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4789A - 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4789A
CN108924789A CN201810645839.9A CN201810645839A CN108924789A CN 108924789 A CN108924789 A CN 108924789A CN 201810645839 A CN201810645839 A CN 201810645839A CN 108924789 A CN108924789 A CN 108924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arget position
car networking
density
communication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458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祎
刘琪
邱佳慧
宋蒙
张香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458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47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4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47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7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movement velocity, accele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6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vehicle-to-vehicle communication [V2V]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车联网中车辆无法得到所需通信资源,导致无法及时传递信息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接收车联网中车辆上报的行驶数据;根据所述行驶数据,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根据所述车辆密度与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的通信模式。

Description

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规范的车联网通信模式包括模式3(mode 3)和模式4(mode 4)两种。在mode 3模式下,基站为车联网中的车辆分配通信资源,车辆通过基站来实现与另一车辆的通信;在mode 4模式下,车联网中的车辆直接进行通信,也就意味着,车辆通过竞争来获取车联网提供的通信资源,利用在竞争中得到的通信资源进行通信。目前,车辆一般随机选择上述两种通信模式进行通信,但在随机选择的通信模式下,车辆可能无法得到所需的通信资源,导致车辆无法及时的传递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车联网中车辆无法得到所需通信资源,导致无法及时传递信息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车联网中车辆上报的行驶数据;根据所述行驶数据,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根据所述车辆密度与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的通信模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联网中车辆上报的行驶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行驶数据,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密度与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的通信模式。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通信接口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耦合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代码控制终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所述通信接口用于所述网络设备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传输。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任意之一所述的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及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车辆随机选择mode 3和mode 4这两种通信模式中的一种通信模式进行通信,本申请根据车辆密度与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车联网中车辆使用的通信模式,使得所选择的通信模式更加符合当前车联网中车辆的网络状况,这样车辆就可以及时得到所需的通信资源,以便于车辆及时的传递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目前,在车联网中的车辆随机选择mode 3模式或mode4模式进行通信。在mode3模式下,车辆通过基站为该车辆分配的通信资源进行通信,车辆能够较及时的获取到通信资源,但是由于存在车辆向基站请求通信资源,以及基站为车辆分配通信资源的过程,采用该模式通信时通信时延较大。在mode 4模式下,车辆之间直接利用专用通信资源进行通信,通信时延较小。但是,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虽然采用mode 4通信模式时通信时延较小,但是当环境中车辆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车辆在需要竞争获取通信资源,这样就容易发生资源碰撞,车辆获取资源的时间增加,导致通信时延,车辆无法及时传递信息。可见,两种通信模式各有其优缺点,如何结合利用两种通信模式,使车辆及时传递信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使车辆恰当利用两种通信模式,减少通信时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一种车联网通信系统100。如图1所示,该车联网通信系统100中包括服务器101、基站102和车辆103。其中,服务器101可以为云服务器或物理服务器等。可选的,服务器101可设置于基站102内部,或者独立于基站和车辆。对于服务器101的类型及设置位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101与基站102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信号连接。其中,无线连接方式可以为通过蓝牙(Bluetooth,BT)、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连接;有线连接可以通过服务器101中的通信接口连接基站102。基站102与车辆103之间可以通过提供运营商授权的频谱资源的Uu通信接口进行通信。车辆103与其他车辆之间可以通过PC5通信接口利用专用通信频段进行直接通信。
可选的,车辆103与服务器101之间可以直接通过Uu通信接口进行通信,或者通过基站转发信息来实现间接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车联网通信系统,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车联网中车辆上报的行驶数据。
其中,行驶数据包括车辆的位置、速度以及乘坐该车辆的人员情况等。
车辆中可以安装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俄罗斯GLONASS等定位系统的接收器作为定位设备,当定位设备接收到上述系统发送的地理位置后,将该地理位置发送给服务器进行处理。
车辆中具有速度测量装置,车辆可实时向服务器上报自身的速度,以供服务器了解车辆的行驶情况。
步骤202、根据行驶数据,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
由于在mode 4模式下,车辆所使用的通信资源以地域划分,即在同一个地域的车辆使用共同的通信资源,而在不同地域的车辆所使用的通信资源不同,因此,通常以地域,即目标位置为单位为该地域的车辆分配通信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运营商可能存在不同的目标位置划分标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目标位置的具体划分方法,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由于车辆实时上报自身所处位置,根据车辆上报的位置,服务器可以确定指定时间内经过目标位置的车辆数目,作为交通流量;根据车辆实时上报的速度,服务器可以确定指定时间内经过目标位置的车辆的平均速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交通流量与平均速度的比值,确定为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
可选的,指定时间可以为单位时间,如1分钟,或者为运营商根据道路情况以及车辆行驶情况设置的任意时间段,如5分钟、10分钟等,对于指定时间的具体时间长度,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使用K表示车辆密度,Q表示交通流量,v表示车辆的平均速度,则车辆密度可以表示为:
步骤203、根据车辆密度与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的通信模式。
可选的,如果车辆密度大于密度阈值,则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模式mode 3通信模式;如果车辆密度小于密度阈值,则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mode 4通信模式。
可选的,如果车辆密度等于密度阈值,则车辆可自行选择mode 3模式或mode 4模式。
在确定车辆采用的通信模式后,服务器向车辆发送该模式选择结果,以供车辆根据该模式选择结果获取通信资源。如果该模式选择结果为mode 3模式,则车辆向基站请求通信资源。车辆在得到基站分配的通信资源之后,就可以使用该通信资源进行通信。如果该模式选择结果为mode 4模式,则车辆获取PC5通信接口提供的专用通信资源进行通信。
这样一来,当车辆密度大于密度阈值时,车辆采用mode 3模式通信,利用基站为车辆分配的通信资源传递信息,避免了车辆因自主竞争通信资源时产生资源碰撞,导致不能及时获取通信资源的情况;当车辆密度小于密度阈值时,所需传递信息的车辆较少,PC5口提供的通信资源足以供给车辆使用,此时车辆采用mode 4模式,在及时得到通信资源的同时,通信时延较小,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及时与高效。
