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62821B - 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62821B
CN108862821B CN201810596310.2A CN201810596310A CN108862821B CN 108862821 B CN108862821 B CN 108862821B CN 201810596310 A CN201810596310 A CN 201810596310A CN 108862821 B CN108862821 B CN 1088628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water
aerobic
aerobic tank
sew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963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62821A (zh
Inventor
黄彦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Sanxin wate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Sanxin W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Sanxin W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Sanxin W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9631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628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62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2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62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2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1236Particular type of activated sludge installations
    • C02F3/1268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24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using free-fall aeration or spray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由多个污水处理池顺次连接构成;其中包括:调蓄池,其侧壁上开设有进水管;第一好氧池,其进水端连接调蓄池的出水端,第一好氧池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跌水槽;缺氧池,其进水端连接第一好氧池的出水端;第二好氧池,其进水端连接缺氧池的出水端,第二好氧池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跌水槽;泥水分离池,其进水端连接第二好氧池的出水端;泥水分离池的出泥口与调蓄池间连接;生态净化池,其内种植有水生经济作物,生态净化池连接泥水分离池的出水端;调蓄池、第一、第二好氧池和缺氧池填充有生物填料。其降低了运营成本,并实现了利用经济水生作物实现污水脱氮除磷,保证经济水生作物的生长的双赢。

Description

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的污染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SS、氨氮NH3-N、总氮TN以及总磷TP。
现有生活污水处理传统技术:对COD、BOD5以及SS的去除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对于NH3-N、TN以及TP的去除存在困难。
现阶段在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脱氮工艺为二级生化处理技术和生物脱氮技术,但是二级生化处理技术对氮的去除率是比较低的,一般仅能将有机氮化合转化为氨氮,却不能有效地去除氮;而生物脱氮技术是通过一些化能自养的微生物进行硝化反应,将废水中的氨氮在亚硝化细菌作用氧化成亚硝酸氮,再通过硝化细菌进一步转化为硝酸氮,然后经过反硝化过程,将硝酸盐氮和亚硝酸氮在某些兼性异养型微生物作用下还原为氮气,实现氮的去除,同时实现去除COD的目的,采用生物脱氮技术虽然能够有效的去除生活污水中的NH3-N和TN,但是该过程需增加污水的回流设施,增加了电力的消耗,运营成本也比较大。
现阶段在污水处理中常用的除磷工艺为化学强化生物除磷法;通过化学强化除磷法能够除去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和各种形态的磷,此污水处理工艺将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一体化,通过厌氧消化生物系统中的活性污泥产生挥发性有机酸,作为聚磷菌生长的基质或称之为营养物,使聚磷菌在活性污泥中选择性增殖,并将其回流到生物系统中,使生物污水处理系统工作在高效除磷状态;同时污泥在厌氧条件下产生的磷释放,实现了化学除磷。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以下弊端:1、化学除磷需要投加药剂,从而增加了运费费用;2、生活污水营造厌氧环境增加了水力停留时间,需要加大池容,从而增加了土建投入费用。
另外,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还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上述方法虽然能对生活污水进行很好的处理,但是为了维持微生物的活性,需要给生化系统增加曝气设施,且风机的选型和投入占比也比较大,因而造成污水处理设备的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避免了风机曝气设备、污水的回流设备的使用,减少了系统的电力的消耗,降低了运营成本,并减少了噪音污染。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利用经济水生作物的吸收和净化,实现污水脱氮除磷,以及保证经济水生作物的生长的双赢。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由多个污水处理池顺次连接构成;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
