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00214A - 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00214A
CN108900214A CN201810757282.8A CN201810757282A CN108900214A CN 108900214 A CN108900214 A CN 108900214A CN 201810757282 A CN201810757282 A CN 201810757282A CN 108900214 A CN108900214 A CN 108900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setting
data
interface
ins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572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00214B (zh
Inventor
陈四海
陈帅帅
吴叶青
吴俊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8107572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0021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00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0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00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002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包括壳体、单片机、WIFI模块、三极管、无线中继器、显示屏和卡紧装置、限位块、第一弹簧,壳体后端中部设置有电源接口,本发明的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通过由储蓄电源、单片机、三极管、无线中继器和显示屏组成一个信号增强装置,由无线中继器工作后可对外部多个无线信号进线接收,然后传递至单片机上处理后,再由三极管传递至WIFI模块上,进行发送至外部接收设备,同时设置的显示屏可显示出传输的速度情况,通过设置了无线中继器可进行接收多个无线信号,然后将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后再进行发送,从而增加了传输的速度,同时设置的三极管可增强WIFI模块接收的信号,从而可进行长距离传输,增加了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手机中的文件想要转移到电脑上进行编辑,或者手机中的文件想要转移到其他储存设备中时,需要连接相同的网络或使用数据线,无线软件传输装置是可以实现电子数据的快速转移的电子设备,现在无线软件传输设备通过WIFI进行传输数据,这样速度快但是由于传输的距离受到限制,如果需要长距离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外部设备与传输设备距离远信号弱,导致数据传输中断或者数据传输遗漏,从而使数据无法进行使用,非常的不便捷,同时传输设备需要外部数据网线接入后才能进行数据的同步与传导,然后现在的数据线由于接口较浅,容易脱落,而数据在传输时,失去网络连接会自动断开,导致数据丢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软件传输设备也得到了技术改进,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720943247.6的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装置,包括外壳、控制芯片、蓝牙模块、WIFI模块、卡槽、Micro-USB接口、指示灯,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上侧设置有蓝牙模块,所述控制芯片下侧设置有WIFI模块,所述控制芯片左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右侧设置有存储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右侧设置有Micro-USB接口,所述控制芯片底侧设置有GPS定位片,所述GPS定位片右侧设置有震动器,所述外壳正面右下角设置有三组指示灯,所述外壳左侧设置有开关,但是现有技术接收发射的信号较弱,传输速度慢,只能进行短距离传输,同时数据接口内侧较浅,外部数据线对接时容易脱落,使数据传输中断丢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接收发射的信号较弱,传输速度慢,只能进行短距离传输,同时数据接口内侧较浅,外部数据线对接时容易脱落,使数据传输中断丢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包括壳体、电源接口、数据接口、卡槽、储蓄电源、单片机、WIFI模块、三极管、无线中继器、显示屏和卡紧装置、限位块、第一弹簧,所述壳体后端中部设置有电源接口,所述壳体前端设置有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上端中部设置有卡槽,所述限位块设置在卡槽内侧上端,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卡槽内侧上端凹槽内部,并且底部与限位块顶部进行焊接,所述壳体内部右端设置有储蓄电源,所述单片机设置在壳体内部左端,所述壳体内部中端设置有WIFI模块,所述三极管设置在单片机和WIFI模块之间,所述无线中继器设置在WIFI模块和储蓄电源之间,所述显示屏底部粘接在壳体顶端表面,所述数据接口前端设置有卡紧装置,所述卡紧装置由外框、通槽、固定装置、第一内槽和折叠机构组成,所述外框右端设置在数据接口前端,所述外框内侧设置有通槽,所述固定装置粘接在外框顶端表面,所述外框左右两端内侧设置有第一内槽,所述折叠机构设置在第一内槽内部,所述储蓄电源与电源接口电连接,所述单片机、WIFI模块、无线中继器和显示屏均与储蓄电源电连接,所述数据接口和无线中继器均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