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1541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1541A
CN108881541A CN201810677515.3A CN201810677515A CN108881541A CN 108881541 A CN108881541 A CN 108881541A CN 201810677515 A CN201810677515 A CN 201810677515A CN 108881541 A CN108881541 A CN 108881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earance zone
antenna
isolation part
capacitor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75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1541B (zh
Inventor
杨世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75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15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1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1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1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1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基板、金属底板、金属边框、第一隔离部、第二隔离部、第一净空区、第二净空区、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金属底板、第一隔离部、金属边框靠近第一隔离部的第二侧边和第一侧边围成的第一净空区,金属底板、第二隔离部、金属边框靠近第二隔离部的第二侧边和第一侧边围成的第二净空区;第一电容设置于第一净空区,第一电容的一端与金属边框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隔离部相连接;第二电容设置于第二净空区,第二电容的一端与金属边框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隔离部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中设置的天线单元间有着低互耦、高隔离的特性,使天线频率的覆盖更加灵活,提高天线性能。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由于移动终端设备一般都具有蜂窝通信、WIFI、蓝牙等多种无线通信能力,因此要求移动终端设备配置多根天线或者具备多个谐振频率的天线,用来覆盖多种无线通信的频段,而天线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智能终端的通话质量和数据下载速度。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消费者对无线通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单天线收发技术,不仅容易受到多径传播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链路性能不稳定,而且数据传输速率比较低。针对移动通信中的多径衰落与提高链路稳定性,MIMO(Mitiple-ImputMi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被广泛使用,该技术利用有限的频谱资源,通过提高空间复用增益与分集增益,有效提高信道容量,降低信道误码率。
对于移动终端,外围器件越来越多,如摄像头、麦克风、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闪光灯等,留给天线设计空间越来越小,同时由于用户对于数据高传输速率的需求,设计多天线实现MIMO性能称为一种趋势。受限于整机尺寸,在满足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要求下设计多个天线尤其是在窄边设计多个天线单元成为小型终端MIMO方案设计时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基板、金属底板、金属边框、第一隔离部、第二隔离部、第一净空区、第二净空区、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基板设置于壳体中;金属底板设置于壳体中,位于壳体与基板之间,与基板的一面相贴合;金属边框围合于基板周侧,与壳体相连接;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的一端与金属底板相连接,另一端与金属边框的第一侧边相连接;金属底板、第一隔离部、金属边框靠近第一隔离部的第二侧边和第一侧边围成的第一净空区,金属底板、第二隔离部、金属边框靠近第二隔离部的第二侧边和第一侧边围成的第二净空区;第一电容设置于第一净空区,第一电容的一端与金属边框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隔离部相连接;第二电容设置于第二净空区,第二电容的一端与金属边框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隔离部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移动终端设置有金属边框,金属边框可设置为矩形,相邻的两边分别为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在壳体中设置有基板,基板的一面设置有与基板贴合的金属底板,金属底板接地。其中,与金属底板相连接的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与金属边框将移动终端的一端分隔为第一净空区、第二净空区。具体地,第一隔离部、第二隔离部与金属底板一体成型,由此,由金属边框、第一隔离部、第二隔离部和金属底板所分隔成的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内设置的天线单元之间可形成良好、有效的电磁隔离,降低天线单元之间的线惯性和互耦性,进而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天线单元之间的高隔离度,提高天线单元的辐射性能。同时,在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设置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其中电容分别与隔离部和金属边框相连接,由于电容元件在不同信号频段下会边线处不同的阻抗值,实现在断开和导通两种不同的状态间切换,在第一净空区或第二净空区中的天线以较高频率,如大于5.15GHz的频率进行工作时,第一电容相当于短路,因此天线枝节的电流路径缩短,此时天线单元即可以WIFI 5G频段处进行谐振。