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1188A - 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播放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播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1188A
CN108881188A CN201810551670.0A CN201810551670A CN108881188A CN 108881188 A CN108881188 A CN 108881188A CN 201810551670 A CN201810551670 A CN 201810551670A CN 108881188 A CN108881188 A CN 108881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quality
wireless channel
data
coding mode
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16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忠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NGXIN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516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11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1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11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7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 H04L65/765Media network packet handling intermedi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播放设备。该发送方法包括:根据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的第一编码方式;根据该第一编码方式对该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一编码数据;以及经由该第一无线信道向该接收设备发送该第一编码数据。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减少无线信道上数据排队或丢失的情况,并且在存在多个接收设备的情况下,使各接收设备同步接收到多媒体数据,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播放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接收装置以及播放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容易受到例如设备之间的距离、障碍物、其他电磁信号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会影响该信道上数据传输的效果。
并且,在无线网络内,同一发送设备与多个不同的接收设备分别构成的多个设备对之间的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往往不同。例如,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的多个音箱构成的多音箱系统中,发送音箱和第一接收音箱(即一个音箱对)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往往与发送音箱和第二接收音箱(即另一个音箱对)之间的第二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不同。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在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较差时,如果在该无线信道上传输大量数据(例如多媒体数据),会导致数据排队甚至丢失。尤其在对数据传输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例如在传输用于实时播放的多媒体数据的情况下,在当前的传输质量较差的无线信道上,数据传输的时延较大或者丢失部分数据,播放中存在卡顿或者停止播放的现象,用户体验很差。
此外,在如上所述的多音箱系统中,不同的音箱对之间的不同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往往不同,因此,当使用多个音箱同步播放多媒体数据时,需要在发送音箱和多个接收音箱之间的各无线信道上分别进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由于多媒体数据的数据量通常较大,因此,在传输质量较差的无线信道所对应的接收音箱中常常会发生如下的情况:由于该接收音箱接收到时延较大或过期的多媒体数据,因而无法与其他音箱同步播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接收装置、播放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减少无线信道上数据排队或丢失的情况,并且在存在多个接收设备的情况下,使各接收设备同步接收到多媒体数据,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的第一编码方式;根据该第一编码方式对该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一编码数据;以及经由该第一无线信道向该接收设备发送该第一编码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的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编码数据,该第一编码数据是该发送设备根据第一编码方式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该第一编码方式是根据该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选择出的编码方式;根据与该第一编码数据使用的第一编码方式对应的第一解码方式,对该第一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的发送装置,该装置包括:选择单元,其根据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的第一编码方式;编码单元,其根据该第一编码方式对该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一编码数据;以及发送单元,其经由该第一无线信道向该接收设备发送该第一编码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的接收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其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编码数据,该第一编码数据是该发送设备根据第一编码方式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该第一编码方式是根据该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选择出的编码方式;解码单元,其根据与该第一编码数据使用的第一编码方式对应的第一解码方式,对该第一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的播放设备,该设备包括根据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装置和/或根据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和/或根据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减少无线信道上数据排队或丢失的情况,并且在存在多个接收设备的情况下,使各接收设备同步接收到多媒体数据,提升用户体验。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方法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等级与编码方式的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多媒体数据的接收方法的一个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多媒体数据的接收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多媒体数据的发送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多媒体数据的发送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多媒体数据的接收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多媒体数据的接收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多媒体数据的播放设备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发明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对不同元素从称谓上进行区分,但并不表示这些元素的空间排列或时间顺序等,这些元素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列出的术语的一种或多个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单数形式“一”、“该”等包括复数形式,应广义地理解为“一种”或“一类”而并不是限定为“一个”的含义;此外术语“所述”应理解为既包括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此外术语“根据”应理解为“至少部分根据……”,术语“基于”应理解为“至少部分基于……”,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些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不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的多个设备,在这些设备中,将发送多媒体数据的设备称为发送设备,将接收多媒体数据的设备称为接收设备。