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9887A - 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9887A
CN108879887A CN201810947720.7A CN201810947720A CN108879887A CN 108879887 A CN108879887 A CN 108879887A CN 201810947720 A CN201810947720 A CN 201810947720A CN 108879887 A CN108879887 A CN 108879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end
power
impedance
equivalent load
load imped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477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睿
刘耿烨
李跃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time chang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hole Worl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hole Worl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hole Worl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4772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988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9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98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02J7/025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7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reduction of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以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一阻抗,以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二阻抗;将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调整为所述第一阻抗;判断所述接收端的接收功率是否达到额定接收功率;若是,则不改变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若否,则减小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直到所述接收功率达到所述额定接收功率或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不大于所述第二阻抗。本申请通过改变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的方式对传输功率进行调节,使得被充电设备在满足充电功率的条件下得到最大化的效率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是现在电子设备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其对移动电子设备及电动汽车等都有重要意义。
目前无线充电的主流技术是利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耦合进行能量传递。这种基于交变磁场耦合的无线充电对发射和接收线圈的距离十分敏感,当间距增大时,耦合系数下降很快,使得充电功率和效率都大大降低。
因此,如何根据使接收端和发射端在间距改变的情况下仍然能达到最大效率传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使得接收端和发射端在不同间距的情况下将传输功率效率最大化。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以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一阻抗,以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二阻抗;
S2:将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调整为所述第一阻抗;
S3:判断所述接收端的接收功率是否达到额定接收功率;
S4:若是,则不改变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
S5:若否,则减小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直到所述接收功率达到所述额定接收功率或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不大于所述第二阻抗。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通过调节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并根据所述接收端反馈的接收功率和发射端的发射功率,获取以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一阻抗,以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二阻抗。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按照预置的方法及次数改变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并获取每个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对应的传输效率和传输功率;
将最大传输效率对应的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一阻抗;将最大传输功率对应的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二阻抗。
优选地,若否,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发射端的发射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值;
当未达到最大值,则不断增加所述发射功率,直到所述接收功率达到所述额定接收功率或所述发射功率达到最大值时停止;
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当所述发射功率已经达到最大值且所述接收功率未达到所述额定接收功率,则减小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直到所述接收功率达到所述额定接收功率或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不大于所述第二阻抗。
优选地,步骤S5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接收功率未达到所述额定接收功率且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不大于所述第二阻抗,则发送传输功率不足信号。
优选地,在步骤S1之后,还包括:
监测接收端的接收功率,若在预置时间内所述接收端的接收功率的变化大于预置值,则返回步骤S1。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以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一阻抗,以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二阻抗;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调整为所述第一阻抗;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接收端的接收功率是否达到额定接收功率;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减小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直到所述接收功率达到所述额定接收功率或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不大于所述第二阻抗。
优选的,还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接收端的接收功率,若在预置时间内所述接收端的接收功率的变化大于预置值,则返回获取模块。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发射端,接收端,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控制装置;
