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8379A - 骨增量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骨增量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8379A
CN108888379A CN201810928785.7A CN201810928785A CN108888379A CN 108888379 A CN108888379 A CN 108888379A CN 201810928785 A CN201810928785 A CN 201810928785A CN 108888379 A CN108888379 A CN 108888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e
branch net
net ontology
fixed part
suppor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87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9287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83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8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83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9/00Dental auxiliary appliances
    • A61C19/06Implements for therapeutic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Dent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骨增量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口腔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骨增量支撑结构包括支网本体和固定部;固定部可以将支网本体形成种植体周颈部骨缺损区域的植骨支撑空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术时间长、使用钛钉增加手术费用,同时无法对种植体周颈部成骨空间作出针对性的支撑,而且结构相对复杂,配件众多,适用范围小的技术问题;通过固定部支网本体缩短了临床操作时间,减少手术时间,进而减轻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支网本体与缺损区的匹配度高,减少术后暴露风险,利用相应种植系统修复中央螺丝固定,无需使用额外螺钉固定,降低费用,对最重要的种植体周颈部成骨空间作出针对性的支撑,配件少,简化临床操作。

Description

骨增量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腔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骨增量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牙体缺失后种植修复已经获得了较高的成功率,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种植修复,种植修复已经成为牙体缺失的常规修复方式之一,然而由于人们口腔卫生意识差、缺失牙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颌骨骨量大量丧失,种植修复时常常面临着骨高度及宽度不足的难题;充足的骨量及良好的骨质是保证种植体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及远期修复效果的必然条件;骨量的不足影响着种植治疗的适应症、种植体的质量、功能负载、种植美学及种植体在口腔内的有效生存时间;因此如何增加骨量是种植医生面临的最大难题,一直以来,基于不同缺损部位及大小的骨增量技术在人类和动物实验中不断开展;但尽管用手术方法改善骨量不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何有效的重建足量的骨高度与骨宽度问题仍有待解决。
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方法进行骨增量,包括牵张成骨技术、骨劈开技术、onlay骨块移植、引导骨再生技术;引导骨再生(GBR)技术应用越来越多,GBR技术(引导骨再生技术)在种植术中增加牙槽骨厚度和牙槽嵴顶高度方面效果稳定,但对于较大骨组织缺损,由于其难以维持稳定的空间,单纯应用GBR技术进行骨增量效果并不理想。
现有技术中,临床上开始使用钛网支架支撑成骨空间,因钛网支架不可吸收,形态相对稳定,对抗外界压力的作用更强,自然支撑成骨空间的作用效果更佳,现在市场上主要的钛网类型有如下几类:(1)普通片状钛网,在术前或术中对其大小、形态进行塑形使用;(2)普通3D打印钛网,通过计算机设计,3D打印出支撑缺损区成骨空间的钛网形态;(3)不同种植体品牌出品的本品牌种植体固定的成型钛网。
但是,无论采取上述三种方法的哪一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缺陷:
对普通片状钛网来说,术前或术中需要对钛网进行塑形,获得需要的支撑空间形态,但这会明显增加临床操作时间,延长手术时间,并且手动塑形的效果经常并不理想,与缺损区的匹配度欠佳,种植体周尤其唇侧成骨空间的支撑并不足够,若不使用钛钉进行固定的话,则成骨空间的长期稳定维持将不可靠,若使用钛钉又将增加不少的手术费用,并不能对最重要的种植体周唇侧颈部作出针对性的支撑,且容易出现钛网折皱或尖锐边角,增加钛网暴露的风险。
3D打印钛网通过计算机术前设计,打印出与缺损区匹配的支撑成骨空间的钛网形态,这解决了片状钛网塑形的困难,提高了钛网与缺损区的匹配度,但同时3D钛网对空间的稳定支撑也需要钛钉的固定,也并不能对最重要的种植体周颈部成骨空间作出针对性的支撑,若实际植入的种植体位点与术前计算机设计的钛网时的对应种植体位点不一致,则有可能造成颈部成骨空间与预期不符。