同一个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仅能够作为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中的一种,也可以被配置为既能够作为发送设备,也能够作为接收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包括任意类型的无线设备和装置,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示例包括无线音箱、移动电话、游戏终端、相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各种专用的信息处理设备等,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方法。该方法由发送设备执行。
图1是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方法的一个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的第一编码方式;
步骤102,根据该第一编码方式对该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一编码数据;
步骤103,经由该第一无线信道向该接收设备发送该第一编码数据。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选择与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相适应的编码方式以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能够减少无线信道上多媒体数据排队或丢失的情况;并且,在网络中存在发送设备与多个接收设备分别构成的设备对时,能够使得在各设备对之间的无线信道上的延时大致保持相同水平,由此能够使多个接收设备同步接收到多媒体数据,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多媒体数据可以包括音频数据、视频数据、音视频数据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可通过能够表征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任意参数来体现。例如,可通过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种来体现:第一无线信道的延时、信噪比、丢包率、误码率。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通过其他参数来体现。
在本实施例中,编码方式可以是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的任意方式。例如可以是MPEG-2、WMA、PCM等各种编码方式,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任意的编码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由技术人员预先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设定上述对应关系时可以考虑如下的原则: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越低,根据其对应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后的多媒体数据的质量也越低。由此,能够使得在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越低的情况下,所选择的编码方式使编码后的多媒体数据质量也越低。由于低质量的数据对应的数据量较小,因此,能够降低在传输质量较低的无线信道上传输的数据量,从而减少无线信道上多媒体数据排队或丢失的情况,并且,在存在如上述的多个设备对时,使多个接收设备同步接收到多媒体数据。
例如,在设定上述对应关系时,可针对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按照高低顺序依次设置多个传输质量等级,并依据编码后的多媒体数据的质量的高低顺序对适用的多种编码方式进行排序,然后在无线信道的各传输质量等级与各编码方式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图2是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等级与音频数据的编码方式的对应关系的一个示意图。这里以多媒体数据为音频数据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
如图2所示,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从高到低设置为L1、L2、L3三个等级,按照编码后的数据的质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将编码方式排序为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2音频层(MPEG-2audio layer)、线性预测编码(Linear Predictive Coding,LPC)。
其中,等级L1、L2、L3可分别对应于预定的参数范围,例如分别使等级L1、L2、L3对应于三个时延范围,时延范围可通过阈值来限定。由于L1、L2、L3对应传输质量依次下降,因此相应的时延范围所对应的值依次升高。
在图2中,将PCM、MPEG-2音频层、LPC这样几种示例性的不同的编码格式作为不同的编码方式,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经验和实际需求任意选择其他编码格式作为供选择的编码方式。此外,在某些编码格式中,例如在Opus编码格式中,还定义了对应于不同的编码后数据质量的不同的子编码格式,在本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同一编码格式中的不同的子编码格式作为供选择的编码方式。另外,还可以将编码格式和子编码格式同时作为供选择的编码方式,例如,将PCM、MPEG-2音频层、Opus子编码格式1、Opus子编码格式2(Opus子编码格式1、Opus子编码格式2即Opus中定义的两种不同的子编码格式)同时作为供选择的编码方式,以从中选择对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的编码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了与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对应的传输质量等级,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不设置传输质量等级,而直接设置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值和/或范围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3是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除上述步骤101至103以外,该方法还可包括:
步骤301,确定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步骤302,在确定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发生变化时,根据变化后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该对应关系选择第二编码方式;
步骤303,在存在未编码的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时,对该未编码的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二编码数据;
步骤304,经由该第一无线信道向该接收设备发送该第二编码数据。
这样,通过在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发生变化时,重新选择与变化后的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相适应的编码方式以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能够对该无线信道上传输的数据量进行动态调整,使其随时适应该无线信道当前的传输质量。
上述步骤301至304为可选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可包括:
步骤305,获取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
