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6706A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86706A CN108886706A CN201780018927.XA CN201780018927A CN108886706A CN 108886706 A CN108886706 A CN 108886706A CN 201780018927 A CN201780018927 A CN 201780018927A CN 108886706 A CN108886706 A CN 1088867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frame
- transmission
- user terminal
- channel
- subframe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8—Automatic changing of the traffic dir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for modulated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即使在应用TDD的情况下,也适当地达成延迟削减效果。一种用户终端,利用包含子帧类型能够变更的灵活子帧的无线帧进行通信,其中,具有:控制单元,利用第一子帧类型和第二子帧类型来控制发送接收,其中,所述第一子帧类型在1子帧内包含UL控制信道、DL控制信道、UL数据信道及/或DL数据信道,所述第二子帧类型在1子帧中进行UL传输或DL传输;以及接收单元,接收与在各灵活子帧中设定的子帧类型相关的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UMTS(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网络中,以进一步的高速数据速率、低延迟等为目的而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被规范化(非专利文献1)。此外,以从LTE的进一步的宽带域化及高速化为目的,还研究了LTE的后续系统(例如,被称为LTE-A(LTE-Advanced)、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Radio Access))、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ystem))、New-RAT(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等)。
在现有的LTE系统(LTE Rel.8-12)中,引入了将下行(下行链路(DL:Downlink))发送和上行(上行链路(UL:Uplink))发送以不同的频带来进行的频分双工(FDD:FrequencyDivision Duplex)、和将DL发送和UL发送以相同的频带在时间上切换进行的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
在TDD中,基于UL/DL结构(UL/DL设定(configuration))而严格地决定将各子帧用于上行链路(UL:Uplink)还是下行链路(DL:Downlink)。图1是表示现有的LTE的UL/DL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LTE中,规定了七个UL/DL结构0-6。
此外,在现有系统中,在无线基站和用户终端间的DL发送及UL发送中应用的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被设定为1ms而控制。发送时间间隔也被称为传输时间间隔,LTE系统(Rel.8-12)中的TTI也被称为子帧长度。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6.300“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Overall description;Stage 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LTE Rel.13以后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中,对于以几十GHz等高频带的通信、或要求低延迟通信的D2D(设备对设备(Device To Device))或V2V(车辆对车辆(Vehicular To Vehicular))通信的需要也升高。为了在这样的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充分的通信服务,需要减少通信延迟(延迟减少(latency reduction))。
但是,在现有的LTE系统中,在利用TDD的小区(也称为CC、TDD载波)中,基于以1ms为单位而规定了UL子帧和DL子帧的UL/DL结构来控制发送定时。此外,在现有的UL/DL结构中,在无线帧(10子帧)中,UL传输至DL传输的切换被限制为最大2次。在该情况下,关于对于DL发送的A/N等的反馈的定时也依赖于UL/DL结构,有不能达成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所需的延迟削减的顾虑。
本发明是鉴于该点而完成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即使在应用TDD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达成延迟削减效果的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是利用包含子帧类型能够变更的灵活子帧的无线帧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单元,利用第一子帧类型和第二子帧类型来控制发送接收,其中,所述第一子帧类型在1子帧内包含UL控制信道、DL控制信道、UL数据信道及/或DL数据信道,所述第二子帧类型在1子帧中进行UL传输或DL传输;以及接收单元,接收与在各灵活子帧中设定的子帧类型相关的信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应用TDD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达成延迟削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现有的TDD中应用的UL/结构的图。
图2A及图2B是表示灵活特殊子帧的子帧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3A-3D是表示在灵活子帧中设定的子帧类型的一例的图。
图4A及图4B是表示与子帧类型相关的信息的通知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5是说明UL-DL干扰的图。
图6A-6D是表示动态地变更数据信道结构的情况下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与数据信道结构相关的信息的通知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8A-8D是表示与TDD的DL/UL的延迟时间相关的研究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与TDD的DL/UL的延迟时间相关的研究结果的图。
图10是表示与TDD的DL/UL的延迟时间相关的研究结果的图。
图11是表示与TDD的DL/UL的延迟时间相关的研究结果的图。
图12是表示与TDD的DL/UL的延迟时间相关的研究结果的图。
图13是表示与TDD的DL/UL的延迟时间相关的研究结果的图。
图14是表示与TDD的DL/UL的延迟时间相关的研究结果的图。
图15是表示与TDD的DL/UL的延迟时间相关的研究结果的图。
图16是表示与TDD的DL/UL的延迟时间相关的研究结果的图。
图17是表示与TDD的DL/UL的延迟时间相关的研究结果的图。
图18是表示与TDD的DL/UL的延迟时间相关的研究结果的图。
图19是表示与TDD的DL/UL的延迟时间相关的研究结果的图。
图20是表示与TDD的DL/UL的延迟时间相关的研究结果的图。
图21是表示与TDD的DL/UL的延迟时间相关的研究结果的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及用户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中,研究了利用易于确保宽带域的高频带(例如,几十GHz带)进行通信。研究了在使用了高频带的通信中利用TDD。
如上述那样,在现有的LTE系统的TDD中,基于以1ms为单位而规定了UL子帧和DL子帧的UL/DL结构(参照图1)来控制发送定时。在TDD中,UL发送(UL子帧)的定时被限制,所以TDD的延迟时间(延迟(latency))依赖于UL/DL结构。此外,有与DL和UL被规定为不同的频率的FDD相比,TDD的延迟时间变大的问题。
此外,在TDD中规定的大部分UL/DL结构(UL/DL结构1-6)中,UL子帧的比率比DL子帧的比率小,所以UL延迟变得比DL延迟大。进而,在UL/DL结构中,在1帧(10子帧)之中UL-DL的切换点被限制为最大2处。因此,对于DL发送的反馈信号(例如,HARQ-ACK等)的发送定时也与FDD相比被限制。
为了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充分的通信服务,需要减少通信延迟(延迟减少(latency reduction))。例如,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希望将规定信号(例如,U平面(U-plane))的延迟设为规定值(例如,1ms)左右。但是,在现有系统的TDD中,难以满足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所需的延迟条件。
为了进行TDD中的延迟削减,考虑引入新的TDD帧结构。例如,考虑设为增加1无线帧(radio frame)中的特殊子帧,且增加DL和UL的切换的结构。或者,考虑引入具有新的子帧结构的特殊子帧。
例如,考虑将特殊子帧设为DL控制信道和UL控制信道被包含于相同的子帧,进而DL数据信道及/或UL数据信道也被包含于相同的子帧的结构(参照图2)。图2A示出了在DL控制信道和UL控制信道之间配置数据信道的情况。图2B示出了按DL控制信道、UL控制信道、DL数据信道的顺序进行配置的情况。此外,能够设为在DL传输和UL传输之间设置了间隙区间(GP)的结构。
也可以设为在特殊子帧中配置的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DL或UL)利用相同的子帧的DL控制信道而动态地设定的结构。或者,也可以不是相同的子帧的DL控制信道,而通过1子帧以前的子帧的DL控制信道来设定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这样数据信道能够变更的特殊子帧也被称为灵活特殊子帧。
此外,为了达成规定值(例如,1ms)以下的延迟请求(latency requirement),考虑应用具有与现有的LTE系统(LTE Rel.8-12)的子帧相比更短的时间长度(TTI长度)的子帧。将这样的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长度与现有系统的1ms相比更短的TTI(子帧)也称为缩短TTI(短(short)TTI)、缩短子帧等。
例如,为了达成1ms以下的延迟时间,考虑将TTI长度设为比0.5ms小(例如,0.25ms或0.125ms等)。在将TTI长度设为0.125ms的情况下,能够达成比1ms小的延迟时间,但为了能够将各种传输块(TB)大小的数据通过一个TTI来发送接收,优选使码元长度变短从而缩短TTI长度。在该情况下,码元长度变得非常短所以子载波间隔变长。
另一方面,在将TTI长度设为0.25ms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特殊子帧(例如,灵活特殊子帧)的设定方法而达成比1ms小的延迟时间。例如,本发明人等发现了通过无线帧中的特殊子帧的设定数的增加、或将特殊子帧设为灵活特殊子帧结构,能够削减延迟时间(参照下述第三实施方式)。
此外,在引入特殊子帧(例如,灵活特殊子帧)的情况下,考虑将无线帧中的全部子帧设定为灵活特殊子帧的结构(结构1)。或者,考虑设为将一部分子帧设定为灵活子帧,将其他子帧设定为DL子帧或UL子帧的结构(结构2)。
在未来的通信系统中,可能会要求支持仅进行DL发送的方式(例如,SDL(补充下行链路(Supplemental Downlink))TDD)、仅进行UL发送的方式、在各CC中应用了不同的帧结构的CA方式等各种通信方式。这样,还有优选利用仅在DL传输中利用的子帧或仅在UL传输中利用的子帧的情况。因此,在使用了TDD的通信中,考虑基本上以结构2来设计,作为结构2的特殊情形而应用结构1。