调蓄池,其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生活污水进入的进水管;
第一好氧池,其进水端连接所述调蓄池的出水端,所述第一好氧池的上部设置有能使水流逐级下流的呈阶梯状结构的第一跌水槽;
缺氧池,其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好氧池的出水端;
第二好氧池,其进水端连接所述缺氧池的出水端,所述第二好氧池的上部设置有能使水流逐级下流的呈阶梯状结构的第二跌水槽;
泥水分离池,其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二好氧池的出水端;所述泥水分离池的底部设置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与所述调蓄池间通过排泥管连接;
生态净化池,其内种植有水生经济作物,所述生态净化池连接所述泥水分离池的出水端;
另外,所述调蓄池、第一好氧池、缺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内均填充有用于处理所述生活污水的生物填料。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位于各个所述污水处理池的相对的两侧壁的顶端。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调蓄池和缺氧池内分别设置有提升管和提升泵;所述提升泵分别设置于所述调蓄池和缺氧池的出水端所在的一侧的底端;所述提升管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调蓄池和缺氧池内,且所述提升管的底端与所述提升泵相连接,顶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调蓄池和缺氧池的出水端。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还包括:
第二导流机构,其设置为T形结构,所述T形结构以横边靠近所述第一好氧池或第二好氧池的出水端一侧的侧壁,且横边与侧壁平行的方式放置在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内,并使所述T形结构的纵边水平设置在第一跌水槽和生物填料或者第二跌水槽和生物填料之间;所述T形结构的横边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一跌水槽或第二跌水槽的底端,所述T形结构的横边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好氧池或第二好氧池的底端具有间隔;所述T形结构的纵边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好氧池或第二好氧池的侧壁具有间隔。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还包括:
初滤机构,其包括镂空状的格栅篮、提升架、提升导链和物位计;所述格栅篮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的下端;所述提升架设置在所述调蓄池的侧壁上,并通过提升导链连接于所述格栅篮,所述物位计设置于所述提升架上,并与所述提升架相连接;所述物位计的测量面位于进水管的出水口的一侧,并与所述格栅篮的顶面齐平,以使所述物位计在检测到所述格栅篮被垃圾填满后,控制所述提升架驱动提升导链将所述格栅篮提升出所述调蓄池,以对所述格栅篮内的垃圾清倒。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还包括:
第一导流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调蓄池内;所述第一导流机构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竖直设置于所述格栅篮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段的上端高于所述格栅篮的底面;所述第二段水平设置于所述格栅篮的下方,且远离所述调蓄池的侧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段的靠近所述调蓄池的内壁的一端与所述调蓄池的内壁具有间隔;所述第三段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段靠近所述调蓄池的内壁的一端,所述第三段的底端竖直向下延伸,并位于所述调蓄池内的生物填料的一侧,且与所述调蓄池的底端具有间隔。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泥水分离池内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筒、污泥斗和挡流板;所述导流管设置为水平延伸后向下弯折的L形管;所述L形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好氧池的出水端,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至靠近所述泥水分离池的底端;所述导流筒的两端设置为向外翻折的漏斗形,所述导流筒竖直套设在所述导流管的外部,且所述导流筒的顶端高于所述泥水分离池的出水端;所述挡流板为圆锥体结构;并以尖端朝向所述导流筒顶端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流筒的底端,且与所述导流筒的底端具有间隔;所述污泥斗设置为环绕所述出泥口设置的向所述出泥口方向逐渐降低的坡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生态净化池的内部填充有水生生态级配填料,所述水生经济作物种植在所述水生生态级配填料上;所述泥水分离池的出水端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水生生态级配填料的底部;所述生态净化池的出水端设置于所述水生生态级配填料的顶端以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第一跌水槽和第二跌水槽均设置为具有3阶的阶梯状结构;所述阶梯状结构由上至下的跌水高度分别为55-65cm、45-55cm和35-45cm,每阶所述阶梯状结构的跌水宽度均为10-15cm,跌水深度均为22-28cm。