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1299A - 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11299A
CN108911299A CN201810612743.2A CN201810612743A CN108911299A CN 108911299 A CN108911299 A CN 108911299A CN 201810612743 A CN201810612743 A CN 201810612743A CN 108911299 A CN108911299 A CN 108911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sterilization
graphene nano
laser
medical sew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27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金生
万维宏
范文明
程颖
柯锦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g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og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g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og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6127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11299A/zh
Priority to US16/177,414 priority patent/US10717665B2/en
Publication of CN108911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12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with mechanical oscillations
    • C02F1/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with mechanical oscillations ultrasonic vibr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r application of a germicide or by oligodynamic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10Photocatalys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及方法。所述多级灭菌装置包括多级石墨烯纳米复合灭菌格栅、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超声波灭菌池和激光及近红外灭菌装置。本发明对各类医疗污水中致病菌、寄生虫卵等灭杀或阻隔效果较传统方法更为彻底,且本发明装置可定期清洗,使用周期更长,降低工艺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污水灭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医疗污水主要是指从医院的门诊治疗室、化验室、病房(含层流洁净病房)、洗衣房、换药室、注射室、ICU室、X光室、烧伤病室、手术室(含层流洁净手术室)、血库、实验室、感染性疾病治疗区、保护性隔离病室、无菌供应室、医院厕所或洗衣房等不同医院单元排放的污水,其污水来源及成分十分复杂,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如药物、消毒剂、诊断用剂、洗涤剂、以及大量的病原性微生物、寄生虫卵及各种病毒,如蛔虫卵、肝炎病毒、结核菌和痢疾菌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区继军,贺征,林耀坤.广州市部分医院医疗污水消毒处理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3):298-299)。尤其是医院污水中的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有的在污水中存活时间较长,当人们食用或接触被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水或蔬菜时,就会使人致病或引起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检验证明,国内历次大规模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都与饮用或接触被污染的水有关。例如1988年上海市发生甲型肝炎大面积暴发流行,系由于带有甲型肝炎病毒的粪船污染了毛蚶所致(叶晚芳,蔡同章.上海市1988年暴发流行的甲型肝炎转归和预后的研究:1075例5年随访…[J].上海医学,1993,16(11):629-632)。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发生霍乱,暴发面积之广,死亡人数之多,为有史以来所罕见,并且发病多半在不发达国家的沿海地区,据报导,均因饮用水受到病人排泄物污染所致。与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相比,医疗污水具有水量小、污染力强的特点,如任其排放,会严重污染水源,传播疾病。
根据2009年国际统计局数据,全国医疗污水排放量44654.8万吨,但达标排放量只有38860.2万吨,达标率为87.0%。医疗污水中COD排放量达70274.9吨,氨氮排放量达7352.8吨。广东省数据:医疗污水排放量4559.5万吨,达标排放量为3703.9,医疗污水达标率仅仅为81.23%,显著低于全国平均达标率,数据令人心惊,警示广东省乃至全国地区,医疗污水安全、合格排放任重而道远。由于攸关生命安全、环境安全或群众健康,国家层面对医疗污水排放是慎之又慎,管理日趋严格,对医疗污水灭菌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有医疗污水处理技术良莠不齐,一些企业仅在传统工业污水处理工艺基础上改良一些,增加了灭菌环节,如增加紫外线消毒,双氧水或臭氧消毒工艺等(李嶙.医院含菌废水消毒处理和实际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一些机构探索“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消毒”等医疗污水灭菌工艺(刘熹.水解酸化一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医院废水的效果[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22(3):209-211);也有研究者设计依次连接的封闭式集水池、封闭式一沉池、封闭式污泥池、封闭式污泥消毒池、封闭式污水灭菌池、混凝池、混凝沉淀池、生物滤塔和二次沉淀池等进行医疗污水处理(董玉波.以絮凝和生物滤池为主的医疗废水净化回收处理系统.ZL 101591096)。许伟琦等开发了一种医疗污水的处理剂,包括:二氧化钛20~200、二氧化硅40~300、乙酸锌40~120等,并将其用于医疗污水的消毒和蒸发过程(许伟琦.一种医疗废水的废水处理剂和医疗废水无臭处理方法.ZL 201711088979.2)。邵春彦等研制了一种医疗污水自控消毒装置,其特征是在上层溶药箱顶部设有注水口、溶药箱上部设有加药口,溶药箱下部设有排空口,搅拌泵安装在溶药箱内,消毒设备电控部件和加药泵安装在电控箱内,加药泵吸药管与溶药箱连通,加药泵排药管与消毒箱连通,在溶药箱上部设有高液位自动阀,在溶药箱下部设有低液位自动阀;在下层消毒箱上部设有污水进水口、处理水出水口,消毒箱底部设有排空口(邵春彦,陈寿荣,吴頔,王洪宁,姜海昌.医疗废水自控消毒装置.ZL201711161454.7)。
