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1011B - 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1011B
CN108881011B CN201710318028.3A CN201710318028A CN108881011B CN 108881011 B CN108881011 B CN 108881011B CN 201710318028 A CN201710318028 A CN 201710318028A CN 108881011 B CN108881011 B CN 1088810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p
port
lacp port
ports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80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1011A (zh
Inventor
刘汶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03180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10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1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1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1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1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59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isolating or reconfiguring faulty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包括:循环检测LACP端口集合中所有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当检测到所述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中存在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的第一LACP端口时,直接将所述第一LACP端口从对应的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并直接将从所述第一LACP端口输出的流量切换到当前为开启状态的与所述第一LACP端口在同一个LACP端口分组中的LACP端口输出。在跨设备LACP条件下,当检测到LACP端口为关闭状态时无需进行跨设备通信,直接将LACP端口移除并切换流量输出端口,减少了由于跨设备之间的通信造成的时间,降低链路切换的时间损耗,从而减少业务丢包,提高业务能力。

Description

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关键业务对拓扑稳定要求越来越高,LACP(Link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汇聚控制协议)由于具有高宽带和冗余备份的高可靠性被广泛应用。LACP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模式,动态模式主要使用LACP协议报文交互判断,来探测链路的状态,静态模式主要通过端口的up/down来判断链路状态。
对于关键业务节点,为了保证高可靠性和高带宽,大多采用多设备冗余备份,又因为LACP本身就具备高带宽和高可靠性的特点,因此在通信拓扑组网中,通常使用跨设备LACP。当全部链路分布在跨设备情况下,感知故障和链路切换过程需要进行跨设备通信,时间较长,导致丢包太多,无法承载关键业务。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和装置,能够使设备检测故障后,不需要进行跨设备的通信,直接决策并切换链路,减少了跨设备通信消耗的时间,从而降低丢包数目,提高业务稳定性。
一种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循环检测LACP端口集合中所有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
当检测到所述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中存在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的第一LACP端口时,直接将所述第一LACP端口从对应的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
并直接将从所述第一LACP端口输出的流量切换到当前为开启状态的与所述第一LACP端口在同一个LACP端口分组中的LACP端口输出。
一种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增强型链路检测模块,用于循环检测LACP端口集合中所有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
第一决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中存在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的第一LACP端口时,直接将所述第一LACP端口从对应的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
第一链路切换模块,用于并直接将从所述第一LACP端口输出的流量切换到当前为开启状态的与所述第一LACP端口在同一个LACP端口分组中的LACP端口输出。
