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5219A - 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5219A
CN108905219A CN201810759221.5A CN201810759221A CN108905219A CN 108905219 A CN108905219 A CN 108905219A CN 201810759221 A CN201810759221 A CN 201810759221A CN 108905219 A CN108905219 A CN 108905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ngee jumping
bungee
control
jumping
resc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592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ao X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Zhao X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Zhao X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Zhao X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5922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52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5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521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31/00Amusemen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31/00Amusement arrangements
    • A63G2031/002Free-fa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包括:控制中心接收到启动指令则控制第一摄像头摄取第一影像,控制中心第一影像分析是否有人体准备蹦极,有则控制信号发射端向信号接收端隔预设时间发送检测信号,控制中心分析信号接收端是否有返回接收成功信息或根据第一影像分析的蹦极绳是否未有发生断裂,若是则控制中心控制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救援无人机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控制中心控制第二摄像头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救援无人机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救援放置区域上方,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救援放置区域上方的救援无人机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救援放置区域的安全位置并控制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蹦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蹦极(Bungee Jumping),也叫机索跳,白话叫笨猪跳,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跳跃者站在约40米以上(相当于10层楼)高度的桥梁、塔顶、高楼、吊车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
绑在跳跃者踝部的橡皮条很长,足以使跳跃者在空中享受几秒钟的“自由落体”。当人体落到离地面一定距离时,橡皮绳被拉开、绷紧、阻止人体继续下落,当到达最低点时橡皮再次弹起,人被拉起,随后,又落下,这样反复多次直到橡皮绳的弹性消失为止,这就是蹦极的全过程。
然,现有的蹦极绳索使用时间过长容易出现磨损和老化,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如何在蹦极绳索出现断裂时利用救援无人机将蹦极人员悬吊放置于安全位置并在蹦极人员蹦极时为其进行多方位保护是目前急需解决的。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无线装置接收到蹦极管理部门发送的启动指令则将其返回给保持连接关系的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外表面位置的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一影像;
S2、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踏板位置的人体准备进行蹦极运动;
S3、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内部的信号发射端通过连接的信号线向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每隔预设时间发送一次检测信号;
S4、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设置于蹦极平台内部的信号发射端通过信号线实时分析接收到检测信号的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是否有返回接收成功信息或根据第一影像实时分析分别与蹦极防护衣以及蹦极平台连接的蹦极绳是否未有发生断裂;
S5、若分析出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未有返回接收成功信息或分析出蹦极绳有发生断裂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6、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救援放置区域上方位置;
S7、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救援放置区域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救援放置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救援放置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0、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人员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
S101、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上方位置的扬声器播放酒精测试提示信息并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的酒精检测柱位置的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实时检测人体呼出气体的酒精信息;
S102、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的酒精检测柱位置的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到的人体呼出的酒精信息分析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人体是否有饮酒;
S103、若未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升降通道内部的升降液压泵驱动连接的升降液压杆将连接的升降防护板完全收缩以开启蹦极踏板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4、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人员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
S105、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上方位置的扬声器播放视力检测提示信息并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验光机实时获取蹦极人员的视力信息;
