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93703A - 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93703A
CN108893703A CN201810764917.7A CN201810764917A CN108893703A CN 108893703 A CN108893703 A CN 108893703A CN 201810764917 A CN201810764917 A CN 201810764917A CN 108893703 A CN108893703 A CN 108893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roller
modified
tooling
angular distribution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649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淑梅
孙振淋
王大勇
安敏
袁超
夏云志
付中元
吴玉成
穆强
王玮錡
于遨海
于祎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Hangfa Harbin Bearing Co Ltd
AVIC Harbin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Hangfa Harbin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Hangfa Harbin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ese Hangfa Harbin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649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93703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93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37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8/00Solid state diffusion of only non-metal elements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gas,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lid-Phase Diffusion Into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s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对圆柱滚子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使用现有工装对圆柱滚子进行改性时圆柱滚子的摆放密集,影响气氛充分流动,圆柱滚子与工装之间接触面过大,导致渗层不均匀和同批次圆柱滚子的渗层不均匀的问题。方法:一、使用钢材料加工锥形支柱;二、组装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三、将多个圆柱滚子放置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上;四、利用表面改性设备对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上的多个圆柱滚子进行表面改性,得到表面改性后的圆柱滚子。本发明适用于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圆柱滚子表面进行改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部件是机械设备必不可少的通用化标准化零部件,应用范围广泛,社会需求量巨大。轴承部件的机械性能需要达标,但由于工装的技术限制,目前对滚动轴承的滚动体圆柱滚子的表面改性达不到技术的要求,因此,圆柱滚子的表面改性未得到应用,其中,对圆柱滚子进行氮化处理时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1)、圆柱滚子的摆放密集,影响气氛充分流动,导致接触面和遮挡面的表面改性不充分;
(2)、圆柱滚子与圆柱滚子之间,圆柱滚子与工装之间接触面过大,导致同一圆柱滚子渗层不均匀;
(3)、料筐深度至少为圆柱滚子直径(大端面)的几倍以上,影响筐壁附近圆柱滚子的氮化处理效果,导致同批次圆柱滚子渗层的不均匀;
对圆锥滚子进行渗碳或氰化处理时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1)、圆锥滚子的摆放密集,影响气氛充分流动,导致遮挡面的渗碳或氰化不充分;
(2)、圆锥滚子与圆锥滚子之间,圆锥滚子与工装之间接触面过大,导致同一圆锥滚子渗层不均匀;
(3)、料筐深度至少为圆锥滚子直径(大端面)的几倍以上,影响筐壁附近圆锥滚子的渗碳或氰化效果,导致同批次圆锥滚子渗层的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使用现有工装对圆柱滚子进行改性时圆柱滚子的摆放密集,影响气氛充分流动,圆柱滚子与工装之间接触面过大,导致渗层不均匀和同批次圆柱滚子的渗层不均匀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使用钢材料加工锥形支柱;
二、将三个锥形支柱均布在在表面改性设备的工作区域内,三个锥形支柱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述三个锥形支柱围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点在圆柱滚子的中轴线上,得到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
三、将多个圆柱滚子放置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上,且相邻两个圆柱滚子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mm;
四、利用表面改性设备对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上的多个圆柱滚子进行表面改性,得到表面改性后的圆柱滚子,即完成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步骤四中所述的表面改性为氮化处理、渗碳处理或氰化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虽然圆柱滚子与锥形支柱之间仍为点接触,因锥形支柱的顶端尖锐,接触点小,接触点周围渗入的活性碳、碳与氮原子因碳、碳与氮浓度梯度的原因,快速扩散至接触点位置,保证了接触点处的渗碳或氰化工艺过程中的渗层一致性问题;