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连接。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首先通过调节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并根据接收端反馈的接收功率,得到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的第一阻抗和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的第二阻抗,再将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调整为第一阻抗,判断接收功率是否达到额定接收功率,如果没有达到,则减小等效负载阻抗,再次进行判断,直到接收端的接收功率达到额定接收功率或等效负载阻抗达到第二阻抗。通过改变接收端等效负载阻抗,可以相应的改变接收端线圈的负载品质因数,而接收端线圈的负载品质因素是影响无线充电系统的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关键因素,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接收端和发射端通过在不同间距下动态调整等效负载阻抗,可以使得在满足额定接收功率的情况下,传输效率达到最大化,解决了当间距增大时,耦合系数下降很快,使得充电功率和效率都大大降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包括:
步骤101:获取以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一阻抗,以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二阻抗。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无线充电系统中的最大效率计算公式和最大功率计算公式,理论上存在最大效率传输条件和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不同的无线充电系统有不同的计算公式,例如在线圈耦合的无线充电系统中,具体证明如下:
能量传递公式为:
其中:
Pr——接收功率;
Pt——发射功率;
k——耦合系数;
Q1——发射线圈负载品质因数;
Q2——接收线圈负载品质因数;
Q1,int——发射线圈本征品质因数;
Q2,int——接收线圈本征品质因数;
上述公式中,Q1,int和Q2,int是线圈的固有属性,在电路中不可调整。Q1和Q2与外围电路有关。k则是随着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距离的增加快速减小,是无线充电中最大的瓶颈。
本实施例仅对接收端进行调整,发射端不变,则发射功率和接收功率可以分别由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发射端的发射功率:
接收端的接收到的接收功率:
其中:
vs——发射线圈输入端由功率源提供的电压幅度
RL1——发射线圈内阻
Rs——发射机功率源的内阻
在无线充电系统中,发射端的功率源通常用开关功率放大器作为输出,因此可以视为电压源,内阻Rs可以视为常数,同时发射端的线圈内阻RL1是线圈的固有属性,也可以视为常数。因此发射端的本征品质因数Q1,int和负载品质因数Q1在工作中保持不变。接收端线圈的本征品质因数Q2,int为线圈固有属性,保持不变,而其负载品质因数Q2则是根据系统负载阻抗进行变化的。因此在这个无线充电系统中,通过对上述公式进行微分,可以分别得到在最大效率情况下和最大功率情况下,负载品质因数Q2的取值,具体步骤如下:
在接收功率表达式中微分,可以计算最大传输功率时对应的值,即令:
根据:
可以求得最大传输功率时:
无线充电系统中,传输效率为:
同样对η进行微分并且令:
根据:
可以求得最大传输效率时:
其中Q2,p为最大功率传输时的接收线圈负载品质因数,Q2,η为最大效率时的接收线圈负载品质因数,可以理解的是,接收线圈负载品质因数与负载阻抗有关,因此接收端可以通过改变负载阻抗来对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进行调整。
可以理解的是,最大功率和最大效率的条件不同,即最大效率传输时并非系统最大功率传输。也就是说在系统有足够的功率余量,且接收端所需额定功率一定时,可以选择最大效率传输,节约能源。当功率余量不足时,接收端则选择在最大功率的条件下传输。
在充电应用中,电池系统RL的阻抗是动态变化的,而决定线圈负载品质因数的则是线圈接入的负载阻抗。通过改变频率、匹配电路、线圈匝数等都可以改变负载阻抗,优选的一种可以控制该负载阻抗的方式是通过调节直流转换模块的占空比。以基于Buck-Converter的直流转换电路为例,电路输出端接电阻Rsys,占空比为D时,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入阻抗为
而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入阻抗在无线充电的接收端中即为接收线圈的等效负载阻抗。即接收线圈的等效负载阻抗与占空比的平方成反比。而直流转换电路的输入的功率与输出功率基本相等,因此,通过调整接收端的占空比,具体可以为接收端直流转换器的占空比,可以得到在最大效率情况下的第一占空比和最大功率情况下的第二占空比。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改变占空比,在保证传输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接收线圈的等效负载阻抗,从而来对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进行调整。
步骤102:将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调整为第一阻抗;
可以理解的是,最大效率传输下的第一阻抗大于最大功率传输下的第二阻抗,当等效负载阻抗处于第一阻抗状态下时,电路以最大效率进行传输。以保证电路的传输以效率优先,以满足在额定功率条件下的效率达到最大。
步骤103:判断接收端的接收功率是否达到额定接收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将接收端的接收功率与额定功率进行比较,当接收端的接收功率达到额定接收功率,即表明待充电设备可以正常充电,此时进入稳定传输状态即可。若接收端的接收功率还未达到额定接收功率,则需要进入接下来的调整步骤。
步骤104:减小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直到接收功率达到额定接收功率或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不大于第二阻抗;
根据理论计算的结果,可以理解的是,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的第一阻抗大于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的第二阻抗,因此如果接收端的接收功率未达到额定接收功率,则可以通过减小接收端的阻抗,以此增大接收功率。阻抗可以按照预置步长进行逐步增加,每增加一次,返回步骤103重新进行判断,直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达到第二阻抗,此时,在当前的发射端发射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接收功率已达到最大。上述预置步长可以通过将第一阻抗与第二阻抗的差值除以一个整数,例如50,将除得的数作为预置步长。当然,如果用调节接收端占空比的方法调节阻抗,此处的预置步长也可以根据接收端的占空比来定,例如,将最大效率情况下的第一占空比和最大功率情况下的第二占空比求差,并除以一个整数,得到占空比的预置步长,再换算成阻抗的预置步长。当然还有其他方式对阻抗进行调节,无论用什么方法,总之此处的阻抗的大小是逐步递减的。
步骤105:不改变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
当接收端的接收已达到额定接收功率,即接收端可以进行有效的充电时,则保持当前传输状态下的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不变,对待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首先通过调节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并根据接收端反馈的接收功率,得到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的第一阻抗和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的第二阻抗;将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调整为第一阻抗,判断在功率传输时接收功率是否达到额定接收功率,如果没有达到,则将减小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再次进行判断,直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达到第二阻抗。通过对接收端等效负载阻抗的调整,会相应的改变接收端线圈的负载品质因数,从而改变无线充电系统的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接收端和发射端通过在不同间距下动态调整等效负载阻抗,可以使得在满足额定接收功率的情况下,传输效率达到最大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间距增大时,耦合系数下降很快,使得充电功率和效率都大大降低的技术问题。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包括:
步骤201,监测接收端的接收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对接收端的接收功率进行实时监测。
步骤202,判断预置时间内接收端的接收功率的变化是否大于预置值;
当对接收端的接收功率进行实时监测时,判断在预置时间内,接收端的接收功率的变化是否大于预置值。
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一时间内接收端的接收功率变化较大,可能情况是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的距离发生了改变,也可能是充电过程由于一些相关因素的干扰导致传输功率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系统发生错误。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对发射端的发射功率进行初始化,重新获取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当于对无线充电系统进行初始化。需要说明的是,当对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进行调节、对发射端的发射功率进行调节等主动调节的过程中,接收端的接收功率必然会发生变化,因此,上述的预置值应当大于主动对电路进行调节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变化的值。
步骤203,初始化发射端的发射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对发射端的发射功率进行初始化,可以使发射端选择较小的发射功率进行传输,以便于后续逐渐对发射功率进行增大,保持系统的最大效率传输。
步骤204,将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调节为最大等效负载阻抗;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得到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的第一阻抗和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的第二阻抗,可以将等效负载阻抗以一个预置的规律进行调节。本实施所提供的方案是将等效负载阻抗由大到小进行调节,也可以由小到大进行调节,当然还有其他对等效负载阻抗进行调节的方法,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205,根据获取到的发射端的发射功率与接收端反馈的接收功率,计算对应条件下的传输效率和传输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等效负载阻抗对应不同的传输功率,通过对等效负载阻抗的调整,可以得到不同阻抗下的不同传输功率,例如说:建立一个表格,将接收功率的大小、传输效率分别与对应的等效负载阻抗的大小填入表格,得到等效负载阻抗与接收功率、传输效率的对应关系统计表格。
步骤206,判断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是否为最小等效负载阻抗;
可以理解的是,当等效负载阻抗为最小等效负载阻抗时,说明全部阻抗对应的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已经统计完毕,当等效负载阻抗不为最小阻抗时,则继续统计。
步骤207,根据预置步长减小等效负载阻抗;
可以理解的是,当等效负载阻抗不为最小阻抗时,可以按照预置的步长逐步减小等效负载阻抗,再返回步骤205进行计算。
步骤208,获取以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一阻抗,以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二阻抗;
当全部阻抗对应的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获取完毕后,可以根据其结果进行统计,分别得到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和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定义为第一阻抗和第二阻抗。
步骤209,将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调整为第一阻抗;
步骤209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步骤102的内容相同,具体描述可以参见第一实施例步骤102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10,判断接收端的接收功率是否达到额定接收功率;
步骤210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步骤103的内容相同,具体描述可以参见第一实施例步骤103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11,判断发射端的发射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值;
需要说明的是,为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经过初始化的发射端的发射功率不一定是最大发射功率。因此,在接收端的接收功率未达到额定接收功率时,可以先调整发射端的发射功率,毫无疑问的,发射功率越大,接收功率也越大。
步骤212,根据预置步长增加发射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当接收端的接收功率未达到额定接收功率,且发射端的发射功率小于最大发射功率时,可以通过增加发射功率来增加接收功率。每根据预置步长增加一次发射功率,均返回步骤210,再次判断是否达到额定接收功率。同样,预置步长也可以通过将初始发射功率与最大发射功率的差值除以一个整数,例如10,将除得的数作为预置步长。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设置预置步长,无论用什么方法,总之此处的发射功率是逐步递增的。
步骤213,判断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是否不大于第二阻抗;
可以理解的是,当接收端的接收功率未达到额定接收功率,但发射端的发射功率已经为最大发射功率时,可以通过调节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来调节接收端的接收功率。
步骤214,根据预置步长减小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
步骤214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步骤104的内容相同,具体描述可以参见第一实施例步骤104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15,不改变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
步骤215与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步骤105的内容相同,具体描述可以参见第一实施例步骤105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16,发送传输功率不足信号;
当发射端的发射功率已达到最大,且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已不小于第二阻抗,然而接收端的接收功率仍未达到额定接收功率时,可以说明可能存在发射端与接收端之间的距离过大、发射端或接收端出现故障、系统出现错误等问题,此时可以发送功率不足信号,以提醒用户当前状态下无法进行正常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下,增加了的对接收端的接收功率进行监测的步骤,当接收端的功率出现重大变化时,重新对系统进行初始化,以便于及时更新功率传输状态。同时,还增加初始化发射端的发射功率步骤,使发射功率以非最大发射功率进行传输,并在之后步骤中逐步增加发射功率,若在非最大发射功率传输的情况下可以达到额定接收功率,则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装置300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以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一阻抗,以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二阻抗;
第一调整模块302,用于将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调整为第一阻抗;
判断模块303,用于判断接收端的接收功率是否达到额定接收功率;
第二调整模块304,用于减小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直到接收功率达到额定接收功率或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不大于第二阻抗,并返回判断模块303。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装置400包括:
监测模块401,用于监测接收端的接收功率,若在预置时间内接收端的接收功率的变化大于预置值,则触发功率初始化模块402
功率初始化模块402,用于初始化发射端的发射功率;
获取模块403,用于获取以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一阻抗,以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二阻抗;
第一调整模块404,用于将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调整为第一阻抗;
判断模块405,用于判断接收端的接收功率是否达到额定接收功率,若是,则不改变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若否,则进入第二调整模块406;
第二调整模块406,用于当发射端的发射功率小于最大发射功率时,根据预置步长增加发射功率,并返回判断模块405;当发射功率不小于发射端的最大发射功率时,则进入第三调整模块407;
第三调整模块407,用于当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大于第二阻抗时,根据预置步长减小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并返回判断模块405;
警告模块408,用于发送传输功率不足信号。
其中计算模块403具体可以包括:
阻抗初始化模块,用于将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调节为最大等效负载阻抗;
记录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发射端的发射功率与接收端反馈的接收功率,计算对应条件下的传输效率和传输功率;
阻抗调整模块,用于根据预置步长减小等效负载阻抗,并返回记录模块,直到等效负载阻抗为最小等效负载阻抗。
统计模块,用于根据计算结果,得到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的第一阻抗和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的第二阻抗。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发射端501、接收端502、无线充电的控制装置503;
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连接,用于对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进行控制。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设备包括处理器801以及存储器802:
存储器80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程序代码传输给处理器;
处理器801用于根据程序代码中的指令前述各个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英文全称:Read-Only Memory,英文缩写:ROM)、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全称:Random Access Memory,英文缩写: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以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一阻抗,以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二阻抗;
S2:将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调整为所述第一阻抗;
S3:判断所述接收端的接收功率是否达到额定接收功率;
S4:若是,则不改变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
S5:若否,则减小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直到所述接收功率达到所述额定接收功率或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不大于所述第二阻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通过调节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并根据所述接收端反馈的接收功率和发射端的发射功率,获取以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一阻抗,以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二阻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按照预置的方法及次数改变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并获取每个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对应的传输效率和传输功率;
将最大传输效率对应的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一阻抗;将最大传输功率对应的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二阻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否,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发射端的发射功率是否达到最大值;
当未达到最大值,则不断增加所述发射功率,直到所述接收功率达到所述额定接收功率或所述发射功率达到最大值时停止;
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当所述发射功率已经达到最大值且所述接收功率未达到所述额定接收功率,则减小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直到所述接收功率达到所述额定接收功率或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不大于所述第二阻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接收功率未达到所述额定接收功率且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不大于所述第二阻抗,则发送传输功率不足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后,还包括:
监测接收端的接收功率,若在预置时间内所述接收端的接收功率的变化大于预置值,则返回步骤S1。
7.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以最大效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一阻抗,以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下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作为第二阻抗;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调整为所述第一阻抗;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接收端的接收功率是否达到额定接收功率;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减小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直到所述接收功率达到所述额定接收功率或所述接收端的等效负载阻抗不大于所述第二阻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模块,监测接收端的接收功率,若在预置时间内所述接收端的接收功率的变化大于预置值,则返回获取模块。
9.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端,接收端,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控制装置;
所述发射端与所述接收端连接;
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连接。
10.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
