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2979A - 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2979A
CN108932979A CN201810725919.5A CN201810725919A CN108932979A CN 108932979 A CN108932979 A CN 108932979A CN 201810725919 A CN201810725919 A CN 201810725919A CN 108932979 A CN108932979 A CN 108932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ease
information
history
diseases
class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259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光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259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329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32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29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mining of medical data, e.g. analysing previous cases of other pati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79Recognition of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284Lexical analysis, e.g. tokenisation or collocat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根据身份识别信息确定与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疾病史数据,疾病史数据为数据库中存储的原始数据;获取疾病史数据的编码格式信息;利用预设的编码数据库判断编码格式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若编码格式信息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则根据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本发明通过预先设置的编码数据库可以对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并通过ICD‑10对各个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识别,保证了疾病分类信息识别的准确可靠性。

Description

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更多的老人选择入住养老社区安度晚年。由于老年人多患有各种老年病,如何针对不同患病老人提供对应的服务提高养老社区服务质量是一个养老机构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目标,老年人疾病史信息具有采集不完整的缺陷,而对疾病史信息采集的方式主要包括:在老年人入住社区进行健康评估时,可以获取到老人疾病史信息;或者,老人在就医期间问诊时,可以获取老人疾病史信息。然而,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减退或者语言能力下降,很容易导致收集到的疾病信息不够准备,且信息较为分散,无法统一更好的利用。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开发了信息采集系统,通过信息采集系统可以获取到老年人的疾病史信息,然而,各个医疗机构具有不同的信息采集系统,而各个系统对疾病史存储采用的编码规则不尽相同,编码规则有采用ICD9编码格式、也有自定义编码或者没有编码的情况;由于不能规范化统一化进行查询和管理,从而增加了数据采集与识别的难度,不利于对数据进行有效地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不能规范化统一化进行查询和管理,从而增加了数据采集与识别的难度,不利于对数据进行有效地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识别信息确定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疾病史数据,所述疾病史数据为数据库中存储的原始数据;
获取所述疾病史数据的编码格式信息;
利用预设的编码数据库判断所述编码格式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
若所述编码格式信息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则根据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编码格式信息不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则获取预先设置的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
利用所述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所述标准疾病编码为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编码格式要求的编码;
若可以获取到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则利用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所述标准疾病编码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法,利用所述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包括:
获取所述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中存储的各个编码体系、以及各个编码体系与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编码的编码对应关系;
利用所述编码体系对所述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析处理结果判断是否可以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
若可以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则根据所述编码对应关系和编码信息确定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不可以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则获取预先设置的同义词索引数据库;
获取所述同义词索引数据库中存储的同义词体系、以及同义词体系与所述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中的编码体系的语义索引关系;
根据同义词体系和语义索引关系对所述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如上所述的方法,根据同义词体系和语义索引关系对所述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包括:
获取所述疾病史数据的关键词信息;
根据所述同义词体系对所述关键词信息进行分析,获得至少一个与所述关键词相对应的关联词语;
若所述语义索引关系中存在与所述关联词语相对应的索引关系,则将与所述关联词语相对应的编码信息确定为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如上所述的方法,在根据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疾病分类信息对疾病中的慢性病建立标签,获得慢病标签信息。
如上所述的方法,在获得慢病标签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慢病标签信息相对应的日常护理信息;
根据所述日常护理信息对用户的日常生活进行调整和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识别信息确定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疾病史数据,所述疾病史数据为数据库中存储的原始数据;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疾病史数据的编码格式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利用预设的编码数据库判断所述编码格式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编码格式信息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则根据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
