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3990A - 一种水温控制方法及水温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温控制方法及水温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3990A
CN108873990A CN201810653793.5A CN201810653793A CN108873990A CN 108873990 A CN108873990 A CN 108873990A CN 201810653793 A CN201810653793 A CN 201810653793A CN 108873990 A CN108873990 A CN 108873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device
temperature
volume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37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537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39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3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39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循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温控制方法及水温控制系统,储水装置具有第一水位和第二水位,所述第一水位高于所述第二水位,所述方法包括:监控所述储水装置的水位;如果所述储水装置的水位降至所述第一水位,则监控所述储水装置在水位降至所述第一水位后的抽水体积;如果所述抽水体积达到V1,则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并监控在所述抽水体积达到V1后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体积;如果所述供水体积达到V2,则停止供水;所述V1和V2均小于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位处于所述第一水位时水的体积与处于所述第二水位时水的体积之差。本发明通过设置单次供水体积V2,减少了单次加水体积,解决了单次加水过多导致的水温大幅度下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水温控制方法及水温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循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温控制方法及水温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温度控制在生产及生活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活中、水族箱、恒温温泉、室内大棚等等都需要具有一定温度的高品质水源,用于提高生活用水的质量,以及制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现有技术中,只在储水箱内设置一个水位传感器,通过所述水位传感器监测所述储水箱的最低水位,当储水箱内的水位下降到最低水位时,才会触发水位传感器进行补水,由于从最低水位开始加水直至升至最高水位,存在导致单次补水量大的问题,单次补水量大导致温度大幅度下降,升温时间长,不能及时满足用水单元的用水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水温控制方法及水温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温控制方法,储水装置具有第一水位和第二水位,所述第一水位高于所述第二水位,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所述储水装置的水位;
如果所述储水装置的水位降至所述第一水位,则监控所述储水装置在水位降至所述第一水位后的抽水体积;
如果所述抽水体积达到V1,则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并监控在所述抽水体积达到V1后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体积;
如果所述供水体积达到V2,则停止供水;
所述V1和V2均小于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位处于所述第一水位时水的体积与处于所述第二水位时水的体积之差。
进一步地,还包括:
监控所述储水装置的水温;
如果所述储水装置的水温降至第一温度下限阈值,则对所述储水装置中的水进行加热;
如果所述储水装置的水温升至第一温度上限阈值,则停止加热。
进一步地,还包括:
如果水位降至所述第二水位,或者/和水温降至第二温度下限阈值,则停止抽水,所述第二温度下限阈值低于所述第一温度下限阈值;如果水温高于所述第二温度上限阈值,则停止抽水;所述第二温度上限阈值高于所述第一温度上限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V1为储水装置容积的5%-12%,V2为储水装置容积的5%-12%。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所述储水装置在水位降至所述第一水位后的抽水体积的步骤具体为:
监控所述储水装置在水位降至所述第一水位后的抽水时间T1,并根据公式V1=T1×Q1计算得到V1
Q1表示抽水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在所述抽水体积达到V1后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体积的步骤具体为:
监控在所述抽水体积达到V1后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时间T2,并根据公式V2=T2×Q2计算得到V2
