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4660A - 一种应用测试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测试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4660A
CN108874660A CN201810415526.4A CN201810415526A CN108874660A CN 108874660 A CN108874660 A CN 108874660A CN 201810415526 A CN201810415526 A CN 201810415526A CN 108874660 A CN108874660 A CN 108874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sion
user
specified
applic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155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宠波
程思源
孙逸旻
夏子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155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46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4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46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4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design, e.g. generating new test c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提供前端页面,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用户在前端页面输入的应用测试任务;根据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根据所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分别得到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根据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确定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将各版本的指定指标数据以及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作为测试结果信息,通过前端页面展示测试结果信息,达到对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进行测试的目的,用户通过前端页面展示的测试结果信息就可以确定该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的情况,以便择优选择进行发布,操作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测试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电子终端设备的依赖日益加深,各种各样的应用发布出来,并且为了使得已经发布出来的应用在功能上有进一步的提升或者对出现的漏洞进行修正,会定期或不定期开发出新版本或者多个不同的版本,以便用户对该应用进行版本更新,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但是,当开发出新版本或者开发出不同版本的应用时,如果盲目的直接将新版本发布或者从不同版本中选择其中一个发布,都可能存在新发布的版本出现用户体验不好的情况。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在发布前分别对应用的新旧版本或者应用的不同版本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应用测试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测试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提供前端页面,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应用测试任务;
根据所述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
根据所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分别得到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根据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确定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
将各版本的指定指标数据以及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作为测试结果信息,通过所述前端页面展示所述测试结果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测试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
提供单元,适于提供前端页面;
测试任务接收单元,适于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应用测试任务;
用户数据获取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适于根据所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分别得到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根据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确定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
应用测试结果展示单元,适于将各版本的指定指标数据以及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作为测试结果信息,通过所述前端页面展示所述测试结果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前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前端页面,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用户在前端页面输入的应用测试任务;根据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根据所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分别得到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根据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确定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将各版本的指定指标数据以及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作为测试结果信息,通过前端页面展示测试结果信息,达到对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进行测试的目的,用户通过前端页面展示的测试结果信息就可以确定该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的情况,以便择优选择进行发布,操作简单,保证发布的版本的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粘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测试的前端页面的展示效果示意图;图2(a)示出了应用概览页面的应用概况界面的示意图;图2(b)示出了应用概览页面的试验列表界面的示意图;图2(c)示出了试验报告功能中的试验概况界面的示意图;图2(d)示出了指标详情界面的示意图;图2(e)示出了指标详情页面中的指标详情列表界面的示意图;图2(f)示出了试验设置功能中的运行控制界面的示意图;图2(g)示出了另一运行控制界面的示意图;图2(h)示出了试验设置功能中的版本管理界面的示意图;图2(i)示出了试验设置功能中的指标管理界面的示意图;图2(j)示出了试验设置功能中的集成调试界面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分析的效果示意图;图3(a)示出了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第一预设条件的效果示意图;图3(b)示出了数据分析结果分组展示的示意图;图3(c)示出了通过前端页面接收保存为单图请求的示意图;图3(d)示出了通过前端页面接收保存为指标请求的示意图;图3(e)示出了前端页面展示用于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地址信息的示意图;图3(f)示出了地址信息被触发的示意图;图3(g)示出了通过前端页面的留存分析页面接收留存分析请求的示意图;图3(h)示出了另一通过前端页面的留存分析页面接收留存分析请求的示意图;图3(i)示出了通过前端页面的留存分析页面接收留存对比请求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0,提供前端页面,通过前端页面接收应用测试任务。
本实施例是从服务器侧进行描述的,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例如,PC等)建立连接,通过连接向终端设备提供前端页面,用户在前端页面中输入相应的应用测试任务,通过连接返回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该应用测试任务。上述中的用户是指待测试应用的测试人员。
步骤S120,根据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
待测试应用可能会有多个版本,例如,已发布的版本,新开发的一个或多个版本等。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的是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例如,待测试应用进行测试的版本有A版本和B版本,则获取的就是A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和B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
对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进行测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测试确定各版本的优劣,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对各版本的使用体验,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获取的用户数据是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在访问所述待测试应用时产生的数据,例如,A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就是参加A版本测试的用户在访问A版本时产生的数据;B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就是参加B版本测试的用户在访问B版本时产生的数据。
步骤S130,根据所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分别得到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根据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确定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
对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的测试结果可以体现为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上,指定指标数据的好坏决定了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的情况,例如,指定指标可以是累计点击数、转化率等。
步骤S140,将各版本的指定指标数据以及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作为测试结果信息,通过前端页面展示测试结果信息。
可见,通过本实施例可以达到对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进行测试的目的,用户通过前端页面展示的测试结果信息就可以确定该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的情况,以便择优选择进行发布,操作简单,保证发布的版本的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粘度。
本技术方案可以应用在企业内部,作为应用测试人员的员工可以注册账号,当用户需要进行应用测试时,可以通过已注册的账号登录。优选地,当员工注册时,可以根据该员工所属部门设置相应的权限,或者设置其可操作的待测试应用,以使得一个账号只可以进行本账号内的待测试应用的应用测试,防止工作的重复或相互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40中的通过前端页面展示测试结果信息包括:当通过前端页面接收到应用测试任务的查看请求时,在前端页面展示对应的测试结果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通过前端页面建立应用测试任务后,建立的应用测试任务也展示在前端页面,以便用户可以直观预览到自己建立过哪些应用测试任务,当用户想要了解到其中一个应用测试任务的具体执行情况时,可以进一步查看该应用测试任务,例如,在前端页面对应每个应用测试任务设置一个查看控件,当该查看控件被触发时,则确定接收到查看对应的应用测试任务的指令。只有在即受到应用测试任务的查看请求时,才展示该应用测试任务对应的测试结果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方法还包括:分别形成与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在前端页面中展示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供测试人员通过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访问各版本进行调试。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人员可以通过地址信息访问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这样测试人员就可以通过访问查看各版本是否达到要求,如果没有达到要求,则再进一步对未达到要求的版本进行修正。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供的地址信息只能提供访问功能,如果测试人员需要进行修正,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渠道进行修正,例如,重新修改已开发的应用代码。为测试人员进行调试提供了很大的遍历。
例如,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各版本的测试,需要确定进行各版本的测试的用户,例如,通过用户的唯一标识确定参见各版本测试的用户。如,标识1的用户参加A版本的测试,标识2的用户参加B版本的测试,这里的标识可以是由设备的IMEI、安卓ID和产品序列号SN确定的M2。现有技术中,测试人员要进行调试,需要寻找到标识1的用户,查看用户访问的待测试应用的A版本,再确定是否需要调试。可见,通过本实施例,则可以直接通过前端页面展示的各版本的地址信息访问相应的版本进行调试。
具体地,上述的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包括: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二维码或者网址链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待测试应用是应用程序,例如,手机APP,则地址信息是各版本对应的二维码;如果待测试应用是网站,则地址信息是各版本对应的网址链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方法还包括:在前端页面中提供一键发布的控件,当监测到一键发布控件被触发时,将测试结果信息中的最优版本发布至所有用户。
当根据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确定了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后,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发布功能,即监测到前端页面中的一键发布的空间被触发后,就将最优版本发布进行全量发布,表面测试人员手动进行全量发布,节省测试人员的操作流程。例如,在进行待测试应用的A版本和B版本的测试后,发现B版本要优于A版本,则一键发布时,将B版本进行全量发布,发布至所有的用户。
具体地,上述的将测试结果信息中的最优版本发布至所有用户包括:获取最优版本的与其他各版本不同的变量的数值;根据最优版本的与其他各版本不同的变量的数值,修改已发布的其他各版本的相应变量的数值。
通常情况下,进行各版本的测试时,各版本间的差异可能仅在于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变量的数值的不同,因此,在进行发布时,则只需要修改与最优版本的变量的数值不同的其他版本的相应的变量的数值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的应用测试任务中就包含有一个或多个预设变量,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的预设变量的数值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获取的最优版本的与其他各版本不同的变量的数值可以从应用测试任务中获取。例如,变量是字符串格式的test,A版本的数值是1,B版本的数值是2,如果最优版本是A版本,则在发布时,将A版本中的test变量的数值修改为2即可。
在进行测试时,因为要获取到各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已经将各版本发布给对应的用户,例如,已经将A版本和B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用户,那么在进行一键发布时,则需要修改已发布的与最优版本不同的其他各版本的相应变量的数值,在上述例子的基础上,将已发布的A版本的相应变量test的数值修改为2。则其他未发布A版本或者B版本的用户则可以直接通过修改相应的变量,或者进行整个最优版本的发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20的根据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之前,图1所示的方法还包括:根据预设的用户分流规则,确定参加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将应用测试任务中的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进行应用测试任务时,为了获取到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首先需要确定参加该测试的用户,然后再从参加该测试的用户中进行分配,继而将各版本发布给对应的用户。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确定参加应用测试的用户,随机分配会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造成测试结果不可靠,影响待测试应用的正常发布。
