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计时器,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外部接收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时钟;第一计数器部,对所述第一时钟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近距离无线通信部,仅在所述唤醒模式时施加电源,与中继器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外部接收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时钟;第二计数器部,对所述第二时钟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及控制部,在所述第一计数器部计数的所述第一时钟的计时次数成为既定的基准值时,以停止所述第一计数器部及所述第二计数器部的计数的方式进行控制,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运算所述第二计数器部从计数开始至计数停止为止计数的计时次数、与所述第二计数器部从计数开始至计数停止为止理论上应计数的计时次数间的误差值,利用所述误差值、所述既定的基准值、及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所述睡眠模式进行动作的期间的长度运算时间提前量(TA:Timing Advance)。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时间提前量运算方法,其是无线通信装置运算时间提前量(TA:Timing Advance)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仅对既定的构成施加电源、对其余构成阻断电源的睡眠模式(Sleep Mode)、或对所有构成施加电源而仅在此情况下与中继器进行无线通信的唤醒模式(Wake up Mode)进行动作,所述时间提前量运算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如下过程:接收过程,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外部接收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时钟;第一计数过程,对所述第一时钟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接收过程,仅在所述唤醒模式时,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外部接收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时钟;第二计数过程,对所述第二时钟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及控制过程,在所述第一计数过程中所计数的所述第一时钟的计时次数成为既定的基准值时,以停止所述第一计数过程及所述第二计数过程的方式进行控制,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运算从计数开始至计数停止为止在所述第二计数过程中所计数的计时次数、与从计数开始至计数停止为止理论上应在所述第二计数过程中计数的计时次数的误差值,利用所述误差值、所述既定的基准值、及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所述睡眠模式进行动作的期间的长度运算时间提前量(TA:Timing Advance)。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方面,通过将无线通信装置提供到计时器的时钟信号与提供到近距离无线通信部的时钟信号同步化而设定准确的TA,因此具有可缩短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间而将功耗最小化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一方面,无线通信装置在设定TA时,根据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间进行区分而设定TA,因此具有可视情况而设定准确的TA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以往的无线通信装置以低功率模式进行动作的方法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为了设定TA而进行计数的方法。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设定TA的方法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例示图而详细地对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对各图中的构成要素标注参照符号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表示在不同的图中,也尽可能地使相同的构成要素具有相同的符号。另外,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时,在判断为对相关的公知构成或功能的具体说明会混淆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说明。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记载为某个部分“包含”、“具备”某个构成要素时,如果无特别相反的记载,则是指还包含其他构成要素,而并非是指排除其他构成要素。另外,说明书中所记载的“…部”、“模块”等术语是指对至少一个功能或动作进行处理的单位,可由硬件、软件、或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实现。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参照图2,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200包含中继器210、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及互联网230。
中继器210是将互联网230与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连接而使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可利用无线网络的装置。中继器210具有公开业务识别信息,利用公开业务识别信息来与一个以上的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连接。中继器210与互联网230连接,由此使正与中继器210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可与互联网230连接。在这里,识别信息是指可识别中继器210的信息,作为代表性的示例,可为服务集标识符(SSID,Service SetIdentifier)。
中继器210可根据无线网络的形态而实现各种构成。例如,在无线网络为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的情况下,可由接入点(AP,Access Point)实现。然而,并非必须限定于此,也可由像上述内容一样将互联网230与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连接而使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可利用无线网络的任一种装置实现。然而,以下将无线网络假设为Wi-Fi、将中继器210假设为AP而进行说明。
中继器210周期性地向正与其本身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传输信标(Beacon)。所谓信标是指如下信号:由中继器210传输,以便通知无线网络的存在,使无线通信装置可加入到无线网络。接收到信标的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向中继器210传输对所述信标的响应,由此可与中继器210连接而利用互联网230。
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是连接到中继器210而利用无线网络的装置。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包含智能手机、平板PC、智能手表等所有通信设备,除智能设备以外,还包含门锁、智能家电产品、智能卡等可使用无线网络的所有IoT(Internet of Things)设备。尤其,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可指如下装置:通过小型电池即可进行动作,故而对功耗较为敏感而以低功率模式进行动作的装置;或即便为具备常用电源或大容量电源的设备,为了减少功耗而也具备低功率模式的装置。