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编码格式信息不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则获取预先设置的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
利用所述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所述标准疾病编码为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编码格式要求的编码;
若可以获取到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则利用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所述标准疾病编码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
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中存储的各个编码体系、以及各个编码体系与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编码的编码对应关系;
利用所述编码体系对所述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析处理结果判断是否可以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
若可以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则根据所述编码对应关系和编码信息确定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若不可以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则获取预先设置的同义词索引数据库;
获取所述同义词索引数据库中存储的同义词体系、以及同义词体系与所述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中的编码体系的语义索引关系;
根据同义词体系和语义索引关系对所述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疾病史数据的关键词信息;
根据所述同义词体系对所述关键词信息进行分析,获得至少一个与所述关键词相对应的关联词语;
若所述语义索引关系中存在与所述关联词语相对应的索引关系,则将与所述关联词语相对应的编码信息确定为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如上所述的装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根据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之后,根据所述疾病分类信息对疾病中的慢性病建立标签,获得慢病标签信息。
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获得慢病标签信息之后,获取与所述慢病标签信息相对应的日常护理信息;
所述装置还包括:
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日常护理信息对用户的日常生活进行调整和管理。
本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终端,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
本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预先设置的编码数据库可以对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识别,以判断疾病史数据的编码格式信息是否符合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进而通过ICD-10对各个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识别,有效地保证了疾病分类信息识别的准确可靠性,便于疾病分类信息的存储与利用,进一步提高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所述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所述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同义词体系和语义索引关系对所述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的模块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对疾病进行分类、建立标签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的过程或结构的装置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结构或步骤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或装置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采集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考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采集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对疾病分类信息进行准确、有效地采集识别,具体的,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其中,身份识别信息用于证明用户身份信息,其具体可以为身份证号、护照号、驾照号等等,较为常见的,身份识别信息为身份证号;而具体获取用户的身份标识信息可以通过获取相应的证件(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或者用户告知来获取。
S102:根据身份识别信息确定与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疾病史数据,所述疾病史数据为数据库中存储的原始数据;
在获取到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之后,由于身份识别信息与历史的疾病史数据存在映射关系,因此,可以根据身份识别信息、并利用上述映射关系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到相对应的疾病史数据,该疾病史数据为数据库中存储的原始形式的数据。其中,上述预设的数据库为用于提供医疗相关服务的服务系统数据库,其可以来自于任何一个医疗相关服务机构,例如:医院的服务系统数据库、药店的服务系统数据库、疗养院的服务系统数据库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系统数据库等等;另外,上述的疾病史数据可以是ICD-10的格式化数据,也可以为ICD-10的非格式化数据。
S103:获取疾病史数据的编码格式信息;
在获取到疾病史数据之后,可以根据疾病史数据获取到相应的编码格式信息,此处的编码格式信息包括:编码长度和/或编码类型。
S104:利用预设的编码数据库判断编码格式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
其中,ICD-10是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第十次修订的简称,它是用编码的方法,根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一定的规则对疾病分门别类,以实现对医院疾病统计分析、科研、检索、综合利用、医疗管理的目的。国际疾病分类是以病因为主的多轴心的分类。国际疾病分类编码是国际间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是世界范围内疾病、损伤以及死亡原因的统一分类标准和方法之一,又是医学统计和卫生统计的基础工作。作为一个分类系统,它的基本原则是分类准确与完整。
举例来说,编码格式信息可以包括编码长度和编码类型,此时,则判断在编码数据库中是否存在分别与上述编码长度和编码类型相匹配的标准编码长度和标准编码类型,若存在,则可以确定编码格式信息为标准编码信息,此时,也可以在编码数据库中确定一与编码格式信息相匹配的标准编码信息,进而则可以确定所述编码格式信息符合预设的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若不存在,则可以确定编码格式信息为非标准编码信息,也即所述编码格式信息不符合预设的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
S105:若编码格式信息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则根据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
