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9340A - 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9340A
CN108879340A CN201810591780.XA CN201810591780A CN108879340A CN 108879340 A CN108879340 A CN 108879340A CN 201810591780 A CN201810591780 A CN 201810591780A CN 108879340 A CN108879340 A CN 108879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fan housing
integrated
electrode needle
rel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917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义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Kangle Li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Kangle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Kangle Li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Kangle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917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9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9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93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purific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sterilisation; by ozon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包括支撑座和安装在支撑座上的释放集成单元;支撑座,包括支撑台、安装台、位置支撑台与安装台之间高度可调支撑筒;释放集成单元,包括前风罩、后风罩、集成盒、电机、扇叶、释放器总成、变换装置;集成盒内设有释放器总成和变换装置,集成盒上固定安装有后风罩,后风罩与前风罩可拆卸连接,构成风罩,风罩内设有与电机的轴连接的扇叶;风罩内,扇叶外围设有释放器总成;释放器总成包括电极针、安装有电极针的电极针插板,变换装置的输出端与传输电线的一端连接,传输电线的另一端伸入电极针插板中与电极针连接;集成盒与安装台合页连接,释放集成单元能够在立面与水平面之间进行转换。

Description

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
背景技术
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是一种生成空气负离子的装置,该装置将输入的直流或交流电经EMI处理电路及雷击保护电路处理后,通过脉冲式电路,过压限流;高低压隔离等线路升为交流高压,然后通过特殊等级电子材料整流滤波后得到纯净的直流负高压,将直流负高压连接到金属或碳元素制作的释放尖端,利用尖端直流高压产生高电晕,高速地放出大量的电子(e-),而电子无法长久存在于空气中(存在的电子寿命只有nS级),立刻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O2)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
现有市面上的空气负离子发生器主要为箱体装,其侧面设有释放口用于释放负氧离子,现有的空气负离子发生器的释放方向为立面,由于空气负氧离子会在空气中发生沉降,因此,其与释放方向为水平面相比,不够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其释放方向为水平面,使得释放的负氧离子在空气中分布得更为均匀,对空气中的污染物的吸附效果更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包括支撑座和安装在支撑座上的释放集成单元;
支撑座,包括支撑台、安装台、位置支撑台与安装台之间高度可调支撑筒;
释放集成单元,包括前风罩、后风罩、集成盒、电机、扇叶、释放器总成、变换装置;集成盒内设有释放器总成和变换装置,集成盒上固定安装有后风罩,后风罩与前风罩可拆卸连接,构成风罩,风罩内设有与电机的轴连接的扇叶;风罩内,扇叶外围设有释放器总成;释放器总成包括电极针、安装有电极针的电极针插板,变换装置的输出端与传输电线的一端连接,传输电线的另一端伸入电极针插板中与电极针连接;集成盒与安装台合页连接,释放集成单元能够在立面与水平面之间进行转换。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集成盒内设有电磁屏蔽板将电机与变换装置进行隔离。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传输电线外套有电磁屏蔽管套。