CN201810947720.7A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Pending CN1088798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7720.7A CN108879887A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47720.7A CN108879887A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9887A true CN108879887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20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47720.7A Pending CN108879887A (zh) 2018-08-20 2018-08-20 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988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0093A1 (zh) * 2019-12-03 2021-06-10 华润微集成电路(无锡)有限公司 实现无线充电系统温度控制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7640A (zh) * 2011-06-09 2012-02-08 东南大学 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CN202206194U (zh) * 2011-06-09 2012-04-25 东南大学 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KR101338690B1 (ko) * 2012-07-06 2013-12-09 홍익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전력전송의 적응적 임피던스 정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3733477A (zh) * 2011-06-06 2014-04-16 WiTricity公司 可植入设备的无线能量传输
WO2017023093A1 (ko) * 2014-08-05 2017-02-09 한국전기연구원 임피던스 정합을 이용한 무선전력전송 장치 및 시스템
US20170117753A1 (en) * 2015-10-21 2017-04-2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for Maximizing the Overall Link Efficiency of Energy Receivers in a Reliable Implantabl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33477A (zh) * 2011-06-06 2014-04-16 WiTricity公司 可植入设备的无线能量传输
CN102347640A (zh) * 2011-06-09 2012-02-08 东南大学 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CN202206194U (zh) * 2011-06-09 2012-04-25 东南大学 一种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KR101338690B1 (ko) * 2012-07-06 2013-12-09 홍익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전력전송의 적응적 임피던스 정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023093A1 (ko) * 2014-08-05 2017-02-09 한국전기연구원 임피던스 정합을 이용한 무선전력전송 장치 및 시스템
US20170117753A1 (en) * 2015-10-21 2017-04-2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for Maximizing the Overall Link Efficiency of Energy Receivers in a Reliable Implantable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治德 等: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效同步研究", 《电工技术学报》 *
夏晨阳 等: "《高能效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分析与研究》", 31 July 2014,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0093A1 (zh) * 2019-12-03 2021-06-10 华润微集成电路(无锡)有限公司 实现无线充电系统温度控制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1509B2 (e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device to-be-charged
JP6518989B2 (ja) 充電対象機器及び充電方法
US8666687B2 (en) Battery pack control apparatus
KR101248284B1 (ko) 직접 충전 포트 지원 및 확장 기능들을 구비하는 충전 시스템
EP1769315B1 (en) Improved power delivery over ethernet cables
US200500497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management in a local area network
SE515366C2 (sv) Batteripaket för en portabel elektrisk apparat samt sätt vid uppladdning av detsamma
US20140129853A1 (en) Advertising power over ethernet (POE) capabilities among nodes in a POE system using type-length-value (TLV) structures
CA2470458A1 (en) Audio communication bandwidth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for the same,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server, and network apparatus
US20140129854A1 (en) Auto-Negotiation and Advanced Classification for Power Over Ethernet (POE) Systems
US20210376644A1 (en)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20160072339A1 (en) Power receiv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634533B (zh) 电池能量回馈电池测试方法
CN107294387A (zh) 一种模块化储能变换器的组合控制方法
CN108879887A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设备
US8195965B2 (en) Compensation for high powered midspan power sourcing equipment
CN101753319B (zh) 网络设备
US1087322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cross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harging
CN210608648U (zh) 一种外置式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CN217692725U (zh) 一种充电装置以及相应车辆
US686229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vercoming large transport delays between master and slave utopia devices
US8054100B1 (en) Line transceiver apparatus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CN108141371B (zh) 用于电池组的电池组管理系统的通信系统和用于运行这种通信系统的至少一个预先确定的耦合网络的方法
US20070003053A1 (en) System and device for the remote powering of a data-processing device
CN109617565A (zh) 具有通讯功能的电路模块、多模块的电路装置与光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14

Address after: 411100 Three Innovation Park Area A, No. 9 Shuangyong Road, Xiangtan High-tech Zone,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nan time chang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70 Science Avenue 162 B2 402, Guangzhou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whole worl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