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2372B - 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2372B
CN108882372B CN201710344366.4A CN201710344366A CN108882372B CN 108882372 B CN108882372 B CN 108882372B CN 201710344366 A CN201710344366 A CN 201710344366A CN 108882372 B CN108882372 B CN 108882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uplink
idle
downlink
differenc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443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2372A (zh
Inventor
薛倩
田华
陈育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443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23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2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2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2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2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判断是否存在空闲时隙;若是,则计算空闲时隙与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并判断时隙间隔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若是,则从空闲时隙开始,统计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并判断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下行时隙个数;若是,则在连续空闲时隙分配下行时隙,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是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遍历空闲时隙以及查找可分配的连续空闲时隙,避免了从时隙头或者时隙尾查找可分配的连续空闲时隙时造成时隙碎片的问题,充分利用了时隙,提高了用户容量。

Description

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系统是一种以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通信信号,在多个地面站之间通信,卫星通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地面的“无缝隙”覆盖。
卫星通信系统中,地面站对收发频段进行划分,收发频段被划分为多个频点对,一个频点对包含一对上下行频点,分别用于上行信令/数据传输和下行信令/数据传输。频点上的物理资源在时间上以TDMA(时分多址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帧和时隙来表示,一个TDMA帧包括40个时隙,时隙号从0到39。当接收到用户的业务请求时,地面站的GSC(信关站,Gateway Station Controller)需负责给用户的业务分配上下行时隙资源。
GSC分配时隙时,先分配上行时隙,然后根据上行时隙再分配下行时隙,而且上下行时隙存在时隙间隔。上下行时隙分配方式均有两种:时隙从0开始由小到大分配,或,时隙从39开始由大到小分配。上行时隙分配方式和下行时隙分配方式分别配置。
由于每次时隙分配都从时隙头开始遍历(从0开始,或从39开始),加上需同时满足上下行时隙间隔,因此,会存在时隙碎片,导致部分空闲时隙无法使用的问题,从而造成时隙资源浪费,降低了用户容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所述时隙包括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所述上行时隙包括上行终止时隙,所述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之间具有上下行时隙间隔,所述方法包括:
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判断是否存在空闲时隙;
若是,则计算所述空闲时隙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
判断所述时隙间隔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若是,则从所述空闲时隙开始,统计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
判断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下行时隙个数;
若是,则在所述连续空闲时隙分配所述下行时隙。
优选地,在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配所述上行时隙。
优选地,所述分配所述上行时隙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上行时隙的上行时隙个数和上行接入时隙偏移个数;
将排序第一位的空闲时隙确定为所述上行时隙的起始时隙;
依据所述上行时隙个数和上行接入时隙偏移个数,从所述上行时隙的起始时隙开始,分配所述上行时隙。
优选地,所述计算所述空闲时隙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
判断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
若是,则计算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的差值后与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一差值,以及,对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与预设帧长度求和后,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二差值;
若否,则计算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的差值后与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三差值,以及,对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与预设帧长度求和后,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四差值。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时隙间隔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或者,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和所述第四差值是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若是,则确定所述时隙间隔个数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优选地,若空闲时隙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小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所述空闲时隙的下一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返回判断是否存在空闲时隙的步骤。
优选地,若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小于所述下行时隙个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最后一个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返回判断是否存在空闲时隙的步骤。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时隙分配的装置,所述时隙包括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所述上行时隙包括上行终止时隙,所述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之间具有上下行时隙间隔,所述装置包括:
时隙遍历模块,用于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空闲时隙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空闲时隙;
