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2904B - 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2904B
CN108872904B CN201810575254.4A CN201810575254A CN108872904B CN 108872904 B CN108872904 B CN 108872904B CN 201810575254 A CN201810575254 A CN 201810575254A CN 108872904 B CN108872904 B CN 1088729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il array
imaging data
echo
im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752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72904A (zh
Inventor
武志刚
宋瑞波
黄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eusof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eusof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eusof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eusof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752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29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2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2904A/zh
Priority to US16/431,452 priority patent/US1095550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72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29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4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e.g. using pulse sequences ; 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pulse sequences; Operator console
    • G01R33/56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 G01R33/565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due to magnetic field inhomogenei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4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e.g. using pulse sequences ; 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pulse sequences; Operator console
    • G01R33/56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 G01R33/561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by reduction of the scanning time, i.e. fast acquiring systems, e.g. using echo-planar pulse sequences
    • G01R33/5611Paralle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g. sensitivity encoding [SENSE],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 of spatial harmonics [SMASH], unaliasing by Fourier encoding of the overlaps using the temporal dimension [UNFOLD], k-t-broad-use linear acquisition speed-up technique [k-t-BLAST], k-t-SENS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4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e.g. using pulse sequences ; 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pulse sequences; Operator console
    • G01R33/56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 G01R33/565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due to magnetic field inhomogeneities
    • G01R33/56554Correction of image distortions, e.g. due to magnetic field inhomogeneities caused by acquiring plural, differently encoded echo signals after one RF excitation, e.g. correction for readout gradients of alternating polarity in EPI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3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 G16H3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for handling medical images, e.g. DICOM, HL7 or PAC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磁共振成像系统中还包括接收线圈阵列:获取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分别基于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以及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和偶回波相位信息;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

Description

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影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现代医疗影像学中主要的成像方式之一,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共振现象,采用射频激励激发人体中的氢质子,并采用梯度场进行位置编码,随后采用接收线圈接收带位置信息的磁共振信号,最终利用傅里叶变换重建出磁共振图像。
为了实现快速磁共振成像,可以采用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ar imaging,EPI)技术,即基于EPI序列对受检体进行磁共振扫描,从而获取该受检体的磁共振图像。EPI技术与磁共振成像中常规采用的梯度回波成像技术不同,EPI技术是在对受检体进行一次射频激励激发后,利用读梯度的连续正反切换,在每次切换时产生一个梯度回波。如果对这些梯度回波分别施加不同的相位编码,则可以实现通过对受检体的一次或者多次激发采集到整个K空间数据,即采集到该受检体的原始成像数据。在这些原始成像数据中,正梯度采集的K空间数据可以称为偶回波数据,负梯度采集的K空间数据则可以称为奇回波数据。
对于EPI技术,由于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对应的读梯度方向不一致,因此磁共振系统在硬件或其他方面的不完善,都既有可能导致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出现不同的相位误差,从而导致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中出现奈奎斯特伪影(也称为N/2伪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以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所述磁共振成像系统中还包括接收线圈阵列,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一组成像数据在一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
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并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
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所述磁共振成像系统中还包括接收线圈阵列,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一组成像数据在一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并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
构造单元,用于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成像单元,用于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
分析上述实施例可知,在EPI序列中的多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多组成像数据后,可以分别对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重建,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和偶回波相位信息,后续可以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有奇回波数据和所有偶回波数据映射为该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最后可以基于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该虚拟线圈阵列的这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得到最终的磁共振图像。这样,由于将确定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和偶回波相位信息用于后续的并行磁共振重建,即利用确定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和偶回波相位信息对奇回波和偶回波之间的相位差异进行校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N/2伪影,此外,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视为增加了线圈阵列的线圈通道数量,因此可以有效减小g-factor,即降低g-factor对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影响,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信噪比,减少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中的相关伪影,即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所在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相关技术中,由磁共振系统的不完善导致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的相位误差通常包括三类:零阶相位误差、线性相位误差和高阶项相位误差。
