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0680A - 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0680A
CN108880680A CN201810425475.3A CN201810425475A CN108880680A CN 108880680 A CN108880680 A CN 108880680A CN 201810425475 A CN201810425475 A CN 201810425475A CN 108880680 A CN108880680 A CN 108880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resistance
pin
circuit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254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烁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4254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806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80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06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包括二级音频放大电路、第一电平转换电路、一级V‑F转换电路、幅度调制电路、信道、PD接收电路、二级信号放大电路、一级F‑V转换电路和一级音频放大电路。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可见光的语言传输系统,在发送端,通过二级音频放大电路、第一电平转换电路、一级V‑F转换电路和幅度调制电路将音频信号最终转换成方波信号并使用LED灯进行光调制;在接收端,通过PD接收电路、二级信号放大电路、一级F‑V转换电路和一级音频放大电路将可见光波解调为方波信号,通过转换并放大成能够推动耳机或喇叭的电平,从而实现在喇叭上还原音频魔力信号,通讯方便,井下受外界干扰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语音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可见光语音通讯主要在进行水下作业、矿下挖掘时得到应用。2004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研制成功了一种应用于水下短距离可见光通信的设备,其主要用于与海底传感器进行通信,2005年,澳大利亚国家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制出一种水下光通信的收发器,因其对电磁具有强的抗干扰性,不易受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用于潜水员在水下进行通信。因煤矿井下巷道复杂,环境恶劣,电磁干扰和衰减较大,矿井下光线黑暗和光反射体较少,因此,将可见光通信用于井下语音通信是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
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产业的快速推进,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体(Any Time, Any where, Any one, Any thing: 4A)都能进行信息交换的梦想正在逐步得以实现。物联网的支撑技术包含了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生物、医学等众多学科,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为了使4A得以实现,①需要利用无线传感网(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等短距离通信技术将来自众多感知或控制节点的信息汇聚在一起构成较小范围的局域网,完成最后100米的信息传输问题;②需要利用移动通信网、Internet、卫星等基础设施实现远距离传输。目前,短距离通信都采用ZigBee、WiFi、RFID等无线电波方式实现数据传输,这些方式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存在着对人体产生危害、通信设备容易产生互相干扰、频率资源受限等诸多问题。例如,在飞机上不能使用无线通信设备;在医院,无线设备对带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会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因为大多WiFi、ZigBee系统都使用2.4GHz频段的免费频率,虽然目前相互干扰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普及,同频干扰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过多的冲突,甚至会导致系统瘫痪。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见光通信是解决上诉问题的一种方法。由于本毕业设计的设计方向在于语音的无线传输领域,所以与无线电波通信方式相比,可见光在传输语音信号具有如下优点:
(1)可见光属于光波,不受频率管制的限制。因此,采用可见光实现无线
通信,可以解决频谱资源匮乏的问题,而且可见光与电波和红外线不同,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对其它电子设备也没有干扰。所以在语音信号的传输过程中,不必担心对人体或者电子设备造成影响。
