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1449A - 一种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1449A
CN108931449A CN201810308849.3A CN201810308849A CN108931449A CN 108931449 A CN108931449 A CN 108931449A CN 201810308849 A CN201810308849 A CN 201810308849A CN 108931449 A CN108931449 A CN 108931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variable energy
energy dynamic
tank
dynamic sou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088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云龙
张文彬
孙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to CN2018103088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314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31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14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32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repeated or pulsating forces
    • G01N3/34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repeated or pulsating forces generated by mechanical means, e.g. hammer blow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01Ty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tress
    • G01N2203/0005Repeated or cycli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3Generation of the force
    • G01N2203/0032Generation of the force using mechanical means
    • G01N2203/0039Hammer or pendulum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包括步骤:连接数据采集装置的步骤;制备土样的步骤;安装压力施加装置并施加上覆压力的步骤,包括在确认土样表面水平后,将具有开孔的刚性顶盖放于土样表面上,将穿心千斤顶置于压力加载梁与刚性顶盖之间,然后通过液压泵控制试验时上覆压力的大小;进行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试验的步骤,包括将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固定在压力加载梁上,使得钻杆和探头从压力加载梁的通孔、穿心千斤顶以及刚性顶盖的开孔穿过,然后施加锤击力进行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试验并记录实验数据;以及计算土压力参数和贯入阻力值。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岩土工程参数受到复杂多变自然环境影响以及岩土参数将直接影响工程设计质量,因此如何准确合理确定岩土工程参数是岩土工程中的关键问题。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技术是直接在天然工程场地进行试验而获取工程参数的技术,相比于钻孔取样进行室内试验,其具有简便快捷,土体扰动小的优点,是获取岩土工程参数的有效方法。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质量的重锤以一定落距自由落下,将与探杆相连的标准探头打入土中一定深度所需的锤击数来判断土体力学性质的技术。常规动力触探的锤击能量为一固定标准值,势能装置笨重不便于携带,因此出现了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
但是,通过原位测试参数需要转换为土体参数,且建立基于原位测试参数的工程设计方法,需要大量原位测试数据和土体参数数据,相关原位测试技术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较高,并且无法控制变量,研究单一参数的影响。
因此,需要新的方法和系统装置,以更加方便、经济和准确地进行动力触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由此提供一种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罐系统以及基于该系统的动力触探方法。
本发明通过设计特定结构的标定罐,并将其结合可变能量动力触探仪,使得能够模拟特定条件下天然场地的土体应力状态,实时测量土压力状态和贯入阻力等参数,检测施加压力方式便捷简单,提高了制样效率,缩短了试验周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包括步骤:
连接数据采集装置30的步骤,包括将多个土压力传感器31设置在标定罐20内部的侧壁以及底部上,并与数据采集仪32连接和校零;
制备土样的步骤,包括根据指定级配以及密度配制一定质量的土样,并将土样装入标定罐20内至指定深度;
安装压力施加装置40并施加上覆压力的步骤,包括在确认土样表面水平后,将具有开孔230的刚性顶盖23 放于土样表面上,将穿心千斤顶41置于压力加载梁24与刚性顶盖23之间,然后通过液压泵42控制试验时上覆压力的大小;