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调蓄池内生物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20-25%;所述第一好氧池内的生物填料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填充率为25-35%;所述缺氧池内的生物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25-35%;所述第二好氧池内的生物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55-65%。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调蓄池、第一好氧池、缺氧池、第二好氧池、泥水分离池以及生态净化池的顺次连接,实现了对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的净化过程,并通过将经过泥水分离的清水流入生态净化池,采用生态处理,通过水生经济作物的种植既进一步净化了清水,还能够促进水生经济作物的生长,既美化了景观,降低了能耗,水生经济作物还可以外卖,补贴运行费用。经检测发现,经过本发明系统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中,总氮去除率达到了90%以上,氨氮去除率达到了95%以上,总磷去除率达到了93%以上,远高于现有技术中60-70%的总氮去除率,80%左右的氨氮去除率,以及40%左右的总磷去除率,且避免了现有工艺中脱氮必须经过的强制回流工艺,大大降低了动力消耗。
通过在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的上部设置呈阶梯状结构的第一跌水槽和第二跌水槽,使得水流在进入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的生物填料内前,污水经流跌水槽使得水流呈阶梯状流入,加大了污水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增加了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使得溶氧量达到2-6mg/L,为在好氧池内进行好氧反应,降解微生物提供了基础,避免了曝气设备的使用,节省了风机设备的投入,且降低了噪音污染、系统能耗,以及系统成本。
通过各个污水处理池的连接,以及对污水池结构上进行的改进,配合生物填料的使用,取消了回流泵的使用,降低了系统的生产成本,且系统操作简单,动力设备少,整体运行费用低廉。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由多个污水处理池顺次连接构成;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调蓄池100,其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生活污水进入的进水管101。
第一好氧池200,其进水端连接所述调蓄池的出水端,所述第一好氧池200的上部设置有能使水流逐级下流的呈阶梯状结构的第一跌水槽201。
缺氧池300,其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好氧池200的出水端。
第二好氧池400,其进水端连接所述缺氧池300的出水端,所述第二好氧池300的上部设置有能使水流逐级下流的呈阶梯状结构的第二跌水槽401。
泥水分离池500,其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二好氧池400的出水端;所述泥水分离池500的底部设置有出泥口501,所述出泥口501与所述调蓄池100间通过排泥管502连接。
生态净化池600,其内种植有水生经济作物601,所述生态净化池600连接所述泥水分离池的出水端。
另外,所述调蓄池100、第一好氧池200、缺氧池300和第二好氧池400内均填充有用于处理所述生活污水的生物填料700。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处理过程为:生活污水通过调蓄池的进水管进入所述调蓄池内,所述调蓄池内的生物填料给污水中的微生物营造缺氧环境的同时,调节水量,均衡水质,同时沉淀较大颗粒物,并同时进行反硝化反应,将污水中的一部分氨氮转化为氮气,排到大气中,起到了初步分解污水中的大分子污染物的目的,降低了后续污水池的运行负荷。经过调蓄池处理的污水进入第一好氧池,污水首先经过第一跌水槽后落入第一好氧池的生物填料内,第一跌水槽的设置使得污水与空气的氧气充分接触,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量,为好氧微生物提供了生存所需的氧量,然后污水通过第一好氧池内的生物填料进行好氧反应,降解水中的微生物,同时再次进行硝化反应,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而后在第一好氧池反应后的污水进入缺氧池内,缺氧池内的生物填料使得污水进行反硝化反应,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同时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之后污水进入第二好氧池,第二好氧池与第一好氧池具有相同结构的跌水槽,使得污水进行进一步的氧化和硝化反应,从而进一步降解水中的微生物,进一步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泥水分离池静置,从而水泥分离,分离得到的清水流入生态净化池为水生经济作物的生长提供水源,并得到水生经济作物的进一步净化,使得多余水分流出所述生态净化池;而水泥分离池分离出的污泥经出泥口和排泥管排入调蓄池内。
其中,通过调蓄池、第一好氧池、缺氧池、第二好氧池、泥水分离池以及生态净化池的顺次连接,实现了对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的净化过程,并通过将经过泥水分离的清水流入生态净化池,采用生态处理,通过水生经济作物的种植既进一步净化了清水,还能够促进水生经济作物的生长,既美化了景观,降低了能耗,水生经济作物还可以外卖,补贴运行费用。