但值得注意的是,现有传统医疗污水灭菌工艺仍面临灭菌不彻底的问题,例如一些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包括常见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及放线菌等仍有一定残留(陆学奎,华一江,贾秋放.医疗机构污水消毒效果调查结果[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1):88-88)。若仍将这些处理不彻底,未达标的医疗污水对外排放,极易造成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是空前的。市场也呼唤灭菌彻底、高效,装置简便价廉的医疗污水灭菌新技术及相关装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医疗污水排放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包括:
排污单元,其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和第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的网格目数依次递增;
灭菌单元,所述灭菌单元与排污单元通过第一级水阀连接,医疗污水依次经过所述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后进入灭菌单元;所述灭菌单元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超声波灭菌池和激光灭菌装置,相邻部件之间分别通过第二级水阀、第三级水阀和第四级水阀连接;所述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的池壁为透明材质,内壁设有石墨烯纳米复合涂层,内部填充有石墨烯光催化灭菌剂;所述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内设有多层石墨烯增强高分子筛网,每层石墨烯增强高分子筛网上设有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所述激光灭菌装置包括激光聚光腔和激光发生器,所述激光发生器产生的激光束进入激光聚光腔,所述激光聚光腔内壁设有石墨烯近红外纳米涂层。
相对于现有传统技术,本发明装置对各类医疗污水中致病菌、寄生虫卵等灭杀或阻隔效果更为彻底,最终灭菌处理后医疗污水检测指标是:灭菌后连续三次各取样500毫升进行检验,不得检出各类致病菌或寄生虫卵;总大肠菌群数每升不得大于100个,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本发明装置可定期拆卸清洗,使用周期更长,降低工艺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的网格目数为50~120目;所述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的网格目数为120~250目;所述第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的网格目数为270~600目。前两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可逐级过滤除去医疗污水中的泥沙、铁锈、微细沉淀物、絮状漂浮物等,第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可进一步阻隔残留固体污染物。所述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的网格目数可调,且所述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均可定期拆卸清洗,以除去残留污染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和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之间设有U型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所述U型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的底部设有固体污染物分离阀。通过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的医疗污水中缓慢沉降的残留固体污染物通过该固体污染物分离阀排出,未通过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的固体污染物亦向下沉降通过该固体污染物分离阀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用100~325目的再生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包裹。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和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按照20:80~70:3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中,氧化石墨烯的比例为2.5~25%;所述超顺磁性纳米粒子的粒径小于10nm。所述超顺磁性纳米粒子的材料可以为γ-Fe2O3、Fe3O4、Y2O3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氧化石墨烯及粒径小于10nm的超顺磁材料均有优异的抗菌活性,形成复合材料后,产生叠加灭菌效果,能较好地灭杀大肠杆菌、霍乱菌、痢疾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克雷白氏杆菌、血吸虫病原体等水中可能病原菌,达到进一步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由如下重量比的组分烧制而成:硅藻土30~50%、高岭土10~30%、长石7~15%、石墨烯2~15%、氧化铝2~4%、硼玻璃2~4%、滑石粉2~3%、石英石粉3~5%。氧化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和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的复合物可形成一定“微孔道网络”,有效隔除或灭杀体积较大致病菌。
进一步地,所述超声波灭菌池中的超声功率为100W~500KW,灭菌时间为10~60min。超声波灭菌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灭菌方法,具有能耗低、时间短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激光聚光腔的底部固定于可旋转灭菌槽基座上,所述可旋转灭菌槽基座的转速为5~60转/min。通过旋转使得聚光腔内各角度均可吸收近红外光,并快速升温灭杀残留细菌,结合激光束本身杀菌效果,使医疗污水灭菌更加均匀、彻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方法,将医疗污水依次通过三级目数递增的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得到初步灭菌水体;再将初步灭菌水体依次通过石墨烯光催化灭菌、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灭菌、超声波灭菌、激光及近红外灭菌,得到最终灭菌水体。