二、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虽然圆柱滚子与锥形支柱之间仍为点接触,因锥形支柱的顶端尖锐,接触点小,接触点周围渗入的活性氮原子因氮浓度梯度的原因,快速扩散至接触点位置,保证了接触点处的氮化工艺过程中的渗层一致性问题;
三、采用本发明的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进行表面改性,减少了待渗圆柱滚子的几何空间屏蔽效应,保证渗碳或氰化气氛的充分流动,使圆柱滚子充分与渗碳/氰化气氛接触,保证改性后的圆柱滚子的渗层深度均匀;
四、采用本发明的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进行表面改性,减少了待处理圆柱滚子的几何空间屏蔽效应,保证氮化气氛的充分流动,使圆柱滚子充分与氮化气氛接触,保证了改性后的圆柱滚子的氮化层深度均匀;
五、本发明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氮化处理,圆柱滚子的渗层为0.1mm~0.14mm,氮化均匀性为±0.02mm;
六、本发明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渗碳处理或氰化处理,圆柱滚子的渗层为0.9mm~1mm,渗层均匀性为±0.05mm。
本发明适用于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步骤一中所述的锥形支柱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步骤一中所述的锥形支柱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步骤三中将圆柱滚子放置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上的正视图,1为锥形支柱,2为圆柱滚子;
图4为实施例一步骤三中将圆柱滚子放置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上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使用钢材料加工锥形支柱;
二、将三个锥形支柱均布在在表面改性设备的工作区域内,三个锥形支柱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述三个锥形支柱围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点在圆柱滚子的中轴线上,得到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
三、将多个圆柱滚子放置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上,且相邻两个圆柱滚子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mm;
四、利用表面改性设备对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上的多个圆柱滚子进行表面改性,得到表面改性后的圆柱滚子,即完成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步骤四中所述的表面改性为氮化处理、渗碳处理或氰化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一、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虽然圆柱滚子与锥形支柱之间仍为点接触,因锥形支柱的顶端尖锐,接触点小,接触点周围渗入的活性碳、碳与氮原子因碳、碳与氮浓度梯度的原因,快速扩散至接触点位置,保证了接触点处的渗碳或氰化工艺过程中的渗层一致性问题;
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虽然圆柱滚子与锥形支柱之间仍为点接触,因锥形支柱的顶端尖锐,接触点小,接触点周围渗入的活性氮原子因氮浓度梯度的原因,快速扩散至接触点位置,保证了接触点处的氮化工艺过程中的渗层一致性问题;
三、采用本实施方式的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进行表面改性,减少了待渗圆柱滚子的几何空间屏蔽效应,保证渗碳或氰化气氛的充分流动,使圆柱滚子充分与渗碳/氰化气氛接触,保证改性后的圆柱滚子的渗层深度均匀;
四、采用本实施方式的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进行表面改性,减少了待处理圆柱滚子的几何空间屏蔽效应,保证氮化气氛的充分流动,使圆柱滚子充分与氮化气氛接触,保证了改性后的圆柱滚子的氮化层深度均匀;
五、本实施方式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氮化处理,圆柱滚子的渗层为0.1mm~0.14mm,氮化均匀性为±0.02mm;
六、本实施方式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渗碳处理或氰化处理,圆柱滚子的渗层为0.9mm~1mm,渗层均匀性为±0.05mm。
本实施方式适用于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点是:步骤二中三个锥形支柱的顶端与圆柱滚子的端面接触,接触的方式为点接触。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中相邻两个圆柱滚子之间的距离为30mm~100mm。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步骤三中相邻两个圆柱滚子之间的距离为30mm~50mm。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四中所述的氮化处理的工艺如下:氮化处理使用的表面改性设备为气体氮化炉,首先在低于150℃下向气体氮化炉内通入氨气,对气体氮化炉进行排气,使气体氮化炉内的氨气达到90%或向气体氮化炉内通气25min~35min,再在氨气气氛下将气体氮化炉升温至500℃~520℃,再在氨气气氛和温度为500℃~520℃的条件下保温50h~60h,再随炉冷却至150℃以下出炉,即完成氮化处理。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四中所述的渗碳处理的工艺如下:渗碳处理使用的表面改性设备为Ipsen真空渗碳炉,首先向Ipsen真空渗碳炉中通入氮气,再在氮气气氛下将Ipsen真空渗碳炉加热至740℃~760℃,再在氮气气氛和温度为740℃~760℃下保持25min~35min,再将Ipsen真空渗碳炉升温至890℃~910℃,再向Ipsen真空渗碳炉中通入乙炔气体,乙炔气体的流量为1000L/h,再在乙炔气氛和温度为890℃~910℃的条件下保温4h~6h,再随炉冷却至60℃以下出炉,即完成渗碳处理。