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4121A - 多通道通信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通道通信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4121A
CN108924121A CN201810688268.7A CN201810688268A CN108924121A CN 108924121 A CN108924121 A CN 108924121A CN 201810688268 A CN201810688268 A CN 201810688268A CN 108924121 A CN108924121 A CN 1089241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psec
transmitting terminal
module
issu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82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24121B (zh
Inventor
魏海龙
周进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882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4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4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4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24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4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针对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之间传输的业务数据,当IPsec功能开启时,通过IPsec通道传输,当IPsec功能未开启时,通过非IPsec通道传输,其可以实现多通道传输方式,避免传统单一通道传输的局限性,能够满足通信基站多通道通信的需求。

Description

多通道通信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基于IP(Internet Protocol,网协)回传的无线接入系统中的通信基站和系统网关进行信息交互所用的回传网络都是基于IPsec(IP Security)通道进行建立,IPsec通道技术是一种公网传输加密的技术,能够保障通信双方数据安全、可靠、不被篡改。随着无线接入系统的广泛应用其内部通信基站与系统网关信息交互所采用的回传网络种类越来越多,这些回传网络从安全性来划分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为公网,另一类为专网,通常专网的安全性要比公网安全性高。
通常一台系统网关下支持多台通信基站接入,而这些通信基站和系统网关之间的回传网络多种多样,例如同一台系统网关下有部分通信基站和系统网关之间的回传网络使用公网,又有部分通信基站和系统网关之间的回传网络使用专网。
实际使用中一台系统网关下挂多台通信基站,而这些通信基站的回传网络既有公网又有专网,因此非常有必要设计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来满足通信基站多通道通信的需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业务数据,并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
当所述IPsec功能开启时,对所述业务处理后的数据进行IPsec加密,并将Ipsec加密后的数据外发;
当所述IPsec功能未开启时,将所述业务处理后的数据外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包括:
根据预设配置数据,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所述预设配置数据根据传输网类型和传输网资源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网类型包括公共传输网和专用传输网,所述传输网资源包括资源受限和资源不受限,所述根据预设配置数据,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包括:
当所述预设配置数据中所述传输网类型配置为公共传输网时,开启IPsec功能;
当所述预设配置数据中所述传输网类型配置为专用传输网、且传输网资源为资源受限时,不开启IPsec功能;
当所述预设配置数据中所述传输网类型配置为专用传输网、且传输网资源为不受限资源时,开启IPsec功能。
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下发的数据;
识别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所使用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IPsec加密通道和非IPsec加密通道;
当为IPsec加密通道时,对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进行IPsec解密处理,并将所述IPsec解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网关处理转发至核心网;
当为非IPsec加密通道时,将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通过网关处理转发至核心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所使用的通道包括:
解析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识别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封装协议和/或IP地址;
根据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封装协议和/或IP地址,确定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所使用的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关处理包括:
识别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数据类型包括语音数据类型和信令数据类型;
当所述待处理数据为语音数据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数据面处理;
当所述待处理数据为信令数据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信令面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包括:
根据预设协议栈,识别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数据面处理,包括:
识别与所述核心网交互数据类型;
当与所述核心网交互数据类型为TDM类型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解码和编码处理。
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包括:
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从多个通道中任意一个通道发送至接收端,所述多个通道包括IPsec加密通道和非IPsec加密通道;