本实施例中,测试人员可以根据测试需求,预先设定用户分流规则,然后按照预设的用户分流规则,从访问该待测试应用的用户中确定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以便保证确定参加的用户的合理性,然后再将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这样,通过本实施例,确定的参加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就是满足预设分流规则的,符合测试人员的测试需求,而非现有技术中的随机分配,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为了获得各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以进行测试,需要将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例如,本次应用测试任务对对待测试应用的A版本和B版本进行测试,并确定用户1-用户10是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则进一步确定用户1-用户5是参加A版本的测试,用户6-用户10是参加B版本的测试,则将A版本发布给用户1-用户5,将B版本发布给用户6-用户10。
进一步地,上述的根据预设的用户分流规则,确定参加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包括:从应用测试任务中获取用于进行用户分流的预设条件;判断进入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是否符合获取的用于进行用户分流的预设条件;如果符合,将该用户确定为参加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在进行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的测试过程中,需要保证选择的参加本次测试任务的用户在各维度上均匀分布,即尽量按照全面覆盖的原则选择用户,才能使得测试结果具有可靠性和普适性,而不受某一维度的特例的影响。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按照一定的百分比随机选择用户,例如,访问该待测试用户的所有用户的50%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但这并不能有效的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适性,例如,选择的50%的用户可能只是手机品牌1的用户,而并没有覆盖到手机品牌2的用户,这就使得测试结果不准确。
考虑到在进行待测试应用的测试时,测试人员根据测试需求会重点关注一个或几个条件下的用户的用户数据,那么,在本实施例中,测试人员在输入应用测试任务时就可以将这些条件作为进行用户分流的预设条件输入到应用测试任务中,那么在确定参加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时,就可以从应用测试任务信息中获取进行用户分流的预设条件,这样确定的参加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就是符合预设条件的用户,获取的用户数据就是符合预设条件的用户数据,使得测试结果展现的是满足预设条件的测试结果,更加符合测试人员的额测试需求,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具有普适性。
具体的,用于进行用户分流的预设条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待测试应用匹配的维度条件。
例如,在本次应用测试任务中,测试人员想要重点关注渠道1的手机品牌是华为和小米的用户的用户数据,那么就将预设条件设定为渠道1、手机品牌为华为和小米,那么在确定用户时,则将满足该预设条件的用户确定为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在实际应用中,对该待测试应用会存在多个应用测试任务,例如,任务1、任务2、任务3,那么当用户访问该待测试应用时,先将该用户进行任务1的预设条件的判断,如果满足,则参加任务1,如果不满足,则将该用户释放;判断是否满足任务2的预设条件,如果满足则参加任务2,如果不满足,则再次释放;判断是否满足任务3的预设条件,如果满足就参加任务3,如果不满足,则该用户不参加任何应用测试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监测到的访问该待测试应用的用户是指安装有测试SDK的用户,也就是说,未安装测试SDK的用户即使访问了该待测试应用也无法参见应用测试任务,因为没有安装测试SDK的用户是无法被获取到用户数据的。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应用测试任务中包括预设变量,以及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预设变量的数值。
则上述的将应用测试任务中的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包括:获取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预设变量的数值;根据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预设变量的数值,设置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的待测试应用的预设变量的数值。
在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服务器控制变量的方式进行各版本的发布。在上述例子的基础上,本次应用测试任务对对待测试应用的A版本和B版本进行测试,且针对的预设变量是字符串格式的test变量,A版本的test变量的数值是1,B版本的test变量数值是2,并确定用户1-用户10是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则进一步确定用户1-用户5是参加A版本的测试,用户6-用户10是参加B版本的测试,则将用户1-用户5的test变量的数值设置为1,将用户6-用户10的test变量的数值设置为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应用测试任务中包括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
则上述的将应用测试任务中的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包括:获取应用测试任务中的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根据获取的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将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当将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是通过流量配比进行发布的。例如,对待测试应用的A版本和B版本进行测试,设置的流量配比是1:1,即参加A版本测试的用户占用户流量的50%,参加B版本测试的用户占用户流量的50%。在测试时,确定用户1-用户10是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则根据流量配比,选择5个用户参加A版本的测试,另5个用户参加B版本的测试,如将A版本发布给用户1-用户5,将B版本发布给用户6-用户10。
进一步地,上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前端页面接收修改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的指令,得到修改后的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
则上述的将应用测试任务中的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包括:根据修改后的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将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在本实施例,可以根据需求修改已设置的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例如,在前端页面中展示流量的配比图,如条形图,测试人员可以在前端页面中通过拖动条形图中的可拖动控件修改流量的配比。在上述例子的基础上,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从1:1修改为3:2,则标识,参加A版本占用户流量的60%,参加B版本测试的用户占用户流量的40%。在测试时,确定用户1-用户10是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则根据流量配比,选择6个用户参加A版本的测试,另4个用户参加B版本的测试,如将A版本发布给用户1-用户6,将B版本发布给用户7-用户10。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测试的前端页面的展示效果示意图。
如图2(a)所示,在应用测试的前端页面包括应用概览和试验报告两个页面。在应用概览页面中,包括应用概况信息和试验列表;其中,图2(a)示出了应用概览页面的应用概况界面的示意图,可知应用概况包括流量情况(参加测试用户数),具体包括昨日全部流量(2774个)、历史累计流量(2793个)、运行中的试验(1个)和历史运行过的试验(0个),测流量剩余状态情况(100%)和整体流量走势图。实验列表中包括创建的各个应用测试任务。图2(b)示出了应用概览页面的试验列表界面的示意图,由图2(b)可知,该试验列表中已创建了一个试验1,在试验列表中展示该试验1(应用测试任务)的名称“mobile_test_check”、基本信息“流量0%、2个实验版本、1个单项指标、0个复合指标”、测试状态“运行中,已运行8天”、创建时间“2017年11月24日”、操作状态“查看”控件。通过“查看”控件可以查看该已创建的试验的具体情况。在试验列表中可以添加试验,即测试人员通过添加试验创建新的应用测试任务。
当图2(b)中的“查看”控件触发,就会切换到前端页面的试验报告页面。如图2(c)示出了试验报告功能中的试验概况界面的示意图。在实验报告页面包括试验概况、试验详情,试验设置功能中的运行控制、版本管理、指标管理和集成调试功能。如图2(c)所示,可以进行试验1中的待测试应用的单项指标clicl1(人均次数、人均计算值、总次数、总计算值、转化人数、转化率)的数据查看,图中显示的是试验1中待测试应用的默认版本、版本1的人均次数的数据图。另外,在右侧的选择实验下拉框中可以对已创建的试验进行切换,以查看其它试验的试验概况;也可以查看指标详情,并对不同的指标进行选择查看详细数据。当查看指标详情时,则切换到试验报告的指标详情界面,如图2(d)示出了指标详情页面界面的示意图。如图2(d)示出了指标click1(点击1)的从2017年11月29日到2017年12月05日的数据详情,具体的展示的是转化人数的默认版本和版本1的按日统计的数据详情,并通过数据图形的形式展现在前端页面,并当光标拖动到数据图形中时,可以查看相应的具体数据,例如图中所述的2017年1204日默认版本的转化人数是496,版本1的转化人数是696。在指标详情页面中的指标详情还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展示,如2(e)示出了指标详情页面中的指标详情列表界面的示意图,在列表中列出了每个版本的各指标的情况,使得测试人员一目了然。从图中可以看出针对指标试验PV、试验UV、转化率,默认版本1分别是195206、1296、38.27%;版本1分别是212730、1496、46.52%。针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value、提高百分比[95%置信区间],版本1是“是”、21.56[2.06%,62.01%]。
图2(f)示出了试验设置功能中的运行控制界面的示意图。由图2(f)界面中展示试验的名称、运行状态、试验描述、单项指标、复合指标、创建时间、开始运行时间等信息,以及设置有发布版本控件,测试人员如果对测试中的最优版本满意的话,可以通过该控件进行一键发布,也可以在该界面中进行停止试验的操作。图2(g)示出了另一运行控制界面的示意图,如图2(g)所示,在该界面中展示有该试验的实验分层、试验占用分层流量、实验版本、试验受众信息,以及试验的各版本占试验流量配比情况(默认版本是50%。版本1是50%),测试人员可以通过页面中的编辑控件对流量配比进行修改。
图2(h)示出了试验设置功能中的版本管理界面的示意图。如图2(h)所示,在该界面中展示有试验中的各版本的预设变量的数值,试验1中的变量是string字符串形式的test变量,默认版本的数值是1,版本1的数值是2。需要说明的是变量需要在代码中集成,请确保此处变量名称与代码中一致,同一应用下的变量可以被所有试验调用,要选择本次试验需要引用的变量。以便客户端用来控制版本的数值。
图2(i)示出了试验设置功能中的指标管理界面的示意图。如图2(i)所示,该界面中展示了试验1的单项指标和描述,如PV(进入试验的累计点击数)、UV(进入试验的访客数,累计去重)、click1(点击1),还可以展示复合指标和描述。
图2(j)示出了试验设置功能中的集成调试界面的示意图。如图2(j)所示,该界面中展示有试验的名称、状态、描述、指标信息和创建时间,还展示了试验的各版本的二维码,试验1中的默认版本的二维码和版本1的二维码,测试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访问对应的默认版本或版本1,以查看默认版本或版本1是否是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则再进行调试。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扫描界面中的二维码,根据页面提示进入APP,即为该版本的测试环境,其产生的相关数据不会计入正式实验中。
当一款应用发布后,为了便于与该发布后的应用的情况进行更好的了解,需要根据该应用发布后产生的业务数据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以便得到想要的分析结果。在现有技术中,需求人员向数据分析人员提出自己的需求,或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从大量的业务数据中获取相关的数据,并根据获取的数据人工分析得到需要的分析结果,这就导致针对应用的数据处理的人工成本的增加,效率低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方法还包括:
获取指定应用的业务数据,将获取的业务数据保存至指定数据库;通过前端页面接收针对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根据数据分析请求,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根据获取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得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将得到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展示在前端页面。
当指定应用发布成功后,会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例如用户的行为数据,数据来源的渠道等,获取到指定应用的业务数据后,将获取的数据保存至指定数据库中。这里的指定应用可以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待测试应用或者待测试应用的指定版本。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分析请求关于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指定指标的,这里的指定指标则是用户需要得到的相关的数据,例如,用户数、事件次数,日志条数等,而第一预设条件则是指要得到的指定指标是符合哪些条件的指定指标。例如,指定指标是用户数,则数据分析请求则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用户数的数据分析请求。
指定数据库中存储的是指定应用的原始业务数据,要得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则需要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原始业务数据,对获取的原始业务数据进行分析,继而得到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这里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则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例如,上述例子的基础上,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就是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用户数。
本实施例中,会将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展示前端页面,以供用户查看,从而实现数据的可视化。
可见,通过本实施例,用户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数据分析请求,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提高数据分析效率,操作简单,节省人工成本,还实现了数据分析结果的可视化展示,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端页面的效果示意图。如图3所示,用户可以通过该前端页面输入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图3显示的则是2017年12月1日的用户数、日志条目数(r)和事件次数(event_acc)的数据分析请求对应的数据分析结果。其中,用户数是1613,日志条目数是1.9万、事件次数是3917。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用户数是以m2作为统计单位的,这里的m2是由设备的IMEI、安卓ID和产品序列号SN确定的,并非是本技术方案的重点,在这里不做具体说明。用户数的统计单位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设定。如图3所示,在前端页面的左下角展示有指标列表,用户可以在该位置进行指标的勾选,当前图3所展示的则是三个指标全部勾选的状态,用户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即可实现通过前端页面接收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选择。
另外,在图3所示的前端页面中,还具体包括有数据概览页面、OLAP分析页面,指标管理页面、单图页面、留存分析页面、用户分群页面和圈选页面,其中,接收用户的数据分析请求以及数据分析结果展示主要是在OLAP分析页面,其他各页面的具体情况会下下述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指定数据库中保存的业务数据是按维度对应保存的;每个维度包括一个或多个子维度。
上述的提供前端页面包括:在前端页面中的指定位置展示维度列表。
上述的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关于一个或多个子维度的过滤条件。
上述的根据数据分析请求,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包括:根据第一预设条件,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与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子维度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指定数据库可以通过表1所示出的保存方式对业务数据进行保存。
表1
时间 渠道 地区 用户ID
T1 C1 D1 ID-1
T2 C2 D2 ID-2
T3 C1 D3 ID-3
如表1所示,时间、渠道、地区表示维度,每一行代表一条数据。本实施例中的指定数据库就是按维度进行保存的,例如,druid数据库。