通过在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的上部设置呈阶梯状结构的第一跌水槽和第二跌水槽,使得水流在进入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的生物填料内前,污水经流跌水槽使得水流呈阶梯状流入,加大了污水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增加了水中溶解的氧气含量,为在好氧池内进行好氧反应,降解微生物提供了基础,避免了曝气设备的使用,节省了风机设备的投入,且降低了噪音污染、系统能耗,以及系统成本。
通过各个污水处理池的连接,以及对污水池结构上进行的改进,配合生物填料的使用,取消了回流泵的使用,降低了系统的生产成本,且系统操作简单,动力设备少,整体运行费用低廉。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位于各个所述污水处理池的相对的两侧壁的顶端。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位于各个污水处理池的相对的两侧壁的顶端,使得水流均是由上到下流入各个污水处理池内,从而水流有自然跌落的过程,便于对污水的处理,且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位于相对的两侧壁,使得各个污水处理池紧密相连,减小了连接管路的长度,降低了系统的成本,且使得系统便于维护。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调蓄池100和缺氧池300内分别设置有提升管102和提升泵103;所述提升泵103分别设置于所述调蓄池100和缺氧池300的出水端所在的一侧的底端;所述提升管102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调蓄池100和缺氧池300内,且所述提升管102的底端与所述提升泵103相连接,顶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调蓄池100和缺氧池300的出水端。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污水由各个污水处理池的上部进入池内,因而在池内处理后的污水会从底部流出,通过提升泵和提升管的配合,使得池内底部处理后的污水被提升至顶端流入下一个处理池内,且通过提升泵的应用,使得到达顶部的水流冲力较大,经过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的跌水槽时能够更大面积的展开,利于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从而提高污水中的含氧量,进而利于后续污水中微生物的好氧反应的进行。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第二导流机构202,其设置为T形结构,所述T形结构以横边靠近所述第一好氧池200或第二好氧池400的出水端一侧的侧壁,且横边与侧壁平行的方式放置在所述第一好氧池200和第二好氧池400内,并使所述T形结构的纵边水平设置在第一跌水槽201和生物填料700或者第二跌水槽401和生物填料700之间;所述T形结构的横边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一跌水槽201或第二跌水槽401的底端,所述T形结构的横边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好氧池200或第二好氧池400的底端具有间隔;所述T形结构的纵边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好氧池200或第二好氧池400的侧壁具有间隔。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T形的第二导流机构的设置,使得由第一跌水槽或第二跌水槽留下的水流被第二导流机构的纵边挡住,并经横边水平流入生物填料内,纵边下端的延伸使得经过生物填料反应的污水由第一好氧池或第二好氧池的底部流出,从而保证了污水在第一好氧池或第二好氧池的充分反应,且第二导流机构的设置使得由跌水槽跌落的水流冲力减小,缓缓的流入生物填料中,便于污水与生物填料的全面接触。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初滤机构,其包括镂空状的格栅篮104、提升架105、提升导链106和物位计107;所述格栅篮104设置于所述进水管101的出水口的下端;所述提升架105设置在所述调蓄池100的侧壁上,并通过提升导链106连接于所述格栅篮104,所述物位计107设置于所述提升架105上,并与所述提升架105相连接;所述物位计107的测量面位于进水管101的出水口的一侧,并与所述格栅篮104的顶面齐平,以使所述物位计107在检测到所述格栅篮104被垃圾填满后,控制所述提升架105驱动提升导链106将所述格栅篮104提升出所述调蓄池100,以对所述格栅篮104内的垃圾清倒。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初滤机构的设置,使得污水首先进入格栅篮,镂空的格栅篮能够对污水中的垃圾进行拦截,通过提升架和提升导链的配合,使得格栅篮占地小,并且格栅篮的顶部可设置盖体,消除垃圾臭味的不良影响,格栅篮顶部设置有物位计,当拦截垃圾量到一定程度时,能够发出信号,控制提升架驱动提升导链将格栅篮提出,以便于清理垃圾。其中,提升架由相互套接的两根支撑柱构成,以使所述提升架具有伸缩的功能,格栅篮的两侧带有滑轮,滑轮嵌入提升架的支撑柱侧边开设的导轨内,使得格栅篮能够沿支撑柱上下滑动;提升导链作为提升联动中介,由驱动电机等驱动装置控制上下收放,实现格栅蓝上下滑动功能,同时柔性的提升导链方便将格栅篮由调蓄池内取出。