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医疗机构单元;2: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3: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4:第三极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5:U型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6:固体污染物分离阀;:7:第一级水阀;8: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9:搅拌装置;10:石墨烯光催化灭菌剂;11:动力控制装置;12:第二级水阀;13: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14: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15:石墨烯增强高分子筛网;16:第三级水阀;17:超声波灭菌池;18:第四级水阀;19:石墨烯近红外纳米涂层;20:激光聚光腔;21:激光发生器;22:激光束;23:可旋转灭菌槽基座;24:第五级水阀;25:灭菌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从现有医疗用水灭菌现状及灭菌技术需求出发,充分利用石墨烯超大比表面、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卓越的近红外光热效应、可功能改性以及优良的细菌灭活或阻隔特性等特点,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门诊污水、病房污水、手术室污水、血库污水、化验室污水、住院病房污水等各类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及方法,确保各类医疗污水排放安全,服务各地绿色医疗机构建设。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的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示意图,所述多级灭菌装置包括排污单元和灭菌单元,所述灭菌单元与排污单元通过第一级水阀7连接。从医疗机构单元1排出的医疗污水通过循环水泵、液环式真空泵等动力装置及专门的污水沉降池汇集并集中沉降后流出,进入排污单元。
所述排污单元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2、U型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5、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3和第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4。医疗污水在动力牵引下经过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2进入U型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5,从U型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5出来的水再依次经过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3和第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4。
其中,所述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2的目数为50~120目,所述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3的目数为120~250目,所述第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4的目数为270~600目。所述四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均可定期拆卸清洗,前两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可逐级过滤除去医疗污水中的泥沙、铁锈、微细沉淀物、絮状漂浮物等,第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可进一步阻隔残留固体污染物。所述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目数可根据医疗污水来源及特征进行调节,基于石墨烯抑菌特性,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除阻隔固体污染物外,亦可一定程度上对医疗污水起到初步灭菌效果。
所述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由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材料组成,其中,所述高分子材料可以是聚砜(PS)、磺化聚砜(SPS)、聚醚砜(PES)、聚丙烯(PP)、聚丙烯腈(PAN)、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EE)、增强聚丙烯(RPP)、聚碳酸酯(PC)、氟橡胶、乙丙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聚醚醚酮(PEEK)、氯化聚氯乙烯(CPVC)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石墨烯可以为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单层氧化石墨烯、多层氧化石墨烯、氮掺杂石墨烯、硼掺杂石墨烯、有机或高分子修饰石墨烯、金属粒子修饰石墨烯等不同石墨烯纳米材料。石墨烯掺杂比例为0.25~25%,优选2.5%。
所述U型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5的底部设有固体污染物分离阀6,医疗污水经过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2后,其中的残留固体物缓慢沉降并通过固体污染物分离阀6排出。未通过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3的固体污染物亦向下沉降通过固体污染物分离阀6排出。
所述灭菌单元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8、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13、超声波灭菌池17和激光灭菌装置,相邻部件之间分别通过第二级水阀12、第三级水阀16、和第四级水阀18。
经过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净化及初步灭菌后的医疗污水通过第一级水阀7进入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8。所述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8的池壁为透明材质,具体可以是玻璃、石英或透明高分子材料等,内壁为具有光催化效果的石墨烯纳米复合涂层,内部填充有石墨烯光催化灭菌剂10。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8内部还设有表面涂有石墨烯光催化涂层的搅拌装置9,其与动力控制装置11连接进行搅拌扰动。所述石墨烯纳米复合涂层可以是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或棒、管、晶、膜)/氧化石墨烯(或石墨烯)复合材料、磷钨酸/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三氧化钨/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氧化锌/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等纳米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石墨烯光催化灭菌剂10可以是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带、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棒、磷钨酸/氧化石墨烯、三氧化钨/氧化石墨烯、氧化锌/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通过表面涂有石墨烯光催化涂层的搅拌装置9不断搅拌扰动,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光催化效应对医疗污水中致病菌及残留寄生虫卵进行灭杀,达到光催化灭菌效果。