在本实施例中,指定应用中安装有相应的获取业务数据的SDK,根据SDK获取到的业务数据,可以获得与指定应用相匹配的维度信息,即指定数据库中的各维度是与指定应用相匹配的。为了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可以满足用户进行各种维度的数据分析请求,在前端页面中展示维度列表。如图3所示,在前端页面的左上方展示维度列表,包括:活跃用户标识、Cpu、分辨率、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版本号、网络类型、App名称、App包名、App版本号(整型)、App版本号(字符)、升级前App版本等维度信息。每个维度又包括有一个或多个子维度,例如,操作系统维度包括子维度ios系统和子维度安卓系统。当用户如图3所示的前端页面中输入数据分析请求时,就可以在“过滤”的位置处输入过滤条件,即第一预设条件。当用户输入第一预设条件时,服务器就可以根据第一预设条件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数据,例如,用户输入的过滤条件是“渠道1”,则相应的从指定数据库中将渠道维度中获取记录的是渠道1的数据即可。
具体的,上述的通过前端页面接收针对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包括:监测前端页面的对维度列表中的一个维度的拖拽操作,当该维度被拖拽至前端页面的第一指定位置时,在第一指定位置处展示该维度的子维度列表,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用户对该维度的一个或多个子维度的选择,将选择的该维度的一个或多个子维度作为业务数据过滤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维度列表中的维度是可拖拽操作的。如图3所示,当用户在输入第一预设条件时,可以从前端页面的维度列表中选择一个维度,将该维度直接拖拽至“过滤”位置处,即这里的第一指定位置是“过滤”位置处。例如,图3(a)示出了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第一预设条件的效果示意图,当用户在维度列表中选择“手机品牌”维度拖拽至“过滤”位置处时,展示了“手机品牌”维度的子维度列表,包括的子维度有:samsung、Huawei、coolpad、xiaomi等,当用户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维度后,点击确定,即实现了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第一预设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指定位置还可以是如图3中所示的“图顶板”的位置,展示有“将维度拖拽到此处”的提示。当用户选择“手机品牌”维度拖拽至“图顶板”的位置处时,也展示了“手机品牌”维度的子维度列表,包括的子维度有:samsung、Huawei、coolpad、xiaomi等,当用户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维度后,其选择的子维度就可以展示在“过滤”位置处。本例中可以使得操作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则上述的根据第一预设条件,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与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子维度对应的业务数据包括:当监测到维度列表中的一个维度被拖拽至第一指定位置处时,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该维度的所有业务数据;当监测到该维度的一个或多个子维度被选中时,则从获取的该维度的所有业务数据中获取到相应的选中的一个或多个子维度的业务数据。例如,监测到“手机品牌”维度被拖拽至“过滤”位置处,则先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手机品牌的所有业务数据,当子维度“Huawei”被选中时,则再从手机品牌的所有业务数据中获取Huawei的业务数据。即采用实时获取业务数据的方式,可以提高业务数据获取的速度,进一步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
具体地,上述的过滤条件是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种:等于条件;包含条件;排除条件。
这里的过滤条件是针对第一预设条件中的维度说明的,等于条件则是等于选中的维度,包含条件则是包含选中的维度;排除条件则是不包括选中的维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数据分析请求还包括:关于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分组展示条件;
步骤S140中的将得到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展示在前端页面包括:根据关于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分组展示条件,将得到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按一个或多个维度对应的子维度分组,展示在前端页面。
为了使得分析结果更加清晰,数据可视化更加友好,在进行数据展示时,可以将分析结果进行分组,即进行分组展示。图3(b)示出了数据分析结果分组展示的示意图。如图3(b)所示,在“分组”位置处先添加城市维度,在添加渠道维度,则分析结果首先按城市进行分组,然后在每个城市分组里再按照渠道进行分组,如北京市的分组里包含有各渠道的分析结果数据;如果先添加渠道维度,在添加城市维度,则分析结果先按照渠道分组,在每个渠道中再按照城市分组。
具体地,上述的关于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分组展示条件是通过如下步骤确定的:监测前端页面的对维度列表中的一个维度的拖拽操作,当该维度被拖拽至前端页面的第二指定位置时,将该维度确定为第二维度的分组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指定位置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分组”位置处,拖拽方式同接收过滤条件的方式类似,即从维度列表中选择一个维度拖拽至第二指定位置处,该维度就可以作为分组条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40中的将得到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展示在前端页面包括:将得到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以指定的数据图形式展示在前端页面。
具体地,上述的指定的数据图形式包括:数据表形式;或者,数据条形图形式;或者,数据曲线图形式。
如图3所示,数据图形式列表展示在“过滤”位置的下方,对于数据图形式用户可以在前端页面中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则分析结果会以选中的数据图形式进行展示。
在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前端页面接收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根据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将前端页面中展示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进行保存。
在前端页面中提供有“保存”控件,当监测到该控件被触发时,则执行将分析结果进行保存的步骤。如图3所示,在前端页面的右上角提供“保存”控件,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该控件发送保存请求。
这里的将分析结果保存可以保存为单图也可以保存为指标。具体详见下述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是单图的保存请求。
则上述的根据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将前端页面中展示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进行保存包括:根据单图的保存请求,将前端页面中展示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以当前的数据展示形式保存为单图,其中,保存的单图中还包括该单图的描述信息;描述信息包括:该单图对应的名称、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以及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
当接收到保存为单图请求时,会根据请求将分析结果保存为单图,例如,分析结果当前的数据图形式如果是数据列表的形式,则保存为数据列表的形式;分析结果当前的数据图形式如果是数据条形图的形式,则保存为数据条形图的形式。另外,为了便于用户查看该保存的单图的具体信息,用户还可以通过前端页面输入即将保存的单图的名称,那么在保存的时候,会将名称、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以及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一起保存。
图3(c)示出了通过前端页面接收保存为单图请求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前端页面中的“保存”控件被触发后,会提示保存为单图或保存为指标的选项。当选择保存为单图后,则会接收到保存为单图的请求。
如图3(c)所示,当用户需要将过滤条件是时间“2017年11月27日”、手机品牌Huawei的用户数、日志条目数、事件次数的数据分析结果保存为单图。则在保存为单图的选项中,有相关的描述信息“名称(需要用户输入)”、“描述(需要用户输入)”、“过滤条件”信息、“分组条件”信息和指标信息。当用户输入名称、描述(可选),并点击确定后,就将该数据分析结果的数据列表以及相关的描述信息进行对应保存。如果用户需要进行保存的单图的查看,可以通过图3所示的前端页面中的单图页面进行查看,所有以保存的单图均在该页面进行展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当指定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更新时,根据单图的描述信息中的第一预设条件,使用指定数据库更新后的相应的业务数据得到与单图匹配的更新后的分析结果,使用更新后的分析结果更新保存的单图中的分析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单图中展示的分析结果是最新的分析结果,那么当指定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更新时,则需要对单图中的分析结果进行更细。具体地,可以根据单图的描述信息,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更新后的符合描述信息中的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然后获得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再进行更新。
在上述例子的基础上,如果指定数据库中的数据更新,则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符合“2017年11月27日”的“手机品牌是Huawei”的业务数据,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并将分析结果按照渠道和城市进行分组,然后更细该保存的单图。
在本实施例中,更新后的单图的展示,用户可以在前端页面的单图页面中进行查看。
进一步地,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通过前端页面接收到对保存的单图中的分析结果的指定时间段的数据查询请求时,根据单图对应的描述信息中的第一预设条件,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指定时间段的相应的业务数据;根据获取的指定时间段的相应的业务数据,得到与保存的单图匹配的指定时间段的分析结果;使用得到的指定时间段的分析结果更新保存的单图中的分析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主要是针对保存的单图是一定时间内的分析结果数据的单图,例如,最近七天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那么用户还可以选择其他时间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的展示,例如,在前端页面中的单图页面中提供时间段选择的控件。
举例说明,一个保存的单图展示的是2017年12月1日-2017年12月7日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用户数的分析结果数据,那么当用户选择2017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29日时,那么就获取该时间段内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获得用户数的分析结果,在该单图中就会显示2017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29日的用户数的分析结果。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前端页面接收数据概览的请求;将保存的一个或多个指定单图按照预设展示模式展示在前端页面。
当保存的单图过多,而用户需要对其中的部分单图进行单独查看时,本实施例还提供数据概览的功能,例如,通过点击图3所示的前端页面的数据概览页面时触发该功能。在该页面中提供已保存的单图的下拉列表,用户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图在数据概览页面进行展示。
本实施例中的预设展示模式包括有单图的展示顺序,展示的单图的大小等信息,当用户选择需要展示的单图后,就会根据该预设展示模式进行展示。
进一步地,上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前端页面接收对展示的一个或多个指定单图的编辑操作;根据编辑操作,对展示的一个或多个指定单图进行编辑,并使用编辑后的一个或多个指定单图的展示模式更新预设展示模式。
为使得单图的展示更加符合用户的浏览需求,用户可以对展示模型进行自行编辑,并且根据用户的编辑操作进行实时保存,当用户再次打开数据概览页面后,展示的仍然是用户编辑后的展示模式。
具体地,这里的编辑操作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删除当前展示的一个或多个指定单图;增加一个或多个指定单图;改变展示的一个或多个指定单图的大小;改变展示的一个或多个指定单图的展示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是指标的保存请求。
则上述的根据保存分析结果的请求,将前端页面中展示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进行保存包括:根据指标的保存请求,将前端页面中的分析结果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中的其中一个指定指标保存为自定义指标。
当接收到保存为指标的请求时,会根据请求将分析结果对应的其中一个指标保存为指标,因为该指标是用户定义的,则保存为自定义指标。这里具体保存哪个指定指标可以从接收到的保存为指标的请求中获取。
图3(d)示出了通过前端页面接收保存为指标请求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前端页面中的“保存”控件被触发后,会提示保存为单图或保存为指标的选项。当选择保存为指标后,则会接收到保存为指标的请求。因为指标是针对一个指标来说的,所以用户只能选择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中的其中一个指定指标进行保存。
当保存为自定义指标后,用户就不需要再重新进行第一预设条件的输入,直接选择该自定义指标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
进一步地,保存的自定义指标中还包括该自定义指标的描述信息;描述信息包括: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的自定义指标的名称和与分析结果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在前端页面展示描述信息。
另外,为了便于用户查看该保存的指标的具体信息,用户还可以通过前端页面输入即将保存的自定义指标的名称,那么在保存的时候,会将名称、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一起对应保存,当用户查看该自定义指标时,展示对应的描述信息,以便用户查看时可以知道该自定义指标的意义。
如图3(d)所示,当用户需要将过滤条件是“手机品牌任意一项Huawei”的用户数保存为自定义指标。则在保存为指标的选项中,有相关的描述信息“名称(需要用户输入)”、“描述(需要用户输入)”、“过滤条件”信息、和指标信息。当用户输入指标名称、描述(可选),并选中其中一个指定指标,并点击确定后,就将该自定义指标以及相关的描述信息进行对应保存。如果用户需要进行保存的自定义指标的查看,可以通过图3所示的前端页面中的指标管理页面进行查看,所有以保存的自定义指标均在该页面进行展示,其中,各自定义指标对应的描述信息也会展示在该页面中,并以列表的形式展示。例如,在该指标管理页面中展示的是名称为“手机品牌为华为”的自定义指标,当点击该自定义指标后,会显示该自定义指标的描述信息“名称”、“过滤”信息、“指标”信息,以及近期的分析结果。
另外,用户可以直接创建自定义指标,而并非是通过保存的方式保存自定义指标。如在指标管理页面中提供创建简单指标的控件,通过触发该控件,进入创建自定义指标的界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前端页面接收添加指标的请求;根据添加指标的请求,将保存的自定义指标展示在前端页面的待添加指标的窗口中;通过前端页面接收自定义指标的选择指令,将选择的自定义指标确定为需要添加的指标,将确定的需要添加的指标展示在前端页面中。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实现对自定义指标进行再次分析的功能,既将自定义指标作为数据分析请求中的指定指标。为了可以使得用户对自定义指标进行选择,在前端页面中提供有添加指标控件。
当图3中的指标列表中的“加号”被触发后,就会将保存的自定义指标展示在前端页面的待添加指标的窗口,例如,保存的指标有“手机品牌为华为”、“手机品牌为小米”等自定义指标,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选择自定义指标,则选中的自定指标会显示在“已选指标”的列表栏中,当选择结束后,点击保存,则选择的自定指标就会展示在图3所示的指标列表中,以供用户在输入数据分析请求时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上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前端页面接收对保存的分析结果的分享指令;根据分享指令,将保存的分析结果分享给指定用户;当监测到指定用户登录时,将保存的分析结果展示在指定用户的前端页面中。
在本实施例中,对保存的分析结果,例如单图或自定义指标,都可以进行分享,以使得他人也可以获取到相应的分析结果数据。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可以应用在企业内部,用户可以通过注册账号的方式使用本技术方案,因为是在企业内部使用,使用的用户可以进行组、部门的区分,当用户需要进行分享时,可以通过分享指令,将保存的分析结果分享给同组的其他用户或者同部门的其他用户,也或者是指定用户。当被分享的用户使用注册的账号登录时,将分享的分析结果展示他该用户的前端页面中。例如,用户1将保存的自定义指标1分享给用户2,当检测到用户2登录后,在用户2的前端页面中的指标管理页面中展示该自定义指标1。优选地,在前端页面中展示自定义指标1的同时,注明该自定义指标1是用户2分享给用户2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前端页面接收创建复合指标的请求,创建复合指标的请求中包括待创建的复合指标的名称、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和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运算关系;根据创建复合指标的请求,将待创建的复合指标的名称、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和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运算关系对应保存为一个复合指标;将保存的复合指标展示在前端页面。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前端页面添加复合指标,这里的复合指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运算关系所组成,而指定指标则是上述说明中的指定指标或者自定义指标。在进行复合指标创建时,用户可以输入相应的复合指标的名称,并从指定指标列表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通过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之间的运算关系,例如加、减、乘、除等,当然也可以是复合运算关系,例如,指标1+指标2*指标3。当用户通过前端页面输入完成时,就可以个根据用户的创建复合指标请求创建复合指标。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查看已创建的复合指标,当复合指标创建完成后,在前端页面进行展示。
