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0403B - 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0403B
CN108900403B CN201810603940.8A CN201810603940A CN108900403B CN 108900403 B CN108900403 B CN 108900403B CN 201810603940 A CN201810603940 A CN 201810603940A CN 108900403 B CN108900403 B CN 1089004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ernet ring
node
protection
target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0394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00403A (zh
Inventor
邢家茂
郭瑞
郭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0394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04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0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0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00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0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以太环网保护配置,造成工作量较大、容易出错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节点会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和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这样网络管理中心接收到消息后就会自动触发下一次的配置,降低了人工手动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工作量和出错的概率。并且目标节点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会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使得转发节点两侧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均为打开状态,从而可以不用考虑MAC地址的问题,保证设备不脱管。

Description

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以太网技术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简洁、低成本、高标准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类网络。如图1所示,环形拓扑是最简洁的网络保护结构,在对可靠性要求高的多业务综合承载网络中有较多应用。G.8032为ITU-T制定的针对环网拓扑的快速保护倒换标准,提供了稳定的业务保护和快速的故障恢复机制。
如图2所示,按照G.8032协议标准,在以太环网中,各台设备(也即节点)的环网保护的初始化约定为:主节点(owner)和环网保护邻居节点(neighbor)节点阻塞RPL链路所在端口、打开非RPL链路端口,transfer(转发节点)节点阻塞环网保护东向端口、打通环网保护西向端口。对环形网络中的各台设备配置G.8032以太环网保护前,各台设备已形成物理环网,在逻辑上保证通路上没有环路;在之前的设备安装实施的过程,已打通一条链状的网络管理逻辑通道,各台设备的网络管理报文均可通过该通道传送到网络管理中心。如图3所示,各台设备的网络管理报文通过transfer1设备送交到网络管理中心,链状的网络管理逻辑通道为neighbor—transfer1—transfer2—transfer3—transfer4—owner。
然而,在网络部署和实施的过程中,以太环网涉及的设备较多、拓扑较为复杂,并且还要保证同一个逻辑环上设备的以太环网ID(Identity,身份标识号码)相同,不同逻辑环的以太环网ID不同。如果采用现有技术的方法对每一个设备进行人工手动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此时会造成工作量较大、并且还会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手动以太环网保护配置,造成工作量较大、容易出错的问题。
第一方面,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目标节点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确定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并进入悬挂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以及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基于所述通知消息所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转发接收到的协议报文;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其中,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No RequestRPL Blocked,无请求RPL链路阻塞)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环网保护链路RPL RPL(Ring Protection Link,环网保护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目标节点会在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以及会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这样网络管理中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消息后就会自动触发下一次的配置,降低了人工手动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工作量和出错的概率。并且,目标节点还会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使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两侧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均为打开状态,从而可以不用考虑MAC地址大小的问题,保证转发节点设备不脱管。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所述目标节点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禁止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在确定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出现故障后,生成信号失效SF协议报文。
之后会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管理中心的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后,使能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进入悬挂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保护状态的节点进入到悬挂状态的信号失效NR协议报文,以及接收到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清除操作命令进入空闲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悬挂状态的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其中,所述目标节点根据收到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前,还需要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会采用两种方式对以太环网进行保护配置,增加的配置方式的多样化,进一步降低了以太环网进行保护配置的中出现错误的概率。
第二方面,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转发节点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确定所述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后进入悬挂状态;之后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协议报文后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进入目标状态,并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并将后续接收到的协议报文转发给以太环网中连接的下一个节点。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若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则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若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则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当转发节点进入保护状态之后,所述转发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NR(No Request,无请求)协议报文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之后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NRRB协议报文,并进入空闲状态。
其中,转发节点根据收到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前,还需要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转发节点会在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以及会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这样网络管理中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消息后就会自动触发下一次的配置,降低了人工手动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工作量和出错的概率。并且转发节点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协议报文后会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使两侧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均为打开状态,从而可以不用考虑MAC地址的问题,保证转发节点设备不脱管。
第三方面,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网络管理中心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所述目标节点根据所述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并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的通知消息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目标操作命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当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该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并在收到该节点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在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进入保护状态之后,所述网络管理中心需要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在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从禁止变为使能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发送用于触发其它节点进入悬挂状态的NR协议报文;当接收到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清除操作命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进入空闲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发送用于触发其它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其中,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之前,还需要根据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保护信息,并获取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的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网络管理中心会收到所有节点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以及所有节点发送的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这样网络管理中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消息后就会自动触发下一次的配置,降低了人工手动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工作量和出错的概率。并且还会发送目标操作命令,令目标节点发送的协议报文后会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使转发节点两侧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均为打开状态,从而可以不用考虑MAC地址的问题,保证转发节点设备不脱管。
