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1526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81526A CN108881526A CN201810501003.1A CN201810501003A CN108881526A CN 108881526 A CN108881526 A CN 108881526A CN 201810501003 A CN201810501003 A CN 201810501003A CN 108881526 A CN108881526 A CN 1088815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screen
- electronic device
- camera
- transparent area
- overlay fil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738 satur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14 correla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在所述显示屏的一侧且所述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被所述镜头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的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具有透光区;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摄像头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覆膜,所述覆膜上设有偏光部,所述偏光部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偏光部用于增加被偏光部在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的所述透光区的透光角度。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通过在显示屏和摄像头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覆膜,并在覆膜上设置偏光部,可以增大被偏光部在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的透光区的透光角度,扩大了摄像头成像区域,提高了拍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的屏占比(显示屏幕的面积与电子装置的前面板的面积的比例)一直是用户较为关注的焦点。相关技术中,全面屏电子装置(例如手机)的屏占比可以达到80%以上,但由于电子装置的前置摄像头需要占用前面板的部分空间,所以电子装置始终无法做到100%的屏占比,从而严重阻碍了电子装置的全面屏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的屏占比高且拍摄效果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在所述显示屏的一侧且所述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被所述镜头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的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具有透光区;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摄像头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覆膜,所述覆膜上设有偏光部,所述偏光部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偏光部用于增加被偏光部在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的所述透光区的透光角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通过在显示屏和摄像头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覆膜,并在覆膜上设置偏光部,可以增大被偏光部在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的透光区的透光角度,由此,在使用摄像头进行拍摄时,透光区处的光线可以经偏光部偏转后射入摄像头的镜头,实现图像的采集,从而可以将更多的光线射入摄像头,扩大了摄像头成像区域,提高了拍摄效果。同时,通过将摄像头设在显示屏的后侧,可以避免摄像头占用显示屏的空间,实现了全面屏显示效果,提高了电子装置的屏占比,从而提升了电子装置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偏光部为形成在所述覆膜上的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透光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透光区和多个沿第二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透光区,相邻的两个第一透光区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透光区之间形成一个不透光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覆膜上的第一凹槽,每一个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一个所述第一透光区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覆膜上的第二凹槽,每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一个所述第二透光区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透光区包括多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三透光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覆膜上的第三凹槽,多个所述第三凹槽在所述覆膜上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三凹槽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一个所述第三透光区的至少一部分。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三凹槽与多个所述第三透光区一一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在显示屏上的投影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与其对应的所述透光区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底面形成为弧形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屏为OLED显示屏,所述透光区为像素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屏为LCD显示屏,所述透光区为像素区。
具体地,所述覆膜粘贴在所述显示屏和/或所述摄像头上。
可选地,所述覆膜为塑料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显示屏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有像素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覆膜设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或者设在所述第二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覆膜的示意图;