因此,本发明人等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方式,设想了对于无线帧中包含的多个子帧,动态地变更而设定至少包含特殊子帧(例如,灵活特殊子帧)的多个子帧类型。
作为多个子帧类型的一例,能够设为包含在1子帧内包含UL控制信道、DL控制信道、UL数据信道及/或DL数据信道的第一子帧类型、和在1子帧中进行UL传输或DL传输的第二子帧类型的结构。第一子帧类型相当于灵活特殊子帧,第二子帧类型相当于通常子帧(正常子帧)。此外,第二子帧类型(通常子帧)也可以分为进行UL传输的UL子帧、和进行DL传输的DL子帧而分别设定。
另外,灵活特殊子帧的子帧结构只要是能够在DL传输至UL传输的切换中利用的(具有被称为间隙(gap)、保护区间(guard period)、或保护间隔的区间的)结构,则也可以设为不一定包含UL传输(例如,UL控制信道)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将灵活特殊子帧由DL传输(例如,DL控制信道和DL数据信道)和间隙区间构成。或者,也可以由DL控制信道、间隙区间、UL数据信道来构成灵活特殊子帧。或者,作为灵活特殊子帧的子帧结构,也可以设为不设定数据信道的结构(例如,DL控制信道、间隙区间、UL控制信道)。
此外,本发明人等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其他方式,设想了对于无线帧中包含的多个子帧,动态地变更而设定一部分或全部子帧的数据发送(例如,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也可以分别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应用。
(第一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对在无线帧中包含的多个子帧中设定的子帧类型进行变更的情况。另外,无线帧由规定期间的长度构成。例如,也可以由规定的子帧数(例如,10个子帧)构成1无线帧,也可以由规定期间(例如,1ms)构成1无线帧。
<将子帧类型在各子帧中进行变更>
能够设为对于无线帧中包含的各子帧(动态子帧、灵活子帧),能够变更子帧类型而设定的结构。该结构相当于无线帧中包含的全部子帧为灵活子帧的情况。
例如,对于各子帧,将特殊子帧(第一子帧类型)、或正常子帧(第二子帧类型)动态地变更而设定。在正常子帧为UL子帧或DL子帧的情况下,对于各子帧,将特殊子帧、UL子帧、或DL子帧动态地变更而设定。
<锚子帧的设定>
或者,也可以设为对于无线帧中包含的一部分子帧将子帧类型固定地设定,对于剩余的子帧将多个子帧类型动态地变更而设定的结构。该结构相当于无线帧中包含的一部分子帧成为锚子帧,其他子帧成为灵活子帧的情况。
锚子帧是指,子帧类型、和在无线帧中设定的子帧的位置始终被固定地或半静态地固定地设定的子帧。设定锚子帧的位置例如至少能够设为无线帧中的开头子帧。
<子帧类型的决定>
各子帧的子帧结构能够设为从预先定义的子帧集(子帧类型)选择的结构。例如,作为预先定义的子帧集,定义至少具有UL控制信道和DL控制信道的特殊子帧(第一子帧类型)、和正常子帧(第二子帧类型)。并且,对于各子帧设定其中一个子帧类型。
图3示出了定义特殊子帧和正常子帧作为子帧集,对各子帧动态地分配其中一个子帧类型的情况。另外,在图3中,设想了对无线帧的开头设定锚子帧的情况。对锚子帧,固定地设定正常子帧、特殊子帧或规定的子帧结构。
在图3A中,示出了将构成无线帧的灵活子帧(锚子帧以外)设定为正常子帧的情况。在图3B中,示出了将构成无线帧的灵活子帧设定为特殊子帧的情况。在图3C、3D中,示出了将构成无线帧的灵活子帧的一部分设定为特殊子帧,将其他灵活子帧设定为正常子帧的情况。
通过设为对于无线帧中包含的多个子帧,从至少包含特殊子帧的多个子帧类型选择规定的子帧类型而设定的结构,即使在应用TDD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达成延迟削减效果。
或者,也可以设为不定义子帧集,而对各子帧的子帧结构进行变更的结构。例如,能够设为各子帧能够由DL传输、间隙区间、UL传输构成,且至少对间隙区间的长度和位置进行变更而设定子帧结构的结构。
<子帧结构的通知方法>
无线基站将与子帧结构(例如,所设定的子帧类型等)相关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基于从无线基站通知的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对信号及/或信道的发送处理或接收处理进行控制。
无线基站能够将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广播信息等)半静态(Semi static)地通知给用户终端。或者,无线基站能够将与子帧相关的信息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DL控制信道)动态(dynamic)地通知给用户终端。以下,表示能够通过高层信令及/或下行控制信息而发送的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的一例。
作为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的通知方法之一,能够应用基于位图形式的通知方法。
在应用基于位图形式的通知方法的情况下,无线基站将表示各灵活子帧的子帧类型的位图通知给用户终端(参照图4A)。在图4A中,示出了将正常子帧设为“0”,将特殊子帧设为“1”的情况。在通过位图来通知子帧类型的情况下,也可以通知锚子帧以外的灵活子帧,也可以通知包含锚子帧的全部子帧。此外,无线基站能够通过位图来通知在规定范围(例如,无线帧范围)的子帧中设定的子帧类型。
或者,作为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的其他通知方法,也可以通知与设定规定子帧类型(例如,特殊子帧)的子帧位置相关的信息。
例如,关于子帧结构而预先设定规定规则,能够根据从无线基站通知的参数而在用户终端侧决定在各子帧中设定的子帧结构。作为一例,能够利用使用了子帧号和从无线基站通知的参数的取模(modulo)运算来决定各子帧的子帧类型。取模运算的一例如下述所示。另外,取模运算方法不限于此。
在t mod(N)=0的情况下,对应的子帧设为特殊子帧。
在此,t为子帧号,N为从无线基站设定的参数。
或者,无线基站也可以将与1子帧中的间隙区间的长度(GP length)和开始位置(GP starting position)相关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例如,在1子帧中的间隙区间的长度为1码元、开始位置为第8码元的情况下,无线基站将两个码元的组合(1,8)通知给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能够基于从无线基站通知的信息,判断子帧结构。例如,在1子帧由14码元构成的情况下,接收到(1,8)的用户终端设想为第1码元~第7码元为DL传输、第8码元为间隙区间、第8码元至第14码元为UL传输而对发送接收处理进行控制(参照图4B)。
此外,在将与1子帧中的间隙区间的长度(GP length)和开始位置(GP startingposition)相关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于全部子帧进行通知,也可以仅对于规定子帧进行通知。例如,在各子帧不从预先定义的子帧类型被选择的情况下,或全部子帧成为特殊子帧的情况下,关于全部子帧而将间隙区间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另一方面,在设定特殊子帧的子帧号被预先设定,该特殊子帧的子帧结构能够动态地变更的情况下,也可以关于设定特殊子帧的子帧而将间隙区间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
在无线基站利用物理层信令(例如,DL控制信道)将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的情况下,能够设为以无线帧为单位进行信令通知的结构。或者,无线基站也可以以子帧为单位将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信令通知给用户终端。
在以无线帧为单位将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无线帧中包含的规定子帧(例如,开头的子帧)的物理层信令。在该情况下,规定子帧设为UL传输的正常子帧(UL子帧)以外的DL子帧或特殊子帧。此外,如图3所示,在无线帧中设定锚子帧的情况下,将锚子帧作为DL子帧或特殊子帧,在该锚子帧中将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即可。
在以子帧为单位将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各子帧的DL控制信道(例如,下行控制信息)将子帧结构通知给用户终端。此外,在不包含DL控制信道的子帧(例如,UL传输的正常子帧)中,也可以不包含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关于不包含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的子帧设想为UL传输的正常子帧而对通信进行控制。
此外,在无线基站决定子帧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从其他无线基站(例如,邻接的无线基站)通知的信息,决定该子帧结构。例如,在无线基站选择规定的UL/DL结构作为子帧结构而以位图形式通知给用户终端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回程链路(X2信令、S1信令等)将该规定的UL/DL结构通知给其他无线基站(参照图5)。在图5中,示出了在无线基站间产生干扰的情况,为了抑制这样的干扰,优选在邻接基站间对UL/DL结构进行通知而决定子帧结构。
在该情况下,无线基站也可以请求对于其他无线基站应用规定的UL/DL结构,该其他无线基站考虑所通知的规定的UL/DL结构而决定子帧结构(例如,相同的子帧结构)。此时,应用考虑了所通知的规定的UL/DL结构的子帧结构的无线基站也可以将遵从请求之意的信令(ACK)通知给请求目的地的无线基站。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对无线帧中包含的一部分或全部子帧的数据发送(例如,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UL/DL结构)动态地进行变更的情况。第二实施方式也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组合实施。
能够设为各子帧的数据信道能够根据子帧类型而变更的结构。以下,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信道的设定方法。另外,在以下的例中,表示应用正常子帧和特殊子帧作为子帧类型的情况,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方式1>
能够设为能够将各子帧的数据信道(数据发送)的传输方向变更为DL或UL的其中一个的结构(参照图6A)。在图6A中,示出了设为在正常子帧和特殊子帧这双方中,能够对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进行变更的结构的情况。由此,能够根据通信环境而对于各子帧灵活地设定UL数据和DL数据。其结果是,即使在应用TDD的情况下也能够削减延迟时间。
<方式2>
能够设为能够将特殊子帧的数据信道(数据发送)的传输方向变更为DL或UL的其中一个的结构,正常子帧的数据信道设为预先设定的传输方向(参照图6B)。在图6B中,示出了设为能够在特殊子帧中对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进行变更的结构,在通常子帧中设为预先决定的传输方向(在此,DL发送)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将与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相关的信息限于特殊子帧而通知给用户终端即可,所以能够抑制开销的增加。
<方式3>
能够设为能够将特殊子帧的数据信道(数据发送)的传输方向变更为DL、UL、或DL和UL的混合的结构,正常子帧的数据信道设为预先设定的传输方向(参照图6C)。在图6C中,示出了设为能够在特殊子帧中对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进行变更的结构,在通常子帧中设为预先决定的传输方向(在此,DL发送)的情况。进而,在特殊子帧中,能够在1子帧中同时设定UL数据信道和DL数据信道。其结果是,能够确保UL数据发送和DL数据发送的发送机会,所以能够削减延迟时间。
<方式4>