接收端接收数据,识别发送端下发数据所使用通道;
当发送端下发数据所使用通道为IPsec加密通道时,接收端对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进行IPsec解密处理,并将所述IPsec解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网关处理转发至核心网;
当发送端下发数据所使用通道为非IPsec加密通道时,接收端将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通过网关处理转发至核心网。
一种多通道通信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发送端业务处理模块、发送端OAM模块以及发送端IPsec加解密模块;
所述发送端业务处理模块将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发送端OAM模块,所述发送端OAM模块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当所述IPsec功能开启时,将接收到的处理后的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发送端IPsec加解密模块,当所述IPsec功能未启时,将接收到的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外发,所述发送端IPsec加解密模块接收所述发送端OAM模块转发的所述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IPsec加密处理,将IPsec加密处理后的数据外发。
一种多通道通信系统,包括判断模块、接收端IPsec加解密模块以及网关处理模块,所述判断模块分别与所述接收端IPsec加解密模块以及所述网关处理模块连接,所述IPsec加解密模块与所述网关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判断模块接收发送端下发的数据,当所述判断模块检测到所述发送端使用IPsec加密通道下发数据时,将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转发至所述接收端IPsec加解密模块,所述接收端IPsec加解密模块对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进行IPsec解密处理,并将所述IPsec解密处理后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网关处理模块,当所述判断模块检测到所述发送端使用非IPsec加密通道下发数据时,将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网关处理模块,所述网关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网关处理,并将网关处理后的数据转发至外部核心网。
上述多通道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针对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之间传输的业务数据,当IPsec功能开启时,通过IPsec通道传输,当IPsec功能未开启时,通过非IPsec通道传输,其可以实现多通道传输方式,避免传统单一通道传输的局限性,能够满足通信基站多通道通信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通道通信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通道通信方法应用于发送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通道通信方法应用于接收端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通道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通道通信系统应用于发送端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应用实施例中多通道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多通道通信系统应用于接收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多通道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通信基站A、通信基站B以及通信基站C分别与系统网关进行数据交互,其中通信基站A通过公共传输网与系统网关进行数据交互,通信基站B通过带宽受限的专用传输网与网关进行数据交互,通信基站C通过专用传输网与网关进行数据交互。此时为了确保通信基站与系统网关之间交互的信息安全需要通信基站A与系统网关之间建立IPsec通道,将实际交互的信息放在IPsec通道中进行传输,通信基站B通过带宽受限的专网与系统网关进行通信,由于专网自身特点可以保障安全因此为了降低回传网络带宽和流量消耗,此时通信基站B与系统网关之间不需要建立IPsec通道直接信息交互即可,通信基站C通过不受限的专网与系统网关进行通信,由于该传输网资源不受限,因此通信基站C既可以通过IPsec通道与系统网关进行信息交互也可以不经过IPsec通道与系统网关进行信息交互。
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于发送端的多通道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220:获取业务数据,并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在发送端,通信基站中业务处理模块对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业务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OAM模块。
S240: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
发送端中OAM模块接收业务处理后的数据,并且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具体来说,OAM模块是基于预设配置数据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的,而预设配置数据是基于当前传输环境设定的,例如图1中,有公共传输网、带宽受限-专用传输网以及带宽不受限-专用传输网,当预设配置通信基站A通过公共传输网与系统网关交互时,预设配置数据中携带有开启通信基站A中IPsec功能的数据,通信基站A中OAM模块接收到该预设配置数据,识别当前开启IPsec功能;当预设配置通信基站B通过带宽受限-专用传输网与系统网关交互时,预设配置数据中携带有关闭通信基站B中IPsec功能的数据,通信基站B中OAM模块接收到该预设配置数据,识别当前不开启IPsec功能。
S262:当所述IPsec功能开启时,对所述业务处理后的数据进行IPsec加密,并将Ipsec加密后的数据外发。
当发送端中OAM模块开启IPsec功能时,对业务处理后的数据进行IPsec加密,Ipsec加密后的数据外发至系统网关。
S264:当所述IPsec功能未开启时,将所述业务处理后的数据外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包括:
根据预设配置数据,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所述预设配置数据根据传输网类型和传输网资源设置。
传输网类型包括公共传输网和专用传输网,传输网资源包括资源受限和资源不受限,一般来说,公共传输网需开启IPsec功能、专用传输网+资源受限不开启IPsec功能、专用传输网+资源不受限可以开启IPsec功能,也可以不开启IPsec功能。OAM模块根据预设配置数据判断当前是否开启自身IPsec功能,预设配置数据是预先根据传输网类型和传输网资源设置的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输网类型包括公共传输网和专用传输网,传输网资源包括资源受限和资源不受限,根据预设配置数据,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包括:
当预设配置数据中传输网类型配置为公共传输网时,开启IPsec功能;当预设配置数据中传输网类型配置为专用传输网、且传输网资源为资源受限时,不开启IPsec功能;当预设配置数据中传输网类型配置为专用传输网、且传输网资源为不受限资源时,开启IPsec功能。非必要的,当预设配置数据中传输网类型配置为专用传输网、且传输网资源为不受限资源时,也可以不开启IPsec功能。
如图3所示,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320:接收发送端下发的数据。
S340:识别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所使用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IPsec加密通道和非IPsec加密通道。
接收端中OAM模块识别发送端下发的数据使用的通道为IPsec加密通道或为非IPsec加密通道。具体来说,OAM模块可以解析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识别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封装协议和/或IP地址;根据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封装协议和/或IP地址,确定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所使用的通道。在实际应用中,使用IPsec加密通道和使用非IPsec加密通道下发数据的端口不同,这些端口分配的IP地址不同,并且下发IPsec加密通道的端口和非IPsec加密通道的端口对应IP地址数据发送至判断模块,接收端OAM在接收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时,解析该数据,提取其中端口IP地址,即可识别出当前使用的通道为IPsec加密通道或为非IPsec加密通道。另外判断模块还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识别该数据的封装协议,当该数据已经基于IPsec加密时,即可识别出发送端下发的数据所使用的通道为IPsec加密通道;当该数据未基于IPsec加密时,即可识别出发送端下发的数据所使用的通道为非IPsec加密通道。
S362:当为IPsec加密通道时,对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进行IPsec解密处理,并将所述IPsec解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网关处理转发至核心网。
当为IPsec加密通道时,判断模块将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IPsec解密处理,并且对解密后的数据进行网关处理,将网关处理后的数据转发至核心网。
S364:当为非IPsec加密通道时,将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通过网关处理转发至核心网。
当为非IPsec加密通道时,接收端将发送端下发的数据通过网关处理转发至核心网。具体来说,网关处理包括识别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数据类型包括语音数据类型和信令数据类型;当所述待处理数据为语音数据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数据面处理;当所述待处理数据为信令数据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信令面处理。
上述多通道通信方法,针对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之间传输的业务数据,当IPsec功能开启时,通过IPsec通道传输,当IPsec功能未开启时,通过非IPsec通道传输,其可以实现多通道传输方式,避免传统单一通道传输的局限性,能够满足通信基站多通道通信的需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识别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包括:
根据预设协议栈,识别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数据面处理,包括:
识别与所述核心网交互数据类型;当与所述核心网交互数据类型为TDM类型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解码和编码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网关处理可以由网关处理模块完成,网关处理模块包括Date模块、信令面处理模块以及数据面处理模块,所述Date模块,主要用来处理Ipsec加解密模块或者判断模块发送过来的数据,解析这些数据类型,将解析后的信令数据转发给信令面处理模块,将解析后的语音数据转发给数据面处理模块,通常可以根据自定义或者标准的协议栈来区分信令数据和语音数据;所述信令面处理模块,主要对Date模块发送过来的信令数据进行处理后转发给网络模块,如:过来的DTAP(数据直传应用)消息、BSSMAP(Base StationSystem Application,BSS管理应用部分)消息;所述数据面处理模块,主要对Date模块过来的语音数据进行处理后转发给网络模块,如果网关子系统与核心网之间交互的数据为TDM类型数据,则需要数据面模块对Date模块过来的语音数据进行解码、编码,如果网关子系统与核心网之间交互的数据为IP类型,则Date模块过来的语音数据直接转发给网络模块,通常网关子系统与核心网之间交互的数据类型预先明确,因此对于网关子系统与核心网之间预先确定使用IP类型进行交互,则数据面处理模块可以省去。
如图4所示,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包括:
S420: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从多个通道中任意一个通道发送至接收端,所述多个通道包括IPsec加密通道和非IPsec加密通道;
S440:接收端接收数据,识别发送端下发数据所使用通道;
S462:当发送端下发数据所使用通道为IPsec加密通道时,接收端对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进行IPsec解密处理,并将所述IPsec解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网关处理转发至核心网;
S464:当发送端下发数据所使用通道为非IPsec加密通道时,接收端将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通过网关处理转发至核心网。
上述多通道通信方法,针对需要在发送端和接收之间传输的业务数据,当IPsec功能开启时,通过IPsec通道传输,当IPsec功能未开启时,通过非IPsec通道传输,其可以实现多通道传输方式,避免传统单一通道传输的局限性,能够满足通信基站多通道通信的需求。
如图5所示,一种多通道通信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发送端业务处理模块、发送端OAM模块以及发送端IPsec加解密模块;