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四中所述的氰化处理的工艺如下:氰化处理使用的表面改性设备为井式炉,首先向井式炉中通入煤油和氨气,煤油的通入量为10mL/min,井式炉中炉压为0.1MPa,在氨气气氛下将井式炉从室温升温至830℃~850℃,再在氨气气氛和温度为830℃~850℃下保温4h~5h,再随炉冷却至150℃以下出炉,即完成氰化处理。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四中所述的表面改性为氮化处理时,步骤一中所述的钢材料为GCr15、GCr15SiMn、38CrMoL、35Cr2Ni4MoA、32Cr3MoE、M50、M50NiL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合金。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四中所述的表面改性为渗碳处理时,步骤一中所述的钢材料为Cr4Mo4V、W9Cr4V2Mo、W18Cr4V、W6Mo5Cr4V2、Cr25Ni20Si、M50、M50NiL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合金。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点是:步骤四中所述的表面改性为氰化处理时,步骤一中所述的钢材料为Cr4Mo4V、W9Cr4V2Mo、W18Cr4V、W6Mo5Cr4V2、Cr25Ni20Si、M50、M50NiL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合金。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相同。
采用以下实施例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一: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使用钢材料加工锥形支柱;
步骤一中所述的钢材料为GCr15;
二、将三个锥形支柱均布在在表面改性设备的工作区域内,三个锥形支柱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述三个锥形支柱围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点在圆柱滚子的中轴线上,得到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所述三个锥形支柱的顶端与圆柱滚子的端面接触,接触的方式为点接触;
三、将多个圆柱滚子放置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上,且相邻两个圆柱滚子之间的距离为50mm;
四、利用表面改性设备对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上的多个圆柱滚子进行表面改性,得到表面改性后的圆柱滚子,即完成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步骤四中所述的表面改性为氮化处理,氮化处理的工艺如下:氮化处理使用的表面改性设备为气体氮化炉,首先在室温下向气体氮化炉内通入氨气,对气体氮化炉进行排气,向气体氮化炉内通气30min,再在氨气气氛下将气体氮化炉升温至510℃,再在氨气气氛和温度为510℃的条件下保温55h,再随炉冷却至150℃以下出炉,即完成氮化处理。
实施例一步骤三中所述的圆柱滚子的材质为W9Cr4V2Mo。
实施例一中表面改性后的圆柱滚子的氮化均匀性为±0.02mm,渗层均匀性较好。
图1为实施例一步骤一中所述的锥形支柱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步骤一中所述的锥形支柱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步骤三中将圆柱滚子放置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上的正视图,1为锥形支柱,2为圆柱滚子;
图4为实施例一步骤三中将圆柱滚子放置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上的俯视图。
一、采用本实施例的方法,虽然圆柱滚子与锥形支柱之间仍为点接触,因锥形支柱的顶端尖锐,接触点小,接触点周围渗入的活性氮原子因氮浓度梯度的原因,快速扩散至接触点位置,保证了接触点处的氮化工艺过程中的渗层一致性问题;
二、采用本实施例的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进行表面改性,减少了待处理圆柱滚子的几何空间屏蔽效应,保证氮化气氛的充分流动,使圆柱滚子充分与氮化气氛接触,保证了改性后的圆柱滚子的氮化层深度均匀。

Claims (10)

1.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使用钢材料加工锥形支柱;
二、将三个锥形支柱均匀分布在表面改性设备的工作区域内,三个锥形支柱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所述三个锥形支柱围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中心点在圆柱滚子的中轴线上,得到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
三、将多个圆柱滚子放置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上,且相邻两个圆柱滚子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mm;
四、利用表面改性设备对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上的多个圆柱滚子进行表面改性,得到表面改性后的圆柱滚子,即完成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步骤四中所述的表面改性为氮化处理、渗碳处理或氰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三个锥形支柱的顶端与圆柱滚子的端面接触,接触的方式为点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相邻两个圆柱滚子之间的距离为30mm~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相邻两个圆柱滚子之间的距离为30mm~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氮化处理的工艺如下:氮化处理使用的表面改性设备为气体氮化炉,首先在低于150℃下向气体氮化炉内通入氨气,对气体氮化炉进行排气,使气体氮化炉内的氨气达到90%或向气体氮化炉内通气25min~35min,再在氨气气氛下将气体氮化炉升温至500℃~520℃,再在氨气气氛和温度为500℃~520℃的条件下保温50h~60h,再随炉冷却至150℃以下出炉,即完成氮