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23816A - 移动终端及其合路器装置、合路器装置旁路导通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合路器装置、合路器装置旁路导通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23816A
CN108923816A CN201810522810.1A CN201810522810A CN108923816A CN 108923816 A CN108923816 A CN 108923816A CN 201810522810 A CN201810522810 A CN 201810522810A CN 108923816 A CN108923816 A CN 108923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iner
switch
signal
bypass wire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28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228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238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23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23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04B1/0053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with common antenna for more than one ba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合路器装置、合路器装置旁路导通实现方法,该合路器装置包括合路器、旁路导线以及第一开关;第一开关分别连接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旁路导线的一端以及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旁路导线的另一端以及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第一开关用于切换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旁路导线连通或者与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连通,进而改变信号的传输路线,以使输入的信号在非聚合状态下可以不通过合路器进行传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装置能有效降低通路插损,从而优化射频通路的性能。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合路器装置、合路器装置旁路导通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设备通信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合路器装置、合路器装置旁路导通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通信的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组合越来越多(载波聚合(CA)一般有两种:1、带内CA,就是在同一个band内,同时有两个或者多个载波;2、带外CA,就是在不同band之间,同时存在不同的载波),射频前端设计经常需要用到合路器来实现CA的功能,合路器是一种是几部发信机共用一副发射天线的装置,发出的信号可以是相互独立的或者聚合在一起的。
众所周知,天线信号的收发过程中,如果增加合路器会带来通路插损增大,从而导致射频指标相应恶化的问题。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信号都需要聚合的过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合路器装置,所述合路器装置包括合路器、旁路导线以及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分别连接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旁路导线的一端以及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所述旁路导线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切换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旁路导线连通或者与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连通,进而改变信号的传输路线,以使输入的信号在非聚合状态下可以不通过所述合路器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控电路板、天线以及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合路器装置;所述天线与所述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合路器装置的旁路导通实现方法,其中,所述合路器装置包括合路器、旁路导线、第一开关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开关分别连接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旁路导线的一端以及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所述旁路导线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器检测移动终端待发射信号的信号发射需求状态;
若为聚合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连通的状态,以使信号通过所述合路器进行聚合;
若为非聚合信号,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旁路导线连通的状态,以使信号通过所述旁路导线进行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及其合路器装置、合路器装置旁路导通的实现方法,通过设置与合路器并联的旁路导线,并利用开关切换当若CA工作时,射频通路走合路器,而没有CA的情况下,射频通路则走旁路导线(即将合路器Bypass),该种结构的合路器装置能有效降低通路插损(尤其是没有CA的情况下),从而优化了射频通路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用于移动终端设备的合路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框图;
图2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框图;
图3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框图;
图4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还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框图;
图5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框图;
图6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的旁路导通实现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的旁路导通实现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的旁路导通实现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的旁路导通实现方法还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通信终端”(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移动终端。
请一并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用于移动终端设备的合路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框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移动终端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具有射频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移动终端设备的合路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组成元件:合路器110、旁路导线120以及第一开关130。
具体而言,该第一开关130分别连接所述合路器110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旁路导线120的一端以及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101,所述旁路导线120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合路器110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
可选地,该第一开关130可以为射频开关,即微波开关,可以实现通过控制微波信号来实现导通通道转换的目的。具体地,该射频开关可以为单刀双掷(SPDT或1:2)开关(将信号从一路输入路由到两路输出路径)、多端口开关或单刀多掷(SPnT)开关(允许一个输入到多个(三个或更多)输出路径)、双刀双掷(DPDT)开关等。该射频开关的具体结构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做限定并不再一一列举详述。