第四方面,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目标节点,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确定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并进入悬挂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基于所述通知消息所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转发接收到的协议报文;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其中,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环网保护链路RPL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环网中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之前,禁止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在确定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出现故障后,生成信号失效SF协议报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进入保护状态之后,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管理中心的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后,使能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进入悬挂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保护状态的节点进入到悬挂状态的信号失效NR协议报文;接收到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清除操作命令进入空闲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悬挂状态的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收到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前,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第五方面,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转发节点,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确定所述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后进入悬挂状态;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协议报文后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进入目标状态;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将后续接收到的协议报文转发给以太环网中连接的下一个节点。
其中,若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则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若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则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进入保护状态之后,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NR协议报文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NRRB协议报文,并进入空闲状态。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根据收到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前,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第六方面,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网络管理中心,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下列过程:
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所述目标节点根据所述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的通知消息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目标操作命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在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该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并在收到该节点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
其中,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在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进入保护状态之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在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从禁止变为使能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发送用于触发其它节点进入悬挂状态的NR协议报文;在接收到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清除操作命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进入空闲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发送用于触发其它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之前,根据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保护信息,并获取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第二方面~第六方面中任一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环形拓扑网络保护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环形拓扑网中各节点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环形拓扑网中各节点发送网络管理报文示意图;
图4为一种需考虑MAC地址大小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当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目标节点为环网中的主节点时的完整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当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目标节点为环网中的主节点时的完整方法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个以太环网络管理中心的视图界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目标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转发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网络管理中心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目标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转发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网络管理中心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场景为于以太环网技术领域,其中以太环网是由一组IEEE802.1兼容的以太网节点组成的环形拓扑,每个节点通过基于802.3媒体访问控制的端口与其他两个节点相连,可以由其他服务层技术承载,所有节点间能够直接或者间接通信。同时,以太环网既指物理环形拓扑也指逻辑拓扑,其中业务流量完全基于IEEE 802.1规范的转发规则转发,支持点到点(E-Line)、多点到多点(E-LAN)和点到多点(E-Tree)等以太网业务,包括以太网专线(EPL)和以太网虚拟专线(EVPL),支持各种模式的通信,包括单播、多播和广播,能够防止数据的失序和重复。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每一个设备进行人工手动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所带来的弊端,本发明实施例基于网络管理中心通过网络管理逻辑通道对以太环网节点进行自动保护配置。但是,发明人发现在基于网络管理中心实现对以太环网节点的保护配置时存在如下技术难点:需要考虑节点MAC地址大小,即起始配置节点要选择MAC地址最大的以太环网节点且该节点要被配置为邻居节点或者主节点这一特定约束,配置难度比较大。
以图4为例,比如从neighbor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的配置时:
步骤400、将neighbor节点连接RPL链路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非连接RPL链路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neighbor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
步骤401、进行transfer1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
(1)若选择port1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port2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默认阻塞port2。在配置好以太环网保护后,因port2端口阻塞,neighbor节点与网络管理中心的逻辑通道被阻断;
若transfer1节点的MAC地址大于neighbor节点的MAC地址,则以transfer1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决策为准,neighbor节点打开port1和port2,transfer1节点仍阻塞port2、打开port1,此时neighbor节点仍保持脱管状态;
若neighbor节点的MAC地址大于transfer1节点的MAC地址,则以neighbor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决策为准,transfer1节点的port1和port2均打开,neighbor节点到网络管理中心的通路重新打通。
在transfer1节点配置时,要求neighbor节点的MAC地址大于transfer1节点的MAC地址,否则neighbor节点将脱管。
(2)若选择port2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port1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默认阻塞port1。则transfer2、transfer3、transfer4、owner节点均脱管,需待进一步的协商,同样要求neighbor节点的MAC地址大于transfer1节点的MAC地址,否则transfer2、transfer3、transfer4、owner节点均脱管。
步骤402、transfer2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
(1)若选择连通网络管理中心的port2端口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默认阻塞,port1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默认打开;transfer2、transfer3、transfer4、owner节点与网络管理中心连接的管理通路均阻断。只有neighbor节点的MAC地址大于transfer2节点的MAC地址,以neighbor节点的以太环网决策为准,transfer2节点打开两个以太环网保护端口port1、port2,transfer2、transfer3、transfer4、owner节点方可正常网管。
(2)若选择连通网络管理中心的以太环网端口port2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默认打开,port1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默认阻塞;transfer2连接的transfer3、transfer4、owner节点与网络管理中连接的管理通路均阻断。
若neighbor节点的MAC地址小于transfer2节点的MAC地址,则以transfer2节点的以太环网决策为准,neighbor节点打开两个以太环网保护端口,transfer3、transfer4、owner节点均保持在脱管状态。只有neighbor节点的MAC地址大于transfer2节点的MAC地址,以neighbor节点的以太环网决策为准,transfer2节点打开两个端口port1、port2,transfer2连接的其他设备方可正常网管。
步骤403、transfer3、transfer4节点的配置与transfer1、transfer2的配置同理,均要求neighbor节点的MAC地址大于transfer节点。
步骤404、owner节点,port1为RPL链路接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配置port2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port1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后,默认port1阻塞,port2打开。
上面就是需考虑MAC地址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流程。如果选择的起始配置节点的MAC地址不是以太环网节中MAC地址最大的节点,并且不满足起始配置节点被配置为邻居节点或者主节点这一特定约束时,在配置过程中将会出现节点设备脱管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在该解决方案中:网络管理中心在配置过程中通过与配置对象(即以太环网节点)之间进行特定命令与通知消息的交互来控制配置对象变换状态并执行相应操作,以使以太环网中各节点两侧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均为打开状态,从而可以不用考虑MAC地址大小的问题,不必一定要满足起始配置节点要选择MAC地址最大的以太环网节点且该节点要被配置为邻居节点或者主节点这一特定约束,就可以保证配置过程中各节点设备不脱管,从而能够成功接收或转发网络管理中心下发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使得配置得以顺利进行。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系统,包括:目标节点500、转发节点501和网络管理中心502。
目标节点500,用于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确定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并进入悬挂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基于所述通知消息所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转发接收到的协议报文;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转发节点501,用于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确定所述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后进入悬挂状态;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协议报文后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进入目标状态;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将后续接收到的协议报文转发给以太环网中连接的下一个节点。
网络管理中心502,用于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所述目标节点根据所述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的通知消息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目标操作命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在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该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并在收到该节点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目标节点会在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以及会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这样网络管理中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消息后自动触发下一次的配置,降低了人工手动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工作量和出错的概率。
