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9341A - 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19341A
CN108919341A CN201810477242.8A CN201810477242A CN108919341A CN 108919341 A CN108919341 A CN 108919341A CN 201810477242 A CN201810477242 A CN 201810477242A CN 108919341 A CN108919341 A CN 108919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oom
laser
earthquake
loc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72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建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an Jinj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an Jinj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an Jinj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an Jinj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772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193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19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93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16Receiving elements for seismic signals;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receiving el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包括检震房本体,所述检震房本体包括垂直设置在地下5公里的光缆,所述光缆每隔5公里设置有检震房,所述检震房内设置有声纳探测器,所述声纳探测器与激光器和定位器连接,所述激光器和通过光缆与地面上的信号收集器连接,所述信号收集器与智能分析系统连接;所述定位器能够定位检震房在地下的深度,所述检震房内的声纳探测器遇到地震或感受到地震波时,发送电信号给激光器和定位器,所述激光器能够发射激光产生信号,所述激光或信号沿着光缆传播信号给信号收集器,所述智能分析系统能够根据收集到的激光或信号判断地震的震级。本发明的检震房,简单实用,灵敏度高,可以对地震提前发出警报,判断震级。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警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地下减震房。
背景技术
地震是是一种非人力可以抵抗的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地震可以在瞬间造成巨大的破坏力,地震自古时有发生,由于人力不可抗,所能做的就是提前发现,提前预警,及时撤离,所以地震预警装置引起人类的高度重视,古代有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在地震之前也会有许多奇特的地理现象可以有效预知地震,比如动物的异常表现和天气的异常表现,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这种自然预知方法已经不适用,如今在许多地方都设置有地震预警装置,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地震探测和报警装置多在国家专业的地震探测中心或科研机构使用,由于这些机器精密、庞大、价格昂贵,而且这些地震探测装置的传感器要放置到特定地域和特定深度,无法在居民日常生活中普及使用,当地震灾害发生时,居民不能第一时间收到警报提示,并及时避灾,人们往往措手不及,难以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现有的地震报警系统也存在占地面积大,预报不准确,成本高,不利于推广使用的缺点。
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CN201310194009.6公开了一种基于地源超声波监测和分析的地震预报预警系统,地震是人类面临的自然灾害中,最难以预测、突发性强、可能造成人畜伤亡最重及财产损失最大的灾害之一。自有史以来,人类对地震只能监测无法预测,预测及预报地震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难题,至今尚未有效突破。该发明包括信号采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和预报预警系统,所述的信号采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和预报预警系统依次连接。该发明为地震预报预警提供了较为充裕的反应时间;实现了把超声波实时转变为人类可听声波,从而建立了人类对地源超声波直接知觉途径。
上述发明虽然很大程度上预测地震的发生,但是无法预测地震的震级,存在一定的缺陷。
本发明的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将声纳探测器与激光器和定位器结合使用,不仅能定位地下的深度和实际位置,还能探测地震和地震波的强度,判断地震的震极,简单实用,灵敏度高,可以对地震提前发出警报,预报地震的级数,判断地震发生的级别,避免或减轻地震造成的灾难,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本发明宜于推广应用,稳定不易损坏,效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本发明结构简单实用,防震,检震房可以防水;声纳探测器探测地震或地震波的强度,可以对地震提前发出警报,本发明宜于推广应用,稳定不易损坏,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包括检震房本体,所述检震房本体包括垂直设置在地下5公里的光缆,所述光缆每隔5公里设置有检震房,所述检震房内设置有声纳探测器,所述声纳探测器与激光器和定位器连接,所述定位器与激光器连接,所述激光器和通过光缆与地面上的信号收集器连接,所述信号收集器与智能分析系统连接;所述定位器能够定位检震房在地下的深度,所述检震房内的声纳探测器遇到地震或感受到地震波时,发送电信号给激光器和定位器,定位器再发送信号给激光器,所述激光器能够发射激光产生信号,所述激光或信号沿着光缆传播信号给信号收集器,所述智能分析系统能够根据收集到的激光或信号判断地震的震级。
作为优选,所述光缆通过不锈钢管道设置于地底,其检震房并联或串联在光缆上。