市场上出现了其他种植系统对应的3D钛网,但是最大的缺点在于这类钛网通过相应的基柱及覆盖帽与种植体相连,结构相对复杂,配件众多,不同品牌的智能钛网并不能完全匹配地使用于其他种植系统,不能实现种植体跨品牌固定钛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骨增量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术时间长、使用钛钉增加手术费用,同时无法对种植体周颈部成骨空间作出针对性的支撑,而且结构相对复杂,配件众多,适用范围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骨增量支撑结构,包括:支网本体和固定部;
固定部与支网本体连接,支网本体用于覆盖于整个牙槽骨或者单个牙位的位置;
固定部设置有固定通道,固定部可插设于牙种植体内,且牙种植体内的中央螺丝插设于固定通道内,支网本体通过固定部固定于种植体处,以通过支网本体形成种植体周颈部骨缺损区域的植骨支撑空间。
进一步地,固定部与支网本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固定部与支网本体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支网本体的截面形状呈倒“J”形或倒“U”形中的任一种;
固定部位于倒“J”形或倒“U”形的支网本体的内部弯折处,以使支网本体可覆盖于整个牙槽骨或者单个牙位的位置;
倒“J”形或倒“U”形的的支网本体顶部和侧部均通过圆角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固定部沿靠近支网本体的一端至另一端呈锥形。
进一步地,支网本体包括多个胞元结构,多个胞元结构紧密连接,以形成支网本体。
进一步地,支网本体上设置有割裂带;
割裂带上设置有磨除断点,且割裂带上横梁的直径小于胞元结构的连接梁的直径。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骨增量支撑结构,还包括屏障膜;
屏障膜可沿着支网本体的外侧与支网本体贴合。
进一步地,支网本体的材料为:钛或钛合金、镁或镁合金、羟基磷灰石、氧化锆、硅酸钙或生物陶瓷类材料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骨增量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患者颌面部的CBCT影像,并进行三维重建,得到颌骨的三维数字模型;
设计骨缺损区域植骨支撑空间;
根据种植体接口数据设计固定部的尺寸;
利用增材制造方法,打印骨增量支撑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骨增量支撑结构,包括:支网本体和固定部;固定部与支网本体连接,支网本体用于覆盖于整个牙槽骨或者单个牙位的位置;固定部设置有固定通道,固定部可插设于牙种植体内,且牙种植体内的中央螺丝插设于固定通道内,支网本体通过固定部固定于种植体处,以通过支网本体形成种植体周颈部骨缺损区域的植骨支撑空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术时间长、使用钛钉增加手术费用,同时无法对种植体周颈部成骨空间作出针对性的支撑,而且结构相对复杂,配件众多,适用范围小的技术问题;通过固定部支网本体缩短了临床操作时间,减少手术时间,进而减轻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支网本体与缺损区的匹配度高,减少术后暴露风险,利用相应种植系统修复中央螺丝固定,无需使用额外螺钉固定,降低费用,对最重要的种植体周颈部成骨空间作出针对性的支撑,适用于不同种植品牌,实现跨品牌使用,个性化设计满足不同临床需求,且配件少,简化临床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骨增量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骨增量支撑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骨增量支撑结构的位于牙种植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骨增量支撑结构的具有屏障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支网本体;101-胞元结构;200-固定部;300-种植体;400-中央螺丝;500-屏障膜;600-植骨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骨增量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固定部200与支网本体100连接。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骨增量支撑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固定部200设置有固定通道,且固定通道呈锥形。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骨增量支撑结构的位于牙种植体300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牙种植体300内的中央螺丝400插设于固定通道内。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骨增量支撑结构的具有屏障膜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增量支撑结构,包括:支网本体100和固定部200;固定部200与支网本体100连接,支网本体100用于覆盖于整个牙槽骨或者单个牙位的位置;固定部200设置有固定通道,固定部200可插设于牙种植体300内,且牙种植体300内的中央螺丝400插设于固定通道内,支网本体100通过固定部200固定于种植体300处,以通过支网本体100形成种植体300周颈部骨缺损区域的植骨支撑空间。