该第一开关130用于切换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旁路导线120连通或者与所述合路器110的信号输入端连通,进而改变信号的传输路线,以使输入的信号在非聚合状态下可以不通过所述合路器110进行传输。即,当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工作时,射频通路走合路器110;具体的射频通路为: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101——第一开关130——合路器110的信号输入端——合路器110——合路器110的信号输出端——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而在没有CA的情况下,射频通路则走旁路导线120(即将合路器Bypass(绕过)),其具体的射频通路为: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101——第一开关130——旁路导线120——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
另外,从本实施例的图示中可以看出,该合路器装置(中的合路器110)为包括两路输入以及一路输出的结构形式,可以实现对两路信号的聚合,譬如一路是中频信号、另一路是高频信号,或者一路是低频信号、另一路是中频信号等;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多信道工作的移动终端设备,若每一信道各使用一副天线,在经济、技术或器件结构堆叠利用等方面都很不实用,因此,在移动通信中广泛使用天线共用。几个发信信道共用一副发射天线,这种共用装置称为发信天线合路器。几个收信信道共用一副收信天线,称之为收信天线合路器。发信天线合路器与收信天线合路器的要求不同,因此两种装置各有特点,但现在的移动通信设备的收发信合路器基本上是一体的,即一部合路器可以同时实现发信和收信的目的。
合路器既要能有效地将每个发信信道的输出功率馈送到天线上,又要避免各发信信道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对发信天线共用装置的要求就是要有良好的匹配与足够高的隔离。匹配能使功率有效地从发射信道输出端传到天线上,隔离可使发信信道在同时工作的过程中互不影响,避免发信端产生互调干扰。合路器一般有两个或多个输入端口,只有一个输出端口。端口隔离度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用于描述两路信号互不影响的能力,一般要求在20dB以上;当然,也有合路器有两个或者多个输入端口、两个或者多个输出端口,常用来将两个或者多个无线载频合成后馈入天线或分布系统。而关于合路器110的内部具体结构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亦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装置,通过设置与合路器并联的旁路导线,并利用开关切换当若CA工作时,射频通路走合路器;而没有CA的情况下,射频通路则走旁路导线(即将合路器Bypass),该种结构的合路器装置能有效降低通路插损,从而优化了射频通路的性能。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框图,该实施例中的合路器装置同样包括:合路器110、旁路导线120以及第一开关130;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旁路导线120进一步包括第一旁路导线121以及第二旁路导线122。
具体而言,该合路器110的信号输入端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111以及第二信号输入端112;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101包括第一输入端1011和第二输入端1012;该第一信号输入端111、第二信号输入端112、第一输入端1011、第二输入端1012、所述第一旁路导线121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旁路导线12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130连接;所述第一旁路导线121和所述第二旁路导线122的另一端分别与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连接。
可选地,该第一开关130用于切换所述第一输入端1011与所述第一旁路导线121连通或者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111连通,以及用于切换所述第二输入端1012与所述第二旁路导线122连通或者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112连通;进而使从所述第一输入端1011和所述第二输入端1012的信号在非聚合状态下可以分别从所述第一旁路导线121和所述第二旁路导线122传输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
具体地,当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工作时,射频通路走合路器110;具体的射频通路如下。第一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一输入端1011——第一开关130——合路器11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111——合路器110——合路器110的信号输出端113——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第二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二输入端1012——第一开关130——合路器110的第二信号输入端112——合路器110——合路器110的信号输出端113——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而在没有CA的情况下,射频通路则走旁路导线(121或者122)(即将合路器Bypass(绕过)),其具体的射频通路如下,第一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一输入端1011——第一开关130——第一旁路导线121——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第二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二输入端1012——第一开关130——第二旁路导线122——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
本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装置,通过设置与合路器并联的第一旁路导线和第二旁路导线,并利用开关切换当若CA工作时,射频通路走合路器;而没有CA的情况下,不同的射频通路分别走第一旁路导线或者第二旁路导线;可以使不同频道的信号单独走一旁路导线进行传输,进一步避免了不同频道信号之间的干扰,以进一步降低通路插损,从而使合路器装置具有更优的射频通路的性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框图,该实施例中的合路器装置则包括:合路器110、旁路导线120、第一开关130以及第二开关140;其中,该实施例中的旁路导线120同样包括第一旁路导线121以及第二旁路导线122,关于图3实施例与图2实施例相同部分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下面针对图3实施例与图2实施例中不同的部分进行描述。
该第二开关140分别与所述第一旁路导线121、所述第二旁路导线122、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113以及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连接;该第二开关140用于切换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与所述第一、第二旁路导线(121或者122)中的一者或两者连通,或者与所述合路器110的信号输出端113连通。
可选地,该第二开关140同样可以为射频开关,即微波开关,用于实现通过控制微波信号来实现导通通道转换的目的。具体地,该射频开关可以为单刀双掷(SPDT或1:2)开关(将信号从一路输入路由到两路输出路径)、多端口开关或单刀多掷(SPnT)开关(允许一个输入到多个(三个或更多)输出路径)、双刀双掷(DPDT)开关等。该射频开关的具体结构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做限定并不再一一列举详述。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的合路器装置结构的射频通路进行介绍。当CA(CarrierAggregation,载波聚合)工作时,射频通路走合路器110;具体的射频通路如下。第一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一输入端1011——第一开关130——合路器110的第一信号输入端111——合路器110——合路器110的信号输出端113——第二开关140——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第二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二输入端1012——第一开关130——合路器110的第二信号输入端112——合路器110——合路器110的信号输出端113——第二开关140——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而在没有CA的情况下,射频通路则走旁路导线(121或者122)(即将合路器Bypass(绕过)),其具体的射频通路如下,第一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一输入端1011——第一开关130——第一旁路导线121——第二开关140——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第二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二输入端1012——第一开关130——第二旁路导线122——第二开关140——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