该步骤305可包括:检测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或者,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指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信息,以获取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这里的其他设备可以是发送设备以外的任意设备,例如可以是接收设备,也可以是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305之后,还可对获取的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进行存储。这样,上述步骤101能够根据存储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选择第一编码方式。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对获取的传输质量进行存储,而是直接根据获取的传输质量选择第一编码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301可通过重复执行步骤305并对当前次获取的传输质量与前次获取的传输质量进行比较而实现。这里,需要对步骤305历次获取的传输质量进行存储。
通过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方法,能够减少无线信道上数据排队或丢失的情况,并且在存在多个接收设备的情况下,使各接收设备同步接收到多媒体数据,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的接收方法。该方法由接收设备执行。本实施例2中与实施例1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4是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接收方法的一个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编码数据,该第一编码数据是该发送设备根据第一编码方式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该第一编码方式是根据该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选择出的编码方式;
步骤402,根据与该第一编码数据使用的第一编码方式对应的第一解码方式,对该第一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使用与适应于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编码方式相对应的解码方式对编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解码,能够减少无线信道上多媒体数据排队或丢失的情况;并且,在网络中存在发送设备与多个接收设备分别构成的设备对时,能够使得在各设备对之间的无线信道上的延时大致保持相同水平,由此能够使多个接收设备同步接收到多媒体数据,提升用户体验。
图5是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接收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如图5所示,除上述步骤401和402以外,该方法还可包括:
步骤501,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二编码数据,该第二编码数据是该发送设备根据第二编码方式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该第二编码方式是根据变化后的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选择出的编码方式;
步骤502,根据与该第一编码数据使用的第二编码方式对应的第二解码方式,对该第二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这样,通过在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发生变化时,重新使用与适应于变化后的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编码方式相对应的解码方式对编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解码,能够对该无线信道上传输的数据量进行动态调整,使其随时适应该无线信道当前的传输质量。
上述步骤501和502为可选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方法还可包括:
步骤503,向发送设备发送指示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信息,以使该发送设备获得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并根据该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该第一编码方式。
该步骤503为可选步骤。也可由发送设备自行检测传输质量或通过其他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上述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由接收设备检测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并向发送设备发送上述信息,也可由接收设备从其他设备接收上述信息并向发送设备发送接收的该信息。
通过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接收方法,能够减少无线信道上数据排队或丢失的情况,并且在存在多个接收设备的情况下,使各接收设备同步接收到多媒体数据,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的发送装置。本实施例3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6是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发送装置的一个示意图。如图6所示,多媒体数据的发送装置600包括选择单元601、编码单元602和发送单元603。
其中,选择单元601根据该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的第一编码方式;编码单元602根据该第一编码方式对该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一编码数据;发送单元603经由该第一无线信道向该接收设备发送该第一编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越低,选择单元601所选择的编码方式使编码后的多媒体数据质量越低。
图7是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发送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如图7所示,装置600还可包括确定单元701,其确定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并且,选择单元601可在确定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发生变化时,根据变化后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该对应关系选择第二编码方式;编码单元602可在存在未编码的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时,对该未编码的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二编码数据;发送单元603可经由该第一无线信道向该接收设备发送该第二编码数据。确定单元701为可选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装置600还可包括获取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传输质量获取单元702。传输质量获取单元702可检测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或者,也可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指示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信息,以获取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传输质量获取单元702为可选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装置600还可包括存储单元703,存储单元703存储传输质量获取单元702获取的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存储单元703是可选单元。存储单元703为可选单元。
在图7中,传输质量获取单元702将获取的传输质量存储到存储单元703中,选择单元601和确定单元701从存储单元703中读取传输质量。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也可以是,传输质量获取单元702将获取的传输质量直接提供给选择单元601和确定单元701,且确定单元701对历次获取的传输质量进行存储。
通过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发送装置,能够减少无线信道上数据排队或丢失的情况,并且在存在多个接收设备的情况下,使各接收设备同步接收到多媒体数据,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的接收装置。本实施例4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8是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接收装置的一个示意图。如图8所示,多媒体数据的接收装置800包括接收单元801和解码单元802。
