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5654A - 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5654A
CN108885654A CN201680083865.6A CN201680083865A CN108885654A CN 108885654 A CN108885654 A CN 108885654A CN 201680083865 A CN201680083865 A CN 201680083865A CN 108885654 A CN108885654 A CN 108885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information
finger print
message
terminal device
targe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386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5654B (zh
Inventor
殷俊杰
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5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5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5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5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8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y delegation of authentication, e.g. a proxy authenticates an entity to be authenticated on behalf of this entity vis-à-vis an authentication ent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software upgrading or down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H04M1/72463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by limiting the access to the user interface, e.g. locking a touch-screen or a keyp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04W12/069Authentication using certificates or pre-shared ke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H04W12/35Protecting application or service provisioning, e.g. securing SIM application provisio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463/00Addi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covered by H04L63/00
    • H04L2463/082Addi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covered by H04L63/00 applying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6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or fraudulent calling
    • H04M1/6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 H04M1/67Preventing unauthorised calls from a telephone set by electron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应用于安装有目标应用的终端设备,该目标应用设置有用于进入该目标应用的应用密码,该终端设备设置有用于解锁该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纹信息,该终端设备还设置有对应于第一指纹信息的操作序列,该操作序列包括:解锁终端设备和进入目标应用。该方法包括:接收输入的应用密码,并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该应用密码的第一消息,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应用密码验证通过的第二消息后,基于该第二消息建立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接收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当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执行操作序列。

Description

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和终端。
背景技术
为安全起见,用户通常会为手机设置锁屏密码,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密码、手势、指纹图像等方式解锁屏幕。手机中通常安装有多个应用(Application),对于某些重要或者涉及隐私的应用,例如相册、社交应用、支付应用等,用户通常也会设置应用密码,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进入这些应用,这样即使手机处于解锁状态,也可以确保这些应用中的用户信息的安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如果用户想要在终端设备处于锁屏状态时进入一个设置有应用密码的应用X,则需要先输入屏幕解锁密码,再找到应用X,打开应用X,输入应用密码后才能进入应用X。如果用户还想进一步进入应用X中设置有功能密码的功能Y,则还需要找到功能Y,打开功能Y,输入功能密码后进入功能Y。可见,上述操作不仅较为繁琐,而且要耗费很长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可以使得用户快速的进入设置有应用密码的目标应用。
为了叙述简洁起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用于解锁屏幕的密码、手势、指纹图像称为屏幕解锁密码或解锁密码,将用于进入特定应用的密码称为应用密码,将用于进入特定应用的特定功能的密码称为功能密码。锁屏密码、应用密码和功能密码可以是通过应用本身设置的,也可以是通过第三方应用设置的。此外,对于设置有应用密码的应用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将触发应用运行称为“打开应用”,打开应用后通常会弹出密码验证的界面,本发明实施例将密码验证通过或跳过密码验证后称为“进入应用”。例如对于设置了应用密码的相册应用,用户点击相册图标后,相册应用开始运行,即为打开了相册应用,但此时并未进入应用,还需要输入密码并经过密码验证后,终端设备显示应用中的各个相册或照片,才进入了相册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应用于安装有目标应用的终端设备,该目标应用设置有用于进入该目标应用的应用密码,该终端设备设置有用于解锁该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纹信息,该终端设备还设置有对应于第一指纹信息的操作序列,该操作序列包括:解锁终端设备和进入目标应用。