如图3中前端页面中的指标管理页面,在该页面中不仅包括有简单指标界面、还包括有复合指标界面,用户也可以通过该页面的右上角的触发创建复合指标控件完成复合指标的创建,完成复合指标的创建后,会在复合指标界面中的列表中以复合指标列表的形式展示已创建的复合指标。例如,已创建的复合指标“弹窗转化率”,该复合指标“弹窗转化率”则是指标弹窗点击的用户数除以弹窗展示的用户数。
进一步地,上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前端页面接收对保存的复合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根据复合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用于得到复合指标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业务数据;根据获取的业务数据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数据;根据保存的该复合指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运算关系,计算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数据,得到复合指标对应的分析结果;将得到的复合指标对应的分析结果展示在前端页面。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对复合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具体的可以点击相应的复合指标,则会在前端页面中展示该复合指标的运算关系信息,以及该复合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其中,数据分析结果以指定的数据图形式进行展示。
例如,当用户点击指标管理页面中复合指标列表中的复合指标“弹窗转化率”后,会展示该复合指标相应的运算关系,即指标弹窗点击的用户数除以弹窗展示的用户数,以及该复合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的曲线图。
优选地,用户还可以下载该复合指标,即可以将保存的该复合指标的信息以及当前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下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方法还包括:将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以及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对应保存至缓存中;当指定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更新时,更新缓存中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根据更新后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得到更新后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并保存。
考虑到每次进行数据分析时,均从数据量庞大的指定数据库中获取数据会消耗一定的时间,所以,本实施例中当用户进行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分析后,会将相应的业务数据以及分析结果保存至缓存中,并根据指定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的更新而更新,这样当用户再次进行同样的数据分析时,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节省获取数据的时间,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
进一步地,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通过前端页面再次接收到针对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时,从缓存中获取相应的更新后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展示在前端页面中。
例如,当用户将本次的数据分析结果保存为自定义指标或者单图的形式后,当对单图中展示的分析结果进行更新或者用户再次进行自定义指标的数据分析时,则可以直接通过缓存获取相应的分析结果,可以快速将数据分析结果展示给用户,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方法还包括适用于已埋点的指定应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具体包括:获取指定应用的各埋点对应的埋点数据,保存至指定数据库;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用户的关于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根据埋点选择指令,从指定数据库中查找出相应的埋点数据,并通过前端页面进行展示。
为了满足指定应用的监控或者问题原因的分析等需求,需要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以获取相应的数据,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后进而完成对指定应用的监控或问题原因的查找,以便掌握该应用的运行情况,并根据掌握的情况提高该应用的性能,以满足用户的更高需求。在现有技术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临时对已发布的指定应用进行埋点的需求或者忘记埋点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手动进行埋点。但是,手动埋点工程量大,且一不小心容易出错,且开发周期长,耗时费力。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需求可以先对指定应用进行全埋点,获取所有埋点的埋点数据。当有埋点需求时,直接从相应的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埋点数据,这样就不需要用户进行手动埋点,不容易出现错误埋点的情况,而且可以实时获取到埋点数据,省时省力,给用户带来便利,满足用户的埋点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获取指定应用的各埋点对应的埋点数据包括:定时或按照预设频率获取指定应用的各埋点对应的埋点数据。
指定应用在产生埋点数据后可以主动发送至服务器,以便服务器将埋点数据保存至指定数据库中。服务器也可以像指定应用获取埋点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则是服务器定时或按照预设频率获取指定应用的各埋点对应的埋点数据,例如,每天获取一次;每天的24点获取一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用户的关于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包括:生成用于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地址信息,将地址信息展示在前端页面;当监测到地址信息被触发时,向用户展示相应的用于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页面,通过页面接收用户的关于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用户进行埋点,则生成相应的进行埋点选择的地址信息,然后在前端页面进行展示,以便用户通过地址信息进行埋点选择。因为该地址信息对应有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页面,用户可以通过地址信息进入到该页面,并在该页面中进行埋点选择,服务器就会根据用户的操作完成对指定应用的埋点。
具体地,上述的用于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页面可以是指定应用已埋点的埋点信息列表,用户可以通过列表进行选择,也可以是指定应用的地址信息,用户通过访问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详见下述说明。
(1)上述的地址信息是包括指定应用中已埋点的埋点信息列表的页面的地址信息。
则向用户展示相应的用于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页面包括:向用户展示包括指定应用中已埋点的埋点信息列表的页面。
例如,已埋点包括打开登录activity、打开dialogdeng等,那么就将打开登录activity、打开dialogdeng等埋点列入用于进行埋点选择的页面的埋点信息列表中,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列表中的埋点进行埋点选择。
(2)上述的地址信息是指定应用对应的二维码或者网址链接。
则上述的向用户展示用于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页面,通过页面接收用户的关于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包括:跳转至相应的指定应用,通过指定应用接收用户的关于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打开网址链接,访问相应的指定应用,然后在指定应用中进行埋点选择。这里跳转至相应的指定应用,则是指服务器控制相应的终端跳转至指定应用。
具体地,当地址信息是指定应用对应的二维码,且监测到二维码被一终端设备扫描时,在跳转至相应的指定应用之前,上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二维码,判断终端设备上是否安装有指定应用;若判断为是,则控制终端设备跳转至指定应用;若判断为否,则进行无指定应用的提示。
例如,在前端页面中展示了指定应用对应的二维码,用户通过手机扫描了该二维码,则控制该手机跳转至指定应用界面。需要说明的是,需要保证该手机安装有该指定应用,因此需要首先判断该手机是否安装有该指定应用,并且在安装有指定应用时,还需要保证该指定应用还包括有相应的用于实现本实施例的数据采集SDK。
具体地,当地址信息是网址链接,且监测到指定信息被点击时,跳转至指定应用包括:在浏览器中打开一新页面,根据地址信息,在新页面中加载地址信息对应的网页。
本实施例中,前端页面是通过一终端设备的浏览器打开的,例如,台式电脑中安装的浏览器,则当网址链接被打开时,则需要该浏览器或者终端设备的默认浏览器打开一新页面,在该页面中加载相应的网页。
进一步地,上述的通过指定应用接收用户的关于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包括:在指定应用的页面上加载一覆盖层,覆盖层包括一个可拖拽的选择标识;监测覆盖层的选择标识的拖拽动作,当选择标识停止被拖拽时,根据选择标识停止被拖拽时在显示界面中的位置,确定对应的指定应用的元素信息,根据确定的元素信息得到用户选择的关于指定应用的埋点。
为了便于用户进行埋点选择,同时也可以使得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的埋点选择。在用户触发地址信息后,会在相应的页面中加载一覆盖层,覆盖层有可拖拽的选择标识,例如,适当大小的圆圈。用户可以通过拖拽该选择标识进行选择,而服务器则会监测该选择标识的动作,以判断用户进行了哪个埋点的选择。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根据确定的元素信息得到用户选择的关于指定应用的埋点还包括获取用户选择的关于指定应用的埋点的描述信息,具体包括:获取确定的元素的截图,通过指定应用接收对应截图的名称的输入,将获取的截图和接收的名称作为已选择的埋点的描述信息。
当用户选择埋点后,则用户选择的埋点会展示在前端页面,例如,图3显示的前端页面中的指标管理页面中的圈选指标界面中。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图3(e)示出了前端页面展示用于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地址信息的示意图;图3(f)示出了地址信息被触发的示意图;如图3(e)和图3(f)所示,在前端页面中的圈选页面展示指定应用的二维码,并提示使用手机的浏览器进行二维码的扫描,点击唤醒圈选;当用户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提示是否打开指定应用,当接收到打开指令后,会控制手机会跳转至指定应用,并在该指定应用的页面中加载一覆盖层,覆盖层中包括一科拖拽的选择标识(如图3(f)中的圆形标识);监测用户拖动该圆形标识的动作,当用户停止拖拽该圆形标识时,该圆形标识所在的位置。例如,指定应用的打开view别名元素所在的位置,通过位置获取到用户选择的元素是打开view别名元素,即选择的埋点是打开view别名;获取确定的打开view别名元素的截图,展示在手机打开的该指定应用中,通过指定应用接收对该埋点的名称的输入“活到九十九”,当保存控件被触发后,将用户选择的埋点进行保存;展示在前端页面中的指标管理的圈选指标页面中的圈选指标列表中,如圈选的埋点指标的名称是“活到九十九”,类型是圈选指标,当用户点击该指标时,展示该指标的描述信息:“名称”信息、“页面”信息,以及元素的截图信息,同时还会显示该埋点的埋点数据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示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分析请求;根据第二预设留存条件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业务数据,根据获取的业务数据得到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将得到的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以指定的数据图形式展示在前端页面。
在指定应用发布运行之后,用户会使用该指定应用,但也可能会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而放弃使用该指定应用,这就会造成该指定应用的产品价值下降,为了使得指定应用更加的完善,提高用户粘度,需要对指定应用的留存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可以从分析结果中查找到指定应用的影响用户粘度的问题所在,给开发人员提供改进依据,使得指定应用更加完善。因此,对指定应用的用户留存分析至关重要。
在本实施例中,留存分析请求是关于符合第一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分析请求,即分析使用该指定应用的用户的留存情况,具体是用户在某段时间内开始使用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然继续使用该应用的用户的情况。
通过本实施例,根据指定应用的业务数据对指定应用进行用户留存分析,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前端页面中输入相应的第二预设留存条件,这样得到的结果则是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这样,用户可以便利的得到满足需求的用户留存结果,并实现了留存结果的可视化,提高留存分析的效率,无需用户手动分析,操作简单,满足用户的留存分析需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具体地,上述的指定的数据图形式包括:数据曲线图形式和/或数据表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留存结果可以以数据曲线图形式展示,也可以采用数据表形式展示;另外,因为数据曲线图可以更直观的展现趋势情况,数据表形式可以更直观的展示具体数据,所以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加便于用户查看留存结果,可以在前端页面同时展示留存结果的数据曲线图和数据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预设留存条件包括初始行为条件和后续行为条件。
本实施例中的初始行为条件和后续行为条件可以限定需要进行留存分析的用户需要满足的要求,即留存分析是分析的满足初始条件的用户同时用满足后续行为条件的用户的留存情况,例如,初始行为条件是登录,后续行为条件是点击指定应用中的元素1,则留存结果即是在开始进行登录操作后,又进行了元素1的点击操作的用户留存情况。
这里的初始行为条件和后续行为条件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图3(g)示出了通过前端页面的留存分析页面接收留存分析请求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户可以通过该留存分析页面输入相应的初始行为条件和后续行为条件,因为要进行留存分析,在用户类型中可以选择活跃用户,趋势类型则是留存趋势。当用户点击初始行为时,会出现相应的下拉列表,列表中列出了用户可以对指定应用进行的相应的操作行为,如录制按钮点击次数、个人头像点击次数等,同样的,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选择后续行为条件。
通过前端页面的留存分析页面接收的留存分析请求对应的留存结果会展示在留存分析页面中,例如,接收的是符合初始行为条件“个人头像点击次数”、后续行为条件“个人头像点击次数”的所有符合行为用户的留存分析请求,展示的留存结果是符合初始行为条件“个人头像点击次数”、后续行为条件“个人头像点击次数”的所有符合行为用户的留存结果。通知,还可以将留存趋势细节以数据表的形式展示在前端页面中,并且可以选择数据的形式“All”、“#”、“%”,以便用户对具体细节数据更直观的查看。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根据第二预设留存条件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业务数据包括: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符合初始行为条件的业务数据,以及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符合后续行为条件的业务数据。
上述的根据获取的业务数据得到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包括:根据获取的符合初始行为条件的业务数据确定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集合;根据获取的符合后续行为条件的业务数据确定对应的第二用户信息集合;取第一用户信息集合与第二用户信息集合的交集得到第三用户信息集合;取第三用户信息集合与第一用户信息集合中用户数量比值作为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
为了对上述说明中的留存分析进行更清晰的说明,本实施例中举例说明了一种留存分析方法。这里的符合初始行为条件的业务数据是第一时间中的符合初始行为条件的业务数据,作为留存分析的基准,一般视为留存率是100%,而符合后续行为条件的业务数据是第二时间中的符合后续行为条件的业务数据,是需要进行留存分析的时间,例如,2017年11月27日是第一时间,则要进行2017年11月28日的留存分析,则这里的2017年11月28日则是第二时间。
例如,初始行为条件是“个人头像点击”、后续行为条件是“个人头像点击”,则符合初始行为条件的业务数据就是2017年11月27日的业务数据中符合“个人头像点击”的业务数据,符合后续行为条件的业务数据是2017年11月28日的业务数据中符合“个人头像点击”的业务数据。这里取第一用户信息集合与第二用户信息集合的交集得到第三用户信息集合是为了将2017年11月28日当天符合该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排除。最终,第三用户集合数量是500,而第一用户集合的用户数量是1000,则留存结果就是50%,即2017年11月28日相比较2017年11月27日的符合初始行为条件是“个人头像点击”、后续行为条件是“个人头像点击”的用户留存结果是50%。