时隙间隔个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空闲时隙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
时隙间隔个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时隙间隔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连续空闲时隙统计模块,用于从所述空闲时隙开始,统计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
连续空闲时隙个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下行时隙个数;
下行时隙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连续空闲时隙分配所述下行时隙。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上行时隙分配模块,用于分配所述上行时隙。
优选地,所述上行时隙分配模块包括:
上行时隙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上行时隙的上行时隙个数和上行接入时隙偏移个数;
起始时隙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排序第一位的空闲时隙确定为所述上行时隙的起始时隙;
上行时隙分配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上行时隙个数和上行接入时隙偏移个数,从所述上行时隙的起始时隙开始,分配所述上行时隙。
优选地,所述时隙间隔个数计算模块包括:
时隙号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
时隙号大小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的差值后与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一差值,以及,对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与预设帧长度求和后,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二差值;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的差值后与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三差值,以及,对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与预设帧长度求和后,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四差值。
优选地,所述时隙号大小判断子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或者,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和所述第四差值是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时隙间隔个数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优选地,若空闲时隙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小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所述时隙遍历模块还用于:
以所述空闲时隙的下一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优选地,若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小于所述下行时隙个数,所述时隙遍历模块还用于:
以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最后一个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当存在空闲时隙时,计算空闲时隙与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然后判断时隙间隔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若是,则从空闲时隙开始,统计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当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大于或等于下行时隙个数时,在连续空闲时隙分配下行时隙,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是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遍历空闲时隙以及查找可分配的连续空闲时隙,避免了从时隙头或者时隙尾查找可分配的连续空闲时隙时造成时隙碎片的问题,充分利用了时隙,提高了用户容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行终止时隙和空闲时隙计算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第三差值和第四差值,结合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或者,结合第三差值和第四差值确定空闲时隙与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上下行时隙间隔,保证了查找空闲时隙的准确率,提高了上下行接入的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只需查找从上行终止时隙开始往后的可用的空闲时隙,和统计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了上下行的接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卫星通信系统上下行时隙关系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时隙分配的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对现有的时隙分配方法进行说明。
图1为卫星通信系统上下行时隙关系图,如图1所示,终端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之间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即上下行时隙间隔,另外,终端在上行实际接入时与GSC给它分配的上行起始时隙之间也存在一个上行接入时隙偏移。因此,GSC在给终端分配时隙时需要考虑上下行时隙间隔和上行接入时隙偏移。
GSC现有时隙资源分配方法,如下:
A,分配上行时隙,根据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时隙分配方式,取第一个空闲时隙,作为可用的上行起始时隙,进而获得上行终止时隙:
上行终止时隙=上行起始时隙+上行时隙接入偏移+上行时隙个数。
B,确定下行需分配的时隙个数。
C,遍历查找下行第一个可用空闲时隙。
时隙分配方法可以是从小到大分配(即从0时隙开始),也可以是从大到小分配(即从39时隙开始),取决于使用者的配置。
D,计算空闲时隙与上行终止时隙的差值Delta。
Delta=上行终止时隙-空闲时隙(从小到大分配),或,Delta=空闲时隙-上行终止时隙(从大到小分配);并判断Delta是否满足:Delta≥上下行时隙间隔;
若空闲时隙满足该条件,则从空闲时隙开始分配TimeSlotNum个下行可用时隙。
E,如果从空闲时隙开始存在TimeSlotNum个连续下行可用时隙,则下行时隙分配成功;
如果从空闲时隙开始不存在TimeSlotNum个连续下行可用时隙,则从空闲时隙的下一个时隙开始重新查找下一个空闲时隙,然后重复步骤D;
如果空闲时隙不满足Delta条件,则重新查找下一个空闲时隙,然后重复步骤D。
现举例说明现有时隙分配方法存在的缺陷:
假设:上行时隙接入偏移为0,上下行时隙间隔为1,上下行时隙长度均为8:
上行时隙分配方式为从小到大,则
上行可分配的时隙有5组,分别是(0-7)、(8-15)、(16-23)、(24-31)、(32-39)。
当下行时隙分配方式为从小到大时,下行可分配的时隙只有4组,4组下行时隙资源依次对应于上行资源组的前4组,分别是(9-16)、(17-24)、(0-7)、(26-33),可见时隙8、25、34~39无法使用造成了时隙资源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构思在于: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得到与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满足上下行时隙间隔的空闲时隙,当从空闲时隙开始存在满足下行时隙分配的连续空闲时隙时,分配下行时隙。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GSC先分配上行时隙,然后根据上行时隙资源再分配下行时隙,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进行时隙遍历之前,还包括:分配所述上行时隙,具体而言,分配所述上行时隙包括如下子步骤:
S11,获取所述上行时隙的上行时隙个数和上行接入时隙偏移个数;
S12,将排序第一位的空闲时隙确定为所述上行时隙的起始时隙;
S13,依据所述上行时隙个数和上行接入时隙偏移个数,从所述上行时隙的起始时隙开始,分配所述上行时隙。
在分配上行时隙时,可以根据用户的业务请求,确定上行时隙需要的上行时隙个数及上行接入偏移时隙个数,然后从当前帧中寻找空闲时隙,最后依据上行时隙个数、上行接入偏移时隙个数从找到的空闲时隙开始分配上行时隙,当然分配的条件是从空闲时隙开始,存在大于或等于上行时隙个数与上行接入偏移时隙个数之和的连续空闲时隙。
上行时隙包括上行起始时隙和上行终止时隙,在分配上行时隙后,可以得到上行终止时隙,由图1所示的时隙关系可知,
上行终止时隙=上行起始时隙+上行接入偏移时隙个数+上行时隙个数
例如,上行起始时隙是时隙8,上行接入偏移时隙个数是1,上行时隙个数8,则上行终止时隙是时隙17。
在获取上行终止时隙后,从上行终止时隙开始,往后进行时隙遍历,得到空闲时隙,例如,上行终止时隙是时隙17,则从时隙18开始,从时隙18开始,往后遍历至时隙39,查找时隙18至39之间的空闲时隙。需要说明的是,若在当前帧找不到空闲时隙,则在下一帧中查找空闲时隙。
步骤102,判断是否存在空闲时隙。
本发明实施例在时隙遍历时,需要判断是否存在空闲时隙,即当前帧上行终止时隙之后和下一帧的时隙中是否存在空闲时隙,若是,执行步骤103,若否,则说明时隙分配失败。
步骤103,计算所述空闲时隙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之间要预留上下行时隙间隔,为了确定查找到的空闲时隙与上行终止时隙的间隔是否满足上下行时隙间隔的个数,可以计算空闲时隙与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具体的,步骤103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S21,获取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
频点上的物理资源在时间上以时分多址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Address,TDMA)帧和时隙来表示,一个TDMA帧包括40个时隙,时隙号从0到39,因此可以获取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以及空闲时隙的时隙号。
S22,判断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
在实际应用中,空闲时隙号有可能在当前帧,也有可能在下一帧,并且极少存在隔一帧才找到空闲时隙的状况,即不存在上行终止时隙在第1帧的时隙5,空闲时隙在第3帧的状况,否则为异常,也不存在上行终止时隙在第1帧的时隙5,空闲时隙在第2帧的时隙5之后的状况,因此,基于上述状况以及时隙遍历是从上行终止时隙开始往后遍历,可以通过判断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是否大于空闲时隙的时隙号,确定空闲时隙是在当前帧还是在下一帧,若是,则执行S23,若否,执行S24。
S23,计算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的差值后与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一差值,以及,对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与预设帧长度求和后,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二差值。
若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大于或等于空闲时隙的时隙号,则说明空闲时隙为下一帧的时隙,此时,用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减去空闲时隙的时隙号后,再减去预设数值得到第一差值;用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与预设帧长度求和后,与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以及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二差值。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时隙号计算两个时隙之间的时隙个数时,预设数值为1,例如时隙8和时隙10之间有1个时隙9,则10和8的差值为2,并不能表示出只有1个时隙,所以还要减去1,以下对上述步骤进行示例说明:
上行时隙为时隙30到时隙37,空闲时隙为时隙3,可见,上行终止时隙为时隙37,其时隙号大于空闲时隙3的时隙号,即空闲时隙为下一帧的时隙,则:
第一差值:37-3-1=33
第二差值:3+40-37-1=5(40为帧长度)
可见上述的第二差值真实反映了上行终止时隙37与空闲时隙3的时隙间隔个数为5个。
S24,计算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的差值后与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三差值,以及,对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与预设帧长度求和后,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四差值。
若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小于空闲时隙的时隙号,则说明空闲时隙与上行终止时隙为同一帧的时隙,此时,用空闲时隙的时隙号减去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后,再减去预设数值得到第三差值;用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与预设帧长度求和后,与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以及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四差值,预设数值为1。以下对上述步骤进行示例说明:
上行时隙为时隙20到时隙27,空闲时隙为时隙34,可见,上行终止时隙为时隙27,其时隙号小于空闲时隙34的时隙号,即空闲时隙和上行时隙为同一帧的时隙,则:
第三差值:34-27-1=6
第四差值:27+40-34-1=32(40为帧长度)
可见上述的第三差值真实反映了上行终止时隙27与空闲时隙34的时隙间隔个数为6个。
步骤104,判断所述时隙间隔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4包括如下子步骤:
S31,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或者,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和所述第四差值是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S32,确定所述时隙间隔个数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空闲时隙与上行终止时隙有可能为不同帧的情况,为了避免根据时隙号计算的差值,直接判断时隙间隔个数大于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出现误判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结合进行判断,或者,第三差值和第四差值结合进行判断,具体为: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均大于或等于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或者,第三差值和第四差值均大于或等于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时,确定时隙间隔个数大于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以下对上述步骤进行示例说明:
上行时隙为(31,38),空闲时隙为下一帧的时隙1,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是3。
上行终止时隙为时隙38,其时隙号38大于空闲时隙的时隙号1,则:
第一差值:38-1-1=36
第二差值:1+40-38-1=2