上述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和装置,循环检测LACP端口集合中的LACP端口的状态,当检测到第一LACP端口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不需要进行跨设备通信,可以直接将第一LACP端口移除,并将从第一LACP端口输出的流量切换到在同一个LACP端口分组中的LACP端口输出。在跨设备LACP条件下,当检测到LACP端口为关闭状态时无需进行跨设备通信,直接将LACP端口移除并切换流量输出端口,减少了由于跨设备之间的通信造成的时间,降低链路切换的时间损耗,从而减少业务丢包,提高业务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的组网方式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110,循环检测LACP端口集合中所有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
其中,LACP端口是指配置了LACP功能的端口,在一个设备中包括多个端口,用来输入和/或输出流量,预先根据需要从设备端口中选取部分端口作为LACP端口。
具体地,跨设备的LACP是指所有LACP链路分布在多个设备中,从多个设备中选取一个设备作为主设备,其余作为从设备,将多个设备作为一个设备使用。在跨设备的LACP场景下,对于静态LACP,通过对各个LACP端口状态进行检测判断链路状态,端口状态包括正常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
设备开启后,默认所有的LACP端口状态为开启状态,预先配置参数对所有LACP端口状态进行周期性的循环检测,并根据LACP端口当前状态判断当前设备的各个LACP链路状态,当检测到LACP端口状态为关闭状态时,说明此时LACP链路出现故障。
步骤S120,当检测到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中存在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的第一LACP端口时,直接将第一LACP端口从对应的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
其中,LACP端口分组是指LACP中的smart group分组,如smart group1、smartgroup2等。smart group是LACP的主要承载主体,预先将LACP端口配置到不同的smartgroup中,可以将同一个设备的LACP端口分配到同一个smart group分组中,也可以将不同设备的LACP端口配置到同一个smart group分组中。预先为LACP端口配置对应的smartgroup分组。如可以将从设备1中的1-4端口分到smart group1分组中,将从设备2中的1-4端口分到smart group2分组中,也可以将从设备1以及从设备2中的1-2端口分到smartgroup1分组中,将从设备1和从设备2中的3-4端口分到smart group2分组中。
具体地,若当前设备在一个检测周期中检测到当前端口状态为关闭状态的LACP端口时,说明该LACP端口对应的链路出现了故障,该链路无法进行流量的输入或输出,当前设备根据预先配置的参数能够直接对存在故障的链路做出将当前链路对应的LACP端口从对应的smart group分组中移除的决策,无需进行跨设备通信将当前链路的信息发送至主设备,利用主设备的决策模块判断当前链路的状态并做出相应的移除链路的决策,再发送至对应的从设备执行操作。
特别地,当前LACP端口状态为关闭状态,是指当前LACP端口在上一个检测周期为开启状态,在当前检测周期检测到该LACP端口时,该LACP端口状态由开启状态变为了关闭状态,而不是该LACP端口状态一直是关闭状态。进一步地,检测到的端口状态为关闭状态的LACP端口可以是多个,多个故障LACP端口之间相互独立,不会相互影响,检测到出现故障的端口,分别进行移除。
步骤S130,并直接将从第一LACP端口输出的流量切换到当前为开启状态的与第一LACP端口在同一个LACP端口分组中的LACP端口输出。
具体地,当前设备包括多个LACP端口和普通端口,在跨设备LACP的前提下,进入设备的流量从多个LACP端口输出,多个LACP端口负载均衡,可以使用不同的配置方案平均分配输出的流量。当检测到其中一个LACP端口存在故障时,根据当前设备做出的决策,直接进行链路切换,将原来应该由该LACP端口输出的流量切换到与该LACP端口在同一个LACP端口分组中的LACP端口输出。
例如,从设备1中根据配置共有4个LACP端口,其中端口1和端口2属于smartgroup1,端口3和端口4属于smart group2。当从设备1中有流量输入时,LACP端口1-4对应的链路平均分配流量的输出,当检测到端口1当前状态为关闭状态时,即检测到端口1对应的链路出现故障时,将应该由端口1输出的流量分配到端口2输出。进一步地,假设端口1-4均属于smart group1,则当检测到端口1出现故障且端口2-4均为正常状态时,将应该由端口1输出的流量平均分配到端口2-4中输出。
本实施例中,循环检测LACP端口集合中的LACP端口的状态,当检测到第一LACP端口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不需要进行跨设备通信,可以直接将第一LACP端口移除,并将从第一LACP端口输出的流量切换到其在同一个LACP端口分组中的LACP端口输出。在跨设备LACP条件下,根据当前LACP端口的状态直接决定链路状态,逻辑简单,并且当检测到LACP端口为关闭状态时无需进行跨设备通信,直接将LACP端口移除并切换流量输出端口,减少了由于跨设备之间的通信造成的时间,降低链路切换的时间损耗,从而减少业务丢包,提高业务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20还包括:查找到第一LACP端口所属的LACP端口分组为第一LACP端口分组,则将第一LACP端口从第一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到移除LACP端口集合中,并在移除记录集中添加第一LACP端口的移除记录。
具体地,预先将不同的LACP端口分到不同的smart group分组中,并记录每个LACP端口所在的分组地址。当在一个检测周期中,检测到第一LACP端口出现故障,则根据第一LACP端口的地址查找所属的smart group分组,并将第一端口从该smart group分组中移除,并存储到移除LACP端口集合中,添加第一LACP端口的移除记录,以对第一LACP端口进行跟踪,以便及时更新第一LACP端口的状态。
例如,从设备1中包括1-6端口,预先将其中1-4端口配置为LACP端口,5-6端口为普通端口,并将1-2端口分配到smart group1中,将3-4端口分配到smart group2中。从设备1在第一周期对1-4端口进行循环检测,检测到2端口当前状态为关闭状态,查找端口2对应的端口地址为smart group1,则从smart group1中移除端口2,并将端口2存储到移除LACP端口集合中,添加端口2的移除记录。移除端口2后,从设备1在第二周期对LACP端口进行检测时,在链路异常检测的过程中,只对端口1、端口3和端口4进行检测,若此时检测到端口3当前状态为关闭状态,则将端口3从smart group2中移除端口3,并将端口3与端口2存储在相同的集合中,并添加端口3的移除记录。