进行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试验的步骤,包括将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固定在压力加载梁24上,使得钻杆和探头从压力加载梁24的通孔、穿心千斤顶41以及刚性顶盖23的开孔穿过,然后施加锤击力进行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试验并记录实验数据;以及
计算贯入阻力值和土压力参数例如静止土压力系数 K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为Panda2可变能量动力触探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利用下面的荷兰人公式计算贯入阻力值qd:
式中:qd——锥形探头的贯入阻力,Mpa;
m——标准重锤质量,kg;
A——锥形探头的截面积,m2
e——对应每次锤击的锥形探头贯入量,m;
m′——被锤击部分的质量,kg;
l——活塞内两侧速传感器之间的距离,m
t——通过活塞内两测速传感器的时间,s。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液压泵42为油压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在所述制备土样的步骤中,以多次分层的方式将所述土样装入标定罐20 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对土样进行击实,下层击实程度较低,由下到上击实程度递增。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罐系统,包括:
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标定罐20、数据采集装置30以及压力施加装置40;
其中,所述标定罐20包括上部刚性罐21、下部刚性罐22、具有开孔230的刚性顶盖23、具有通孔240压力加载梁24以及连接上部刚性罐21、下部刚性罐22和压力加载梁24的连接单元25;所述刚性顶盖23与上部刚性罐21 的内周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由此可移动地嵌入在上部刚性罐21之中;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30包括设置在下部刚性罐22之内的土压力传感器31;
所述压力施加装置40包括穿心千斤顶41以及与之连通的液压泵42,穿心千斤顶41设置在所述压力加载梁24 与所述刚性顶盖23之间;
所述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包括主机11、钻杆12 以及探头13,所述主机11固定在所述压力加载梁24上,使得所述钻杆12以及探头13能够穿过所述通孔240、所述穿心千斤顶41以及所述开孔230进入所述上部刚性罐21 和下部刚性罐22之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为Panda2可变能量动力触探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上部刚性罐21、下部刚性罐22以及刚性顶盖23由钢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上部刚性罐 21和下部刚性罐22之间通过卡槽连接,由此限制水平方向上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土压力传感器31具有多个,布置下部刚性罐22的内壁以及底部的至少之一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液压泵42为油压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所述连接单元25 包括螺杆以及螺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技术方案。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罐系统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罐系统,包括: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标定罐20、数据采集装置30以及压力施加装置40。
其中,所述标定罐20包括上部刚性罐21、下部刚性罐22、具有开孔230的刚性顶盖23、具有通孔240压力加载梁24以及连接上部刚性罐21、下部刚性罐22和压力加载梁24的连接单元25;所述刚性顶盖23与上部刚性罐21 的内周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由此可移动地嵌入在上部刚性罐21之中。
所述上部刚性罐21和下部刚性罐22整体上可以呈圆柱形,截面呈圆形,例如可以由钢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刚性,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其大小也可以根据需要来具体确定。所述上部刚性罐21和下部刚性罐22二者之间可以通过卡槽(未示出)连接,由此限制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但是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分合。当然二者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适当的方式连接。
刚性顶盖23与上部刚性罐21以及下部刚性罐22的内周形状和尺寸相匹配,由此能够可移动地嵌入在上部刚性罐21和下部刚性罐22之中,作为刚性罐的封盖。例如刚性顶盖23呈圆形,其直径与上部刚性罐21以及下部刚性罐22的内径基本一致。刚性顶盖23在中央部分可具有开孔230,以便在试验时所述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 的钻杆12以及探头13能够透过。
加载梁24可用于固定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以及被所述压力施加装置40利用来向土样施加压力。加载梁24可以利用钢材料制成。其可以呈长梁型,在中部具有通孔240,由此所述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的钻杆12 以及探头13能够透过。