为了减小相位误差,可以采用通过参考数据进行校正的方式,即先对受检体进行未施加相位编码的磁共振扫描(可以称为预扫描),再对受检体进行正常施加相位编码的磁共振扫描,从而可以通过由预扫描得到的参考数据对后续的磁共振扫描得到的成像数据进行校正,以减小相位误差。然而采用这种方式,由于在进行校正时默认相位是线性变化的或仅沿读梯度方向变化的,因此仅能对零阶相位误差和线性相位误差进行校正,而无法对高阶相位误差进行校正,且无法修正奇、偶回波的相位误差的各向异性,从而导致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中仍然存在残余伪影,图像质量较低。
或者,也可以采集多行K空间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并由这些参考数据实现伪影的二维校正,然而这种校正方式也不能完全消除涡流高阶项所产生的伪影。此外,这种校正方式此方法对运动也很敏感,且不能用于针对EPI序列的弥散成像校正。
再者,还可以先将采集到的成像数据中的奇、偶回波数据分离,再分别对奇、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最后将对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得到的图像,与对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得到的图像结合,得到最终的磁共振图像。采用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N/2伪影,但会导致并行磁共振成像的加速因子成倍增加,从而导致由几何因子(g-factor)影响所产生的磁共振图像的信噪比严重下降的问题和相关伪影。此外,这种方式也不适用于包括多次激励的EPI序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以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
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该磁共振成像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接收线圈阵列。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一组成像数据在一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先获取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多组成像数据。其中,一组成像数据在一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通常,接收线圈阵列在一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的成像数据的数量与该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通道数量相等。
举例来说,假设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接收线圈阵列中包括16个接收线圈,每个接收线圈分别对应不同的线圈通道,则该接收线圈阵列在一次射频激励下可以通过其中的16个线圈通道,采集得到16个成像数据,即一组成像数据中包括16个成像数据,且每个成像数据分别对应不同的线圈通道。
在实际应用中,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可以基于EPI序列控制对受检体进行磁共振扫描,此时用于磁共振扫描的该EPI序列中包括至少一次射频激励。受检体在一次射频激励的激发下,可以产生一组成像数据,计算机则可以获取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该组成像数据。具体地,如果用于磁共振扫描的EPI序列中仅包括一次射频激励,则计算机仅能获取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一组成像数据;如果用于磁共振扫描的EPI序列中包括多次射频激励,则计算机可以获取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多组成像数据。
步骤102: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并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后,首先可以从每组成像数据中,分离出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需要说明的是,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的个数和偶回波数据的个数,也都与采集该组成像数据的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通道数量相等,且每个奇回波数据分别对应不同的线圈通道,每个偶回波数据也分别对应不同的线圈通道。
后续,可以基于上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同时,还可以基于该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
以基于SENSE(Sensitivity Encoding,敏感度编码)算法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为例,请参考图2,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实现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
步骤1021:基于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确定所述接收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奇回波折叠图。
步骤1022: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奇回波折叠图进行敏感度编码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以获取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
步骤1023:在对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进行低通滤波后,从低通滤波后的奇回波中间图中提取相位信息,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一组成像数据,在分离出该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后,由于这些奇回波数据分别对应不同的线圈通道,因此可以先基于这些奇回波数据,确定上述接收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奇回波折叠图。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可以通过对一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奇回波数据进行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得到该线圈通道对应的奇回波折叠图。
在分别得到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奇回波折叠图后,可以基于该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这些奇回波折叠图进行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从而可以获取该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其中,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可以通过预先测量得到,其通常为N行P列的矩阵,其中N为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通道数,P为图像像素点数。
具体地,可以利用如下公式获取该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
Figure BDA0001686629560000071
其中,SN(rP)表示该接收线圈阵列中的第N个线圈通道在第P个图像像素点处的敏感度,Ifold,N(rN)表示该接收线圈阵列中的第N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奇回波折叠图上第P个图像像素点的信息,Iodd则表示该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任意一组成像数据,都可以采用上述方式获取该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在获取到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后,可以先对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进行低通滤波,以提高奇回波中间图的信噪比。由于此时获取到的奇回波中间图中,除了包括每个图像像素点处的幅度信息之外,还包括在每个图像像素点处的相位信息,因此可以直接从低通滤波后的奇回波中间图中提取相位信息,从而可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
相应地,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实现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
基于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确定所述接收线圈阵列中的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偶回波折叠图;
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折叠图进行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以获取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中间图;
在对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中间图进行低通滤波后,从低通滤波后的偶回波中间图中提取相位信息,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
上述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参考前述步骤1021至1023的描述,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和偶回波相位信息后,可以将这些奇回波相位信息和偶回波相位信息用于后续的并行磁共振重建,即利用这些奇回波相位信息和偶回波相位信息对奇回波和偶回波之间的相位差异进行校正。
步骤103: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后,可以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这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全部映射为该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具体地,如果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接收线圈阵列中包括N个线圈通道,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共获取到该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M组成像数据,则每组成像数据中包括分别对应不同的线圈通道的N个奇回波数据,和分别对应不同的线圈通道的N个偶回波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请参考图3,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实现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步骤1031:构造包括N×M×2个线圈通道的虚拟线圈阵列。