能够设为能够将正常子帧的数据信道(数据发送)的传输方向变更为DL或UL的其中一个的结构,特殊子帧的数据信道设为预先设定的传输方向(参照图6D)。在该情况下,将与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相关的信息限于正常子帧而通知给用户终端即可,所以能够抑制开销的增加。此外,能够灵活地设定正常子帧的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所以能够削减延迟时间。
<数据信道结构的通知方法>
无线基站将与数据信道结构(例如,UL/DL结构)相关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基于从无线基站通知的与数据信道结构相关的信息,对数据信道的发送处理或接收处理进行控制。
无线基站能够将与数据信道相关的信息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DL控制信道)而动态(dynamic)地通知给用户终端。或者,无线基站也可以将与数据信道相关的信息通过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广播信息等)半静态(Semi static)地通知给用户终端。
作为与数据信道相关的信息的通知方法之一,能够应用基于位图形式的通知方法。
在应用基于位图形式的通知方法的情况下,无线基站将表示能够进行数据信道的变更的子帧中的数据信道结构的位图通知给用户终端(参照图7)。在图7中,示出了将DL数据信道设为“0”、将UL数据信道设为“1”的情况。此外,能够以位图来通知规定范围(例如,无线帧范围)。
此外,无线基站在以无线帧为单位将与数据信道结构相关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的情况下,能够利用无线帧中包含的规定子帧(例如,开头的子帧)的物理层信令。在该情况下,规定子帧设为UL传输的正常子帧(UL子帧)以外的DL子帧或特殊子帧。此外,如图3所示,在无线帧中设定锚子帧的情况下,将锚子帧作为DL子帧或特殊子帧,在该锚子帧中将与数据信道结构相关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即可。
另外,在图7中,示出了使用位图来指定DL数据信道和UL数据信道的其中一个的情况,但不限于此。如图6C所示,在设定UL数据信道和DL数据信道这双方的情况下,能够增加位图中的比特数而通知。
此外,在特殊子帧的子帧结构能够动态地变更的情况下,也可以关于设定该特殊子帧的子帧将间隙区间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在该情况下,无线基站能够将与1子帧中的间隙区间的长度和开始位置相关的信息通知给用户终端。例如,在1子帧中的间隙区间的长度为1码元、开始位置为第8码元的情况下,无线基站将两个码元的组合(1,8)通知给用户终端。在以无线帧为单位进行通知的情况下,按无线帧中包含的每个特殊子帧而利用位图进行通知即可。
在以子帧为单位对与数据信道结构相关的信息进行通知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各子帧的DL控制信道(例如,下行控制信息)将数据信道结构通知给用户终端。此外,在不包含DL控制信道的子帧(例如,UL传输的正常子帧)中,也可以不包含与数据信道结构相关的信息。在该情况下,用户终端能够关于不包含与数据信道结构相关的信息的子帧设想为UL传输的正常子帧而对通信进行控制。
在特殊子帧的子帧结构能够动态地变更的情况下,也可以关于设定该特殊子帧的子帧将间隙区间的信息包含于各特殊子帧的下行控制信息而通知给用户终端。
通过对无线帧中包含的一部分或全部子帧的数据发送(例如,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UL/DL结构)动态地进行变更,能够灵活地设定UL数据和DL数据。由此,即使在利用TDD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延迟削减。
另外,与数据信道结构相关的信息也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有关子帧结构的信息分别通知给用户终端,也可以同时通知。在分别通知的情况下,能够将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通过高层信令进行通知,将与数据信道结构相关的信息通过低层信令进行通知。在同时通知的情况下,也可以对与数据信道结构相关的信息和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进行组合,使用高层信令及/或物理层信令通知给用户终端。
(第三实施方式)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与TDD中的特殊子帧的分配方法相应的延迟时间(延迟(latency))。具体而言,说明与无线帧中包含的特殊子帧的设定数相应的延迟时间。
首先,关于在无线帧中设定的特殊子帧数,假设了四个情形(情形(Case)1~4)(参照图8)。在此,设想了无线帧由10子帧(10TTI)构成,特殊子帧在无线帧中分散而配置的结构。情形1示出了特殊子帧在5子帧中设定1次(参照图8A),情形2示出了特殊子帧在3子帧中设定1次(参照图8B),情形3示出了特殊子帧在2子帧中设定1次(参照图8C),情形4示出了特殊子帧在全部子帧中设定(参照图8D)的情况。
进而,对于各情形1~4,关于特殊子帧在DL数据发送中被利用的情况(固定特殊子帧)、和特殊子帧在DL或UL数据发送中被利用的情况(灵活特殊子帧),分别研究了延迟时间。另外,固定特殊子帧相当于现有系统的特殊子帧结构(在DL数据的发送接收中能够利用但在UL数据的发送接收中不能利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处理延迟(processing latency)为3、2、或1TTI的情况而研究了延迟时间。处理延迟是处理操作所需的时间,例如是指对于DL信号的A/N反馈中所需最低限度的延迟时间。作为一例,在现有系统的FDD中,考虑用户终端对于DL发送生成A/N为止的处理延迟,A/N反馈定时成为从DL数据的接收起4ms(4子帧,4TTI)后。
在图9~图11中示出对于各情形(图8A~8D),将TTI长度设为1ms、0.5ms、0.25ms、0.125ms的情况下的延迟时间。此外,如上述那样,示出了在各情形中利用了固定特殊子帧的情况(情形1-1、2-1、3-1)、和利用了灵活特殊子帧的情况(情形1-2、2-2、3-2、4)。此外,图9示出最小处理延迟(minimum processing latency)为3TTI的情况,图10示出最小处理延迟为2TTI的情况,图11示出最小处理延迟为1TTI的情况(仅情形4)。
图9~图11中的延迟时间相当于平均延迟时间,平均延迟时间是在一次信号延迟(单程延迟(1trip latency))的平均的基础上,假设为数据的误块率被控制为10%,且考虑HARQ RTT(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的平均的10%而决定。例如,在图9的情形1-1中,示出了在TTI长度为1ms的情况下,DL的平均延迟为5.567TTI,UL的平均延迟成为6.2TTI的情况。
图12~图18示出了最小处理延迟为3TTI的情况下(图9)的各情形的延迟时间。图19~图21示出了最小处理延迟为2TTI的情况下(图10)的各情形的延迟时间。
在图12中,是表示情形1-1(固定特殊子帧)的DL和UL的延迟时间的图。在此,最小处理延迟为3TTI,所以例如,对于SF#1的DL发送的A/N通过SF#4的UL子帧被反馈。
在图12中,DL发送中的一次信号延迟(单程延迟(1trip latency))的平均(Average one-trip latency)成为4.6TTI(=(4+4+4+5+6)/5)。这是因为SF#1、SF#2、SF#3在各子帧中能够对DL数据进行调度所以能够将延迟时间设为4TTI,但SF#4、SF#5为UL子帧所以不能对DL数据进行调度,而分别产生2、1子帧相应量的追加延迟。在图12的例中,反复进行SF#1~SF#5的DL/UL,因此平均延迟使用SF#1~SF#5来计算。
此外,平均HARQ RTT(Average HARQ RTT)成为9.67TTI(=(10+10+9)/3)。这相当于直至能够进行对于在SF#1、SF#2、SF#3中分配的DL数据的重发为止的平均延迟时间。在SF#1、SF#2、SF#3中分配的DL数据分别在SF#11、SF#12、SF#12中变得可能,所以其时间分别成为10、10、9TTI,与由SF#1-SF#5计算出的平均HARQ RTT相同。
若考虑上述一次信号延迟的平均、平均HARQ RTT、以及以10%的概率产生块错误(BLER=10%)的假设,则平均延迟时间(Average latency)成为5.567TTI(=4.6+0.967)。
在图12中,UL发送中的一次信号延迟(单程延迟(1trip latency))的平均成为5.2TTI(=(4+4+5+6+7)/5)。这是因为SF#4、SF#5在各子帧中能够对UL数据进行调度所以能够将延迟时间设为4TTI,但SF#1、SF#2、SF#3为DL子帧所以不能对UL数据进行调度,而分别产生3、2、1子帧相应量的追加延迟。在图12的例中,反复进行SF#1~SF#5的DL/UL,因此平均延迟使用SF#1~SF#5来计算。
此外,平均HARQ RTT(Average HARQ RTT)成为10TTI(=(10+10)/2)。这相当于直至能够进行对于在SF#4、SF#5中分配的UL数据的重发为止的平均延迟时间。在SF#4、SF#5中分配的UL数据分别在SF#14、SF#15中变得可能,所以其时间分别成为10、10TTI,与由SF#1-SF#5计算出的平均HARQ RTT相同。
若考虑上述一次信号延迟的平均、平均HARQ RTT、以及以10%的概率产生块错误(BLER=10%)的假设,则平均延迟时间成为6.2TTI(=5.2+1)。
关于图13至图21,也能够与图12同样地计算延迟时间。
如图9~图21所示,通过增加无线帧中的特殊子帧的设定数,能够减少延迟时间。此外,通过使用特殊子帧,使UL数据信道(或UL控制信道)的发送变得可行,从而能够减少延迟时间。
另外,本实施方式不限于图9~图21所示的结构,关于其他子帧结构也能够应用。
(无线通信系统)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其中一个或组合来进行通信。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能够应用将以LTE系统的系统带宽(例如,20MHz)为1个单位的多个基本频率块(分量载波)设为一体的载波聚合(CA)及/或双重连接(DC)。
另外,无线通信系统1也可以被称为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A(LTE-Advanced)、LTE-B(LTE-Beyond)、超(SUPER)3G、IMT-Advanced、4G(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Access))、New-RAT(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等,也可以被称为实现它们的系统。
图2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具备形成覆盖范围比较宽的宏小区C1的无线基站11、和在宏小区C1内配置且形成比宏小区C1窄的小型小区C2的无线基站12(12a-12c)。此外,在宏小区C1及各小型小区C2中,配置有用户终端20。
用户终端20能够与无线基站11及无线基站12这双方进行连接。设想用户终端20通过CA或DC而同时使用宏小区C1及小型小区C2。此外,用户终端20也可以使用多个小区(CC)(例如,5个以下的CC、6个以上的CC)而应用CA或DC。
用户终端20和无线基站11之间能够以相对低的频带(例如,2GHz)使用带宽窄的载波(被称为现有载波、传统载波(Legacy carrier)等)进行通信。另一方面,用户终端20和无线基站12之间,也可以以相对高的频带(例如,3.5GHz、5GHz等)使用带宽宽的载波,也可以使用和与无线基站11之间相同的载波。另外,各无线基站所利用的频带的结构不限于此。
能够设为无线基站11和无线基站12之间(或,两个无线基站12间)进行有线连接(例如,遵照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的光纤、X2接口等)或无线连接的结构。
无线基站11及各无线基站12分别与上位站装置30连接,经由上位站装置30与核心网络40连接。另外,在上位站装置30中,例如包含接入网关装置、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等,但并非限定于此。此外,各无线基站12也可以经由无线基站11与上位站装置30连接。
另外,无线基站11是具有相对宽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宏基站、汇聚节点、eNB(eNodeB)、发送接收点等。此外,无线基站12是具有局部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小型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HeNB(Home eNodeB)、RRH(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io Head))、发送接收点等。以下,在不区分无线基站11及12的情况下,统称为无线基站10。