Q2表示供水流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
监控储水装置的水质;
如果所述储水装置的水质未达到第一水质,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监控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体积;
如果所述供水体积达到V3,停止供水。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体积的步骤具体为:
监控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时间T3,并根据公式V3=T3Q3计算得到V3
Q3表示供水流量。
一种水温控制系统,包括:储水装置、抽水装置、供水管路和控制装置,所述抽水装置、所述供水管路均连接于所述储水装置上,所述储水装置具有第一水位和第二水位;
所述储水装置内部设置有水位监测装置,所述水位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抽水装置、所述供水管路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抽水装置用于从所述储水装置内向外抽水;
所述供水管路用于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
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储水装置的水位;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水位监测装置所监测的水位作出指令:如果所述储水装置的水位降至所述第一水位后的抽水体积达到V1,则控制所述供水管路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如果供水体积达到V2,则控制所述供水管路停止供水;
所述V1和V2均小于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位处于所述第一水位时水的体积与处于所述第二水位时水的体积之差。
进一步地,所述水位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储水装置的水位是否降至第一水位,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储水装置的水位是否降至第二水位。
进一步地,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泵、抽水管路,所述抽水管路连接于所述储水装置上;所述抽水泵安装于所述抽水管路上,所述抽水泵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装置内部还设置有温度采集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温度采集装置以及所述加热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温度采集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储水装置的水温;
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储水装置中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温度采集装置所监测的水温作出指令:如果水温降至第一温度下限阈值,则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储水装置中的水进行加热;如果所述水温升至第一温度上限阈值,则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
进一步地,包括: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通过回水口连接于所述供水管路上,在所述回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在所述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并列连接。
进一步地,包括: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包括:溢流管路,所述溢流管路一端连接于所述储水装置上,另一端通过接入口连接于所述排水管路上,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储水装置和所述接入口之间。
进一步地,包括:过滤装置和水质监测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抽水管路上,所述抽水泵位于所述储水装置和所述过滤装置之间,所述水质监测装置通过水质监测管路连接于所述抽水管路和所述供水管路上;所述水质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水质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储水装置的水质,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水质监测装置所监测的水质作出指令:如果所述储水装置的水质未达到第一水质,则控制所述供水管路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如果供水体积达到V3,则控制所述供水管路停止供水。
进一步地,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包括:PH监测仪或/和电导率监测仪、水质监测水箱,所述PH监测仪和/或所述电导率监测仪安装于所述水质监测水箱内;所述水质监测管路一端连接于所述供水管路上,另一端通过水质监测口连接于所述抽水管路上,所述水质监测水箱安装于所述水质监测管路上;所述PH监测仪和所述电导率监测仪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PH监测仪用于对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进行PH值监测;所述电导率监测仪用于对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进行电导率的监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通过设置单次供水体积V2,减少了单次加水体积,解决了单次加水过多,导致的水温大幅度下降的问题,水温满足用水单元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水温调节方法的监控储水装置的水位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水温调节方法的监控储水装置的水温的流程图;