当判断结果为编码格式信息符合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时,则说明该编码格式信息为标准编码信息,也即ICD-10中存在与编码格式信息相匹配的标准编码信息,进而可以根据标准编码信息确定相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该疾病分类信息为各个系统均可以识别并使用的通用类型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通过预先设置的编码数据库可以对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识别,以判断疾病史数据的编码格式信息是否符合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进而通过ICD-10对各个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识别,有效地保证了疾病分类信息识别的准确可靠性,便于疾病分类信息的存储与利用,进一步提高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所述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的流程示意图一;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所述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的流程示意图二;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同义词体系和语义索引关系对所述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的流程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判断结果为编码格式信息不符合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时,则说明该编码格式信息为非标准编码信息,也即ICD-10中不存在与编码格式信息相匹配的标准编码信息,继续参考附图2-5可知,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
S106:若编码格式信息不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则获取预先设置的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
此时,为了保证对疾病分类信息识别的准确可靠性,可以获取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该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中包括各个编码体系与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编码的编码对应关系,其中,各个编码体系可以包括:ICD-9编码体系、ICD-8编码体系、自定义编码体系等等。
S107:利用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对疾病史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与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所述标准疾病编码为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编码格式要求的编码;
具体的,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可以获得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可以包括:
S1071:获取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中存储的各个编码体系、以及各个编码体系与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编码的编码对应关系;
S1072:利用编码体系对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析处理结果判断是否可以获取与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
S1073:若可以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则根据编码对应关系和编码信息确定与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举例来说:现有疾病史数据为:0000BJN00 0389,利用编码体系对该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处理的结果为:该疾病史数据为ICD-9的编码数据,从而通过ICD-9的编码体系对上述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上述疾病史数据为0000BJN00 0389-败血症;而ICD-9中的败血症与ICD-10中存在一映射关系,利用上述映射关系可以确定ICD-9中的败血症在ICD-10中所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为A41.900,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标准疾病编码获取的准确可靠性。
进一步的,在利用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无法获得ICD-10标准疾病编码,并且不可以直接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1074:获取预先设置的同义词索引数据库;
S1075:获取同义词索引数据库中存储的同义词体系、以及同义词体系与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中的编码体系的语义索引关系;
S1076:根据同义词体系和语义索引关系对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与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其中,根据同义词体系和语义索引关系对所述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可以包括:
S10761:获取所述疾病史数据的关键词信息;
S10762:根据所述同义词体系对所述关键词信息进行分析,获得至少一个与所述关键词相对应的关联词语;
S10763:若所述语义索引关系中存在与所述关联词语相对应的索引关系,则将与所述关联词语相对应的编码信息确定为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具体的,同义词索引数据库中的同义词体系中存在有若干个针对同一种疾病的不同关键描述词;举例来说:现有不可以获取到编码信息的疾病史数据为:产妇高血压,利用同义词体系对“产妇高血压”进行分析处理,可以确定该疾病史数据的同义关键词为“产妇”和“高血压”,进一步,通过同义词体系可以确定“产妇”的关联词语为“妊娠”,进一步,利用语义索引关系可以确定“妊娠高血压”在ICD-10中的编码信息为O13.X52,进而将该编码信息O13.X52确定为疾病史数据“产妇高血压”的标准疾病编码,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标准疾病编码获取的准确可靠性。
S108:若可以获取到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则利用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标准疾病编码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
在确定标准疾病编码之后,可以在ICD-10中查找与标准疾病编码相对应的标准疾病信息,该标准疾病信息即为所需要确定的疾病分类信息。
通过上述方式获取疾病分类信息,具体的,通过两类数据库(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和同义词索引数据库)统一了疾病存储标准,从而打通了各个系统之间的识别壁垒,使得各个系统间的数据可以被有效识别和应用,不仅保证了疾病分类信息获取的准确可靠性,并且还使得疾病分类信息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更准确的提供服务。
图8为本发明应用实施例提供的对疾病进行分类、建立标签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8可知,为了提高该方法的实用性,在根据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之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
S201:根据疾病分类信息对疾病中的慢性病建立标签,获得慢病标签信息。
举例来说,现有ICD-10编码和所对应的疾病名称如下:I24.801-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I21.904-冠状动脉破裂、E10.901w11-1型糖尿病、E71.001-枫糖尿病、I10.x00-高血压病、I10.x05-高血压III期;通过对疾病分类信息的分析可以获得疾病分类信息,例如:慢病类型包括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血压;从而可以根据慢病类型对上述的疾病分类信息建立标签,从而获得慢病标签,例如: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病标签为冠心病、冠状动脉破裂-慢病标签为冠心病、1型糖尿病-慢病标签为糖尿病、枫糖尿病-慢病标签为糖尿病、高血压-慢病标签为高血压、高血压III期-慢病标签为高血压。