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导流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调蓄池100内;所述第一导流机构包括第一段108、第二段109和第三段110,所述第一段108竖直设置于所述格栅篮104远离所述进水管10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段108的上端高于所述格栅篮104的底面;所述第二段109水平设置于所述格栅篮104的下方,且远离所述调蓄池100的侧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108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段109的靠近所述调蓄池100的内壁的一端与所述调蓄池100的内壁具有间隔;所述第三段110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段109靠近所述调蓄池100的内壁的一端,所述第三段110的底端竖直向下延伸,并位于所述调蓄池100内的生物填料700的一侧,且与所述调蓄池100的底端具有间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导流机构形成一个在调蓄池内限制水流流动方向的路径,其中第一段能够防止由格栅篮过滤后的污水在下流时的外溅,而第二段使得水流流量得到的调节,均衡了水质,第三段引导污水由生物填料的底端向上运动,从而在调蓄池内营造缺氧环境,也便于较大颗粒物的沉淀。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泥水分离池500内设置有导流管503、导流筒504、污泥斗505和挡流板506;所述导流管503设置为水平延伸后向下弯折的L形管;所述L形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好氧池的出水端,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至靠近所述泥水分离池500的底端;所述导流筒504的两端设置为向外翻折的漏斗形,所述导流筒504竖直套设在所述导流管503的外部,且所述导流筒504的顶端高于所述泥水分离池500的出水端;所述挡流板506为圆锥体结构;并以尖端朝向所述导流筒504顶端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流筒504的底端,且与所述导流筒504的底端具有间隔;所述污泥斗505设置为环绕所述出泥口501设置的向所述出泥口501方向逐渐降低的坡面。
在上述方案中,L形的导流管疏导水流流入泥水分离池内,避免水流由高处直接落下,减少水流的流动性,从而便于提高泥水的分离效率,导流筒限制水流的流向,使得分离出的清水由四周向上运动,与污泥快速分离,挡流板的设置使得污泥向四周聚集,然后经由坡形的污泥斗流入出泥口内,避免了污泥直接聚集造成的出泥口堵塞。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生态净化池600的内部填充有水生生态级配填料602,所述水生经济作物601种植在所述水生生态级配填料602上;所述泥水分离池600的出水端通过管路603连接至所述水生生态级配填料602的底部;所述生态净化池600的出水端604设置于所述水生生态级配填料602的顶端以上。
在上述方案中,水生生态级配填料便于对清水进一步过滤,尤其能对氨氮和总磷过滤和吸附,并能为水生经济作物蓄积营养,便于其生长,清水通至水生级配填料的底部,而生态净化池的出水端设置在水生生态级配填料的上方,使得清水能够被迫经过水生级配填料后才流出,提高了清水的洁净度。其中,水生经济作物可以为芦苇、茭草、鸢尾、菖蒲或者水芹等经济作物;水生生态级配填料由上至下由三层组成,分别为粒径3-6mm的生物陶粒层,层度600mm,粒径5-10mm的砾石层,层厚200mm,粒径16-32mm的砾石层,层厚200mm。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跌水槽201和第二跌水槽401均设置为具有3阶的阶梯状结构;所述阶梯状结构由上至下的跌水高度分别为55-65cm、45-55cm和35-45cm,每阶所述阶梯状结构的跌水宽度均为10-15cm,跌水深度均为22-28cm。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反复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发现,跌水槽设置为三阶,且阶梯由上至下的跌水高度分别为55-65cm、45-55cm和35-45cm,每阶所述阶梯状结构的跌水宽度均为10-15cm,跌水深度均为22-28cm时,即可使得在避免使用风机曝气设备的情况下使得污水中溶解氧量满足好氧反应的需要,且此时水流处理效率高。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调蓄池100内生物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20-25%;所述第一好氧池200内的生物填料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填充率为25-35%;所述缺氧池300内的生物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25-35%;所述第二好氧池400内的生物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55-65%。
在上述方案中,MBBR的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类,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养菌,这样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果;弹性立体填料的结构是将塑料圆片压扣改成双圈大塑料环,将醛化纤维或涤纶丝压在环的环圈上,使纤维束均匀分布;内圈是雪花状塑料枝条,既能挂膜,又能有效切割气泡,提高氧的转移速率和利用率,使水气生物膜得到充分交换,使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高效处理。而其中各种生物填料的填充率根据反复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到,能够在使用生物填料量最小的情况下保证污水处理的效果。
实施例1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双级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其中第一跌水槽和第二跌水槽均设置为3阶,由上至下的跌水高度分别为55cm、45cm和35cm,每阶所述阶梯状结构的跌水宽度均为10cm,跌水深度均为22cm;调蓄池内填充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20%;第一好氧池内填充MBBR,填充率为25%;缺氧池内填充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25%;第二好氧池内填充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55%;生态净化池中水生生态级配填料由上至下分别为粒径5mm的生物陶粒层,层度600mm,粒径6mm的砾石层,层厚200mm,粒径20mm的砾石层,层厚200mm。最终,污水经各级处理后,在生态净化池的出水端流出的清水相较于流入调蓄池的生活污水总氮去除率达到了90%,氨氮去除率达到了95%,总磷去除率达到了93%。