作为优选,所述激光器设置有多个激光发射头,每个激光发射头发射的激光信号强度或颜色不同;每个所述的激光发射头对应一个地震震级,能够根据声纳探测器探测的地震或地震波的声纳强度发送的电信号强度启动相应地震震级的激光发射头。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器包括北斗定位器或GPS定位器。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收集器实时接收光缆中传输过来的初始激光信号的强度或颜色,当激光信号的强度或颜色发送变化时,判断为地震,向智能分析系统输出预警指令。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分析系统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无线发射器和警报器,所述微处理器能够根据控制电路板接收的信号收集器发送的不同颜色或强度的激光信号判断地震的震级,并能够在地震震级大于4.5级时发送信号给警报器报警。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分析系统能够与外界的通讯设备连接,所述外界通讯设备包括手机、电子互联网或外界能够接收无线信号的显示屏。
作为优选,所述检震房本体在一个标准区域内均匀设置的数量为 5-20 个,所述一个标准区域是指面积为 50平方千米,所述检震房本体能够彼此组接成地震网。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收集器设置于地表或地面建筑物上。
作为优选,所述检震房内的声纳探测器设置有四个或八个,四个或八个所述的声纳探测器分别对应四个或八个方位,用于监测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或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的地震或地震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实用;
2.防震、防水;
3.声纳探测器根据其激光发射头发射的激光信号强度或颜色的不同,探测地震或地震波的强度,对地震提前发出警报;
4.避免或减轻地震造成的灾难,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制造成本低;
5.定位器用于定位在地下不同的深度发生地震或地震波;
6.本发明宜于推广应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光缆1,检震房2,声纳探测器3,激光器4,定位器5 ,信号收集器6,智能分析系统7,无线发射器和警报器8,地震或地震波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包括检震房本体,所述检震房本体包括垂直设置在地下5公里的光缆1,所述光缆1每隔1公里设置有检震房2,所述检震房2内设置有声纳探测器3,所述声纳探测器3与激光器4和定位器5连接,所述定位器5与激光器4连接,所述激光器4和通过光缆1与地面上的信号收集器6连接,所述信号收集器6与智能分析系统7连接;所述定位器5能够定位检震房2在地下的深度,所述检震房2内的声纳探测器3遇到地震或感受到地震波9时,发送电信号给激光器4和定位器5,定位器5再发送信号给激光器4,所述激光器4能够发射激光产生信号,所述激光或信号沿着光缆1传播信号给信号收集器6,所述智能分析系统7能够根据收集到的激光或信号判断地震的震级。
作为优选,所述光缆1通过不锈钢管道设置于地底,其检震房2并联或串联在光缆1上。
作为优选,所述激光器4设置有多个激光发射头,每个激光发射头发射的激光信号强度或颜色不同;每个所述的激光发射头对应一个地震震级,能够根据声纳探测器3探测的地震或地震波9的声纳强度发送的电信号强度启动相应地震震级的激光发射头。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器5包括北斗定位器或GPS定位器。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收集器6实时接收光缆1中传输过来的初始激光信号的强度或颜色,当激光信号的强度或颜色发送变化时,判断为地震,向智能分析系统7输出预警指令。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分析系统7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无线发射器和警报器8,所述微处理器能够根据控制电路板接收的信号收集器6发送的不同颜色或强度的激光信号判断地震的震级,并能够在地震震级大于4.5级时发送信号给警报器8报警。
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分析系统7能够与外界的通讯设备连接,所述外界通讯设备包括手机、电子互联网或外界能够接收无线信号的显示屏。
作为优选,所述检震房本体在一个标准区域内均匀设置的数量为 5-20 个,所述一个标准区域是指面积为 50 平方千米,所述检震房本体能够彼此组接成地震网。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收集器6设置于地表或地面建筑物上。
作为优选,所述检震房2内的声纳探测器3设置有四个或八个,四个或八个所述的声纳探测器3分别对应四个或八个方位,用于监测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或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的地震或地震波9。
具体实施例:
本发明中的定位器5能够定位检震房2在地下的深度,当检震房2内的声纳探测器3遇到地震或感受到地震波9时,发送电信号给激光器4和定位器5,定位器5把当前接收到地震或感受到地震波的检震房2的位置发送给激光器4,激光器4能够发射激光或信号,沿着光缆1传播信号给信号收集器6,信号收集器6通过光缆1接收不同深度检震房内的声纳探测器3探测到的地震或地震波的位置,当激光信号的强度或颜色发送变化时,判断为地震,其中,智能分析系统7根据接收到的激光或信号判断地震的震级以及地震的深度,在地震震级大于4.5级时发送信号给警报器8报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包括检震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震房本体包括垂直设置在地下5公里的光缆(1),所述光缆(1)每隔1公里设置有检震房(2),所述检震房(2)内设置有声纳探测器(3),所述声纳探测器(3)与激光器(4)和定位器(5)连接,所述定位器(5)与激光器(4)连接,所述激光器(4)和通过光缆(1)与地面上的信号收集器(6)连接,所述信号收集器(6)与智能分析系统(7)连接;所述定位器(5)能够定位检震房(2)在地下的深度,所述检震房(2)内的声纳探测器(3)遇到地震或感受到地震波(9)时,发送电信号给激光器(4)和定位器(5),定位器(5)再发送信号给激光器(4),所述激光器(4)能够发射激光产生信号,所述激光或信号沿着光缆(1)传播信号给信号收集器(6),所述智能分析系统(7)能够根据收集到的激光或信号判断地震的震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1)通过不锈钢管道设置于地底,其检震房(2)并联或串联在光缆(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4)设置有多个激光发射头,每个激光发射头发射的激光信号强度或颜色不同;每个所述的激光发射头对应一个地震震级,能够根据声纳探测器(3)探测的地震或地震波(9)的声纳强度发送的电信号强度启动相应地震震级的激光发射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5)包括北斗定位器或GPS定位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集器(6)实时接收光缆(1)中传输过来的初始激光信号的强度或颜色,当激光信号的强度或颜色发送变化时,判断为地震,向智能分析系统(7)输出预警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分析系统(7)包括控制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的微处理器、无线发射器和警报器(8),所述微处理器能够根据控制电路板接收的信号收集器(6)发送的不同颜色或强度的激光信号判断地震的震级,并能够在地震震级大于4.5级时发送信号给警报器(8)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分析系统(7)能够与外界的通讯设备连接,所述外界通讯设备包括手机、电子互联网或外界能够接收无线信号的显示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震房本体在一个标准区域内均匀设置的数量为 