经过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8光催化灭菌后的医疗污水经第二级水阀12进入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13。所述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13内分布有多层石墨烯增强高分子筛网15,所述石墨烯增强高分子筛网15可拆洗,其筛网孔径为100~600目。所述高分子材料可以是聚砜(PS)、磺化聚砜(SPS)、聚醚砜(PES)、聚丙烯(PP)、聚丙烯腈(PAN)、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EE)、增强聚丙烯(RPP)、聚碳酸酯(PC)、氟橡胶、乙丙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聚醚醚酮(PEEK)、氯化聚氯乙烯(CPVC)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石墨烯增强高分子筛网15上定期放置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14,所述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14用100~325目的再生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包裹。所述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14由氧化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和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按照20:80~70:3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质量比优选为30:70。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中,氧化石墨烯的比例为2.5~25%,优选2.5%;所述超顺磁性纳米粒子的材料可以为γ-Fe2O3、Fe3O4、Y2O3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其粒径小于10nm。氧化石墨烯及粒径小于10nm的超顺磁材料均有优异的抗菌活性,形成复合材料后,产生叠加灭菌效果,能较好地灭杀大肠杆菌、霍乱菌、痢疾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克雷白氏杆菌、血吸虫病原体等水中可能病原菌,达到进一步净化效果。所述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由如下重量比的组分烧制而成:硅藻土30~50%、高岭土10~30%、长石7~15%、石墨烯2~15%、氧化铝2~4%、硼玻璃2~4%、滑石粉2~3%、石英石粉3~5%,其中,石墨烯的重量比优选2.5%。氧化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和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的复合物可形成一定“微孔道网络”,有效隔除或灭杀体积较大致病菌。
经过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13消毒后的医疗污水经第三级水阀16进入超声波灭菌池17。超声波可辅助灭菌,且能耗低、时间短,医疗污水进入超声波灭菌池17后,控制在100W~500KW功率范围内超声灭菌10~60min。
经过超声波灭菌池17灭菌后的医疗污水经第四级水阀18进入激光灭菌装置。所述第四级水阀18可设置有残留固体污染物分离口,对残留固体污染物进行分离。所述激光灭菌装置包括激光聚光腔20和激光发生器21,所述激光发生器21产生的激光束22进入激光聚光腔20。所述激光聚光腔20的尺寸范围为0.1~50m,整体材质可以为铝、铜、不锈钢、高强度耐热陶瓷或玻璃等,其内壁涂有石墨烯近红外纳米涂层19。所述石墨烯近红外纳米涂层19可以是氧化锡纳米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二氧化钛纳米带/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石墨烯纳米材料、氮掺杂石墨烯纳米材料、硼掺杂石墨烯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金属纳米复合材料、液晶/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磁性粒子/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石墨烯近红外纳米涂层19下方还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二甲苯、聚芳醚、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聚喹啉、聚吡咯、石墨型梯形聚合物、菲绕啉类梯形聚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激光发生器21可以为钕玻璃激光器、掺钕钇铝石榴石、连续波可调谐钛蓝宝石激光器或近红外氦-氖激光器,其由激光工作物质、泵浦源、聚光腔、谐振腔、冷却系统等组成,工作方式包括连续、脉冲等。所述激光发生器21内还包含功率调节阀,所述功率调节阀可调节获得波长范围为780~2526nm的近红外光。近红外光(NIR)是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按ASTM(美国试验和材料检测协会)定义是指波长在780~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石墨烯类纳米材料能强烈吸收近红外光,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升温,从而诱发上述医疗污水中残留污染细菌细胞大量的凋亡和少量的坏死。
进入激光聚光腔20的医疗污水经激光束22照射5~60min进行灭菌,在灭菌的同时,石墨烯近红外纳米涂层19产生强烈的近红外热效应:以二氧化钛纳米带/石墨烯纳米材料为例,吸收1064nm近红外光后,150秒后即可由室温升至65℃,引发激光聚光腔20残留致病菌或寄生虫卵细胞大量的凋亡和少量的坏死,从而达到灭菌或消毒的目标。作为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激光聚光腔20的底部固定于可旋转灭菌槽基座23上,所述可旋转灭菌槽基座23的转速为5~60转/min,内部设置电池,灭菌槽下方通过螺纹固定,可拆卸,以替换不同口径灭菌槽。通过可旋转灭菌槽基座23旋转使得激光聚光腔20内各角度均可吸收近红外光,并快速升温灭杀残留细菌,结合激光束本身杀菌效果,使医疗污水灭菌更加均匀、彻底。
经过上述U形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灭菌格栅、固体污染物分离阀、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超声波灭菌池、可旋转激光及近红外灭菌腔等不同医疗污水排污灭菌单元多级灭菌后的医疗污水经第五级水阀24排出得到多级灭菌后的灭菌水25,并连接后续的灭菌水收集装置及深度净化装置。