通过建立的慢病标签,可以使得信息识别人员快速、直观地了解到用户的疾病分类信息,便于对用户的个人健康概况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了该方法使用的方便可靠程度。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进一步的,参考附图6可知,在获得慢病标签信息之后,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S301:获取与慢病标签信息相对应的日常护理信息;
S302:根据日常护理信息对用户的日常生活进行调整和管理。
举例来说,在获取到用户甲的慢病标签信息为糖尿病时,此时,可以通过慢病标签信息获取到有关糖尿病的日常护理信息,例如:不要食用高糖量的食物,尽量选择无糖食品、高纤维食物;要适量的进行运动;要遵医嘱按时服药等等,通过上述日常护理信息对用户的日常生活进行调整和管理,有效地保证了用户的身体健康。
具体应用时,本应用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可以通过ICD-10编码体系进行疾病存储格式的统一,并预先建立统一的疾病存储标准的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和同义词索引数据库,打通各个系统的壁垒,使得各个系统间的数据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准确的提供数据服务。
具体的,如图7所示,可以先建立疾病编码数据库,该疾病编码数据库包括: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ICD10编码库)和同义词索引数据库(同义词定义和交叉索引),建立疾病编码数据库之后,可以将疾病编码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步至业务系统中,业务系统通过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疾病编码调用疾病分类服务系统,并可以获取属于哪种类型慢病标签。
其中,疾病分类服务系统具体可以为慢病标签服务系统,该慢病标签服务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慢病标签:首先,确定与ICD-10相对应的标准慢病编码,根据标准慢病编码确定用户的疾病分类类型,根据疾病分类类型建立慢病标签;从而可以实现在ICD10疾病编码中筛选出属于不同类型慢病的疾病编码,为这些疾病和属于那种慢病之间建立交叉索引服务。
通过疾病编码知识库的建立,整合接入系统编码,统一编码体系,具体的,整理各个编码系统与ICD-10编码的对照关系,建立ICD-10与其它编码间的交叉索引功能;其中,在实现过程中,可以通过同义词建立疾病名称和ICD-10的交叉索引功能;业务系统提供本系统的编码调用交叉索引服务后收到标准的ICD-10编码,也可以通过同义词直接获取标准的ICD10编码。进一步的,疾病编码知识库可以采用mongodb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存储疾病史数据,结构灵活,可扩展性强,消除系统壁垒,使疾病史数据保持一致性和连续性。通过慢病标签的建立为个人健康概况分析,有利于为个性化服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现提供以下应用场景,以便于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过程:
养老社区张叔叔去餐厅就餐时,划卡消费时餐饮系统根据ID卡查询存储在餐饮系统中的老人疾病史数据;
步骤1、本系统存储的疾病编码对疾病史数据进行格式验证。
首先,可以验证疾病史数据的类目编码是否在ICD-10规定范围内,具体的,可以验证疾病史数据的扩展编码长度和类型是否符合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验证不成功,则执行步骤2;验证通过,则执行步骤3;
步骤2、使用本系统疾病编码对接标准疾病编码库(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和同义词索引数据库)获取标准疾病编码,从而可以确定疾病分类信息;
步骤3、使用标准疾病编码和疾病分类信息可以调用慢病标签服务,获取老人患有糖尿病;
步骤4、餐厅服务人员建议老人不宜食用糖分过高的食品。
通过统一疾病编码和慢病知识库建立,社区老人在入住社区后的生活中,各个系统可以随时获取老人的疾病分类信息和慢病标签信息,了解老人健康概况,提供更准确的服务,对提供服务质量和老人健康管理有很好的支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有利于市场的推广与应用。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9可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装置,该装置可以执行上述的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具体的,该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处理模块2,用于根据身份识别信息确定与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疾病史数据,所述疾病史数据为数据库中存储的原始数据;
获取模块1,还用于获取疾病史数据的编码格式信息;
判断模块3,用于利用预设的编码数据库判断编码格式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
确定模块4,用于若编码格式信息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则根据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
本实施例对于获取模块1、处理模块2、判断模块3和确定模块4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实现的功能作用对其进行任意设置,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处理模块2、判断模块3和确定模块4所实现的操作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以及实现效果与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101-S105的具体实现过程以及实现效果相同,具体可参考上述陈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9可知,本实施例中的确定模块4还可以用于执行:
若编码格式信息不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则获取预先设置的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利用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获取与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所述标准疾病编码为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编码格式要求的编码;若可以获取到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则利用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标准疾病编码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
其中,在确定模块4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可以获得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时:该确定模块4具体用于执行:获取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中存储的各个编码体系、以及各个编码体系与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编码的编码对应关系;利用编码体系对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析处理结果判断是否可以获取与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若可以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则根据编码对应关系和编码信息确定与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进一步的,该确定模块4具体用于执行:若不可以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则获取预先设置的同义词索引数据库;获取同义词索引数据库中存储的同义词体系、以及同义词体系与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中的编码体系的语义索引关系;根据同义词体系和语义索引关系对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与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具体的,在确定模块4根据同义词体系和语义索引关系对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与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时,该确定模块4可以具体用于执行:获取所述疾病史数据的关键词信息;根据所述同义词体系对所述关键词信息进行分析,获得至少一个与所述关键词相对应的关联词语;若所述语义索引关系中存在与所述关联词语相对应的索引关系,则将与所述关联词语相对应的编码信息确定为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考附图9可知,为了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该装置中的处理模块2,还用于在根据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之后,根据疾病分类信息对疾病中的慢性病建立标签,获得慢病标签信息。