该方法包括:接收输入的应用密码,并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该应用密码的第一消息,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应用密码验证通过的第二消息后,基于该第二消息建立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接收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当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执行操作序列。根据此方法,用户只输入一次指纹信息即可在目标应用尚未开始运行时直接进入设置有应用密码的目标应用,而不需要输入应用密码,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简化了用户操作,改善了用户体验。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的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下的实现方式,这些实现方式均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基于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执行操作序列包括:解锁终端设备,基于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表示指纹验证通过(即第二指纹信息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的第三消息,并在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确认鉴权通过的第四消息后进入目标应用。在执行操作序列的过程中,终端设备跳过或确定不显示输入应用密码的界面的步骤,终端设备也跳过或确定不执行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应用密码的步骤,从而简化了用户操作,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接收输入的应用密码之前接收输入的第三指纹信息,当输入的第三指纹信息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再接收输入的应用密码,以提高安全性。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目标应用尚未开始运行时接收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应用中还包括目标功能(例如目标应用为相册,目标功能为该相册中的一个特殊文件夹;或者目标应用为一种即时通信应用,目标功能为该即时通信应用中的“钱包”功能),该目标功能设置有用于进入该目标功能的功能密码,操作序列还包括进入该目标功能,即该操作序列包括: 解锁终端设备、进入目标应用和进入目标功能,则在终端设备建立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之后,进一步执行:接收输入的功能密码,并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功能密码的第五消息,在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功能密码验证通过的第六消息后,基于该第六消息建立功能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建立了功能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后,终端设备基于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执行操作序列包括:解锁终端设备,基于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表示指纹验证通过(即第二指纹信息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的第三消息,并在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确认鉴权通过的第四消息后进入目标应用,基于功能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表示指纹验证通过的第七消息,并在接收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确认鉴权通过的第八消息后进入目标功能。其中,虽然第三消息和第七消息都是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指纹验证通过的消息,但这两个消息可以是相同的消息,也可以是终端设备针对应用服务器发送的不同的事务消息而发送的不同的响应消息。虽然第四消息和第八消息都是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确认鉴权通过的消息,但这两个消息可以是相同的消息,也可以是应用服务器针对不同的事务而发送的不同的确认鉴权通过消息。在执行操作序列的过程中,终端设备跳过或确定不显示输入应用密码和功能密码的界面的步骤,终端设备也跳过或确定不执行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应用密码和功能密码的步骤,从而简化了用户操作,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终端设备在开始执行操作序列前处于解锁状态时,终端设备在执行操作序列的过程中跳过或确定不执行解锁该终端设备的步骤。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建立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之前,先生成一个密钥,并将该密钥绑定到第一指纹信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有该密钥的第八消息,以使得应用服务器使用该密钥标记第一指纹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应用于安装有目标应用的终端设备,该目标应用设置有用于进入该目标应用的应用密码,该终端设备设置有用于解锁该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纹信息,该终端设备还设置有对应于第一指纹信息的操作序列,该操作序列包括:解锁终端设备和进入目标应用,该终端设备还设置有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该方法包括: 接收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指纹验证通过消息,该指纹验证通过消息表示第二指纹信息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确认消息,并响应于该确认消息,从锁屏界面跳转到进入目标应用后的界面。根据此方法,用户只输入一次指纹信息即可在目标应用尚未开始运行时直接进入设置有应用密码的目标应用,而不需要输入应用密码,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简化了用户操作,改善了用户体验。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的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下的实现方式,这些实现方式均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目标应用尚未开始运行时接收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应用中还包括目标功能,该目标功能设置有用于进入该目标功能的功能密码,操作序列还包括进入该目标功能,即该操作序列包括:解锁终端设备、进入目标应用和进入目标功能,第二方面提供的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中的“进入目标应用后的界面为”为进入目标应用中的目标功能后的界面。