所述发送端业务处理模块将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发送端OAM模块,所述发送端OAM模块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当所述IPsec功能开启时,将接收到的处理后的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发送端IPsec加解密模块,当所述IPsec功能未启时,将接收到的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外发,所述发送端IPsec加解密模块接收所述发送端OAM模块转发的所述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IPsec加密处理,将IPsec加密处理后的数据外发。非必要的,发送端OAM模块还用于根据预设配置数据,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所述预设配置数据根据传输网类型和传输网资源设置。
如图6所示,在实际应用中,发送端业务处理模块将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发送给发送端OAM模块,发送端OAM模块收到业务处理模块发来的数据后首先判断IPsec功能是否开启,如果IPsec功能开启则将收到的数据路由到IPsec加解密模块进行加密处理,如果IPsec功能关闭则直接将收到的数据通过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口转发出去,其中IPsec功能开关支持本地和远程网管配置,可以在通信基站开站时配置好;IPsec加解密模块收到数据后进行加密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道WAN口转发出去。
非必要的,上述多通道通信系统应用于发射端还可以包括发送端子系统可能还包括其他常用模块对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例如信道解码模块、信源解码模块、空口解密模块等。
如图7所示,一种多通道通信系统,包括判断模块、接收端IPsec加解密模块以及网关处理模块,所述判断模块分别与所述接收端IPsec加解密模块以及所述网关处理模块连接,所述IPsec加解密模块与所述网关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判断模块接收发送端下发的数据,当所述判断模块检测到所述发送端使用IPsec加密通道下发数据时,将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转发至所述接收端IPsec加解密模块,所述接收端IPsec加解密模块对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进行IPsec解密处理,并将所述IPsec解密处理后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网关处理模块,当所述判断模块检测到所述发送端使用非IPsec加密通道下发数据时,将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网关处理模块,所述网关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网关处理,并将网关处理后的数据转发至外部核心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模块还用于解析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识别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封装协议和/或IP地址;根据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封装协议和/或IP地址,确定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所使用的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关处理模块还用于识别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数据类型包括语音数据类型和信令数据类型;当所述待处理数据为语音数据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数据面处理;当所述待处理数据为信令数据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信令面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关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预设协议栈,识别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关处理模块还用于识别与所述核心网交互数据类型;当与所述核心网交互数据类型为TDM类型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解码和编码处理。
如图6所示,在实际应用中,网关处理模块包括Date模块、信令面处理模块、数据面处理模块以及网络处理模块。所述判断模块,主要用来判断发送端通信基站发送的数据是通过哪个通道过来,发送端通信基站的传输通道与接收端网关的通道一一对应,判断模块可以根据数据封装协议或者IP地址等信息确定发送端通信基站与接收端网关协商的通道,判断模块识别出回传通道则将数据包转发到对应的通道,例如:发送端通信基站A与接收端网关预先协商的回传通道需要经过IPsec通道,发送端通信基站B与接收端网关预先协商的回传通道不需要经过IPsec通道,则判断模块将通信基站A过来的数据包转发给IPsec加解密模块进行,将通信基站B过来的数据包转发给Date模块。所述IPsec加解密模块,主要用来解密判断模块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将解密后的数据发送给Date模块,接收端Ipsec加解密模块所用的加密算法已预先与发送端通信基站的IPsec模块协商一致,支持的加密算法可以是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3DES(Data EncryptionAlgorithm,数据加密算法)等,但不限于此,常规或更安全的加密算法都可以应用在此。所述Date模块,主要用来处理接收端Ipsec加解密模块或者判断模块发送过来的数据,解析这些数据类型,将解析后的信令数据转发给信令面处理模块,将解析后的语音数据转发给数据面处理模块,通常可以根据自定义或者标准的协议栈来区分信令数据和语音数据;所述信令面处理模块,主要对Date模块发送过来的信令数据进行处理后转发给网络模块,如DTAP消息、BSSMAP消息。所述数据面处理模块,主要对Date模块过来的语音数据进行处理后转发给网络模块,如果网关子系统与核心网之间交互的数据为TDM类型数据,则需要数据面模块对Date模块过来的语音数据进行解码、编码,如果网关子系统与核心网之间交互的数据为IP类型,则Date模块过来的语音数据直接转发给网络模块,通常网关子系统与核心网之间交互的数据类型预先明确,因此对于网关子系统与核心网之间预先确定使用IP类型进行交互,则数据面处理模块可以省去。所述网络处理模块,主要将信令面处理模块和数据面处理模块的数据转发给核心网。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业务数据,并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业务处理;
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
当所述IPsec功能开启时,对所述业务处理后的数据进行IPsec加密,并将Ipsec加密后的数据外发;
当所述IPsec功能未开启时,将所述业务处理后的数据外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包括:
根据预设配置数据,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所述预设配置数据根据传输网类型和传输网资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网类型包括公共传输网和专用传输网,所述传输网资源包括资源受限和资源不受限,所述根据预设配置数据,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包括:
当所述预设配置数据中所述传输网类型配置为公共传输网时,开启IPsec功能;
当所述预设配置数据中所述传输网类型配置为专用传输网、且传输网资源为资源受限时,不开启IPsec功能;
当所述预设配置数据中所述传输网类型配置为专用传输网、且传输网资源为不受限资源时,开启IPsec功能。
4.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下发的数据;
识别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所使用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IPsec加密通道和非IPsec加密通道;
当为IPsec加密通道时,对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进行IPsec解密处理,并将所述IPsec解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网关处理转发至核心网;
当为非IPsec加密通道时,将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通过网关处理转发至核心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所使用的通道,包括:
解析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识别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封装协议和/或IP地址;
根据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封装协议和/或IP地址,确定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所使用的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处理包括:
识别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所述数据类型包括语音数据类型和信令数据类型;
当所述待处理数据为语音数据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数据面处理;
当所述待处理数据为信令数据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信令面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包括:
根据预设协议栈,识别待处理数据的数据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数据面处理,包括:
识别与所述核心网交互数据类型;
当与所述核心网交互数据类型为TDM类型时,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解码和编码处理。
9.一种多通道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将待发送数据从多个通道中任意一个通道发送至接收端,所述多个通道包括IPsec加密通道和非IPsec加密通道;
接收端接收数据,识别发送端下发数据所使用通道;
当发送端下发数据所使用通道为IPsec加密通道时,接收端对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进行IPsec解密处理,并将所述IPsec解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网关处理转发至核心网;
当发送端下发数据所使用通道为非IPsec加密通道时,接收端将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通过网关处理转发至核心网。
10.一种多通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发送端业务处理模块、发送端OAM模块以及发送端IPsec加解密模块;
所述发送端业务处理模块将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发送端OAM模块,所述发送端OAM模块判断是否开启IPsec功能,当所述IPsec功能开启时,将接收到的处理后的业务数据转发至所述发送端IPsec加解密模块;当所述IPsec功能未启时,将接收到的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外发,所述发送端IPsec加解密模块接收所述发送端OAM模块转发的所述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IPsec加密处理,将IPsec加密处理后的数据外发。
11.一种多通道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模块、接收端IPsec加解密模块以及网关处理模块,所述判断模块分别与所述接收端IPsec加解密模块以及所述网关处理模块连接,所述IPsec加解密模块与所述网关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判断模块接收发送端下发的数据,当所述判断模块检测到所述发送端使用IPsec加密通道下发数据时,将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转发至所述接收端IPsec加解密模块,所述接收端IPsec加解密模块对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进行IPsec解密处理,并将所述IPsec解密处理后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网关处理模块,当所述判断模块检测到所述发送端使用非IPsec加密通道下发数据时,将所述发送端下发的数据转发至所述网关处理模块,所述网关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网关处理,并将网关处理后的数据转发至外部核心网。
CN201810688268.7A 2018-06-28 2018-06-28 多通道通信方法与系统 Active CN108924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8268.7A CN108924121B (zh) 2018-06-28 2018-06-28 多通道通信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8268.7A CN108924121B (zh) 2018-06-28 2018-06-28 多通道通信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4121A true CN108924121A (zh) 2018-11-30
CN108924121B CN108924121B (zh) 2021-04-27

Family

ID=64421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8268.7A Active CN108924121B (zh) 2018-06-28 2018-06-28 多通道通信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41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8490A (zh) * 2022-06-24 2022-09-27 沈阳琰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保密性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9965A (zh) * 2008-02-29 2009-08-05 沈建军 一种基于IPSec安全关联的网络报文路由转发和地址转换方法