而当第一净空区或第二净空区中的天线以较低频率,如小于2.484GHz的频率进行工作时,第一电容相当于断路,因此天线枝节的电流路径延长,此时天线单元即可以WIFI 5G频段处进行谐振。通过在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设置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使得设置在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内的天线单元可以自由的切换2.4G频段和5G频段的工作模式,使天线频率的覆盖更加灵活,提高天线性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中设置的天线单元间有着低互耦、高隔离的特性,进而实现在移动终端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的增加天线单元辐射性能,同时在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中分别设置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使得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中设置的天线可自由地切换2.4G和5G的工作频段,使得天线频率的覆盖更加灵活,进而实现提高移动终端的无线信号获取能力。
具体地,移动终端为手机,基板为手机的主板,分别在第一净空区、第二净空区内设置第一WIFI天线、第二WIFI天线,由于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位于手机的角落,因此在用户手持手机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WIFI天线的工作性能。由于第一净空区、第二净空区之间存在良好的电磁隔离,因此第一WIFI天线、第二WIFI天线之间互耦性较低,保证了天线的辐射性能,使得手机具有较好的WIFI信号强度。同时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内设置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可以在第一WIFI天线、第二WIFI天线在2.4GHz和5GHz频段间切换工作状态时改变通断状态,进而实现单一WIFI天线的多频段覆盖,使手机同时支持2.4GHz和5GHz频段的WIFI。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移动终端还包括馈电单元。馈电单元设置于基板的另一面,包括馈源和馈电部,馈源与基板相连接,馈电部接地。
在该技术方案中,馈电单元包括馈源和馈电部,馈源与基板相连接,天线单元与馈源相连接以使主板通过天线单元获取移动信号进而实现无线数据传输,馈电部与馈源相连接并接地,具体地,馈电部与底板相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移动终端还包括WIFI天线。WIFI天线设置于第一净空区和/或第二净空区,WIFI天线的一端与馈源相连接,另一端与馈电部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WIFI天线设置于第一净空区和/或第二净空区中,多个WIFI天线间具有良好的隔离性以保证WIFI天线的辐射性能。同时通过第一净空区和/或第二净空区中设置的第一电容和/或第二电容,WIFI天线可实现在2.4GHz和5GHz频段间自由切换工作状态。WIFI天线的一端与馈源相连接,另一端与馈电部相连接,以将WIFI信号传递至基板,使得移动终端可以通过WIFI信号收发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WIFI天线为2.4G/5G双频WIFI天线。
在该技术方案中,WIFI天线为2.4G/5G双频WIFI天线,通过第一电容和/或第二电容在2.4GHz和5GHz频段下不同的通断状态切换工作状态,实现WIFI天线的多频段覆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WIFI天线的2.4G频段范围为2.4GHz至2.484GHz,WIFI天线的5G频段范围为5.15GHz至5.85GHz。
在该技术方案中,WIFI天线的2.4G频段范围为2.4GHz至2.484GHz,WIFI天线的5G频段范围为5.15GHz至5.85GHz,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使移动终端具有良好的泛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移动终端还包括金属底板、第一隔离部、第二隔离部和第一侧边围成的第三净空区。
在该技术方案中,金属底板、第一隔离部、第二隔离部和第一侧边围成了第三净空区,第三净空区与第一净空区、第二净空区之间通过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相隔离,使得第三净空区、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之间具有良好的电磁隔离,设置于第三净空区、第一净空区和第二净空区内的天线单元之间具有低互耦、高隔离的特性,保证了天线单元的辐射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移动终端还包括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天线。LTE天线设置于第三净空区,LTE天线的一端与第一侧边相连接,另一端与基板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三净空区中设置有LTE天线,使得LTE天线与WIFI天线间具有低互耦、高隔离的特性,保证了LTE天线的辐射性能。LTE天线的一端与第一侧边相连接,另一端与基板相连接,通过第一侧边接收无线信号,并传递至基板,使得移动终端可以通过LTE天线实现无线数据通话和无线数据流量上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LTE天线的低频频段范围为824MHz至960MHz,LTE天线的高频频段范围为1710MHz至2690MHz。
在该技术方案中,LTE天线的低频频段范围为824MHz至960MHz,高频频段范围为1710MHz至2690MHz,实现了对2G/3G/4G信号的全覆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容置范围为0.4pF至0.6pF。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容置范围为0.4pF至0.6pF,可以保证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可以在WIFI天线工作与2.4GHz频段和5GHz频段时改变通断状态,以实现单个WIFI天线覆盖多个WIFI频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金属边框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金属边框为一体式结构,结构强度更大,外形更加美观,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整体强度和抗跌落性能,并提高移动终端的外观表现力。