图4是传统的电子装置的摄像头的光路传输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摄像头的光路传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摄像头的光路传输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摄像头的光路传输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屏的主视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屏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显示屏的第一显示区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子装置100,
显示屏10,第一显示区域10a,第二显示区域10b,
第一基板1,透光区11,第一透光区111,第二透光区112,不透光区12,第三透光区13,
第二基板2,
覆膜3,偏光部31,第一表面32,第二表面33,
摄像头4,镜头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括显示屏10和摄像头4。
具体地,摄像头4设在显示屏10的一侧(例如,图2中的后侧)且摄像头4的镜头41朝向显示屏10。显示屏10可以设在电子装置100壳体的敞开端,显示屏10与壳体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电子装置100的摄像头4可以设置在安装空间内。
显示屏10上被镜头41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的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10a。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屏10上除第一显示区域10a之外的其他显示区域可以为第二显示区域10b,在使用电子装置100时,第一显示区域10a和第二显示区域10b共同组成完整的显示画面。由此,通过将摄像头4设在显示屏10的后侧,有效地避免了摄像头4占用显示屏10的空间,实现了全面屏显示效果,提高了电子装置100的屏占比,从而提升了电子装置100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第一显示区域10a具有透光区11。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为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如图8和图9所示,在OLED显示屏10中,透光区11为OLED显示屏的像素间隙,OLED显示屏的像素区为不透光区12。又如,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为LCD显示屏,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LCD显示屏中,透光区11为像素区域,像素间隙为不透光区12。
显示屏10和摄像头4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覆膜3。其中,可以仅在显示屏10和摄像头4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覆膜3,也可以在显示屏10上和摄像头4上均设置覆膜3。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上设有覆膜3。参照图5和图6,显示屏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第二基板2可以位于第一基板1的前侧,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设有像素区。覆膜3可以设在第一基板1的背离第二基板2的一侧表面,或者设在第二基板2的背离第一基板1的一侧表面。例如,在图5的示例中,覆膜3设在第二基板2的前侧表面上。又如,在图6的示例中,覆膜3设在第一基板1的后侧表面上。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4上设有覆膜3。参照图7,覆膜3设在摄像头4的镜头41的外表面上。具体地,覆膜3设在摄像头4的最靠近显示屏10的透镜的外表面上。
覆膜3上设有偏光部31,偏光部31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透光区11的至少一部分,偏光部31用于增加被偏光部31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的透光区11的透光角度。
也就是说,偏光部31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可以覆盖第一显示区域10a上的透光区11的其中一部分,也可以覆盖第一显示区域10a上的整体透光区11。由此,在使用摄像头4进行拍摄时,被偏光部31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的透光区11处的光线可以经偏光部31偏转后射入摄像头4的镜头41,实现图像的采集,从而可以将更多的光线射入摄像头4,扩大了摄像头4成像区域,提高了拍摄效果。同时可以避免摄像头4占用显示屏10的空间,实现了全面屏显示效果,提高了显示屏10的屏占比,从而提升了显示屏10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摄像头4的成像原理为:摄像头4表面有凸透镜,内部有感光CMOS,光线穿过凸透镜表面后被内部感光CMOS接收而成像,对于凸透镜表面的某一个点,只有特定方向的光线才能穿过凸透镜被内部对应的CMOS接收。
图4示出了传统的摄像头4的光路传输示意图,图5-图7示出了本发明三个不同实施例的摄像头4的光路传输示意图。从图4中可以看出,在传统的摄像头4中,图像点位A的光无法进入摄像头4的透镜成像。具体地,A点处可以被凸透镜内部对应的CMOS接收的光线被遮挡,而A点处射入凸透镜的内的光线无法被CMOS接收而成像。而在显示屏10上设置偏光部31后,参照图5-图7,图像点位A的光经偏光部31偏转后可以进入摄像头4的透镜成像,即A点处射入凸透镜的内的光线经偏光部31偏转后可以被对应的CMOS接收而成像。由此,通过在摄像头4上设置偏光部31,扩大了摄像头4的成像区域,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摄像头4的拍摄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屏10,通过在显示屏10和摄像头4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覆膜3,并在覆膜3上设置偏光部31,可以增大被偏光部31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的透光区11的透光角度,由此,在使用摄像头4进行拍摄时,透光区11处的光线可以经偏光部31偏转后射入摄像头4的镜头41,实现图像的采集,从而可以将更多的光线射入摄像头4,扩大了摄像头4成像区域,提高了拍摄效果。同时,通过将摄像头4设在显示屏10的后侧,可以避免摄像头4占用显示屏10的空间,实现了全面屏显示效果,提高了电子装置100的屏占比,从而提升了电子装置100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偏光部31为形成在覆膜3上的凹槽。具体地,参照图3,凹槽可以由覆膜3的一侧表面朝向覆膜3的另一侧表面凹入形成。例如,覆膜3与显示屏10或摄像头4相连的一侧表面为第一表面32,覆膜3与第一表面32相对的一侧表面为第二表面33,凹槽可以由覆膜3的第二表面33朝向覆膜3的第一表面32凹入形成。由此,可以保证偏光部31对光线的偏转效果,增加被偏光部31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的透光区11的透光角度,且可以简化偏光部31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8和图9,多个透光区11包括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透光区111和多个沿第二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透光区112,相邻的两个第一透光区111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透光区112之间形成一个不透光区12。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可以为OLED显示屏,不透光区12为OLED显示屏的像素区,透光区11为OLED显示屏的像素间隙。
参照图9,多个不透光区12可以呈矩形阵列排布。相邻的两列不透光区12之间限定出第一透光区111,相连的两排不透光区12之间限定出第二透光区112。