其中,接收单元801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编码数据,该第一编码数据是该发送设备根据第一编码方式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该第一编码方式是根据该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选择出的编码方式;解码单元802根据与该第一编码数据使用的第一编码方式对应的第一解码方式,对该第一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单元801还可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二编码数据,该第二编码数据是发送设备根据第二编码方式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该第二编码方式是根据变化后的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选择出的编码方式;解码单元802还可根据与该第一编码数据使用的第二编码方式对应的第二解码方式,对该第二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图9是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接收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如图9所示,装置800还可包括质量信息发送单元901,质量信息发送单元901向发送设备发送指示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信息,以使该发送设备获得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并根据该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该第一编码方式。质量信息发送单元901为可选单元。
通过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接收装置,能够减少无线信道上数据排队或丢失的情况,并且在存在多个接收设备的情况下,使各接收设备同步接收到多媒体数据,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5提供一种多媒体数据的播放设备。该设备可包括如实施例3所述的发送装置和/或如实施例4所述的接收装置。本实施例5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播放设备”包括能够进行多媒体数据播放的任意类型的无线设备和装置,其示例包括无线音箱、移动电话、游戏终端、相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各种专用的信息处理设备等,但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可将多个上述多媒体数据的播放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以实现多媒体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即,多个上述多媒体数据的播放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可作为发送设备发挥作用,多个上述多媒体数据的播放设备中的至少另一个可作为接收设备发挥作用。
图10是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播放设备的一个示意图。如图10所示,设备100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1001、存储器1002、无线通信接口1003、多媒体数据输出接口1004和编解码器1005,存储器1002、无线通信接口1003、多媒体数据输出接口1004和编解码器1005耦合到中央处理器1001。
其中,存储器1002可存储各种数据,此外还可存储用于执行实现一定功能的程序,例如存储用于执行实施例1和/或2的方法的程序,并且该程序在中央处理器1001的控制下执行;无线通信接口1003用于在中央处理器1001的控制下进行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接口1003例如可为无线局域网接口和/或蓝牙接口等;多媒体数据输出接口1004用于在中央处理器1001的控制下输出播放的多媒体数据,多媒体数据输出接口1004例如可为扬声器和/或显示器等;编解码器1005用于在中央处理器1001的控制下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解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发送装置和/或接收装置的功能可以被集成到中央处理器601中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1001可以被配置为:根据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的第一编码方式;根据该第一编码方式,控制编解码器1005对该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一编码数据;控制无线通信接口1003经由该第一无线信道向该接收设备发送该第一编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1001可被配置为:使得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越低,所选择的编码方式使编码后的多媒体数据质量越低。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1001可被配置为:确定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在确定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发生变化时,根据变化后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该对应关系选择第二编码方式;在存在未编码的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时,控制编解码器1005对该未编码的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二编码数据;控制无线通信接口1003经由该第一无线信道向该接收设备发送该第二编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1001可被配置为:通过控制无线通信接口1003来检测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或者控制无线通信接口1003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指示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信息,以获取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1001可被配置为:控制无线通信接口1003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编码数据,该第一编码数据是该发送设备根据第一编码方式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该第一编码方式是根据该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选择出的编码方式;根据与该第一编码数据使用的第一编码方式对应的第一解码方式,控制编解码器1005对该第一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1001可被配置为:控制无线通信接口1003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二编码数据,该第二编码数据是该发送设备根据第二编码方式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该第二编码方式是根据变化后的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选择出的编码方式;根据与该第一编码数据使用的第二编码方式对应的第二解码方式,控制编解码器1005对该第二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在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1001可被配置为:向发送设备发送指示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信息,以使该发送设备获得该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并根据该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该第一编码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设备1000并不是必须要包括图10中所示的所有部件;此外,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图10中没有示出的部件,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通过本实施例的多媒体数据的播放设备,能够减少无线信道上数据排队或丢失的情况,并且在存在多个接收设备的情况下,使各接收设备同步接收到多媒体数据,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当在多媒体播放设备中执行所述程序时,所述程序使得所述执行实施例1和/或实施例2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上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以上的装置和方法可以由硬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结合软件实现。本发明涉及这样的计算机可读程序,当该程序被逻辑部件所执行时,能够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装置或构成部件,或使该逻辑部件实现上文所述的各种方法或步骤。逻辑部件例如现场可编程逻辑部件、微处理器、计算机中使用的处理器等。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存储以上程序的存储介质,如硬盘、磁盘、光盘、DVD、flash存储器等。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装置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组合。例如,图1中所示的功能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框图的一个或多个组合,既可以对应于计算机程序流程的各个软件模块,亦可以对应于各个硬件模块。这些软件模块,可以分别对应于图6中所示的各个步骤。这些硬件模块例如可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将这些软件模块固化而实现。