压力加载梁24与上部刚性罐21和下部刚性罐22之间通过连接单元25来连接。这样的连接单元25例如可以包括螺杆和螺栓。如图1所示,螺杆通过螺栓分别连接至下部刚性罐22的底座、上部刚性罐21的侧壁以及压力加载梁24,由此将三者连接固定。因此在试验中,下部刚性罐22的底座和上部刚性罐21二者是固定结合的。另外,下部刚性罐22的底座突出,由此半径较主体大。
所述数据采集装置30可以包括设置在下部刚性罐22 之内的土压力传感器31以及与之连接的数据采集仪32。土压力传感器31可以是多个,例如可以布置在布置下部刚性罐22的内壁上,可以布置在下部刚性罐22的内部的底部上。压力传感器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一般来说数量越多,结果越精确。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在侧壁上的多个土压力传感器31来实时测量试验过程中静止土压力系数K0,通过设置在侧壁以及底部土压力传感器31,可实时检测不同深度的土压力,同时动力触探过程中的贯入阻力也可实时检测。检测的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仪32。
所述压力施加装置40可以包括穿心千斤顶41以及与之连通的液压泵42,穿心千斤顶41设置在所述压力加载梁24与所述刚性顶盖23之间。在制样过程中,可以利用所述压力施加装置40来对土体60样品进行施压,以制备符合要求例如一定密度的样品。传感器可记录上覆压力施加前后土体体积变化,严格控制试样整体密度,通过增加制样时土样分层数量,可以提高制样稳定性,控制试样密度。例如液压泵42可以是油泵,通过油泵对穿心千斤顶41施加一定的压力。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本发明的所述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可以是Panda2可变能量动力触探仪。
更具体地,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可以包括主机11、钻杆12、探头13、头部14、可变动能击锤15、数据采集器16以及深度记录皮带17等。所述主机11固定在所述压力加载梁24上,使得所述钻杆12以及探头13能够穿过所述通孔240、所述穿心千斤顶41以及所述开孔230进入所述上部刚性罐21和下部刚性罐22之中。
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主要原理是用一个一定质量的标准重锤(可变动能击锤15)锤击探杆顶部的活塞(头部14),通过钻杆将锥头(探头13)压入土内,对于每次锤击,根据活塞内部传感器测得的冲击速度,由微处理器内计算器计算出贯入的能量;同时卷带盒内另一记录器记录了锥头触入的深度,根据这两个数据,运用下面的荷兰人公式便可立即计算出锥头的动力阻力 qd。所有这些数据均可以被记录在微处理器(数据采集仪)内,在试验完成后可以传输到PC机上用相应的后处理软件进行编辑处理。
式中:qd——锥形探头的贯入阻力,Mpa;
m——标准重锤质量,kg;
A——锥形探头的截面积,m2
e——对应每次锤击的锥形探头贯入量,m;
m′——被锤击部分的质量,kg;
l——活塞内两侧速传感器之间的距离,m
t——通过活塞内两测速传感器的时间,s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的流程图。下面参考图1以及3来说明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连接数据采集装置30的步骤,包括将多个土压力传感器 31设置在标定罐20内部的侧壁以及底部上(图中示出3个,一个设置在标定罐底部,两个设置在侧壁上),并将其与数据采集仪 32连接,接着将土压力传感器校零。压力传感器布置的越多,监测的数据越多,由此得到的结果越精确。例如可以布置4、5、 6、7…等等个。
2.制备土样的步骤,包括根据指定级配以及密度配制一定质量的土样,并将土样装入标定罐20内至指定深度。
更具体地,根据需要,按照指定级配、密度配制一定质量土样,装入刚性标定罐内至指定深度,重复上述步骤多次,可得到指定级配、密度的土体试样,制样过程务必保证试样从上到下的均匀性,下层击实程度较低,由下到上击实程度递增,提高分层数量也可提高制样均匀性。制样完成后,可通过测量土面到罐顶的距离推算土体实际体积,得到土体整体实际密度。
3.安装压力施加装置40并施加上覆压力的步骤,包括在确认土样表面水平后,将具有开孔230的刚性顶盖23 放于土样表面上,将穿心千斤顶41置于压力加载梁24与刚性顶盖23之间,然后通过液压泵42控制试验时上覆压力的大小。
更具体地,确认土表面水平后,将刚性开孔顶盖放于土面上,依次连接穿心千斤顶和压力加载梁,压力加载梁两端用螺栓约束,并连接油泵与穿心千斤顶。通过油泵控制试验时上覆压力的大小。
4.进行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试验的步骤,包括将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固定在压力加载梁24上,使得钻杆和探头从压力加载梁24的通孔、穿心千斤顶41以及刚性顶盖23的开孔穿过,然后施加锤击力进行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试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更具体地,利用夹具50将Panda2可变能量动力触探仪的主机固定在压力加载梁24上。然后组装触探仪,使得钻杆和探头从压力加载梁的开孔和穿心千斤顶中穿过,然后利用可变动能击锤15进行锤击、数据采集器16 以及深度记录皮带17等记录实验数据,同时记录试验中的土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数据。
5.计算贯入阻力值和土压力数据。
更具体地,运用下面的荷兰人公式可计算出探头的贯入阻力qd。
式中:qd——锥形探头的贯入阻力,Mpa;
m——标准重锤质量,kg;
A——锥形探头的截面积,m2
e——对应每次锤击的锥形探头贯入量,m;
m′——被锤击部分的质量,kg;
l——活塞内两侧速传感器之间的距离,m
t——通过活塞内两测速传感器的时间,s
另外,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在侧壁上的多个土压力传感器31的检测数据。来计算试验过程中静止土压力系数 K0。