各用户终端20是支持LTE、LTE-A等各种通信方式的终端,不仅包含移动通信终端(移动台),也可以包含固定通信终端(固定台)。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应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对上行链路应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的频带(子载波),对各子载波映射数据而进行通信的多载波传输方式。SC-FDMA是将系统带宽按每个终端分割为由一个或连续的资源块构成的带域,通过多个终端使用相互不同的带域,从而减少终端间的干扰的单载波传输方式。另外,上行及下行的无线接入方式不限于它们的组合,也可以使用其他无线接入方式。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下行链路的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下行共享信道(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广播信道(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下行L1/L2控制信道等。通过PDSCH,传输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等。此外,通过PBCH,传输M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下行L1/L2控制信道包含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EPDCCH(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PCFI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Indicator Channel))、PHICH(物理混合ARQ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Channel))等。通过PDCCH,传输包含PDSCH及PUSCH的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等。通过PCFICH,传输在PDCCH中使用的OFDM码元数。通过PHICH,传输对于PUSCH的HARQ(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的送达确认信息(例如,也称为重发控制信息、HARQ-ACK、ACK/NACK等)。EPDCCH与PDSCH(下行共享数据信道)频分复用,与PDCCH同样地被用于DCI等的传输。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上行链路的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上行共享信道(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行控制信道(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等。通过PUSCH,传输用户数据或高层控制信息。此外,通过PUCCH,传输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送达确认信息等。通过PRACH,传输用于与小区的建立连接的随机接入前导码。
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下行参考信号,传输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Channel State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解调用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定位参考信号(PRS: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等。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1中,作为上行参考信号,传输测量用参考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RS:Sounding ReferenceSignal))、解调用参考信号(DMRS)等。另外,DMRS也可以被称为用户终端特定参考信号(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此外,所传输的参考信号不限于此。
(无线基站)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无线基站10具备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1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呼叫处理单元105、传输路径接口106。另外,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103分别构成为包含一个以上即可。
就通过下行链路从无线基站10发送至用户终端20的用户数据而言,从上位站装置30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被输入至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关于用户数据,进行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割·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重发控制等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Control))重发控制(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等发送处理而被转发至发送接收单元103。此外,关于下行控制信号,也进行信道编码或快速傅里叶反变换等发送处理,被转发至发送接收单元103。
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按每个天线进行预编码而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到无线频带而发送。由发送接收单元103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单元102被放大,从发送接收天线101发送。发送接收单元1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知而说明的发射机/接收机、发送接收电路或发送接收装置构成。另外,发送接收单元103也可以作为一体的发送接收单元而构成,也可以由发送单元及接收单元构成。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信号,由发送接收天线101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被放大器单元102放大。发送接收单元103接收被放大器单元102放大后的上行信号。发送接收单元103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基带信号,输出至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于所输入的上行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离散傅里叶反变换(IDFT:Inverse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及PDCP层的接收处理,经由传输路径接口106而转发至上位站装置30。呼叫处理单元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或释放等呼叫处理、或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或无线资源的管理。
传输路径接口106经由规定的接口,与上位站装置30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此外,传输路径接口106也可以经由基站间接口(例如,遵照CPRI(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Public Radio Interface))的光纤、X2接口)与其他无线基站10对信号进行发送接收(回程信令)。
另外,发送接收单元103对与在灵活子帧中设定的子帧类型相关的信息、及/或与数据信道结构相关的信息进行发送。此外,发送接收单元103也可以对于用户终端20,发送与TTI结构相关的信息、与分配下行控制信道的频率资源及/或码资源相关的信息等。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24中,主要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设为无线基站1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功能块。如图24所示,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至少具备控制单元(调度器)3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映射单元303、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测量单元305。
控制单元(调度器)301实施无线基站10整体的控制。控制单元301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知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构成。
控制单元301例如对由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进行的信号的生成、或由映射单元303进行的信号的分配进行控制。此外,控制单元301对由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进行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或由测量单元305进行的信号的测量进行控制。
控制单元301对系统信息、通过PDSCH而发送的下行数据信号、通过PDCCH及/或EPDCCH而传输的下行控制信号的调度(例如,资源分配)进行控制。此外,控制单元301基于判定了对于上行数据信号的重发控制的需要与否的结果等,对下行控制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息等)或下行数据信号的生成进行控制。此外,控制单元301进行同步信号(例如,PSS(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副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或CRS、CSI-RS、DMRS等下行参考信号的调度的控制。
此外,控制单元301对通过PUSCH而发送的上行数据信号、通过PUCCH及/或PUSCH而发送的上行控制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息)、通过PRACH而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或上行参考信号等的调度进行控制。
控制单元301利用在1子帧内包含UL控制信道、DL控制信道、UL数据信道及/或DL数据信道的第一子帧类型(例如,特殊子帧)、和在1子帧中进行UL传输或DL传输的第二子帧类型(例如,正常子帧)来控制发送接收。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生成下行信号(下行控制信号、下行数据信号、下行参考信号等),输出至映射单元303。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知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信号生成电路或信号生成装置构成。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例如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生成对下行信号的分配信息进行通知的DL分配及对上行信号的分配信息进行通知的UL许可。此外,对下行数据信号,按照基于来自各用户终端20的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等而决定的编码率、调制方式等进行编码处理、调制处理。