实施例2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双级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其中第一跌水槽和第二跌水槽均设置为3阶,由上至下的跌水高度分别为60cm、50cm和40cm,每阶所述阶梯状结构的跌水宽度均为12cm,跌水深度均为25cm;调蓄池内填充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25%;第一好氧池内填充MBBR,填充率为30%;缺氧池内填充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30%;第二好氧池内填充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60%;生态净化池中水生生态级配填料由上至下分别为粒径4mm的生物陶粒层,层度600mm,粒径7mm的砾石层,层厚200mm,粒径25mm的砾石层,层厚200mm。最终,污水经各级处理后,在生态净化池的出水端流出的清水相较于流入调蓄池的生活污水总氮去除率达到了95%,氨氮去除率达到了97%,总磷去除率达到了96%。
实施例3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双级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其中第一跌水槽和第二跌水槽均设置为3阶,由上至下的跌水高度分别为63cm、53cm和43cm,每阶所述阶梯状结构的跌水宽度均为15cm,跌水深度均为27cm;调蓄池内填充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22%;第一好氧池内填充MBBR,填充率为33%;缺氧池内填充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35%;第二好氧池内填充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65%;生态净化池中水生生态级配填料由上至下分别为粒径6mm的生物陶粒层,层度600mm,粒径10mm的砾石层,层厚200mm,粒径30mm的砾石层,层厚200mm。最终,污水经各级处理后,在生态净化池的出水端流出的清水相较于流入调蓄池的生活污水总氮去除率达到了93%,氨氮去除率达到了96%,总磷去除率达到了95%。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由多个污水处理池顺次连接构成;其中,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
调蓄池,其侧壁上开设有用于生活污水进入的进水管;
第一好氧池,其进水端连接所述调蓄池的出水端,所述第一好氧池的上部设置有能使水流逐级下流的呈阶梯状结构的第一跌水槽;
缺氧池,其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好氧池的出水端;
第二好氧池,其进水端连接所述缺氧池的出水端,所述第二好氧池的上部设置有能使水流逐级下流的呈阶梯状结构的第二跌水槽;
泥水分离池,其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二好氧池的出水端;所述泥水分离池的底部设置有出泥口,所述出泥口与所述调蓄池间通过排泥管连接;
生态净化池,其内种植有水生经济作物,所述生态净化池连接所述泥水分离池的出水端;
第二导流机构,其设置为T形结构,所述T形结构以横边靠近所述第一好氧池或第二好氧池的出水端一侧的侧壁,且横边与侧壁平行的方式放置在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内,并使所述T形结构的纵边水平设置在第一跌水槽和生物填料或者第二跌水槽和生物填料之间;所述T形结构的横边的顶端高于所述第一跌水槽或第二跌水槽的底端,所述T形结构的横边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好氧池或第二好氧池的底端具有间隔;所述T形结构的纵边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好氧池或第二好氧池的侧壁具有间隔;
另外,所述调蓄池、第一好氧池、缺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内均填充有用于处理所述生活污水的生物填料;所述调蓄池内生物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20-25%;所述第一好氧池内的生物填料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填充率为25-35%;所述缺氧池内的生物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25-35%;所述第二好氧池内的生物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充率为55-65%;所述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位于各个所述污水处理池的相对的两侧壁的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调蓄池和缺氧池内分别设置有提升管和提升泵;所述提升泵分别设置于所述调蓄池和缺氧池的出水端所在的一侧的底端;所述提升管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调蓄池和缺氧池内,且所述提升管的底端与所述提升泵相连接,顶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调蓄池和缺氧池的出水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中,还包括:
初滤机构,其包括镂空状的格栅篮、提升架、提升导链和物位计;所述格栅篮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的下端;所述提升架设置在所述调蓄池的侧壁上,并通过提升导链连接于所述格栅篮,所述物位计设置于所述提升架上,并与所述提升架相连接;所述物位计的测量面位于进水管的出水口的一侧,并与所述格栅篮的顶面齐平,以使所述物位计在检测到所述格栅篮被垃圾填满后,控制所述提升架驱动提升导链将所述格栅篮提升出所述调蓄池,以对所述格栅篮内的垃圾清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中,还包括:
第一导流机构,其设置于所述调蓄池内;所述第一导流机构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竖直设置于所述格栅篮远离所述进水管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段的上端高于所述格栅篮的底面;所述第二段水平设置于所述格栅篮的下方,且远离所述调蓄池的侧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段的靠近所述调蓄池的内壁的一端与所述调蓄池的内壁具有间隔;所述第三段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段靠近所述调蓄池的内壁的一端,所述第三段的底端竖直向下延伸,并位于所述调蓄池内的生物填料的一侧,且与所述调蓄池的底端具有间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泥水分离池内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筒、污泥斗和挡流板;所述导流管设置为水平延伸后向下弯折的L形管;所述L形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好氧池的出水端,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至靠近所述泥水分离池的底端;所述导流筒的两端设置为向外翻折的漏斗形,所述导流筒竖直套设在所述导流管的外部,且所述导流筒的顶端高于所述泥水分离池的出水端;所述挡流板为圆锥体结构;并以尖端朝向所述导流筒顶端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导流筒的底端,且与所述导流筒的底端具有间隔;所述污泥斗设置为环绕所述出泥口设置的向所述出泥口方向逐渐降低的坡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生态净化池的内部填充有水生生态级配填料,所述水生经济作物种植在所述水生生态级配填料上;所述泥水分离池的出水端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水生生态级配填料的底部;所述生态净化池的出水端设置于所述水生生态级配填料的顶端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跌水槽和第二跌水槽均设置为具有3阶的阶梯状结构;所述阶梯状结构由上至下的跌水高度分别为55-65cm、45-55cm和35-45cm,每阶所述阶梯状结构的跌水宽度均为10-15cm,跌水深度均为22-28cm。
CN201810596310.2A 2018-06-11 2018-06-11 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1088628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6310.2A CN108862821B (zh) 2018-06-11 2018-06-11 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6310.2A CN108862821B (zh) 2018-06-11 2018-06-11 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2821A CN108862821A (zh) 2018-11-23
CN108862821B true CN108862821B (zh) 2021-07-20

Family

ID=64338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96310.2A Active CN108862821B (zh) 2018-06-11 2018-06-11 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628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7790A (zh) * 2019-03-29 2019-07-09 河海大学 一种微生态滤床
CN111196669A (zh) * 2020-03-25 2020-05-26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污水处理及氮磷资源化利用系统
CN111573839B (zh) * 2020-06-01 2021-07-02 重庆大学 一种水力式无能耗复合双向生物移动床反应器
CN113620506B (zh) * 2021-07-09 2022-04-2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无动力快速增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2712A (zh) * 2007-10-23 2008-05-07 重庆大学 阶梯复合生态床净化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生态床
CN203866154U (zh) * 2014-05-06 2014-10-08 郑祖兰 一种低能耗阶梯式污水处理装置
US9181119B2 (en) * 2009-03-09 2015-11-10 F-Tec Systems S.A. Electrolysis method, and method and plant for the pretreatment of raw water
CN206660759U (zh) * 2017-03-24 2017-11-24 上海江柘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竖流式沉淀池
CN206896963U (zh) * 2017-05-11 2018-01-19 青岛中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能方便提起的格栅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9888A (ja) * 1997-12-17 1999-06-29 Sekisui Chem Co Ltd 汚水処理方法