单片机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三极管与WIFI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蓄电源、单片机、三极管、无线中继器和显示屏组成一个信号增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由固定块、第二内槽、卡勾、第二弹簧、第一按压块和连接板组成,所述固定块底部与外框顶部进行粘接,所述固定块内部设置有第二内槽,所述卡勾设置在第二内槽内部,所述卡勾底部左端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内槽内侧底部表面进行焊接,所述第一按压块设置在第二内槽外侧上端,所述第一按压块底部通过连接板与卡勾左端顶部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机构由连架杆、转轴、第二按压块、第三弹簧、连接杆和卡板组成,所述连架杆设置在第一内槽内部,所述连架杆中部设置有转轴并且通过转轴在第一内槽内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按压块设置在第一内槽外侧左端,并且内侧与连架杆前端外侧进行粘接,所述连架杆前端内侧通过第三弹簧与第一内槽内侧前端右侧进行焊接,所述卡板设置在通槽内侧后端,所述连架杆后侧通过连接杆与卡板内侧进行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板呈半弧形,并且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接口均设置有两个,并且卡紧装置均设置有两个与数据接口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按压块和第二按压块外侧呈方形,并且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槽和卡槽相对接,并且第二内槽内部卡勾右端设置的倒钩与限位块底部进行卡位。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长度大于第一按压块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长度为2cm。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中继器为ATC-109N型号。
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为LM9018型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无线软件传输设备,通过由储蓄电源、单片机、三极管、无线中继器和显示屏组成一个信号增强装置,由无线中继器工作后可对外部多个无线信号进线接收,然后传递至单片机上处理后,再由三极管传递至WIFI模块上,进行发送至外部接收设备,同时设置的显示屏可显示出传输的速度情况,通过设置了无线中继器可进行接收多个无线信号,然后将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后再进行发送,从而增加了传输的速度,同时设置的三极管可增强WIFI模块接收的信号,从而可进行长距离传输,增加了便捷性,通过设置了卡紧装置,在将外部数据线插入数据接口时,通过外框内部的卡板将数据线卡住,防止了后续数据线自主从数据接口上脱落的情况,从而防止了数据传输的中端和出现丢失的情况,减少了财产的损失,而设置的固定装置可使卡紧装置能够进行拆卸,可在不使用时进行拆卸,同时安装也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卡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卡紧装置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电源接口-2、数据接口-3、卡槽-4、储蓄电源-5、单片机-6、WIFI模块-7、三极管-8、无线中继器-9、显示屏-10、卡紧装置-11、限位块-41、第一弹簧-42、外框-111、通槽-112、固定装置-113、第一内槽-114、折叠机构-115、固定块-1131、第二内槽-1132、卡勾-1133、第二弹簧-1134、第一按压块-1135、连接板-1136、连架杆-1151、转轴-1152、第二按压块-1153、第三弹簧-1154、连接杆-1155、卡板-1156、凸块-1156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7所示,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包括壳体1、电源接口2、数据接口3、卡槽4、储蓄电源5、单片机6、WIFI模块7、三极管8、无线中继器9、显示屏10和卡紧装置11、限位块41、第一弹簧42,壳体1后端中部设置有电源接口2,壳体1前端设置有数据接口3,数据接口3上端中部设置有卡槽4,限位块41设置在卡槽4内侧上端,第一弹簧42设置在卡槽4内侧上端凹槽内部,并且底部与限位块41顶部进行焊接,壳体1内部右端设置有储蓄电源5,单片机6设置在壳体1内部左端,壳体1内部中端设置有WIFI模块7,三极管8设置在单片机6和WIFI模块7之间,无线中继器9设置在WIFI模块7和储蓄电源5之间,显示屏10底部粘接在壳体1顶端表面,数据接口3前端设置有卡紧装置11,卡紧装置11由外框111、通槽112、固定装置113、第一内槽114和折叠机构115组成,外框111右端设置在数据接口3前端,外框111内侧设置有通槽112,固定装置113粘接在外框111顶端表面,外框111左右两端内侧设置有第一内槽114,折叠机构115设置在第一内槽114内部,储蓄电源5与电源接口2电连接,单片机6、WIFI模块7、无线中继器9和显示屏10均与储蓄电源5电连接,数据接口3和无线中继器9均与单片机6电连接,单片机6与显示屏10电连接,单片机6通过三极管8与WIFI模块7电连接。
其中,所述储蓄电源5、单片机6、三极管8、无线中继器9和显示屏10组成一个信号增强装置,通过设置的信号增强装置,可增加数据传输的速度,同时增加接收发射的信号。
其中,所述固定装置113由固定块1131、第二内槽1132、卡勾1133、第二弹簧1134、第一按压块1135和连接板1136组成,所述固定块1131底部与外框111顶部进行粘接,所述固定块1131内部设置有第二内槽1132,所述卡勾1133设置在第二内槽1132内部,所述卡勾1133底部左端通过第一弹簧1134与第二内槽1132内侧底部表面进行焊接,所述第一按压块1135设置在第二内槽1132外侧上端,所述第一按压块1135底部通过连接板1136与卡勾1133左端顶部粘接,通过设置的固定装置113,可卡紧装置11能够快速的进行安装和拆卸,便捷性足。