S106、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设置于蹦极平台位置的验光机获取到的视力信息分析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人体的视力是否有低于预设度数;
S107、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升降通道内部的升降液压泵驱动连接的升降液压杆将连接的升降防护板完全收缩以开启蹦极踏板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8、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人员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
S109、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踏板上表面位置的重量检测平台实时获取重量信息并根据实时获取的重量信息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蹦极踏板上方位置;
S110、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下方位置的固定伸缩电机驱动连接的加固板完全伸出至与蹦极踏板前端保持同一水平线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分析是否有人体从蹦极踏板位置跳下进行蹦极运动;
S21、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区域的地面的防护通道侧方位置的防护封闭电机驱动连接的防护封闭板收缩开启防护通道并在防护通道开启后控制设置于防护通道内部位置的防护液压泵驱动连接的防护液压杆驱动连接的防护平台将蹦极防护气垫完全伸出;
S22、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防护气垫侧方位置的充气装置将连接的蹦极防护气垫充气至满载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3、所述控制中心实时分析是否有接收到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前面位置的悬吊按钮返回的悬吊指令;
S24、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人员穿戴的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25、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
S26、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7、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被蹦极人员佩戴的人体状态检测装置实时获取人体的生命体特征信息并根据实时获取的生命体特征信息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出现异常状态;
S28、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检测到异常状态生命体特征信息的人体状态检测装置所在蹦极人员穿戴的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29、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
S30、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蹦极完成;
S32、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人员穿戴的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33、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
S34、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5、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被蹦极绳绕颈;
S36、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控制设置于蹦极人员穿戴的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37、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
S38、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4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若分析出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未有返回接收成功信息或分析出蹦极绳有发生断裂则所述控制中心将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以及蹦极事故信息发送给保持连接关系的蹦极管理部门的外部设备;
S41、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发生蹦极事故的蹦极平台内部位置的定位装置定位当前位置获取对应位置的蹦极事故定位数据并将获取的蹦极事故定位数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以及蹦极事故信息发送给电子地图中与蹦极事故定位数据距离最近的报警中心以及急救中心。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1.蹦极人员在蹦极时,若控制中心分析出信号发送端未接收到信号接收端返回的接收成功信息或分析出蹦极绳断裂则控制救援无人机启动将将蹦极人员通过穿戴的蹦极防护衣悬吊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救援放置区域,以供救援人员及时前往救援。
2.蹦极人员在蹦极前,检测蹦极人员的酒精信息以及视力信息,若蹦极人员有饮酒或者深度近视则取消蹦极人员的蹦极运动。
3.蹦极人员在蹦极时,控制中心控制蹦极防护气垫伸出并进行充气,以提高蹦极人员的安全性;若控制中心根据第一影像分析出蹦极人员按下悬吊按钮或生命体特征出现异常状态或蹦极完成或被蹦极绳绕颈则控制救援无人机启动将蹦极人员通过穿戴的蹦极防护衣悬吊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避免蹦极人员出现伤亡。
4.在蹦极绳出现故障问题后,立即将第一摄像头摄取的影像以及故障信息发送给蹦极管理部门的外部设备、报警中心以及急救中心,以进行监控达到及时救援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智能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人员饮酒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人员视力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踏板加固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防护气垫充气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悬吊按钮按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人员生命体特征异常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人员蹦极完成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人员蹦极绳绕颈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事故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图4所示,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智能防护方法的流程图;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踏板加固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无线装置接收到蹦极管理部门发送的启动指令则将其返回给保持连接关系的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外表面位置的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一影像;