并且,目标节点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会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使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两侧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均为打开状态,从而可以不用考虑MAC地址大小的问题,不必一定要满足起始配置节点要选MAC地址最大的以太环网节点且该节点要被配置为邻居节点或者主节点这一特定约束,就可以保证配置过程中各节点设备不脱管,从而能够成功接收或转发网络管理中心下发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使得配置得以顺利进行。
在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时,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之后根据发送的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保护信息,并获取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网络管理中心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目标节点根据收到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确定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并进入悬挂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
网络管理中心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的通知消息后向目标节点发送目标操作命令,其中所述目标操作命令可以为清除操作命令,也可以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
当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时,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主节点在接收到目标操作命令后,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NRRB协议报文,并进入空闲状态。
转发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协议报文,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进入空闲状态,并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空闲状态的通知消息。以及将后续接收到的NRRB协议报文转发给以太环网中连接的下一个节点。
网络管理中心接收到通知消息后,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
当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时,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目标节点在接收到目标操作命令后,禁止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在确定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出现故障后,生成SF协议报文并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出,并进入保护状态。
相应的,转发节点接收到SF协议报文后,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进入保护状态,并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保护状态的通知消息,以及将后续接收到的SF协议报文转发给以太环网中连接的下一个节点。
网络管理中心接收到通知消息后,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
当网络管理中心接收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进入保护状态的通知消息后,向目标节点发送使能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
当目标节点接收到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后,使能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进入悬挂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NR协议报文。
转发节点接收目标节点发送的NR协议报文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
网络管理中心接收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后,向目标节点发送清除操作命令。
相应的,目标节点接收到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清除操作命令进入空闲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NRRB协议报文。
相应的,处于悬挂状态的转发节点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NRRB协议报文后,进入空闲状态。
下面结合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在对环形网络中的各台设备配置G.8032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前,各台设备已形成物理环网,并对以太环网中待配置为RPL链路的目标物理链路进行逻辑中断,在以太环网与网络管理中心之间构建一条链式的网络管理逻辑通道。
其中,这里进行逻辑中断可具体包括:将以太环网中为目标物理链路连接的两个节点中至少一个节点中用于连接目标物理链路的环端口的VLAN LIST(虚拟局域网列表)删除。一种优选的可实施方式为,仅将用于以太环网保护的VLAN LIST删除。
而网络管理逻辑通道,用于网络管理中心对各节点的管理,包括:拓扑报文的收集;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的下发;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成功消息的上报;网络管理中心对节点的管理操作指令等。
网络管理中心接收各节点发送的拓扑报文,该拓扑报文携带有节点信息以及与该节点邻接的节点的相关信息,包括: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号、MAC地址、IP(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等,网络管理中心据此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其中,如何构建以太环拓扑信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当网络管理中心接收各节点发送的拓扑报文后,网络管理中心获取所有以太环网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这里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可以是根据预先设置好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数据生成得到的。
其中,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数据是为实现以太环网保护功能所需配置的数据,该数据可预先通过配置文件固定设置好,也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实时获得,具体的获取方式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数据可包括:以太环网标识、以太环网定时器参数(包括WTR(Wait To Restore,等待恢复)定时、WTB(Wait To Block,等待阻塞)定时、防护定时等)、用于以太环网保护的VLAN LIST(包括:协议VLAN,以及各个被保护业务的VLAN(Virtual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以太环网保护所使用的协议VLAN、以太环网owner节点(主节点)MAC地址及其环端口角色、以太环网neighbor节点(邻居节点)MAC地址及其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角色、以太环网transfer节点(转发节点)MAC地址及其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角色、保护切换模式等。
相应的,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数据将待配置为目标节点的节点确定为目标配置节点,并向目标配置节点下发目标配置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目标配置节点确定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对自己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后,根据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目标节点角色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其中,目标节点可以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也可以为与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当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时,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具体包括:将本节点的以太环网角色配置为主节点,连接RPL链路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即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角色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另一个连接非RPL链路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即非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角色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将保护切换模式配置为可恢复模式或非恢复模式等。
当目标节点为与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时,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具体包括:将本节点的以太环网角色配置为邻居主节点,连接RPL链路的端口(即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角色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另一个连接非RPL链路的环端口(即非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角色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将保护切换模式配置为可恢复模式或非恢复模式等。
相应的,在对目标节点配置成功后,此时目标节点具备以太环网保护功能,进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并进入悬挂(PENDING)状态。
当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时,初始化过程包括:将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阻塞,打开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定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和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发出NR协议报文;如果被配置为可恢复模式,则开始WTB定时。这里定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和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发出NR协议报文的具有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当目标节点为与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时,初始化过程包括:将连接RPL链路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阻塞,打开非RPL链路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定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和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发出NR协议报文;这里定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和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发出NR协议报文的具有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一种优选的方式是将时长设定为5s。
当目标节点确定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并进入悬挂状态后,需要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
其中,这里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阻塞,指的是对端口业务报文的阻塞,为逻辑上的阻塞,具体为阻塞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上的业务报文,不进行转发,而对于用于以太环网保护的协议报文这一类特殊报文仍可以转发;而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打开,指的是对端口业务报文的打开,为逻辑上的打开,具体为控制端口具备能够转发业务报文和用于以太环网保护的协议报文的能力。
相应的,当网络管理中心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的通知消息后,向目标节点发送目标操作命令。
其中,当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时,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时,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下面针对这里两种操作命令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方式一、当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时:
主节点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清除操作命令后,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的NRRB协议报文,并进入空闲状态。
其中,若主节点被配置为可恢复模式,此时需要停止WTB定时,这里周期的具体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主节点在确定进入空闲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空闲状态的通知消息。
网络管理中心接收到通知消息后,确定主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成功,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该节点对应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该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