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壳体,2金属底板,3金属边框,4第一隔离部,5第二隔离部,32第一侧边,34第二侧边,6第一净空区,7第二净空区,8第一电容,9第二电容,10馈电单元,102馈源,103馈电部,11WIFI天线,12LTE天线,122LTE天线单元馈源,124LTE天线单元匹配电路,126LTE天线单元调谐部,13断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1、基板、金属底板2、金属边框3、第一隔离部4、第二隔离部5、第一净空区6、第二净空区7、第一电容8和第二电容9;基板设置于壳体1中;金属底板设置于壳体1中,位于壳体1与基板之间,与基板的一面相贴合;金属边框3围合于基板周侧,与壳体1相连接;第一隔离部4和第二隔离部5的一端与金属底板相连接,另一端与金属边框3的第一侧边32相连接;金属底板、第一隔离部4、金属边框3靠近第一隔离部4的第二侧边34和第一侧边32围成的第一净空区6,金属底板、第二隔离部5、金属边框3靠近第二隔离部5的第二侧边34和第一侧边32围成的第二净空区7;第一电容8设置于第一净空区6,第一电容8的一端与金属边框3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隔离部4相连接;第二电容9设置于第二净空区7,第二电容9的一端与金属边框3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隔离部5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移动终端设置有金属边框3,金属边框3可设置为矩形,相邻的两边分别为第一侧边32和第二侧边34,在壳体1中设置有基板,基板的一面设置有与基板贴合的金属底板2,金属底板2接地。其中,与金属底板2相连接的第一隔离部4和第二隔离部5与金属边框3将移动终端的一端分隔为第一净空区6、第二净空区7。具体地,第一隔离部4、第二隔离部5与金属底板2一体成型,由此,由金属边框3、第一隔离部4、第二隔离部5和金属底板2所分隔成的第一净空区6和第二净空区7内设置的天线单元之间可形成良好、有效的电磁隔离,降低天线单元之间的线惯性和互耦性,进而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天线单元之间的高隔离度,提高天线单元的辐射性能。同时,在第一净空区6和第二净空区7设置第一电容8和第二电容9,其中电容分别与隔离部和金属边框3相连接,由于电容元件在不同信号频段下会边线处不同的阻抗值,实现在断开和导通两种不同的状态间切换,在第一净空区6或第二净空区7中的天线以较高频率,如大于5.15GHz的频率进行工作时,第一电容8相当于短路,因此天线枝节的电流路径缩短,此时天线单元即可以WIFI 5G频段处进行谐振。而当第一净空区6或第二净空区7中的天线以较低频率,如小于2.484GHz的频率进行工作时,第一电容8相当于断路,因此天线枝节的电流路径延长,此时天线单元即可以WIFI 5G频段处进行谐振。通过在第一净空区6和第二净空区7设置第一电容8和第二电容9,使得设置在第一净空区6和第二净空区7内的天线单元可以自由的切换2.4G频段和5G频段的工作模式,使天线频率的覆盖更加灵活,提高天线性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第一净空区6和第二净空区7中设置的天线单元间有着低互耦、高隔离的特性,进而实现在移动终端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的增加天线单元辐射性能,同时在第一净空区6和第二净空区7中分别设置第一电容8和第二电容9,使得第一净空区6和第二净空区7中设置的天线可自由地切换2.4G和5G的工作频段,使得天线频率的覆盖更加灵活,进而实现提高移动终端的无线信号获取能力。
具体地,移动终端为手机,基板为手机的主板,分别在第一净空区6、第二净空区7内设置第一WIFI天线、第二WIFI天线,由于第一净空区6和第二净空区7位于手机的角落,因此在用户手持手机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WIFI天线11的工作性能。由于第一净空区6、第二净空区7之间存在良好的电磁隔离,因此第一WIFI天线、第二WIFI天线之间互耦性较低,保证了天线的辐射性能,使得手机具有较好的WIFI信号强度。同时第一净空区6和第二净空区7内设置的第一电容8和第二电容9可以在第一WIFI天线、第二WIFI天线在2.4GHz和5GHz频段间切换工作状态时改变通断状态,进而实现单一WIFI天线的多频段覆盖,使手机同时支持2.4GHz和5GHz频段的WIFI。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还包括馈电单元10。馈电单元10设置于基板的另一面,包括馈源102和馈电部103,馈源102与基板相连接,馈电部103接地。
在该实施例中,馈电单元10包括馈源102和馈电部103,馈源102与基板相连接,天线单元与馈源102相连接以使主板通过天线单元获取移动信号进而实现无线数据传输,馈电部103与馈源102相连接并接地,具体地,馈电部103与底板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还包括WIFI天线11。WIFI天线11设置于第一净空区6和/或第二净空区7,WIFI天线11的一端与馈源102相连接,另一端与馈电部103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WIFI天线11设置于第一净空区6和/或第二净空区7中,多个WIFI天线11间具有良好的隔离性以保证WIFI天线11的辐射性能。同时通过第一净空区6和/或第二净空区7中设置的第一电容8和/或第二电容9,WIFI天线11可实现在2.4GHz和5GHz频段间自由切换工作状态。WIFI天线11的一端与馈源102相连接,另一端与馈电部103相连接,以将WIFI信号传递至基板,使得移动终端可以通过WIFI信号收发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WIFI天线11为2.4G/5G双频WIFI天线。
在该实施例中,WIFI天线11为2.4G/5G双频WIFI天线,通过第一电容8和/或第二电容9在2.4GHz和5GHz频段下不同的通断状态切换工作状态,实现WIFI天线11的多频段覆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WIFI天线11的2.4G频段范围为2.4GHz至2.484GHz,WIFI天线11的5G频段范围为5.15GHz至5.85GHz。
在该实施例中,WIFI天线11的2.4G频段范围为2.4GHz至2.484GHz,WIFI天线11的5G频段范围为5.15GHz至5.85GHz,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使移动终端具有良好的泛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还包括金属底板2、第一隔离部4、第二隔离部5和第一侧边32围成的第三净空区。