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渗碳处理的工艺如下:渗碳处理使用的表面改性设备为Ipsen真空渗碳炉,首先向Ipsen真空渗碳炉中通入氮气,再在氮气气氛下将Ipsen真空渗碳炉加热至740℃~760℃,再在氮气气氛和温度为740℃~760℃下保持25min~35min,再将Ipsen真空渗碳炉升温至890℃~910℃,再向Ipsen真空渗碳炉中通入乙炔气体,乙炔气体的流量为1000L/h,再在乙炔气氛和温度为890℃~910℃的条件下保温4h~6h,再随炉冷却至60℃以下出炉,即完成渗碳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氰化处理的工艺如下:氰化处理使用的表面改性设备为井式炉,首先向井式炉中通入煤油和氨气,煤油的通入量为10mL/min,井式炉中炉压为0.1MPa,在氨气气氛下将井式炉从室温升温至830℃~850℃,再在氨气气氛和温度为830℃~850℃下保温4h~5h,再随炉冷却至150℃以下出炉,即完成氰化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表面改性为氮化处理时,步骤一中所述的钢材料为GCr15、GCr15SiMn、38CrMoL、35Cr2Ni4MoA、32Cr3MoE、M50、M50NiL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表面改性为渗碳处理时,步骤一中所述的钢材料为Cr4Mo4V、W9Cr4V2Mo、W18Cr4V、W6Mo5Cr4V2、Cr25Ni20Si、M50、M50NiL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合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表面改性为氰化处理时,步骤一中所述的钢材料为Cr4Mo4V、W9Cr4V2Mo、W18Cr4V、W6Mo5Cr4V2、Cr25Ni20Si、M50、M50NiL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合金。
CN201810764917.7A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Pending CN1088937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4917.7A CN108893703A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64917.7A CN108893703A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3703A true CN108893703A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49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64917.7A Pending CN108893703A (zh) 2018-07-12 2018-07-12 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93703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9185A (zh) * 2009-06-01 2012-05-09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钽构件的渗碳处理方法和钽构件
CN107937922A (zh) * 2017-12-22 2018-04-20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双人字齿轮的抗渗碳淬火畸变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9185A (zh) * 2009-06-01 2012-05-09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钽构件的渗碳处理方法和钽构件
CN107937922A (zh) * 2017-12-22 2018-04-20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尺寸双人字齿轮的抗渗碳淬火畸变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93028B2 (en) Method for carburizing steel components
CN100582253C (zh) 可获得可控和均匀硬度的铸铁类模具材料热处理方法
CN105200201B (zh) 一种用于螺丝的碳氮共渗热处理的方法
CN105506539A (zh) 一种渗碳件表面高硬度微碳化物的渗碳淬火工艺方法
CN108823523A (zh) 一种利用圆锥滚子化学热处理专用工装对圆锥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KR20150067358A (ko) 베어링 부품, 구름베어링 및 베어링 부품의 제조 방법
CN104831293B (zh) 螺钉渗碳淬火工艺
CN108823522A (zh) 一种利用钢球化学热处理专用工装对钢球表面改性的方法
CN105525253A (zh) 一种合金钢W18Cr4V模具零件的表面处理方法
CN108893703A (zh) 一种利用三角分布锥形支柱工装对圆柱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CN105695924A (zh) 一种含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制备方法
CN106148673B (zh) 一种高碳钢高温加热扩散控制方法
CN106756757A (zh) 深孔凸轮轴的渗碳方法
CN106119511A (zh) 基于排气淬火工艺的9Cr2Mo矫直辊热处理方法
CN205999422U (zh) 一种轴孔密封用淬火处理装置
CN108842130A (zh) 一种利用球面滚子化学热处理专用工装对球面滚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JP2011157598A (ja) 鋼材の熱処理方法
JP2015232164A (ja) 転がり軸受の製造方法及び熱処理装置
CN109811295B (zh) 一种精密零件的真空渗碳炉750℃低温渗碳工艺
CN106755860B (zh) 一种水射流喷丸和等离子渗氮的复合处理表面改性方法
CN111996340A (zh) 轴承套圈淬火胎具及其应用
CN102676980B (zh) 不锈钢低温渗碳方法
JP6084738B2 (ja) 熱処理装置および熱処理方法
CN109609889A (zh) 一种薄壁双壳层钛合金衬套高温氮化超精变形控制方法
JP2005133214A (ja) 熱処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