映射单元3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301的指示,将由发送信号生成单元302生成的下行信号映射到规定的无线资源,输出至发送接收单元103。映射单元3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知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映射装置构成。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对于从发送接收单元103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在此,接收信号例如是从用户终端20发送的上行信号(上行控制信号、上行数据信号、上行参考信号等)。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知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信号处理装置构成。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将通过接收处理而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控制单元301。例如,在接收到包含HARQ-ACK的PUCCH的情况下,将HARQ-ACK输出至控制单元301。此外,接收信号处理单元304将接收信号、或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出至测量单元305。
测量单元305实施与所接收到的信号相关的测量。测量单元305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知而说明的测量器、测量电路或测量装置构成。
测量单元305例如也可以对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例如,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接收质量(例如,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或信道状态等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也可以被输出至控制单元301。
(用户终端)
图2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的整体结构的一例的图。用户终端20具备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203、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应用单元205。另外,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203分别构成为包含一个以上即可。
由发送接收天线201接收到的无线频率信号被放大器单元202放大。发送接收单元203接收由放大器单元202放大后的下行信号。发送接收单元203将接收信号频率变换为基带信号,输出至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发送接收单元2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知而说明的发射机/接收机、发送接收电路或发送接收装置构成。另外,发送接收单元203也可以作为一体的发送接收单元而构成,也可以由发送单元及接收单元构成。
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对于所输入的基带信号,进行FFT处理、或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下行链路的用户数据被转发至应用单元205。应用单元205进行有关与物理层或MAC层相比更上位的层的处理等。此外,下行链路的数据之中广播信息也被转发至应用单元205。
另一方面,关于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单元205被输入至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或信道编码、预编码、离散傅里叶变换(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处理、IFFT处理等而转发至发送接收单元203。发送接收单元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到无线频带而发送。由发送接收单元203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通过放大器单元202被放大,从发送接收天线201发送。
另外,发送接收单元203接收与在各灵活子帧中设定的子帧类型相关的信息、及/或与数据信道结构(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相关的信息。例如,发送接收单元203以位图形式来接收与子帧类型相关的信息及/或与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相关的信息。此外,发送接收单元203能够将与子帧类型相关的信息及/或与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相关的信息,通过无线帧中包含的最初的子帧或发送下行控制信息的各子帧来接收。
此外,发送接收单元203作为与第一子帧类型的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与子帧结构相关的信息,接收在1子帧内的UL传输和DL传输之间设定的间隙区间的长度及/或间隙区间的开始位置的信息。
图2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户终端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另外,在图26中,主要示出了本实施方式中的特征部分的功能块,设为用户终端20还具有无线通信所需的其他功能块。如图26所示,用户终端20所具有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至少具备控制单元401、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映射单元403、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测量单元405。
控制单元401实施用户终端20整体的控制。控制单元401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知而说明的控制器、控制电路或控制装置构成。
控制单元401例如对由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进行的信号的生成、或由映射单元403进行的信号的分配进行控制。此外,控制单元401对由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进行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或由测量单元405进行的信号的测量进行控制。
控制单元401从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取得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下行控制信号(通过PDCCH/EPDCCH而发送的信号)及下行数据信号(通过PDSCH而发送的信号)。控制单元401基于下行控制信号、或判定了对于下行数据信号的重发控制的需要与否的结果等,对上行控制信号(例如,送达确认信息等)或上行数据信号的生成进行控制。
控制单元401利用在1子帧内包含UL控制信道、DL控制信道、UL数据信道及/或DL数据信道的第一子帧类型(例如,特殊子帧)、和在1子帧中进行UL传输或DL传输的第二子帧类型(例如,正常子帧)来控制发送接收。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生成上行信号(上行控制信号、上行数据信号、上行参考信号等),输出至映射单元403。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知而说明的信号生成器、信号生成电路或信号生成装置构成。
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例如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生成与送达确认信息或信道状态信息(CSI)相关的上行控制信号。此外,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而生成上行数据信号。例如,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在从无线基站10通知的下行控制信号中包含UL许可的情况下,从控制单元401被指示上行数据信号的生成。
映射单元403基于来自控制单元401的指示,将由发送信号生成单元402生成的上行信号映射到无线资源,输出至发送接收单元203。映射单元403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知而说明的映射器、映射电路或映射装置构成。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对于从发送接收单元203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接收处理(例如,解映射、解调、解码等)。在此,接收信号例如是从无线基站10发送的下行信号(下行控制信号、下行数据信号、下行参考信号等)。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知而说明的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电路或信号处理装置构成。此外,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能够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单元。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基于控制单元401的指示,盲解码对数据(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的发送及/或接收进行调度的DCI(DCI格式)。
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将通过接收处理而解码后的信息输出至控制单元401。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例如将广播信息、系统信息、RRC信令、DCI等输出至控制单元401。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也可以将数据的解码结果输出至控制单元401。此外,接收信号处理单元404将接收信号、或接收处理后的信号输出至测量单元405。
测量单元405实施与所接收到的信号相关的测量。测量单元405能够由基于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的共同认知而说明的测量器、测量电路或测量装置构成。
测量单元405例如也可以对所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功率(例如,RSRP)、接收质量(例如,RSRQ)或信道状态等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也可以被输出至控制单元401。
(硬件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块图示出了功能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结构单元)通过硬件及/或软件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此外,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没有被特别限定。即,各功能块也可以通过物理地结合的一个装置来实现,也可以将物理地分离的两个以上的装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连接,通过这多个装置来实现。