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当前检测周期内LACP端口出现故障时,从LACP端口所属的LACP端口分组中将该LACP端口移除,并将移除的LACP端口添加到移除LACP端口集合中,添加对应的移除记录,以便于后续对移除端口状态的检测,进行流量恢复。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还包括:
步骤S210,循环检测移除LACP端口集合中所有的LACP端口中是否存在当前状态为开启状态的第二LACP端口。
其中,移除LACP端口集合是指多个从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的LACP端口组成的集合。因此,移除LACP端口集合中的LACP端口状态的初始状态均为关闭状态。
具体地,当出现故障的链路被移除后需要对故障链路实时监控,以便在链路正常后及时对链路功能进行恢复。因此,在周期性检测正常链路是否出现故障时,对出现故障的链路也进行周期性的循环检测,检测移除LACP端口集合中各个LACP端口的状态,判断在当前检测周期内是否存在端口状态为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若存在,则说明该LACP端口对应的链路已经恢复正常。
特别地,可能同时检测到多个LACP端口状态为开启状态,多个LACP端口之间相互独立,可以依次进行检测并恢复。
步骤S220,若是,则直接将第二LACP端口从移除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
具体地,当检测到存在端口状态为开启状态的第二LACP端口时,说明第二LACP端口对应的链路状态恢复正常,则直接将第二LACP端口从移除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
步骤S230,将第二LACP端口关闭状态时切换至同一个LACP端口分组中的LACP端口输出的流量重新切换到第二LACP端口输出。
具体地,当前设备检测到LACP端口恢复正常后,下发指令至对应硬件端口,将当前恢复的LACP端口在未出现故障之前需要输出的流量恢复到该LACP端口输出。特别地,这里所说的流量是指数据输出的量,当有流量输入当前设备时,数据是不断传输的,如果当前设备的链路中存在两个在相同LACP端口分组中的LACP端口,则由两个LACP端口分别输出数据流量的一半,当其中一个端口出现问题时,则将全部的流量由另一个LACP端口输出。
例如,从设备1中根据配置共有4个LACP端口,其中端口1和端口2属于smartgroup1,端口3和端口4属于smart group2。在链路检测的过程中,检测到端口1出现故障,将端口1的输出流量全部转移到端口2输出。当在一个检测周期,检测到端口1的端口状态变为了开启状态,也就是端口1对应的链路恢复正常,能够进行流量传输,则将应该由smartgroup1输出的流量平均分配到端口1和端口2输出,也就是将端口2中的流量分配一半至端口1输出。进一步地,若端口1-4均属于smart group1,则在端口1恢复正常,且端口2-4均为正常状态时,将从设备1中输出的流量平均分配到端口1-4中输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移除的LACP端口进行状态检测,当检测到LACP端口恢复正常时,将LACP端口从移除LACP端口移除,并切换流量的输出链路。能够通过检测链路端口状态直接对链路进行恢复,不需要进行跨设备通信,降低了时间损耗,提高了业务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20包括:查找到第二LACP端口所属的LACP端口分组为第二LACP端口分组,则将第二LACP端口从移除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到第二LACP端口分组中,并在移除记录集中删除第二LACP端口的移除记录。
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LACP端口恢复正常时,检测该LACP端口预先配置的LACP端口分组为第二LACP端口,则将该LACP端口恢复到第二LACP端口分组中,并将该LACP端口的移除记录删除。移除记录记载了故障链路端口被移除到移除LACP端口集合的信息,因此当将恢复正常的LACP端口恢复到对应的LACP端口分组中时,将LACP端口移除记录删除,避免在下个周期进行流量恢复检测时重复对该LACP端口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当检测到LACP端口恢复正常后,查找LACP端口对应的LACP端口分组,并将LACP端口从移除LACP端口集合中移除,恢复到对应的LACP端口。通过删除移除记录,避免重复对同一个端口进行多次LACP端口链路恢复检测,节省了链路检测的时间,提高了业务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10之前还包括:获取端口配置信息,根据端口配置信息获取所有LACP端口,组成LACP端口集合。
本实施例中,设备中包括多个端口,预先对设备端口进行配置,配置后硬件能够根据预设的检测机制对端口信息进行检测。当开启设备后,直接根据端口状态信息获取所有配置了LACP功能的端口,将LACP端口集合到一个列表中,只针对LACP端口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在设备开启时,根据端口配置信息获取所有LACP端口,从而便于对LACP端口进行检测,能够只对LACP端口进行检测,不需要检测设备中的所有端口,减少了链路端口检测的周期和链路端口检测的时间,提高了业务能力。
如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310,循环检测LACP端口。
步骤S320,当检测到smart group1中的第一端口当前对应的端口状态为关闭状态时,直接将第一端口从smart group1中移除,并添加移除记录。
步骤S330,将第一端口输出的流量直接切换至smart group1中的剩余端口输出。
具体地,这里所说的smart group1中的剩余端口是指smart group1中与第一端口处于同一个设备中的剩余端口。
步骤S340,循环检测移除的LACP端口对应的端口状态,当检测到第一端口当前端口状态变为开启状态时,直接将端口1恢复到smart group1中,并删除移除记录。
步骤S350,第一端口恢复到smart group1中后,使用smart group1所有当前为开启状态的端口平均配置流量输出。
