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4877A - 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14877A
CN108914877A CN201810657791.3A CN201810657791A CN108914877A CN 108914877 A CN108914877 A CN 108914877A CN 201810657791 A CN201810657791 A CN 201810657791A CN 108914877 A CN108914877 A CN 108914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ffer
section
wall
flow section
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77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14877B (zh
Inventor
李骏飞
周炜峙
李德强
陈位洪
庞舒展
杨磊三
何其活
夏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8106577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14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14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4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14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4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2Stream regulation, e.g. breaking up subaqueous rock, cleaning the beds of waterways, directing the water flow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06Barriers therefor construed for applying processing agents or for collecting pollutants, e.g. absorb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2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 E02D19/04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by coffer-dams, e.g. made of sheet pi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3/00Sewer pipe-line systems
    • E03F3/04Pipes or fittings specially adapted to sew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在河底上划定施工区域,在划定施工区域上设有两组间隔设置的围堰墙,围堰墙整体沿河流流动方向延伸,围堰墙之间设置支撑杆,支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其旁侧的围堰墙连接,将围堰墙的上游、下游进行封堵,使得两组围堰墙之间形成一个工作空间;将工作空间的水抽出,对工作空间进行开挖;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出通流段;回填物堆填在通流段的上方;将支撑杆、围堰墙拆除。将通流段设在河底的下方,这样就能大大地减少了沿河两岸地面的占用,也大大地降低了施工时对沿河两岸的居民、工厂的影响,同时避开沿岸原先布设有的复杂的管线,最终大幅降低工程造价。本发明的通流段的制作方法能避免截流,且工期短、成本低。本发明用于黑臭水体的治理。

Description

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输水管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流黑臭水体治理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水体,特指城市辐射范围内的河流、湖泊、水库以及各类景观水体等。河流作为环境的载体和重要的资源,在城市的生态建设、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等方面都显示出不可替代的意义。一方面具有水质涵养、保持水土的功能,另一方面对城市小气候及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河涌治理,往往是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来支撑的,而由于历史原因,河涌两岸往往是居民楼、厂房林立,而在建设水利设施时,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这就涉及到借地、征地、公路围闭施工的问题,现有技术采用的暗渠方案,借地、征地、围闭面积大,对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对沿河两岸的居民生活影响非常的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地下进行输送水的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包括河底,河底的上方设有二级平台堤岸,涌底调蓄渠箱包括设在河底下方的通流段、设在二级平台堤岸的下方设有通气段,通气段上设有通气口,通气口设在二级平台堤岸上,通流段与通气段连通,河底与二级平台堤岸之间设有接入口,接入口与通流段连通,使得河水能进入通流段内;
上述的通流段是这样制成的:
在河底上划定施工区域,在划定施工区域上设有两组间隔设置的围堰墙,围堰墙整体沿河流流动方向延伸,围堰墙之间设置支撑杆,支撑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其旁侧的围堰墙连接,将围堰墙的上游、下游进行封堵,使得两组围堰墙之间形成一个工作空间;将工作空间的水抽出,对工作空间进行开挖;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出通流段;回填物堆填在通流段的上方;将支撑杆、围堰墙拆除。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通流段、通气段的截面均为矩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通流段、通气段均为混凝土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二级平台堤岸外侧的地面下方设有功能段,通流段与功能段相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功能段上设有清淤井,功能段在清淤井上设有入流口和出流口,清淤井在地面上设有进入口,出流口上设有水力自动闸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杂物拦截系统,所述杂物拦截系统设在通气段或功能段上,杂物拦截系统设有依次连接的靠近上游的上立面、靠近河底的内立面、靠近下游的下立面、远离河底的外立面,上立面、内立面、下立面、外立面围成一个处理腔,外立面设有与城市污水管道连通的接污口,内立面设有通往河底的排污口、泄流口,接污口、泄流口靠近上游,排污口靠近下游,处理腔内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隔离闸,所述两个隔离闸之间设有中拦截格栅,泄流口上设有挡流闸。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排污口上设有细拦截格栅,细拦截格栅的网格面积小于中拦截格栅的网格面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围堰墙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在河底钻出成形孔;在成形孔内放入钢筒,钢筒的下端低于通流段底部至少1米;钢筒内用钢筋混凝土往筒腔进行浇筑形成挡水柱;将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挡水柱用混凝土连成一体,从而形成所述的围堰墙。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围堰墙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在河底设置加固板,加固板为轴对称结构薄壁构件,加固板的对称轴称为基轴,加固板包括与基轴垂直的基板,基板在基轴的两侧斜向延伸形成增厚板,增厚板与基轴呈锐角,使得两个增厚板、基板形成一个缺少下底边的梯形的形状,增厚板的顶端上设有回扣部,使得相邻的加固板可通过回扣部正反相互扣接在一起,扣接在一起的加固板称为加固组,加固组整体呈波浪起伏状;在加固组的两侧浇筑混凝土。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围堰墙外侧设有挡水墙,挡水墙与围堰墙之间填充有砂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包括河底,河底的上方设有二级平台堤岸,涌底调蓄渠箱包括设在河底下方的通流段、设在二级平台堤岸的下方设有通气段,通气段上设有通气口,通气口设在二级平台堤岸上,通流段与通气段连通,河底与二级平台堤岸之间设有接入口,接入口与通流段连通,使得河水能进入通流段内。将通流段设在河底的下方,这样就能大大地减少了沿河两岸地面的占用,也能很方便地将河流的污水引入通流段内,由于通流段和通气段上均设在原本已经存在的河底和二级平台堤岸的下方,避免了沿河两岸地面的占用,也大大地降低了施工时对沿河两岸的居民、工厂的影响,同时避开沿岸原先布设有的复杂的管线,最终大幅降低工程造价。本发明的通流段的制作方法能避免截流,且工期短、成本低。本发明用于黑臭水体的治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某河段上的施工蓝图;
图2是图1的A-A截面图;
图3是图1的B-B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气段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的清淤井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清淤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杂物拦截系统的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杂物拦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河道较宽、水位低的位置上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河道较宽、水位浅的围堰墙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河道较窄、水位深的位置上施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河道较窄、水位深的围堰墙的两个加固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12,这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包括河底10,河底10的上方设有二级平台堤岸110,涌底调蓄渠箱包括设在河底10下方的通流段 20、设在二级平台堤岸110的下方设有通气段30,通气段30上设有通气口310,通气口310设在二级平台堤岸110上,通流段20与通气段30连通,河底10与二级平台堤岸110之间设有接入口,接入口与通流段20连通,使得河水能进入通流段20内。将通流段设在河底的下方,这样就能大大地减少了沿河两岸地面的占用,也能很方便地将河流的污水引入通流段内,由于通流段和通气段上均设在原本已经存在的河底和二级平台堤岸的下方,避免了沿河两岸地面的占用,也大大地降低了施工时对沿河两岸的居民、工厂的影响,同时避开沿岸原先布设有的复杂的管线,最终大幅降低工程造价。而且,由于通流段是设在河底的,无法进行透气,导致进入通流段内的垃圾、淤泥会产生沼气,大量的沼气会形成高压,从而阻碍污水进入涌底调蓄渠箱内,也可能发生的涌底调蓄渠箱由于高压产生裂缝,而本发明的通气段就能很好地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通过调节接入口的开口高度,可以实现河流的调蓄功能,因为涌底调蓄渠箱本身就相当于加大了河流最大通流量,相当于纵向地加深了河底。
上述的通流段20是这样制成的:
在河底10上划定施工区域,在划定施工区域上设有两组间隔设置的围堰墙1000,围堰墙1000整体沿河流流动方向延伸,围堰墙1000 之间设置支撑杆1001,支撑杆100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其旁侧的围堰墙1000连接,将围堰墙1000的上游、下游用堆叠在一起的粘土袋进行封堵,使得两组围堰墙1000之间形成一个工作空间;将工作空间的水抽出,对工作空间进行开挖;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出通流段20;回填物堆填在通流段20的上方;将支撑杆1001、围堰墙1000拆除,将粘土袋移除。通流段的制作方法能避免截流,且工期短、成本低。