S2、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踏板位置的人体准备进行蹦极运动;
S3、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内部的信号发射端通过连接的信号线向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每隔预设时间发送一次检测信号;
S4、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设置于蹦极平台内部的信号发射端通过信号线实时分析接收到检测信号的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是否有返回接收成功信息或根据第一影像实时分析分别与蹦极防护衣以及蹦极平台连接的蹦极绳是否未有发生断裂;
S5、若分析出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未有返回接收成功信息或分析出蹦极绳有发生断裂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6、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救援放置区域上方位置;
S7、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救援放置区域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救援放置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救援放置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具体的,在S1中,当控制中心接收到无线装置返回的蹦极管理部门发送的启动指令后,所述控制中心利用无线装置控制蹦极平台位置的所有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一影像,所述第一影像是指第一摄像头摄取的蹦极区域的环境影像,控制中心通过第一摄像头实时的摄取第一影像实时监控蹦极区域情况,所述控制中心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控制中心放置位置,无线装置则设置于控制中心内部位置。
在S2中,具体在所述控制中心控制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一影像后,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踏板位置的人体准备进行蹦极运动,即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处于蹦极平台侧方的蹦极踏板位置。
在S3中,具体在所述控制中心分析出蹦极踏板位置有人体准备进行蹦极运动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内部的信号发射端通过连接的信号线向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每隔预设时间发送一次检测信号,即实时检测信号线是否为正常能够传输信息状态,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是0-10秒,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0.5秒,所述信号线向为设置于蹦极绳内部位置,当蹦极绳断裂则信号线同样断裂,当信号接收端接收到检测信号则同时向信号发送断返回接收成功信息。
在S4中,具体在信号发射端通过连接的信号线向信号接收端发送检测信号后,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设置于蹦极平台内部的信号发射端通过信号线实时分析接收到检测信号的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是否有返回接收成功信息,即分析信号发射端是否有接收到信号接收端返回的接收成功信息,若接收到则说明信号线正常,若未接收到则说明信号线出现问题并判断出蹦极绳或许也出现问题,达到预防的作用,避免蹦极绳断裂造成人员伤亡,同时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影像实时分析分别与蹦极防护衣以及蹦极平台连接的蹦极绳是否未有发生断裂,即实时通过第一影像分析蹦极绳是否有断裂将人员甩出。
在S5中,具体在所述控制中心分析出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未有返回接收成功信息(说明信号线出现问题并预判出蹦极绳的问题)或分析出蹦极绳有发生断裂后,即只要上述两种情况任意发生一种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进入救援状态,在救援无人机启动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即控制救援无人机与蹦极防护衣解除固定。
在S6中,具体在救援无人机与蹦极防护衣解除固定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所述第二影像是指第二摄像头摄取的救援无人机周围的环境影像,以检测救援无人机的实时情况,在第二摄像头摄取第二影像时,所述控制中心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救援放置区域上方位置,即控制救援无人机利用自身下方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通过连接的救援连接绳将连接的第二连接锁扣所在的蹦极防护衣将固定防护的蹦极人员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救援放置区域上方位置。
在S7中,具体在救援无人机将蹦极人员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救援放置区域上方位置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救援放置区域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救援放置区域的安全位置,所述安全位置是指未有危险物品、未有其他人体、安全的且平坦的位置,在将蹦极人员放置完成后,所述控制中心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救援放置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即将穿戴蹦极防护衣的蹦极人员进行安全放置,然后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飞行至救援放置区域的未有危险物品、未有其他人体、安全的且平坦的位置进行停置,以供救援人员前来救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8、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人员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
S109、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踏板上表面位置的重量检测平台实时获取重量信息并根据实时获取的重量信息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蹦极踏板上方位置;
S110、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下方位置的固定伸缩电机驱动连接的加固板完全伸出至与蹦极踏板前端保持同一水平线位置。