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的低功率模式分为唤醒模式与睡眠模式,所述唤醒模式是每当处于中继器210传输信标或信标及数据的周期时,均对包含无线通信部在内的所有构成提供电源,所述睡眠模式是除中继器210传输信标或信标及数据的周期以外,不对除一部分构成以外的其余构成提供电源。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周期性地反复以睡眠模式与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由此仅在需要时对适当的构成供给电源而将功耗最小化。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可在中继器210传输信标或信标及数据的各周期(BI:BeaconInterval(信号间隔))内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或每当处于中继器缓冲向以低功率模式进行动作的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传输的数据后传输的交付传输指示映射(DTIM,Delivery Traffic Indicator Map)周期时,均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
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用以变更模式的时钟信号,用以变更模式的时钟信号存在准确度(Tolerance)变差的问题。因此,无线通信装置不与时钟信号的计时时间对应地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对时钟信号的计时时间设定(TA,Timing Advance)而较时钟信号的计时时间提前TA来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然而,在根据不准确的时钟信号而设定TA的情况下,过于提前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因此存在功耗增加的担忧。因此,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可通过将用以变更模式的时钟信号、与用以与中继器210进行无线通信的时钟信号同步化而设定可将功耗最小化的最佳的TA。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构成的图。
参照图3,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包含计时器310、无线通信部320、第一计数器部330、第二计数器部335、控制部340及储存部350。
计时器310从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的外部接收第一时钟信号而传输。计时器310接收频率与准确度较低的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钟信号是控制部340变更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的动作模式时使用的信号,无设为标准的制约,且考虑到费用方面而通常利用廉价的时钟信号源,故而频率与准确度较低。计时器310接收第一时钟信号而传输到第一计数器部330。
无线通信部320与中继器210进行无线通信而接收信标或收发数据。无线通信部320为了进行无线通信而可包含用于传输或接收射频(RF,Radio Frequency)信号的RF信号收发部,且可包含用以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C,Analog Digital Converter)或数字模拟转换器(DAC,Digital Analog Converter)。
无线通信部320从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的外部接收第二时钟信号而传输。第二时钟信号是用以使中继器210与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可准确地收发信号的时间同步信号,由想要利用的无线网络的标准定义,频率与准确度相对远远高于第一时钟信号。例如,通常第一时钟信号使用的频率为数十KHz,准确度为数百ppm,相反地,由Wi-Fi的标准定义的第二时钟信号主要利用40MHz的频率,准确度需为20ppm以内。无线通信部320接收第二时钟信号而传输到第二计数器部335。
第一计数器部330对从计时器310接收的第一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第一计数器部330为了对第一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可在第一时钟信号的一个周期内对上升沿(Rising Edge)进行计数、或对下降沿(Falling Edge)进行计数。第一计数器部330根据控制部340的控制而开始/结束计数,对计数结束为止的第一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
第二计数器部335对从无线通信部320接收的第二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与第一计数器部330相同,第二计数器部335根据控制部340的控制而开始/结束计数,对计数结束为止的第二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
第一计数器部330或第二计数器335可利用递减计数方法或递增计数方法进行计数,所述递减计数方法是从既定的值开始计数,每当计数一次计时次数时,均扣除一个所述计时次数,所述递增计数方法是从初始值开始计数,每当计数一次计时次数时,均增加一个所述计时次数。
控制部340利用由计时器310接收而由第一计数器部330进行计数的第一时钟信号、与由无线通信部320接收而由第二计数器部335进行计数的第二时钟信号的两者对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的动作模式进行控制。在以睡眠模式进行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控制部340对除计时器310及储存部350以外的其余所有构成阻断电源。在这里,电源可从常用电源(未图示)提供,也可从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中所包含的电池部(未图示)提供。在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控制部340对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中的所有构成供给电源。与以往的无线通信装置不同,控制部340不仅利用由计时器310接收的第一时钟信号运算TA,而且还一并利用准确度高于第一时钟信号的第二时钟信号运算TA,应用TA对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的动作模式进行控制。
控制部340对第一计数器部330及第二计数器部335的计数的开始进行控制,设定计时次数的基准值,根据第一计数器部330对计时进行计数的次数而对第一计数器部330与第二计数器部335的计数的停止进行控制。控制部340利用输入到计时器310的第一时钟信号、与输入到无线通信部320的第二时钟信号的两者设定TA。仅利用第一时钟信号时准确度非常差,因此控制部340通过一并利用相对准确的第二时钟信号而设定准确的TA。为了设定TA,控制部340需首先掌握第一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与第二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由于还需掌握第二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因此在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期间,实现控制部340的控制。此时,控制部340以与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间成正比的方式设定基准值。在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与其对应而也较大地设定基准值,相反地,在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与其对应而也较小地设定基准值。控制部340在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以各计数器部330、335开始进行计数的方式进行控制,在第一计数器部330开始进行计数时,掌握计数次数而掌握是否达到既定的基准值。在第一计数器部330对计时进行计数的次数达到既定的基准值的情况下,控制部340以各计数器部330、335停止计数的方式进行控制,掌握第二计数器部335至计数停止为止计数的次数。参照图4,详细地对控制部340的各计数器部330、335的控制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为了设定TA而进行计数的方法的图表。