图3、4、6是本发明的水温控制系统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水温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储水装置1,排水管路2,抽水装置3,抽水泵301,抽水管路302,回水管路4,控制装置5,水位监测装置6,第二水位传感器601,第一水位传感器602,温度采集装置7,加热装置8,供水管路9,第二阀门10,第一阀门11,第三阀门12,报警装置13,溢流管路14,过滤装置15,水质监测装置16,水质监测水箱161,PH监测仪162,电导率监测仪163,第四阀门17,水质监测管路1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图1是本发明的水温调节方法的监控储水装置的水位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一种水温调节方法,储水装置具有第一水位和第二水位,第一水位高于第二水位,方法包括:
S01:监控储水装置的水位;
S02:如果储水装置的水位降至储水装置的第一水位,则监控储水装置在水位降至第一水位后的抽水体积;
S03:如果抽水体积达到V1,则向储水装置内供水,并监控在抽水体积达到V1后向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体积;
S04:如果供水体积达到V2时,则停止供水;
V1和V2均小于储水装置内的水位处于第一水位时水的体积与处于第二水位时水的体积之差。
本发明在储水装置内设置第一水位和第二水位,如果水位低于第一水位,则监控储水装置在水位降至第一水位后的抽水体积,如果抽水体积达到V1,则向储水装置内供水,通过设定体积V1使供水条件明确,实现了有规律的向储水箱供水的目的,避免了无规律导致的向储水箱频繁供水;通过设置单次供水体积V2,且V2小于储水装置内的水位处于第一水位时水的体积与处于第二水位时水的体积之差,相对于现有技术到最低水位才开始加水而言,本发明的水温调节方法减少了单次加水体积,避免了单次加水过多,导致的水温大幅度下降的问题。
图2是本发明的水温调节方法的监控储水装置的水温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为了使本发明的水温调节方法能够使水温稳定在第一温度下限阈值和第一温度上限阈值内,一种水温调节方法,包括:
S11:监控储水装置的水温;
S12:如果储水装置的水温降至第一温度下限阈值,则对储水装置中的水进行加热;
S13:如果储水装置的水温升至第一温度上限阈值,则停止加热。
如果水位降至过低,即水位降至第二水位,如果供水的同时仍然抽水,将导致水位持续低于第二水位,用水不安全,因此需要停止抽水,当水位升至第一水位时恢复抽水;如果水温降至第二温度下限阈值,则通过抽水不满足用书要求,需要停止抽水,同时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如果温度升至第一温度上限阈值,停止加热,恢复抽水。
如果出现异常状况,则温度会超过第二温度上限阈值,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因此,一种水温调节方法,包括:如果水温高于第二温度上限阈值,停止抽水;第二温度上限阈值高于第一温度上限阈值。只有系统出现错误、发生故障时,水温才会高于第二温度上限阈值。
从供水体积和加热速率等方面综合进行考虑,V1为储水装置容积的5%-12%,V2为储水装置容积的5%-12%。
由于日常使用中,常通过监控时间来达到监控体积的目的,并且监控时间更加容易实现,因此,监控储水装置在水位降至第一水位后的抽水体积的步骤具体为:监控储水装置在水位降至第一水位后的抽水时间T1,并根据公式V1=T1×Q1计算得到V1;Q1表示抽水流量。
由于抽水时间监控起来更加容易,因此监控在抽水体积达到V1后向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体积的步骤具体为:监控在抽水体积达到V1后向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时间T2,并根据公式V2=T2×Q2计算得到V2;Q2表示供水流量。
在水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因此本发明在控制水温的同时进一步的对水进行过滤,提升了水质的质量,并且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控,具体为:
S21:监控储水装置的水质;
S22:如果所述储水装置的水质未达到第一水质,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监控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体积;
S23:如果所述供水体积达到V3,停止供水。
本发明设定第一水质,当实时监测到的水质未满足第一水质时,向储水装置内供水,与现有技术的只有当水位低于最低水位线时开始向储水装置内供水相比,增加了供水次数,对水质的调整次数增加,提高水质质量。
为了快速调节用水单元的水质,本发明向储水装置内供水的步骤之后,供水体积达到V3之前,还包括:如果水位超过溢流水位,则在向储水装置内供水的同时溢出储水装置内超过溢流水位的水。储水箱内达到溢流水位的水能够排出,加快水的流动,减少不合格水质的供应。
由于日常使用中,常通过监控时间来达到监控体积的目的,并且监控时间更加容易实现,因此,监控向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体积的步骤具体为:监控向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时间T3,并根据公式V3=T3×Q3计算得到V3,Q3表示供水流量。