其中,所述折叠机构115由连架杆1151、转轴1152、第二按压块1153、第三弹簧1154、连接杆1155和卡板1156组成,所述连架杆1151设置在第一内槽114内部,所述连架杆1151中部设置有转轴1152并且通过转轴1152在第一内槽114内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按压块1153设置在第一内槽114外侧左端,并且内侧与连架杆1151前端外侧进行粘接,所述连架杆1151前端内侧通过第三弹簧1154与第一内槽114内侧前端右侧进行焊接,所述卡板1156设置在通槽112内侧后端,所述连架杆1151后侧通过连接杆1155与卡板1156内侧进行粘接,通过设置的折叠机构115,可使数据线能够轻松的取下,不会造成麻烦。
其中,所述卡板1156呈半弧形,并且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凸块11561,通过将卡板1156设置成半弧形,可对数据线有效的进行卡紧,同时设置的凸块11561可增加对数据线上的摩擦阻力,增加卡紧的效果。
其中,所述数据接口3均设置有两个,并且卡紧装置11均设置有两个与数据接口3相对应,通过设置了两个卡紧装置11可使两个数据接口3均能够与外部数据线连接后增加稳定性,防止脱落的情况。
其中,所述第一按压块1135和第二按压块1153外侧呈方形,并且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通过设置的方形,便于手指的按压,同时设置的防滑纹路,可增加与手指的摩擦阻力,防止打滑的情况。
其中,所述第二内槽1132和卡槽4相对接,并且第二内槽1132内部卡勾1133右端设置的倒钩与限位块42底部进行卡位。
其中,所述连接板1136长度大于第一按压块1135长度,可房子第一按压块1135掉出第二内槽1132外。
其中,所述外框111长度为2cm,通过设置的2cm长度,便于数据线与数据接口3的对接。
其中,所述无线中继器9为ATC-109N型号,其型号具有稳定性高的特点,同时可靠性好,接收的信号范围大。
其中,所述三极管8为LM9018型号,其型号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程度小,稳定性高,出错率小。
本专利所述的:三极管8全称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无线中继器9,在空间广阔的环境中,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比带宽和速度更重要。无疑使用中继器来扩展基站的覆盖范围是较佳的选择。在网络中无线中继器,可以简单的狭义的说是无线AP。
工作原理:使用者在需要传输数据时,将电源接口2连接外部电源,使储蓄电源5进行供电工作,无线中继器9通电后进行识别外部的无线信号,然后将识别到的数据信号传送至单片机6上进行处理压缩,然后由单片机6通过三极管8传送至WIFI模块7上,再由WIFI模块7传输至外部的设备,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通过设置的无线中继器9来进行识别外部的多个数据信号,然后压缩的传输方式,可进行多个传输增加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同时数据传输时经过三极管8这个介质,使WIFI模块7传输接收的信号增强,从而增加了传输的距离,可进行远距离传输增加了便捷性,通过在数据接口3外侧设置了卡紧装置11,在数据线接入数据接口3时,通过外框111内部的卡板1156对数据线外表面进行接触,然后由第三弹簧1154伸缩后提供压力,使卡板1156对数据线进行卡紧,从而防止了数据线自主从数据接口3脱落的情况,可防止数据传输时中断,造成丢失的情况,在需要将数据线从数据接口3上取下时,从外框111左右两侧按压第二按压块1153后,由第二按压块1153带动连接杆1151向第一内槽114内下压,通过转轴1152带动连接杆1155向第一内槽114内收回,连接杆115带动卡板1156向通槽112表面接触,从而可将数据线取下,同时设置了固定装置113,在按下第一按压块1135后,带动卡勾1133下压,使卡勾1133离开限位块41后,使卡紧装置11便捷安装和拆卸,在不使用时可快速拆卸,增加了便捷性,该无线软件传输设备,通过由储蓄电源5、单片机6、三极管8、无线中继器9和显示屏10组成一个信号增强装置,由无线中继器9工作后可对外部多个无线信号进线接收,然后传递至单片机6上处理后,再由三极管8传递至WIFI模块7上,进行发送至外部接收设备,同时设置的显示屏10可显示出传输的速度情况,通过设置了无线中继器9可进行接收多个无线信号,然后将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后再进行发送,从而增加了传输的速度,同时设置的三极管8可增强WIFI模块7接收的信号,从而可进行长距离传输,增加了便捷性,通过设置了卡紧装置11,在将外部数据线插入数据接口时,通过外框111内部的卡板1156将数据线卡住,防止了后续数据线自主从数据接口3上脱落的情况,从而防止了数据传输的中端和出现丢失的情况,减少了财产的损失,而设置的固定装置113可使卡紧装置11能够进行拆卸,可在不使用时进行拆卸,同时安装也简单便捷,卡板1156呈半弧形,并且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凸块11561,第一按压块1135和第二按压块1153外侧呈方形,并且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包括壳体(1)、电源接口(2)、数据接口(3)、卡槽(4)、储蓄电源(5)、单片机(6)和WIFI模块(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极管(8)、无线中继器(9)、显示屏(10)和卡紧装置(11)、限位块(41)、第一弹簧(42),所述壳体(1)后端中部设置有电源接口(2),所述壳体(1)前端设置有数据接口(3),所述数据接口(3)上端中部设置有卡槽(4),所述限位块(41)设置在卡槽(4)内侧上端,所述第一弹簧(42)设置在卡槽(4)内侧上端凹槽内部,并且底部与限位块(41)顶部进行焊接,所述壳体(1)内部右端设置有储蓄电源(5),所述单片机(6)设置在壳体(1)内部左端,所述壳体(1)内部中端设置有WIFI模块(7),所述三极管(8)设置在单片机(6)和WIFI模块(7)之间,所述无线中继器(9)设置在WIFI模块(7)和储蓄电源(5)之间,所述显示屏(10)底部粘接在壳体(1)顶端表面,所述数据接口(3)前端设置有卡紧装置(11),所述卡紧装置(11)由外框(111)、通槽(112)、固定装置(113)、第一内槽(114)和折叠机构(115)组成,所述外框(111)右端设置在数据接口(3)前端,所述外框(111)内侧设置有通槽(112),所述固定装置(113)粘接在外框(111)顶端表面,所述外框(111)左右两端内侧设置有第一内槽(114),所述折叠机构(115)设置在第一内槽(114)内部,所述储蓄电源(5)与电源接口(2)电连接,所述单片机(6)、WIFI模块(7)、无线中继器(9)和显示屏(10)均与储蓄电源(5)电连接,所述数据接口(3)和无线中继器(9)均与单片机(6)电连接,所述单片机(6)与显示屏(10)电连接,所述单片机(6)通过三极管(8)与WIFI模块(7)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蓄电源(5)、单片机(6)、三极管(8)、无线中继器(9)和显示屏(10)组成一个信号增强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13)由固定块(1131)、第二内槽(1132)、卡勾(1133)、第二弹簧(1134)、第一按压块(1135)和连接板(1136)组成,所述固定块(1131)底部与外框(111)顶部进行粘接,所述固定块(1131)内部设置有第二内槽(1132),所述卡勾(1133)设置在第二内槽(1132)内部,所述卡勾(1133)底部左端通过第一弹簧(1134)与第二内槽(1132)内侧底部表面进行焊接,所述第一按压块(1135)设置在第二内槽(1132)外侧上端,所述第一按压块(1135)底部通过连接板(1136)与卡勾(1133)左端顶部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115)由连架杆(1151)、转轴(1152)、第二按压块(1153)、第三弹簧(1154)、连接杆(1155)和卡板(1156)组成,所述连架杆(1151)设置在第一内槽(114)内部,所述连架杆(1151)中部设置有转轴(1152)并且通过转轴(1152)在第一内槽(114)内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按压块(1153)设置在第一内槽(114)外侧左端,并且内侧与连架杆(1151)前端外侧进行粘接,所述连架杆(1151)前端内侧通过第三弹簧(1154)与第一内槽(114)内侧前端右侧进行焊接,所述卡板(1156)设置在通槽(112)内侧后端,所述连架杆(1151)后侧通过连接杆(1155)与卡板(1156)内侧进行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156)呈半弧形,并且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凸块(115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口(3)均设置有两个,并且卡紧装置(11)均设置有两个与数据接口(3)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块(1135)和第二按压块(1153)外侧呈方形,并且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槽(1132)和卡槽(4)相对接,并且第二内槽(1132)内部卡勾(1133)右端设置的倒钩与限位块(42)底部进行卡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36)长度大于第一按压块(1135)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111)长度为2cm。
CN201810757282.8A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002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7282.8A CN108900214B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57282.8A CN108900214B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0214A true CN108900214A (zh) 2018-11-27
CN108900214B CN108900214B (zh) 2021-01-26

Family

ID=64348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5728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00214B (zh) 2018-07-11 2018-07-11 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0021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3585A (zh) * 2019-02-20 2019-06-14 莆田学院 一种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远程压力测量实验装置及其系统
CN111225533A (zh) * 2020-01-16 2020-06-02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用信号增强器
CN113260204A (zh) * 2021-04-04 2021-08-13 深圳凌特华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纯硬件物理隔离传输的网络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9212A (zh) * 2009-07-14 2009-12-09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岩土工程现场监测高速远程无线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CN203398846U (zh) * 2013-08-16 2014-01-15 施青苗 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4906381U (zh) * 2015-08-24 2015-12-23 北京亿中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应急状态下的无线通信设备