在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控制部340以开始进行计数410的方式对各计数器部330、335进行控制。由此,各计数器部330、335开始计数而对各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
在第一计数器部330开始对第一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420而计数至既定的基准值430的情况下,控制部340以停止各计数器部330、335的计数450的方式进行控制。
此时,控制部340在以开始进行计数425的方式进行控制后,掌握在以停止计数440的方式进行控制前,由第二计数器部计数的第二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以下,简称为“测定计数次数”)。
在图4中将各计数器部进行计数的方法均表示为递增计数方法,但并非必须限定于此。
再次参照图3,控制部340运算测定计数次数、与第二计数器部在控制部340以开始进行计数后停止计数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期间内理论上应计数的第二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以下,简称为“理论计数次数”)的误差。理论计数次数如下。
在这里,R为既定的基准值,Fw为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Ft为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如果对既定的基准值除以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则求出第一时钟信号计时到既定的基准值为止的时间,如果对其乘以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则运算出第二时钟信号在相应的时间内的计时次数。测定计数次数与理论计数次数的误差(以下,简称为“计数次数间误差”)根据测定计数误差而可具有正值,也可具有负值。控制部340运算在之前的过程中测定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而储存到储存部350。
此时,控制部340将计数次数间误差储存到储存部350,且需考虑如下情况。即,如果假设目前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第N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则在储存部350中已储存有在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因此,控制部340需考虑储存哪种计数次数间误差。
控制部340在储存计数次数间误差时,视情况而储存不同的计数次数间误差。
控制部340判断既定的基准值是否大于临界值。如上所述,与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间成正比地设定既定的基准值。如果既定的基准值大于临界值,则说明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故而可将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视为可靠的值。因此,在既定的基准值大于临界值的情况下,控制部340以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控制部340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代替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已储存的计数次数间误差)而储存到储存部350。
在既定的基准值小于临界值的情况下,控制部340判断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是否大于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如果既定的基准值小于临界值,则难以将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视为可靠的值。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340不立即将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储存到储存部350,而是对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与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进行比较。
如果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大于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则控制部340以对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相加既定的常数值所得的值代替而储存到储存部350。难以直接信赖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故而仅反映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较之前变大的情况,控制部340以对已储存的误差相加既定的常数值所得的值代替已储存的误差而储存到储存部350。
相反地,如果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小于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则控制部340以对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减去既定的常数值所得的值代替而储存到储存部350。
在运算计数次数间误差而视情况储存到储存部350的情况下,控制部340利用储存在储存部350中的计数次数间误差、既定的基准值、及以睡眠期间进行动作的期间的长度运算TA。如下所述,通过控制部340运算TA。
在这里,误差是指储存在储存部350中的计数次数间误差,R是指既定的基准值,S是指以睡眠期间进行动作的期间的长度。将计数次数间误差除以既定的基准值,由此控制部340求出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产生固定时间的计数次数间误差率。此后,将误差率乘以按照睡眠期间进行动作的期间的长度(第N次睡眠期间的长度),由此控制部340获得TA。然而,即便利用准确的第二时钟信号运算误差,第二时钟信号本身也会存在微小(约20ppm)的误差,因此存在如下可能性:根据运算出的TA而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刻与接收信标的时刻产生微小差异,从而错失信标的接收。为了防止这种问题,控制部340对通过上述过程运算出的值相加既定的偏置值而运算TA。控制部340运算相加偏置值所得的TA,由此还可排除因微小的误差而错失信标的接收的可能性。此时,TA根据储存在储存部350中的计数次数间误差而可具有正值,也可具有负值。在TA具有正值的情况下,控制部340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反映获得的TA,在下一唤醒期间(第N+1次唤醒期间)提前TA而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相反地,在TA具有负值的情况下,以在下一唤醒期间迟缓TA而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在上述过程中可知,不仅考虑第一时钟信号,而且还一并考虑第二时钟信号而准确地测定实际产生的误差来运算TA,故而控制部340可运算准确的TA。由此,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可防止在中继器210传输信标或信标及数据后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问题,并且还可一并防止因过大的TA而过于提前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因此功耗增加的问题。