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接收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之前,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绑定到第一指纹信息的密钥。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指纹传感器;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目标应用、用于解锁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纹信息,以及对应于第一指纹信息的操作序列,其中目标应用设置有用于进入该目标应用的应用密码,操作序列包括解锁终端设备和进入目标应用;触摸屏,用于接收输入的应用密码;发送器,用于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应用密码的第一消息;接收器,用于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应用密码验证通过的第二消息;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基于第二消息建立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当指纹传感器在目标应用尚未开始运行时检测到的第二指纹信息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执行操作序列。
在此终端设备上,用户只输入一次指纹信息即可在目标应用尚未开始运行时直接进入设置有应用密码的目标应用,而不需要输入应用密码,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简化了用户操作,改善了用户体验。
根据第三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下的实现方式,这些实现方式均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用于基于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执行操作序列包括:处理器用于解锁终端设备;基于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指示发送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表示指纹验证通过的第三消息;并基于接收器从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的第四消息进入目标应用,其中该第四消息表示确认鉴权通过。在执行操作序列的过程中,处理器跳过或确定不指示触摸屏显示输入应用密码的界面的步骤,终端设备也跳过或确定不执行指示发送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应用密码的步骤,从而简化了用户操作,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指纹传感器在触摸屏接收输入的应用密码之前接收输入的第三指纹信息,当输入的第三指纹信息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触摸屏再接收输入的应用密码,以提高安全性。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指纹传感器在目标应用尚未开始运行时接收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应用中包括目标功能,该目标功能设置有用于进入目标功能的功能密码,操作序列还包括进入该目标功能,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指示发送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五消息,该第五消息携带有触摸屏接收的输入的功能密码;基于接收器从应用服务器接收的第六消息建立功能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第六消息用于表示功能密码验证通过。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建立了功能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后,处理器用于基于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执行操作序列包括:处理器用于解锁终端设备;基于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指示发送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表示指纹验证通过的第三消息;基于接收器从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的第四消息进入目标应用,其中第四消息表示确认鉴权通过;进一步地,基于功能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指示发送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表示指纹验证通过的第七消息;基于接收器从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的第八消息进入目标应用,其中该第八消息表示确认鉴权通过。在执行操作序列的过程中,处理器跳过或确定不指示触摸屏显示输入应用密码和功能密码的界面,终端设备也跳过或确定不执行指示发送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应用密码和功能密码的步骤,从 而简化了用户操作,改善了用户体验。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触摸屏在处理器开始执行操作序列前处于解锁状态时,处理器在执行操作序列的过程中跳过或确定不执行解锁该终端设备的步骤。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器还用于生成一个密钥,将该密钥绑定到第一指纹信息,并指示发送器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有密钥的第八消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目标应用、用于解锁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纹信息、对应于第一指纹信息的操作序列以及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该应用密码用于进入目标应用,操作序列包括解锁终端设备和进入目标应用;指纹传感器,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发送器,用于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指纹验证通过消息,其中指纹验证通过消息表示第二指纹信息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接收器,用于接收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确认消息;触摸屏,用于响应于确认消息,或者根据处理器发送的响应于确认消息的指示,从锁屏界面跳转到进入目标应用后的界面。
在此终端设备上,用户只输入一次指纹信息即可在目标应用尚未开始运行时直接进入设置有应用密码的目标应用,而不需要输入应用密码,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简化了用户操作,改善了用户体验。