US20160135112A1 (en) * 2014-11-07 2016-05-12 Loopcomm Technology, Inc. Router device
CN205490632U (zh) * 2015-12-30 2016-08-17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一种防止水晶头掉落的路由器
CN207473343U (zh) * 2017-10-16 2018-06-08 重庆高略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数据采集器
CN207588902U (zh) * 2017-12-05 2018-07-06 武汉云新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止网线掉落功能的网络交换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9212A (zh) * 2009-07-14 2009-12-09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岩土工程现场监测高速远程无线传输装置及其方法
CN203398846U (zh) * 2013-08-16 2014-01-15 施青苗 多功能移动电源
US20160135112A1 (en) * 2014-11-07 2016-05-12 Loopcomm Technology, Inc. Router device
CN204906381U (zh) * 2015-08-24 2015-12-23 北京亿中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应急状态下的无线通信设备
CN205490632U (zh) * 2015-12-30 2016-08-17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一种防止水晶头掉落的路由器
CN207473343U (zh) * 2017-10-16 2018-06-08 重庆高略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数据采集器
CN207588902U (zh) * 2017-12-05 2018-07-06 武汉云新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止网线掉落功能的网络交换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83585A (zh) * 2019-02-20 2019-06-14 莆田学院 一种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远程压力测量实验装置及其系统
CN111225533A (zh) * 2020-01-16 2020-06-02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一种网络数据传输用信号增强器
CN113260204A (zh) * 2021-04-04 2021-08-13 深圳凌特华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纯硬件物理隔离传输的网络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260204B (zh) * 2021-04-04 2022-09-27 深圳凌特华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纯硬件物理隔离传输的网络安全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00214B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23703A1 (zh) 键盘
US9538313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docking a mobile device with wireless connector
CN108900214A (zh) 一种无线软件传输设备
CN104160564A (zh) 具有无线控制功能的连接器
CN106329254A (zh) 一种usb接口母头、公头、终端和外部设备
CN106487413B (zh) 一种基于工业无线网络wia-pa无线通信标准的监听系统
CN209088186U (zh) 一种家用灯具智能控制插座
WO2018213966A1 (zh) 智能插座
CN207235131U (zh) 一种新型WiFi连接装置
TWM572498U (zh) 短距高速傳輸無線儲存裝置
CN212628214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路由器
TWM548932U (zh) 功能擴充裝置與可擴充功能的電子系統
CN211045855U (zh) 一种分体式集线器
CN204633059U (zh) USB Type-C连接器模块
TWI645642B (zh) 功能擴充裝置與可擴充功能的電子系統
CN205960289U (zh) 一种连接器结构
CN203800334U (zh) 滑接式连接器、滑接式连接座及用于该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CN204992192U (zh) 一种多功能usb数据线
CN207623970U (zh) 一种基于drf无线usbhub拓展器系统
CN209844991U (zh) 一种集成式无线网关
CN213462490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易驱线
CN210725302U (zh) 一种蓝牙音响控制板
CN209419865U (zh) 一种双模式移动通信终端
CN219514168U (zh) 一种控制电路及多功能电子设备
CN203674473U (zh) 移动终端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