CN101662359A (zh) * 2009-08-17 2010-03-03 珠海市鸿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力专用公网通信数据安全防护方法
US20100088288A1 (en) * 2001-08-03 2010-04-08 Noehring Lee 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olving Security Association Database Update Coherency in High-Speed Systems Having Multiple Security Channels
CN202663430U (zh) * 2012-03-28 2013-01-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西安市分公司 移动网络数据传输应用系统
CN102932377A (zh) * 2012-11-28 2013-02-13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报文过滤方法及装置
EP2204066B1 (en) * 2007-10-25 2017-06-28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working gateway for mobile nodes
CN107172662A (zh) * 2017-07-24 2017-09-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88288A1 (en) * 2001-08-03 2010-04-08 Noehring Lee 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olving Security Association Database Update Coherency in High-Speed Systems Having Multiple Security Channels
EP2204066B1 (en) * 2007-10-25 2017-06-28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rworking gateway for mobile nodes
CN101499965A (zh) * 2008-02-29 2009-08-05 沈建军 一种基于IPSec安全关联的网络报文路由转发和地址转换方法
CN101662359A (zh) * 2009-08-17 2010-03-03 珠海市鸿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力专用公网通信数据安全防护方法
CN202663430U (zh) * 2012-03-28 2013-01-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西安市分公司 移动网络数据传输应用系统
CN102932377A (zh) * 2012-11-28 2013-02-13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报文过滤方法及装置
CN107172662A (zh) * 2017-07-24 2017-09-15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8490A (zh) * 2022-06-24 2022-09-27 沈阳琰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保密性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5118490B (zh) * 2022-06-24 2024-04-30 北方兵装技术(辽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保密性传输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4121B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50058A (zh) 基于wifi Beacon帧的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控制终端及系统
CN101309273B (zh) 一种生成安全联盟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87025A (zh) 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控制终端及系统
CN104703176B (zh) 无线网络的配置方法、智能终端和无线网络设备
CN102035845B (zh) 支持链路层保密传输的交换设备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207766561U (zh) 一种控制终端及设备接入网络的系统
JP3111468B2 (ja) 通信秘匿方式
CN110266576A (zh) 语音通话方法及装置
US20140351590A1 (en) Network device, ipse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ipsec tunnel using the same
US2014016956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establishing encrypted tunnels on constrained-band networks
CN101764825B (zh) 虚拟专用网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终端、网关设备
CN10837749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JP4344750B2 (ja) 無線局の暗号化及び復号化をインライン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7294913A (zh) 基于http的安全通信方法、服务端及客户端
CN111343083B (zh)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24157B (zh) 一种基于IPSec VPN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207652705U (zh) 一种控制终端及基于wifi Beacon帧的设备接入网络的系统
CN108924121A (zh) 多通道通信方法与系统
CN111416791B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与系统
WO2020228130A1 (zh) 通信设备的网管服务器与网元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0450119C (zh) 在ip视频会议系统中进行密文传输的方法
CN101162995B (zh) 混沌安全信息互联网传输的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4168205B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158424B1 (ko) 가상 사설 망 연결 장치 및 방법
CN104038930A (zh) 一种端到中心ip数据分组加密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0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