其中,固定部200与支网本体10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多种,例如:焊接、铆接或者一体成型;进一步地,固定部200与支网本体100一体成型。
优选地,固定部200与支网本体100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
支网本体100的材料为:钛或钛合金、镁或镁合金、羟基磷灰石、氧化锆、硅酸钙或生物陶瓷类材料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支网本体100的材料采用钛或钛合金,以形成钛网。
另外,当支网本体100采用镁或镁合金以及生物陶瓷是可吸收的,故而不需要进行二次取出。其中,钛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被用作各种手术的内植物。作为骨增量的空间支撑物,钛网具有良好的强度,可以有效组织软组织陷入,并且可以承受一定的外界压力,为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增加提供空间支持。
具体地,固定部200呈圆形接口,且固定部200的直径可根据不同种植体300系统内口调整,以设定有不同的规格,或者通过调节3D打印的数据,
而且,固定部200的高度可根据不同种植体300系统内口数据及种植体300平台以上骨量高度的临床要求进行具体设计,固定部200固定通道预留种植体300系统修复基台中央螺丝400通道,从而可以与中央螺丝400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增量支撑结构,包括:支网本体100和固定部200;固定部200与支网本体100连接,支网本体100用于覆盖于整个牙槽骨或者单个牙位的位置;固定部200设置有固定通道,固定部200可插设于牙种植体300内,且牙种植体300内的中央螺丝400插设于固定通道内,支网本体100通过固定部200固定于种植体300处,以通过支网本体100形成种植体300周颈部骨缺损区域的植骨支撑空间;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术时间长、使用钛钉增加手术费用,同时无法对种植体300周颈部成骨空间作出针对性的支撑,而且结构相对复杂,配件众多,适用范围小的技术问题;通过固定部200支网本体100缩短了临床操作时间,减少手术时间,进而减轻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支网本体100与缺损区的匹配度高,减少术后暴露风险,利用相应种植系统修复中央螺丝400固定,无需使用额外螺钉固定,降低费用,对最重要的种植体300周颈部成骨空间作出针对性的支撑,适用于不同种植品牌,实现跨品牌使用,个性化设计满足不同临床需求,且配件少,简化临床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骨增量支撑结构的支网本体100的截面形状呈倒“J”形或倒“U”形中的任一种;固定部200位于倒“J”形或倒“U”形的支网本体100的内部弯折处,以使支网本体100可覆盖于整个牙槽骨或者单个牙位的位置;倒“J”形或倒“U”形的支网本体100顶部和侧部均通过圆角平滑过渡。
其中,由于牙槽骨具有一定的倾斜度,通过倒“J”形支网本体100,可以将面积大的支网本体100一侧与裸露面积大的牙槽骨形成植骨支撑空间。
而且,倒“J”形支网本体100可以更好的覆盖于整个牙槽骨或者单个牙位的位置。
倒“J”形的支网本体100顶部和侧部均通过圆角平滑过渡,减少了术后暴露风险。
另外,也可以将支网本体100设置为倒“U”形,通过两侧的延伸,可以更好的将支网本体100覆盖于整个牙槽骨或者单个牙位的位置。
进一步地,固定部200沿靠近支网本体100的一端至另一端呈锥形。通过固定部200呈锥形设置,可以在中央螺丝400插设于固定通道内时,逐步与固定通道的内壁抵接,最后通过中央螺丝400形成固定支网本体100的效果。
进一步地,支网本体100包括多个胞元结构101,多个胞元结构101紧密连接,以形成支网本体100。
其中,每个胞元结构101均有多个连接梁,多个连接梁之间围设成一个胞元结构101的孔,通过多个孔形成支网本体100的网孔。
胞元结构101的孔状可以呈三角形孔、圆孔或异性孔中的任一种;由于三角形和圆形具有稳定性,较佳地,胞元结构101的孔状呈三角形孔或圆形。
胞元结构101的孔径与支网本体100的面积成反比;具体地,当种植缺损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减小孔径或边长,以增加支网本体100的强度。
另外,当种植缺损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支网本体100的厚度以增加支网本体100的强度。
进一步地,支网本体100上设置有割裂带;割裂带上设置有磨除断点,且割裂带上横梁的直径小于胞元结构101的连接梁的直径。
通过切割带的横梁的直径小于胞元结构101的连接梁的直径,可以在支网本体100去除过程中,更加方便切割,方便拆卸,减缓了切割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使得设计更加合理。
另外,通过在切割带上设置有磨除断点,在种植体300修复阶段,针对可不取出的支架材料,仅需通过磨断预设的磨除断点,取出上部与种植体300接口相连部分,减少创伤,避免唇侧支架本体材料全部取出后唇侧外形塌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增量支撑结构,还包括屏障膜500;屏障膜500可沿着支网本体100的外侧与支网本体100贴合。
本实施例中,屏障膜500创造了一个隔离空间,阻止干扰骨形成且迁徙速度较快的结缔组织细胞和上皮细胞进入骨缺损区,允许具有潜在生长能力、迁徒速度较慢的骨原细胞优先进入骨缺损区、优势生长,主要包括生物惰性不可吸收性屏障膜和生物可吸收性屏障膜,临床使用根据病例需要选用,临床经验发现,屏障膜500的使用或许有降低网状植骨支撑材料暴露的风险。由于屏障膜500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植骨支撑空间填充有大量植骨材料600,且胞元结构101的孔状无法全部将植骨材料600限定于植骨支撑空间内,可以在支网本体100的外侧贴合有一层屏障膜500,保证了植骨材料600不会伸出植骨支撑空间内。