如果水质未达到第二水质,通过供水将无法使水质处于第一水质内,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包括:如果水质未达到第二水质,停止抽水,第二水质差于第一水质。
为了节约供水资源,避免一次性加水过多导致水温大幅度降低,储水装置具有第一水位和第二水位,第一水位高于第二水位,V3小于储水装置内的水位处于第一水位时水的体积与处于第二水位时水的体积之差。通过设置单次供水体积V3小于储水装置内的水位处于第一水位时水的体积与处于第二水位时水的体积之差,相对于现有技术到最低水位才开始加水而言,本发明的水温调节方法减少了单次加水体积,避免了单次加水过多,导致的水温大幅度下降的问题。
从供水体积和加热速率等方面综合进行考虑,V3为储水装置容积的5%-12%。
由于PH值时水化学检测指标之一,并且PH值过大会腐蚀管道,对水质造成污染,因此,监控储水装置的水质具体为:监控储水装置中水的PH值。
第一水质的PH值处于第一范围内;如果储水装置的水质未达到第一水质,向储水装置内供水的步骤具体为:如果第一水质的PH值未处于第一范围内时,向储水装置内供水。
由于电导率能够直观的反应出水的纯度,如果电导率很高,那么说明水中的能导电矿物质含量很高,水质较差,因此监控储水装置的水质具体为:监控储水装置中水的电导率。
第一水质的电导率值处于第二范围内;如果储水装置的水质未达到第一水质,向储水装置内供水的步骤具体为:如果第一水质的电导率值未处于第二范围内,向储水装置内供水。
与上述水温控制方法对应实现的水温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水温控制系统,包括:储水装置1、抽水装置3、供水管路9和控制装置5,抽水装置3、供水管路9均连接于储水装置1上,储水装置1具有第一水位和第二水位;储水装置1内部设置有水位监测装置6,水位监测装置6与控制装置5通信连接;抽水装置3、供水管路9均与控制装置5通信连接;抽水装置3用于从储水装置1内向外抽水;供水管路9用于向储水装置1内供水;水位监测装置6用于监测储水装置1的水位;控制装置5用于根据水位监测装置6所监测的水位作出指令:如果储水装置1的水位降至第一水位后的抽水体积达到V1,则控制供水管路9向储水装置1内供水;如果供水体积达到V2,则控制供水管路9停止供水;V1和V2均小于储水装置1内的水位处于第一水位时水的体积与处于第二水位时水的体积之差。
本发明通过供水管路9向储水装置1内补水,并且补水体积为V2;通过设置单次供水体积V2,减少了单次加水体积,避免了单次加水过多,导致的水温大幅度下降的问题;并且在水位低于第一水位时就开始补水,补水更加及时,在供水管路9补水的同时,水温仍能够满足用水单元需求,使水温不会因为注入水而低于第二温度下限阈值,因此,本发明在供水管路9向储水装置1供水的时候水温仍能够满足用水单元的需求。
如图4-5所示,为了能够将储水装置1内的水位与第一水位和第二水位进行比较,因此水位监测装置6包括:第一水位传感器602和第二水位传感器601,第一水位传感器602、第二水位传感器601均与控制装置5通信连接;第一水位传感器602高于第二水位传感器601;第一水位传感器602用于监测储水装置的水位是否降至第一水位,第二水位传感器601用于监测储水装置的水位是否降至第二水位。
为储水装置1提供抽水动力,能够快速的将储水装置1的水吸出;抽水装置3包括:抽水泵301、抽水管路302,抽水管路302连接于储水装置1上;抽水泵301安装于抽水管路302上,抽水泵301与控制装置5通信连接。
为用水单元提供适宜温度的使用水,储水装置1内部还设置有温度采集装置7和加热装置8,温度采集装置7以及加热装置8均与控制装置5通信连接;温度采集装置7用于监测储水装置1的水温;加热装置8用于对储水装置1中的水进行加热;控制装置5用于根据温度采集装置7所监测的水温作出指令:如果水温降至第一温度下限阈值,则控制加热装置8对储水装置1中的水进行加热;如果水温升至第一温度上限阈值,则控制加热装置8停止加热。
为了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回水管路4流回储水装置1的水与抽水管路302抽出的水能够保持平衡,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因此,一种水温调节装置包括:回水管路4,回水管路4通过回水口连接于供水管路9上,在回水管路4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2,第三阀门12与控制装置5通信连接,在供水管路9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0,第二阀门10与控制装置5通信连接;第二阀门10与第三阀门12并列连接。通过控制装置5或者工作人员手动打开第三阀门12,通过用水单元排出的水通过回水管路4流回到储水装置1内,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进一步地,回水管路4的水流量值与抽水管路302的水流量值相等,一段时间内,节约了供水管路9的供水频率,降低了控制装置5控制第二阀门10打开的频率,延长了第二阀门10、供水管路9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储水箱内的水能够排入污水排放系统,因此,本发明的水温调节装置包括:排水管路2,排水管路2与控制装置5通信连接。排水管路2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1,第一阀门11与控制装置5通信连接,当工作结束或者工作过程中,需要通过排水管路2向外排污时,则通过控制装置5控制第一阀门11打开,或者通过工作人手动打开;在排水管路2上设置第一阀门11,是为了对储水装置1进行存水,通过抽水装置3为用水单元提供使用水,保证了水源的充足,设计更加科学。设定体积V1有效的避免了第二阀门10的频繁启动,提高第二阀门10的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储水箱内的水满溢,排放不及时,本水温调节装置包括:溢流管路14,溢流管路14一端连接于储水装置1上,另一端通过接入口连接于排水管路2上,第一阀门11位于储水装置1和接入口之间。溢流管路14一直是连通于储水装置1和污水排放系统之间,保证储水装置1内的水满溢时直接流入污水排放系统,无需开关控制,更加安全可靠。
本发明通过供水管路9实现向储水装置1供水的目的,通过水位监测装置7实现对储水装置1内水源的高低位监测,如果水位过低时则及时补充水,如果水位过高时则通过溢流管路14将水排除,使储水装置1内能够实时保持充足的用水,解决了循环水由于使用和消耗而储水装置1缺水的问题。