相应的,当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为与主节点连接的转发节点时,该转发节点确定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后,根据进行转发节点角色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
其中,转发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具体包括:将本节点的以太环网角色配置为转发节点,连接最近一次配置的以太环网端口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另一个以太环网端口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将保护切换模式配置为可恢复模式或非恢复模式等。
转发节点在配置成功后具备以太环网保护功能,进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进入悬挂状态。
其中,所述初始化过程包括:将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打开,阻塞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定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和西向端口发出NR协议报文。此时如果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被配置为可恢复模式,则开始WTB定时。
当转发节点收到主节点发出的NRRB协议报文后,打开之前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例如之前阻塞是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则此时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
相应的,该转发节点进入空闲(IDLE)状态。
当该转发节点进入空闲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空闲状态的通知消息。另一方面,该转发节点还会将接收到的主节点发出的NRRB协议报文转发至以太环网中下一个连接节点。
网络管理中心在接收到该转发节点发送的进入空闲状态的通知消息后,确定该转发节点环网保护配置成功,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该未配置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当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为另一个转发节点时,该转发节点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后,根据该报文进行转发节点角色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
其中,转发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具体方法与上述转发节点配置的具体方法类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转发节点在配置成功后进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并进入悬挂状态。
其中,转发节点的初始化过程与上述转发节点初始化过程类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当转发节点收到主节点发出的NRRB协议报文后,打开之前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例如之前阻塞是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则此时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
相应的,该转发节点进入空闲状态。
当该转发节点在进入空闲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空闲状态的通知消息。另一方面,转发节点还会将接收到的主节点发出的NRRB协议报文转发至以太环网中下一个连接节点。
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个转发节点进入空闲状态后,将通知消息发送至网络管理中心。
网络管理中心接收最后一个转发节点发送的进入空闲状态的通知消息后,确定所述最后一个转发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成功,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该未配置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该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即环网保护邻居节点(neighbor节点),并向该邻居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确定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后,根据该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
其中,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具体包括:将连接最近一次配置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角色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另一个环端口角色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将保护切换模式配置为可恢复模式或非恢复模式等。
在配置成功后进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进入悬挂状态。
其中,所述初始化过程包括:将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打开,阻塞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定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和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发出NR协议报文。
相应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收到主节点发出的NRRB协议报文后,保持之前的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打开以及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阻塞,进入空闲状态,并将本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消息通知给网络管理中心。网络管理中心接收到该通知消息后,确定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配置成功,至此完成对以太环网中各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当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时的完整方法示意图。
步骤600、主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将连接RPL链路的port1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port2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并将连接RPL链路的端口阻塞,打开非RPL链路端口;
步骤601、主节点进入悬挂状态发送NR报文;
步骤602、主节点接收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清除操作命令后,终止WTR定时器,以5秒的间隔定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NRRB协议报文,并进入空闲状态;
步骤603、转发节点4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选择port1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port2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转发节点4进入悬挂状态,并将port2端口阻塞;
步骤604、转发节点4收到主节点发出的NRRB协议报文后,进入空闲状态,将之前阻塞的port2打开。
步骤605、依次对转发节点3、转发节点2、转发节点1进行与转发节点4相同的配置,这些转发节点收到NRRB协议报文后进入空闲状态;
步骤606、对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将RPL链路环端口port2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port1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以及将port2阻塞,port1打开;
步骤607、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收到主节点发出的NRRB协议报文后,由悬挂状态进入空闲状态,保持port2阻塞,port1打开状态。
方式二、当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本发明实施例以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为例进行介绍:
主节点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后,禁止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生成本端SF协议报文,之后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SF协议报文,并进入保护(PROTECTION)状态。而这里周期的具体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主节点在确定进入保护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保护状态的通知消息。
网络管理中心接收到通知消息后,确定主节点环网保护配置成功,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该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该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
相应的,当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为与主节点连接的转发节点时,该转发节点确定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后,根据该配置报文进行转发节点角色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
其中,转发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具体包括:将本节点的以太环网角色配置为转发节点,连接最近一次配置的以太环端口角色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另一个以太环网端口环端口角色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将保护切换模式配置为可恢复模式或非恢复模式等。
转发节点在配置成功后具备以太环网保护功能,进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进入悬挂状态。
其中,所述初始化过程包括:将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打开,阻塞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定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和西向端口发出NR协议报文。此时如果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被配置为可恢复模式,则开始WTB定时。
当该转发节点接收到主节点发出的SF协议报文后,打开之前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例如,之前阻塞是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则此时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
相应的,该转发节点进入保护状态。
当该转发节点确定进入保护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保护状态的通知消息。另一方面,转发节点还会将接收到的主节点发出的SF协议报文转发至以太环网中下一个连接节点。
网络管理中心在接收到该转发节点发送的进入保护状态的通知消息后,确定该转发节点环网保护配置成功,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该未配置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当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为另一个转发节点时,该转发节点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后,根据该报文进行转发节点角色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
其中,转发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具体方法与上述转发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具体方法类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转发节点在配置成功后进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并进入悬挂状态。
其中,转发节点的初始化过程与上述转发节点的初始化过程类似,在此就不再赘述。
当转发节点收到主节点发出的SF协议报文后,打开之前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例如之前阻塞是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则此时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
相应的,该转发节点进入保护状态。
当该转发节点进入保护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保护状态的通知消息。另一方面,转发节点还会将接收到的主节点发出的SF协议报文转发至以太环网中下一个连接节点。
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个转发节点进入保护状态后,将通知消息发送至网络管理中心。
网络管理中心接收到最后一个转发节点发送的进入保护状态的通知消息后,确定所述最后一个转发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成功,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该未配置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该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即环网保护邻居节点(neighbor节点),并向该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的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确定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后,根据该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