相较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装置,通过设置第二开关,使信号在输出时可以避免不同频道之间的干扰,进一步降低了输出通路的插损,从而具有更优的射频通路的性能。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还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框图,与图3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实施例中的合路器装置只包括第一旁路导线121,也就说不同射频通路在非CA的情况下都通过第一旁路导线121实现Bypass合路器110。相较于上一实施例来讲,本实施例中只设置第一旁路导线121实现对至少两路射频信号的旁路导通,合路器装置的结构更加简单。另外,关于本实施例中与图3实施例相同部分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框图,本实施例中合路器装置包括合路器110、旁路导线120、第一开关130、第二开关140以及控制器150。该控制器150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130以及所述第二开关14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130和所述第二开关140的导通状态。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150可以为单独的一个控制芯片或者控制电路,也可以为移动终端设备上的一个控制功能区来实现,此处不做具体的限定。
如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第一开关130以及第二开关140均为射频开关,控制器150用于对第一开关130以及第二开关140发出微波信号,进而实现控制第一开关130以及第二开关140导通通道转换的目的。相较于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合路器装置通过设置控制器结构,可以实现对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的准确切换控制,进而避免合路器装置发生信号传输通道选择错误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合路器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的旁路导通实现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601,控制器检测移动终端待发射信号的信号发射需求状态。
在该步骤中,控制器首先检测并判断移动终端待发射信号的信号发射需求状态,即判断待发射的信号是否需要聚合载波。
步骤602,若为聚合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连通的状态,以使信号通过所述合路器进行聚合。
其中,该步骤中的射频通路如下(具体请参阅图1):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第一开关——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合路器——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
步骤603,若为非聚合信号,则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旁路导线连通的状态,以使信号通过旁路导线进行传输。
该步骤中的射频通路如下(具体请参阅图1)。射频通路则走旁路导线120(即将合路器Bypass(绕过)),其具体的射频通路为: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第一开关——旁路导线120——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102。
本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装置的旁路导通实现方法,通过控制开关的切换状态,即当若CA工作时,切换至射频通路走合路器;而没有CA的情况下,切换至射频通路则走旁路导线(即将合路器Bypass),该方法能有效降低通路插损,从而优化射频通路的性能。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的旁路导通实现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则包括以下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基于图2中的合路器装置结构。
步骤701,控制器检测移动终端待发射信号的信号发射需求状态。
在该步骤中,控制器同样首先检测并判断移动终端待发射信号的信号发射需求状态,即判断待发射的信号是否需要聚合载波。
步骤702,若为聚合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切换至第一输入端与第一信号输入端连通,以及第二输入端与第二信号输入端连通。
其中,该步骤中的射频通路如下(具体请参阅图2)。第一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一输入端——第一开关——合路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合路器——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第二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二输入端——第一开关——合路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合路器——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
步骤703,若为非聚合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切换至第一输入端与第一旁路导线连通,以及第二输入端与第二旁路导线连通。
该步骤中的射频通路如下(具体请参阅图2)。射频通路则走旁路导线120(即将合路器Bypass(绕过)),其具体的射频通路如下,第一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一输入端——第一开关——第一旁路导线——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第二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二输入端——第一开关——第二旁路导线——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装置的旁路导通实现方法,通过控制开关切换在非CA的情况下,不同的射频通路分别走不同的旁路导线;可以使不同频道的信号单独走一旁路导线进行传输,进一步避免了不同频道信号之间的干扰,以进一步降低通路插损,从而使合路器装置具有更优的射频通路的性能。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的旁路导通实现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则包括以下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基于图3中的合路器装置结构。
步骤801,控制器检测移动终端待发射信号的信号发射需求状态。
在该步骤中,控制器同样首先检测并判断移动终端待发射信号的信号发射需求状态,即判断待发射的信号是否需要聚合载波。
步骤802,若为聚合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连通的状态;
步骤803,控制器控制第二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与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连通;以使信号通过合路器进行聚合。
其中,在步骤802和803中的射频通路如下(具体请参阅图3)。第一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一输入端——第一开关——合路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合路器——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第二开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第二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二输入端——第一开关——合路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合路器——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113——第二开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
步骤804,若为非聚合信号,则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旁路导线连通的状态;
步骤805,控制器控制第二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与第一旁路导线或第二旁路导线中的至少一者连通;以使信号通过旁路导线进行传输。
该步骤中的射频通路(以两路为例)如下(具体请参阅图3)。第一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一输入端——第一开关——第一旁路导线——第二开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第二路信号:合路器装置的第二输入端——第一开关——第二旁路导线——第二开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