进一步地,初始行为条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维度条件;和/或,后续行为条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维度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是为了实现对初始行为调价和/或后续行为条件进行更细的划分,以便得到更细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满足用户的需求。
具体地,当初始行为条件包括多个维度条件时,该多个维度条件之间是和/或的关系;当后续行为条件包括多个维度条件时,该多个维度条件之间是和/或的关系。
图3(i)示出了另一通过前端页面的留存分析页面接收留存分析请求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通过前端页面中的留存分析页面,用户还可以对初始行为条件和/或后续行为条件进行更细的划分,例如,图中所示的,初始行为条件中还包括:排除“事件属性”维度中的日系子维度,且包含“渠道”维度中的“小米mi、oppo和华为hw”。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用户留存结果保存请求;根据用户留存结果保存请求,将前端页面中展示的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以当前的数据展示形式保存为单图。
如果用户想要保存前端页面展示的留存结果,则可以通过前端页面发送保存请求,则就会将当前的数据留存结果以单图的形式进行保存。另外,保存的用户留存结果也可以展示在前端页面中,例如,前端页面中的单图页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对比分析请求;请求包括指定维度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定子维度;根据用户留存对比分析请求,从得到的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中分别获取与指定维度的各指定子维度对应的用户留存结果数据;根据获取的分别与指定维度的各指定子维度对应的数据,得到指定维度的各指定子维度之间的用户留存对比分析结果;将得到的用户留存对比分析结果以指定的数据图形式展示在前端页面。
本实施例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维度的留存结果的对比的需求。图3(i)示出了通过前端页面的留存分析页面接收留存对比请求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户可以在前端页面的留存分析页面中触发维度对比控件,服务器会在前端页面中展示维度列表,当一个维度被选定后,则同时展示该维度的子维度列表,如图所示,在图3(g)的基础上,当用户选中手机品牌维度下的samsung、xiaomi、oppo、huawei后,服务器即可接收到符合初始行为条件是“个人头像点击”、后续行为条件是“个人头像点击”的samsung、xiaomi、oppo、huawei的留存对比请求。
留存对比请求对应的结果也会展示在前端页面中的留存分析页面。例如,在上述例子中的留存对比请求,对应展示的是符合初始行为条件是“个人头像点击”、后续行为条件是“个人头像点击”的samsung、xiaomi、oppo、huawei的留存对比结果的数据曲线图,用户可以直观的查看samsung、xiaomi、oppo、huawei的对应的留存趋势,以及之间的对比情况,当光标放置在相应的图例中,相应的对应图例的数据曲线就会突出显示,如图中所述的“圆圈变大”的效果,以便于用户查看。和/或,在前端页面中还展示有留存趋势细节的留存分析对比结果数据表,通过该数据表用户可以详细查看每个维度的用户留存具体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用户留存对比分析请求,从得到的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中获取与指定维度对应的用户留存结果数据;根据获取的与指定维度对应的用户留存结果数据,得到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指定维度的用户留存结果;将得到的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指定维度的用户留存结果叠加展示在前端页面的用于展示用户留存对比分析结果的指定的数据图中。
在本实施例中,将总的留存分析结果在展示在留存对比分析结果的数据图中,用户可以在留存对比分析结果的数据图中查看各维度与总的用户留存结果的对比情况。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应用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应用测试装置400包括:
提供单元410,适于提供前端页面;
测试任务接收单元420,适于通过前端页面接收应用测试任务;
用户数据获取单元430,适于根据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440,适于根据所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分别得到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根据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确定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
应用测试结果展示单元450,适于将各版本的指定指标数据以及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作为测试结果信息,通过前端页面展示测试结果信息。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测试结果展示单元450,适于当通过前端页面接收到应用测试任务的查看请求时,在前端页面展示对应的测试结果信息。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装置400还包括:
地址信息形成单元,适于分别形成与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
地址信息展示单元,适于在前端页面中展示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供测试人员通过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访问各版本进行调试。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包括: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二维码或者网址链接。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装置400还包括:
发布单元,适于在前端页面中提供一键发布的控件,当监测到一键发布控件被触发时,将测试结果信息中的最优版本发布至所有用户。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发布单元,适于获取最优版本的与其他各版本不同的变量的数值;根据最优版本的与其他各版本不同的变量的数值,修改已发布的其他各版本的相应变量的数值。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在用户数据获取单元430根据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之前,图4所示的装置400还包括:
用户确定单元,适于根据预设的用户分流规则,确定参加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测试任务发布单元,适于将应用测试任务中的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用户确定单元,适于从应用测试任务中获取用于进行用户分流的预设条件;判断进入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是否符合获取的用于进行用户分流的预设条件;如果符合,将该用户确定为参加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用于进行用户分流的预设条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待测试应用匹配的维度条件。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测试任务中包括预设变量,以及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预设变量的数值;
测试任务发布单元,适于获取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预设变量的数值;根据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预设变量的数值,设置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的待测试应用的预设变量的数值。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应用测试任务中包括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
测试任务发布单元,适于获取应用测试任务中的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根据获取的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将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装置400还包括:
配比修改单元,适于通过前端页面接收修改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的指令,得到修改后的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
测试任务发布单元,适于根据修改后的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将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装置400还包括:
业务数据获取单元,适于获取指定应用的业务数据,将获取的业务数据保存至指定数据库;
数据分析请求接收单元,适于通过前端页面接收针对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
分析结果获取单元,适于根据数据分析请求,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根据获取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得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展示单元,适于将得到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展示在前端页面。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指定数据库中保存的业务数据是按维度对应保存的;每个维度包括一个或多个子维度;
提供单元,还适于在前端页面中的指定位置展示维度列表;
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关于一个或多个子维度的过滤条件;
分析结果获取单元,适于根据第一预设条件,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与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子维度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分析请求还包括:关于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分组展示条件;
分析结果展示单元,适于根据关于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分组展示条件,将得到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按一个或多个维度对应的子维度分组,展示在前端页面。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装置400还包括:
保存请求接收单元,适于通过前端页面接收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
结果保存单元,适于根据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将前端页面中展示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进行保存。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是单图的保存请求;
结果保存单元,适于根据单图的保存请求,将前端页面中展示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以当前的数据展示形式保存为单图,其中,保存的单图中还包括该单图的描述信息;描述信息包括:该单图对应的名称、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以及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是指标的保存请求;
结果保存单元,适于根据指标的保存请求,将前端页面中的分析结果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中的其中一个指定指标保存为自定义指标。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装置400还包括:
复合指标创建单元,适于通过前端页面接收创建复合指标的请求,创建复合指标的请求中包括待创建的复合指标的名称、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和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运算关系;根据创建复合指标的请求,将待创建的复合指标的名称、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和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运算关系对应保存为一个复合指标;将保存的复合指标展示在前端页面。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装置400还包括:
复合指标分析单元,适于通过前端页面接收对保存的复合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根据复合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用于得到复合指标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业务数据;根据获取的业务数据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数据;根据保存的该复合指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运算关系,计算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数据,得到复合指标对应的分析结果;将得到的复合指标对应的分析结果展示在前端页面。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装置400还包括:
缓存单元,适于将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以及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对应保存至缓存中;
缓存更新单元,适于当指定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更新时,更新缓存中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根据更新后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得到更新后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并保存。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分析结果获取单元,还适于当通过前端页面再次接收到针对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时,从缓存中获取相应的更新后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展示在前端页面中。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装置400还包括适用于已埋点的指定应用的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具体包括:
埋点数据获取单元,适于获取指定应用的各埋点对应的埋点数据,保存至指定数据库;
埋点指令接收单元,适于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用户的关于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
埋点数据展示单元,适于根据埋点选择指令,从指定数据库中查找出相应的埋点数据,并通过前端页面进行展示。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埋点指令接收单元,适于生成用于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地址信息,将地址信息展示在前端页面;当监测到地址信息被触发时,向用户展示相应的用于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页面,通过页面接收用户的关于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地址信息是指定应用对应的二维码或者网址链接;
埋点指令接收单元,适于跳转至相应的指定应用,通过指定应用接收用户的关于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装置400还包括:
留存分析请求接收单元,适于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分析请求;
留存结果获取单元,适于根据第二预设留存条件从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业务数据,根据获取的业务数据得到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
留存结果展示单元,适于将得到的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以指定的数据图形式展示在前端页面。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预设留存条件包括初始行为条件和后续行为条件。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初始行为条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维度条件;和/或,后续行为条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维度条件。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装置400还包括:
留存对比单元,适于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对比分析请求;请求包括指定维度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定子维度;根据用户留存对比分析请求,从得到的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中分别获取与指定维度的各指定子维度对应的用户留存结果数据;根据获取的分别与指定维度的各指定子维度对应的数据,得到指定维度的各指定子维度之间的用户留存对比分析结果;将得到的用户留存对比分析结果以指定的数据图形式展示在前端页面。