可见,第一差值6大于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3,而实际上,上行终止时隙38与下一帧的空闲时隙1只间隔了2个时隙:时隙39和时隙0,可见其时隙间隔个数2小于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3,如果只按第一差值进行判断则是不准确的,而通过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结合与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进行比较,则可以避免上述误判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是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进行时隙遍历查找可用空闲时隙,能够避免从时隙头(时隙0)和时隙尾(时隙39)查找可用空闲时隙时造成时隙碎片的问题,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时隙分配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假设:上行接入时隙偏移为0,上下行时隙间隔为1,上下行时隙长度均为8。
上行可分配的时隙资源有5组,分别是(0-7)、(8-15)、(16-23)、(24-31)、(32-39)
下行可分配的时隙资源有5组,分别是(9-16)、(17-24)、(25-32)、(33-0)、(1-8),依次对应于上行的5组时隙资源,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实施资源分配方法不存在时隙碎片。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当空闲时隙与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小于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时,则从空闲时隙的下一时隙开始往后进行时隙遍历,并返回步骤102。
步骤105,从所述空闲时隙开始,统计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
若空闲时隙与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大于或等于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则表面可以在空闲时隙接入下行通信,但是下行时隙需要一定的下行时隙个数,例如需要4个或8个时隙,因此需要统计从空闲时隙开始,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例如空闲时隙是时隙8,则需要统计包含时隙8在内的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例如下行时隙需要8个时隙,则需要统计以时隙8开始的连续空闲时隙个数。
步骤106,判断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下行时隙个数。
若空闲时隙与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大于或等于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并统计出包含空闲时隙在内的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后,将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与下行时隙个数进行比较,判断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下行时隙个数,若是执行步骤10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是否小于下行时隙个数时,则表明时隙不够分配下行时隙,则从连续空闲时隙的最后一个时隙开始往后进行时隙遍历,并返回步骤102。
例如,连续空闲时隙为时隙8、时隙9、时隙10、时隙11,而下行时隙需要8个时隙,连续空闲时隙的最后一个时隙为时隙11,则可以从时隙12开始往后进行时隙遍历,返回步骤102。
步骤107,在所述连续空闲时隙分配所述下行时隙。
若存在连续空闲时隙的时隙个数足够满足下行时隙的分屏,则在连续空闲时隙开始分配下行时隙,进行下行信令和下行数据的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当存在空闲时隙时,计算空闲时隙与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然后判断时隙间隔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若是,则从空闲时隙开始,统计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当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大于或等于下行时隙个数时,在连续空闲时隙分配下行时隙,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是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遍历空闲时隙查找可分配的连续空闲时隙,避免了从时隙头或者时隙尾查找可分配的连续空闲时隙时造成时隙碎片的问题,充分利用了时隙,提高了用户容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上行终止时隙和空闲时隙计算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第三差值和第四差值,结合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或者,结合第三差值和第四差值确定空闲时隙与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上下行时隙间隔,保证了查找空闲时隙的准确率,提高了上下行接入的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只需查找从上行终止时隙开始往后的可用的空闲时隙,和统计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了上下行的接入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时隙分配的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时隙遍历模块201,用于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空闲时隙判断模块202,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空闲时隙;
时隙间隔个数计算模块203,用于计算所述空闲时隙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
时隙间隔个数判断模块204,用于判断所述时隙间隔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连续空闲时隙统计模块205,用于从所述空闲时隙开始,统计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
连续空闲时隙个数判断模块206,用于判断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下行时隙个数;
下行时隙分配模块207,用于在所述连续空闲时隙分配所述下行时隙。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上行时隙分配模块,用于分配所述上行时隙。
可选地,所述上行时隙分配模块包括:
上行时隙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上行时隙的上行时隙个数和上行接入时隙偏移个数;
起始时隙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排序第一位的空闲时隙确定为所述上行时隙的起始时隙;
上行时隙分配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上行时隙个数和上行接入时隙偏移个数,从所述上行时隙的起始时隙开始,分配所述上行时隙。
可选地,所述时隙间隔个数计算模块包括:
时隙号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
时隙号大小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的差值后与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一差值,以及,对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与预设帧长度求和后,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二差值;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的差值后与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三差值,以及,对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与预设帧长度求和后,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四差值。