(2)随着绿色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LED(Light Emitting Diode)作为新型的环保光源逐渐广泛应用于照明、交通信号灯、汽车照明灯、电器设备指示、商业广告等各种场合。另一方面,因为LED具有响应时间短、可实现高速调制的
特性,使得LED可以承担照明光源和信息传输的信号源的双重任务。因此采用LED光源的可见光通信系统可以在满足照明的前提条件下实现语音信号的传输功能。
(3)VLC依靠可见光波传输信号,只有光波可以到达的地方才能接收,并
且可见光不能穿透任何介质。这个特性虽然限制了信号的传输距离,但是却很容
易防止信号被盗听,即保密性很强。例如,若采用波束很窄的聚光通信方式,即
使许多人同处一个房间,由于可见光没有什么穿透能力,所以进行可见光语音通讯也是要通讯双方在互相可见的范围内才可以进行通讯,别人无法在可见的范围之外进行语音的窃听,所以可见光语音通讯的安全性是很高的。
发明内容
为这解决现有井下语音通讯不便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该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便于进行语音通讯,在井下受外界干扰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包括二级音频放大电路、第一电平转换电路、一级V-F转换电路、幅度调制电路、信道、PD接收电路、二级信号放大电路、第二电平转换电路、一级F-V转换电路和一级音频放大电路,二级音频放大电路、第一电平转换电路、一级V-F转换电路以及幅度调制电路依次连接,PD接收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二级电平转换电路、一级F-V转换电路以及一级音频放大电路依次连接,幅度调制电路与PD接收电路通过信道通讯。
优选的,所述二级音频放大电路包括芯片U1和芯片U2,芯片U1和芯片U2的型号为OPA1611,芯片U1的引脚2串接电阻R1接信号输入端IN,电阻R1的输出端接电阻R3和电阻R2接+15V电源输入端,电阻R3的输出端接电阻R7接芯片U1的引脚6,电阻R3的输入端接电阻R4和电阻R5接地,芯片U1的引脚3接电阻R6接电阻R5的输出端,芯片U1的引脚6接电阻R8接芯片U2的引脚2,电阻R8的输出端接电阻R10接芯片U2的引脚6,芯片U1的引脚7和芯片U2的引脚7接+15V电源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平转换电路包括晶体管Q1,晶体管Q1的型号为2SC4308,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C接+15V电源输入端,晶体管Q1的基极接芯片U2的引脚6,电阻RC的输入端接电阻R11和电阻R12接地,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电阻RE接电阻R12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一级V-F转换电路包括芯片U3,芯片U3的型号为AD650,芯片U3的引脚3串接电阻R14和电阻R13接电阻RC的输出端,芯片U3的引脚6接电容C8接地,芯片U3的引脚2接电容C8的输出端,芯片U3的引脚5接电容C9接电容C8的输出端,电阻R14的输出端接电容Cin接芯片U3的引脚9,芯片U3的引脚13接电阻R15与芯片U3的引脚14连接,芯片U3的引脚12接+15V电源输入端,芯片U3的引脚11接电容C10接+15V电源输入,芯片U3的引脚15串接电容C11接+5V电源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幅度调制电路包括光电二极管Q2,光电二极管Q2的基极接电阻R17接芯片U3的引脚8,电阻R17的两端并接电容C12,光电二极管Q2的集电极串接发光二极管D1和电阻R18接+5V电源输入端,电阻R18的两端并接电阻R19,光电二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PD接收电路包括光电二极管PD,光电二极管PD的输入端接电阻R19接地,光电二极管PD的输出端接电容C13接地,电容C13的输出端接电容C14接光电二极管PD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二级信号放大电路包括芯片U4和芯片U5,芯片U4的型号为AD811,芯片U5的型号为AD8055,芯片U4的引脚3接光电二极管PD的输入端,芯片U4的引脚6接电阻R21和电阻R20接电阻R19的输出端,芯片U4的引脚6串接电容C17和电阻R23接芯片U5的引脚3,芯片U5的引脚1接电阻R26接芯片U5的引脚6。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平转换电路包括晶闸管Q3,晶体管Q3的型号为2SC4308,晶闸管Q3的集电极接电阻R31接电源输入端,晶闸管Q3的基极接电阻R27接芯片U5的引脚6,晶闸管Q3的发射极接电阻R32接地,电阻R31的输入端接电阻R29和电阻R30接电阻R32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一级F-V转换电路包括芯片U6,芯片U6的型号为AD650,芯片U6的引脚9串接电阻R36和电容C14接晶闸管Q3的集电极,芯片U6的引脚3依次串接电阻R34、电阻R33和电容C27,芯片U6的引脚9接电阻R37和电阻R38接电源输入端,电阻R37的输出端和芯片U6的引脚的引脚8接地。
优选的,所述二级音频放大电路包括低频三极管Q4,低频三极管Q4的型号为2SD1221,低频三极管Q4的基极接电容C27的输出端,低频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电阻R41接电源输入端,电阻R41的输出端接电容C30接输出端子OUTPUT,低频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电阻R42接地,电阻R42的两端并接电容C29,电阻R41的输入端接电阻R39和电阻R40接电阻R42的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在发送端,通过二级音频放大电路、第一电平转换电路、一级V-F转换电路和幅度调制电路将音频信号最终转换成方波信号并使用LED灯进行光调制;在接收端,通过PD接收电路、二级信号放大电路、一级F-V转换电路和一级音频放大电路将可见光波解调为方波信号,通过转换并放大成能够推动耳机或喇叭的电平,从而实现在喇叭上还原音频魔力信号,通讯方便,井下受外界干扰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发送端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接收端电路图。