本发明通过标定罐技术,可在室内制备的土体参数已知的试样,模拟天然场地土体应力状态,对土体参数、土体应力状态与原位测试参数进行标定,能够为工程经验公式和设计方法积累有效数据。另外,检测施加压力方式便捷简单,提高了制样效率,缩短了试验周期。另外,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试验结果与其他类型的原位测试结果相关性良好,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结果可运用到其他类型的原位测试技术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包括步骤:
连接数据采集装置(30)的步骤,包括将多个土压力传感器(31)设置在标定罐(20)内部的侧壁以及底部上,并与数据采集仪(32)连接和校零;
制备土样的步骤,包括根据指定级配以及密度配制一定质量的土样,并将土样装入标定罐(20)内至指定深度;
安装压力施加装置(40)并施加上覆压力的步骤,包括在确认土样表面水平后,将具有开孔(230)的刚性顶盖(23)放于土样表面上,将穿心千斤顶(41)置于压力加载梁(24)与刚性顶盖(23)之间,然后通过液压泵(42)控制试验时上覆压力的大小;
进行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试验的步骤,包括将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固定在压力加载梁(24)上,使得钻杆和探头从压力加载梁(24)的通孔、穿心千斤顶(41)以及刚性顶盖(23)的开孔穿过,然后施加锤击力进行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试验并记录实验数据;以及
计算土压力参数和贯入阻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其中所述可变能量动力触探装置(10)为Panda2可变能量动力触探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其中利用下面的荷兰人公式计算贯入阻力值qd:
式中:qd——锥形探头的贯入阻力,Mpa;
m——标准重锤质量,kg;
A——锥形探头的截面积,m2
e——对应每次锤击的锥形探头贯入量,m;
m′——被锤击部分的质量,kg;
l——活塞内两侧速传感器之间的距离,m
t——通过活塞内两测速传感器的时间,s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其中所述液压泵(42)为油压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其中在所述制备土样的步骤中,以多次分层的方式将所述土样装入标定罐(2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其中对土样进行击实,下层击实程度较低,由下到上击实程度递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其中在所述土压力参数为静止土压力系数K0。
CN201810308849.3A 2018-04-09 2018-04-09 一种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 Pending CN1089314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8849.3A CN108931449A (zh) 2018-04-09 2018-04-09 一种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8849.3A CN108931449A (zh) 2018-04-09 2018-04-09 一种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1449A true CN108931449A (zh) 2018-12-04

Family

ID=64449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8849.3A Pending CN108931449A (zh) 2018-04-09 2018-04-09 一种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314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9874A (zh) * 2021-10-22 2022-01-21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锤击能量量测的动力触探动贯入阻力计算方法
CN114279812A (zh) * 2021-12-09 2022-04-05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模拟预制桩锤击沉桩的试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0589A (zh) * 2004-02-29 2005-01-05 中国海洋大学 土样标定罐装置
CN102286967A (zh) * 2011-07-11 2011-1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 用可变能量动力触探仪判定浅层砂土液化的方法
KR20140128720A (ko) * 2013-04-29 2014-11-06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동적 콘관입기를 이용한 계측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달 에너지 보정 방법
CN105625291A (zh) * 2015-12-30 2016-06-01 甘肃信尔达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气压静力触探仪探头系统
CN205776141U (zh) * 2016-07-11 2016-12-0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静力触探模型试验装置
CN106018740B (zh) * 2016-05-19 2017-12-22 东南大学 孔压静力触探标定罐系统