根据第四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下的实现方式,这些实现方式均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指纹传感器在目标应用尚未开始运行时接收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应用中包括目标功能,该目标功能设置有用于进入目标功能的功能密码,操作序列还包括进入目标功能,“进入目标应用后的界面”为进入目标应用中的目标功能后的界面。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发送器还用于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绑定到第一指纹信息的密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进入目标应用中的目标功能的方法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注册表。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指纹进行授权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入目标应用中的目标功能的方法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对于既设置有锁屏密码,又设置有应用密码的手机,当该手机处于锁屏状态时,如果用户想要打开一个设置有应用密码的目标应用,需要先输入锁屏密码,等手机的屏幕解锁后,找到目标应用,再输入应用密码,操作较为繁琐,如果目标应用中用户想要使用的目标功能也设置有功能密码,则用户还要再输入功能密码。可见,从解锁屏幕到使用目标功能,用户一共需要输入三次密码,经过三次验证,不仅在操作上非常繁琐,而且要耗费很长时间。
CN 104182275 A公开了当用户需要快速的打开特定应用时,可以由终端设备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然后查找与获取的指纹信息具有关联关系的应用,在查找到与获取的指纹信息具有关联关系的应用后直接打开该应用。
但是对于设置有应用密码的应用来说,采用上述方法时,在找到与获取的指纹信息具有关联关系的应用后,无法直接打开应用,而只能停留在锁屏界面或输入应用密码的界面,需要先由用户手动输入密码,待密码验证通过后再打开该应用,并不够快速方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可以使得用户只输入一次指纹信息就能快速地进入设置有应用密码的目标应用。使用该方法进入目标应用时,需要先在终端设备上进行指纹注册。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纹注册表。
如图2所示,假设终端设备上录制有三个指纹,指纹A、B和C,终端设备会记录每个指纹所注册(或对应)的操作序列。图2中,指纹A所注册的操作序列为解锁屏幕,指纹B所注册的操作序列为解锁屏幕、进入应用X,指纹C所注册的操作序列为解锁屏幕、进入应用X和进入应用X的功能Y。此处的操作序列是指按顺序执行的各项操作。例如终端设备检测到有和指纹B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的指纹信息输入时,会依次解锁屏幕和进入应用X。需要指出的是,当终端设备在执行操作序列的过程中检测到某项操作已经执行完毕时,会跳过该项操作而继续执行下一项操作,例如终端设备在解锁状态检测到有和指纹B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的指纹信息输入时,会直接进入应用X,而跳过解锁屏幕的操作。终端设备在执行操作序列中的每一项操作时都会调用相关的应用程序接口(英文: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简称:API),例如终端设备在解锁状态检测到有和指纹C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的指纹信息输入时,会先调用API_1来解锁屏幕,再调用API_2来进入应用X,最后调用API_3来进入应用X的功能Y。图2仅作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时,终端设备可以使用任意形式注册特定指纹对应的操作序列。终端设备也可以接收新的指纹录制,然后立即为该新的指纹注册操作序列。
终端设备完成指纹注册后,还需要对指纹进行授权。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图2中的指纹C为例的指纹授权流程图。指纹C在注册完成其所对应的操作序列后,由于指纹C所注册的操作序列为解锁屏幕、进入应用X和进入应用X的功能Y,终端设备对指纹C进行授权即终端设备将应用X的应用密码和功能Y的功能密码关联到指纹C。如图3所示,对指纹C进行授权时,先进行屏幕解锁密码验证,终端设备接收输入的解锁密码(如301所示),终端设备判断输入的解锁密码和预设的解锁密码相匹配时,确认验证通过(如302所示),然后终端设备在数据库中建立指纹C和解锁密码的对应关系(如303所示)。若验证未通过则停留在等待输入解锁密码的界面(图中未示出)。
终端设备进一步接收输入的应用密码(如304所示)。终端设备接收到输入的应用密码后,将接收到的应用密码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如305所示),由应用服务器对接收到的应用密码进行验证,验证通过时,应用服务器将验证结果发送到终端设备(如306所示),然后终端设备在数据库中建立指纹C和应用密码的对应关系(如307所示)。若验证未通过则停留在等待输入应用密码的界面(图 中未示出)。
另一方面,由于指纹C的信息保存在终端设备的可信执行环境(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简称TEE)中,出于指纹信息的安全考虑,终端设备并不将指纹C的信息发送给应用服务器,而是生成一个密钥,将该密钥绑定到指纹C,然后将该密钥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保存该密钥,以作为指纹C的令牌(Token)以标记指纹C。这些步骤可以在终端设备建立指纹C和应用密码的对应关系之前、之后或者同时执行(图中未示出)。
终端设备进一步接收输入的功能密码(如308所示),并执行和接收输入的应用密码后类似的步骤(如309和310所示)来建立指纹C和功能密码的对应关系(如311所示)。
图3中,若指纹C在进行指纹授权之前已经被设置为屏幕解锁密码,则可以跳过验证屏幕解锁密码的步骤,直接进行应用密码和功能密码的验证。若指纹C在进行指纹授权之前,应用密码和功能密码中的至少一个已经被设置为指纹C,即终端设备被设置为通过判断输入的指纹信息和指纹C信息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进入应用X和/或应用X的功能Y,则可以认为应用密码和/或功能密码与指纹C的对应关系已经建立,终端设备可以跳过应用密码和/或功能密码的验证环节,以提高效率,终端设备也可以不跳过任何一个验证环节,以增强安全性。若指纹C在进行指纹授权之前,应用密码和功能密码中的至少一个已经被设置为其他指纹,例如指纹B,则在对指纹C进行指纹授权时,终端设备可以删除指纹B和应用密码或功能密码的关联信息。若应用X未设置有应用密码或功能Y未设置有功能密码,则终端设备只建立应用密码或功能密码与指纹C的对应关系。此外,在对指纹进行授权时可以先验证一次指纹以增加安全性。
图4为以图2中的指纹C为例的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流程图。指纹授权完成后,终端设备即可以通过输入一次指纹信息快速进入目标应用。在进入目标应用之前,终端设备可以处于锁屏状态或解锁状态,在处于解锁状态时,终端设备可以显示任意界面。当终端设备检测到有指纹信息输入时(如401所示),对输入的指纹信息进行验证,当终端设备确定指纹验证通过(如402所示),即输入的指纹信息和在终端设备中预先注册的任意一个指纹(例如指纹A、B或C)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时,查找和匹配的指纹对应的操作序列,结合图2 进行说明,若匹配的指纹为指纹C,终端设备查找到和指纹C对应的操作序列为解锁屏幕、进入应用X和进入应用X的功能Y(如403所示),接着终端设备确认是否保存有指纹C和解锁密码的对应关系,若是(如404所示),则终端设备不再接收和验证解锁密码,而是以对指纹C的验证结果代替对解锁密码的验证。