步骤1032:将N×M个奇回波数据和N×M个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由于计算机获取到的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M组成像数据中包括N×M个奇回波数据和N×M个偶回波数据,因此可以构造包括N×M×2个线圈通道的虚拟线圈阵列,并将这N×M个奇回波数据和N×M个偶回波数据(共N×M×2个数据)映射为该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继续以前述步骤101中的举例为例,假设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共获取到上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10组成像数据,每组成像数据中包括16个奇回波数据和16个偶回波数据,则可以构造虚拟线圈,并将该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共160个奇回波数据和160个偶回波数据全部映射为该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具体地,可以构造包括320个线圈通道的虚拟线圈阵列,并将这共320个数据映射为该虚拟线圈阵列在一次射频激励下,通过其中的320个线圈通道,采集得到的一组成像数据。
步骤104: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
在本实施例中,在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后,可以基于在前述步骤102中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映射得到的该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从而可以得到受检体最终的磁共振图像。
以基于SENSE算法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为例,请参考图4,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实现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
步骤1041: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的组数,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
步骤1042: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以及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重建计算因子。
步骤1043: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原始折叠图。
步骤1044: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重建计算因子和确定的所有原始折叠图进行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
在本实施例中,在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后,可以基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获取到的成像数据的组数,确定该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此时,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即为并行重建参考数据。
具体地,在构造包括N×M×2个线圈通道的虚拟线圈阵列后,可以将包括N个线圈通道的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扩展为N×M×2行P列的矩阵,作为该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假设该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为
Figure BDA0001686629560000101
则扩展得到的该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为
Figure BDA0001686629560000102
其中,该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的第1至N行组成该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该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的第N+1至2N行也组成该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以此类推。
在确定该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后,可以基于该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以及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确定该虚拟线圈阵列的重建计算因子。具体地,可以采用如下公式确定该虚拟线圈阵列的重建计算因子:
Figure BDA0001686629560000111
其中,Pfold,odd,N,M(rp)表示通过该接收线圈阵列中的第N个线圈通道采集得到的第M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得到的奇回波折叠图上第P个图像像素点的相位信息,Pfold,even,N,M(rP)表示通过该接收线圈阵列中的第N个线圈通道采集得到的第M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得到的偶回波折叠图上第P个图像像素点的相位信息。
另一方面,可以基于映射得到的该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确定该虚拟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原始折叠图,即通过对该虚拟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奇回波数据进行FFT计算,得到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奇回波折叠图。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少计算量,降低计算复杂度,此时也可以直接将前述步骤中,基于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确定的该接收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奇回波折叠图和偶回波折叠图,作为该虚拟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原始折叠图。
后续,可以基于该虚拟线圈阵列的重建计算因子和确定的所有原始折叠图进行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以获取受检体最终的磁共振图像。具体地,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进行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
Figure BDA0001686629560000121
其中,Ifold,odd,N,M(rP)表示通过该接收线圈阵列中的第N个线圈通道采集得到的第M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得到的奇回波折叠图上第P个图像像素点的信息,Ifold,even,N,M(rP)表示通过该接收线圈阵列中的第N个线圈通道采集得到的第M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得到的偶回波折叠图上第P个图像像素点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不仅适用于SENSE成像技术,也适用于GRAPPA(Generalized Autocalibrating Partially ParallelAcquisitions,广义自动校准部分并行采集)成像技术等并行磁共振成像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并行重建参考数据与采用的并行磁共振成像技术相关,例如:在基于GRAPPA算法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时,并行重建参考数据为预先采集的参考数据。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EPI序列中的多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多组成像数据后,可以分别对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重建,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和偶回波相位信息,后续可以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有奇回波数据和所有偶回波数据映射为该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最后可以基于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该虚拟线圈阵列的这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得到最终的磁共振图像。这样,由于将确定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和偶回波相位信息用于后续的并行磁共振重建,即利用确定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和偶回波相位信息对奇回波和偶回波之间的相位差异进行校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N/2伪影,此外,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视为增加了线圈阵列的线圈通道数量,因此可以有效减小g-factor,即降低g-factor对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影响,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信噪比,减少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中的相关伪影,即提高最终得到的磁共振图像的图像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加虚拟线圈阵列的不同线圈通道之间的独立性,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基于预设的相位调制规则,在各次射频激励下进行采集时,对采集得到的各组成像数据进行相位调制。其中,相位调制规则包括为不同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的成像数据设置不同的相位偏移量,例如:为第一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的成像数据设置的相位偏移量为10°,为第二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的成像数据设置的相位偏移量为20°等;或者,也可以在各次射频激励下进行采集时,采集不同K空间的成像数据,从而使不同次采集到的成像数据具有不同的相位偏移量,即不同组成像数据具有不同的相位偏移量。后续,可以利用相位调制后的成像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
与前述磁共振成像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实施例。
本申请磁共振成像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磁共振成像装置所在计算机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5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计算机通常根据该磁共振成像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6,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的框图。该装置600可以应用于图5所示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该磁共振成像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接收线圈阵列。该装置600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601,用于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一组成像数据在一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