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移动磁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可以将一种存储介质耦接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该软件模块可以存储在设备的存储器中,也可以存储在可插入设备的存储卡中。例如,若设备(如音箱)采用的是较大容量的MEGA-SIM卡或者大容量的闪存装置,则该软件模块可存储在该MEGA-SIM卡或者大容量的闪存装置中。
针对附图中描述的功能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方框的一个或多个组合,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本发明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或者其任意适当组合。针对附图描述的功能方框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功能方框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还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通信结合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可在单处理器环境中实现,也可在多处理器的环境中分布式地实现。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的第一编码方式;
根据所述第一编码方式对所述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一编码数据;以及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信道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越低,所选择的编码方式使编码后的多媒体数据质量越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发生变化时,根据变化后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所述对应关系选择第二编码方式;
在存在未编码的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时,对所述未编码的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二编码数据;以及
经由所述第一无线信道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编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
所述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或者
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指示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信息,以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
5.一种多媒体数据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编码数据,所述第一编码数据是所述发送设备根据第一编码方式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所述第一编码方式是根据所述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选择出的编码方式;以及
根据与所述第一编码数据使用的第一编码方式对应的第一解码方式,对所述第一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二编码数据,所述第二编码数据是所述发送设备根据第二编码方式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所述第二编码方式是根据变化后的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选择出的编码方式;以及
根据与所述第一编码数据使用的第二编码方式对应的第二解码方式,对所述第二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信息,以使所述发送设备获得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并根据该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所述第一编码方式。
8.一种多媒体数据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选择单元,其根据所述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对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的第一编码方式;
编码单元,其根据所述第一编码方式对所述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一编码数据;以及
发送单元,其经由所述第一无线信道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编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越低,所述选择单元所选择的编码方式使编码后的多媒体数据质量越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并且,所述选择单元还在确定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发生变化时,根据变化后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所述对应关系选择第二编码方式;
所述编码单元还在存在未编码的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时,对所述未编码的待发送的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以获得第二编码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还经由所述第一无线信道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编码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传输质量获取单元,其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
所述传输质量获取单元检测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或者,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指示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信息,以获取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
12.一种多媒体数据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其接收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一编码数据,所述第一编码数据是所述发送设备根据第一编码方式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所述第一编码方式是根据所述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之间的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选择出的编码方式;以及
解码单元,其根据与所述第一编码数据使用的第一编码方式对应的第一解码方式,对所述第一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接收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的第二编码数据,所述第二编码数据是所述发送设备根据第二编码方式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编码而获得的编码数据,所述第二编码方式是根据变化后的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选择出的编码方式;以及
所述解码单元还根据与所述第一编码数据使用的第二编码方式对应的第二解码方式,对所述第二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质量信息发送单元,其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的信息,以使所述发送设备获得所述第一无线信道的传输质量并根据该传输质量以及预设的无线信道传输质量与编码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所述第一编码方式。