CN208717090U (zh) * 2018-06-11 2019-04-09 河北博萨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2712A (zh) * 2007-10-23 2008-05-07 重庆大学 阶梯复合生态床净化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生态床
US9181119B2 (en) * 2009-03-09 2015-11-10 F-Tec Systems S.A. Electrolysis method, and method and plant for the pretreatment of raw water
CN203866154U (zh) * 2014-05-06 2014-10-08 郑祖兰 一种低能耗阶梯式污水处理装置
CN206660759U (zh) * 2017-03-24 2017-11-24 上海江柘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竖流式沉淀池
CN206896963U (zh) * 2017-05-11 2018-01-19 青岛中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能方便提起的格栅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2821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62821B (zh) 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AU2002301606B2 (en) Batch Style Waste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Using Biological Filtering Process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6413427B2 (en) Nitrogen reduc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CN101643269B (zh)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及工艺
CN110759591B (zh)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系统
CN102491588A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583743A (zh) 双污泥反硝化除磷脱氮的a/a-o装置及方法
CN102964037B (zh) 一种新型轻质滤料与重质滤料曝气生物滤池联合使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CN218910039U (zh) 高效的泥膜共生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
CN112408597A (zh) 分置曝气升流式污泥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4724817A (zh) 网箱式生物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污水装置和其应用
CN210001741U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210945013U (zh) 低曝气上流式生物床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CN20235899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的装置
CN208802968U (zh) 一种改良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8717090U (zh) 双级免曝气无回流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568636Y (zh) 一种采用悬浮滤料的接触氧化生物滤池
CN205856269U (zh) 治理污染水体的生物反应池
CN213738786U (zh) 一种分置曝气自循环两段式脱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2894341U (zh) 一种hit污水处理集装箱模块反应器
CN101343115B (zh) 一种兼具增氧和反冲洗功能的无动力生物滤池净水系统
CN209940771U (zh) 一种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13716803A (zh) 一种一体化强化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8394996B (zh) 一种活性污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2542999U (zh) 强化除磷脱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8

Address after: 528000 in Pingdi village, Yanbu,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oshan Nanhai Sanxin wa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054000 east of Yongnan Road, north of Xingtai street, development zone,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EBEI BOSS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GROUP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