其中,第一方向可以与第二方向垂直。例如,第一方向可以为显示屏10的宽度方向(例如,图9中的左右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显示屏10的长度方向(例如,图9中的上下方向)。每个第一透光区111可以沿第二方向延伸,每个第二透光区112可以沿第一方向延伸。由此,一方面可以使得显示屏10上的透光区11和不透光区12的排列更加整齐,有利于简化显示屏10的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显示屏10的分辨率,提高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凹槽包括多个形成于覆膜3上的第一凹槽,每一个第一凹槽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一个第一透光区111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每个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透光区111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多个第一凹槽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个第一凹槽可以覆盖一个第一透光区111的其中一部分区域,或者每个第一凹槽可以覆盖一个第一透光区111的整个区域。由此,可以增大被偏光部31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的透光区11的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增大摄像头4的成像区域,提高拍摄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凹槽包括多个形成于覆膜3上的第二凹槽,每一个第二凹槽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一个第二透光区112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每个第二凹槽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二透光区112的延伸方向相同,且多个第二凹槽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个第二凹槽覆盖一个第二透光区112的其中一部分区域,或者每个第二凹槽覆盖一个第二透光区112的整个区域。由此,同样可以增大被偏光部31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透光区11的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增大显示屏10的透光角度,增大摄像头4的成像区域,提高拍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当凹槽包括多个形成于覆膜3上的第二凹槽时,凹槽可以不包括形成于覆膜3上的第一凹槽。即此时凹槽仅包括形成于覆膜3上的第二凹槽。
当凹槽包括多个形成于覆膜3上的第二凹槽时,凹槽也可以同时包括多个形成于覆膜3上的第一凹槽。此时,凹槽包括多个形成于覆膜3上的第一凹槽和多个形成于覆膜3上的第二凹槽。由此,可以进一步地增大被偏光部31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的透光区11的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增大显示屏10的透光角度,增大摄像头4的成像区域,提高拍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透光区11包括多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三透光区13。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可以为LCD显示屏,不透光区12为LCD显示屏的像素间隙,透光区11为所述LCD显示屏的像素区。由此,通过使透光区11呈矩形阵列排布,可以增大显示屏10的分辨率,提高显示屏10的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凹槽包括多个形成于覆膜3上的第三凹槽,多个第三凹槽在覆膜3上间隔设置且每个第三凹槽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一个第三透光区13的至少一个部分。也就是说,每个第三凹槽可以覆盖一个第三透光区13的其中一部分区域,也可以覆盖一个第三透光区13的整个区域。由此,同样可以增大被偏光部31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的透光区11的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增大显示屏10的透光角度,增大摄像头4的成像区域,提高拍摄效果。
可选地,多个第三凹槽与多个第三透光区13一一对应。由此,可以进一步地增大被偏光部31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透光区11的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增大显示屏10的透光角度,增大摄像头4的成像区域,提高拍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凹槽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被其覆盖的透光区11的宽度。例如,参照图5-图7,凹槽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的宽度为w1,被凹槽在显示屏10上的投影覆盖的透光区11的宽度为w2。w1大于w2。由此,可以保证透过透光区11的光线均能通过凹槽发生偏转,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增大透光区11的透光角度。
可选地,凹槽的底面形成为弧形面。由此,可以提高偏光部31的偏转效果且可以进一步地简化偏光部31的加工工艺,降低加工成本。
可选地,覆膜3粘贴在显示屏10和/或摄像头4上。具体而言,当显示屏10上设有覆膜3时,覆膜3粘贴在显示屏10上,当摄像头4上设有覆膜3时,覆膜3粘贴在摄像头4上。由此,可以方便、牢靠地将覆膜3固定在显示屏10或者摄像头4上,且工艺简单,加工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覆膜3为塑料件。由此,便于覆膜3与显示屏10或摄像头4的外表面贴合,且可以降低覆膜3的材料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以是各种能够从外部获取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的设备,或者,该电子装置100可以是各种内置有电池并能够从外部获取电流对该电池进行充电的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计算设备或信息显示设备等。
电子装置100可以为用户设备或用户终端(UE),用户设备可以被广义地定义为包含任何电子、计算和/或电信设备(或设备的组合),其易于由用户运输并且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电子装置100也可以为其他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或装置。
电子装置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的示例。
电子装置100可以为各种类型的通讯工具,例如移动电话(俗称手机)、智能电话、蜂窝电话、视频电话、固定电话(俗称座机)、寻呼机、可视电话等。
电子装置100可以为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或电脑,例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便携式互联网设备、个人数字助理、工作站、服务器等。
电子装置100可以为各种类型的媒体播放器,例如音乐播放器(如MP3播放器)、音频播放器、视频播放器、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数字视盘(DVD)播放器、电视机或其他媒体播放器。
电子装置100可以为媒体记录器,例如音乐记录器、录音机、录像机、照相机、摄像机等。
电子装置100可以为游戏设备,例如游戏机、便携式游戏设备、游戏装置。
电子设备可以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显示器或其他可穿戴设备,例如手表、耳机、耳麦、电子眼镜、电子衣服、电子手镯、电子项链、电子配件、电子纹身、隐形眼镜、头戴式装置(HMD)、织物或衣服整体可穿戴设备(例如电子衣服)或可植入式可穿戴设备(例如可植入电路)、或者可以从生物特征感测设备接收生物特征数据的其他类型的电子设备。