在该实施例中,金属底板2、第一隔离部4、第二隔离部5和第一侧边32围成了第三净空区,第三净空区与第一净空区6、第二净空区7之间通过第一隔离部4和第二隔离部5相隔离,使得第三净空区、第一净空区6和第二净空区7之间具有良好的电磁隔离,设置于第三净空区、第一净空区6和第二净空区7内的天线单元之间具有低互耦、高隔离的特性,保证了天线单元的辐射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还包括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天线。LTE天线12设置于第三净空区,LTE天线12的一端与第一侧边32相连接,另一端与基板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三净空区中设置有LTE天线12,使得LTE天线12与WIFI天线11间具有低互耦、高隔离的特性,保证了LTE天线12的辐射性能。LTE天线12的一端与第一侧边32相连接,另一端与基板相连接,通过第一侧边32接收无线信号,并传递至基板,使得移动终端可以通过LTE天线12实现无线数据通话和无线数据流量上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LTE天线12的低频频段范围为824MHz至960MHz,LTE天线12的高频频段范围为1710MHz至2690MHz。
在该实施例中,LTE天线12的低频频段范围为824MHz至960MHz,高频频段范围为1710MHz至2690MHz,实现了对2G/3G/4G信号的全覆盖。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电容8和第二电容9的容置范围为0.4pF至0.6pF。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电容8和第二电容9的容置范围为0.4pF至0.6pF,可以保证第一电容8和第二电容9可以在WIFI天线11工作与2.4GHz频段和5GHz频段时改变通断状态,以实现单个WIFI天线11覆盖多个WIFI频段。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金属边框3为一体式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金属边框3为一体式结构,结构强度更大,外形更加美观,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整体强度和抗跌落性能,并提高移动终端的外观表现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金属边框3为一体式且无断点,金属边框3包括第一侧边32和第二侧边34,第一隔离部4和第二隔离部5与金属底板2相连,金属边框3、金属底板2、第一隔离部4和第二隔离部5将移动终端上部空间隔离成第一净空区6、第二净空区7和第三净空区;在第一净空区6和第二净空区7内设置有WIFI天线11,第一净空区6内的WIFI天线11包括第一电容8和馈电单元10,通过馈源102与金属底板2相连接,通过馈电部103与基板相连接,通过第一电容8在2.4GHz和5GHz频段下不同的通断状态切换2.4G/5G工作模式。在第三净空区内设置有LTE天线12,包括LTE天线单元馈源122、LTE天线单元匹配电路124和LTE天线单元调谐部126,以为移动终端提供2G/3G/4G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上下对称,在移动终端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第一隔离部4和第二隔离部5,以将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都隔离成由第一净空区6、第二净空区7和第三净空区组成的三部分,并在移动终端的四角,即两个第一净空区6和两个第二净空区7中分别都设置WIFI天线11,在移动终端的上下两端,即两个第三净空区中分别都设置LTE天线12,使移动终端拥有辐射性能良好的4个2G/5G双模的WIFI天线11,同时用有2个辐射性能良好的LTE天线12,保证在各种握持姿态下,移动终端都能具有良好的信号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在第三净空区的两侧分别设置断点13,并在断点13中填充介质材质,在保证金属边框3整体强度的同时提高LTE天线12的辐射性能,进而提高移动终端的2G/3G/4G信号强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基板,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中;
金属底板,所述金属底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中,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基板之间,与所述基板的一面相贴合;
金属边框,所述金属边框围合于所述基板周侧,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第一隔离部和第二隔离部,所述第一隔离部和所述第二隔离部的一端与所述金属底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金属边框的第一侧边相连接;
所述金属底板、所述第一隔离部、所述金属边框靠近所述第一隔离部的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一侧边围成的第一净空区,所述金属底板、所述第二隔离部、所述金属边框靠近所述第二隔离部的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一侧边围成的第二净空区;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设置于所述第一净空区,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金属边框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隔离部相连接;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设置于所述第二净空区,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金属边框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隔离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馈电单元,所述馈电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另一面,包括馈源和馈电部,所述馈源与所述基板相连接,所述馈电部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WIFI天线,所述WIFI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净空区和/或所述第二净空区,所述WIFI天线的一端与所述馈源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馈电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天线为2.4G/5G双频WIFI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天线的2.4G频段范围为2.4GHz至2.484GHz,所述WIFI天线的5G频段范围为5.15GHz至5.85GHz。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金属底板、所述第一隔离部、所述第二隔离部和所述第一侧边围成的第三净空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LTE天线,所述LTE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三净空区,所述LTE天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边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板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LTE天线的低频频段范围为824MHz至960MHz,所述LTE天线的高频频段范围为1710MHz至2690MHz。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的容置范围为0.4pF至0.6pF。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边框为一体式结构。