图中:1二级音频放大电路、2第一电平转换电路、3一级V-F转换电路、4幅度调制电路、5信道、6PD接收电路、7二级信号放大电路、8第二电平转换电路、9一级F-V转换电路、10一级音频放大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包括二级音频放大电路1、第一电平转换电路2、一级V-F转换电路3、幅度调制电路4、信道5、PD接收电路6、二级信号放大电路7、第二电平转换电路8、一级F-V转换电路9和一级音频放大电路10,二级音频放大电路1、第一电平转换电路2、一级V-F转换电路3以及幅度调制电路4依次连接,PD接收电路6、信号放大电路7、第二电平转换电路8、一级F-V转换电路9以及一级音频放大电路10依次连接,幅度调制电路4与PD接收电路6通过信道5通讯;二级音频放大电路1包括芯片U1和芯片U2,芯片U1和芯片U2的型号为OPA1611,芯片U1的引脚2串接电阻R1接信号输入端IN,电阻R1的输出端接电阻R3和电阻R2接+15V电源输入端,电阻R3的输出端接电阻R7接芯片U1的引脚6,电阻R3的输入端接电阻R4和电阻R5接地,芯片U1的引脚3接电阻R6接电阻R5的输出端,芯片U1的引脚6接电阻R8接芯片U2的引脚2,电阻R8的输出端接电阻R10接芯片U2的引脚6,芯片U1的引脚7和芯片U2的引脚7接+15V电源输入端;第一电平转换电路2包括晶体管Q1,晶体管Q1的型号为2SC4308,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C接+15V电源输入端,晶体管Q1的基极接芯片U2的引脚6,电阻RC的输入端接电阻R11和电阻R12接地,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电阻RE接电阻R12的输出端;一级V-F转换电路3包括芯片U3,芯片U3的引脚3串接电阻R14和电阻R13接电阻RC的输出端,芯片U3的引脚6接电容C8接地,芯片U3的引脚2接电容C8的输出端,芯片U3的引脚5接电容C9接电容C8的输出端,电阻R14的输出端接电容Cin接芯片U3的引脚9,芯片U3的引脚13接电阻R15与芯片U3的引脚14连接,芯片U3的引脚12接+15V电源输入端,芯片U3的引脚11接电容C10接+15V电源输入,芯片U3的引脚15串接电容C11接+5V电源输入端;幅度调制电路4包括光电二极管Q2,光电二极管Q2的基极接电阻R17接芯片U3的引脚8,电阻R17的两端并接电容C12,光电二极管Q2的集电极串接发光二极管D1和电阻R18接+5V电源输入端,电阻R18的两端并接电阻R19,光电二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PD接收电路6包括光电二极管PD,光电二极管PD的输入端接电阻R19接地,光电二极管PD的输出端接电容C13接地,电容C13的输出端接电容C14接光电二极管PD的输出端;二级信号放大电路7包括芯片U4和芯片U5,芯片U4的型号为AD811,芯片U5的型号为AD8055,芯片U4的引脚3接光电二极管PD的输入端,芯片U4的引脚6接电阻R21和电阻R20接电阻R19的输出端,芯片U4的引脚6串接电容C17和电阻R23接芯片U5的引脚3,芯片U5的引脚1接电阻R26接芯片U5的引脚6;第二电平转换电路8包括晶闸管Q3,晶体管Q3的型号为2SC4308,晶闸管Q3的集电极接电阻R31接电源输入端,晶闸管Q3的基极接电阻R27接芯片U5的引脚6,晶闸管Q3的发射极接电阻R32接地,电阻R31的输入端接电阻R29和电阻R30接电阻R32的输出端;一级F-V转换电路9包括芯片U6,芯片U6的型号为AD650,芯片U6的引脚9串接电阻R36和电容C14接晶闸管Q3的集电极,晶闸管Q3的集电极接电阻R31接电源输入端,芯片U6的引脚3依次串接电阻R34、电阻R33和电容C27,芯片U6的引脚9接电阻R37和电阻R38接电源输入端,电阻R37的输出端和芯片U6的引脚的引脚8接地;一级音频放大电路10包括低频三极管Q4,低频三极管Q4的型号为2SD1221,低频三极管Q4的基极接电容C27的输出端,低频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电阻R41接电源输入端,电阻R41的输出端接电容C30接输出端子OUTPUT,低频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电阻R42接地,电阻R42的两端并接电容C29,电阻R41的输入端接电阻R39和电阻R40接电阻R42的输出端。
该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的二级音频放大电路1、第一电平转换电路2、一级V-F转换电路3和幅度调制电路4构成发送端,PD接收电路6、二级信号放大电路7、一级F-V转换电路9和一级音频放大电路10构成接收端,在发送端,二级音频放大电路1通过耳机音频插座从手机、电脑等设备取出音频信号,通过芯片U1和芯片U2二级放大信号,通过第一电平转换电路2的晶体管Q1实现电平转换,把双极性信号转换成单极性信号(电平大于零的正信号),一级V-F转换电路3的芯片U3进行电压频率(V-F)转换,将模拟语音信号转换成幅度恒定、频率变化的方波信号,幅度调制电路4用方波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D1即LED,将信号调制到发光二极管D1即LED上,将电信号转换成光强随方波信号变化的可见光波;在接收端,使用PD接收电路6采用同相输入光电转换电路,即光电二极管PD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压信号),光电二极管PD的输出电流通过电阻R19转换为电压信号,二级信号放大电路7通过芯片U4即运算放大器AD811对电压信号进行一级放大;通过芯片U5即运算放大器AD8055对电压信号进行二级放大,电压信号经过两次放大后得到一级F-V转换电路9所需要的电压值,一级F-V转换电路9将幅度稳定、频率变化的信号转换为随时间变化的音频信号,通过F/V转换后直接将模拟语音信号接入耳机后声音太小,因为加上一级音频放大电路10,得到推动耳机所需的电压、电流,二级音频放大电路1采用低频三极管Q4即低频三极管2SD1221构成共射极放大电路,放大电压约为5倍,通过二级音频放大电路1将音频信号放大到能够推动耳机或喇叭的电平,从而实现在喇叭上播放音频信号。