本实施例中,对正常状态的LACP端口进行故障检测,当检测到正常状态的LACP端口状态从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将故障端口移除,并添加移除记录,同时对出现故障的端口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故障端口恢复正常时,删除移除记录,并将LACP端口恢复到对应的smart group中。根据端口状态直接对链路进行移除或恢复,提高了链路故障检测和恢复的效率,提高了业务能力。
如图4所示,在传统的组网方式的基础上,对LACP的组网方式做出改变,预先在从设备410和主设备420中分别设置增强型链路检测模块、逻辑决策模块和功能切换模块。在静态LACP状态下,通过对端口状态进行检测判断链路状态。预先获取所有LACP端口,使用增强型链路检测模块对LACP端口进行检测。
当从设备中的增强型链路检测模块410A检测到端口2出现故障时,则根据预设逻辑判断当前的端口2对应的链路出现故障,触发逻辑决策模块410B,逻辑决策模块410B中预先设置简单的逻辑,即当检测到端口状态为关闭状态时,关闭并移除链路,当检测到端口状态为开启状态时,恢复链路。因此当检测到端口2的状态由开启变为关闭状态时,触发逻辑决策模块410B关闭并移除端口2对应的链路,并触发功能切换模块410C切换输出流量的链路。进一步地,增强型链路检测模块410A同时对移除的端口进行周期性循环监测,当在一个检测周期中,检测到端口2的端口状态由关闭状态变为了开启状态,则触发决策模块420B,恢复端口2对应的链路并删除对应的移除记录,并触发功能切换模块410C将流量切换至端口2对应的链路输出。
特别地,预先对增强型链路检测模块410A、逻辑决策模块410B进行配置,使在静态LACP状态下,检测到链路端口状态变化时,直接根据端口状态做出决策,不需要进行跨设备通信,节省了链路故障检测和恢复的时间,提高了业务效率。进一步地,对于动态LACP判定链路状态时,仍然需要进行跨设备通信对链路状态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决策。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LACP的组网方式,对于在静态模式下,通过端口的状态检测到链路状态的情况,并直接根据端口状态做出决策进行链路切换,不需要进行跨设备的通信,节省了链路切换的时间,提高了业务效率。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增强型链路检测模块510,用于循环检测LACP端口集合中所有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
第一决策模块520,用于当检测到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中存在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的第一LACP端口时,直接将第一LACP端口从对应的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
第一链路切换模块530,用于并直接将从第一LACP端口输出的流量切换到当前为开启状态的普通端口输出。
本实施例中,循环检测LACP端口集合中的LACP端口的状态,当检测到第一LACP端口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时,不需要进行跨设备通信,可以直接将第一LACP端口移除,并将从第一LACP端口输出的流量切换到其在同一个LACP端口分组中的LACP端口输出。在跨设备LACP条件下,根据当前LACP端口的状态直接决定链路状态,逻辑简单,并且当检测到LACP端口为关闭状态时无需进行跨设备通信,直接将LACP端口移除并切换流量输出端口,减少了由于跨设备之间的通信造成的时间,降低链路切换的时间损耗,从而减少业务丢包,提高业务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决策模块520还用于查找到第一LACP端口所属的LACP端口分组为第一LACP端口分组,则将第一LACP端口从第一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到移除LACP端口集合中,并在移除记录集中添加第一LACP端口的移除记录。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装置还包括:
第二增强型链路检测模块610,用于循环检测移除LACP端口集合中所有的LACP端口中是否存在当前状态为开启状态的第二LACP端口。
第二决策模块620,用于若是,则直接将第二LACP端口从移除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
第二链路切换模块630,用于将当前由普通端口输出的流量切换到第二LACP端口输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决策模块620还用于查找到第二LACP端口所属的LACP端口分组为第二LACP端口分组,则将第二LACP端口从移除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到第二LACP端口分组中,并在移除记录集中删除第二LACP端口的移除记录。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增强型链路检测模块510还用于获取端口配置信息,根据端口配置信息获取所有LACP端口,组成LACP端口集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系统的存储介质中,并被该计算机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应用于静态LACP,所述方法包括:
循环检测LACP端口集合中所有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所述LACP端口集合包括多个LACP端口分组,每个所述LACP端口分组包括不同设备的LACP端口;
当检测到所述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中存在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的第一LACP端口时,直接将所述第一LACP端口从对应的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