可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车辆随机选择mode 3和mode 4这两种通信模式中的一种通信模式进行通信,本申请根据车辆密度与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车联网中车辆使用的通信模式,使得所选择的通信模式更加符合当前车联网中车辆的网络状况,这样车辆就可以及时得到所需的通信资源,以便于车辆及时的传递信息。
为了减小服务器所需处理的数据量,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可以由车辆自身完成通信模式的选择工作,因此,在如图2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为如图3所示的实现方式。其中,在执行步骤202在根据位置和速度,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之后,还可以执行步骤304:
步骤304、向目标位置的车辆发送车辆密度,以供目标位置的车辆根据车辆密度与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采用的通信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服务器向目标位置的车辆发送车辆密度,车辆根据自身存储的判断逻辑判断车辆密度与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从而选择恰当的通信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服务器采集车辆的速度、位置等车辆的行驶数据,确定车辆所处的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并向车辆发送该车辆密度,由车辆确定采用的通信模式,与服务器独自完成通信模式的确定过程相比,在不过于增加车辆的所需处理的数据量的基础上,减少了服务器所需完成的工作量,减轻了服务器的处理负荷。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400,该装置400包括接收模块401和确定模块402。
其中,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车联网中车辆上报的行驶数据。
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接收模块402接收的行驶数据,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
确定模块402,还用于根据车辆密度与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的通信模式。
可选的,确定模块402,用于:如果车辆密度大于密度阈值,则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模式mode 3通信模式;如果车辆密度小于密度阈值,则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mode4通信模式。
可选的,行驶数据包括位置和速度,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位置,确定指定时间内经过目标位置的车辆数目,作为交通流量;根据速度,确定指定时间内经过目标位置的车辆的平均速度;将交通流量与平均速度的比值,确定为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
可选的,该装置400,还包括:
发送模块403,用于向目标位置的车辆发送确定模块402确定的车辆密度,以供目标位置的车辆根据车辆密度与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采用的通信模式。
本申请提供的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车辆随机选择mode 3和mode 4这两种通信模式中的一种通信模式进行通信,本申请根据车辆密度与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车联网中车辆使用的通信模式,使得所选择的通信模式更加符合当前车联网中车辆的网络状况,这样车辆就可以及时得到所需的通信资源,以便于车辆及时的传递信息。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的另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500包括:处理单元501、通信单元502。处理单元501用于对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5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上述确定模块402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单元502用于支持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500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例如,执行上述接收模块401执行的步骤。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5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503,存储单元503用于存储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500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参阅图6所示,上述处理单元501可以是网络设备600中的处理器601或控制器,该处理器601或控制器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601或控制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6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通信单元502可以是网络设备600中的收发器602、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
存储单元503可以是网络设备600中的存储器603等,该存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703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该存储器6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总线604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6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网络设备执行该指令时,该网络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车联网中车辆上报的行驶数据;
根据所述行驶数据,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
根据所述车辆密度与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的通信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密度与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的通信模式,包括:
如果所述车辆密度大于所述密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模式mode 3通信模式;
如果所述车辆密度小于所述密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mode 4通信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数据包括位置和速度,所述根据所述行驶数据,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确定指定时间内经过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数目,作为交通流量;
根据所述速度,确定指定时间内经过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的平均速度;
将所述交通流量与所述平均速度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行驶数据,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发送所述车辆密度,以供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根据所述车辆密度与所述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采用的通信模式。
5.一种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联网中车辆上报的行驶数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行驶数据,确定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密度与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的通信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如果所述车辆密度大于所述密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模式mode 3通信模式;
如果所述车辆密度小于所述密度阈值,则确定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采用mode 4通信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数据包括位置和速度,所述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位置,确定指定时间内经过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数目,作为交通流量;
根据所述速度,确定指定时间内经过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的平均速度;
将所述交通流量与所述平均速度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密度。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发送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车辆密度,以供所述目标位置的车辆根据所述车辆密度与所述密度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采用的通信模式。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车辆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
10.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