储存部350根据控制部340的控制而储存计数次数间误差。根据控制部340的控制,储存部350不仅以当前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代替已储存的计数次数间误差(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运算出的计数次数间误差)而储存,而且还更新(对已储存的计数次数间误差相加或减去既定的常数值)已储存的计数次数间误差而储存。
另外,储存部350为了保持与中继器210的连接状态而储存保持连接状态所需的连接信息或认证信息等。由此,即便无线通信装置220、222、224以睡眠模式进行动作而阻断无线通信部320的电源,也保持与中继器210的连接状态。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设定TA的方法的顺序图。
控制部340设定第N次唤醒期间内的计时次数的基准值(步骤S510)。控制部340以与第N次唤醒期间的长度(无线通信装置第N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间)成正比的方式设定基准值。
控制部340掌握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第一计数器部330将计时次数计数至既定的基准值前,由第二计数器部335计数的计时次数(步骤S520)。控制部340以在相同的时期开始进行计数的方式对各计数器部330、335进行控制,在第一计数器部330计数的计时次数达到既定的基准值的情况下,以停止计数的方式对各计数器部330、335进行控制。控制部340掌握第二计数器部335从计数开始至计数停止为止计数的第二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
控制部340掌握测定计数次数(第二计数器部计数的第二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与理论计数次数(第二计数器部理论上应计数的第二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的误差(步骤S530)。已在上述内容中对控制部340掌握计时次数的误差的内容进行了记述,故而省略具体说明。
控制部340判断既定的基准值是否大于临界值(步骤S540)。
在既定的基准值大于临界值的情况下,控制部340以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掌握的误差代替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掌握的误差而储存到储存部350(步骤S550)。在既定的基准值大于临界值的情况下,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掌握的误差可靠,故而控制部340以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掌握的误差代替已储存在储存部350的误差(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掌握的误差)而储存到储存部350。
在既定的基准值小于临界值的情况下,控制部340判断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掌握的误差是否大于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掌握的误差(步骤S560)。
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掌握的误差大于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掌握的误差的情况下,控制部340以对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掌握的误差相加既定的常数值所得的值代替已储存在的储存部350的误差而储存到储存部350(步骤S570)。在既定的基准值小于临界值的情况下,无法信赖在第N次唤醒期间掌握的误差,故而控制部340以对已储存在储存部350的误差相加既定的常数值所得的值代替已储存在储存部350的误差(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掌握的误差)而储存。
在第N次唤醒期间内掌握的误差小于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掌握的误差的情况下,控制部340以对在第N-1次唤醒期间内掌握的误差减去既定的常数值所得的值代替已储存在储存部350的误差而储存到储存部350(步骤S575)。
控制部340利用储存在储存部350的误差、既定的基准值、及以睡眠期间进行动作的期间的长度运算TA(步骤S580)。控制部340在下一唤醒期间(第N+1次唤醒期间)内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时点反映以此方式运算出的TA而对动作模式进行控制。
在图5中,记载为依序执行各过程,但其仅用以例示性地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技术思想。换句话说,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属的技术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以变更各图中所记载的过程的顺序而执行、或并列执行过程中的一个以上的过程的方式实现各种修正及变形而应用,因此图5并不限定于时序顺序。
另一方面,图5所示的过程可在可由电脑读取的记录媒体中构成为电脑可读取的代码。电脑可读取的记录媒体包含储存可由电脑系统读取的数据的所有类型的记录装置。即,电脑可读取的记录媒体包含如磁储存媒体(例如,只读储存器、软盘、硬盘等)、光学读出媒体(例如,光盘只读存储器、数字多功能光盘等)、及载波(例如,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传输)的储存媒体。另外,电脑可读取的记录媒体可分散到以网络连接的电脑系统,以分散方式储存电脑可读取的代码并执行。
以上说明仅用以例示性地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思想,本实施例所属的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施例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实现各种修正及变形。因此,本实施例是用以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思想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施例的技术思想,且本实施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根据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来解释,处于与其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应解释为包含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范围内。
[符号的说明]
110 睡眠模式
120 唤醒模式
130 中继器实际发送信标的时刻
140 唤醒模式
145 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
150 TA
200 无线通信系统
210 中继器
220、222、224 无线通信装置
230 互联网
310 计时器
320 无线通信部
330 第一计数器部
335 第二计数器部
340 控制部
350 储存部
410 开始进行计数
420 开始对第一时钟信号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
425 开始进行计数
430 计数至既定的基准值
440 停止计数
450 停止计数
S510、S520、S530、S540、S550、S560、S570、S575、S580 步骤

Claims (20)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以仅对既定的构成施加电源、对其余构成阻断电源的睡眠模式、或对所有构成施加电源的唤醒模式进行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含:
计时器,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外部接收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时钟;
第一计数器部,对所述第一时钟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
近距离无线通信部,仅在所述唤醒模式时施加电源,与中继器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外部接收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时钟;