终端设备进一步确认是否保存有指纹C和应用X的应用密码的对应关系,若是(如405所示),则终端设备向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鉴权请求消息(如406所示)。应用服务器收到鉴权请求消息后,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事务消息(如407所示),可选地,该第一事务消息发送到终端设备的TEE中的可信应用(Trusted Application,简称TA,该可信应用和应用X可以由同一厂商提供),由TA确认指纹验证通过后,终端设备将指纹验证结果和与指纹C绑定的密钥发送给应用服务器(如408所示),应用服务器将收到的密钥与之前保存的密钥进行比对,若一致,则根据收到的指纹验证结果向终端设备发送应用密码验证通过的第一确认消息(如409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并未显示输入应用密码的界面,应用服务器也并未验证应用密码,而是用步骤402中的指纹验证结果代替了应用密码验证结果,在步骤402中指纹验证通过的情况下直接向终端设备发送应用密码验证通过的第一确认消息。
终端设备进一步确认是否保存有指纹C和功能Y的功能密码的对应关系,若是(如410所示),则终端设备和应用服务器分别执行和406~409类似的步骤(如411~414所示),最后由应用服务器根据收到的指纹验证结果向终端设备发送功能密码验证通过的第二确认消息(如414所示)。
终端设备收到功能密码验证通过的确认消息后,依次调用API_1、API_2和API_4以执行解锁屏幕、进入应用X和进入应用X的功能Y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解锁屏幕”、“进入应用X”和“进入应用X的功能Y”是连续进行的,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来说,通常进入功能Y后的界面为终端设备解锁后显示的第一个界面,也有可能终端设备在解锁后还会短暂地显示系统界面(也可以称为主界面或Home界面)和应用X的载入界面,之后再显示进入功能Y后的界面。前述的“进入应用X的界面”可以为应用X的主界面或Home界面,也可以为应用X中的任何一个功能的界面;“进入功能Y后的界面”可以为功能Y的主界面或 Home界面,也可以为功能Y中的任何一个子功能的界面。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查找到和匹配的指纹对应的操作序列后,若发现已经执行了操作序列中的至少一个操作,则终端设备跳过已经执行的操作,然后依次执行未执行的操作。还是以指纹C为例,终端设备收到功能密码验证通过的确认消息后,若发现终端设备已经解锁并进入了应用X,则终端设备会从应用X的界面跳转到进入功能Y后的界面。若应用X未设置有应用密码或功能Y未设置有功能密码,则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只针对应用密码或功能密码发送一次鉴权请求消息即可。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目标功能的方法示意图,如图5所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相对于图1中的方法,可以使得用户在终端设备处于锁屏状态下时,通过输入一次指纹信息快速进入目标功能,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极大的改善了用户体验。当然,用户也可以在终端设备处于解锁状态下显示任何界面时通过输入一次指纹信息快速进入目标应用或目标功能,并不限于图5中的示例。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进入目标应用的装置60,包括:
指纹传感器61;至少一个存储器62,用于存储目标应用、用于解锁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纹信息,以及对应于第一指纹信息的操作序列,其中目标应用设置有用于进入该目标应用的应用密码,操作序列包括解锁终端设备和进入目标应用;触摸屏63,用于接收输入的应用密码;发送器64,用于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应用密码的第一消息;接收器65,用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应用密码验证通过的第二消息;至少一个处理器66,用于基于第二消息建立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当指纹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指纹信息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基于应用密码和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执行操作序列。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用于实现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例如,触摸屏用于接收输入的应用密码或功能密码,指纹传感器用于接收输入的指纹信息,发送器和接收器用于和应用服务器交互信息,存储器用于存储指纹信息、指纹信息和应用密码和/或功能密码的对应关系、指纹信息对应的操作序列,处理器用于向其他器件发送指令,并执行各种处理操作。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各种示例性说明和可选方案均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
应理解,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
通信总线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通信总线。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18)

  1. 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所述目标应用设置有用于进入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密码,所述终端设备设置有用于解锁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纹信息,所述终端设备还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操作序列,所述操作序列包括解锁所述终端设备和进入所述目标应用,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输入的所述应用密码;
    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应用密码的第一消息;
    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所述应用密码验证通过的第二消息;
    基于所述第二消息建立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
    接收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
    当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所述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执行所述操作序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执行所述操作序列,包括:
    解锁所述终端设备;
    基于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表示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所述预设阈值的第三消息;
    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确认鉴权通过的第四消息;
    根据所述第四消息进入所述目标应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中包括目标功能,所述目标功能设置有用于进入所述目标功能的功能密码,所述操作序列还包括进入所述目标功能;