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装置的各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方法的各实施例对应相同,上文已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前端页面,通过前端页面接收用户在前端页面输入的应用测试任务;根据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根据所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分别得到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根据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确定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将各版本的指定指标数据以及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作为测试结果信息,通过前端页面展示测试结果信息,达到对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进行测试的目的,用户通过前端页面展示的测试结果信息就可以确定该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的情况,以便择优选择进行发布,操作简单,保证发布的版本的用户的使用体验,提高用户粘度。
需要说明的是: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装置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装置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装置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测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例如,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400传统上包括处理器410和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程序代码)的存储器420。存储器42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存储器420具有存储用于执行图1所示的以及各实施例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440的存储空间430。例如,用于程序代码的存储空间430可以包括分别用于实现上面的方法中的各种步骤的各个程序代码440。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这些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诸如硬盘,紧致盘(CD)、存储卡或者软盘之类的程序代码载体。这样的计算机程序产品通常为例如图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00。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00可以具有与图4的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420类似布置的存储段、存储空间等。程序代码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通常,存储单元存储有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510,即可以由诸如410之类的处理器读取的程序代码,当这些程序代码由电子设备运行时,导致该电子设备执行上面所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发明公开了A1、一种应用测试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提供前端页面,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应用测试任务;
根据所述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
根据所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分别得到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根据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确定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
将各版本的指定指标数据以及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作为测试结果信息,通过所述前端页面展示所述测试结果信息。
A2、如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所述前端页面展示所述测试结果信息包括:
当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到所述应用测试任务的查看请求时,在所述前端页面展示对应的所述测试结果信息。
A3、如A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分别形成与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
在所述前端页面中展示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供测试人员通过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访问各版本进行调试。
A4、如A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包括:
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二维码或者网址链接。
A5、如A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前端页面中提供一键发布的控件,当监测到所述一键发布控件被触发时,将所述测试结果信息中的最优版本发布至所有用户。
A6、如A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测试结果信息中的最优版本发布至所有用户包括:
获取所述最优版本的与其他各版本不同的变量的数值;
根据所述最优版本的与其他各版本不同的变量的数值,修改已发布的所述其他各版本的相应变量的数值。
A7、如A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用户分流规则,确定参加所述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将所述应用测试任务中的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A8、如A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预设的用户分流规则,确定参加所述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包括:
从所述应用测试任务中获取用于进行用户分流的预设条件;
判断进入所述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是否符合获取的所述用于进行用户分流的预设条件;
如果符合,将该用户确定为参加所述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A9、如A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于进行用户分流的预设条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待测试应用匹配的维度条件。
A10、如A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测试任务中包括预设变量,以及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所述预设变量的数值;
所述将所述应用测试任务中的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包括:获取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所述预设变量的数值;根据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所述预设变量的数值,设置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的待测试应用的所述预设变量的数值。
A11、如A7-A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应用测试任务中包括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
所述将所述应用测试任务中的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包括:
获取所述应用测试任务中的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
根据获取的所述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将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A12、如A1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修改所述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的指令,得到修改后的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
所述将所述应用测试任务中的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包括:
根据修改后的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将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A13、如A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指定应用的业务数据,将获取的业务数据保存至指定数据库;
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针对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
根据所述数据分析请求,从所述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根据获取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得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
将得到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
A14、如A1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指定数据库中保存的业务数据是按维度对应保存的;每个维度包括一个或多个子维度;
所述提供前端页面包括:在所述前端页面中的指定位置展示维度列表;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关于一个或多个子维度的过滤条件;
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分析请求,从所述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从所述指定数据库中获取与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子维度对应的业务数据。
A15、如A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分析请求还包括:关于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分组展示条件;
所述将得到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包括:
根据所述关于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分组展示条件,将得到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按所述一个或多个维度对应的子维度分组,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
A16、如A1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
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将所述前端页面中展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进行保存。
A17、如A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是单图的保存请求;
所述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将所述前端页面中展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进行保存包括:
根据所述单图的保存请求,将所述前端页面中展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以当前的数据展示形式保存为单图,其中,保存的单图中还包括该单图的描述信息;所述描述信息包括:该单图对应的名称、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以及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
A18、如A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是指标的保存请求;
所述根据所述保存分析结果的请求,将所述前端页面中展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进行保存包括:
根据所述指标的保存请求,将所述前端页面中的分析结果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中的其中一个指定指标保存为自定义指标。
A19、如A1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创建复合指标的请求,所述创建复合指标的请求中包括待创建的复合指标的名称、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和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运算关系;
根据所述创建复合指标的请求,将所述待创建的复合指标的名称、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和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运算关系对应保存为一个复合指标;
将所述保存的复合指标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
A20、如A19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对保存的所述复合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
根据所述复合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从所述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用于得到所述复合指标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业务数据;
根据获取的业务数据得到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数据;
根据保存的该复合指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运算关系,计算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数据,得到所述复合指标对应的分析结果;
将得到的所述复合指标对应的分析结果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
A21、如A1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将从所述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以及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对应保存至缓存中;
当所述指定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更新时,更新所述缓存中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根据更新后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得到更新后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并保存。
A22、如A2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通过所述前端页面再次接收到所述针对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时,从所述缓存中获取相应的更新后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中。
A23、如A1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适用于已埋点的指定应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指定应用的各埋点对应的埋点数据,保存至所述指定数据库;
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用户的关于所述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
根据所述埋点选择指令,从所述指定数据库中查找出相应的埋点数据,并通过所述前端页面进行展示。
A24、如A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用户的关于所述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包括:
生成用于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地址信息,将所述地址信息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
当监测到所述地址信息被触发时,向用户展示相应的用于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页面,通过所述页面接收用户的关于所述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
A25、如A2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地址信息是所述指定应用对应的二维码或者网址链接;
所述向用户展示用于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页面,通过所述页面接收用户的关于所述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包括:
跳转至相应的所述指定应用,通过所述指定应用接收用户的关于所述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
A26、如A1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分析请求;