相对于现有传统技术,本发明装置对各类医疗污水中致病菌、寄生虫卵等灭杀或阻隔效果更为彻底,最终灭菌处理后医疗污水检测指标是:灭菌后连续三次各取样500毫升进行检验,不得检出各类致病菌或寄生虫卵;总大肠菌群数每升不得大于100个,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本发明装置可定期清洗,使用周期更长,降低工艺成本。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方法,将医疗污水依次通过三级目数递增的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得到初步灭菌水体;再将初步灭菌水体依次通过石墨烯光催化灭菌、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灭菌、超声波灭菌、激光及近红外灭菌,得到最终灭菌水体。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医院病房1污水经污水沉降池沉降后经U形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5排出,并依次通过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2(60目)、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3(150目)、第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4(300目)逐级过滤除去医疗污水中泥沙、铁锈、微细沉淀物、絮状漂浮物等。并基于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抑菌特性,对医疗污水进行初步灭菌。所述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由石墨烯与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石墨烯添加量2.5%。期间缓慢沉降的残留固体污染物通过U形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5底端的固体污染物分离阀6排出。
通过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净化及初步灭菌后的医疗污水通过第一级水阀7进入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8,该光催化灭菌池的池壁为透明玻璃材质,内壁为具有光催化效果的二氧化钛纳米带/石墨烯纳米复合涂层,进入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8的医疗污水通过表面涂有二氧化钛纳米带/石墨烯纳米复合涂层的搅拌装置9(连接有动力控制装置11)搅拌扰动,并分批次加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灭菌剂10,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光催化效应对医疗污水中致病菌及残留寄生虫卵进行灭杀,达到抑菌灭菌效果。
经光催化灭菌后的医疗污水经第二级水阀12进入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13,该消毒池分布有多层石墨烯/聚砜纳米复合材料筛网15,该筛网可拆洗,其筛网孔径为200目。所述多层石墨烯/聚砜纳米复合材料筛网15上定期放置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14,该复合材料由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A)和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B)混合而成,A和B的比例为30:70。所述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中,超顺磁性纳米粒子为γ-Fe2O3,粒径为5nm以下,石墨烯添加比例优选为2.5%。所述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由如下重量比例烧制而成:硅藻土45%、高岭土25.5%、长石12.5%、石墨烯2.5%、氧化铝3.5%、硼玻璃3.5%、滑石粉2.5%、石英石粉5.0%。所述氧化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和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复合物用200目再生纤维布包裹。
经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13消毒后的医疗污水经第三级水阀16进入超声波灭菌池17,在10KW功率下超声灭菌20min。
经超声灭菌后的医疗污水经第四级水阀18(设置有残留固体污染物分离口,对残留固体污染物进行分离)进入不锈钢激光聚光腔20,激光聚光腔20的尺寸为2.0m,其内壁涂有氧化锡纳米粒子/石墨烯复合材料近红外纳米涂层19。该近红外纳米涂层下方为聚芳醚隔热层。选择脉冲式钕玻璃激光器21,通过功率调节阀可调节获得波长1026nm的近红外光。进入激光聚光腔20后的处理后医疗污水经激光束22照射15min灭菌,同时,氧化锡纳米粒子/石墨烯复合材料近红外纳米涂层19产生强烈的近红外热效应,引发激光聚光腔20残留致病菌或寄生虫卵细胞大量的凋亡和少量的坏死,从而达到灭菌或消毒的目标。进一步地,所述激光聚光腔20下端固定于可旋转灭菌槽基座23(内置电池,转速每分钟30转,灭菌槽下方通过螺纹固定,可拆卸,以替换不同口径灭菌槽),使得激光聚光腔20内各角度均可吸收近红外光,并快速升温灭杀残留细菌,结合激光束本身杀菌效果,使医疗污水灭菌更加均匀、彻底。
经上述依次通过的U形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灭菌格栅、固体污染物分离阀、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超声波灭菌池、可旋转激光及近红外灭菌腔等不同医疗污水灭菌单元多级灭菌后的医疗污水经第四级水阀24排出,得到多级灭菌后的灭菌水25,并连接后续的灭菌水收集装置及深度净化装置。
实施例2
医院病房1污水经污水沉降池沉降后经U形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5排出,并依次通过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2(100目)、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3(180目)、第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4(350目)逐级过滤除去医疗污水中泥沙、铁锈、微细沉淀物、絮状漂浮物等。并基于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抑菌特性,对医疗污水进行初步灭菌。所述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由石墨烯与聚醚砜(PES)复合,石墨烯添加量2.5%。期间缓慢沉降的残留固体污染物通过U形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5底端的固体污染物分离阀6排出。
通过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净化及初步灭菌后的医疗污水通过第一级水阀7进入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8,该光催化灭菌池的池壁为透明石英材质,内壁为具有光催化效果的三氧化钨/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涂层,进入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8的医疗污水通过表面涂有三氧化钨/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涂层的搅拌装置9(连接有动力控制装置11)搅拌扰动,并分批次加入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灭菌剂10,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光催化效应对医疗污水中致病菌及残留寄生虫卵进行灭杀,达到抑菌灭菌效果。