为了便于施工,通流段20、通气段30的截面均为矩形,通流段 20、通气段30均为混凝土结构。
为了便于清理涌底调蓄渠箱底面上的沉积物,二级平台堤岸110 外侧的地面下方设有功能段40,通流段20与功能段40相通。
为了便于利用水力实现上述沉积物的冲刷、自动清理功能,功能段40上设有清淤井510,功能段40在清淤井510上设有入流口5110 和出流口5120,清淤井510在地面上设有进入口,出流口5120上设有水力自动闸门5130。
本实施例还包括杂物拦截系统,所述杂物拦截系统设在通气段 30或功能段40上,杂物拦截系统设有依次连接的靠近上游的上立面、靠近河底的内立面、靠近下游的下立面、远离河底的外立面,上立面、内立面、下立面、外立面围成一个处理腔,外立面设有与城市污水管道连通的接污口,内立面设有通往河底的排污口、泄流口,接污口、泄流口靠近上游,排污口靠近下游,处理腔内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隔离闸60,所述两个隔离闸60之间设有中拦截格栅610,泄流口上设有挡流闸620,这样能就能很好地防止体积较大的固体垃圾进入河内。
排污口上设有细拦截格栅,细拦截格栅的网格面积小于中拦截格栅610的网格面积,这样能很好地避免细拦截格栅的堵塞。
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的围堰墙1000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在河底10钻出成形孔;在成形孔内放入钢筒1006,钢筒1006的下端低于通流段20底部至少1米;钢筒1006内用钢筋混凝土往筒腔进行浇筑形成挡水柱1002;将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挡水柱1002用混凝土连成一体,从而形成所述的围堰墙1000。
当然,也可如图11、图12所示,所述的围堰墙1000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在河底10设置加固板,加固板为轴对称结构薄壁构件,加固板的对称轴称为基轴,加固板包括与基轴垂直的基板1004,基板1004在基轴的两侧斜向延伸形成增厚板1003,增厚板1003与基轴呈锐角,使得两个增厚板1003、基板1004形成一个缺少下底边的梯形的形状,增厚板1003的顶端上设有回扣部1005,使得相邻的加固板可通过回扣部1005正反相互扣接在一起,扣接在一起的加固板称为加固组,加固组整体呈波浪起伏状;在加固组的两侧浇筑混凝土。这样的是制作方法适用于河流断面较窄且岩层埋藏较深的地段,保证过水面积
若水位深,围堰墙1000外侧设有挡水墙1007,挡水墙1007与围堰墙1000之间填充有砂石。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包括河底(10),河底(10)的上方设有二级平台堤岸(110),其特征在于:涌底调蓄渠箱包括设在河底(10)下方的通流段(20)、设在二级平台堤岸(110)的下方设有通气段(30),通气段(30)上设有通气口(310),通气口(310)设在二级平台堤岸(110)上,通流段(20)与通气段(30)连通,河底(10)与二级平台堤岸(110)之间设有接入口,接入口与通流段(20)连通,使得河水能进入通流段(20)内;
上述的通流段(20)是这样制成的:
在河底(10)上划定施工区域,在划定施工区域上设有两组间隔设置的围堰墙(1000),围堰墙(1000)整体沿河流流动方向延伸,围堰墙(1000)之间设置支撑杆(1001),支撑杆(1001)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其旁侧的围堰墙(1000)连接,将围堰墙(1000)的上游、下游进行封堵,使得两组围堰墙(1000)之间形成一个工作空间;将工作空间的水抽出,对工作空间进行开挖;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出通流段(20);回填物堆填在通流段(20)的上方;将支撑杆(1001)、围堰墙(1000)拆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流段(20)、通气段(30)的截面均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流段(20)、通气段(30)均为混凝土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级平台堤岸(110)外侧的地面下方设有功能段(40),通流段(20)与功能段(40)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功能段(40)上设有清淤井(510),功能段(40)在清淤井(510)上设有入流口(5110)和出流口(5120),清淤井(510)在地面上设有进入口,出流口(5120)上设有水力自动闸门(51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杂物拦截系统,所述杂物拦截系统设在通气段(30)或功能段(40)上,杂物拦截系统设有依次连接的靠近上游的上立面、靠近河底(10)的内立面、靠近下游的下立面、远离河底(10)的外立面,上立面、内立面、下立面、外立面围成一个处理腔,外立面设有与城市污水管道连通的接污口,内立面设有通往河底(10)的排污口、泄流口,接污口、泄流口靠近上游,排污口靠近下游,处理腔内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隔离闸(60),所述两个隔离闸(60)之间设有中拦截格栅(610),泄流口上设有挡流闸(6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排污口上设有细拦截格栅,细拦截格栅的网格面积小于中拦截格栅(610)的网格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堰墙(1000)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在河底(10)钻出成形孔;在成形孔内放入钢筒(1006),钢筒(1006)的下端低于通流段(20)底部至少1米;钢筒(1006)内用钢筋混凝土往筒腔进行浇筑形成挡水柱(1002);将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挡水柱(1002)用混凝土连成一体,从而形成所述的围堰墙(10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堰墙(1000)的制作包括如下步骤:在河底(10)设置加固板,加固板为轴对称结构薄壁构件,加固板的对称轴称为基轴,加固板包括与基轴垂直的基板(1004),基板(1004)在基轴的两侧斜向延伸形成增厚板(1003),增厚板(1003)与基轴呈锐角,使得两个增厚板(1003)、基板(1004)形成一个缺少下底边的梯形的形状,增厚板(1003)的顶端上设有回扣部(1005),使得相邻的加固板可通过回扣部(1005)正反相互扣接在一起,扣接在一起的加固板称为加固组,加固组整体呈波浪起伏状;在加固组的两侧浇筑混凝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围堰墙(1000)外侧设有挡水墙(1007),挡水墙(1007)与围堰墙(1000)之间填充有砂石。