    所述建立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之后,进一步包括:
    接收输入的所述功能密码;
    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功能密码的第五消息;
    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所述功能密码验证通过的第六消息;
    基于所述第六消息建立所述功能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执行所述操作序列,包括:
    解锁所述终端设备;
    基于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表示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所述预设阈值的第三消息;
    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确认鉴权通过的第四消息;
    根据所述第四消息进入所述目标应用;
    基于所述功能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表示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所述预设阈值的第七消息;
    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确认鉴权通过的第八消息;
    根据所述第八消息进入所述目标功能;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终端设备在开始执行所述操作序列前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终端设备在执行所述操作序列的过程中跳过或确定不执行解锁所述终端设备的步骤。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之前,进一步包括:
    生成一个密钥;
    将所述密钥绑定到所述第一指纹信息;
    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密钥的第九消息。
  7. 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所述目标应用设置有用于进入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密码,所述终端设备设置有用于解锁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纹信息和对应于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操作序列,所述操作序列包括解锁所述终端设备和进入所述目标应用,所述终端设备还设置有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
    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指纹验证通过消息,所述指纹验证通过消息表示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
    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确认消息;
    响应于所述确认消息,从锁屏界面跳转到进入所述目标应用后的界面。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中包括目标功能,所述目标功能设置有用于进入所述目标功能的功能密码,所述操作序列还包括进入所述目标功能,所述进入所述目标应用后的界面为进入所述目标功能后的界面。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之前,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绑定到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密钥。
  10.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纹传感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目标应用、用于解锁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纹信息,以及对应于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操作序列,其中所述目标应用设置有用于进入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密码,所述操作序列包括解锁所述终端设备和进入所述目标应用;
    触摸屏,用于接收输入的所述应用密码;
    发送器,用于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应用密码的第一消息;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表示所述应用密码验证通过的第二消息;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消息建立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当所述指纹传感器检测到的第二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所述预设阈值时,基于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执行所述操作序列。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执行所述操作序列,包括:
    所述处理器用于:
    解锁所述终端设备;
    基于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指示所述发送器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表示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所述预设阈值的第三消息;
    基于所述接收器从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的第四消息进入所述目标应用, 其中所述第四消息表示确认鉴权通过。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中包括目标功能,所述目标功能设置有用于进入所述目标功能的功能密码,所述操作序列还包括进入所述目标功能;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指示所述发送器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携带有所述触摸屏接收的输入的所述功能密码;
    基于所述接收器从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的第六消息建立所述功能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第六消息用于表示所述功能密码验证通过。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执行所述操作序列,包括:
    所述处理器用于:
    解锁所述终端设备;
    基于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指示所述发送器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表示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所述预设阈值的第三消息;
    基于所述接收器从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的第四消息进入所述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第四消息表示确认鉴权通过;