确定单元602,用于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并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
构造单元603,用于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成像单元604,用于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线圈阵列中包括N个线圈通道,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为M组成像数据,每组成像数据中包括N个奇回波数据和N个偶回波数据;
所述构造单元603,可以包括:
构造子单元6031,用于构造包括N×M×2个线圈通道的虚拟线圈阵列;
映射子单元6032,用于将N×M个奇回波数据和N×M个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602,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6021,用于基于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确定所述接收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奇回波折叠图;
第一获取子单元6022,用于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奇回波折叠图进行敏感度编码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以获取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
第一提取子单元6023,用于在对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进行低通滤波后,从低通滤波后的奇回波中间图中提取相位信息,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
第二确定子单元6024,基于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确定所述接收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偶回波折叠图;
第二获取子单元6025,用于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折叠图进行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以获取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中间图;
第二提取子单元6026,用于在对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中间图进行低通滤波后,从低通滤波后的偶回波中间图中提取相位信息,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成像单元604,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6041,用于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的组数,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
第二确定子单元6042,用于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以及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重建计算因子;
第三确定子单元6043,用于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原始折叠图;
成像子单元6044,用于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重建计算因子和确定的所有原始折叠图进行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单元601,具体可以用于:
基于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控制对受检体进行磁共振扫描,所述EPI序列中包括至少一次射频激励;
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一组成像数据由所述受检体在一次射频激励下产生。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600还可以包括:
调制单元605,用于在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后,基于预设的相位调制规则,对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进行相位调制;所述相位调制规则包括为不同组成像数据设置不同的相位偏移量;
所述确定单元602,具体可以用于:
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相位调制后的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
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相位调制后的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
所述构造单元603,具体可以用于:
将相位调制后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所述磁共振成像系统中还包括接收线圈阵列,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一组成像数据在一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
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并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
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
所述接收线圈阵列中包括N个线圈通道,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为M组成像数据,每组成像数据中包括N个奇回波数据和N个偶回波数据;
所述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包括:
构造包括N×M×2个线圈通道的虚拟线圈阵列;
将N×M个奇回波数据和N×M个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包括:
基于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确定所述接收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奇回波折叠图;
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奇回波折叠图进行敏感度编码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以获取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
在对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进行低通滤波后,从低通滤波后的奇回波中间图中提取相位信息,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包括:
基于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确定所述接收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偶回波折叠图;
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折叠图进行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以获取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中间图;
在对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中间图进行低通滤波后,从低通滤波后的偶回波中间图中提取相位信息,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包括:
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的组数,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
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以及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重建计算因子;
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原始折叠图;
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重建计算因子和确定的所有原始折叠图进行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包括:
基于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控制对受检体进行磁共振扫描,所述EPI序列中包括至少一次射频激励;
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一组成像数据由所述受检体在一次射频激励下产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设的相位调制规则,对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进行相位调制;所述相位调制规则包括为不同组成像数据设置不同的相位偏移量;
所述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包括:
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相位调制后的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
所述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包括:
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相位调制后的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
所述将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包括:
将相位调制后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6.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计算机,所述磁共振成像系统中还包括接收线圈阵列,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接收线圈阵列采集得到的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一组成像数据在一次射频激励下采集得到;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并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和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
构造单元,用于构造虚拟线圈阵列,并将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和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成像单元,用于基于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以及并行重建参考数据,进行并行磁共振成像;