根据所述第二预设留存条件从所述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业务数据,根据获取的业务数据得到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
将得到的所述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以指定的数据图形式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
A27、如A2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留存条件包括初始行为条件和后续行为条件。
A28、如A27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初始行为条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维度条件;和/或,所述后续行为条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维度条件。
A29、如A26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所述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对比分析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指定维度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定子维度;
根据所述用户留存对比分析请求,从得到的所述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中分别获取与所述指定维度的各指定子维度对应的用户留存结果数据;
根据获取的分别与所述指定维度的各指定子维度对应的数据,得到所述指定维度的各指定子维度之间的用户留存对比分析结果;
将得到的所述用户留存对比分析结果以指定的数据图形式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
本发明还公开了B30、一种应用测试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
提供单元,适于提供前端页面;
测试任务接收单元,适于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应用测试任务;
用户数据获取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适于根据所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分别得到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根据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确定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
应用测试结果展示单元,适于将各版本的指定指标数据以及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作为测试结果信息,通过所述前端页面展示所述测试结果信息。
B31、如B30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测试结果展示单元,适于当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到所述应用测试任务的查看请求时,在所述前端页面展示对应的所述测试结果信息。
B32、如B30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地址信息形成单元,适于分别形成与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
地址信息展示单元,适于在所述前端页面中展示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供测试人员通过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访问各版本进行调试。
B33、如B3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包括:
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二维码或者网址链接。
B34、如B30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发布单元,适于在所述前端页面中提供一键发布的控件,当监测到所述一键发布控件被触发时,将所述测试结果信息中的最优版本发布至所有用户。
B35、如B34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发布单元,适于获取所述最优版本的与其他各版本不同的变量的数值;根据所述最优版本的与其他各版本不同的变量的数值,修改已发布的所述其他各版本的相应变量的数值。
B36、如B30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用户数据获取单元根据所述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之前,该装置还包括:
用户确定单元,适于根据预设的用户分流规则,确定参加所述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测试任务发布单元,适于将所述应用测试任务中的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B37、如B3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户确定单元,适于从所述应用测试任务中获取用于进行用户分流的预设条件;判断进入所述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是否符合获取的所述用于进行用户分流的预设条件;如果符合,将该用户确定为参加所述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B38、如B3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进行用户分流的预设条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待测试应用匹配的维度条件。
B39、如B36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应用测试任务中包括预设变量,以及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所述预设变量的数值;
所述测试任务发布单元,适于获取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所述预设变量的数值;根据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所述预设变量的数值,设置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的待测试应用的所述预设变量的数值。
B40、如B36-B3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应用测试任务中包括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
所述测试任务发布单元,适于获取所述应用测试任务中的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根据获取的所述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将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B41、如B40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配比修改单元,适于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修改所述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的指令,得到修改后的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
所述测试任务发布单元,适于根据修改后的用于表示各版本占用户流量的配比,将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进行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B42、如B30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业务数据获取单元,适于获取指定应用的业务数据,将获取的业务数据保存至指定数据库;
数据分析请求接收单元,适于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针对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
分析结果获取单元,适于根据所述数据分析请求,从所述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根据获取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得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展示单元,适于将得到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
B43、如B4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指定数据库中保存的业务数据是按维度对应保存的;每个维度包括一个或多个子维度;
所述提供单元,还适于在所述前端页面中的指定位置展示维度列表;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关于一个或多个子维度的过滤条件;
所述分析结果获取单元,适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从所述指定数据库中获取与相应的一个或多个子维度对应的业务数据。
B44、如B4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数据分析请求还包括:关于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分组展示条件;
所述分析结果展示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关于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分组展示条件,将得到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按所述一个或多个维度对应的子维度分组,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
B45、如B4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保存请求接收单元,适于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
结果保存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将所述前端页面中展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进行保存。
B46、如B4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是单图的保存请求;
所述结果保存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单图的保存请求,将所述前端页面中展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以当前的数据展示形式保存为单图,其中,保存的单图中还包括该单图的描述信息;所述描述信息包括:该单图对应的名称、对应的第一预设条件以及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
B47、如B4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分析结果的保存请求是指标的保存请求;
所述结果保存单元,适于根据所述指标的保存请求,将所述前端页面中的分析结果对应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中的其中一个指定指标保存为自定义指标。
B48、如B4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复合指标创建单元,适于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创建复合指标的请求,所述创建复合指标的请求中包括待创建的复合指标的名称、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和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运算关系;根据所述创建复合指标的请求,将所述待创建的复合指标的名称、对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和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运算关系对应保存为一个复合指标;将所述保存的复合指标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
B49、如B48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复合指标分析单元,适于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对保存的所述复合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根据所述复合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从所述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用于得到所述复合指标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业务数据;根据获取的业务数据得到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数据;根据保存的该复合指标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的运算关系,计算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指定指标数据,得到所述复合指标对应的分析结果;将得到的所述复合指标对应的分析结果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
B50、如B4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缓存单元,适于将从所述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以及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对应保存至缓存中;
缓存更新单元,适于当所述指定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更新时,更新所述缓存中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根据更新后的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业务数据得到更新后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并保存。
B51、如B50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分析结果获取单元,还适于当通过所述前端页面再次接收到所述针对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数据分析请求时,从所述缓存中获取相应的更新后的所述一个或多个指定指标的分析结果,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中。
B52、如B4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适用于已埋点的指定应用的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具体包括:
埋点数据获取单元,适于获取所述指定应用的各埋点对应的埋点数据,保存至所述指定数据库;
埋点指令接收单元,适于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用户的关于所述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
埋点数据展示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埋点选择指令,从所述指定数据库中查找出相应的埋点数据,并通过所述前端页面进行展示。
B53、如B52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埋点指令接收单元,适于生成用于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地址信息,将所述地址信息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当监测到所述地址信息被触发时,向用户展示相应的用于对指定应用进行埋点选择的页面,通过所述页面接收用户的关于所述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
B54、如B53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地址信息是所述指定应用对应的二维码或者网址链接;
所述埋点指令接收单元,适于跳转至相应的所述指定应用,通过所述指定应用接收用户的关于所述指定应用的埋点选择指令。
B55、如B42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留存分析请求接收单元,适于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分析请求;
留存结果获取单元,适于根据所述第二预设留存条件从所述指定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业务数据,根据获取的业务数据得到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
留存结果展示单元,适于将得到的所述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以指定的数据图形式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
B56、如B5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留存条件包括初始行为条件和后续行为条件。
B57、如B56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初始行为条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维度条件;和/或,所述后续行为条件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维度条件。
B58、如B57所述的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留存对比单元,适于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所述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对比分析请求;所述请求包括指定维度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指定子维度;根据所述用户留存对比分析请求,从得到的所述符合第二预设留存条件的用户留存结果中分别获取与所述指定维度的各指定子维度对应的用户留存结果数据;根据获取的分别与所述指定维度的各指定子维度对应的数据,得到所述指定维度的各指定子维度之间的用户留存对比分析结果;将得到的所述用户留存对比分析结果以指定的数据图形式展示在所述前端页面。