由于植骨材料600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骨增量支撑结构,通过固定部200的设计可以适用于不同种植体300品牌,直接固定于种植体300,实现了针对性的支撑,而且一体化设计减少配件,降低临床费用,更加实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增量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患者颌面部的CBCT影像,并进行三维重建,得到颌骨的三维数字模型;设计骨缺损区域植骨支撑空间;根据种植体300接口数据设计固定部200的尺寸;利用增材制造方法,打印骨增量支撑结构。
其中,CBCT就是Cone beam CT的简称,即锥形束CT。顾名思义是锥形束投照计算机重组断层影像设备,其原理是X线发生器以较低的射线量(通常球管电流在10毫安左右)围绕投照体做环形DR(数字式投照);然后将围绕投照体多次(180次-360次,依产品不同而异)数字投照后“交集”中所获得的数据在计算机中“重组,reconstruction”后进而获得三维图像。
具体地,获取种植患者拍摄CBCT;将CBCT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设计骨缺损区域植骨支撑空间,保证与种植体300之间足够的成骨空间;根据相应品牌种植体300接口数据及临床要求计算机软件设计支网本体100和固定部200(包含不同直径及高度);使用目前可用引导骨再生支架材料,3D打印与相应种植体300品牌接口适应的骨增量支撑结构,完成植入前消毒灭菌等处理;结合临床实现其应用,种植手术中植入种植体300、植入植骨材料600、植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骨增量支撑结构,用种植体300修复中央螺丝400来固定支网本体100,完成GBR(引导骨再生)手术。
本实施例中,制作的骨增量支撑结构避免了普通片状钛网需要术前或术中对钛网进行塑形且手动塑形的效果经常并不理想的情况,有效缩短了临床操作时间,减少手术时间,进而减轻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因为通过计算机设计,支网本体100与缺损区的匹配度增高,3D打印支架形态圆缓,减少术后暴露风险,无需使用额外螺钉固定。
相对目前3D打印钛网,其优势在于,无需使用额外的螺钉固定,而直接使用种植体300修复配件中原有的中央螺丝400固定于种植体300,对最重要的种植体300周颈部成骨空间作出针对性的支撑,无论种植体300植于何处,均能保证种植体300周足够成骨空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骨增量支撑结构相比于种植体300品牌配套的成品钛网,不仅具备其优点,更是适用于不同种植品牌,实现种植体300跨品牌使用。
预设磨除断点设计,在种植体300修复阶段,针对可不取出的支网本体100材料,仅需通过磨断预设的断点,取出上部与种植体300接口相连部分,减少创伤,避免唇侧支网本体100材料全部取出后唇侧外形塌陷的缺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骨增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网本体和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网本体连接,所述支网本体用于覆盖于整个牙槽骨或者单个牙位的位置;
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固定通道,所述固定部可插设于牙种植体内,且牙种植体内的中央螺丝插设于所述固定通道内,所述支网本体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种植体处,以通过所述支网本体形成种植体周颈部骨缺损区域的植骨支撑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增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网本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增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网本体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增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网本体的截面形状呈倒“J”形或倒“U”形中的任一种;
所述固定部位于倒“J”形或倒“U”形的所述支网本体的内部弯折处,以使所述支网本体可覆盖于整个牙槽骨或者单个牙位的位置;
倒“J”形或倒“U”形的的所述支网本体顶部和侧部均通过圆角平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增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沿靠近所述支网本体的一端至另一端呈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增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网本体包括多个胞元结构,多个所述胞元结构紧密连接,以形成所述支网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增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网本体上设置有割裂带;
所述割裂带上设置有磨除断点,且所述割裂带上横梁的直径小于所述胞元结构的连接梁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骨增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障膜;