第二计数器部,对所述第二时钟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以及
控制部,在所述第一计数器部计数的所述第一时钟的计时次数成为既定的基准值时,以停止所述第一计数器部及所述第二计数器部的计数的方式进行控制,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运算所述第二计数器部从计数开始至计数停止为止计数的计时次数、与所述第二计数器部从计数开始至计数停止为止理论上应计数的计时次数间的误差值,利用所述误差值、所述既定的基准值、及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所述睡眠模式进行动作的期间的长度运算时间提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钟的频率及准确度高于所述第一时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所述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期间的长度而不同地设定所述既定的基准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储存所述控制部运算的误差值的储存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既定的基准值大于临界值的情况下,以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误差值代替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储存在所述储存部的误差值而储存到所述储存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既定的基准值小于临界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储存在所述储存部的误差值、与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的差异而将不同的误差值储存到所述储存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大于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的情况下,以对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减去既定的常数值所得的值代替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而储存到所述储存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小于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的情况下,以对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相加既定的常数值所得的值代替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而储存到所述储存部。
9.根据权利要求5、7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利用储存在所述储存部的误差值、所述既定的基准值、及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所述睡眠模式进行动作的期间的长度运算时间提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利用所述既定的基准值、所述第一频率及所述第二频率计算所述第二计数器部至计数停止为止理论上应计数的计时次数。
11.一种时间提前量运算方法,其以无线通信装置运算时间提前量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仅对既定的构成施加电源、对其余构成阻断电源的睡眠模式、或对所有构成施加电源而仅在此情况下与中继器进行无线通信的唤醒模式进行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提前量运算方法包含:
接收过程,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外部接收具有第一频率的第一时钟;
第一计数过程,对所述第一时钟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
接收过程,仅在所述唤醒模式时,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外部接收具有第二频率的第二时钟;
第二计数过程,对所述第二时钟的计时次数进行计数;以及
控制过程,在所述第一计数过程中计数的所述第一时钟的计时次数成为既定的基准值时,以停止所述第一计数过程及所述第二计数过程的方式进行控制,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情况下,运算从计数开始至计数停止为止在所述第二计数过程中计数的计时次数、与从计数开始至计数停止为止理论上应在所述第二计数过程中计数的计时次数的误差值,利用所述误差值、所述既定的基准值、及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所述睡眠模式进行动作的期间的长度运算时间提前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间提前量运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钟的频率及准确度高于所述第一时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间提前量运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所述唤醒模式进行动作的期间的长度而不同地设定所述既定的基准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间提前量运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储存在所述控制过程中运算出的误差值的储存过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时间提前量运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过程在所述既定的基准值大于临界值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对所述储存过程进行控制,即,以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代替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已在所述储存过程中储存的误差值而储存。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时间提前量运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过程在所述既定的基准值小于临界值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对所述储存过程进行控制,即,根据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已在所述储存过程中储存的误差值、与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的差异而储存不同的误差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时间提前量运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过程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大于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对所述储存过程进行控制,即,以对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减去既定的常数值所得的值代替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而储存。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时间提前量运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过程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小于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的情况下,以如下方式对所述储存过程进行控制,即,以对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相加既定的常数值所得的值代替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第N-1次以唤醒模式进行动作时运算出的误差值而储存。