此外,该装置中的获取模块1还可以用于执行:在获得慢病标签信息之后,获取与慢病标签信息相对应的日常护理信息;
此时,装置还包括:
管理模块5,用于根据日常护理信息对用户的日常生活进行调整和管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装置能够用于执行图2-图8实施例所对应的方法,其具体执行方式和有益效果类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终端,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的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
具体的,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识别终端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识别终端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识别终端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识别终端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识别终端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识别终端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识别终端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识别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识别终端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识别终端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识别终端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识别终端800或识别终端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识别终端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识别终端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识别终端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摄像头组件,摄像头可采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识别终端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识别终端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识别终端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本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图1-图8所对应实施例的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以为磁盘、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个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的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识别信息确定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疾病史数据,所述疾病史数据为数据库中存储的原始数据;
获取所述疾病史数据的编码格式信息;
利用预设的编码数据库判断所述编码格式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
若所述编码格式信息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则根据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编码格式信息不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则获取预先设置的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
利用所述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所述标准疾病编码为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编码格式要求的编码;
若可以获取到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则利用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所述标准疾病编码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包括:
获取所述编码体系索引数据库中存储的各个编码体系、以及各个编码体系与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编码的编码对应关系;
利用所述编码体系对所述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分析处理结果判断是否可以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
若可以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则根据所述编码对应关系和编码信息确定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不可以获取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编码信息,则获取预先设置的同义词索引数据库;
获取所述同义词索引数据库中存储的同义词体系、以及同义词体系与所述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中的编码体系的语义索引关系;
根据同义词体系和语义索引关系对所述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同义词体系和语义索引关系对所述疾病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包括:
获取所述疾病史数据的关键词信息;
根据所述同义词体系对所述关键词信息进行分析,获得至少一个与所述关键词相对应的关联词语;
若所述语义索引关系中存在与所述关联词语相对应的索引关系,则将与所述关联词语相对应的编码信息确定为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标准疾病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疾病分类信息对疾病中的慢性病建立标签,获得慢病标签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得慢病标签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慢病标签信息相对应的日常护理信息;
根据所述日常护理信息对用户的日常生活进行调整和管理。
8.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识别信息确定与所述身份识别信息相对应的疾病史数据,所述疾病史数据为数据库中存储的原始数据;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疾病史数据的编码格式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利用预设的编码数据库判断所述编码格式信息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
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编码格式信息符合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的编码格式要求,则根据标准国际疾病分类体系ICD-10确定与所述疾病史数据相对应的疾病分类信息。