为了便于快速排查设备故障,尽快将设备恢复正常,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水温调节装置,包括:报警装置13,与控制装置5通信连接或者电连接。报警装置13用于发出错误报警;并且降低了对设备的损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抽水装置3连接于储水装置1侧壁的中下部上;溢流管路14连接于储水装置1侧壁的中上部位置上;排水管路2连接于储水装置1侧壁的中下部位置上;
在储水装置1内,加热装置8低于第二水位传感器601,高于排水管路2。如此设置保证了加热装置8是位于水位下限水资源下的,保证加热装置8能够为水位下限水源加热,而不会裸露于水面上进行干烧,同时减少了将水烧干情况的出现。避免了加热装置8的损坏,延长了加热装置8的使用寿命。
在储水装置1内,温度采集装置7高于第二水位传感器601,低于第一水位传感器602进行设置。如果水位位于第二水位传感器601和第一水位传感器602之间,则供水管路9会向储水装置1内进水,此时水温会变化比较大,如果将温度采集装置7设置于第二水位传感器601之下,则温度采集装置7则可能不会及时感应到温度的变化,存在温差,导致温度采集不准;因此采用本发明的设置,温度采集装置7采集的温度更加准确,精准度更高。
在储水装置1上设置有抽水口,抽水管路302通过抽水口连接于储水装置1上,在储水装置1内,抽水口低于加热装置8进行设置的。如此设置是为了保证加热后的水再流入抽水管路302,避免了未加热的水进入抽水管路302,水温控制更加严谨。
在储水装置1的侧壁上,溢流管路14低于回水管路4设置,排水管路2低于抽水口设置。如此设置保证了回水管路4高于溢流管路14,能够最大限度的为储水装置1供水,增大了储水装置1的储水量;排水管路2低于抽水口保证了抽水优先,优先满足用水单元的用水要求,然后再排到污水排放系统,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为了提升水质,如图6所示,在抽水管路302上安装有过滤装置15,抽水管路302连接于储水装置1上;抽水泵301安装于抽水管路302上;过滤装置15安装于抽水管路302上,抽水泵301位于储水装置1和过滤装置15之间,抽水泵301与控制装置5通信连接。通过过滤装置15过滤后的水源,有效的滤除了水中的杂质,为用水单元提供温度适宜的高品质使用水,更加健康。
由于PH值时水化学检测指标之一,并且PH值过大会腐蚀管道,对水质造成污染;而电导率能够直观的反应出水的纯度,如果电导率很高,那么说明水中的能导电矿物质含量很高,水质较差,因此,水质监测装置16包括:PH监测仪162或/和电导率监测仪163、水质监测水箱161,PH监测仪162或/和电导率监测仪163安装于水质监测水箱161内。通过检测到的PH质和电导率值判定水质是否满足第一水质的要求。
如果水质监测装置16发生损坏,或者需要定期检修时,为了能够在检修时,不影响抽水装置3的使用,本发明的水质监测装置,包括水质监测管路8,水质监测管路8一端连接于供水管路9上,另一端通过水质监测口连接于抽水管路302上,水质监测水箱161安装于水质监测管路8上;PH监测仪162和电导率监测仪163均与控制装置5相连接,PH监测仪162用于对过滤装置15过滤后的水进行PH值监测;电导率监测仪163用于对过滤装置15过滤后的水进行电导率的监测。优选地,在水质监测管路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阀门7第四阀门17,水质监测水箱161位于两个第四阀门7第四阀门17之间,第四阀门7第四阀门17与控制装置5通信连接;如果对水质进行检测,则控制装置5控制第四阀门17打开,如果对水质监测装置16进行检修,则控制装置5控制第四阀门17关闭,在第四阀门17关闭时,仍然可以通过抽水管路302对用水单元进行供水。
第一阀门11为球阀,第二阀门10为电磁阀,第三阀门12、第四阀门17均为单向阀。
本发明的以上所述的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水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储水装置具有第一水位和第二水位,所述第一水位高于所述第二水位,所述方法包括:
监控所述储水装置的水位;
如果所述储水装置的水位降至所述第一水位,则监控所述储水装置在水位降至所述第一水位后的抽水体积;
如果所述抽水体积达到V1,则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并监控在所述抽水体积达到V1后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体积;
如果所述供水体积达到V2,则停止供水;
所述V1和V2均小于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位处于所述第一水位时水的体积与处于所述第二水位时水的体积之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控所述储水装置的水温;
如果所述储水装置的水温降至第一温度下限阈值,则对所述储水装置中的水进行加热;
如果所述储水装置的水温升至第一温度上限阈值,则停止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水位降至所述第二水位,或者/和水温降至第二温度下限阈值,则停止抽水,所述第二温度下限阈值低于所述第一温度下限阈值;如果水温高于所述第二温度上限阈值,则停止抽水;所述第二温度上限阈值高于所述第一温度上限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1为储水装置容积的5%-12%,V2为储水装置容积的5%-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所述储水装置在水位降至所述第一水位后的抽水体积的步骤具体为:
监控所述储水装置在水位降至所述第一水位后的抽水时间T1,并根据公式V1=T1×Q1计算得到V1
Q1表示抽水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在所述抽水体积达到V1后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体积的步骤具体为:
监控在所述抽水体积达到V1后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时间T2,并根据公式V2=T2×Q2计算得到V2
Q2表示供水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控储水装置的水质;