19.根据权利要求15、17或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时间提前量运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过程利用在所述储存过程中储存的误差值、所述既定的基准值、及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所述睡眠模式进行动作的期间的长度运算时间提前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时间提前量运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过程利用所述既定的基准值、所述第一频率及所述第二频率计算所述第二计数器部至计数停止为止理论上应计数的计时次数。
CN201810063000.4A 2017-05-24 2018-01-23 具备低功率模式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89340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64328A KR101939379B1 (ko) 2017-05-24 2017-05-24 저 전력 모드를 구비한 무선통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17-0064328 2017-05-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4061A true CN108934061A (zh) 2018-12-04
CN108934061B CN108934061B (zh) 2021-07-27

Family

ID=64400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63000.4A Active CN108934061B (zh) 2017-05-24 2018-01-23 具备低功率模式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11886B2 (zh)
KR (1) KR101939379B1 (zh)
CN (1) CN108934061B (zh)
TW (1) TWI6567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33270B1 (en) * 2018-06-13 2019-10-0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nchronization for battery powered IoT networks
CN110035483A (zh) * 2019-04-19 2019-07-19 东信和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表模组实时控阀方法及水表模组端
EP3739766B1 (en) * 2019-05-17 2023-08-23 Nxp B.V. Nfc repeater system
EP3866019A1 (en) * 2020-02-17 2021-08-18 Be Spoon Clock-error estimation for two-clock electronic device
US11412471B2 (en) * 2020-04-20 2022-08-09 AR & NS Investment, LLC Repeater device with slave mode
CN113950128A (zh) * 2020-07-16 2022-01-18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le设备控制方法、装置、ble设备、芯片及存储介质
CN114422881B (zh) * 2022-01-18 2023-08-25 宁波东海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率通讯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9061A (en) * 1997-03-11 2000-02-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ower saving scheme for a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CN1451247A (zh) * 1999-11-04 2003-10-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以时隙寻呼模式工作的移动站中在休眠模式后启动高频时钟的方法和设备
US20070213028A1 (en) * 1998-06-01 2007-09-13 Broadcom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 Self-Calibration Sleep Timer
CN102047561A (zh) * 2008-05-27 2011-05-04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使用多个时钟周期利用一个计数器校正时钟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和方法
CN103385029A (zh) * 2012-02-20 2013-11-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层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CN103389644A (zh) * 2013-06-19 2013-11-13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系统及定时方法
US20150296453A1 (en) * 2012-04-12 2015-10-15 Gainspan Corporation Correction of clock errors in a wireless station to enable reduc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CN106227293A (zh) * 2016-07-24 2016-12-14 泰凌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时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9319A (en) 1996-09-06 1999-12-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403507B2 (en) 2001-06-18 2008-07-2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system time in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US8041972B2 (en) * 2006-04-04 2011-10-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tting wakeup times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d on estimated lock on time of frequency synthesizer
US8594582B2 (en) * 2007-05-09 2013-11-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ceiver for a radio network and a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hannel estimate for a radio channel
US9184886B2 (en) * 2012-08-10 2015-11-10 Blackberry Limited TD LTE secondary component carrier in unlicensed bands
US9271324B2 (en) * 2012-12-19 2016-02-2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sted serving cell configur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architecture