具体的,在所述控制中心控制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一影像后,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人员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即分析蹦极平台上方的人体是否有进入蹦极平台规划的待蹦极区域,待蹦极区域分别与蹦极平台以及蹦极踏板连接并处于蹦极平台以及蹦极踏板中间位置,若所述控制中心分析出待蹦极区域位置有蹦极人员存在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踏板上表面位置的重量检测平台实时获取重量信息,然后所述控制中心根据重量检测平台实时获取的重量信息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蹦极踏板上方位置,即分析是否有超过20公斤的物体存在于蹦极踏板位置(若有则判断出有人体位于蹦极踏板位置),若所述控制中心分析出有人体位于蹦极踏板上方位置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下方位置的固定伸缩电机驱动连接的加固板完全伸出至与蹦极踏板前端保持同一水平线位置,且加固板为与蹦极踏板宽度一致的金属板,以对蹦极踏板进行加固,提高蹦极踏板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参考图2-3所示,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人员饮酒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人员视力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S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0、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人员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
S101、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上方位置的扬声器播放酒精测试提示信息并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的酒精检测柱位置的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实时检测人体呼出气体的酒精信息;
S102、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的酒精检测柱位置的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到的人体呼出的酒精信息分析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人体是否有饮酒;
S103、若未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升降通道内部的升降液压泵驱动连接的升降液压杆将连接的升降防护板完全收缩以开启蹦极踏板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4、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人员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
S105、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上方位置的扬声器播放视力检测提示信息并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验光机实时获取蹦极人员的视力信息;
S106、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验光机获取到的视力信息分析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人体的视力是否有低于预设度数;
S107、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升降通道内部的升降液压泵驱动连接的升降液压杆将连接的升降防护板完全收缩以开启蹦极踏板区域。
具体的,在所述控制中心控制第一摄像头摄取第一影像后,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人员进入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若所述控制中心分析出有人体进入带蹦极区域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上方位置的扬声器播放酒精测试提示信息(即提醒待蹦极人员在待蹦极区域位置的酒精检测柱位置的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酒信息),在扬声器播放完成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的酒精检测柱位置的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实时检测人体呼出气体的酒精信息,即所述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实时检测到人体进行吹气后的酒精含量信息,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设置于蹦极平台的酒精检测柱位置的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到的人体呼出的酒精信息分析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人体是否有饮酒,(若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人体有饮酒则取消执行下一步骤并利用扬声器发出警报信息提醒工作人员通知该人体无法进行蹦极,避免饮酒后蹦极造成人员出现的安全事故)若检测出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人体未有饮酒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上方位置的扬声器播放视力检测提示信息(即提醒蹦极人员进行视力检测,防止深度近视的人员在蹦极时出现视网膜脱落),在扬声器播放完成提示信息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验光机实时获取蹦极人员的视力信息,在所述验光机获取到蹦极人员的视力信息后,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验光机获取到的视力信息分析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人体的视力是否有低于预设度数,所述预设度数为500-60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600°(若分析出处于待蹦极区域位置的人体的视力超过600°则取消执行下一步骤且利用扬声器发出警报信息提醒工作人员通知该人体无法进行蹦极,避免深度近视后蹦极造成人员脑部充血出现视网膜脱落),若分析出处于待蹦极区域位置的人体的视力低于600°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升降通道内部的升降液压泵驱动连接的升降液压杆将连接的升降防护板完全收缩以开启蹦极踏板区域,所述升降通道设置于待蹦极区域与蹦极踏板连接位置,升降防护板伸出后,将待蹦极区域与蹦极踏板进行隔离,蹦极人员无法进入蹦极踏板,升降防护板完全收缩后,将待蹦极区域与蹦极区域联通,蹦极人员能够进入蹦极踏板。
实施例三
参考图5-9所示,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防护气垫充气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悬吊按钮按下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人员生命体特征异常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人员蹦极完成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人员蹦极绳绕颈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S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分析是否有人体从蹦极踏板位置跳下进行蹦极运动;
S21、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区域的地面的防护通道侧方位置的防护封闭电机驱动连接的防护封闭板收缩开启防护通道并在防护通道开启后控制设置于防护通道内部位置的防护液压泵驱动连接的防护液压杆驱动连接的防护平台将蹦极防护气垫完全伸出;
S22、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防护气垫侧方位置的充气装置将连接的蹦极防护气垫充气至满载状态。