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的二级音频放大电路1、第一电平转换电路2、一级V-F转换电路3和幅度调制电路4构成发送端,PD接收电路6、二级信号放大电路7、第二电平转换电路8、一级F-V转换电路9和一级音频放大电路10构成接收端,在发送端,二级音频放大电路1通过耳机音频插座从手机、电脑等设备取出音频信号,通过二级音频放大电路1、第一电平转换电路2、一级V-F转换电路3和幅度调制电路4将音频信号最终转换成光强随方波信号变化的可见光波;在接收端,通过PD接收电路6、二级信号放大电路7和一级F-V转换电路9将可见光波转换成音频信号,通过一级音频放大电路10将音频信号放大到能够推动耳机或喇叭的电平,从而实现在喇叭上播放音频信号,通讯方便,井下受外界干扰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级音频放大电路(1)、第一电平转换电路(2)、一级V-F转换电路(3)、幅度调制电路(4)、信道(5)、PD接收电路(6)、二级信号放大电路(7)、第二电平转换电路(8)、一级F-V转换电路(9)和一级音频放大电路(10),二级音频放大电路(1)、第一电平转换电路(2)、一级V-F转换电路(3)以及幅度调制电路(4)依次连接,PD接收电路(6)、信号放大电路(7)、第二电平转换电路(8)、一级F-V转换电路(9)以及一级音频放大电路(10)依次连接,幅度调制电路(4)与PD接收电路(6)通过信道(5)通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音频放大电路(1)包括芯片U1和芯片U2,芯片U1和芯片U2的型号为OPA1611,芯片U1的引脚2串接电阻R1接信号输入端IN,电阻R1的输出端接电阻R3和电阻R2接+15V电源输入端,电阻R3的输出端接电阻R7接芯片U1的引脚6,电阻R3的输入端接电阻R4和电阻R5接地,芯片U1的引脚3接电阻R6接电阻R5的输出端,芯片U1的引脚6接电阻R8接芯片U2的引脚2,电阻R8的输出端接电阻R10接芯片U2的引脚6,芯片U1的引脚7和芯片U2的引脚7接+15V电源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平转换电路(2)包括晶体管Q1,晶体管Q1的型号为2SC4308,晶体管Q1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C接+15V电源输入端,晶体管Q1的基极接芯片U2的引脚6,电阻RC的输入端接电阻R11和电阻R12接地,晶体管Q1的发射极接电阻RE接电阻R12的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V-F转换电路(3)包括芯片U3,芯片U3的型号为AD650,芯片U3的引脚3串接电阻R14和电阻R13接电阻RC的输出端,芯片U3的引脚6接电容C8接地,芯片U3的引脚2接电容C8的输出端,芯片U3的引脚5接电容C9接电容C8的输出端,电阻R14的输出端接电容Cin接芯片U3的引脚9,芯片U3的引脚13接电阻R15与芯片U3的引脚14连接,芯片U3的引脚12接+15V电源输入端,芯片U3的引脚11接电容C10接+15V电源输入,芯片U3的引脚15串接电容C11接+5V电源输入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幅度调制电路(4)包括光电二极管Q2,光电二极管Q2的基极接电阻R17接芯片U3的引脚8,电阻R17的两端并接电容C12,光电二极管Q2的集电极串接发光二极管D1和电阻R18接+5V电源输入端,电阻R18的两端并接电阻R19,光电二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D接收电路(6)包括光电二极管PD,光电二极管PD的输入端接电阻R19接地,光电二极管PD的输出端接电容C13接地,电容C13的输出端接电容C14接光电二极管PD的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信号放大电路(7)包括芯片U4和芯片U5,芯片U4的型号为AD811,芯片U5的型号为AD8055,芯片U4的引脚3接光电二极管PD的输入端,芯片U4的引脚6接电阻R21和电阻R20接电阻R19的输出端,芯片U4的引脚6串接电容C17和电阻R23接芯片U5的引脚3,芯片U5的引脚1接电阻R26接芯片U5的引脚6。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平转换电路(8)包括晶闸管Q3,晶闸管Q3的型号为2SC4308,晶闸管Q3的集电极接电阻R31接电源输入端,晶闸管Q3的基极接电阻R27接芯片U5的引脚6,晶闸管Q3的发射极接电阻R32接地,电阻R31的输入端接电阻R29和电阻R30接电阻R32的输出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F-V转换电路(9)包括芯片U6,芯片U6的型号为AD650,芯片U6的引脚9串接电阻R36和电容C14接晶闸管Q3的集电极,芯片U6的引脚3依次串接电阻R34、电阻R33和电容C27,芯片U6的引脚9接电阻R37和电阻R38接电源输入端,电阻R37的输出端和芯片U6的引脚的引脚8接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音频放大电路(10)包括低频三极管Q4,低频三极管Q4的型号为2SD1221,低频三极管Q4的基极接电容C27的输出端,低频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电阻R41接电源输入端,电阻R41的输出端接电容C30接输出端子OUTPUT,低频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电阻R42接地,电阻R42的两端并接电容C29,电阻R41的输入端接电阻R39和电阻R40接电阻R42的输出端。