如果所述储水装置的水质未达到第一水质,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监控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体积;
如果所述供水体积达到V3,停止供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体积的步骤具体为:
监控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的供水时间T3,并根据公式V3=T3Q3计算得到V3
Q3表示供水流量。
9.一种水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装置、抽水装置、供水管路和控制装置,所述抽水装置、所述供水管路均连接于所述储水装置上,所述储水装置具有第一水位和第二水位;
所述储水装置内部设置有水位监测装置,所述水位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抽水装置、所述供水管路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抽水装置用于从所述储水装置内向外抽水;
所述供水管路用于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
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储水装置的水位;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水位监测装置所监测的水位作出指令:如果所述储水装置的水位降至所述第一水位后的抽水体积达到V1,则控制所述供水管路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如果供水体积达到V2,则控制所述供水管路停止供水;
所述V1和V2均小于所述储水装置内的水位处于所述第一水位时水的体积与处于所述第二水位时水的体积之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储水装置的水位是否降至第一水位,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储水装置的水位是否降至第二水位。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一种水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泵、抽水管路,所述抽水管路连接于所述储水装置上;所述抽水泵安装于所述抽水管路上,所述抽水泵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一种水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装置内部还设置有温度采集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温度采集装置以及所述加热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温度采集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储水装置的水温;
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储水装置中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温度采集装置所监测的水温作出指令:如果水温降至第一温度下限阈值,则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储水装置中的水进行加热;如果所述水温升至第一温度上限阈值,则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一种水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通过回水口连接于所述供水管路上,在所述回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在所述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三阀门并列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一种水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水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溢流管路,所述溢流管路一端连接于所述储水装置上,另一端通过接入口连接于所述排水管路上,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储水装置和所述接入口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水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装置和水质监测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抽水管路上,所述抽水泵位于所述储水装置和所述过滤装置之间,所述水质监测装置通过水质监测管路连接于所述抽水管路和所述供水管路上;所述水质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水质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储水装置的水质,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水质监测装置所监测的水质作出指令:如果所述储水装置的水质未达到第一水质,则控制所述供水管路向所述储水装置内供水;如果供水体积达到V3,则控制所述供水管路停止供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水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装置包括:PH监测仪或/和电导率监测仪、水质监测水箱,所述PH监测仪和/或所述电导率监测仪安装于所述水质监测水箱内;所述水质监测管路一端连接于所述供水管路上,另一端通过水质监测口连接于所述抽水管路上,所述水质监测水箱安装于所述水质监测管路上;所述PH监测仪和所述电导率监测仪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PH监测仪用于对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进行PH值监测;所述电导率监测仪用于对所述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进行电导率的监测。