并直接将从所述第一LACP端口输出的流量切换到当前为开启状态的与所述第一LACP端口在同一个LACP端口分组中的LACP端口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将所述第一LACP端口从对应的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的步骤包括:
查找到所述第一LACP端口所属的LACP端口分组为第一LACP端口分组,则将所述第一LACP端口从所述第一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到移除LACP端口集合中,并在移除记录集中添加所述第一LACP端口的移除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循环检测所述移除LACP端口集合中所有的LACP端口中是否存在当前状态为开启状态的第二LACP端口;
若是,则直接将所述第二LACP端口从所述移除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
将所述第二LACP端口关闭状态时切换至同一个LACP端口分组中的LACP端口输出的流量重新切换到所述第二LACP端口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将所述第二LACP端口从所述移除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的步骤包括:
查找到所述第二LACP端口所属的LACP端口分组为第二LACP端口分组,则将所述第二LACP端口从所述移除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到所述第二LACP端口分组中,并在移除记录集中删除所述第二LACP端口的移除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检测所有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端口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获取所有LACP端口,组成LACP端口集合。
6.一种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静态LACP,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增强型链路检测模块,用于循环检测LACP端口集合中所有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所述LACP端口集合包括多个LACP端口分组,每个所述LACP端口分组包括不同设备的LACP端口;
第一决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开启状态的LACP端口中存在由开启状态变为关闭状态的第一LACP端口时,直接将所述第一LACP端口从对应的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
第一链路切换模块,用于并直接将从所述第一LACP端口输出的流量切换到当前为开启状态的与所述第一LACP端口在同一个LACP端口分组中的LACP端口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决策模块还用于查找到所述第一LACP端口所属的LACP端口分组为第一LACP端口分组,则将所述第一LACP端口从所述第一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到移除LACP端口集合中,并在移除记录集中添加所述第一LACP端口的移除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增强型链路检测模块,用于循环检测所述移除LACP端口集合中所有的LACP端口中是否存在当前状态为开启状态的第二LACP端口;
第二决策模块,用于若是,则直接将所述第二LACP端口从所述移除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
第二链路切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LACP端口关闭状态时切换至同一个LACP端口分组中的LACP端口输出的流量重新切换到所述第二LACP端口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决策模块还用于查找到所述第二LACP端口所属的LACP端口分组为第二LACP端口分组,则将所述第二LACP端口从所述移除LACP端口分组中移除到所述第二LACP端口分组中,并在移除记录集中删除所述第二LACP端口的移除记录。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型链路检测模块还用于获取端口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端口配置信息获取所有LACP端口,组成LACP端口集合。
CN201710318028.3A 2017-05-08 2017-05-08 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8810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8028.3A CN108881011B (zh) 2017-05-08 2017-05-08 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8028.3A CN108881011B (zh) 2017-05-08 2017-05-08 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1011A CN108881011A (zh) 2018-11-23
CN108881011B true CN108881011B (zh) 2022-03-29

Family

ID=64287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8028.3A Active CN108881011B (zh) 2017-05-08 2017-05-08 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10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65429B (zh) * 2020-09-11 2022-07-2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交换设备的链路聚合收敛方法和设备