所述接收线圈阵列中包括N个线圈通道,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为M组成像数据,每组成像数据中包括N个奇回波数据和N个偶回波数据;
所述构造单元,包括:
构造子单元,用于构造包括N×M×2个线圈通道的虚拟线圈阵列;
映射子单元,用于将N×M个奇回波数据和N×M个偶回波数据映射为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奇回波数据,确定所述接收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奇回波折叠图;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奇回波折叠图进行敏感度编码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以获取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
第一提取子单元,用于在对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中间图进行低通滤波后,从低通滤波后的奇回波中间图中提取相位信息,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奇回波相位信息;
第二确定子单元,基于每组成像数据中的偶回波数据,确定所述接收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偶回波折叠图;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折叠图进行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以获取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中间图;
第二提取子单元,用于在对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中间图进行低通滤波后,从低通滤波后的偶回波中间图中提取相位信息,以确定每组成像数据对应的偶回波相位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接收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和所述至少一组成像数据的组数,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线圈敏感度信息,以及确定的所有奇回波相位信息和确定的所有偶回波相位信息,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重建计算因子;
第三确定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一组成像数据,确定所述虚拟线圈阵列中各个线圈通道对应的原始折叠图;
成像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虚拟线圈阵列的重建计算因子和确定的所有原始折叠图进行SENSE并行磁共振成像。
CN201810575254.4A 2018-06-06 2018-06-06 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88729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5254.4A CN108872904B (zh) 2018-06-06 2018-06-06 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
US16/431,452 US10955507B2 (en) 2018-06-06 2019-06-04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75254.4A CN108872904B (zh) 2018-06-06 2018-06-06 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2904A CN108872904A (zh) 2018-11-23
CN108872904B true CN108872904B (zh) 2021-01-05

Family

ID=64337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75254.4A Active CN108872904B (zh) 2018-06-06 2018-06-06 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5507B2 (zh)
CN (1) CN1088729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0011B (zh) * 2019-04-18 2021-06-22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及控制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3896A (zh) * 2006-09-29 2008-04-02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回波平面成像序列的图像重建方法
US7492153B2 (en) * 2007-06-04 2009-02-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of parallel imaging with calibration to a separate coil
CN106133546A (zh) * 2014-03-28 2016-11-16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涉及sense的epi伪影校正
CN106137198A (zh) * 2015-04-10 2016-11-23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6308798A (zh) * 2013-02-04 2017-01-1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扫描短te成像方法及磁共振扫描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1656A (en) 1990-12-11 1992-09-2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Correction of nmr data acquired by an echo-planar techniqu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3896A (zh) * 2006-09-29 2008-04-02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回波平面成像序列的图像重建方法
US7492153B2 (en) * 2007-06-04 2009-02-1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of parallel imaging with calibration to a separate coil
CN106308798A (zh) * 2013-02-04 2017-01-11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扫描短te成像方法及磁共振扫描系统
CN106133546A (zh) * 2014-03-28 2016-11-16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涉及sense的epi伪影校正
CN106137198A (zh) * 2015-04-10 2016-11-23 Ge医疗系统环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55507B2 (en) 2021-03-23
CN108872904A (zh) 2018-11-23
US20190377049A1 (en) 2019-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4753B2 (en) MR imaging with motion detection
EP3123192B1 (en) Epi ghost correction involving sense
WO2013067546A1 (en) Method for calibration-free locally low-rank encouraging reconstruc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US99710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lera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U2707661C2 (ru) Мр (магнитно-резонансная) томография методом propeller c подавлением артефактов
CN113298902B (zh) 卷褶视野磁共振图像的重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13778B (zh) 磁共振图像的重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17532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nstructing ghost-free images from data acquired using simultaneous multislic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N108872904B (zh) 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07589387B (zh) 磁共振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06137198B (zh) 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及装置
CN107209242B (zh) 用于生成在其环境中的移动的对象的mr图像的方法和系统
CN114384453A (zh) 获取至少两个切片的mr图像数据集的方法
CN113298901B (zh) 卷褶视野磁共振图像的重建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Riedel et al. Segmented simultaneous multi‐slice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with navigated 3D rigid motion correction
CN111103562B (zh) 一种同时多个片层成像的重建方法及装置
EP2392935A1 (en) EPI distortion correction using non-phase encoded reference echoes
Griswold Basic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s for parallel imaging
CN108378851B (zh)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方法和装置
CN108333544B (zh) 平面回波成像方法和装置
Rabanillo et al. Joint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phase corruption maps estimation in multi-shot echo planar imaging
EP4290262A1 (en) Prospective slice tracking through interleaved perpendicular acquisitions of dynamic 2d cardiovascular mri
CN116953582A (zh) 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多个线圈灵敏度图和sense重建
CN117054943A (zh) 基于径向基网络的磁共振成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HINTERMÜLLER et al. MODULATION RECOVERY AND IMAGE RECONSTRUCTION IN CARTESIAN PARALLE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 STRUCTURAL STUDY BY PARAMETER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