经光催化灭菌后的医疗污水经第二级水阀12进入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13,该消毒池分布有多层石墨烯/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筛网15,该筛网可拆洗,其筛网孔径为150目。所述多层石墨烯/聚四氟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筛网15上定期放置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14,该复合材料由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A)和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B)混合而成,A和B的比例为25:75。所述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中,超顺磁性纳米粒子为Fe3O4,粒径为10nm以下,石墨烯添加比例优选为3%。所述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由如下重量比例烧制而成:硅藻土49%、高岭土19.5%、长石14%、石墨烯3.0%、氧化铝3.5%、硼玻璃3.5%、滑石粉2.5%、石英石粉5.0%。所述氧化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和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复合物用150目再生纤维布包裹。
经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13消毒后的医疗污水经第三级水阀16进入超声波灭菌池17,在25KW功率下超声灭菌15min。
经超声灭菌后的医疗污水经第四级水阀18(设置有残留固体污染物分离口,对残留固体污染物进行分离)进入不锈钢激光聚光腔20,激光聚光腔20的尺寸为3.5m,其内壁涂有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石墨烯纳米材料近红外纳米涂层19。该近红外纳米涂层下方为聚吡咯隔热层。选择脉冲式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21,通过功率调节阀可调节获得波长1026nm的近红外光。进入激光聚光腔20后的处理后医疗污水经激光束22照射10min灭菌,同时,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石墨烯纳米材料近红外纳米涂层19产生强烈的近红外热效应,引发激光聚光腔20残留致病菌或寄生虫卵细胞大量的凋亡和少量的坏死,从而达到灭菌或消毒的目标。进一步地,所述激光聚光腔20下端固定于可旋转灭菌槽基座23(内置电池,转速每分钟15转,灭菌槽下方通过螺纹固定,可拆卸,以替换不同口径灭菌槽),使得激光聚光腔20内各角度均可吸收近红外光,并快速升温灭杀残留细菌,结合激光束本身杀菌效果,使医疗污水灭菌更加均匀、彻底。
经上述依次通过的U形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灭菌格栅、固体污染物分离阀、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超声波灭菌池、可旋转激光及近红外灭菌腔等不同医疗污水灭菌单元多级灭菌后的医疗污水经第四级水阀24排出,得到多级灭菌后的灭菌水25,并连接后续的灭菌水收集装置及深度净化装置。
实施例3
医院病房1污水经污水沉降池沉降后经U形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5排出,并依次通过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2(80目)、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3(200目)、第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4(500目)逐级过滤除去医疗污水中泥沙、铁锈、微细沉淀物、絮状漂浮物等。并基于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抑菌特性,对医疗污水进行初步灭菌。所述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由石墨烯与聚碳酸酯(PC)复合,石墨烯添加量3.0%。期间缓慢沉降的残留固体污染物通过U形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5底端的固体污染物分离阀6排出。
通过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净化及初步灭菌后的医疗污水通过第一级水阀7进入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8,该光催化灭菌池的池壁为透明聚碳酸酯材质,内壁为具有光催化效果的磷钨酸/氧化石墨烯复合涂层,进入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8的医疗污水通过表面涂有磷钨酸/氧化石墨烯复合涂层的搅拌装置9(连接有动力控制装置11)搅拌扰动,并分批次加入二氧化钛纳米棒/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灭菌剂10,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光催化效应对医疗污水中致病菌及残留寄生虫卵进行灭杀,达到抑菌灭菌效果。
经光催化灭菌后的医疗污水经第二级水阀12进入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13,该消毒池分布有多层石墨烯/聚醚醚酮纳米复合材料筛网15,该筛网可拆洗,其筛网孔径为125目。所述多层石墨烯/聚醚醚酮纳米复合材料筛网15上定期放置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14,该复合材料由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A)和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B)混合而成,A和B的比例为30:70。所述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中,超顺磁性纳米粒子为Y2O3,粒径为10nm以下,石墨烯添加比例优选为2.5%。所述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由如下重量比例烧制而成:硅藻土43.5%、高岭土26%、长石13.5%、石墨烯2.5%、氧化铝3.5%、硼玻璃3.5%、滑石粉2.5%、石英石粉5.0%。所述氧化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和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复合物用300目再生纤维布包裹。
经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13消毒后的医疗污水经第三级水阀16进入超声波灭菌池17,在15KW功率下超声灭菌12min。