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电极针插板包括环形的主插板、环形的插板槽,主插板与插板槽螺纹连接,主插板的内环边和外环边分别设有内防护罩和外防护罩;插板槽内设有走线孔;主插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用于安装带螺纹的电极针的螺纹安装孔;插板槽外壁设有一圈固定板,固定板设有有螺栓孔,固定板的尺寸使得固定板可以位于前风罩和后风罩之间,固定板上螺栓孔与前风罩、后风罩的螺栓孔对应,使得通过螺栓将前风罩、后风罩、释放器总成固定在一起。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风罩内设有用于对传输电线进行整理、引导的导线板。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集成盒为带有转角的结构,集成盒包括第一盒和第二盒,第一盒位于第二盒一侧的底部,使得集成盒的一角形成缺口,第二盒放置在安装台上,释放集成单元安装在第一盒与第二盒的共面上;第二盒中,与第一盒相接的面为第二盒A面,与第二盒A面相接且不与第一盒相接的面为第二盒B面;第二盒A面与第二盒B面的相交处与安装台合页连接;当第二盒A面与安装台接触时,释放集成单元位于立面,当第二盒B面与安装台接触时,此时释放集成单元位于水平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释放集成单元的位置改变,使得释放集成单元可以位于立面和水平面,当其位于水平面时,能够使得负氧离子更均匀的分布在空气中,更有均匀的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当其位于立面时,能够同时起到电风扇和负氧离子发生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在作为负氧离子发生器时,释放集成单元位于水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释放集成单元正面的示意图;
图4为电极针插板的剖视图;
图5为主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插板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所示:10-支撑台,11-支撑筒,12-安装台,20-集成盒,201-第二盒A面,202-第二盒B面,21-前风罩,22-后风罩,23-扇叶,24-电机,25-电极针,26-变换装置,27-电极针插板,271-主插板,272-插板槽,273-内防护罩,274-外防护罩,275-固定板,28-电磁屏蔽板,29-导线板,30-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包括支撑座和安装在支撑座上的释放集成单元,其中,支撑座包括支撑台10、位于支撑台10上的可调节高度的支撑筒11、支撑筒11顶部设有安装台12用于安装释放集成单元,可调节高度的支撑筒11是属于现有技术,因此,不作说明。
释放集成单元包括集成盒20、前风罩21、后风罩22、电机24、变换装置26、负离子输出线、电机24、扇叶23和释放器总成。
集成盒20上安装有后风罩22,后风罩22与前风罩21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后风罩22和前风罩21构成的风罩内设有扇叶23和释放器总成。电机24设置在集成盒20内,电机24轴从集成盒20内伸出,并与风罩内的扇叶23中心连接,使得电机24旋转带动扇叶23旋转。
释放器总成设置在扇叶23的外围,不影响扇叶23的转动,所述释放器总成包括电极针插板27、电极针25;所述电极针插板27上均匀分布若干电极针25,电极针插板27包垂直设置在其上的内防护罩273和外防护罩274,上述电极针25设置在内防护罩273与外防护罩274之间的电极针插板27上。集成盒20内还设有变换装置26,变换装置26通过负离子输出线与电极针25连接,负离子输出线从集成盒20内穿出后埋入电极针插板27内,与安装在电极针插板27内的电极针25连接。内防护罩273和外防护罩274配合对电极针25进行保护。
如图4~6所示,具体的,为了电极针25的安装方便,对电极针插板27还有以下设计,电极针插板27包括环形的主插板271和环形的插板槽272;插板槽272内壁设有螺纹,主插板271外壁设有与其配合的螺纹,使得主插板271与插板槽272螺纹可拆卸连接构成上述电极针插板27。其中,内防护罩273和外防护罩274与主插板271一体成型,内防护罩273和外防护罩274的存在也使得便于手持主插板271将主插板271与插板槽272进行连接和拆卸。
具体的,内防护罩273和外防护罩274与主插板271的内环边和外环边齐平。具体地,在插板槽272的外壁还设有一圈固定板275,固定板275上开有螺栓孔,固定板275的尺寸使得固定板275可以位于前风罩21和后风罩22之间,固定板275上螺栓孔与前风罩21、后风罩22的螺栓孔对应,使得通过螺栓将前风罩21、后风罩22、释放器总成固定在一起。
主插板271上在内防护罩273与外防护罩274之间还设有均匀分布的螺纹孔,使得其能够与带有螺纹的电极针25配合,安装电极针25。插板槽272上开有走线孔,使得传输电线能够进入电极针插板27内与电极针25连接。
具体地,在集成盒20内被电磁屏蔽板28分割为两个区域,一个区域用于安装放置电机24,另一个区域用于放置变换装置26,减少两者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传输电线外套有电磁屏蔽套管。