    基于所述功能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指示所述发送器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表示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所述预设阈值的第七消息;
    基于所述接收器从所述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的第八消息进入所述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第八消息表示确认鉴权通过。
  14. 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触摸屏在所述处理器在开始执行所述操作序列前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操作序列的过程中跳过或确定不执行解锁所述终端设备的步骤。
  15. 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生成一个密钥;
    将所述密钥绑定到所述第一指纹信息;
    指示所述发送器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所述密钥的第九消息。
  16.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
    目标应用,其中所述目标应用设置有用于进入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密码;
    用于解锁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纹信息;
    对应于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操作序列,其中所述操作序列包括解锁所述终端设备和进入所述目标应用;以及
    所述应用密码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对应关系;
    指纹传感器,用于接收输入的第二指纹信息;
    发送器,用于向应用服务器发送指纹验证通过消息,其中所述指纹验证通过消息表示所述第二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匹配度超过预设阈值;
    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确认消息;
    触摸屏,用于响应于所述确认消息,从锁屏界面跳转到进入所述目标应用后的界面。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中包括目标功能,所述目标功能设置有用于进入所述目标功能的功能密码,所述操作序列还包括进入所述目标功能,所述进入所述目标应用后的界面为进入所述目标功能后的界面。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应用服务器发送绑定到所述第一指纹信息的密钥。
CN201680083865.6A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和终端 Active CN1088856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078465 WO2017173575A1 (zh)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和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5654A true CN108885654A (zh) 2018-11-23
CN108885654B CN108885654B (zh) 2020-10-23

Family

ID=60000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3865.6A Active CN108885654B (zh) 2016-04-05 2016-04-05 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77352B2 (zh)
CN (1) CN108885654B (zh)
WO (1) WO20171735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3280A (zh) * 2020-09-25 2021-01-15 合肥亚摩斯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自动报警的智慧门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8413A1 (zh) * 2018-02-01 2019-08-0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登录方法、微控制单元、指纹电源组件及电子终端
US10733280B2 (en) 2018-06-05 2020-08-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rol of a mobile device based o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WO2020039509A1 (ja) * 2018-08-21 2020-02-27 力 松永 利用対象の利用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46254A1 (de) * 2004-10-11 2006-04-12 Swisscom Mobile AG Identifizierungs- und/oder Authentifizierungsmethode anhand von Fingerabdrücken
CN1905446A (zh) * 2005-07-26 2007-01-3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管理多个验证的基于客户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03886239A (zh) * 2014-03-31 2014-06-25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的用户鉴权方法和装置
CN103902147A (zh) * 2012-12-31 2014-07-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开启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43060A (zh) * 2013-05-10 2014-11-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多应用的屏幕解锁方法和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4346549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02212A (ja) * 2005-01-24 2006-08-0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個人認証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個人認証システム
KR101160681B1 (ko) * 2011-10-19 2012-06-28 배경덕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활성화 시에 특정 동작이 수행되도록 하기 위한 방법,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기록 매체
CN102567686A (zh) 2012-01-06 2012-07-11 上海凯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人体稳定特征的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安全认证方法