9.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
CN201810725919.5A 2018-07-04 2018-07-04 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ending CN1089329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25919.5A CN108932979A (zh) 2018-07-04 2018-07-04 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25919.5A CN108932979A (zh) 2018-07-04 2018-07-04 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2979A true CN108932979A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46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25919.5A Pending CN108932979A (zh) 2018-07-04 2018-07-04 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3297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8016A (zh) * 2018-12-11 2019-04-3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疾病自动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9817330A (zh) * 2019-01-25 2019-05-28 华院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疾病预测装置
CN111625542A (zh) * 2020-05-25 2020-09-04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过敏信息数据库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951972A (zh) * 2020-08-12 2020-11-17 望海康信(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病案分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2955A (zh) * 2016-07-19 2016-12-07 中电科软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编码智能适配的诊断相关分组方法及系统
CN107463771A (zh) * 2017-07-14 2017-12-12 北京华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病例分组的方法和系统
CN107731269A (zh) * 2017-10-25 2018-02-23 山东众阳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原始诊断数据和病历文件数据的疾病编码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2955A (zh) * 2016-07-19 2016-12-07 中电科软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编码智能适配的诊断相关分组方法及系统
CN107463771A (zh) * 2017-07-14 2017-12-12 北京华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病例分组的方法和系统
CN107731269A (zh) * 2017-10-25 2018-02-23 山东众阳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原始诊断数据和病历文件数据的疾病编码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98016A (zh) * 2018-12-11 2019-04-3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疾病自动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9817330A (zh) * 2019-01-25 2019-05-28 华院数据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疾病预测装置
CN111625542A (zh) * 2020-05-25 2020-09-04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过敏信息数据库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951972A (zh) * 2020-08-12 2020-11-17 望海康信(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病案分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32979A (zh) 疾病分类信息的识别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881295B2 (en) Medication management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
US9235690B2 (en) Medication dispenser with integrated monitoring system
US10383794B2 (en) Medication compliance alert device
CN105260588B (zh) 一种健康守护机器人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US9690908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medicine taking by a user terminal in a system comprising the user terminal, a server, and a medicine container, and the user terminal performing the method
US10726846B2 (en) Virtual health assistant for promotion of well-being and independent living
CN107209855A (zh) 通过指纹识别认证用户
CN107405081A (zh) 获得用于诊断的音频数据库的可穿戴设备
WO2005008914A1 (en) Mobile care-giving and intelligent assistance device
KR20150042225A (ko) 분석물질 모니터링 시스템을 위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CN108935188A (zh) 猪只疾病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122608A (zh) 收集可以从其确定糖尿病疗法的患者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02682193A (zh) 保健装置、用于保健的方法和图形用户接口
US1049272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facilitating monitoring of an individual based on at least one wearable device
CN104970965A (zh) 智能型药盒装置
CN111863252A (zh) 健康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160614A (zh) 提醒消息输出方法及装置
TW201638875A (zh) 用藥記錄與避免重複用藥之方法
CN203000942U (zh) 一种医生可写入医嘱信息的多功能血糖仪
CN108831564A (zh) 医疗信息语音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
US1069199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spatial and temp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sical content items
CN108320811A (zh) 健康监测护理医疗系统
CN111785396A (zh) 服务器、用户端、检测装置、医生端、分诊方法和系统
EP2225616B1 (en) Medication dispenser with integrated monitor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