经超声灭菌后的医疗污水经第四级水阀18(设置有残留固体污染物分离口,对残留固体污染物进行分离)进入高强度耐热陶瓷激光聚光腔20,激光聚光腔20的尺寸为1.6m,其内壁涂有硫化铜/石墨烯复合材料近红外纳米涂层19。该近红外纳米涂层下方为聚芳醚隔热层。选择连续式近红外氦-氖激光器21,通过功率调节阀可调节获得波长980nm的近红外光。进入激光聚光腔20后的处理后医疗污水经激光束22照射30min灭菌,同时,硫化铜/石墨烯复合材料近红外纳米涂层19产生强烈的近红外热效应,引发激光聚光腔20残留致病菌或寄生虫卵细胞大量的凋亡和少量的坏死,从而达到灭菌或消毒的目标。进一步地,所述激光聚光腔20下端固定于可旋转灭菌槽基座23(内置电池,转速每分钟20转,灭菌槽下方通过螺纹固定,可拆卸,以替换不同口径灭菌槽),使得激光聚光腔20内各角度均可吸收近红外光,并快速升温灭杀残留细菌,结合激光束本身杀菌效果,使医疗污水灭菌更加均匀、彻底。
经上述依次通过的U形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灭菌格栅、固体污染物分离阀、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超声波灭菌池、可旋转激光及近红外灭菌腔等不同医疗污水灭菌单元多级灭菌后的医疗污水经第四级水阀24排出,得到多级灭菌后的灭菌水25,并连接后续的灭菌水收集装置及深度净化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污单元,其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和第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的网格目数依次递增;
灭菌单元,所述灭菌单元与排污单元通过第一级水阀连接,医疗污水依次经过所述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后进入灭菌单元;所述灭菌单元沿水流方向依次包括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超声波灭菌池和激光灭菌装置,相邻部件之间分别通过第二级水阀、第三级水阀和第四级水阀连接;所述石墨烯光催化灭菌池的池壁为透明材质,内壁设有石墨烯纳米复合涂层,内部填充有石墨烯光催化灭菌剂;所述石墨烯改性硅藻瓷消毒池内设有多层石墨烯增强高分子筛网,每层石墨烯增强高分子筛网上设有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所述激光灭菌装置包括激光聚光腔和激光发生器,所述激光发生器产生的激光束进入激光聚光腔,所述激光聚光腔内壁设有石墨烯近红外纳米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的网格目数为50~120目;所述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的网格目数为120~250目;所述第三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的网格目数为270~6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和第二级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之间设有U型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所述U型石墨烯增强高分子排污水管的底部设有固体污染物分离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用100~325目的再生纤维布或玻璃纤维布包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和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按照20:80~70:30的质量比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中,氧化石墨烯的比例为2.5~25%;所述超顺磁性纳米粒子的粒径小于10n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增强硅藻瓷材料由如下重量比的组分烧制而成:硅藻土30~50%、高岭土10~30%、长石7~15%、石墨烯2~15%、氧化铝2~4%、硼玻璃2~4%、滑石粉2~3%、石英石粉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灭菌池中的超声功率为100W~500KW,灭菌时间为10~60min。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聚光腔的底部固定于可旋转灭菌槽基座上,所述可旋转灭菌槽基座的转速为5~60转/min。
10.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医疗污水依次通过三级目数递增的石墨烯纳米复合格栅,得到初步灭菌水体;再将初步灭菌水体依次通过石墨烯光催化灭菌、石墨烯改性硅藻瓷复合材料灭菌、超声波灭菌、激光及近红外灭菌,得到最终灭菌水体。
CN201810612743.2A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089112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2743.2A CN108911299A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及方法
US16/177,414 US10717665B2 (en) 2018-06-14 2018-10-31 Multi-stage medical sewage sterilization device and method based on graphene nano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2743.2A CN108911299A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1299A true CN108911299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21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2743.2A Pending CN108911299A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1129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4330A (zh) * 2019-04-19 2019-07-26 广东国源环保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住院部医疗污水蒙脱土纳米净化技术及装置
CN113045102A (zh) * 2021-03-15 2021-06-29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磁流化床废水吸附处理装置
CN113648724A (zh) * 2021-09-09 2021-11-16 重庆华谱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诱导裹覆碳质的过滤网制备和微波处理方法
CN114681672A (zh) * 2020-12-29 2022-07-0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钛合金生物功能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9247A1 (en) * 2016-05-16 2017-11-23 B.G. Negev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Ltd., At Ben-Gurion University Antibiofilm and antimicrobial functional membrane spacer