还需要说明的是,集成盒20的结构,集成盒20为带有转角的结构,集成盒20包括第一盒和第二盒,第一盒位于第二盒一侧的底部,使得集成盒20的一角形成缺口,第二盒放置在安装台12上,释放集成单元安装在第一盒与第二盒的共面上;第二盒中,与第一盒相接的面为第二盒A面201,与第二盒A面201相接且不与第一盒相接的面为第二盒B面202;第二盒A面201与第二盒B面202的相交处与安装台12合页连接;如图1所示,当第二盒A面201与安装台12接触时,释放集成单元位于立面;如图2所示,当第二盒B面202与安装台12接触时,此时释放集成单元位于水平面。通过上述结构来实现集成盒20的位置翻转,从而实现释放集成单元位于纵向还是水平。
集成盒20带有转角的结构使得当释放集成单元位于纵向时,安装台12起到支撑作用,放置稳固。
为了保证释放集成单元位于水平面时,仍然能有稳固的支撑作用,因此在安装台12上设有卡扣,第二盒上设有卡件,当第二盒的B面与安装台12接触时,通过卡扣和卡件的配合,将释放集成单元锁死。由于卡扣和卡件是十分成熟的现有技术,也有多种的卡扣和卡件能够实现锁死的技术效果,因此不作详细说明,附图中也未画出。比如,插销结构,具体应用则是,安装台12上避开释放集成单元设有插销孔A,第二盒C面(即与第二盒A面201平行的面)设有插销孔B,当第二盒B面202与支撑台10接触时,此时插销孔A与插销孔B轴线相对,相互配合可插入插销进行锁死。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风罩内还设有L型的导线板29,L型导线板29与电极针插板27连接,与插板槽272的走线孔相对,使得传输电线被L型导线板29整理走线,避免传输电线被绞到扇叶23中。导线板29为现有技术,即板子上设有若干导线的夹口,夹口可以通过传输电线,通过导线板29上的夹口即可对传输电线进行整理。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电源线30通电后,电流经过变换装置26然后通过电线进入电极针25发生电离,电离出的负电子与氧离子结合形成负氧离子。而电源线30通电后电机24带动扇叶23开始旋转,若用户选择将释放集成单元调整到水平面时,此时在扇叶23风力帮助下,同时由于释放集成单元设置在水平面,使得负氧离子在空气中分布得更加均匀,负氧离子与空气中污染物结合产生沉降。
当用户将释放集成单元调整到纵向时,此时虽然负氧离子分布得没有那么均匀,但是可以达到电风扇的降温功能,实现风扇降温与负氧离子产生的双重功能。
本实施例的结构,使得用户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自身需要自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变换装置26即将电源线30输入的电流转换为直流负高压的装置,是属于现有技术,因此不作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电磁屏蔽管套即为黑色热缩套。
考虑到安全性,本实施例中,风罩、扇叶23、导线板29、集成盒20、电极针插板27皆为塑料材质。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发明。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发明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发明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和安装在支撑座上的释放集成单元;
支撑座,包括支撑台、安装台、位置支撑台与安装台之间高度可调支撑筒;
释放集成单元,包括前风罩、后风罩、集成盒、电机、扇叶、释放器总成、变换装置;集成盒内设有释放器总成和变换装置,集成盒上固定安装有后风罩,后风罩与前风罩可拆卸连接,构成风罩,风罩内设有与电机的轴连接的扇叶;风罩内,扇叶外围设有释放器总成;释放器总成包括电极针、安装有电极针的电极针插板,变换装置的输出端与传输电线的一端连接,传输电线的另一端伸入电极针插板中与电极针连接;集成盒与安装台合页连接,释放集成单元能够在立面与水平面之间进行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集成盒内设有电磁屏蔽板将电机与变换装置进行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传输电线外套有电磁屏蔽管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电极针插板包括环形的主插板、环形的插板槽,主插板与插板槽螺纹连接,主插板的内环边和外环边分别设有内防护罩和外防护罩;插板槽内设有走线孔;主插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用于安装带螺纹的电极针的螺纹安装孔;插板槽外壁设有一圈固定板,固定板设有有螺栓孔,固定板的尺寸使得固定板可以位于前风罩和后风罩之间,固定板上螺栓孔与前风罩、后风罩的螺栓孔对应,使得通过螺栓将前风罩、后风罩、释放器总成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风罩内设有用于对传输电线进行整理、引导的导线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其特征在于,集成盒为带有转角的结构,集成盒包括第一盒和第二盒,第一盒位于第二盒一侧的底部,使得集成盒的一角形成缺口,第二盒放置在安装台上,释放集成单元安装在第一盒与第二盒的共面上;第二盒中,与第一盒相接的面为第二盒A面,与第二盒A面相接且不与第一盒相接的面为第二盒B面;第二盒A面与第二盒B面的相交处与安装台合页连接;当第二盒A面与安装台接触时,释放集成单元位于立面,当第二盒B面与安装台接触时,此时释放集成单元位于水平面。