具体的,在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分析出有蹦极踏板位置的人体准备进行蹦极运动后,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人体从蹦极踏板位置跳下进行蹦极运动,即分析准备进行蹦极运动的人体是否有开始蹦极运动,若所述控制中心分析出有人体从蹦极踏板位置跳下进行蹦极运动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区域的地面的防护通道侧方位置的防护封闭电机驱动连接的防护封闭板收缩开启防护通道,所述防护通道设置于蹦极平台下方地面区域位置,在防护通道开启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防护通道内部位置的防护液压泵驱动连接的防护液压杆驱动连接的防护平台将蹦极防护气垫完全伸出,即将防护平台伸出至与周围地面保持同一水平面位置,在蹦极防护气垫伸出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防护气垫侧方位置的充气装置将连接的蹦极防护气垫充气至满载状态,以加强蹦极人员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3、所述控制中心实时分析是否有接收到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前面位置的悬吊按钮返回的悬吊指令;
S24、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人员穿戴的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25、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
S26、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7、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被蹦极人员佩戴的人体状态检测装置实时获取人体的生命体特征信息并根据实时获取的生命体特征信息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出现异常状态;
S28、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检测到异常状态生命体特征信息的人体状态检测装置所在蹦极人员穿戴的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29、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
S30、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蹦极完成;
S32、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人员穿戴的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33、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
S34、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2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5、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被蹦极绳绕颈;
S36、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控制设置于蹦极人员穿戴的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37、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
S38、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具体的,在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分析出有人体从蹦极踏板位置跳下进行蹦极运动后,所述控制中心实时分析是否有接收到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前面位置的悬吊按钮返回的悬吊指令(即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不适以按下悬吊按钮请求返回)(或控制被蹦极人员佩戴的人体状态检测装置实时获取人体的生命体特征信息并根据实时获取的生命体特征信息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出现异常状态(即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血压超过安全蹦极的血压以及心跳超过安全蹦极的心跳)或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蹦极完成(即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未有弹起,只处于悬吊晃动)或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被蹦极绳绕颈(即分析蹦极绳是否有缠绕蹦极人员的颈部位置,防止蹦极人员窒息)),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人员穿戴的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进入救援状态,在救援无人机启动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即控制救援无人机与蹦极防护衣解除固定,在救援无人机与蹦极防护衣解除固定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所述第二影像是指第二摄像头摄取的救援无人机周围的环境影像,以检测救援无人机的实时情况,在第二摄像头摄取第二影像时,所述控制中心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救援放置区域上方位置,即控制救援无人机利用自身下方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通过连接的救援连接绳将连接的第二连接锁扣所在的蹦极防护衣将固定防护的蹦极人员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上方位置,在救援无人机将蹦极人员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上方位置后,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所述安全位置是指未有危险物品、未有其他人体、安全的且平坦的位置,在将蹦极人员放置完成后,所述控制中心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救援放置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即将穿戴蹦极防护衣的蹦极人员进行安全放置,然后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飞行至蹦极完成区域的未有危险物品、未有其他人体、安全的且平坦的位置进行停置,以供蹦极完全区域的工作人员进行救护。
实施例四
参考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蹦极事故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S4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若分析出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未有返回接收成功信息或分析出蹦极绳有发生断裂则所述控制中心将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以及蹦极事故信息发送给保持连接关系的蹦极管理部门的外部设备;
S41、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发生蹦极事故的蹦极平台内部位置的定位装置定位当前位置获取对应位置的蹦极事故定位数据并将获取的蹦极事故定位数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以及蹦极事故信息发送给电子地图中与蹦极事故定位数据距离最近的报警中心以及急救中心。