5-20 个,所述一个标准区域是指面积为 50 平方千米,所述检震房本体能够彼此组接成地震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收集器(6)设置于地表或地面建筑物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震房(2)内的声纳探测器(3)设置有四个或八个,四个或八个所述的声纳探测器(3)分别对应四个或八个方位,用于监测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或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的地震或地震波(9)。
CN201810477242.8A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 Pending CN1089193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7242.8A CN108919341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77242.8A CN108919341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9341A true CN108919341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03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7242.8A Pending CN108919341A (zh) 2018-05-18 2018-05-18 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1934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5719A (zh) * 2010-04-26 2010-09-08 李启山 深层声纳诊断预报地震方案
CN202265839U (zh) * 2011-10-25 2012-06-06 天津市天联滨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地震监测用玻璃钢地下磁房
CN104183092A (zh) * 2013-05-24 2014-12-03 阳江市地震局 破坏性近震快速反应触发系统和方法
CN106448068A (zh) * 2016-06-02 2017-02-22 陈永明 利用地震云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
CN205982655U (zh) * 2016-06-01 2017-02-22 漳浦县圆周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埋地式激光光源地震报警装置
CN107045140A (zh) * 2017-02-22 2017-08-15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地震中期预测的地气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5719A (zh) * 2010-04-26 2010-09-08 李启山 深层声纳诊断预报地震方案
CN202265839U (zh) * 2011-10-25 2012-06-06 天津市天联滨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地震监测用玻璃钢地下磁房
CN104183092A (zh) * 2013-05-24 2014-12-03 阳江市地震局 破坏性近震快速反应触发系统和方法
CN205982655U (zh) * 2016-06-01 2017-02-22 漳浦县圆周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埋地式激光光源地震报警装置
CN106448068A (zh) * 2016-06-02 2017-02-22 陈永明 利用地震云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
CN107045140A (zh) * 2017-02-22 2017-08-15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地震中期预测的地气图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82655U (zh) 一种光纤埋地式激光光源地震报警装置
CN103278842B (zh) 一种基于地源超声波监测和分析的地震预报预警系统
CN201753617U (zh) 一种矿用便携式有害气体传感模块
CN101625416A (zh) 一种建筑物地震预警系统
CN105225425A (zh) 一种光纤运用在地震报警的方法与装置
CN106197557B (zh) 一种墙体震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1681381A (zh) 一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智能识别系统
JPWO2012161269A1 (ja) 救助信号発信装置、救助端末、及び、救助管理装置
CN215769956U (zh) 一种光纤周界防护系统
CN113091879B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导线风振检测装置
KR101429259B1 (ko) 지진관측소의 원격 관리 시스템
CN205982661U (zh) 一种多通路能够分辨震级的光纤激光互动地震报警器
CN108919341A (zh) 一种微型地下检震房
CN105824043B (zh) 一种光纤埋地式激光光源地震报警装置
CN208367243U (zh) 生命信息探测仪
CN106683346A (zh) 一种激光测距地质灾害预警装置
CN108732613A (zh) 一种激光深度测量仪
CN108919346A (zh) 一种地震信号检测装置
CN109307882A (zh) 一种存放地下深处抗震器
CN206074032U (zh) 一种墙体震动检测系统
CN101625791A (zh) 民用地震检测语音报警装置
RU2008137026A (ru) Дрейфующее буйковое гидроакуст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я землетрясения и цунами
CN108663725A (zh) 一种定位激光装置
CN210777655U (zh) 一种安防报警led显示屏
CN208400280U (zh)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分布式滑坡监测预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