电子装置100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设备,例如收音机、打印机、计算器、可编程遥控器、电子词典、电子阅读器、电子钥匙、电子相框、数据存储设备、全球定位系统、医疗设备,车辆运输仪器或其他手持设备。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00还可以执行多种功能(例如,同时具有播放音乐、显示视频、存储图片以及接收和发送电话呼叫等功能)。
以手机为例对本发明所适用的电子装置100进行介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射频电路、存储器、输入单元、无线保真(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显示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处理器、投影单元、拍摄单元、电池等部件。
其中,射频电路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处理;另外,将手机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电路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等。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具体地,输入单元可包括触控面板以及其他输入设备。触控面板,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或在触控面板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
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并能接收处理器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除了触控面板,输入单元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外,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比如姿态传感器、光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
具体地,姿态传感器也可以称为运动传感器,并且,作为该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可以列举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悬臂式位移器,并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的储能弹簧来驱动电触点,从而实现将重力变化转换成为电信号的变化。
作为运动传感器的另一种,可以列举加速计传感器,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上列举的运动传感器作为获得后述“姿态参数”元件,但并不限定于此,其他能够获得“姿态参数”的传感器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例如,陀螺仪等,并且,该陀螺仪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过程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作为传感器,还可配置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和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和/或背光。
音频电路、扬声器和传声器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由扬声器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处理后,经射频电路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中。
并且,该处理器可以作为上述处理单元的实现元件,执行与处理单元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
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在所述显示屏的一侧且所述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所述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被所述镜头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的区域为第一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具有透光区;
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摄像头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覆膜,所述覆膜上设有偏光部,所述偏光部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所述透光区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偏光部用于增加被偏光部在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的所述透光区的透光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部为形成在所述覆膜上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包括沿第一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透光区和多个沿第二方向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透光区,相邻的两个第一透光区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透光区之间形成一个不透光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覆膜上的第一凹槽,每一个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一个所述第一透光区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覆膜上的第二凹槽,每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一个所述第二透光区的至少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包括多个呈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三透光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多个形成于所述覆膜上的第三凹槽,多个所述第三凹槽在所述覆膜上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三凹槽在所述显示屏上的投影覆盖一个所述第三透光区的至少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凹槽与多个所述第三透光区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2-4、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在显示屏上的投影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与其对应的所述透光区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4、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面形成为弧形面。
11.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OLED显示屏,所述透光区为像素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LCD显示屏,所述透光区为像素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粘贴在所述显示屏和/或所述摄像头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为塑料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有像素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设在所述第一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表面,或者设在所述第二基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01003.1A CN108881526A (zh) | 2018-05-23 | 2018-05-23 | 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01003.1A CN108881526A (zh) | 2018-05-23 | 2018-05-23 | 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81526A true CN108881526A (zh) | 2018-11-23 |