CN201810677515.3A 2018-06-27 2018-06-27 移动终端 Active CN108881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7515.3A CN108881541B (zh) 2018-06-27 2018-06-27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7515.3A CN108881541B (zh) 2018-06-27 2018-06-27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1541A true CN108881541A (zh) 2018-11-23
CN108881541B CN108881541B (zh) 2020-02-18

Family

ID=64295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7515.3A Active CN108881541B (zh) 2018-06-27 2018-06-27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154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36554U (zh) * 2013-09-16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框天线
CN104681977A (zh) * 2014-12-18 2015-06-03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段闭合金属环天线及设备
CN105591190A (zh) * 2015-12-25 2016-05-18 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闭合金属边框天线及其mimo天线
CN206134920U (zh) * 2016-09-26 2017-04-2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6953163A (zh) * 2017-01-19 2017-07-1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天线以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36554U (zh) * 2013-09-16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框天线
CN104681977A (zh) * 2014-12-18 2015-06-03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段闭合金属环天线及设备
CN105591190A (zh) * 2015-12-25 2016-05-18 惠州硕贝德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闭合金属边框天线及其mimo天线
CN206134920U (zh) * 2016-09-26 2017-04-2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6953163A (zh) * 2017-01-19 2017-07-1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天线以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1541B (zh) 202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98339B1 (en) Multiband multimode compact antenna system
EP2793400B1 (en) Dual swapping switches to meet linearity demands of carrier aggregation
EP1361623B1 (en)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switchable antenna for portable terminals
CN103390796B (zh) 一种手机终端天线
US8780007B2 (en) Handheld device and planar antenna thereof
CN202004812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多天线结构
CN202759016U (zh) 可调谐耦合馈电天线系统
WO2003096474A1 (en)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switchable antenna for portable terminals
EP2491613B1 (en) Reconfigurable antenna
US20140085160A1 (en) Multi-band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1573878A (zh) 使用高次谐振的多频带可调谐频率可重构天线
CN203399298U (zh) 一种lte多制式移动终端射频系统
CN104377423A (zh) 移动装置
CN105140649A (zh) 一种多频天线
CN101807935A (zh) 设有共用内置天线的移动终端及内置天线的共用方法
CN106450752A (zh) 一种用于智能手机实现高隔离度的mimo天线技术
JP2001136019A (ja) 逆f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装置
KR20070051292A (ko)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러한 안테나 장치를 포함하는 휴대무선통신 장치
CN108879067A (zh) 全金属边框天线、mimo天线和终端设备
CN106356609A (zh) 一种多波段金属后盖集成的mimo手机天线
CN201655978U (zh) 多频段天线、印刷电路板及通信设备与基站
CN108881541A (zh) 移动终端
TWI614941B (zh) 適用於lte-a智慧型手機之三饋入點八頻段天線
CN1761164A (zh) 无线模块
KR20070068182A (ko) 다중 밴드용 안테나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