CN201810645839.9A 2018-06-21 2018-06-21 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89247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45839.9A CN108924789A (zh) 2018-06-21 2018-06-21 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45839.9A CN108924789A (zh) 2018-06-21 2018-06-21 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4789A true CN108924789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22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45839.9A Pending CN108924789A (zh) 2018-06-21 2018-06-21 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478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1342A (zh) * 2019-09-24 2020-0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分簇的车联网多信道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287178A (zh) * 2020-10-30 2021-01-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清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66289A (zh) * 2021-04-30 2021-07-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驾驶辅助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2053A (zh) * 2014-11-13 2015-02-04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小型无人机的道路交通巡检系统及其巡检方法
US20150360705A1 (en) * 2013-05-30 2015-12-17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Operation management device, ope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vehicle, vehicular traffic system, and program
CN105959993A (zh) * 2016-04-21 2016-09-21 北京车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车辆自组织网络的多跳转发通信算法
CN106162545A (zh) * 2015-04-24 2016-11-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转发控制方法及转发控制装置
CN107484254A (zh) * 2017-09-15 2017-12-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可用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59915A (zh) * 2017-09-13 2018-02-02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基于地理区域信息的车联网人车资源分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60705A1 (en) * 2013-05-30 2015-12-17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Operation management device, ope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vehicle, vehicular traffic system, and program
CN104332053A (zh) * 2014-11-13 2015-02-04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小型无人机的道路交通巡检系统及其巡检方法
CN106162545A (zh) * 2015-04-24 2016-11-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转发控制方法及转发控制装置
CN105959993A (zh) * 2016-04-21 2016-09-21 北京车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车辆自组织网络的多跳转发通信算法
CN107659915A (zh) * 2017-09-13 2018-02-02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基于地理区域信息的车联网人车资源分配方法
CN107484254A (zh) * 2017-09-15 2017-12-1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可用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1342A (zh) * 2019-09-24 2020-01-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分簇的车联网多信道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691342B (zh) * 2019-09-24 2021-05-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分簇的车联网多信道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287178A (zh) * 2020-10-30 2021-01-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清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87178B (zh) * 2020-10-30 2023-11-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清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66289A (zh) * 2021-04-30 2021-07-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驾驶辅助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2227616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驾驶辅助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066289B (zh) * 2021-04-30 2024-03-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驾驶辅助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68564A1 (en) Methods, device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s for location positioning
CN104217592B (zh) 人流量统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8924789A (zh) 车联网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4955755A (zh) 电梯系统中用于使用磁场图的电梯分配的装置和方法
CN110582072B (zh) 蜂窝车联网中基于模糊匹配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9788489A (zh) 一种基站规划方法及装置
Zhou et al. Arve: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s in vehicle to edge networks
CN108235279A (zh) 组织通信的方法、移动无线电网络用户站和管理单元
CN107071744A (zh) 人车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Jia et al. Hierarchical content caching in fog radio access networks: Ergodic rate and transmit latency
CN109466367A (zh)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剩余电量情况的充电桩配置方法
CN103858353B (zh) 提高具有自适应调谐器的无线电接收器的效率
CN109474917A (zh) 一种路侧设备rsu及其系统配置方法
CN114693045A (zh) 换电站选址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imura et al. Modeling urban ITS communication via stochastic geometry approach
CN203520631U (zh) 一种高效率的车辆调度系统
CN110245763A (zh) 一种基于数据链的网络约车方法、装置及数据链节点
CN113641186B (zh) 一种无人机编队射频兼容性设计方法
CN109756553A (zh) 通信方法、车载通信设备和系统、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125715B (zh) 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1485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
WO201507306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multi-node utilization of an electromagnetic state space
CN109474911A (zh) 一种车载终端与路侧设备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Xu et al. Intelligent roadside unit deployment in vehicular network
Mikhail et al. Method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protocol unit and telematics map cloud ser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