15.一种多媒体数据的播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和/或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6.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和/或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551670.0A 2018-05-31 2018-05-31 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播放设备 Pending CN1088811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1670.0A CN108881188A (zh) 2018-05-31 2018-05-31 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播放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1670.0A CN108881188A (zh) 2018-05-31 2018-05-31 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播放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1188A true CN108881188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36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1670.0A Pending CN108881188A (zh) 2018-05-31 2018-05-31 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播放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118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5291A (zh) * 2019-05-22 2019-09-1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WO2022116946A1 (zh) * 2020-12-03 2022-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编译码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5024A (zh) * 2009-04-27 2012-04-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广播转发系统和方法
CN102724474A (zh) * 2012-05-17 2012-10-10 中南民族大学 自适应网络编码的便携式视频会议终端及实现方法
CN102883157A (zh) * 2011-07-12 2013-01-16 浙江大学 视频编码方法和视频编码器
US20130028115A1 (en) * 2011-07-05 2013-01-31 Alex Nerst Combining p2p and server-based conferencing
CN104602007A (zh) * 2013-10-30 2015-05-06 英特尔公司 基于信道质量的动态视频编码
US20150350654A1 (en) * 2014-05-29 2015-12-03 Apple Inc. Video quality adaptation with frame rate conversion
CN106850643A (zh) * 2017-02-16 2017-06-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高能效的可伸缩视频编码实时流媒体的无线传输方法
CN107170460A (zh) * 2017-06-30 2017-09-1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音质调整方法、系统、主机端、及存储介质
CN108012163A (zh) * 2017-12-19 2018-05-08 希诺麦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5024A (zh) * 2009-04-27 2012-04-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广播转发系统和方法
US20130028115A1 (en) * 2011-07-05 2013-01-31 Alex Nerst Combining p2p and server-based conferencing
CN102883157A (zh) * 2011-07-12 2013-01-16 浙江大学 视频编码方法和视频编码器
CN102724474A (zh) * 2012-05-17 2012-10-10 中南民族大学 自适应网络编码的便携式视频会议终端及实现方法
CN104602007A (zh) * 2013-10-30 2015-05-06 英特尔公司 基于信道质量的动态视频编码
US20150350654A1 (en) * 2014-05-29 2015-12-03 Apple Inc. Video quality adaptation with frame rate conversion
CN106850643A (zh) * 2017-02-16 2017-06-13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高能效的可伸缩视频编码实时流媒体的无线传输方法
CN107170460A (zh) * 2017-06-30 2017-09-1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音质调整方法、系统、主机端、及存储介质
CN108012163A (zh) * 2017-12-19 2018-05-08 希诺麦田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编码的码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5291A (zh) * 2019-05-22 2019-09-1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WO2022116946A1 (zh) * 2020-12-03 2022-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编译码方法及相关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6873B (zh) 用于再现媒体内容的系统
CN104735470B (zh) 一种流媒体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125429B (zh) 视频数据传输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5306110B (zh) 一种实现音乐同步播放的方法及系统
CN110140170B (zh) 适配用于终端用户自由视点监控的分布式音频录制
US7302396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oss-fading between audio streams
US2020020287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efficient cross-fading between compressed audio streams
CN101843135B (zh) 无线通信设备、程序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2131241B (zh) 一种控制流媒体速率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7534969A (zh) 增强编解码引擎控制
CN109587551A (zh) 一种流媒体直播卡顿的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90135919A1 (en)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embedding data in a media stream
CN105074821A (zh) 音频编码器和解码器
KR101570660B1 (ko) 물리 계층 송신 특성들을 조정하는 것
CN107438192A (zh) 音视频播放同步的方法及相关系统和多媒体播放终端
CN108881188A (zh) 多媒体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以及播放设备
CN104509061B (zh) 流媒体数据传输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8738007B (zh) 一种音频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08138263A1 (fr)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génération de paramètres de bruit de confort
CN105009208A (zh) 用于音频编码中的dtx拖尾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75778B (zh) 一种符合数字电影规范的三维音频节目码流传输的方法
CN100531131C (zh) 便携式终端、流传输通信系统、方法和程序
JP7302473B2 (ja)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受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187688A (zh) 一种对手机采集的实时视频和音频进行同步的方法及系统
CN107517401B (zh) 多媒体数据播放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