CN107519691A (zh) * 2017-09-01 2017-12-29 程金生 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饮用水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
CN206828318U (zh) * 2017-06-05 2018-01-02 舟山市康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7555725A (zh) * 2017-10-21 2018-01-09 浙江千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废水处理方法
CN108046526A (zh) * 2017-12-18 2018-05-18 鄢海军 一种医疗废水净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99247A1 (en) * 2016-05-16 2017-11-23 B.G. Negev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Ltd., At Ben-Gurion University Antibiofilm and antimicrobial functional membrane spacer
CN206828318U (zh) * 2017-06-05 2018-01-02 舟山市康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107519691A (zh) * 2017-09-01 2017-12-29 程金生 一种基于石墨烯技术的饮用水过滤装置及过滤方法
CN107555725A (zh) * 2017-10-21 2018-01-09 浙江千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废水处理方法
CN108046526A (zh) * 2017-12-18 2018-05-18 鄢海军 一种医疗废水净化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丘军胜: "《水花集》", 30 June 1996,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田腾飞: "基于石墨烯的多功能抗菌剂应用及抗菌机制研究", 《基础科学辑》 *
韩颖等: "《制浆造纸污染控制》", 31 January 2016,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4330A (zh) * 2019-04-19 2019-07-26 广东国源环保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医院住院部医疗污水蒙脱土纳米净化技术及装置
CN114681672A (zh) * 2020-12-29 2022-07-0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钛合金生物功能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45102A (zh) * 2021-03-15 2021-06-29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磁流化床废水吸附处理装置
CN113648724A (zh) * 2021-09-09 2021-11-16 重庆华谱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诱导裹覆碳质的过滤网制备和微波处理方法
CN113648724B (zh) * 2021-09-09 2023-02-24 重庆华谱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诱导裹覆碳质的过滤网制备和微波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17665B2 (en) Multi-stage medical sewage sterilization device and method based on graphene nano technologies
CN108911299A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污水多级灭菌装置及方法
Al-Nuaim et al. The photocatalytic process in the treatment of polluted water
Feng et al.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and mechanism of ultrasonic inactivation to escherichia coli with piezoelectric effect of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t-BaTiO3
CN1867392B (zh) 使用纳米材料纯化流体
Block et al. Chemically enhanced sunlight for killing bacteria
WO2011120250A1 (zh) 船舶压载水水处理方法和系统
EP222744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allast water treatment
CN106927634A (zh) 医院废水处理系统
CN208308590U (zh) 一种防堵的废液处理设备
CN204454801U (zh) 一种自来水低温智能净化处理管路系统
CN107162123A (zh) 一种电极内过滤消毒方法及装置和应用
TW592782B (en) Composite filte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composite filter for manufacturing high purity water
CN107857439A (zh) 一种医院废水处理方法
El Nahrawy et al. Morphological, impedance and terahertz properties of zinc titanate/Fe3+ nanocrystalline for suppress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
CN108911300A (zh) 一种基于石墨烯纳米技术的医疗用水净化装置及方法
CN202099149U (zh) 小型医用污水处理器
Mukherjee et al. Sono-photocatalytic disinfection of high strength multi-drug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 in presence of blue LED-active CdS nanorods
Sheng et al. Highly efficient and photo-triggered elimination of Aspergillus fumigatus spores by Zn-Ti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CN104556509B (zh) 一种基于膜技术的自来水除菌系统
CN105217712B (zh) 一种颗粒活性炭负载氮修饰纳米二氧化钛饮用水消毒罐
CN208200619U (zh) 一种高效超声波水处理装置
CN207828047U (zh) 一种血液透析机废水处理装置
Sundaramahalingam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anoceramic filter as point of use water filter
CN104591450A (zh) 一种自来水低温智能除菌管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