CN201810425475.3A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 Pending CN1088806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5475.3A CN108880680A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5475.3A CN108880680A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0680A true CN108880680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27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25475.3A Pending CN108880680A (zh) 2018-05-07 2018-05-07 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8068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7063A (zh) * 2011-09-23 2012-01-04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led可见光的语音信息通告系统
CN103117826A (zh) * 2013-02-01 2013-05-22 东南大学 可见光无线通信语音广播装置
CN204290973U (zh) * 2014-12-31 2015-04-22 西安邮电大学 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语音传输电路
CN204597967U (zh) * 2015-05-21 2015-08-26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7063A (zh) * 2011-09-23 2012-01-04 天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led可见光的语音信息通告系统
CN103117826A (zh) * 2013-02-01 2013-05-22 东南大学 可见光无线通信语音广播装置
CN204290973U (zh) * 2014-12-31 2015-04-22 西安邮电大学 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语音传输电路
CN204597967U (zh) * 2015-05-21 2015-08-26 西安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hassemlooy et al. Emerging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s-advances and challenges
CN104038284A (zh) 一种可见光通信的系统及方法
CN203933634U (zh) 一种可见光通信的装置
CN101753214B (zh) 通过led实现无线通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67984B (zh) 一种分布式光纤声波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3117826A (zh) 可见光无线通信语音广播装置
CN102307063A (zh) 一种基于led可见光的语音信息通告系统
CN104104439A (zh)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考试听力广播系统
CN103763031A (zh) 采用可见光实现通信的无辐射通信终端和通信系统
CN103188015B (zh) Led可见光通信系统及补偿器
CN110113110B (zh) 水下可见光通信装置
CN106100729A (zh) 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ccd节能控制装置
CN108880680A (zh) 一种基于可见光的语音传输系统
CN205490551U (zh) 一种室内led可见光通信系统
CN106686799A (zh) 一种室内短距离通讯智能探照系统
Sivasakthi et al. Underwater communication through Li-Fi for data transmission
Valkovski et al. Low Cost Laboratory Environment for the Use of Optical Methods for Transmission of Audio Signals
CN206341220U (zh) 基于极化编码的太赫兹数字通信系统
CN111181644A (zh) 一种用于led可见光移动通信系统的手机终端设备
Poulose An Optisystem Simulation for indo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Devi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radio on visible light system for indoor communication
CN203788290U (zh) 基于led强光手电和可见光的便携式应急通信系统
CN103297144A (zh) 一种基于usb的光通信方法和发射装置
Jadhav et al. Li–Fi based blind indoor navigation system
CN111107329A (zh) 一种用于电视传媒的光线传播通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