例如,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无线基站、用户终端等也可以作为进行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处理的计算机来发挥作用。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基站及用户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上述的无线基站10及用户终端20也可以作为物理地包含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储存器1003、通信装置1004、输入装置1005、输出装置1006、总线1007等的计算机装置来构成。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装置”这样的语言能够换读为电路、设备、单元等。无线基站10及用户终端20的硬件结构也可以构成为包含一个或多个图示的各装置,也可以构成为不包含一部分装置。
无线基站10及用户终端20中的各功能通过使得在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等硬件上读入规定的软件(程序),从而处理器1001进行运算,对由通信装置1004进行的通信、或存储器1002及储存器1003中的数据的读出及/或写入进行控制来实现。
处理器1001例如使操作系统进行操作而对计算机整体进行控制。处理器1001也可以由包含与外围装置的接口、控制装置、运算装置、寄存器等的中央处理装置(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构成。例如,上述的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204)、呼叫处理单元105等也可以通过处理器1001来实现。
此外,处理器1001将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或数据从储存器1003及/或通信装置1004读出至存储器1002,按照它们而执行各种处理。作为程序,使用使计算机执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操作的至少一部分的程序。例如,用户终端20的控制单元401也可以通过被储存至存储器1002,且由处理器1001操作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关于其他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地实现。
存储器1002是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也可以由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EPROM(可擦除可编程(Erasable Programmable)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等的至少一个构成。存储器1002也可以被称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主存储装置)等。存储器1002能够保存为了实施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而可执行的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等。
储存器1003是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也可以由CD-ROM(紧凑盘(CompactDisc)ROM)等光盘、硬盘驱动、软磁盘、光磁盘、闪速存储器等的至少一个构成。储存器1003也可以被称为辅助存储装置。
通信装置1004是用于经由有线及/或无线网络进行计算机间的通信的硬件(发送接收设备),例如也称为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网卡、通信模块等。例如,上述的发送接收天线101(201)、放大器单元102(202)、发送接收单元103(203)、传输路径接口106等也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004来实现。
输入装置1005是受理来自外部的输入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装置1006是实施向外部的输出的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扬声器等)。另外,输入装置1005及输出装置1006也可以是成为一体的结构(例如,触摸面板)。
此外,处理器1001或存储器1002等各装置通过用于对信息进行通信的总线1007来连接。总线1007也可以由单一的总线构成,也可以由在装置间不同的总线构成。
此外,无线基站10及用户终端20也可以包含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PL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硬件而构成,也可以通过该硬件,实现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处理器1001也可以由这些硬件的至少一个来实现。
另外,关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用语及/或本说明书的理解所需的用语,也可以置换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含义的用语。例如,信道及/或码元也可以是信号(信令)。此外,信号也可以是消息。此外,分量载波(CC:Component Carrier)也可以被称为小区、频率载波、载波频率等。
此外,无线帧也可以在时域中由一个或多个期间(帧)构成。构成无线帧的该一个或多个各期间(帧)也可以被称为子帧。进而,子帧也可以在时域中由一个或多个时隙构成。进而,时隙也可以在时域中由一个或多个码元(OFDM码元、SC-FDMA码元等)构成。
无线帧、子帧、时隙及码元都表示传输信号时的时间单位。无线帧、子帧、时隙及码元也可以使用与各自对应的其他称呼。例如,1子帧也可以被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多个连续的子帧也可以被称为TTI,1时隙也可以被称为TTI。也就是说,子帧或TTI也可以是现有的LTE中的子帧(1ms),也可以是比1ms短的期间(例如,1-13码元),也可以是比1ms长的期间。
在此,TTI例如是指,无线通信中的调度的最小时间单位。例如,在LTE系统中,无线基站对于各用户终端,进行将无线资源(能够在各用户终端中使用的频带宽或发送功率等)以TTI为单位进行分配的调度。另外,TTI的定义不限于此。
也可以将具有1ms的时间长度的TTI称为通常TTI(LTE Rel.8-12中的TTI)、正常TTI、长TTI、通常子帧、正常子帧、或长子帧等。比通常TTI短的TTI也可以被称为缩短TTI、短TTI、缩短子帧、或短子帧等。
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是时域及频域的资源分配单位,也可以在频域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连续的副载波(子载波(subcarrier))。此外,RB也可以在时域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码元,也可以是1时隙、1子帧或1TTI的长度。1TTI、1子帧也可以分别由一个或多个资源块构成。另外,RB也可以被称为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 RB)、PRB对、RB对等。
此外,资源块也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构成。例如,1RE也可以是1子载波及1码元的无线资源区域。
另外,上述的无线帧、子帧、时隙及码元等的构造不过是例示。例如,无线帧中包含的子帧的数目、子帧中包含的时隙的数目、时隙中包含的码元及RB的数目、RB中包含的子载波的数目、以及TTI内的码元数、码元长度、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长度等的结构能够各种变更。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参数等也可以以绝对值来表示,也可以以离规定的值的相对值来表示,也可以以对应的其他信息来表示。例如,无线资源也可以以规定的索引来指示。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信号等也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的其中一个来表示。例如,跨上述的说明整体而可提及的数据、命令、指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码片等也可以通过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子、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此外,软件、命令、信息等也可以经由传输介质被发送接收。例如,在使用有线技术(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及数字订户线路(DSL)等)及/或无线技术(红外线、微波等)从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发送软件的情况下,这些有线技术及/或无线技术被包含于传输介质的定义内。
此外,本说明书中的无线基站也可以换读为用户终端。例如,关于将无线基站及用户终端间的通信置换为多个用户终端间(设备对设备(D2D:Device-to-Device))的通信的结构,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用户终端20具有上述的无线基站10所具有的功能的结构。此外,“上行”或“下行”等语言也可以被换读为“侧”。例如,上行信道也可以被换读为侧信道。
同样,本说明书中的用户终端也可以换读为无线基站。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设为无线基站10具有上述的用户终端20所具有的功能的结构。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伴随执行而切换使用。此外,规定的信息的通知(例如,“是X”的通知)不限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隐式地(例如,通过不进行该规定的信息的通知)进行。
信息的通知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以其他方法来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也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高层信令(例如,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信令、广播信息(M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SIB(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等)、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信令)、其他信号或它们的组合来实施。