具体的,在所述控制中心分析出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未有返回接收成功信息(说明信号线出现问题并预判出蹦极绳的问题)或分析出蹦极绳有发生断裂后,即只要上述两种情况任意发生一种则所述控制中心将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以及蹦极事故信息发送给保持连接关系的蹦极管理部门的外部设备,以通知蹦极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同时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发生蹦极事故的蹦极平台内部位置的定位装置定位当前位置获取对应位置的蹦极事故定位数据,在定位装置获取到蹦极事故定位数据后,所述控制中心将定位装置获取的蹦极事故定位数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以及蹦极事故信息发送给电子地图中与蹦极事故定位数据距离最近的报警中心以及急救中心,以通知报警中心前往处理并通知急救中心根据第一影像分析人员伤亡情况以及时救援。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无线装置接收到蹦极管理部门发送的启动指令则将其返回给保持连接关系的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接收到则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外表面位置的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一影像;
S2、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踏板位置的人体准备进行蹦极运动;
S3、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内部的信号发射端通过连接的信号线向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每隔预设时间发送一次检测信号;
S4、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设置于蹦极平台内部的信号发射端通过信号线实时分析接收到检测信号的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是否有返回接收成功信息或根据第一影像实时分析分别与蹦极防护衣以及蹦极平台连接的蹦极绳是否未有发生断裂;
S5、若分析出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未有返回接收成功信息或分析出蹦极绳有发生断裂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6、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救援放置区域上方位置;
S7、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救援放置区域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救援放置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救援放置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0、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人员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
S101、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上方位置的扬声器播放酒精测试提示信息并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的酒精检测柱位置的呼气式酒精检测仪实时检测人体呼出气体的酒精信息;
S102、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的酒精检测柱位置的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到的人体呼出的酒精信息分析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人体是否有饮酒;
S103、若未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升降通道内部的升降液压泵驱动连接的升降液压杆将连接的升降防护板完全收缩以开启蹦极踏板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4、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人员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
S105、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上方位置的扬声器播放视力检测提示信息并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验光机实时获取蹦极人员的视力信息;
S106、所述控制中心根据设置于蹦极平台位置的验光机获取到的视力信息分析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的人体的视力是否有低于预设度数;
S107、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升降通道内部的升降液压泵驱动连接的升降液压杆将连接的升降防护板完全收缩以开启蹦极踏板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8、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是否有蹦极人员处于蹦极平台的待蹦极区域位置;
S109、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踏板上表面位置的重量检测平台实时获取重量信息并根据实时获取的重量信息分析是否有人体位于蹦极踏板上方位置;
S110、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平台下方位置的固定伸缩电机驱动连接的加固板完全伸出至与蹦极踏板前端保持同一水平线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分析是否有人体从蹦极踏板位置跳下进行蹦极运动;
S21、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区域的地面的防护通道侧方位置的防护封闭电机驱动连接的防护封闭板收缩开启防护通道并在防护通道开启后控制设置于防护通道内部位置的防护液压泵驱动连接的防护液压杆驱动连接的防护平台将蹦极防护气垫完全伸出;
S22、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防护气垫侧方位置的充气装置将连接的蹦极防护气垫充气至满载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3、所述控制中心实时分析是否有接收到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前面位置的悬吊按钮返回的悬吊指令;
S24、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人员穿戴的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25、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
S26、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7、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被蹦极人员佩戴的人体状态检测装置实时获取人体的生命体特征信息并根据实时获取的生命体特征信息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出现异常状态;
S28、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检测到异常状态生命体特征信息的人体状态检测装置所在蹦极人员穿戴的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29、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
S30、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蹦极完成;
S32、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蹦极人员穿戴的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33、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