所述屏障膜可沿着所述支网本体的外侧与所述支网本体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骨增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网本体的材料为:钛或钛合金、镁或镁合金、羟基磷灰石、氧化锆、硅酸钙或生物陶瓷类材料中的任一种。
10.一种骨增量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取患者颌面部的CBCT影像,并进行三维重建,得到颌骨的三维数字模型;
设计骨缺损区域植骨支撑空间;
根据种植体接口数据设计固定部的尺寸;
利用增材制造方法,打印骨增量支撑结构。
CN201810928785.7A 2018-08-15 2018-08-15 骨增量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Pending CN1088883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8785.7A CN108888379A (zh) 2018-08-15 2018-08-15 骨增量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28785.7A CN108888379A (zh) 2018-08-15 2018-08-15 骨增量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8379A true CN108888379A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54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8785.7A Pending CN108888379A (zh) 2018-08-15 2018-08-15 骨增量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8379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7971A (zh) * 2019-03-11 2019-05-07 四川大学 一种植骨导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870368A (zh) * 2020-07-31 2020-11-03 河北春立航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腔植入物
CN112472334A (zh) * 2020-11-25 2021-03-12 广州市弘健生物医用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牙槽骨重建的支架结构
CN113423442A (zh) * 2018-12-20 2021-09-21 咨尔博恩公司 引导骨再生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13456302A (zh) * 2021-07-14 2021-10-01 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辅助种植体的钛网及其制作方法
CN113766894A (zh) * 2019-04-30 2021-12-07 米尼翁大学 牙种植体、获得方法及其用途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08554A (en) * 2008-08-27 2010-03-01 5 7 Corp Ltd Tooth loss repair technology for one time completion and immediate functioning
CN102307538A (zh) * 2009-02-09 2012-01-04 李道相 具有经过改良的植入结构的种植体夹具
CN103997985A (zh) * 2011-12-22 2014-08-20 穆罕默德·阿卡巴·阿里 用于增强骨骼生长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7260340A (zh) * 2017-05-31 2017-10-20 司家文 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
CN107260343A (zh) * 2017-07-07 2017-10-20 珠海乔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种植牙组件的制造方法
CN208974178U (zh) * 2018-08-15 2019-06-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骨增量支撑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08554A (en) * 2008-08-27 2010-03-01 5 7 Corp Ltd Tooth loss repair technology for one time completion and immediate functioning
CN102307538A (zh) * 2009-02-09 2012-01-04 李道相 具有经过改良的植入结构的种植体夹具
CN103997985A (zh) * 2011-12-22 2014-08-20 穆罕默德·阿卡巴·阿里 用于增强骨骼生长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07260340A (zh) * 2017-05-31 2017-10-20 司家文 牙槽骨缺损植骨区的保护结构
CN107260343A (zh) * 2017-07-07 2017-10-20 珠海乔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种植牙组件的制造方法
CN208974178U (zh) * 2018-08-15 2019-06-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骨增量支撑结构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3442A (zh) * 2018-12-20 2021-09-21 咨尔博恩公司 引导骨再生装置及制造方法