CN206956699U (zh) * 2017-07-28 2018-02-02 重庆科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触探仪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0589A (zh) * 2004-02-29 2005-01-05 中国海洋大学 土样标定罐装置
CN102286967A (zh) * 2011-07-11 2011-1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设计院 用可变能量动力触探仪判定浅层砂土液化的方法
KR20140128720A (ko) * 2013-04-29 2014-11-06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동적 콘관입기를 이용한 계측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달 에너지 보정 방법
CN105625291A (zh) * 2015-12-30 2016-06-01 甘肃信尔达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气压静力触探仪探头系统
CN106018740B (zh) * 2016-05-19 2017-12-22 东南大学 孔压静力触探标定罐系统
CN205776141U (zh) * 2016-07-11 2016-12-0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静力触探模型试验装置
CN206956699U (zh) * 2017-07-28 2018-02-02 重庆科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触探仪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仰韶等: "轻型动力触探检测公路桥涵台背回填中粗砂的机理",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周树华等: "便携式可变能量动力触探仪PANDA在岩土工程的应用", 《电力勘测》 *
左永振等: "动力触探杆长修正系数试验研究", 《岩土力学》 *
温世亿等: "可变能量动力触探仪在渠道填筑质量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土工基础》 *
程展林等: "坝基覆盖层工程特性试验新方法研究与应用", 《岩土工程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59874A (zh) * 2021-10-22 2022-01-21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锤击能量量测的动力触探动贯入阻力计算方法
CN114279812A (zh) * 2021-12-09 2022-04-05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模拟预制桩锤击沉桩的试验装置
CN114279812B (zh) * 2021-12-09 2024-05-0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模拟预制桩锤击沉桩的试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8740B (zh) 孔压静力触探标定罐系统
CN106836317B (zh) 一种考虑土塞效应的沉桩模型试验装置及其应用
CN103510503B (zh) 一种夯点土体加固状态振动实时监控方法
CN108717082A (zh) 一种基于集成声波检测技术的土石料压实质量连续评估方法
CN206818374U (zh) 一种模拟边坡微型桩变形破坏的测试装置
CN104631519A (zh) 复杂荷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6592655A (zh) 一种梯度围压下管桩沉桩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6066289A (zh) 一种剪切波速动力触探测试装置
CN108152170A (zh) 带有推进器的自由落体式球形贯入仪
CN104142388A (zh) 钻孔内原位静力压入试验装置以及试验方法
CN105911256A (zh) 量化围岩等级的测试方法
CN110924932A (zh) 一种触探试验设备及其触探试验记录仪
CN108931449A (zh) 一种利用标定罐的可变能量动力触探方法
CN110397015A (zh) 一种海底原位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
Lee et al. Shear wave velocity measurements and soil–pile system identifications in dynamic centrifuge tests
CN107587530B (zh) 一种斜桩动力p-y曲线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6759220A (zh) 利用静力触探贯入阻力快速测定静止土压力系数的方法
CN108732045A (zh) 一种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罐系统
CN109752262A (zh) 一种基于原位相对密度确定覆盖层土体动剪模量参数的方法
CN208283141U (zh) 一种基于可变能量动力触探的标定罐系统
Grizi et al. H-pile driving induced vibrations: reduced-scale laboratory testing and numerical analysis
CN203160221U (zh) 多桥静力触探设备
CN207794158U (zh) 一种基于震动响应的桩基检测设备
Fu et al. Dynamic properties of saturated sand based on the in situ liquefaction test
CN206591549U (zh) 一种模拟波浪荷载的钢管桩水平循环实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