CN114143247A (zh) * 2021-11-03 2022-03-04 中盈优创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p中继电路流量迁出迁回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9568A (zh) * 2012-07-19 2012-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交换集群的流量转发方法及系统
CN102843285A (zh) * 2011-06-24 2012-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链路聚合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节点
CN104219107A (zh) * 2014-08-26 2014-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1201407733XA (en) * 2012-06-29 2015-01-29 Allied Telesis Holdings Kk Switch, transmission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4780104B (zh) * 2015-04-20 2018-05-1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在Smart Link组网中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6100988A (zh) * 2016-07-26 2016-11-09 安徽皖通邮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链路聚合快速切换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3285A (zh) * 2011-06-24 2012-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链路聚合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节点
CN102769568A (zh) * 2012-07-19 2012-11-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交换集群的流量转发方法及系统
CN104219107A (zh) * 2014-08-26 2014-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故障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1011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6184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node, and program for node
CN101702663B (zh) 一种环网拓扑信息的更新方法和装置
US9203732B2 (en) Recovery of traffic in a connection-oriented network
EP2045965B1 (en) Resource state monitoring metho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525445B (zh) 链路切换方法、链路冗余备份网络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277454B2 (en) Handling failure of stacking system
WO2017092400A1 (zh) 故障恢复方法及装置、控制器、软件定义网络
CN103780407A (zh) 分布式弹性网络互连(drni)中网关动态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0730125B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双活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02394914A (zh) 集群脑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462533B (zh) 链路切换方法、链路冗余备份网络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797847B2 (en) Network re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8881011B (zh) 应用于跨设备的lacp切换方法和装置
EP2879334B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h-determin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8322406B (zh) 一种基于链路性能和流分类的sdn数据平面故障恢复方法
CN113489149B (zh) 基于实时状态感知的电网监控系统业务主节点选取方法
CN112911420A (zh) 基于FlexE网络的重路由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78987A (zh) 服务器冗余备份方法
CN107948000B (zh) 一种主备通道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218321B (zh) 主备链路切换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995002B (zh) 一种交换机环网的设计方法、交换机及存储介质
CN103414591A (zh) 一种端口故障恢复时的快速收敛方法和系统
CN10828240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堆叠设备及堆叠系统
CN10819998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堆叠设备及堆叠系统
CN113098709B (zh) 基于分布式组网系统的网络恢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