可选地,所述时隙号大小判断子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或者,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和所述第四差值是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时隙间隔个数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可选地,若空闲时隙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小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所述时隙遍历模块还用于:
以所述空闲时隙的下一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可选地,若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小于所述下行时隙个数,所述时隙遍历模块还用于:
以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最后一个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和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包括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所述上行时隙包括上行终止时隙,所述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之间具有上下行时隙间隔,所述方法包括:
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判断是否存在空闲时隙;
若是,则计算所述空闲时隙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
判断所述时隙间隔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若是,则从所述空闲时隙开始,统计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
判断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下行时隙个数;
若是,则在所述连续空闲时隙分配所述下行时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配所述上行时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所述上行时隙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上行时隙的上行时隙个数和上行接入时隙偏移个数;
将排序第一位的空闲时隙确定为所述上行时隙的起始时隙;
依据所述上行时隙个数和上行接入时隙偏移个数,从所述上行时隙的起始时隙开始,分配所述上行时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空闲时隙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
判断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
若是,则计算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的差值后与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一差值,以及,对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与预设帧长度求和后,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二差值;
若否,则计算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的差值后与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三差值,以及,对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与预设帧长度求和后,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四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时隙间隔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或者,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和所述第四差值是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若是,则确定所述时隙间隔个数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空闲时隙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小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所述空闲时隙的下一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返回判断是否存在空闲时隙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小于所述下行时隙个数,所述方法还包括:
以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最后一个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返回判断是否存在空闲时隙的步骤。
8.一种时隙分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包括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所述上行时隙包括上行终止时隙,所述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之间具有上下行时隙间隔,所述装置包括:
时隙遍历模块,用于以上行终止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空闲时隙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空闲时隙;
时隙间隔个数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空闲时隙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
时隙间隔个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时隙间隔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连续空闲时隙统计模块,用于从所述空闲时隙开始,统计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
连续空闲时隙个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是否大于或等于下行时隙个数;
下行时隙分配模块,用于在所述连续空闲时隙分配所述下行时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上行时隙分配模块,用于分配所述上行时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时隙分配模块包括:
上行时隙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上行时隙的上行时隙个数和上行接入时隙偏移个数;
起始时隙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排序第一位的空闲时隙确定为所述上行时隙的起始时隙;
上行时隙分配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上行时隙个数和上行接入时隙偏移个数,从所述上行时隙的起始时隙开始,分配所述上行时隙。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间隔个数计算模块包括:
时隙号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
时隙号大小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的差值后与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一差值,以及,对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与预设帧长度求和后,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二差值;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的差值后与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三差值,以及,对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号与预设帧长度求和后,与所述空闲时隙的时隙号以及所述预设数值求差,得到第四差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隙号大小判断子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是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或者,判断所述第三差值和所述第四差值是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时隙间隔个数大于或等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0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空闲时隙与所述上行终止时隙的时隙间隔个数小于所述上下行时隙间隔个数,所述时隙遍历模块还用于:
以所述空闲时隙的下一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0或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个数小于所述下行时隙个数,所述时隙遍历模块还用于:
以所述连续空闲时隙的最后一个时隙为起始点往后进行时隙遍历。
CN201710344366.4A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882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4366.4A CN108882372B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44366.4A CN108882372B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2372A CN108882372A (zh) 2018-11-23
CN108882372B true CN108882372B (zh) 2020-11-13

Family

ID=64320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44366.4A Active CN108882372B (zh) 2017-05-16 2017-05-16 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23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5834B (zh) * 2020-07-29 2023-08-15 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34405A3 (en) * 2003-09-30 2006-02-16 Interdigital Tech Corp Code tree fragmentation in call admission control
CN101162981A (zh) * 2006-10-12 2008-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帧结构产生方法
CN104244257A (zh) * 2014-09-03 2014-12-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适应预约和动态时隙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4813646A (zh) * 2012-07-27 2015-07-29 适应性频谱和信号校正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铜上的时分双工(tdd)传输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301527A (zh) * 2015-06-09 2017-01-04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34405A3 (en) * 2003-09-30 2006-02-16 Interdigital Tech Corp Code tree fragmentation in call admission control
CN101162981A (zh) * 2006-10-12 2008-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帧结构产生方法
CN104813646A (zh) * 2012-07-27 2015-07-29 适应性频谱和信号校正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铜上的时分双工(tdd)传输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4244257A (zh) * 2014-09-03 2014-12-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适应预约和动态时隙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6301527A (zh) * 2015-06-09 2017-01-04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2372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4073B (zh) 一种通信系统的载波选择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CN101946552B (zh) 无线通信方法、基站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WO2015026974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achine-to-machine radio access systems
CN107006000B (zh) 用于传输消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8243498B (zh) 一种卫星系统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5578584A (zh) 非对称上行载波聚合下的上行同步方法及装置
US7831274B2 (en) Base station for exchanging frequency bands
US10666742B2 (e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controller and network service allocat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8882372B (zh) 一种时隙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34830B (zh) 一种多子带协同检测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设备
CN109429347B (zh) 时隙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2378376A (zh) 资源立即指派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541004A (zh) 数字蜂窝通信系统中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06162901B (zh)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6559911B (zh) 一种随机竞争方法、站点、接入点及系统
CN109756949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7027176B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94935B (zh) 一种稀疏码多址接入方法、基站、装置及系统
WO2021038270A1 (en) Methods for cognitive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lanning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1343719A (zh) 一种lte物理资源块分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70473B (zh) 一种蜂窝车联网的非授权频谱接入与载波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8353433B (zh) 无线通信的随机接入
KR102112182B1 (ko) 전술 네트워크의 타임 슬롯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CN110650540B (zh) 一种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KR101597380B1 (ko) 이진검색 기반 고속 부하균형 대역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