其中,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具体包括:将本节点的以太环网角色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连接最近一次配置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另一个以太环网保护端口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将保护切换模式配置为可恢复模式或非恢复模式等。
在配置成功后,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环网保护初始化,进入悬挂状态。
其中,所述初始化过程包括:将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打开,阻塞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定时通过东西向环端口发出NR协议报文。
相应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收到主节点发出的SF协议报文后,保持之前的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打开以及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阻塞(即保持初始化的状态),进入保护状态,之后将本节点进入保护状态的消息通知给网络管理中心。
相应的,网络管理中心在接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确定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成功,至此完成对以太环网中各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
另外,在环网保护实际运作当中,环网中节点设备在配置完毕后通常应处于空闲状态,所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本方式二中的配置方法还需要恢复因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引起的节点状态的改变,具体的还需要执行以下步骤。
网络管理中心在所有节点进入保护状态之后,向主节点发送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
主节点接收到使能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后,使能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产生一个用于说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故障恢复的本端SF,之后主节点会启动防护定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保护状态的节点进入到悬挂状态的信号失效NR协议报文,并进入悬挂状态;如果被配置为可恢复模式,此时还要启动WTR定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以太环网端口禁止、使能的过程中,若以太环网环端口为阻塞,则阻塞操作是一直生效的。端口禁止和使能,属于端口物理上的一种操作,区别于阻塞和打开。
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主节点发送的NR协议报文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
网络管理中心在接收到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后,向主节点发送清除操作命令。
主节点接收到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清除操作命令后,停止WTR定时和WTB定时,进入空闲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悬挂状态的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方式二中由于目标节点还可以为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然后顺序配置各个转发节点,最后配置主节点。在该方式中,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是由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至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使其由悬挂状态进入保护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定时发送SF协议报文;转发节点在初始化完成后收到SF协议报文便会自动进入保护态,并将两侧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均处于打开状态,而主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仍保持初始化完毕时的状态:即非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打开,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阻塞。具体的实施方式与方式二中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的方式相似,在此就不在赘述。
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当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目标节点为环网中的主节点时的完整方法示意图。
步骤700、主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将连接RPL链路的port1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port2配置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并将RPL链路端口阻塞,打开非RPL链路端口;
步骤701、主节点进入悬挂状态发送NR报文;
步骤702、主节点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后,终止WTR定时器,进入保护状态,以5秒的间隔定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SF协议报文;
步骤703、对转发节点4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选择port1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port2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转发节点4进入悬挂状态,并将port2端口阻塞;
步骤704、转发节点4收到主节点发出的SF协议报文后,进入保护状态,将之前阻塞的port2打开;。
步骤705、依次对转发节点3、转发节点2、转发节点1节点进行与转发节点4相同的配置,这些转发节点收到SF协议报文后进入保护状态;
步骤706、对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将RPL链路环端口port2为以太环网保护东向端口,port1为以太环网保护西向端口后,以及将port2阻塞,port1打开;
步骤707、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收到主节点发出的SF协议报文后,由悬挂状态进入保护状态,保持port2阻塞,port1打开状态;
步骤708、主节点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使能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后,使能port1端口,进入悬挂状态,以5秒的间隔定时发送NR协议报文;
步骤709、所有以太环网节点收到主节点发送的NR协议报文后,进入悬挂状态;
步骤710、主节点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清除操作命令后,终止WTR定时器,进入空闲状态,并定时发送NRRB协议报文;
步骤711、所有以太环网节点收到NRRB协议报文后,进入空闲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方式一和方式二中,网络管理中心在对其中任意节点进行配置时,若设定时长内未收到该节点返回的可以确定出该节点配置成功的消息时,则认为配置失败,可进行配置故障提示,当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用户基于该提示触发的操作指示后,重新对该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或者通知已配置成功的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功能删除。也可在配置失败时,不再进行故障提示,自动通知已配置成功的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功能删除。其中,设定时长可由网络管理中心预先对多个样本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学习得到,通常取所有样本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耗时的平均值的两倍,比如设定时长值为5秒。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创建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管理视图进行展示,在所述管理视图中自动构造有环网拓扑,将规划的以太环网ID、以太环网角色、以太环网定时器参数、用于以太环网保护的VLAN-LIST、协议VLAN等信息填入后,即可自动构造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并按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进行配置,可有效提高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部署效率,并便于后期的网络管理和维护。下面对以太环网保护管理视图详细介绍。
如图8所示,针对以太环网保护的配置和维护,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管理视图包含一个以太环网络管理中心理的视图界面,界面中包含:以太环网拓扑绘图,以太环网的属性配置,以及以太环网拓扑检测和告警指示。
其中,以太环网拓扑绘图,用于告知网络管理人员实际的以太环网拓扑连接,网络管理人员可对照网络规划检查网络的实际连接是否与规划一致。
比如,预先约定一个标准格式作为校验标准并存储在以太环网保护管理视图中,将实际以太环网拓扑连接信息导出作为待检验标准格式,就可自动实现网络拓扑校验功能,若实际拓扑与规划拓扑不一致,则进行拓扑错误告警。其中,以太环网拓扑绘图由网络管理中心基于之前利用各节点发送的拓扑报文所构建得到的以太环网拓扑信息绘制生成。
以太环网的属性配置,用于填入以太环网保护的相关属性,包括以太环网ID、以太环网参数、用于以太环网保护的VLAN-LIST、以太环网保护所用的协议VLAN、环网RPL主节点、以太环网RPL、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等信息,具体的表现形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比如excel表格的格式,将以太环网保护的规划以标准格式导入,同样也可将该环网属性自动填入。
以太环网的拓扑检测和告警指示,主要用于以太环网的管理和维护。拓扑检测可实现实际拓扑和规划拓扑的检测、实际拓扑和修改拓扑的检测,在出现不一致时告知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确认。
告警指示用于在以太环网建立以后,监控以太环网的运行状态,若某条链路失效并触发倒换,则主动通告网络管理人员;若以太环网机制故障,也主动通告网络管理人员,便于网络管理人员对网络的管理维护。
在具体的实施中,配置了某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角色后,可在拓扑绘图部分对各节点自动标识,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为采用颜色区分以太环网角色的方案,当鼠标悬停在某个以太环网节点时自动显示该节点的环网角色;同时对当前以太环网拓扑中端口的阻断和连通属性、连线的连通与否进行标识。
另外,以太环网保护管理视图中还可以展示以太环网的状态,但是网络管理中心需获得各个以太环网节点的以太环网状态。获取以太环网状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主动轮询的方式,该方式中网络管理中心以固定间隔从各个以太环网节点获取环网的状态,更新到以太环网络管理中心理视图中;另一种则方式是由警告触发状态更新,该方式中网络管理中心不主动获取以太环网状态,而是根据各个以太环网节点主动上报的以太环网警告进行以太环网状态的更新。
由于在实施过程中设备可能会存在脱管的现象,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可靠及时的环网状态更新策略:即默认定时读取各个节点的以太环网状态,若节点主动上报告警后,则将定时器清零重新开始计时。其中,定时的时长可根据实际需要有工作人员自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当出现以太环网故障后,本实施例可通知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定位确认。比如,采用警告的方式通知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定位确认。
其中,进行故障确认的方式可以通过专家法预设相应的规则,对各种故障进行初步的诊断,将诊断结果展现给网络管理人员。因此当以太环网拓扑结构出现常规故障时,可进行快速的故障定位和解决,提高网络维护的效率。
比如,在进行初步诊断时可以采用环网采用物理检测方式进行诊断,若当端口down时,则进行问题的初步诊断,判断是收光功率低还是手工配置的激光器关断等问题;在以太环网采用cc(Continuity Check,连接诊断)方式时,若cc down(连接诊断发现的故障),则判断报文收发,判断是否存在其他告警,同时若存在其它警告,则进行展示,以便于网络管理人员判断故障原因。
再比如,当以太环网发生协议失效警告时,可对以太环网协议的收发进行诊断。根据以太环网协议的收发状态,获取报文收发失败的原因。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环网保护的目标节点,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900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901,其中,所述存储单元901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900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900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确定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并进入悬挂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基于所述通知消息所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转发接收到的协议报文;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可选的,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环网保护链路RPL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900还用于: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环网中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之前,禁止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在确定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出现故障后,生成信号失效SF协议报文。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900还用于:
在进入保护状态之后,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管理中心的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后,使能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进入悬挂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保护状态的节点进入到悬挂状态的信号失效NR协议报文;接收到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清除操作命令进入空闲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悬挂状态的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900还用于:
根据收到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前,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环网保护的转发节点,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000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001,其中,所述存储单元1001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1000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000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确定所述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后进入悬挂状态;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协议报文后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进入目标状态;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将后续接收到的协议报文转发给以太环网中连接的下一个节点。
可选的,若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则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则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000还用于:
进入保护状态之后,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NR协议报文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NRRB协议报文,并进入空闲状态。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000还用于:
在根据收到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前,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如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环网保护的网络管理中心,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100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101,其中,所述存储单元1101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1100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100执行下列过程:
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所述目标节点根据所述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的通知消息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目标操作命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在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该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并在收到该节点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
可选的,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0还用于:
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在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进入保护状态之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在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从禁止变为使能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发送用于触发其它节点进入悬挂状态的NR协议报文;在接收到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清除操作命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进入空闲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发送用于触发其它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1100还用于:
在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之前,根据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保护信息,并获取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环网保护的目标节点,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1200,用于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
确定模块1201,用于确定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并进入悬挂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
第一发送模块1202,用于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基于所述通知消息所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转发接收到的协议报文;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可选的,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环网保护链路RPL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202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环网中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之前,禁止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在确定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出现故障后,生成信号失效SF协议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202还用于:
在进入保护状态之后,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管理中心的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后,使能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进入悬挂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保护状态的节点进入到悬挂状态的信号失效NR协议报文;接收到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清除操作命令进入空闲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悬挂状态的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202还用于:
根据收到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前,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环网保护的转发节点,包括:
第二执行模块1300,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以及在确定所述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后进入悬挂状态。
第一接收模块1301,用于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协议报文后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进入目标状态;;
第二发送模块1302,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并将后续接收到的协议报文转发给以太环网中连接的下一个节点。
可选的,若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则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则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可选的,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302还用于:
进入保护状态之后,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NR协议报文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NRRB协议报文,并进入空闲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302还用于:
根据收到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前,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网络管理中心,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1400,用于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的通知消息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目标操作命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
第三执行模块140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该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并在收到该节点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
第三发送模块1402,用于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所述目标节点根据所述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所述目标节点根据所述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
可选的,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可选的,所述第三发送模块1402还用于:
在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进入保护状态之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在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从禁止变为使能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发送用于触发其它节点进入悬挂状态的NR协议报文;
在接收到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清除操作命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进入空闲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发送用于触发其它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二接收模块1400还用于:
根据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保护信息,并获取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目标节点的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转发节点的方法中的步骤。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网络管理中心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即断电后内容不丢失。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上面目标节点方法中的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即断电后内容不丢失。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上面转发节点方法中的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即断电后内容不丢失。该存储介质中存储软件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该软件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上面网络管理中心方法中的方案。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由于该方法对应的设备是本发明实施例系统对应的设备,并且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该系统相似,因此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500、目标节点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
步骤1501、所述目标节点在确定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并进入悬挂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
步骤1502、所述目标节点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基于所述通知消息所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转发接收到的协议报文;
步骤1503、所述目标节点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可选的,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环网保护链路RPL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可选的,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
所述目标节点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环网中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目标节点禁止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
所述目标节点在确定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出现故障后,生成信号失效SF协议报文。
可选的,所述目标节点进入保护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目标节点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管理中心的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后,使能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