本发明还公开了C59、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A1~A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还公开了D6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A1~A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laims (10)

1.一种应用测试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提供前端页面,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应用测试任务;
根据所述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
根据所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分别得到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根据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确定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
将各版本的指定指标数据以及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作为测试结果信息,通过所述前端页面展示所述测试结果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所述前端页面展示所述测试结果信息包括:
当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到所述应用测试任务的查看请求时,在所述前端页面展示对应的所述测试结果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分别形成与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
在所述前端页面中展示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供测试人员通过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访问各版本进行调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地址信息包括:
待测试应用的各版本对应的二维码或者网址链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前端页面中提供一键发布的控件,当监测到所述一键发布控件被触发时,将所述测试结果信息中的最优版本发布至所有用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测试结果信息中的最优版本发布至所有用户包括:
获取所述最优版本的与其他各版本不同的变量的数值;
根据所述最优版本的与其他各版本不同的变量的数值,修改已发布的所述其他各版本的相应变量的数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用户分流规则,确定参加所述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将所述应用测试任务中的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发布给对应的参加本次应用测试任务的用户。
8.一种应用测试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
提供单元,适于提供前端页面;
测试任务接收单元,适于通过所述前端页面接收应用测试任务;
用户数据获取单元,适于根据所述应用测试任务,获取与待测试应用的多个版本分别对应的用户数据;
数据处理单元,适于根据所获取的各版本对应的用户数据,分别得到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根据各版本的用户数据对应的指定指标数据确定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
应用测试结果展示单元,适于将各版本的指定指标数据以及各版本中的最优版本作为测试结果信息,通过所述前端页面展示所述测试结果信息。
9.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415526.4A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应用测试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88746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5526.4A CN108874660A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应用测试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15526.4A CN108874660A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应用测试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4660A true CN108874660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327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15526.4A Pending CN108874660A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应用测试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4660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5121A (zh) * 2019-05-20 2019-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正式上线页面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45069A (zh) * 2019-04-28 2019-09-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页面版本的测试方法和装置、页面的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10413512A (zh) * 2019-07-03 2019-11-05 深圳市珍爱捷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43648A (zh) * 2019-08-01 2019-11-1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投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93336A (zh) * 2019-08-15 2019-11-22 问问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灰度发布过程中确定目标用户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06475A (zh) * 2020-04-15 2020-08-0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0181814A1 (zh) * 2019-03-12 2020-09-17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升级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13655A (zh) * 2020-06-02 2020-10-23 广州多益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埋点测试方法、装置、埋点管理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165482A (zh) * 2020-09-24 2021-01-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2650670A (zh) * 2020-12-17 2021-04-13 京东数科海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测试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17669A (zh) * 2020-03-09 2021-05-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页面选择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90105A (zh) * 2022-03-01 2022-04-22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测试的企业用户分流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8598A (zh) * 2010-06-23 2011-12-28 潘晓梅 一种专利信息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4915296A (zh) * 2015-06-29 2015-09-16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埋点测试方法、数据的查询方法及装置
KR20160032411A (ko) * 2014-09-16 2016-03-24 김재민 앱 테스트를 위한 소프트웨어 개발 모델 및 그 방법
CN106598914A (zh) * 2015-10-15 2017-04-26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959925A (zh) * 2017-04-25 2017-07-18 北京云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版本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7402881A (zh) * 2017-04-14 2017-11-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测试的选取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8598A (zh) * 2010-06-23 2011-12-28 潘晓梅 一种专利信息分析方法及装置
KR20160032411A (ko) * 2014-09-16 2016-03-24 김재민 앱 테스트를 위한 소프트웨어 개발 모델 및 그 방법
CN104915296A (zh) * 2015-06-29 2015-09-16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埋点测试方法、数据的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06598914A (zh) * 2015-10-15 2017-04-26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02881A (zh) * 2017-04-14 2017-11-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测试的选取方法及装置
CN106959925A (zh) * 2017-04-25 2017-07-18 北京云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版本测试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81814A1 (zh) * 2019-03-12 2020-09-17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升级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45069A (zh) * 2019-04-28 2019-09-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页面版本的测试方法和装置、页面的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10175121A (zh) * 2019-05-20 2019-08-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正式上线页面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75121B (zh) * 2019-05-20 2023-1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正式上线页面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13512A (zh) * 2019-07-03 2019-11-05 深圳市珍爱捷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43648A (zh) * 2019-08-01 2019-11-12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投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93336B (zh) * 2019-08-15 2021-11-16 问问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灰度发布过程中确定目标用户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93336A (zh) * 2019-08-15 2019-11-22 问问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灰度发布过程中确定目标用户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817669A (zh) * 2020-03-09 2021-05-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页面选择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17669B (zh) * 2020-03-09 2023-09-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页面选择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06475A (zh) * 2020-04-15 2020-08-07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13655A (zh) * 2020-06-02 2020-10-23 广州多益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埋点测试方法、装置、埋点管理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165482A (zh) * 2020-09-24 2021-01-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2650670A (zh) * 2020-12-17 2021-04-13 京东数科海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测试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90105A (zh) * 2022-03-01 2022-04-22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基于测试的企业用户分流方法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4660A (zh) 一种应用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8664397A (zh) 一种用于应用测试的用户分流方法和装置
CN108829710A (zh) 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08920342A (zh) 一种实现应用的数据采集的方法和装置
CN108932188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Jia et al. 5W+ 1H pattern: A perspective of systematic mapping studies and a case study on cloud software testing
Grant et al. 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programmer performance under on-line and off-line conditions
Heymann et al. Turkalytics: analytics for human computation
US9773032B2 (en) Provision of index recommendations for database access
CN110603525A (zh) Web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和系统
Paternò et al. Customizable automatic detection of bad usability smells in mobile accessed web applications
JPH05241797A (ja) ソフトウェア・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パッケージ準備支援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CA278899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enhancing software applications
DE102021133809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tomatischen detektion von softwarefehlern
EP2866168A1 (en) Calibration of strategies for fraud detection
CN112231213A (zh) Web自动化测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Marchetto et al. Crawlability metrics for automated web testing
EP3113016A1 (en) Tracing dependencies between development artifacts in a development project
CN108920343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704288A (zh) 数据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onley et al. Easier said than don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software design and quality in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ment
Meurice et al. DAHLIA 2.0: A visual analyzer of database usage in dynamic and heterogeneous systems
US9779132B1 (en) Predictive information discovery engine
US9244814B1 (en) Enriched log viewer
US20150309917A1 (en) Automation Framework Inte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