US11951230B2 (en) 2018-12-20 2024-04-09 Zirbone Device fo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and production method
CN109717971A (zh) * 2019-03-11 2019-05-07 四川大学 一种植骨导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17971B (zh) * 2019-03-11 2020-11-27 四川大学 一种植骨导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766894A (zh) * 2019-04-30 2021-12-07 米尼翁大学 牙种植体、获得方法及其用途
CN111870368A (zh) * 2020-07-31 2020-11-03 河北春立航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腔植入物
CN112472334A (zh) * 2020-11-25 2021-03-12 广州市弘健生物医用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牙槽骨重建的支架结构
CN113456302A (zh) * 2021-07-14 2021-10-01 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辅助种植体的钛网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8379A (zh) 骨增量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Kaufman Maxillary sinus elevation surgery: an overview
US9649178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bone growth
Figliuzzi et al. A novel root analogue dental implant using CT scan and CAD/CAM: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technology
Mangano et al. Custom-made,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SLS) blade implants as a non-conventional solution for the prosthetic rehabilitation of extremely atrophied posterior mandible
JP5562856B2 (ja) コンピュータ実装型の計画作成およびマスカスタマイズ骨構造の提供
US11819380B2 (en) Devices for tissue augmentation
CN209360940U (zh) 固定支网
Katsuyama et al. Sinus floor elevation procedures
CN109602508A (zh) 一种用于种植前骨增量的个性化钛网膜的制备方法
US20120070802A1 (en) Dental implant fabrication and insertion methods and personalized dental implant for use therein
Seiler et al. Customized titanium lattice structure in three-dimensional alveolar defect: an initial case letter
Strbac et al. Guided lateral sinus lift procedure using 3-dimensionally printed templates for a safe surgical approach: a proof-of-concept case report
Garcia et al. Immediate implants after the removal of maxillary impacted canines: a clinical series of nine patients.
CN208974178U (zh) 骨增量支撑结构
Robinson Prosthetic treatment after surgical removal of the maxilla and floor of the orbit
CN207286182U (zh) 修复大型下颌骨缺损的钛网-钛板复合体
CN116785000A (zh) 一种骨材料植入导板的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Improvement of implant placement after bone augmentation of severely resorbed maxillary sinuses with ‘Tent-Pole’grafting technique in combination with rhBMP-2
CN113631118B (zh) 定制牙科膜
CN105105861B (zh) 一种生物工程牙的穿龈系统
KR20210028029A (ko) 유지력이 향상된 임플란트용 스마트 어버트먼트
Toso et al. Frontal sinus augmentation: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new approach in prosthetic orbital reconstruction
CN205322525U (zh) 一种生物工程牙的穿龈系统
CN218606894U (zh) 一种牙种植同期植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