此外,RRC信令也可以被称为RRC消息,例如也可以是RRC连接设置(RRCConnectionSetup)消息、RRC连接重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等。此外,MAC信令例如也可以以MAC控制要素(MAC CE(Control Element))来通知。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被应用于LTE(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A(LTE-Advanced)、LTE-B(LTE-Beyond)、超(SUPER)3G、IMT-Advanced、4G(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5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New-RAT(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CDMA2000、UMB(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IEEE 802.11(Wi-Fi(注册商标))、IEEE 802.16(WiMAX(注册商标))、IEEE 802.20、UWB(超宽带(Ultra-WideBand))、蓝牙(Bluetooth)(注册商标)、利用其他恰当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系统及/或基于它们而扩展的下一代系统。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方式的处理过程、时序、流程图等只要没有矛盾,也可以调换顺序。例如,关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以例示的顺序提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不限定于所提示的特定的顺序。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明白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也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本发明能够作为修正及变更方式来实施,而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决定的本发明的宗旨及范围。从而,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于本发明并非具有任何限制性的含义。
本申请基于2016年3月23日申请的特愿2016-059129。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Claims (6)
1.一种用户终端,利用包含子帧类型能够变更的灵活子帧的无线帧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
控制单元,利用第一子帧类型和第二子帧类型来控制发送接收,其中,所述第一子帧类型在1子帧内包含UL控制信道、DL控制信道、UL数据信道及/或DL数据信道,所述第二子帧类型在1子帧中进行UL传输或DL传输;以及
接收单元,接收与在各灵活子帧中设定的子帧类型相关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帧包含多个灵活子帧、和子帧类型和子帧位置被固定地设定的固定子帧。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接收与在各灵活子帧中设定的第一子帧类型及/或第二子帧类型的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相关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通过所述无线帧中包含的最初的子帧或发送下行控制信息的各子帧,接收与所述子帧类型相关的信息及/或与所述数据信道的传输方向相关的信息。
5.一种无线基站,利用包含子帧类型能够变更的灵活子帧的无线帧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具有:
控制单元,利用第一子帧类型和第二子帧类型来控制发送接收,其中,所述第一子帧类型在1子帧内包含UL控制信道、DL控制信道、UL数据信道及/或DL数据信道,所述第二子帧类型在1子帧中进行UL传输或DL传输;以及
发送单元,将与在各灵活子帧中设定的子帧类型相关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
6.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利用包含子帧类型能够变更的灵活子帧的无线帧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利用第一子帧类型和第二子帧类型来控制发送接收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子帧类型在1子帧内包含UL控制信道、DL控制信道、UL数据信道及/或DL数据信道,所述第二子帧类型在1子帧中进行UL传输或DL传输;以及
接收与在各灵活子帧中设定的子帧类型相关的信息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59129 | 2016-03-23 | ||
JP2016059129 | 2016-03-23 | ||
PCT/JP2017/011084 WO2017164141A1 (ja) | 2016-03-23 | 2017-03-21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86706A true CN108886706A (zh) | 2018-11-23 |
CN108886706B CN108886706B (zh) | 2023-04-25 |
Family
ID=59899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18927.XA Active CN108886706B (zh) | 2016-03-23 | 2017-03-21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190069197A1 (zh) |
EP (1) | EP3435701A4 (zh) |
JP (2) | JPWO2017164141A1 (zh) |
CN (1) | CN108886706B (zh) |
WO (1) | WO2017164141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16218A (zh) * | 2019-01-04 | 2021-06-22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283896A3 (en) * | 2016-05-13 | 2024-01-10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
US10764918B2 (en) | 2018-06-11 | 2020-09-01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for multiple user equipment |
US10951362B2 (en) | 2018-08-10 | 2021-03-16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nd scheduling for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with local traffic managers |
US11234251B2 (en) | 2018-08-17 | 2022-01-25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Generic control channel configuration for new radio sidelink |
KR102665409B1 (ko) * | 2018-10-16 | 2024-05-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중 접속에서 데이터 분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US11039422B2 (en) | 2019-01-11 | 2021-06-15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Load manager performance management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334400A1 (en) * | 2013-05-10 | 2014-11-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fficient downlink operation for eimta |
WO2015068602A1 (ja) * | 2013-11-08 | 2015-05-1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WO2015109942A1 (en) * | 2014-01-24 | 2015-07-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eriodic cqi reporting for lte-tdd eimta system |
WO2015137447A1 (ja) * | 2014-03-13 | 2015-09-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US20150327119A1 (en) * | 2010-09-29 | 2015-11-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effective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s |
CN105210315A (zh) * | 2013-05-07 | 2015-12-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测量的方法及其设备 |
CN105229938A (zh) * | 2013-04-14 | 2016-01-0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监测时序的方法和设备 |
CN105340341A (zh) * | 2013-06-26 | 2016-02-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支持无线资源的重新配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不连续接收的方法及其设备 |
CN105357162A (zh) * | 2014-08-22 | 2016-02-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基站和终端 |
WO2016028001A1 (ko) * | 2014-08-20 | 2016-02-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41623A1 (en) * | 2009-10-01 | 2011-04-0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Uplink 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
JP5847525B2 (ja) * | 2011-10-11 | 2016-01-27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無線通信端末、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CN108964846B (zh) * | 2012-09-27 | 2021-05-28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Tdd pucch harq资源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
KR102113971B1 (ko) * | 2013-01-17 | 2020-05-21 | 선 페이턴트 트러스트 | 집적 회로, 기지국 및 방법 |
US9191930B2 (en) * | 2013-03-13 | 2015-11-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ransmission of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in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9713026B2 (en) | 2013-05-17 | 2017-07-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for enhanc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traffic adaptation (eIMTA) in LTE |