CN201810657791.3A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08914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7791.3A CN108914877B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7791.3A CN108914877B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4877A true CN108914877A (zh) 2018-11-30
CN108914877B CN108914877B (zh) 2020-05-22

Family

ID=64420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7791.3A Active CN108914877B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148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0915A (zh) * 2020-05-21 2020-08-21 浙江道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河流改道方法及其施工结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5660A (zh) * 2011-09-28 2012-06-20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河道截污收水井
CN205934883U (zh) * 2016-07-29 2017-02-08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河道治理工程的沉砂拦污一体化装置
JP2017066724A (ja) * 2015-09-30 2017-04-06 水ing株式会社 凍結防止機能付き取水口
CN206457777U (zh) * 2017-01-26 2017-09-01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堤岸管廊一体式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5660A (zh) * 2011-09-28 2012-06-20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河道截污收水井
JP2017066724A (ja) * 2015-09-30 2017-04-06 水ing株式会社 凍結防止機能付き取水口
CN205934883U (zh) * 2016-07-29 2017-02-08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适用于河道治理工程的沉砂拦污一体化装置
CN206457777U (zh) * 2017-01-26 2017-09-01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堤岸管廊一体式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0915A (zh) * 2020-05-21 2020-08-21 浙江道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河流改道方法及其施工结构
CN111560915B (zh) * 2020-05-21 2021-07-13 浙江道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河流改道方法及其施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4877B (zh) 2020-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5607U (zh) 边坡暗埋式排水结构
CN108914877A (zh) 一种涌底调蓄渠箱的施工方法
CN206308773U (zh) 自疏通排水管道
CN102234995A (zh) 一种生态过水堰及其构筑方法
CN104652357A (zh) 筒桩加插板护岸结构
CN110185051A (zh) 深窄基坑开挖施工排水方法
CN109914568A (zh) 一种截洪沟与检查井衔接的结构
CN208472647U (zh) 一种涌底调蓄渠箱
CN113202062B (zh) 一种用于沟道型弃渣场施工期及运行期的排洪方法
CN102322068B (zh) 减压降水辅助成槽施工工艺
CN206220172U (zh) 管式引水泵站
CN208472648U (zh) 一种水环境质量改善浅隧集成系统
CN207919643U (zh) 用于在河道中引水的取水头结构
CN209277087U (zh) 引水工程头部蓄清冲淤调蓄水库
CN108894183A (zh) 一种水环境质量改善浅隧集成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15049082U (zh) 用于分离多淤泥河道的湿地系统
CN110616704A (zh) 一种结构填土侧的滤排水构造
CN217811477U (zh) 一种多功能雨水跌水井
CN216457451U (zh) 一种河道清淤污染土存储及处置结构
CN218540787U (zh) 一种降低堆坡建筑设计抗浮水位的建筑结构
CN211973351U (zh) 一种河坝工程用浆砌石护坡结构
CN215841761U (zh) 一种适用于大流量的堰后式简易沉淀池
CN215052633U (zh) 用于边坡防护的桩箱式挡墙
CN203613508U (zh) 筒桩加插板护岸结构
CN213347879U (zh) 一种沟道型渣场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97 Liuhua Road,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1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97 Liuhua Road,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10

Patentee before: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