TWI574148B (zh) * 2013-05-29 2017-03-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控制器及其省電控制方法
US9936368B2 (en) * 2013-10-30 2018-04-0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covery of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with partial coverage
GB2536318B (en) * 2015-09-09 2018-02-14 Imagination Tech Ltd Synchronising devices
US20170172472A1 (en) * 2015-12-21 2017-06-22 Dexcom, Inc. Continuous analyte monitoring system power conserv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9061A (en) * 1997-03-11 2000-02-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ower saving scheme for a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US20070213028A1 (en) * 1998-06-01 2007-09-13 Broadcom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 Self-Calibration Sleep Timer
CN1451247A (zh) * 1999-11-04 2003-10-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以时隙寻呼模式工作的移动站中在休眠模式后启动高频时钟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47561A (zh) * 2008-05-27 2011-05-04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使用多个时钟周期利用一个计数器校正时钟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和方法
CN103385029A (zh) * 2012-02-20 2013-11-0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层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US20150296453A1 (en) * 2012-04-12 2015-10-15 Gainspan Corporation Correction of clock errors in a wireless station to enable reduction of power consumption
CN103389644A (zh) * 2013-06-19 2013-11-13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系统及定时方法
CN106227293A (zh) * 2016-07-24 2016-12-14 泰凌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时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939379B1 (ko) 2019-01-16
US10211886B2 (en) 2019-02-19
US20180343036A1 (en) 2018-11-29
TWI656757B (zh) 2019-04-11
CN108934061B (zh) 2021-07-27
TW201902160A (zh) 2019-01-01
KR20180128785A (ko) 201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34061A (zh) 具备低功率模式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01855868B (zh) 用于在异步无线通信网络中发送信息分组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网络节点
US8255011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0514569B1 (ko) 무선 통신 유닛에서 타이밍 신호를 발생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Schmid et al. On the interaction of clocks, power, and synchronization in duty-cycled embedded sensor nodes
US20060121861A1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pparatus
JP492886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2129579B (zh) 一种改进iso-18000-7国际标准标签读写方式的系统和方法
US9510289B1 (en) In system calibration of wake up timer
CN105532053A (zh) 通过蓝牙进行设备同步
US201201279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c layer clock drift compensation
CN104320836A (zh) 无线网络的功率管理
CN110581756B (zh) 用于操作无线电传输系统的方法以及无线电传输系统的装置
US997401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synchronization with low power endpoints in a time synchronized channel hopping network
CN103460767A (zh)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移动订户单元的自适应省电
US8542550B2 (en) Sensor node enabled to manage power individually
US20100197228A1 (en) Cloc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a short 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295526B2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units each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sending and/or receiving signals
Kindt et al. Optimizing BLE-like neighbor discovery
US10506537B2 (en) Transceiver device with real-time clock
CN102799839B (zh) 有源rfid系统同步唤醒通信的方法
WO2020221659A1 (en) A nb-iot user equipment, ue,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nb-iot ue
CN111629431A (zh) 具有高精度实时时钟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CN114449632B (zh) 接收信标帧方法、装置、芯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59037B (zh) 基于传感器时间同步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法、介质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city of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Dailege Semiconduc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1, 11 / F, Kingstar, tingzidong, pantang District, Chengnan, Gyeonggi, Korea

Applicant before: FCI Inc.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