WO2015018079A1 (en) * | 2013-08-09 | 2015-02-12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EP3033902B1 (en) * | 2013-08-15 | 2021-08-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radio node for handling csi reporting |
CN105453680B (zh) * | 2013-09-26 | 2019-01-11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
US9819471B2 (en) * | 2013-11-04 | 2017-11-14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ation,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LTE TDD with dynamic UL/DL configuration |
KR20230121935A (ko) * | 2014-01-29 | 2023-08-21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무선 통신에서의 업링크 송신 |
EP3105866A4 (en) | 2014-02-13 | 2017-10-25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flexible subframe type in a lte-tdd system |
JP5963326B2 (ja) | 2014-09-08 | 2016-08-03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蓄電池装置および蓄電池制御システム |
EP3253087B1 (en) * | 2015-01-26 | 2019-12-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and device |
US11218254B2 (en) * | 2015-01-29 | 2022-01-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HARQ-AC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US10231259B2 (en) * | 2015-03-14 | 2019-03-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 signaling supporting multi-priority scheduling |
US10779287B2 (en) * | 2016-02-12 | 2020-09-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2017
- 2017-03-21 US US16/086,723 patent/US2019006919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03-21 CN CN201780018927.XA patent/CN108886706B/zh active Active
- 2017-03-21 JP JP2018507316A patent/JPWO2017164141A1/ja active Pending
- 2017-03-21 EP EP17770183.6A patent/EP3435701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7-03-21 WO PCT/JP2017/011084 patent/WO201716414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
- 2020-06-19 US US16/906,113 patent/US11432192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7-11 JP JP2022110924A patent/JP7418507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50327119A1 (en) * | 2010-09-29 | 2015-11-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effective feedbac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ultiple antennas |
CN105229938A (zh) * | 2013-04-14 | 2016-01-0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监测时序的方法和设备 |
CN105210315A (zh) * | 2013-05-07 | 2015-12-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测量的方法及其设备 |
US20140334400A1 (en) * | 2013-05-10 | 2014-11-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fficient downlink operation for eimta |
CN105340341A (zh) * | 2013-06-26 | 2016-02-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支持无线资源的重新配置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不连续接收的方法及其设备 |
WO2015068602A1 (ja) * | 2013-11-08 | 2015-05-1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WO2015109942A1 (en) * | 2014-01-24 | 2015-07-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eriodic cqi reporting for lte-tdd eimta system |
WO2015137447A1 (ja) * | 2014-03-13 | 2015-09-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WO2016028001A1 (ko) * | 2014-08-20 | 2016-02-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CN105357162A (zh) * | 2014-08-22 | 2016-02-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基站和终端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NTT DOCOMO: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chemes for eIMTA"",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2BIS R1-131669》 *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TI Shortening and Reduced Processing Time for DL Transmissions"", 《3GPP TSG RAN WG1 #84 R1-160905》 * |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ussion on signaling details for TDD UL-DL reconfigur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6 R1-140439》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16218A (zh) * | 2019-01-04 | 2021-06-22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86706B (zh) | 2023-04-25 |
US20200322842A1 (en) | 2020-10-08 |
US20190069197A1 (en) | 2019-02-28 |
EP3435701A1 (en) | 2019-01-30 |
WO2017164141A1 (ja) | 2017-09-28 |
JPWO2017164141A1 (ja) | 2019-01-31 |
US11432192B2 (en) | 2022-08-30 |
JP7418507B2 (ja) | 2024-01-19 |
JP2022133469A (ja) | 2022-09-13 |
EP3435701A4 (en) | 2020-04-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41791B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7950052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 |
CN108464045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7736067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8353402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10169164A (zh) | 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7852718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7211419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8293035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8605267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8496386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7534966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8886706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7079440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7926014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8886776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8028714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9076525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8605332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8702711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9565493A (zh) | 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8605327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7926076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07710813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10383907A (zh) | 用户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