所述目标节点进入悬挂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保护状态的节点进入到悬挂状态的信号失效NR协议报文;
所述目标节点接收到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清除操作命令进入空闲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悬挂状态的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可选的,所述目标节点根据收到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前,还包括:
所述目标节点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由于该方法对应的设备是本发明实施例系统对应的设备,并且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该系统相似,因此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600、转发节点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
步骤1601、所述转发节点在确定所述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后进入悬挂状态;
步骤1602、所述转发节点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协议报文后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进入目标状态;
步骤1603、所述转发节点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
步骤1604、所述转发节点将后续接收到的协议报文转发给以太环网中连接的下一个节点。
可选的,若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则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则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可选的,该方法还包括:
进入保护状态之后,所述转发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NR协议报文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
所述转发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NRRB协议报文,并进入空闲状态。
可选的,所述转发节点根据收到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前,还包括:
所述转发节点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由于该方法对应的设备是本发明实施例系统对应的设备,并且该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该系统相似,因此该方法的实施可以参见系统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700、网络管理中心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所述目标节点根据所述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
步骤1701、网络管理中心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的通知消息后,向目标节点发送目标操作命令,以使目标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
步骤1702、网络管理中心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该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并在收到该节点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
可选的,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可选的,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进入保护状态之后,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在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从禁止变为使能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发送用于触发其它节点进入悬挂状态的NR协议报文;
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在接收到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清除操作命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进入空闲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发送用于触发其它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可选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保护信息,并获取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以上参照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流程图描述本申请。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一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法。
相应地,还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申请。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具有在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由指令执行系统来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而使用。在本申请上下文中,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意介质,其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输、或传送程序,以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6)

1.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目标节点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
所述目标节点在确定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并进入悬挂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
所述目标节点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基于所述通知消息所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协议报文为无请求以太环网保护链路链路阻塞NRRB协议报文或信号失效SF协议报文,所述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转发接收到的协议报文;
所述目标节点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无请求以太环网保护链路链路阻塞NRRB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环网保护链路RPL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
所述目标节点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目标节点禁止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
所述目标节点在确定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出现故障后,生成信号失效SF协议报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节点进入保护状态之后,还包括:
所述目标节点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管理中心的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后,使能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
所述目标节点进入悬挂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保护状态的节点进入到悬挂状态的信号失效NR协议报文;
所述目标节点接收到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清除操作命令进入空闲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悬挂状态的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节点根据收到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前,还包括:
所述目标节点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6.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转发节点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
所述转发节点在确定所述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后进入悬挂状态;
所述转发节点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协议报文后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进入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协议报文为无请求以太环网保护链路链路阻塞NRRB协议报文或信号失效SF协议报文;
所述转发节点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
所述转发节点将后续接收到的协议报文转发给以太环网中连接的下一个节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则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则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进入保护状态之后,所述转发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NR协议报文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
所述转发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NRRB协议报文,并进入空闲状态。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节点根据收到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前,还包括:
所述转发节点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10.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网络管理中心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所述目标节点根据所述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
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的通知消息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目标操作命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协议报文为无请求以太环网保护链路链路阻塞NRRB协议报文或信号失效SF协议报文;
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在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该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并在收到该节点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进入保护状态之后,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在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从禁止变为使能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发送用于触发其它节点进入悬挂状态的NR协议报文;
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在接收到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清除操作命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进入空闲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发送用于触发其它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之前,还包括:
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保护信息,并获取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14.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目标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确定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并进入悬挂状态后,向网络管理中心发送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通知消息;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基于所述通知消息所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协议报文为无请求以太环网保护链路链路阻塞NRRB协议报文或信号失效SF协议报文所述周期性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协议报文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的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转发接收到的协议报文;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目标节点,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环网保护链路RPL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目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在接收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目标操作命令后,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环网中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之前,禁止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在确定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出现故障后,生成信号失效SF协议报文。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目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进入保护状态之后,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管理中心的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后,使能与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进入悬挂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保护状态的节点进入到悬挂状态的信号失效NR协议报文;接收到来自网络管理中心的清除操作命令进入空闲状态,并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处于悬挂状态的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目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根据收到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前,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19.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转发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收到的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确定所述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后进入悬挂状态;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协议报文后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并进入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协议报文为无请求以太环网保护链路链路阻塞NRRB协议报文或信号失效SF协议报文;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将后续接收到的协议报文转发给以太环网中连接的下一个节点。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转发节点,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则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则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进入保护状态之后,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NR协议报文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接收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NRRB协议报文,并进入空闲状态。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转发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根据收到的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之前,向所述网络管理中心发送拓扑报文,以使所述网络管理中心根据所述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拓扑信息。
23.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网络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单元执行下列过程:
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所述目标节点根据所述配置报文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和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在接收到目标节点发送的以太环网保护初始化成功的通知消息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目标操作命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通过以太环网保护端口发送用于指示以太环网中转发节点打开阻塞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的协议报文并进入目标状态,其中,所述协议报文为无请求以太环网保护链路链路阻塞NRRB协议报文或信号失效SF协议报文;在接收到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的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根据以太环网中节点的连接顺序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以使该节点进行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并在收到该节点进入目标状态的通知消息后继续向下一个未配置的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直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以太环网保护配置完成。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清除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NRRB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空闲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
若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则所述协议报文为SF协议报文,所述目标状态为保护状态;所述目标节点为以太环网中的主节点或与所述主节点之间通过RPL链路连接的以太环网保护邻居节点。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所述目标操作命令为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命令,在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进入保护状态之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使能所述禁止RPL链路关联的环端口操作指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在RPL链路关联的以太环网保护端口从禁止变为使能后进入悬挂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发送用于触发其它节点进入悬挂状态的NR协议报文;在接收到所述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进入悬挂状态通知消息后,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清除操作命令,以使所述目标节点进入空闲状态并在以太环网中发送用于触发其它节点进入空闲状态的NRRB协议报文。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网络管理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
在向目标节点发送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之前,根据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发送的拓扑报文构建以太环网保护信息,并获取以太环网中所有节点的以太环网保护配置报文。
CN201810603940.8A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9004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3940.8A CN108900403B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03940.8A CN108900403B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0403A CN108900403A (zh) 2018-11-27
CN108900403B true CN108900403B (zh) 2021-02-26

Family

ID=64344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03940.8A Active CN108900403B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004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7052B (zh) * 2020-12-18 2022-02-22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装置、环网、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95082A (zh) * 2022-10-30 2023-02-03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以太环网保护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5455A (zh) * 2010-07-19 2010-11-24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mpls-tp的环网快速保护方法
CN102546410A (zh) * 2011-12-30 2012-07-04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环网的保护方法
WO2012131473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Ethernet Solutions Ltd. Hitless node insertion for ethernet networks
CN105721269A (zh) * 2014-12-05 2016-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环网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8734B (zh) * 2010-02-05 2015-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防止以太环网节点地址表重复刷新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5455A (zh) * 2010-07-19 2010-11-24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mpls-tp的环网快速保护方法
WO2012131473A1 (en) * 2011-03-31 2012-10-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Ethernet Solutions Ltd. Hitless node insertion for ethernet networks
CN102546410A (zh) * 2011-12-30 2012-07-04 北京格林伟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环网的保护方法
CN105721269A (zh) * 2014-12-05 2016-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环网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0403A (zh) 201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69376B2 (en) Communicating an operational state of a transport service
US939774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vity control in a data center network
US9344323B2 (en) G.8032 ethernet multiple fault recovery mechanisms
CN101924654B (zh) 一种基于点到多点业务的路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4980372A (zh) 中继系统以及交换机装置
EP259036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opology discovery
CN104956628A (zh) 对计算机网络使用以太网环保护交换
EP3099021A1 (en) Interconnecting networks
CN101483571B (zh) 一种rrpp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设备
JP2007174119A (ja) レイヤ2ネットワーク
CN108900403B (zh) 一种以太环网保护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1873244A (zh) 一种多环路自动保护的方法
CN102238067B (zh) 一种快速环网保护协议环上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KR20080082830A (ko) 스패닝 트리 프로토콜을 이용하는 네트워크에서 스위칭장치의 플러싱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2995002B (zh) 一种交换机环网的设计方法、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EP2858302A1 (en) Connectivity check method of service stream link,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2487348B (zh) 一种环网上行链路保护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US8570877B1 (en) Preparing for planned events in computer networks
CN111447130B (zh) 一种连通性检测会话的创建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CN103685079A (zh) 自适应的以太网单环网算法
CN103840965B (zh) 一种增强rstp中故障快速收敛的方法
JP2011223172A (ja) リング型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障害検出方法
CN108833247A (zh) 链路故障恢复后的再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282383A (zh) 一种实现故障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US9634937B2 (en) Relay system and re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94 First to Fifth Floors of Building 11, East Yard, No. 10 Wangdong Road, Northwes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Raisecom Technology Inc.

Address before: 100085 No. 2 Building, No. 28 Shangdi Sixth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Raisecom Technology Inc.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