Family
ID=64333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01003.1A Pending CN108881526A (zh) | 2018-05-23 | 2018-05-23 | 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8152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88308A (zh) * | 2018-11-29 | 2019-04-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11031210A (zh) * | 2019-12-19 | 2020-04-17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摄像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909860U (zh) * | 2014-06-10 | 2014-10-29 | 上海远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带偏光镜及广角镜的行车记录仪 |
KR20150047395A (ko) * | 2013-10-24 | 2015-05-04 | 오디하이텍(주) | 특정영역의 화상에 대한 촬영 제한 기능을 가진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205754629U (zh) * | 2016-05-09 | 2016-11-30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CN206451466U (zh) * | 2017-02-14 | 2017-08-2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
CN107247482A (zh) * | 2017-06-27 | 2017-10-1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与摄像集成装置 |
CN107395928A (zh) * | 2017-08-01 | 2017-11-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组件及移动终端 |
CN107404553A (zh) * | 2017-09-20 | 2017-11-2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复合盖板、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CN208386622U (zh) * | 2018-05-23 | 2019-01-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
2018
- 2018-05-23 CN CN201810501003.1A patent/CN10888152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50047395A (ko) * | 2013-10-24 | 2015-05-04 | 오디하이텍(주) | 특정영역의 화상에 대한 촬영 제한 기능을 가진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CN203909860U (zh) * | 2014-06-10 | 2014-10-29 | 上海远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一种带偏光镜及广角镜的行车记录仪 |
CN205754629U (zh) * | 2016-05-09 | 2016-11-30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CN206451466U (zh) * | 2017-02-14 | 2017-08-2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
CN107247482A (zh) * | 2017-06-27 | 2017-10-1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显示与摄像集成装置 |
CN107395928A (zh) * | 2017-08-01 | 2017-11-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光学组件及移动终端 |
CN107404553A (zh) * | 2017-09-20 | 2017-11-2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复合盖板、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
CN208386622U (zh) * | 2018-05-23 | 2019-01-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88308A (zh) * | 2018-11-29 | 2019-04-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11031210A (zh) * | 2019-12-19 | 2020-04-17 |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摄像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18928A (zh) | 电子装置 | |
CN208384467U (zh) | 电子装置 | |
CN108769304B (zh) | 电子装置 | |
CN108900659B (zh) | 电子装置 | |
CN108810200A (zh) | 显示装置 | |
CN108983872B (zh)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376019A (zh) | 电子装置 | |
CN108881530A (zh) | 电子装置 | |
CN208384293U (zh) | 显示屏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 |
CN108540608A (zh) | 电子装置 | |
CN108459431A (zh) | 显示屏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 |
CN208386635U (zh) | 显示装置 | |
US10750073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photograph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CN208386618U (zh) | 电子装置 | |
CN108881528A (zh) |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拍摄控制方法 | |
CN108650443A (zh)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8829183B (zh) | 电子装置 | |
CN208384466U (zh) | 电子装置 | |
CN208386625U (zh) | 电子装置 | |
CN108429835A (zh) | 显示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108833685A (zh)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8384462U (zh) | 电子装置 | |
CN108769310B (zh) | 电子装置 | |
CN108881526A (zh) | 电子装置 | |
CN108459432A (zh) | 显示屏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