相较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装置的旁路导通实现方法,通过控制第二开关使信号在不同状态需求下切换不同的工作状态,信号可以在输出时可以避免不同频道之间的干扰,进一步降低了输出通路的插损,从而使合路器装置具有更优的射频通路的性能。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合路器装置的旁路导通实现方法还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则包括以下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基于图4中的合路器装置结构。
步骤901,控制器检测移动终端待发射信号的信号发射需求状态。
在该步骤中,控制器同样首先检测并判断移动终端待发射信号的信号发射需求状态,即判断待发射的信号是否需要聚合载波。
步骤902,若为聚合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连通的状态;
步骤903,控制器控制第二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与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连通;以使信号通过合路器进行聚合。
其中,在步骤902和903中的射频通路如下(具体请参阅图4)。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第一开关——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合路器——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第二开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
步骤904,若为非聚合信号,则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旁路导线连通的状态;
步骤905,控制器控制第二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与旁路导线连通;以使信号通过旁路导线进行传输。
该步骤中的射频通路(以一路为例)如下(具体请参阅图4)。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第一开关——旁路导线——第二开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
相较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合路器装置的旁路导通实现方法,只通过控制一路旁路导线实现对至少两路射频信号的旁路导通,可以使该方法的控制过程更加简单。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移动终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本实施例图示以手机为例。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显示屏88、主控电路板、天线(图中未示)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合路器装置等结构(主控电路板、天线以及合路器装置等其他部分结构特征由于设于移动终端壳体以及显示屏88的内部,因此图中未标示)。其中,天线与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主控电路板与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连接,而关于合路器装置的具体结构特征以及工作原理,请参阅上述合路器装置及其旁路导通实现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其合路器装置通过设置与合路器并联的旁路导线,并利用开关切换当若CA工作时,射频通路走合路器,而没有CA的情况下,射频通路则走旁路导线,该种结构的合路器装置能有效降低通路插损(尤其是没有CA的情况下),从而优化了射频通路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合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器装置包括合路器、旁路导线以及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分别连接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旁路导线的一端以及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所述旁路导线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切换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旁路导线连通或者与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连通,进而改变信号的传输路线,以使输入的信号在非聚合状态下可以不通过所述合路器进行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导线包括第一旁路导线以及第二旁路导线;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以及第二信号输入端;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旁路导线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旁路导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旁路导线和所述第二旁路导线的另一端分别与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用于切换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旁路导线连通或者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连通,以及用于切换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旁路导线连通或者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连通;进而使从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的信号在非聚合状态下可以分别从所述第一旁路导线和所述第二旁路导线传输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器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旁路导线、所述第二旁路导线、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以及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切换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第二旁路导线中的一者或两者连通,或者与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器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旁路导线、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以及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切换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旁路导线连通,或者与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合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均为射频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路器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以及所述第二开关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导通状态。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主控电路板、天线以及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合路器装置;所述天线与所述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8.一种合路器装置的旁路导通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路器装置包括合路器、旁路导线、第一开关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开关分别连接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旁路导线的一端以及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所述旁路导线的另一端以及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器检测移动终端待发射信号的信号发射需求状态;
若为聚合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连通的状态,以使信号通过所述合路器进行聚合;
若为非聚合信号,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旁路导线连通的状态,以使信号通过所述旁路导线进行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路导线包括第一旁路导线以及第二旁路导线;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以及第二信号输入端;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旁路导线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旁路导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所述第一旁路导线和所述第二旁路导线的另一端分别与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若为聚合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入端连通的状态,以使信号通过所述合路器进行聚合的步骤具体包括: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切换至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连通,以及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连通;