S34、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0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5、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实时分析蹦极人员是否有被蹦极绳绕颈;
S36、若有则所述控制中心控制控制设置于蹦极人员穿戴的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背面位置的救援无人机启动并控制启动的救援无人机与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固定卡扣断开连接;
S37、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侧方位置的第二摄像头实时摄取第二影像并控制与固定卡扣断开连接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悬吊飞行至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上方位置;
S38、所述控制中心控制飞行到达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上方位置的救援无人机根据第二影像利用救援连接绳通过设置于蹦极防护衣背面位置的第一连接锁扣将穿戴有蹦极防护衣的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并在将人体放置完成后控制设置于将人体放置于蹦极管理部门规划的蹦极完成区域的安全位置的救援无人机下方位置的第二连接锁扣与连接绳断开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4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若分析出设置于蹦极防护衣内部位置的信号接收端未有返回接收成功信息或分析出蹦极绳有发生断裂则所述控制中心将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以及蹦极事故信息发送给保持连接关系的蹦极管理部门的外部设备;
S41、所述控制中心控制设置于发生蹦极事故的蹦极平台内部位置的定位装置定位当前位置获取对应位置的蹦极事故定位数据并将获取的蹦极事故定位数据、第一摄像头实时摄取的第一影像以及蹦极事故信息发送给电子地图中与蹦极事故定位数据距离最近的报警中心以及急救中心。
CN201810759221.5A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 Withdrawn CN1089052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9221.5A CN108905219A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9221.5A CN108905219A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5219A true CN108905219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10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59221.5A Withdrawn CN108905219A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0521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7631A (zh) * 2019-06-21 2019-10-15 河南大学 一种可自动解体的大型充气游乐设施模型
CN111760302A (zh) * 2020-06-04 2020-10-13 于贵庆 智能化蹦极场所管控系统
CN111841023A (zh) * 2020-07-21 2020-10-30 张霞 自适应保护机构选择平台
CN112023408A (zh) * 2020-06-23 2020-12-04 曹红娟 筛状网体现场驱动平台及方法
CN112748668A (zh) * 2020-07-22 2021-05-04 黄德莲 基于差值数据分析的电机驱动平台
CN112807703A (zh) * 2020-10-25 2021-05-18 泰州程顺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化踏板间距调节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7631A (zh) * 2019-06-21 2019-10-15 河南大学 一种可自动解体的大型充气游乐设施模型
CN111760302A (zh) * 2020-06-04 2020-10-13 于贵庆 智能化蹦极场所管控系统
CN112023408A (zh) * 2020-06-23 2020-12-04 曹红娟 筛状网体现场驱动平台及方法
CN112023408B (zh) * 2020-06-23 2022-09-13 安徽省金士棉机有限责任公司 筛状网体现场驱动平台及方法
CN111841023A (zh) * 2020-07-21 2020-10-30 张霞 自适应保护机构选择平台
CN112748668A (zh) * 2020-07-22 2021-05-04 黄德莲 基于差值数据分析的电机驱动平台
CN112807703A (zh) * 2020-10-25 2021-05-18 泰州程顺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化踏板间距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12807703B (zh) * 2020-10-25 2021-12-10 淮北禾获人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化踏板间距调节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05219A (zh) 一种基于蹦极的智能防护方法
US20160358447A1 (en) Intelligent waistband and intelligent falling-over emergency pre-warning system
US11471112B2 (en) Mobile application for wearable device
US20060288464A1 (en) Personal protection device
CN104258539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和肢体动作交互的老人康复与监护系统
CN107667398A (zh) 心肺复苏指导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和系统
CN205850029U (zh) 自动防坠穿戴设备
CN107510941B (zh) 一种用于游乐设施的安全束缚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7122702A (zh) 安全装置和安全方法
CN109159873A (zh) 一种水中智能救生器
CN106923404A (zh) 一种智能跌倒紧急救护装置
CN113940668B (zh) 一种可穿戴式运动状态检测识别系统
CN106991847B (zh) 基于虚拟现实的防暴乱培训系统及方法
CN108777057A (zh) 穿戴通讯设备和通讯系统
CN205054208U (zh) 供轨道交通列车工作人员穿戴的智能设备
US20170143067A1 (en) Impact Garment with Inflatable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KR20120077503A (ko) 기구(氣球)가 부착된 비상탈출용 낙하산
WO2023023562A1 (en) Data inferences from a wearable robot
CN215685147U (zh) 一种智能安全帽
CN105336101B (zh) 防跌倒装置
CN110623340A (zh) 人工智能髋关节防摔跌伤保护装置
CN113476017A (zh) 一种基于LoRa动态多协议SoC模式可穿戴移动通讯设备及其通讯方法
CN112527004B (zh) 速率方向一体化调控系统
KR20170120860A (ko) 중증도 분류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중증도 분류 방법
CN105534502B (zh) 基于数字化头盔的伤病员救护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