CN201810591780.XA 2018-06-08 2018-06-08 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 Pending CN108879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1780.XA CN108879340A (zh) 2018-06-08 2018-06-08 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1780.XA CN108879340A (zh) 2018-06-08 2018-06-08 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9340A true CN108879340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38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91780.XA Pending CN108879340A (zh) 2018-06-08 2018-06-08 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934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7952A (zh) * 2000-12-08 2002-07-10 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发射体组合件
CN2619077Y (zh) * 2003-03-05 2004-06-02 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负离子装置的电风扇
CN101488643A (zh) * 2008-01-15 2009-07-22 欧姆龙株式会社 静电除去装置
CN103441429A (zh) * 2013-09-10 2013-12-11 苏州新区枫桥净化设备厂 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CN205677861U (zh) * 2016-06-14 2016-11-09 张煜东 一种多功能电风扇
CN205960426U (zh) * 2016-07-19 2017-02-15 上海宝谊图片有限公司 智能负离子发生装置
CN208735778U (zh) * 2018-06-08 2019-04-12 成都康乐人生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7952A (zh) * 2000-12-08 2002-07-10 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发射体组合件
CN2619077Y (zh) * 2003-03-05 2004-06-02 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负离子装置的电风扇
CN101488643A (zh) * 2008-01-15 2009-07-22 欧姆龙株式会社 静电除去装置
CN103441429A (zh) * 2013-09-10 2013-12-11 苏州新区枫桥净化设备厂 空气负离子发生器
CN205677861U (zh) * 2016-06-14 2016-11-09 张煜东 一种多功能电风扇
CN205960426U (zh) * 2016-07-19 2017-02-15 上海宝谊图片有限公司 智能负离子发生装置
CN208735778U (zh) * 2018-06-08 2019-04-12 成都康乐人生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35778U (zh) 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
CN108879340A (zh) 新型负氧离子发生器
CN208420852U (zh) 一种采矿用矿洞空气检测装置
CN112431715A (zh) 一种新能源式风力发电装置
CN209358019U (zh) 一种水电设备用防潮外壳
CN211605655U (zh) 负离子电极分布结构
CN110881238A (zh) 一种用于电子器材生产的离子风扇
CN206003980U (zh) 一种配电线路可摘挂式地刀
CN213460570U (zh) 大型高压电力计量柜
CN208782524U (zh) 一种手提式220v交流电源箱
CN106848848A (zh) 一种综合有源和无源一体等离子驱雷装置
CN207662955U (zh) 一种高压验电器
CN215119541U (zh) 一种便于隔绝雷击二次放电伤害的防雷接地装置
CN216844725U (zh) 应用于烟囱的炊烟净化器
CN212626742U (zh) 一种新型强、弱配电箱
CN109412048A (zh) 一种电气设备的散热系统
CN221043299U (zh) 一种基于化工安全的静电消除装置
CN218770902U (zh) 一种户外电容器成套装置
CN205302146U (zh) 一种计算机新型高效防尘设备
CN216355340U (zh) 一种多功能综合一体机
CN211964544U (zh) 一种防尘防静电的水泥操作控制箱
CN213149052U (zh) 一种带有总控室防护板的计量箱
CN219893495U (zh) 一种集成电路生产用防静电装置
CN219935922U (zh) 一种电力避雷器测试装置
CN2126749Y (zh) 安全接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