所述若为非聚合信号,则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旁路导线连通的状态,以使信号通过所述旁路导线进行传输的步骤具体包括: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切换至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旁路导线连通,以及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旁路导线连通;
进而使从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的信号在非聚合状态下可以分别从所述第一旁路导线和所述第二旁路导线传输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路器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旁路导线、所述第二旁路导线、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以及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方法还包括:若为聚合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连通;
若为非聚合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旁路导线或所述第二旁路导线中的至少一者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路器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旁路导线、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以及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方法还包括:若为聚合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合路器的信号输出端连通;
若为非聚合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切换至合路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旁路导线连通。
CN201810522810.1A 2018-05-28 2018-05-28 移动终端及其合路器装置、合路器装置旁路导通实现方法 Pending CN1089238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2810.1A CN108923816A (zh) 2018-05-28 2018-05-28 移动终端及其合路器装置、合路器装置旁路导通实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2810.1A CN108923816A (zh) 2018-05-28 2018-05-28 移动终端及其合路器装置、合路器装置旁路导通实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23816A true CN108923816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10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2810.1A Pending CN108923816A (zh) 2018-05-28 2018-05-28 移动终端及其合路器装置、合路器装置旁路导通实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238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8931A (zh) * 2019-07-25 2019-1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模组、射频装置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63214A1 (en) * 2006-10-31 2011-10-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echniques to control transmit power for a shred antenna architecture
CN204761429U (zh) * 2015-06-24 2015-11-11 陈林 一种终端设备
CN106712795A (zh) * 2015-11-13 2017-05-24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Lte载波聚合技术的射频电路及其通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63214A1 (en) * 2006-10-31 2011-10-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echniques to control transmit power for a shred antenna architecture
CN204761429U (zh) * 2015-06-24 2015-11-11 陈林 一种终端设备
CN106712795A (zh) * 2015-11-13 2017-05-24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Lte载波聚合技术的射频电路及其通信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8931A (zh) * 2019-07-25 2019-1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模组、射频装置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31356B2 (en) Radio frequency syste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tenna switching, and related products
US11374608B2 (en) Radio-frequency front-en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892057B2 (en) Carrier aggregation radio system
US787254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404570B (zh) 射频电路和终端设备
US748695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3271113B (zh) 射频系统、射频组件和通信设备
CN107086873A (zh) 射频电路开关芯片、射频电路、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EP2369753A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10808757A (zh) 射频前端电路及终端设备
CN107070485A (zh) 射频电路开关芯片、射频电路、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769450B (zh)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7359894A (zh) 射频电路、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302373A (zh) 射频电路开关芯片、射频电路、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884671A (zh)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US20080064436A1 (en) Diversity antenna apparatus of mobile terminal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6411331B (zh) 下行载波聚合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8449093A (zh) 一种终端设备和可切换射频通路的射频前端电路
CN107302374A (zh) 射频电路开关芯片、射频电路、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923816A (zh) 移动终端及其合路器装置、合路器装置旁路导通实现方法
CN212324099U (zh) 射频电路和电子设备
WO2008156253A1 (en)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EP2533429B1 (en) Radio frequency circuit with antenna diversity and corresponding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CN113114281A (zh)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1510180B (zh) 天线模组、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