KR101416541B1 (ko) * 2012-12-27 2014-07-09 주식회사 로웸 안전 로그인 시스템과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4036160B (zh) * 2013-03-07 2019-03-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网页浏览方法、装置及浏览器
KR102091161B1 (ko) * 2013-12-05 2020-03-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KR102080747B1 (ko) * 2014-03-28 2020-0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CN104573454A (zh) 2014-12-08 2015-04-29 渠秀英 一种手持智能终端设备通过指纹快速启动程序方法
EP3089064A1 (en) * 2015-04-08 2016-11-02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60136013A (ko) * 2015-05-19 2016-1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0908776B2 (en) * 2015-09-29 2021-02-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method of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and user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46254A1 (de) * 2004-10-11 2006-04-12 Swisscom Mobile AG Identifizierungs- und/oder Authentifizierungsmethode anhand von Fingerabdrücken
CN1905446A (zh) * 2005-07-26 2007-01-31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管理多个验证的基于客户机的方法和系统
CN103902147A (zh) * 2012-12-31 2014-07-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开启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43060A (zh) * 2013-05-10 2014-11-1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多应用的屏幕解锁方法和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4346549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CN103886239A (zh) * 2014-03-31 2014-06-25 深圳市欧珀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程序的用户鉴权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33280A (zh) * 2020-09-25 2021-01-15 合肥亚摩斯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可自动报警的智慧门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73575A1 (zh) 2017-10-12
US10977352B2 (en) 2021-04-13
US20190318072A1 (en) 2019-10-17
CN108885654B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32620B2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US10491734B1 (en) User-friendly vehicle bluetooth pairing scheme
TWI688245B (zh) 物聯網設備的登錄方法和裝置
CN105959287A (zh)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的安全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5825382A (zh) 一种移动支付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038684B2 (en)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a companion device
CN108885654A (zh) 一种进入目标应用的方法和终端
US20180270226A1 (en) Secure Transfer of User Information Between Devices Based on User Credentials
AU2023285824A1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service station related to a vehicle
US20170353448A1 (en) Electronic mechanism to self-authenticate and automate actions
WO20190941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biometric registr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of a user to provide access to a secure network
US11354394B2 (en)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ing autonomous vehicles
US20140372303A1 (en) Online Authentication and Payment Service
US20160188857A1 (en) Apparatus, login processing method, and medium
US20180268402A1 (en) Dynamically Passing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Across Devices
CN111104653B (zh) 用户操作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8098699A1 (zh) 一种交易处理方法及装置
TWI833067B (zh) 用於提供支付服務之方法及執行此方法之電子設備
CN109165490A (zh) 一种信息输入方法及装置
KR101768318B1 (ko) 본인 인증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08418829B (zh) 账号登陆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124078A1 (en) Secure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KR102681782B1 (ko) 결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7241318A (zh) 一种账号挂失的方法和装置
US20170270380A1 (en) Fingerprint enrollment in smart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