CN201810653793.5A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水温控制方法及水温控制系统 Pending CN1088739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3793.5A CN108873990A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水温控制方法及水温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3793.5A CN108873990A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水温控制方法及水温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3990A true CN108873990A (zh) 2018-11-23

Family

ID=64294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3793.5A Pending CN108873990A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水温控制方法及水温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399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5844A (en) * 1982-09-30 1987-01-13 John P. Barrett, Sr.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for liquids
CN105446374A (zh) * 2014-06-25 2016-03-30 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水箱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322654A (zh) * 2016-08-18 2017-01-11 天津大学 基于模糊pid的微雾发生装置控制方法
CN206207712U (zh) * 2016-11-16 2017-05-31 上海贵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多能源恒温供水系统
CN206635857U (zh) * 2017-03-16 2017-11-14 符美丹 一种稳压供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5844A (en) * 1982-09-30 1987-01-13 John P. Barrett, Sr.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for liquids
CN105446374A (zh) * 2014-06-25 2016-03-30 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水箱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322654A (zh) * 2016-08-18 2017-01-11 天津大学 基于模糊pid的微雾发生装置控制方法
CN206207712U (zh) * 2016-11-16 2017-05-31 上海贵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多能源恒温供水系统
CN206635857U (zh) * 2017-03-16 2017-11-14 符美丹 一种稳压供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2513A (zh) 一种水质控制方法及水质监测装置
CN202631516U (zh) 循环冷却水水质监测及加药系统
CN110670087A (zh) 一种可控快速升温电解水制氢系统
CN108873990A (zh) 一种水温控制方法及水温控制系统
CN208859700U (zh) 电加热供暖装置
CN208818701U (zh) 一种用于模拟自来水结垢的实验装置
CN204116323U (zh) 一种反渗透阻垢剂阻垢性能动态评价装置
CN207688366U (zh) 一次空调冷冻水系统变流量控制系统
CN206684099U (zh) 一种新型三电极体系电解槽
CN206424733U (zh) 一种用于空气交换的液体过滤设备
CN205643116U (zh) 多功能复合盐雾试验箱
CN212222576U (zh) 一种多功能水质在线监测智能加药装置
CN210090356U (zh) 一种融冰装置冷却水电导率表安装装置
CN209348496U (zh) 前后纺油剂循环系统
CN206960292U (zh) 混凝土浸泡试验装置
CN207958538U (zh) 一种压延铜箔粗化处理液的浓度控制系统
CN218567350U (zh) 一种农村饮用水水质在线监测装置
CN208207619U (zh) 一种基于连通器原理的等水位供水装置
CN205910104U (zh) 一种路由器连接件用的盐雾试验机
CN208266280U (zh) 一种全自动次氯酸钠发生器
CN206015779U (zh) 智能型无负压稳流给水设备
CN205038528U (zh) 一种蓄水池水位控制设备
CN220583998U (zh) 一种用于流动过程中的水煤浆流动性能检测装置
CN208537457U (zh) 用于热管换热器件性能测量装置的恒温水浴系统
CN206096017U (zh) 一种停备用热力系统腐蚀防护在线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